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资料

非遗文化资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建设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1.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我国在[2005]18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②传统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技能;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种以口头或动作等方式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并随着其所处环境和与自然、历史的互动被不断创新,为该地区群体提供历史认同感,从而成为地区持续发展的文化原动力。

1.2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的一部分,而活态文化多自主流传于民间,是以人为载体,高度依赖于语境及社会、自然环境空间的人类活动结晶,是一种活的文化形态[1],通俗地讲,即更多地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局限,这种非文字的活态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边缘状态。于是,需要被官方确认,才能有保护与传承的依据,获取相应的力量得以推广普及。基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应运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通过申报、审批而被官方确认的活态文化即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因相关机构的重视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弘扬。中华文化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洗礼,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年倍增,而承载这一资源的文献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伴随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对保护对象进行了翔实、系统的记录,积累了大量的视听文献资料。以近年来国家图书馆音像电子出版物采编组采编的音像资料为例,有《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VD)、《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集》(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VD)、《太谷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VD)等。这仅是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套装非遗音像集,保存、整理这些文献在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2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建设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和行为示范才得以相传,因此可以利用现代声像媒体技术采集他们的技艺。而新媒介的出现让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融为一体,能够弥补口头传承的随意、失真和文字描述的时空局限。对于已经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应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建设势在必行。

2.1均等化知识服务对图书馆的要求

全文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管理研究

摘 要 论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选择Web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管理系统平台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提出借鉴成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利用.net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超文本管理,针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管理系统 专题数据库 知识分类

分类号 G250.74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Zhang Xiaofeng, Yu Naihua, Qian Yich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yles and characters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 this paper argues its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and offers solutions to some critical problems. It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constructing an online management system by drawing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he mature library science, so as to realize the hyper text management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 through this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of special topic.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简论

全文阅读

非遗外宣路径研究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中简称“非遗”)传承得到广泛重视的今天,非遗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依然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环节,尤其是非遗对外宣传(后文简称“外宣”)领域得到的关注不多,急需有关部门出台更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通过对河北省非遗外宣现状的考察调研,在非遗文化“现场”、非遗资源整理、非遗翻译教育和非遗外宣翻译质量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成立专业非遗外宣管理机构、建立非遗外宣语料库、改革英语翻译教学培养模式、加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和网络传播的建议。

[关键词]非遗外宣;机构设立;资源管理;英语翻译;路径研究

一、非遗外宣的意义和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以物质的形式表现,是传统经验和智慧的集中表现,是依托于传承人表现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礼仪庆典和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无形的,具有不确定性,不是“不变”的客体,需要通过人类的主体活动来活态传承,这必然增加非遗文化传承的难度,不同的传承人在演绎、表演、制作非遗项目的时候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从外宣角度来看,物质文化遗产的“稳定”性及外宣方案相对稳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个体差异和风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外宣文案相应随之改变,不能千篇一律。随着信息化电子化的普及,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能置身于其体系之外,把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外宣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障碍是语言,语言障碍的背景是语言内涵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外向性拓展,本土文化的非遗外宣工作越来越重要,异(不同)质文化的沟通交流,在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工作上是不可或缺的,是一个地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遗文化的外宣工作可以促进我们对自己民族和本地区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加珍视和爱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怀着更大的热情向世界推广我们的文化。

二、河北非遗外宣现状

河北古称冀州,是古代九州之一,是中国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河北非遗丰富多彩、形态多样、价值巨大,是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已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居全国第五位。比如民间表演技艺的吴桥杂技誉满世界,中国民间129个拳种52个发源于河北,民间技艺的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阳刻为主的点彩剪纸,还有女娲传说、涞县“燕乐半字谱”(工尺谱前身),口头表述类的“诗经中的河间诗歌”《关睢》《蓼莪》等诗歌的古韵吟唱在河间等地的传承,都是河北特有非遗项目,表演艺术的河北梆子是中国六大地方剧种之一[1]。除了国家级、省级非遗,还有数量更多的市县级非遗项目,随着对外交流和外国游客的增多,非遗外宣是河北非遗保护传承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在非遗传承中外宣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量国外友人、专家、游客的景点和文化节上,没有专职的非遗景点翻译,提供的资料只有中文的版本,个别景点提供的外文宣传单也是“字对字”的直译,很难完整准确地传达非遗项目的丰富文化内涵,在非遗保护传承过程中,注重田野整理、传承人挖掘和目录编制,但普遍忽视非遗项目内容的外文翻译,非遗专业口语翻译培养和非遗外文资料出版工作几乎是空白。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中也同样注重传承人培养忽视非遗外宣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在景点建设中的非遗意识不强,在新媒体时代,河北非遗的外宣内容也较少形成有效传播热点。

三、非遗外宣调研

为了开展河北省非遗外宣现状的调查,我们设计发放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现状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共回收样本275份,有效样本260份,其中定向发放到学校和文保旅游单位工作人员70份,有效样本数68,占有效样本总数的26.2%,通过网络平台回收问卷154份,有效样本数130,点总数的53.5%,定向和网络问卷覆盖我省11个地级市,问卷内容全面,发放对象精准,问卷回收和有效率高,符合调研要求。我们采用了层级梯度的方式设置了四个方面的问卷内容[2]。一是参与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民族。二是了解非遗的渠道,家庭、学校教育、媒体和媒体种类。三是对非遗外宣情况的了解,方式、渠道。四是问题和建议,外宣翻译质量、外宣资料覆盖程度、外宣人员教育培训、非遗外宣语料库和非遗数据化保护情况等方面存在问题和改革建议。通过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对河北省公众的非遗保护、传播和外宣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全文阅读

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尝试

摘要:文章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整理现状进行研究,并根据音乐类非遗的特征,提出合理构建信息资料库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更好地保存非遗资料。

关键词:数据库 非遗 岳阳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地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也更能促进地域间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传承。但现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各种外力因素,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传承人自身老龄化,这些都促使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自卑的现象,让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境地,而本文将尝试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库建设的论述分析。

将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化,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建成全面、详实、生动的数据库,将填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的空白,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将有助于更完善地保存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管系统数据库,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剧团、学校等单位进行文化交流和普及提供重要的信息数据帮助,有效的弘扬、传承、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全国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统计比较权威的群艺馆统计,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主要通过口授与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只有音没有乐,只有文字与图片而没有音像与音频资料,甚至连有些地方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文字资料都还没有,单单只知道它的名称,而对于其具体表演方式与形式我们一无所知。这对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疑是一种阻碍,让我们不能更好的去了解、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本文就是对如何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如何让人们能更好的去观看、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库建设的尝试。

上世纪60年代数据库系统问世。最初它是对文件资料系统数据处理的一种补充和发挥。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电脑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多个层面对数据库的要求促使其建设与研究也日趋成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数据库才真正应用于各个学科,而此时,作为音乐学科的数据库建设也逐渐揭开面纱。上世纪80年代开始,湖南省文化部开始组织对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进行普查式地整理,与此同时在创作表演、理论研究、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当时的科技手段有限,对所搜集的资料的保存和处理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伴随部分磁带录音,跟目前数字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

截至目前,有关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建设与研究,鲜有结合软件工程知识的数据库建设系统尝试,包括近几年来岳阳已申请的音乐类非遗项目仍无系统的信息整理。

通过浏览湖南省群艺馆、岳阳市群艺馆两个最权威的岳阳音乐类非遗保护官网,我们不难发现:诸多国家级、省级、地级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岳阳巴陵戏”“洞庭渔歌”“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平江花灯戏”“平江九龙舞”与“平江民歌”等均只有文字叙述或部分图片记录。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的官网上能看到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少之又少,能够轻松找到的只有岳阳汨罗市的长乐故事会,而且仅仅只有文字的记载,图像与音像的资料全无。最严重的是在岳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官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栏中,岳阳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仅仅只有其名称,连文字资料都没有,更不用说图像与音像资料了。

全文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章制度

第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实物、场所等已被确定为文物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的,依照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

(一)传统的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字;

(二)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传统活动;

(四)传统手工艺技能;

全文阅读

非遗档案数字化管理措施

一、山西省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其进行普查保护是对濒危遗产进行抢救的有效措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根据文化部2005年6月关于在全国开展非遗普查工作的部署,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的非遗普查工作有序进行。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非遗普查作出具体要求:“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市要将普查摸底工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通过普查,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与民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以及岁时节日、庆典仪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民俗事象。”自2006年到2010年1月初,非遗普查工作人员遍访山西全省,按照“试点先行,取得经验,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非遗普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宣传、田野调查、建立数据库等多项工作,确保了普查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普查工作,直接参与人员约80万人,其中包括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大同大学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271人。非遗普查工作同山西各高校展开合作,不仅提高了普查工作的效率,而且带来了大量可以深入到普查一线的优秀人才。另外,通过各种媒体了解非遗的群众约1000万人,普查真正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大行动。这是山西历史上首次针对16大类非遗资源开展的全面普查,其中民间文学40306个……游艺、传统体育和竞技2584个。普查遍及全省所有119个县(市、区)和1198个乡镇,足迹遍及全省2.8万多个村庄。共搜集线索20.5万条,采录信息8.23万条,发现重大项目135条,采访并登记了传承人8.8万人,拍摄照片21.3万张,拍摄视频资料3091小时,录制音频资料3366小时,命名了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花腔鼓、蒋村麻纸制作技艺、晋中妈祖信仰、临猗地台戏、“四句”秧歌剧、翅果油熬制技艺、汾西地灯秧歌、灵丘制针、中和节、迎喜神)。山西省“非遗”普查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受到文化部的高度肯定,当年《中国文化报》分别以《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发现一个藏着的山西》、《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为题,报道了山西普查的经验和成果,并且受到当时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认可。通过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山西各地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认识到了建立非遗档案以保证非遗长久存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非遗的科学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二、非遗普查与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存活、流传民间文化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丰富历史档案馆藏,建立特色档案的需要。”所以,对非遗档案科学地开发利用,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传播,我们要改变传统对待非遗的态度,积极地“走向田野”,开展非遗普查活动并对普查结果建立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一方面,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非遗普查活动科学有序地进行。如果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我们只重视非遗普查工作,发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重视将收集到的这些珍贵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非遗普查工作就会陷入一种无序混乱的局面,最终影响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只有将非遗普查过程中收集到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将这些能够反映非遗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传承情况等各方面技艺以文献典籍、影音资料、实物道具等方式保存下来,才能更新非遗保护的工作人员的观念,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非遗普查工作。另一方面,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非遗普查结果长久稳定地传承下去。“档案是固化的历史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态遗存,两者具有紧密的时空联系和本质联系。”非遗档案是非遗的有形载体,它系统记录非遗普查的内容,确保非遗普查结果传承下去。许多原本已经濒临消亡的非遗,通过文献记载或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能够重新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留住非遗的影像和记忆,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传承脉络,对非遗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扬。

三、山西省非遗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成就与问题

(一)非遗科学化档案管理取得的成就

为确保非遗普查过程中获得的珍贵的文字、图片、录像、录音等档案资料能够很好地得以保存,山西非遗科学化档案管理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非遗资源数据库系统。2006年山西省非遗保护中心自行开发了非遗数据库普查管理系统软件,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文字、图片、录像、录音等各种资料,实现全面、真实的记录,并依此建立系统、完善的非遗档案;2008年正式开通“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网站,它是山西非遗保护专业性门户网站,使全省非遗保护拥有了一个重要的网络平台,这使得征集和建立非遗档案及相关资料的工作由非遗保护中心统一保存和管理,而且该网站的建立也使非遗的申报工作实现数字化。如今项目申报、普查管理、专家评审、传承人、保护经费管理等子系统已构成了山西非遗保护数据库体系。2012年又颁布《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提出建立科学化档案管理的要求。第九条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确认、记录,并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同时还确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履行收集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等职责。可见,山西省政府已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倡导下,社会各界积极地投身到非遗档案建设的事业之中。

(二)非遗科学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摘要〕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其职能中,具体可以从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建立传承(人)档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大普查工作、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考虑。

〔关键词〕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分类号〕G250

Measures for Cultural Organizations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ng Yunq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250100

〔Abstract〕Facing the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needs to be pressing protected, cultural establishments organizations such as libraryies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tecti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 are much work which the people can do, such as building files for special heritage, insuring related files integrated, supporting and confirming the files, taking part in research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ducting propaganda and so on.

〔Keywords〕library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measures

全文阅读

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一些思考

摘要:在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外宣翻译作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本文结合贵州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发展缓慢的成因,呼吁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给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成因

中图分类号:G1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17-03

一、引言

今天,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着手资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开发工作,相应的文化经济产业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并不乐观,民族地区旅游业、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重视不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

优越的气候条件,独具风情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使贵州成了一个避暑胜地、旅游大省。近年来,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引进外资,国家对西部展开了大规模倾斜投资和宣传。一些国际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在贵州得以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也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宣传。这些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友人来考察、旅游、学习,他们对我们祖辈沿袭下来的原始古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然而,遗憾的是,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些重大的时刻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据笔者了解,由于多数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各州举办这些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举办单位外请译员或与会人员自带译员来完成。这些外请译员虽然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间文化却知之甚少,翻译过程中,势必不能很好理解、传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此外,笔者也收集了一些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这些文字资料多数没有附有外宣翻译译文,只有少数一部分传统手工艺品及个别景点的资料介绍有外宣英译,如黔南水族的马尾绣、苗族绣品、平塘牙舟陶、都匀文峰塔等。这些对于贵州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来说,才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适应不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需求。

全文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活态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应该重视和突出对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要从静态的档案式保护走向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即强调档案“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动态,主要包括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档案三部分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渗透整个档案式保护过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仫佬族民歌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少保护模式,例如博物馆保护模式、活态保护模式、生态圈保护模式、档案式保护模式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是“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形成图像的手段将其保留下来,并按照特定的管理方式存档”,是“无形变有形的创造并将创造结果进行保存利用”的行为。[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中就反复提到档案机构、档案人员的参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提到了“建档保护”措施。我国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第十三条则更明确地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的实质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记录保存起来,使无形的文化遗产能够以物质形式得到再现,即所谓“外化物质再现”。[2]这种“外化物质再现”并非一种静态的再现,而是使非物质文化物化为一种可见的物质形态后,成为能够承载、传播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平台。静态的档案式保护侧重“保管-保存”,将物化的非物化文化遗产存放在档案馆博物馆;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则强调“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仫佬族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一束艳丽的鲜花,本文以仫佬族民歌档案式保护为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如何从静态走向活态做一个概要论述。

一、收集整理仫佬族民歌档案

少数民族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案、传承人档案、申报与保护工作中形成的档案三大部分。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过程与结果的文字、录像等材料。传承人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然状况、文化背景,说明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状况、传承状况等。本体档案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完整历史过程,传承人档案则最能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案和传承人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

仫佬族民歌档案式保护的第一步是依托和借鉴档案工作方法,对有关仫佬族民歌档案资料进行全方位收集、整理、保管,为保护传承仫佬族民歌提供翔实的历史资料。其中主要收集整理仫佬族民歌本体档案和传承人档案,包括:1.仫佬族民歌文本资料。仫佬族民歌文本资料主要包括仫佬族民歌的文字记载。如《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中国歌谣集成》、《仫佬族文学史》、《仫佬族古歌》、《罗城歌谣集》、《仫佬族民间音乐》、《民间歌曲集成》等正式出版物和油印品。在此基础上还应继续田野工作,全面采集流传在民间的仫佬民歌,征集仫佬民歌手抄本等等。2.仫佬族民歌音响资料。现代技术发展促进了无形文化遗产的有形化保护,来自田野采录的音响资料更为真实、生动,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厚重,能避免因时过境迁带来的人为破坏和曲解。限于当时的条件,现在收集整理的仫佬族民歌,基本上是纸质文本,以歌词为主,少量曲谱。仫佬族民歌音响资料还不太多,应加大仫佬族民歌音响资料采录力度。3.仫佬族民歌相关民俗事象资料。仫佬族民歌扎根于仫佬民族传统文化,对仫佬族民歌进行档案式保护要求我们既要全面记录仫佬族民歌,也应包含对仫佬族民歌原有生存环境的描述,完整记录与仫佬族民歌相关的民俗事象。通过声像资料呈现有声有色的历史和滋衍仫佬族民歌生存发展的环境。4.仫佬族民歌传承人资料。民族民间艺术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传承人则是我们的“活宝贝”。正是传承人(传承群体)将民族民间文化精粹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且使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民众,除了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由生活在这一文化空间的民众共同传承的。因此,仫佬族民歌传承人资料不仅包括代表性传承人和歌王的个体资料,还应注意记录典型传承群体传承仫佬族民歌的群体活动资料。

二、建设仫佬族民歌档案多媒体数据库

全文阅读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宝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处于濒危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档案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在保护非遗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笔者结合日常工作阐述了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实际利用。

关键词:档案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257-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我国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连续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2006年又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后各省市有关单位积极展开保护工作,并公布了本属地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其生命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当地或更高级别档案馆协助和配合。例如确认环节需参考档案馆现存资料,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性;立档是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保存是用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系统的记录,并搜集有关实物资料,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保护指用各种具体办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都与档案馆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博物馆、图书馆等配合。为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江干区在2007年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各街道、镇为成员单位。在2009年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设立了10万元专项保护资金。

三、如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