首页 > 文章中心 > 粉丝消费论文

粉丝消费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AISAS模式的微博营销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消费行为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分析了基于AISAS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微博营销应用,从挖掘目标用户、完善微博内容、组织营销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吸引微博粉丝及增强微博互动的微博营销策略。

关键词:微博营销 AISAS 微博粉丝 微博互动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新的网络互动媒体不断涌现,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交换平台,具有信息成本低、精准度高、实时性强、传播门槛低、微内容及互动性等特点,微博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新选择。企业微博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新方式,就是利用微博平台,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促销产品、提供服务、收集市场信息、与消费者深入互动,进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获得低成本高效传播的理想效果。网络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正从传统的AIDMA模式向具有鲜明网络特质的AISAS模式转变,AISAS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与改变。由于微博具有即时搜索功能,企业通过微博建立起自媒体平台,及时各类营销信息,与消费者实现近距离互动。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革和AISAS模式下的微博营销应用,提出了基于AISAS模式的企业微博营销策略。

Web2.0时代消费者行为模式变革

(一)AIDMA模型概述

AIDMA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很成熟的理论模型之一,由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引起兴趣);D:Desire(唤起欲望);M:Memory(留下记忆);A:Action(购买行动)。AIDMA模型反映出能够接受企业营销活动并最终产生购买的消费者的数量,随着AIDMA的五个阶段呈现逐级递减,企业的营销效果在营销过程中逐渐降低。这一模型表明企业通过大量营销活动,形成最终真实消费的顾客总是少数。

(二)由AIDMA模型向AISAS模型的演进

全文阅读

论粉丝经济的形成对娱乐产业的影响

[关键词]粉丝经济;成因;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超级女声等赛事的成功举办,让“ 粉丝”这个新兴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逐渐形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群体。作为新兴的消费力量,粉丝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不容小觑,“粉丝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粉丝,是“fans”的中文音译,原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也就是某人,特别是娱乐明星的支持者。“粉丝”一词,追溯起来,应该是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时出现的,借助一个又一个选秀活动的强势传播,“粉丝”替代追星族,成为所有人、事、物的迷、狂热者、喜爱者、支持者的统一代名词。“粉丝”只是一个统称,为了表明自己对喜爱者的狂热程度,很多粉丝都创建有自己独有的名称,大部分都是粉丝自发的集体智慧创意,比如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等。随着粉丝队伍的壮大和巨大的传播效应,明星的粉丝名称,已逐渐地成为极具影响力和煽动力的品牌。

一、“粉丝”具有显著的消费特性

1.重复性。粉丝们的消费是有目的性消费,他们的消费行为因崇拜偶像而忠实地重复着。

2.群体性。粉丝往往建立粉丝社群、后援会、歌友会等等集团性质团体进一步交流展示。

3.消费性。粉丝为了自己的偶像可以购买一切有关偶像的东西:唱片、影碟、演唱会门票和签名衣物等等。

4.职业性。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培养出了众多粉丝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职业粉丝”。例如“嗓子嘶哑60元,泪流满面100元,昏倒一次200元,如果选手晋级还将会有奖金”。

全文阅读

推动“粉丝经济”良性发展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波波偶像明星的走红,大批粉丝崛地而起,带动了粉丝经济的发展。粉丝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娱乐产业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拟从粉丝经济兴起的原因,盈利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推动粉丝经济良性发展的建议这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粉丝经济 兴起原因 盈利模式 问题分析 发展趋势 发展建议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通过媒体平台聚集形成现代新型社群,在社群中,人们相互沟通交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粉丝经济正是具有典型的社群体系特征。因为拥有相同的追随对象和强烈的情感共鸣,粉丝们聚合成群并产生一致的文化消费行为,最终催生了粉丝经济产业链。粉丝群体从最初的娱乐演艺圈溢出,渗透到文化、体育、科技、政治等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并在消费主义与媒介合谋的体系下促生了新的文化经济形态――粉丝经济。

一、“粉丝经济”兴起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孕育偶像的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加,这就为粉丝经济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过去传统的粉丝经济营销模式下,艺人要想成为偶像的途径十分有限。而在当今时代,偶像的孕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经济公司、唱片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更多的是通过各类综艺节目、真人秀、网剧、数字专辑等方式来实现。艺人们其后再通过线上或线下开展各类运营活动来提升自己在粉丝中的影响力,巩固偶像地位。

第二,艺人的职业化培养和标准化包装。各大经纪公司纷纷利用化妆技术和先进的PS技术对艺人进行包装,并为其设定粉丝群体所喜欢的言行风格,以方便“二次售卖”获得广告收益。而当明星作为消费型偶像成为人们所崇拜的主要对象时,作为其忠实拥护者的粉丝也就出现了,由此催生了粉丝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粉丝群的专业化经营。一些粉丝组织(分地域、分职业或分年龄段),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时刻在主流媒体平台上偶像消息,为其他粉丝提供信息交流、情感传递和明星八卦的平台。这种分工明确的粉丝组织在一定程度激发了粉丝热情,即使偶像不在宣传期也能为其保持一定的曝光度,促进粉丝经济的发展。

第四,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互联网的普及是粉丝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力,它给大众提供了解偶像、亲近偶像的平台,它使得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粉丝可以通过百度贴吧、微博、QQ群等新媒体虚拟平台来共同讨论偶像消息、与偶像进行常态互动。同时,在互联网r代,网民们已养成了良好的付费习惯,愿意为自己的审美、为自己内心的追捧付费,为心仪的偶像买单,向自己的情绪代言人打赏。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的兴起,为这些线上付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全文阅读

粉都文化中的女性旅游市场探析

摘要:粉丝是当代大众群体的一部分,粉都文化属于文化研究中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范畴。粉丝作为当代社会一类特殊的群体对旅游市场有着特殊的影响。从粉都文化对旅游消费和旅游目的地构建2个角度进行分析,以韩流粉都为例,探索粉都中主流的女性旅游市场的特征。

关键词:

粉都;粉丝;旅游;消费;女性;韩流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8402

1研究综述

全文阅读

从媒介和消费两个维度浅析粉丝的自我认同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文化领域里出现了娱乐粉丝化的发展趋势。网络时代的粉丝与偶像间的互动方式因技术的革新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粉丝群体的结构也更为复杂,层次更为多元。本文主要从消费和媒介两个角度分析粉丝追星的自我认同过程。

【关键词】追星 粉丝 自我认同

一、粉丝的前世今生

偶像及偶像崇拜自古以来就存在。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偶像崇拜也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变化。人们最早的偶像是神,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封建时代的皇权崇拜、神抵崇拜,到近代对人的崇拜、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反映了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历程,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各种传媒包括互联网及各种信息沟通工具的急速兴盛。自2005年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火爆荧屏,国内各种大型选秀类节目热播,“粉丝”这一群体允家起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随着娱乐粉丝化的不断发展,一些粉丝却被套上了“脑残粉”等这些略带标签化的名称。略显疯狂的追星举动,令人费解的行为举止,让粉丝这一群体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粉丝”一词最早的呈现形式应该是“追星族”。作为一个舶来词,其最基本的含义为狂热者、爱好者,本文中把粉丝定义为是崇拜某一人气明星(或组合)的群体。

自我认同是社会个体长期栖身于他所熟悉的生活世界而产生的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体验和认可。自我认同降低了社会个体对于环境和自身的陌生感和无常感,同时包含了社会个体对自身角色和价值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尊感和存在感,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媒介的认同

全文阅读

社交网络中粉丝消费心理与行为探析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消费,消费也成为了我国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逐渐形成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相当有影响力的消费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消费心理与行为两个角度分析社交网络中的粉丝消费,同时结合IT产品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社交网络;粉丝消费心理与行为;IT产品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引言

真正让社会认识到粉丝的力量,是在2005年“超级女声”的出现,粉丝群体、粉丝组织、粉丝消费力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正是在这种强大的消费实力之下,粉丝成为了媒体镜头中的主角、商家追捧的对象,粉丝的消费行为在大众文化的圈子里掀起热潮。现在网络时代的粉丝与前网络时代的粉丝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群体更加多元,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性更强,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针对粉丝的研究,其中对粉丝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最多,但是从社交网络角度分析粉丝消费与行为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进行重点分析。

二、社交网络中粉丝消费心理分析

这种社交网络中存在的粉丝消费,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诞生之后就在以青少年为主的粉丝群体内迅速普及,特别是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电脑移动终端,借助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了广大青少年的首选。

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粉丝不再去依赖电视等传统媒体去获得偶像的信息,而是转向社交网络来获得主动权,包含第一时间了解偶像资源、收集偶像第一资料、建设虚拟粉丝社区、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等等。在这种社交网络中,粉丝只需要一个ID、一个账号就能够在虚拟的维度进入到一个明星的贴吧、论坛中[1]。粉丝出于内心强烈的对偶像的喜爱与崇拜,希望找到场所来抒发自身对偶像的情感,但是在传统媒体中由于受到范围和认同的限制,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后粉丝发生各种消费行为来支持偶像。例如,通过网络投票、网络打榜的方式让偶像获得荣誉从而为偶像宣传造势。投票和打榜只是粉丝消费行为中的一小部分,另外就是参与网络粉群活动等等,在这些途径中粉丝通过投票等让偶像获得奖项,粉丝便会引以为豪,认为偶像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自身不断的努力为偶像争取来的,满足了粉丝为偶像付出的诉求,粉丝也通过在这些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粉丝购买和使用某一产品的动机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产品的价值,而是为了获得或表达对某种文化价值的认同。本身任何一种产品就可能蕴含某些文化“模拟”等效果,分析在产品符号意义的认知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行为。

全文阅读

粉丝经济:何以可能?

粉丝之所以有力量,并且“力量大”,正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媒介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网络新经济的生财之道。

近年来,一些论述粉丝文化和粉丝身份的著作相继问世。如王铮的《同人的世界》(2008)梳理、总结了同人创作(即粉丝根据原作或原型进行的二次创作)的特点和网络同人社群的运作方式。岳晓东的《我是你的粉丝》(2007)和郑欣的《平民偶像崇拜》(2008)则分析了明星/名人粉丝的社会心理成因和行为特征。洛枫的《张国荣:紫色的蝴蝶》(2009)虽然重点研讨的是张国荣的艺术形象,但也有专章论述“哥迷”的在地文化活动。不过,上述著作都只针对特定类型的粉丝,如动漫迷或追星族,缺乏对粉丝现象的总体把握。来自台湾的媒介学者张嫱的新作《粉丝力量大》(2010)的出版无疑是一个及时的补充。该书以通俗的文字、生动的例证和恰当的学理分析,对当代粉丝现象作了一次全景扫描,尤其是对粉丝经济提出了富有启发的洞见。

张嫱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以大规模生产为主的制造业已经过时,以人的情感为基础的风格社会成型”。消费者追求的是个性化的产品,期望从消费活动中获得创意和感动。为此,企业必须找到最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产品,也就是拥有忠诚粉丝的产品。粉丝特有的重复消费行为使他们成为难能可贵的优质客户,构成了偶像与品牌的核心价值(5-6)。张嫱将粉丝经济定义为:“媒介汇流下的新经济模式,是企业迈向多元创意社会的因应之道。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97)。

在西方国家,粉丝经济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初显端倪。英国学者西尔斯(Matt Hills)观察到,在从“广播”到“窄播”的媒介工业转型中,忠实的粉丝变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消费者。电视台如果想赢利,不必追求最大数量的普通观众,只需要制造和迎合一定数量的最忠诚的观众。在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条件下,资本的弹性积累要求生产者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密切注意消费者的反应,以便更好地捕捉变化不定的市场需求。许多企业都认识到,粉丝对于产品的情感投入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资本。品牌的价值就在于粉丝(消费者)与品牌所建立起来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此外,粉丝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甘愿在所好对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无偿劳动构成了网络新经济的主要价值源泉。当前,用户主导的Web2.0模式大多依靠粉丝(用户)贡献人气、流量和内容。粉丝的“眼球”和“口水”成了网络社群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粉丝之所以有力量,并且“力量大”,正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媒介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网络新经济的生财之道。比如,以超女粉丝为代表的本土明星粉丝社群的崛起,至少为三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是被“万恶的收视率”主宰的电视工业因为粉丝的带动而提高了收视率,而收视率就意味着品牌效应和广告收入。其次是被盗版折腾得“奄奄一息”的流行音乐工业依靠粉丝的购买力,获得了新的生机。第三是百度贴吧、新浪UC等Web2.0产品因为粉丝的积极使用而迎来了赢利的曙光。

无论是早期的英美粉丝研究,还是最近浮现的本土粉丝研究,都倾向于把粉丝当做一个相对特殊的受众群体。在那些鄙视粉丝现象的精英知识分子看来,粉丝是一群偏离正常社会的“傻瓜”和“疯子”。在那些欣赏粉丝创造力的文化研究者眼中,粉丝却是“民众中最具辨识力、最挑剔的群体”(费斯克语)。粉丝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生产力,能够从繁多的文化工业制成品中挑选出他们最喜爱的文本,并对这些文本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重塑。

随着新媒介的广泛运用、文化参与的门槛的降低以及消费者自的增长,普通民众也可以像粉丝一样积极从事意义的生产。詹金斯(2007)曾提出: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每个媒介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做粉丝。以电视观众为例,尽管还是有部分观众只是单纯地收看节目,但更多的观众会访问“指摘电视”(Television withom Pity)网站,阅读那里发表的犀利而有趣的电视评论。观众一旦上了那个网站,说不定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帖,参与讨论。从那儿开始,就很难界定他们到底是不是电视迷。也就是说,粉丝的概念变得越来越宽泛,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问“谁不是粉丝”?

受詹金斯的启发,张嫱提出了“粉丝年代,谁能自外”的观点,并对粉丝身份作出了新的界定。她一方面借用中文维基百科中的“爱好者”定义,将粉丝视为“对于某些体育俱乐部、人物、团体、公司、产品、艺术品、信念或流行趋势抱有极度、无法抑制的喜爱与支持的人”(24)。另一方面,又从媒介研究的角度,将粉丝定义为“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主动出击寻找内容的阅听人”(38)。两个定义一强一弱,双管齐下,不仅囊括了常见的明星粉丝、体育迷和动漫游戏迷,新兴的品牌粉丝(如Hello Kitty和iPad的粉丝),还涵盖了Web2.0时代所有自愿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媒介用户。

全文阅读

论偶像效应中的“粉丝经济”

摘要:“粉丝经济”是一个很早就兴起的概念,但如今在网络互联化的助推下,它又被赋予了新的经济内涵,各大企业一改之前的“饥饿营销”策略,纷纷启动“粉丝经济”战略的部署。“粉丝经济”大多受众明确,核心在于消费者的情感,忠诚度越高的粉丝,购买欲望越强烈,购买力也越强。从当代少年偶像王源出发,通过说明其粉丝辐射效应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细致分析蕴含于其中的“粉丝经济”的运作流程,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引发“粉丝经济”所带来“双刃剑”式影响的思考。

关键词:粉丝经济 偶像 企业收益

一、引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粉丝经济”中所蕴含的“粉丝文化”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叠加,更是一种复杂、多层次的文化耦合。在文化产业领域,粉丝市场独占一隅。忠实的粉丝不仅毫不吝惜地购买偶像效应的衍生产品,同时还免费为有头脑的商家提供了很多独一无二的消费趋势,包括一些消费习惯,对特定产品的消费喜好以及相关隐性数据。消费者的购买动力和欲望构成了“粉丝经济”的核心――情绪资本,“粉丝经济”泛指以情绪资本为纽带,建构在消费者与被投资者(偶像、明星)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粉丝越多,购买力越强,收益越大。如今,“粉丝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粉丝经济”一词再度让业界趋之若鹜,但总体上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其中隐藏的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如何有效地运用好“粉丝经济”的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粉丝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

二、现状

从王源成为首位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00后,到韩国首尔的地铁站灯牌、咖啡厅震铃,从王源粉丝参加国务院的公益论坛,到被邀请参与音悦台高峰论坛,从王源的公益“源泉”参与鲁迅与泰戈尔中印文化交流论坛,到华策上海电视节论坛以王源15岁生日应援为案例主讲粉丝经济,王源效应让人目瞪口呆。2016年4月20日,知名品牌士力架考试版正式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开团,最终王源个人及组合中个人累计销量超过13000份,销售额近110万元,成为组合里的销量冠军。王源的粉丝在112小时内就创造了占比0.065%的日收益,不仅如此,他们还想出了各种将该巧克力跨界销售的方法。紧接着在5月13日上午10点,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王源网络专属个人封面(预售)就售罄下架,产生48秒售出71319本奇迹般的销量,最终打破了鹿晗作为某时尚杂志开刊封面明星所创造的预售纪录。“粉丝经济”的效应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但同时在光辉的背后可以发现,大部分营利性娱乐公司和电视台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这就导致粉丝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

(一)恶意的粉丝竞争机制

全文阅读

数字化时代下粉丝经济对中国动漫衍生品产业影响的研究

摘 要:基于粉丝经济在数字化时代日益增强的经济背景下,探析这股新的经济力量将如何影响着中国动漫衍生品产业的发展进程和方式。通过对粉丝经济和中国动漫衍生品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勾勒出粉丝经济、动漫产业以及动漫衍生品产业三者互惠互利的共生产业链,并就数字化带来的融资渠道、营销方式和销售平台的三个变化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粉丝经济如何改变着中国动漫衍生品产业的产业供需关系、营销方式和经济模式的发展;分析得出:粉丝经济借助数字化工具渐具商业属性,刺激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使其产业规模扩大,市场针对性和复杂性增强,但还是要理性客观对待粉丝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个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粉丝经济;动漫衍生品;数字化

20世纪90年代,粉丝经济就在西方国家初显端倪。詹金斯在《融合文化》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情感经济:“营销理论的一种新构型”,“它试图将消费者决策的情感基础理解为观看和购买决定的推动力”。邱晓东(2008)的《我是你的粉丝》和郑欣(2008)的《平民偶像崇拜》分析了明星/名人粉丝的社会心理成因和行为特征,张嫱(2010)在《粉丝力量大》中对粉丝经济进行定义,系统详细的总结了粉丝各种现象,并认为“以人的风格为基础的社会成型”粉丝经济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杨玲(2015)在借鉴了相关西方研究的理论和本土粉丝文化案例的基础上,深入的梳理了粉丝经济的深层次含义。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世界进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电子传媒等也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个产业的结构和模式。动漫产业也是如此,然而,作为动漫产业主要带来商业盈利的动漫衍生品行业还是发展不足,甚至在今年出现了滞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动漫衍生品市场的低迷将持续下去,反之,近几年中国粉丝经济商业化发展的日益提升实际上已经开始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的各个平台悄然影响着动漫衍生品行业,刺激本产业的商业潜力和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一、粉丝经济与动漫衍生品产业的概述与关联

1.粉丝经济的定义与发展

张嫱在《粉丝力量大》中对粉丝经济的定义为:“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詹金斯(2007)提出:在当下媒介环境中,每个媒介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作是粉丝。例如电视观众中一部分只是单纯的看电视,但是总有一部分观众会去浏览“指摘电视”(Televitionwithoutpity)网站,看到犀利有趣的帖子也会参与讨论甚至发帖发起讨论。这个时候很确定他是否是电视迷,粉丝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就如张嫱所提“粉丝年代,谁能自外?”。

我国的粉丝经济最早源于21世纪初的空前红火的选秀节目。2006年,当各类选秀节目落下帷幕后,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对四档真人秀的各环节进行的调研报告显示,其价值超过38亿元,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达到76.89亿元。随着数字化传媒工具与平台的多样化,粉丝规模的日益增加,粉丝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随之而来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粉丝经济。粉丝从原先分散的普通粉丝到分为蓝领、白领和金领的职业粉丝,并形成了专业粉丝公司、投票公司、粉丝网站甚至属官方旗下的“正牌”粉丝俱乐部等相关新兴行业;并且同时带动了通讯营运、周边产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全文阅读

你为什么会追星:大陆粉丝的认同

摘 要:消费文化的背景下,粉丝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难以忽视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粉丝文化研究也渐趋平衡与多元。本文将做粉丝/追星看做人们与他人沟通,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并从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粉丝认同与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分别是:消费作为一种认同方式、大众文化世俗化趋向、传统认同力量的式微,以及精神分析阐释。

关键词:粉丝文化;认同;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143-03

“粉丝”在当今社会中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从2005年正式以“超女粉丝”的集体面貌亮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迅猛崛起,成为网络平台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粉丝最初走进研究者的视线是因为他们丰沛的感情,以及作为“文本盗猎者”的强大生产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粉丝对媒介技术出神入化的使用固然值得描述,但作为“奇观”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深思。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结合消费社会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试图对中国社会背景中的粉丝认同问题进行探讨。

一、消费作为一种认同方式

在消费文化中,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及展现消费者个性的重要手段。费瑟斯通曾总结了三种研究视角说明消费文化的特征,其中两种都涉及到了消费与认同的关系。

第一种视角认为人们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会以不同方式去消费商品。消费被当作一种社会区隔的标记,由来已久。从凡布伦的“炫耀性消费”到布尔迪厄的“趣味消费”,无不是一种生产人们“社会地位”的消费模式。同时,布尔迪厄借助“文化资本”概念重新审视了文化与社会阶级的复杂关系,使得消费方式与消费内容成为了阶层分化的外在指征,俱乐部的会员、汽车的品牌与居住的空间,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所谓不同趣味的标示,也是不同阶层身份的象征。

第二种视角关心的是消费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在消费文化影像与审美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梦想、欲望倍受青睐。这一视角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姿态不以为然,认为大众在具体的消费实践过程中往往是自我实现的主体。约翰费斯克和德赛都等学者极度美化大众消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高举民粹主义,推崇后现代主义“无深度”的消费文化的直接性、审美投入、超负荷感觉、符号与影像的内爆以及漂浮着的能指,这种对现实的审美幻觉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它暗示着,在自恋式地让自我感到满足的同时,需要一种有节制的情感宣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