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特色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精选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文化创意产品;产品设计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多、数量大、保护困难重重。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需要的“活态保护”与“活态传承”,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如何有效的运用创新手段,强化市场导向,使“非遗”保护从国家公益事业基础上向产品化开发的道路转变?文化创意产品怎样从“非遗”中汲取精神养分,穿透艺术表征的符号,深崛文化基因,通过提炼创新最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是值得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的。

1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然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面临着信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审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此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从这五个方面可以清晰捕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活态流变”。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遗产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多是无形的、不稳定的、持续变化与发展的“活态”遗产形式。其包括的各种表演艺术、节庆仪式或传统手工艺,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乘的形式绵延传承下来。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概念及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就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是活态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传播人、传播方式进行多样性、可持续性的保护,达到延续、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效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种:无形非物质性保护措施与有形物质性保护措施。无形非物质性保护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层面,比如提高传承人地位、鼓励收徒传艺、加强传承人技艺创新等,侧重文化遗产演绎过程的保护。有形物质性保护则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载体,比如乐清黄杨木雕技艺的木雕精品、泰顺提线木偶戏中的悬丝木偶等。

1.2文化创意产品——“活态保护”措施中有形物质性保护的新载体

随着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品在各行各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步寻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思考如何存留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工作中,无形非物质性保护与有形物质性保护同样迫切和重要,由于类似对传承人鼓励扶持等无形性保护措施更多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政策支持,所以笔者主要从有形物质性保护的方面出发,锁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实践、表演、手工艺”等实物载体革新的必经领域——文化创意产品。

2解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已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与民族形象建立的重要一环。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恰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以物质形态多元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会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1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由于文创产品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所以本文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产品的生产方式将文化产品分为三类。2.1.1自然提取类文创产品此类文创产品主要取自于自然界原有的奇珍异宝,针对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其略为加工成为创意类产品。如图1所示,这类产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人为加工的影响较少,主要用于装饰、观赏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使用与收藏价值。但因自然界已有的机体形态文化内涵不足、缺少人为主观创新,所以使其成为文创产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产品。2.1.2手工制作类文创产品手工制作类文创产品主要是指运用传统手工技艺形成的创意产品,比如刺绣、木雕、骨雕、牙雕、陶瓷、漆器、泥塑、布艺制品等。如图2所示,随着现代生活中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这类文创产品越来越注重工艺美与实用性相结合,追求产生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产品。2.1.3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相较前两种文创产品受众更多、生产更严谨、应用领域更广泛。这类文创产品追求文化与设计的完美融合,通过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将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显现出来,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批量生产创意产品。这类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种类最多,受众最广,侧重化繁为简、逐新趣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情感需求紧密联系,如图3所示。

2.2国内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由于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种类最多、受众最广,所以本文重点调研、归纳大陆地区及台湾地区的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如何将文化基因巧妙地植入产品创新之中,这是决定文创产品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从文创产品设计思路的角度出发,将产品创新的模式分为以下几种。2.2.1元素复制式元素复制式的产品创新模式在文创产品的开发的案例中最为普遍,因为这种设计方法较为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现有的文化符号、图案、元素,直接附加在功能较为单一的生活用品之上,现有的工业生产类文化产品绝大部分是运用此类产品创新模式。综合图4、图5可以看出,元素复制是产品创新模式的优点,其设计方法简单、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设计创新感不足、易仿制、产品附加值较低。2.2.2形态重构式形态重构式不同于元素复制式的产品创新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化符号复制到多种生活用品之上,而是重新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思考如何将文化符号解体重构、化繁为简、推陈出新,用全新的方式融入进特定功能的产品之中,使文创产品的形态、情态都会根据产品的功能有所提炼和调整,最终达到现代审美情趣的同时兼备一定的实用意义。图6为博物院出品的龙形开瓶器,设计师在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中提取设计元素,将龙形纹样提炼调整,并根据其线条形式搭载在开瓶器这一产品之中,使其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功能。形态重构式产品不再单纯地复制文化图形元素,而是通过形态结构再造来实现文化图形由二维向三维转变,使最终的成品与众不同、构思巧妙。“设计以人为本。”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同样要符合时下消费主力军的审美喜好。如图8所示,博物院锁定“80后”、“90后”消费群体进行系列产品设计,这类人群崇尚“可爱文化”、关注生活“萌物”,对幽默、可爱、呆萌的产品形象容易产生吸引力和亲近感。图8左边为博物院与ALEESI合作推出的“OLDISNEW”宫廷系列,设计师将清宫表情庄严、衣着繁复的人物形象简化再造,添加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可爱表情,设计出包括厨房调味罐、生活摆件、挂件在内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刘传凯设计的“城市•微风”系列礼品,也是同样运用形态重构的产品创新模式,将城市标志性符号重新组合,运用新的材质、新的载体体现城市印象,无论是在产品的质感和观感上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2.3情境互动式情境互动式相较以上两种开发模式更加关注产品与使用者的情感互动。这种产品创新模式不仅仅要思考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还要考虑此类产品可以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产品在使用过程当中如何与用户互动?使用者是否可以通过产品获得愉悦感、满足感?这些都是这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关键问题,同样,解决好这些问题,这类产品更容易建立品牌印象,在消费者心中占领情感认同的先机。图10博物院出品坠马髻颈枕图11坠马髻颈枕使用情境展示图10和图11共同展示了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单纯从图10很难理解这款文创产品的奇思妙想。直到消费者使用这款颈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可以轻松“穿越”古今,既可以在使用产品时像普通颈枕一样减轻疲劳,还可以在不使用产品时自娱自乐、诙谐一笑。而这类产品带来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正是现在年轻群体热衷的产品体验。由此可见,国内文创产品种类繁多,设计效果各有千秋。其中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最多,受众范围最广。这类文创产品要想先声夺人、印象深刻还需避免单一的将文化符号复制运用,而要主观提取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从形态重构的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探索,获得美感与实用兼具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希望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和喜爱,就要从情感互动的创新模式上思考如何使产品诱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营造共感体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惊喜、愉悦等情感满足。

3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

从我国文创产品的产品创新模式中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品首先要立足文化一词,将文化作为设计基石与灵感源泉。设计师汲取文化土壤中的养分之后,需要主观消化与创新,穿透文化表征的符号,深崛文化基因,提炼改良创新,最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而这种产品开发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也是文化,而“非遗”种种仪式、表演、手工艺的载体也面临着审美断层、功能单一、受众过小等一系列的问题。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也变得愈发紧迫和重要。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开始关注“非遗”与文创产品的结合,特举以下几个案例分析“非遗”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能性。图12为李佳、袁一鸣、梁莉以南京云锦的祥云图案为灵感来源设计的香器。2009年9月,南京云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云锦的图案丰富、色彩绚丽,很多吉祥图案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设计师将云锦中的“云纹”应用到香器的造型之中,表达出“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文化内涵。图13则为此三人基于道教文化,设计的现代组合餐具。2008年6月,无锡道教音乐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音乐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宗教意味浓厚,较难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设计师另辟蹊径,从道教中的八卦、太极形象作为切入点,选取常见的餐具用品为有形载体,利用餐具的拆合衔接体现道教的“阴阳”变化,将无形的道教文化有形地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京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表演艺术,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京剧艺术特色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品种类丰富,然而大多产品都利用京剧脸谱形象复制装饰,浮于表面的图案装饰使产品易雷同、易仿制,缺少艺术特色的提炼与升华。如图14,戴晶晶为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设计的这组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将京剧脸谱中的标准色与辅助色概括分析,提炼出“忠义红、睿智黄、骁勇蓝、刚烈黑”等脸谱常用色彩,以汉马为色彩载体,以京剧中代表人物脸谱为配色参考,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系列摆件。我国的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5所示为台湾设计品牌Yii与星巴克联手,邀请木雕、交趾陶、琉璃、细银等传统工艺家,设计出一系列有中国风韵的星巴克杯。左下角所示就是基于琉璃的艺术魅力,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工艺主题杯。设计师从不同的材质出发,尝试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一只杯子也可以精妙绝伦。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2008年洛阳宫灯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16所示,设计师延续了洛阳宫灯的照明功能,在结构、色彩、材质上重新组合搭配,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趣的吊灯产品,简约大方,敦厚典雅。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可以从“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去思考探索。首先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基因,然后通过形态提炼、色彩提取、材质搭配、功能优化四个方面将“非遗”的艺术魅力重构,最终以形态重构或情境互动的方式,将“非遗”的有形载体的精髓自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之中。

4结语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2篇

2001年5月18日,NUESCO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至此,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

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5项,有自治区级保护项目59项、市级保护项目86项,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位。

本文将从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文化与蒙汉交融文化入手,浅谈独具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鄂尔多斯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此地民风淳朴居民能歌善舞,是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0多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从历史上的“河南地”、“新秦中”到今天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这片土地由于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古代的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同时也是长城地带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商周时的氏、春秋战国时期的楼烦、林胡,秦汉时期的匈奴、乌桓,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羯、氏、羌,隋唐时期的突厥,宋辽时期的党项、契丹、吐谷浑以及建立蒙元帝国的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在此地频繁更迭,你方作罢我登场,在鄂尔多斯地区留下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在这片土地上沉淀着文化。

二、鄂尔多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谈及的鄂尔多斯特色,主要从鄂尔多斯文化特色的角度阐述。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鄂尔多斯人和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性因素’,以鄂尔多斯的‘民族’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 ”。就近一千年的历史文化来看,鄂尔多斯文化,是以比较长期而稳定地聚集在这里的蒙、汉两个民族为主要群体创造形成的文化。

对于鄂尔多斯的文化特色见仁见智。自明代中叶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以来的这500多年里,鄂尔多斯地区主要是汉族和蒙古族频繁交往活动的地区。蒙、汉民族在这里长期杂居相处,往来频繁,在共同的生存需求驱动下,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就在相互冲撞、交流和相互融汇中发展,蒙汉民族在生产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形态乃至等多方面的交往和融合,使这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线、蒙汉交融文化为亮点的鄂尔多斯特色文化。

首先,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1、祭祀文化;

鄂尔多斯的祭祀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鄂尔多斯意义最深远,影响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民族的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经典。2006 年该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祭典历史悠久。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大蒙古国为成吉思汗建立白色宫帐,成为蒙古民族崇拜的“总神祗”。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钦定成吉思汗“四时大典”,并册封专门管理祭祀事务的官员编写祭文、祭词、祭歌,使成吉思汗祭典日趋规范。成吉思汗陵守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800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祭典完全保留了13世纪的蒙古族帝王祭祀仪式。

成吉思汗祭典这一历史传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蒙古族原生态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陵,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鄂尔多斯的祭祀活动还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达拉特旗的窝阔台祭祀、鄂托克旗的拖雷伊金祭祀、敖瑞因布拉格祭、鄂托克前旗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祭祀、乌审旗的萨冈彻辰祭祀、察干苏力德祭祀、木华黎祭祀、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黑纛)祭祀等。

2、宫廷文化(蒙元贵族文化)

随着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部落迁入,一些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也在鄂尔多斯地区保留并发展传承下来。因此在鄂尔多斯的饮食、歌舞文化之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元素。

“古如歌”就是保留在鄂尔多斯的宫廷文化的代表之一。古如歌是蒙古族长调中的宫廷赞歌,产生于蒙元时期,被称为研究蒙古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如歌源于蒙古古典宫廷音乐,其特点是具有浓郁的蒙古古代生活气息及浓厚的蒙古古典文化色彩。古如歌是蒙古长调歌曲最古老的形态,蒙古语“古如”含有国家或朝廷之意;古如歌其主题严肃,内容正统,以说教为主,多数为宫廷或国宴之上演唱的歌曲;由于现在大多古如歌的传唱者都分布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原因无法考证),因此杭锦旗有“古如歌的故乡”之称。

鄂尔多斯地区的宫廷文化元素在饮食上也有具体体现,如“珠玛宴”。“珠玛宴”汉语亦称“诈玛宴”――“珠玛”为蒙古语,是指将牛或羊不剥皮,用滚烫的水把毛煺光后洗净、烤熟,这种全羊或全牛叫“珠玛”。

珠玛宴是蒙元王朝宫廷最高规格的宴会,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规定。赴宴者必须着装质孙服(质孙为蒙古语“吉孙”即颜色的意思),君臣须着装同一颜色。因此珠玛宴也称“质孙宴”。宴会娱乐性活动通常持续数日,在此期间君、臣每日必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珠玛宴有一套规定程序。宴会始终伴随着蒙古族歌舞进行。在宴会期间,还要演曾戏、摔跤、放走(长跑)等竞技项目,持续数日才告结束。

鄂尔多斯的宫廷文化还体现在鄂尔多斯的语言及普通人的生活之中。“现在鄂尔多斯仍相当多地保留着古代蒙古语的词汇和发音,而且敬词用的特别多,尤其是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连大字不识的牧区老太婆竟然都满口文辞敬语;就像不识字的农民会说之乎者也一样!例如:吃饭他们不说‘依德呼’(蒙语‘吃饭’之意),而说‘灶格拉呼’(蒙语‘用膳’之意);睡觉不说‘温塔呼’(蒙‘睡觉’之意),而说 ‘奈日斯呼’(蒙语‘就寝’之意);如果有客人来了他们会说‘毛利楞萨啊塔呼’――请您的骏马驻脚;让人感觉有一种上流社会的气氛。”

再谈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汉交融文化。

鄂尔多斯蒙汉交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就是“蒙汉调”。说蒙汉调也许很多人不为所知,她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漫瀚调(也称蛮汉调)。

漫瀚调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与晋西北、陕北汉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是蒙古族传统民歌的曲调与汉语歌词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其实,带有“蒙汉两族音乐文化交融印记的歌种乐种剧种有很多,单内蒙古西部区就有爬山调、二人台小戏、二人台唱腔、蒙汉调,东部区还有很多;但是能完整地保持蒙古族民歌旋律结构而又给予艺术性加工使其音调更加婉转多姿、绚丽多彩的,却要首推蒙汉调。 ”

漫瀚调是生成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地方歌种,目前仍在准格尔旗被广大群众所传唱,准格尔旗也被评为“漫瀚调艺术之乡”。经过实地走访准旗的民间艺人、艺术家,并通过准旗文化馆及漫瀚调研究所的协助笔者搜集到了很多漫瀚调的资料并对漫瀚调有了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对郭立民老师进行采访使人印象深刻,具郭老师讲述:漫瀚调具有“一词多曲、一曲多词,即兴表演”的特点,而且漫瀚调有一种表演形式称作“风绞雪”――即歌词为:前半句蒙语后半句汉语,交替的唱;此种表现形式是在既有蒙古族群众又有汉族群众的情况下,为了使只懂蒙语和只懂汉语的群众们都能听懂一些内容并对其表演感兴趣而应用而生的。但时至今日,能用此种方式演唱漫瀚调的人已寥寥无几,亟待挖掘保护。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州;跳花棚 ;跳傩;术特色;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63-02

粤西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叫“跳傩”,它的特点是戴着木制面具进行表演,在茂名、化州等地甚是闻名。作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跳花棚”是古代中原傩舞与当地风土习俗融合产生的。传统“跳花棚”的面具是由樟木制作的,随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草编面具。“跳花棚”从明末流传至今,以它独具一格的造型,搞笑、夸张、粗犷的舞蹈动作受到化州人民的喜爱,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化州“跳花棚”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舞蹈呈现的风格特点入手,试论化州“跳花棚”的艺术特色。

一、悠久的历史渊源

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叫跳棚舞,是人们脸上戴着面具进行傩舞表演的活动。它起源于福建省福州市,流传到化州是明朝末期。根据考察记载,“跳花棚”曾经在化州的榕根、长尾公等村流行,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后只在长尾公村流传下来。据地方志粗略记载:“明、清两代,化州等地区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奏歌载舞,奏鼓响乐,上下坛场而缓缓步伐。”这种表演称为“跳傩”。“傩”是上古时代人们驱鬼、敬神的一种祭拜仪式。由此可知,化州“跳花棚”作为傩舞的一种,是粤西等地民间风俗文化的体现,带有浓厚的民间宗教迷信色彩。粤西等地的风俗文化主要是由唐朝至宋朝时期大量居民迁入粤西等地而形成的。他们既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带来了各自的宗教礼仪,丰富了粤西的文化。

因此,化州“跳花棚”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不仅彰显着吴越文化、本土中原文化的特点,还结合了自己的文化精髓,使傩舞艺术表演独树一帜。

二、丰富的表演体态

(一)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的演变

传统的化州“跳花棚”与现在的“跳花棚”,在舞蹈形式和表演风格上有一定的区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有过记载:“‘跳花棚’是根据‘傩戏’的表演形式进行的,面具是根据戏曲人物造型佩戴的,表演是按照十八个固定‘科本’(或唱本)演出的。有些表演形式如‘接神科’或‘安座科’等,人们都是跪拜烧香,嘴中吟诵着经文,这样有些类似于农村每年春节时的‘游神’。”

这种表演形式是道教活动的典型代表。传统“跳花棚”的主要表演风格具有幽默夸大和搞笑粗犷的效果。但是,现在的“跳花棚”在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化州“跳花棚”表演内容

多数情况下,“跳花棚”在每年的小雪节气到大雪节气之间选日子举行,每次表演都会进行一天一夜。在大家一起定的表演日子里,“跳花棚”还有固定的科本顺序,即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依前、陈九、锄田、钓鱼、判官、监棚、送虫、量棚、八仙等,在搭建好的跳棚台上进行表演。每一个场次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表演内容,在传统的跳棚舞蹈中,这些舞蹈内容代表着驱鬼求祥,祈祷美好等愿望。“跳花棚”表演阵容强大,有的是十几人,有的则多达百余人。比如“道叔”这一场,是由道叔等六个不一样的人物,脸上带着面具,头上戴着不同的头冠,穿着各式各样的古袍服按照顺序出场,在敲锣打鼓奏乐中跳着“转身托腮”等不同的九个动作,一边跳还一边吟唱着“鬼仔调”,祈祷风调雨顺、五谷登丰,祈求平安。“秀才科”表达了多纳贤士才子的愿望。“跳花棚”的十八科表演中,表演者戴着民间搞笑神秘的面具,形态幽默,舞步有节奏感,并且和日常的劳作场景、祭拜鬼神仪式相结合,充满了欢快祥和的气氛。

传统“跳花棚”的许多场次(或科目)所表演的舞蹈内容,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于是,现在的“跳花棚”在表演科目中从传统的“十八科目”变为现在的“锄田”“道叔”等具有较重要艺术价值的科目。现在的“跳花棚”表演时长也从传统的一天一夜缩短为十分钟,并且在之前的表演内容上加入现在的舞蹈编舞方法,又融合了古典舞蹈的动作,使得“跳花棚”更具有表现力,并向艺术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的化州“跳花棚”并没有改变之前的风格特点,表演内容还是围绕着劳作丰收、日常生活、爱情情感等展开。

(三)“跳花棚”的舞蹈动作形态

根据考察图片中“跳花棚”的舞蹈动作形态,发现表演者都有共同的一个动作,即大八字半蹲的马步。傩舞艺术的重点特征就是马步,因此,化州“跳花棚”继承了“傩”舞艺术特征。马步作为学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它的姿势像骑马并且像桩柱一样稳健。表演者要双脚跨开,宽度要宽过两肩距离,呈半蹲姿势。马步下蹲要稳健,保持较好的平衡,这样才不容易被别人击倒。蹲马步的重要特征便是要蹲稳、蹲深。马步的稳健是傩舞最基本的舞姿了。“跳花棚”与傩舞有很深的渊源。“傩”是驱鬼除邪、祈愿美好的愿望表达,最主要的目的是驱鬼除邪,它是中原的祭祀方法。马步稳健有力度,节奏感强,代表着“傩”的表演过程是与邪恶鬼魂的博弈较量。而“跳花棚”鲜明地继承了傩舞的特征,无论是什么样的表演动作都是在马步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马步的动态范围比较狭小,在不改变马步的基础上,依靠双脚蹬地跳起来,因此,“跳花棚”的基础动作便是蹲马步。可见,“稳”“沉”“蹬”“跳”是化州“跳花棚”舞蹈的基本形态。

三、“跳花棚”多样的面具与道具

“跳花棚”表演者戴的是傩面具。在我国悠久的面具文化传统中,傩面具有丰富的色彩,它的作用至今还在傩舞中发挥着作用,是傩祭和傩戏艺术表演的重要特点。由此可见,傩面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在何时,迥异的面具代表着不一样的角色。传统“跳花棚”的面具由樟木进行雕刻,加工者再根据角色特点进行绘制。如今的面具改进了制作材料,用稻草编织而成,制作时人力及时间成本有了一定的降低。

在道具上,也是按照角色特点来制作的,与面具相同,有些道具被保留下来,同时也新增了不同的农耕农具,如锄头、勺子等。

四、化州“跳花棚”的文化特色

(一)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特色

广东省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特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居民是从福建迁徙过来的,与南越杂居,既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带来了各自的宗教礼仪,将闽南风俗文化融合进来,丰富了粤西的文化。因此,在宋元年间,多数闽南人移民到了粤西,所以傩祭俗仪都继承了吴越文化的特色。例如,在“跳花棚”的花棚舞科目中,表演者唱的“卖鸡调”,同时又称作“灵鸡语”。“灵鸡”就是当时百越族系中的图腾。此外,百越族系中有一个“稻作文化”,是古人们所崇拜的代表美丽、美好的“禾谷夫人”,同样也是“跳花棚”祭神仪式中的一部分。

(二)受道教的影响颇深

化州的“跳花棚”深受我国道教文化的影响。道士(又称“喃呒佬”)是整个“跳花棚”活动的主持人。喃呒佬最开始是主持民间祭拜神灵活动的人,但受到道教的影响,他们又被称为“道公”,其头上戴着道冠,身上穿着道袍,并且采用道教的祭拜习俗。道公的祭拜仪式已经深刻影响到了“跳花棚”。在它的祭祀活动上,所谓的道士要把神像恭敬地请进搭建的花棚中,并向其敬酒、祭拜,同时嘴中还要吟唱。

(三)传承并创新了“傩文化”

化州的“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它和傩舞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跳花棚”继承并发扬创新了傩舞,成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欣赏价值的舞蹈艺术,它在表演形态、道具、面具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跳花棚”彰显了鲜明的“傩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艺术。

“跳花棚”表演动作中的重点是“道叔科”里的动作,即撇里或撇外、跪着群斗、乱扔果子、扭身托腮帮、脚踢着球、手插花等,马步是傩舞的主要动作,其主要特征是稳健。化州的“跳花棚”传承了传统宝贵的“傩文化”,并在历史发展中对其进行了创新。

(四)化州的“跳花棚”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化州的“跳花棚”以它悠久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的表演体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有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因此也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我们既可以追溯化州“跳花棚”的历史与文化的渊源,又可以在这些渊源中根据跳棚舞的表演体态和表演风格,探究到从古至今当地人的风土习俗、文化情感、等。此外,@也为我们了解和探究广州省化州地区经济、人文发展等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由于历史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化州的“跳花棚”也对其表演内容和形式等进行了创新,例如,现在的“跳花棚”表演时长从传统的一天一夜缩短为十分钟,并且在之前的表演内容上加入现在的舞蹈编舞方法,又融合了古典舞蹈的动作,使得“跳花棚”更具有表现力,并向艺术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跳花棚”作为一项宝贵的民间传统艺术,我们理应继续将它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思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4篇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并挖掘出之前不被人们所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发挥教育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让年轻一代也参加到保护人类遗产的行列之中?山西省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等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特色课程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特色课程走进校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当地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美术、传统技艺、医药、民俗的兴趣,并通过学生发掘他们的长辈沿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目前为止,我们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绛州鼓乐进校园”、“关公文化进校园”、“蒲剧进校园”等校园特色活动,提高了学生在语言能力上的突破,即“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学”;锻炼了学生在行动能力上的协调性,即“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特色课程进校园,达到了老师与学生共同配合、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孩子与社会共同互动的发展趋势。

“听爷爷奶奶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是我们所作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主要是组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工作人员以及代表性传承人,深入到全市的各个中小学校,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一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我们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积极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参与性,气氛浓郁。如我们这里盛传的《董永传说》、《尧的传说》、《嫘祖养蚕》等世人熟知的故事,老师以这些精彩的励志故事为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人员还特别以《万荣笑话》(山西省的万荣笑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于民间文学类别)里的故事举例,一个个笑话,一句句幽默的语言,引起笑声连连。

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故事,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在枯燥的课本学习之外,这种进入孩子视线的特色课程是学生快乐、轻松的添加剂。它没有一张张的田字格,没有一道道的数学题,也没有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动力。在培训课程开展的同时,我们印制了10万份“听爷爷奶奶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的表格,需要学生填写记录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和口述者姓名、内容,并亲自向爷爷奶奶讲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表格的填写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字数要求,需要的只是线索而已,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可以,只要突出重点。这是一项没有任何负担的“家庭作业”,由长辈与孩子们共同来完成。这看上去只是一种单纯地填写表格的行为,但经过实践,我们看到了学生做事的执着态度,而询问长辈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与沟通能力的锻炼。如学生在询问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太容易沟通或不善语言表达的“困难户”爷爷奶奶,这就需要学生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询问方式,耐心地询问引导爷爷奶奶将“话匣子”打开,述说他们的故事,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索,这也让孩子与长辈有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同时,在爷爷奶奶讲述时,学生需要学会静静地聆听,认真做好笔记,因为爷爷奶奶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线索,这在无形之中磨掉了一些学生好动的行为,增强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对做一件事情的执着与耐心。

三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生活为目的。学生平时在学校除了基本课程外,很少有机会接触更多课本以外的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范围很广,共十大类别,上百种内容,种类繁多。有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谚语等;传统音乐,包括山歌、儿歌、农田劳动时的田歌、婚丧嫁娶时所唱的曲子等;传统舞蹈,包括秧歌、表现相关神话传统的舞蹈等;传统戏剧,包括蒲剧、眉户、梆子戏、锣鼓杂戏等;曲艺,包括相声、花鼓、快板、道情、琴书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包括钢丝、魔术、马戏、口技、驯马、滚铁环、荡秋千等;传统美术,包括剪纸、刺绣、风筝、木雕、石雕、民间玩具等;传统技艺,包括铜、铁、锡制作工艺、面食制作、制茶工艺等;传统医药,包括各种疾病的治疗办法、民间药物、偏方、医书、药典等;民俗,包括婚丧嫁娶习俗、二十四节气、元宵、端午、腊八节等。这些项目如果能作为特色课程走进课堂,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一些传统技艺,而且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网络之外,有了更多有趣又有益的休闲方式,同时也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年轻一代的关注与传承。试想一下,如果课堂上有捏面人手工技艺展示,有蒲剧唱腔表演,有太极拳拳法展示,有民间故事演讲专场,该多有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学生在课本上读到一篇课文,会想到这属于民间文学;在路上碰到一个捏面人的老艺人,会想到它属于传统美术;看到一种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会想到它属于传统医药;看到一次婚礼过程,会想到它属于民俗。“听爷爷奶奶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校园活动结束时,我们共收集了数百条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无论是听爷爷奶奶讲述,还是上网搜集资料,都会对所记录的内容有所认识。如一位同学将曲剧作为调查线索进行了记录,虽然因为不是本地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没有被采用,但学生对曲剧有了认识与学习的机会。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一、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市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分别是东巴画、白沙细乐、热美磋、东巴画主要传承人和训。

二、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

推动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活动水平,就是要使丽江非物质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创新。市图书馆作为政府的文化管理及服务部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一)收集、开发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图书、音像资料和专题数据库,编印有关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书目和二、三次文献及宣传手册,定期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历史发展的影像。

丽江市图书馆要加大力度有计划投入经费、人力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书籍资料、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图片,在非遗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宣传教育方面做出成绩。在保障经费人力与丽江市非遗中心合作的情况下把丽江市图书馆建成传承、收集、开发和利用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中心,全方位的体现公共图书馆这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围绕民间艺人趋于匮乏,青黄不接的实际,认真做好人才培训工作。

丽江市图书馆要向政府积极反映,争取政府部门应出台必要的奖励措施,要积极配合县乡村文化部门,做好传承、帮带工作,使民间艺人队伍“不断档”;要增加经费投入,市图书馆要积极配合文化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对民族民间艺人、传承人和热心东巴画、纳西族民间歌舞“热美磋”等艺术活动的青年人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活动能力与艺术水平,以此推动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热美磋”文化活动

围绕“热美磋”演唱活动的参与者多为老年人,众多的“热美磋”队基本上是“夕阳队”的实际,市图书馆要主动和县乡村文化部门及老协联系,认真制定增强群众“热美磋”文化活动的规划。使该项活动从基层抓起,这是打牢根基,保证“热美磋”文化活动更具群众性、广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热美磋”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

(四)围绕春节期间的群众性“热美磋”、“阿哩哩”民间歌舞表演群众的热情,积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奖励措施和鼓励方案,使“热热磋”、“阿哩哩”节庆活动形式更丰富、参与人数更积极。

民间歌舞“热热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它最早是表现牧羊人顶着狂风雨雪,羊群四散后,男女分力与风雪搏斗,寻找和收拢羊群的情景,故在舞唱过程中,时常使人有随风雪腾空飘荡之感,并听到羊叫声,充满着游牧生活的气息。丽江市图书馆以保护传承《热热蹉》《啊哩哩》为品牌发展目标,采取加大经费投入、人力投入的措施使该项工作得以实施。

(五)围绕实施东巴画、“热热磋”进校园工程,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艺术遗产。组织东巴画、“热热磋”专业技术人员编印丽江东巴画、“热热磋”乡土音乐教材。

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东巴画、“热热磋”等技艺音乐舞蹈讲习班。每年举办科级以上(含乡科级)领导干部“热热磋”音乐舞蹈讲习班,请市文化馆的音乐设计、表演编导人员讲授辅导,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带头参加学习,全市文化部门领导干部职工,人人都会唱会跳“热热磋”、“啊哩哩”;使“热热磋”、“啊哩哩”文化得以传承,可持续发展。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6篇

>> 县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大数据下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音乐院校数据库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 试论数字图书馆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探索 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职责与功能 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与管理职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 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尝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3]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图书馆特色馆藏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010-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逐渐消亡和濒危的困境,保护不同种族、群体、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图书馆有责任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将其纳入到图书馆职能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性的文献资料也将以其多元价值不断丰富和充实图书馆馆藏,形成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料体系,并进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革新,拓宽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

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个新词频频出现在我国的各类媒体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关注。2003年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此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二、图书馆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根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及其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在收藏文献资料过程中有意识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保持活力,保持竞争性,就要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色文献资源,使之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起到该领域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作用。

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要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建立起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同时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和实现特色地方资源管理,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图书馆最显著的特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馆藏

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非遗保护工程。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意见》对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事业单位做了很清晰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管所在当地“非物”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责无旁贷,各有重点;文化馆重在收集,图书馆重在收藏,博物馆则重在展示。因此,图书馆参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图书馆传统收藏的一个新课题。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将有效拓展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为此,图书馆必须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遗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关注人类文化现实和生活实际;应该坚持从民间汲取营养、从书斋式服务走向民间社会,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形式的知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采集;以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空间和文化环境理性反思现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低水平重复现象,从而实现图书馆与广大基层群众、作者的直接交流。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的知识内涵、增强了图书馆学研究活力,而且有效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层次、增强了图书馆的竞争力。

四、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的举措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图书馆馆藏建设,以形成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针对目前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本文认为,还需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

首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充实现代图书馆的数字馆藏。数字图书馆依托高科技的数字化通讯技术,为文化和知识的传承提供全新的载体、机制和可能性,也为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图书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配以照片、文字等其他资料,整合成一个资源丰富的、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提供给读者。地方文献数字化后,人们也可以方便地从文字、照片中看到那些消失了的或濒临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散落于民间,流传于广大群众中,可以说民间性、群众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从此角度讲,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依靠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需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改变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仅依赖于政府的做法,通过各地志愿普查员开展普查工作,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这样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和普及,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助于将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引向深人。

再次,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法律保护以及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建立;同时,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另外,还应结合实际.尽快制定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制度,在技能传授、生活补贴、设备更新等方面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必要的资助,鼓励他们带徒传艺。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制度上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的创造活力。

最后,提高馆员非物质文化知识素养。高质量的馆藏文献体系及馆藏特色的形成,必须有高质量的文献采集、筛选、甄别、典藏工作作保障。面对专业性极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采访和研究工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良好的梯队建设,是难以形成独特而连续的文献资源库。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去收集那些濒临消失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中最独特的一部分,成为图书馆建设完善的特色馆藏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已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有责任、有能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l]丁洪玲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当代图书馆第3期 2009年9月.

[2]周和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3]刘爱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拓展图书馆服务新领域》,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特色馆藏;非遗;传承与保护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依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及其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在收藏文献资料过程中有意识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保持活力,保持竞争性,就要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色文献资源,使之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起到该领域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作用。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凸显地方图书馆的区域特色,是保持地方高校图书馆权威性、地域性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建设是现阶段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同精英文化一同反映本地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工艺技能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现实状况的“活”文本。搞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服务的责任。通过图书馆这一信息窗口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广大群众,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最好保护。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当前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多,据于荣全在其文章《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统计表明,全国2762家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还没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就保山学院特色馆藏情况来看,我们现在地方文献库中所藏的地方文献资料十分有限,许多地方县志没有收集齐全。而对于保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缺乏馆藏资料,这既不利于学院师生进行相关的研究,也不利于提升我院图书馆在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出现以上情况,陈敏芳在其文章《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一文中将其归因为以下五点:1)重视不够;2)经费拮据;3)缺乏协调;4)人才匮乏;5)研究不足;陈敏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缺席的原因,这不仅为我们,也为全国各大图书馆提出要求。当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的加强,文化建设需求的增多,近些年来有关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20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学者方允璋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作者依据其丰富的图书馆经验,借助系统论的方法,对图书馆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互衔接的整套的可行、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案,如“活态文化”的采集方法、专题知识库的组织、知识服务新方式的运用等,无论宏观、微观,本书都有深入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该书对图书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建设方面并未作相应的研究。同样宋妙玲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蔡光龙的《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汪向明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书馆职能审视》、吕庆华《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等文章分别从图书馆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角色、作用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都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参照资料。

2 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无形文化遗产”。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3)社会习俗、利益、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传承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农耕社会受到挑战,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人亡艺绝”,许多艺术绝技失传。面对日渐稀少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提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藏馆,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技艺特点、传承模式以及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保存,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践行。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扩展是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是提升图书馆文化竞争能力的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既是图书馆馆藏资源扩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图书馆竞争力的要求。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一方面是扩展图书馆藏馆建设,一方面也是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理论水平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集中收集整理关于非遗项目的研究资料和原始材料,有利于学院师生对于相关资料的查阅,为其研究提供便利。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失的局面,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窗口,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践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行动。国家总理讲,干事业重在“落实到实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实干精神,过去地方高校图书馆忽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宣传,致使地方图书馆建设缺乏特色,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当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护和利用呈现多样化、现代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重视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护中最具有特色之亮点,为地方高校图书馆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拓展新的道路。

3.1 摸清家底

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是研究保护的基础。组织专门人员下乡调查流传在乡土劳动大众间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调查普查是对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工作,并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山作为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有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有翡翠文化、侨乡文化、永子文化等文化名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造就了保山多样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保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以及200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涉及传统手工技艺、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体育与游艺、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等多方面,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与保护,是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实践要求。

3.2 政府支持、社会参与

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条工作原则之首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健全的法律法规。面对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单靠学校自身建设很难全面深入地收集、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资金上的支持,在立法上的规范,在保护上的指导,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当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庞大的工程完全依靠政府和学校恐难实现有效的保护。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依靠人民的力量,保护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社会参与除了吸纳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还需要广大社会民众的参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依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许多过去实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浪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重新定位这些传统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普通百姓能够重新认识到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是实现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3 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图书馆参与保护,除了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做好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还要发挥图书馆作为文化的窗口作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涉及学科门类广,如何才能整合利用现有人员,合理、高效地,跨学科地综合研究非遗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9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李 群(1960—),白族,云南大学毕业,研究馆员,大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图书10种,发表图书情报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及非遗管理利用。

1.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简介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大理州又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秦汉时期商道就通往内地和东南亚,成为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和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元、明、清时期生产生活水平与中原同步发展,各种文化与之交汇,被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在大理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数百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理现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初,大理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大理州积极组织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对农耕文化、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搜集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在大理州图书馆设立了“南诏大理国资料研究中心”,在大理州博物馆设立了民族服饰保护库,启动了大理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工程。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视不够。对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遗产科学利用水平不高。大理州的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还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

对文化遗产传承缺少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大理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规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仍处于原始自然保护的状态,甚至少数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特色文化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转换,不是自动的,必须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一部分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安全技防设施落后,文物藏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量文物年久失修,面临毁损危险,维修任务还十分艰巨。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馆藏特色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理学院图书馆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作为图书馆馆藏特色加以建设。要在文献购置经费和采购人员上给以保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加以建设。

建立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平台:大理学院图书馆要在“南诏大理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努力把大理学院图书馆打造成滇,西“南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争取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是这些关注的程度远不及人们所期望。大理学院是一所建在民族自治州的综合性高校,在学校通识教育、艺术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建筑专业及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研究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已被命名为“大理市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教学实习、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直接对申报起作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为申报提供了全面和完整的相关资料。利用大理学院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系统完整地查阅,调用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掌握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情况;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全面了解申报项目演变的全过程,为合理设计保护计划提供具有规律性的参考,突出对申报项目进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丰富申报资料的内涵,以达到项目的成功申报目的,另一方面,大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鉴定和辨明真伪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使得收集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有一定难度,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使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不是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为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确保申报项目的价值和真实性,对申报材料进行真伪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繁杂的申报材料收集和鉴定工作,由于高校的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奠定了基础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较先进的专业设备较充实的图书馆以及不断改进的课题研究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着其他保护单位无法比拟的专业性优势。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10篇

特色小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产业为核心的社区营造,产、城、人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兼顾的发展理念。非遗特色小镇的营造关键在于一个“特”字,而“特”指特色产业,从而首先指向非遗的商品化、市场化与产业化。

不同于国内外相对较为成熟的非遗空间表达,若以非遗嫁接特色小镇,继而与国内外文旅小镇进行对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探讨非遗存在形式的可能。

那么,当非遗遇到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新瓶”又将如何装非遗的“旧酒”呢?

一、非遗产业与特色小镇的联姻

特色小镇在国内缘起于浙江,浙江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为企业搭建新平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样板。所以,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的发展空间平台,产业是其核心要素。如此,依托于特色产业而造就的特色小镇,关键在于“特色”与“产业”。

非遗作为一个区域或族群的名片,天然具备成为特色小镇的“特”字来源,而且以非遗为核心打造一个文化产业链条也完全有可能。例如浙江的黄酒小镇、贵州的茅台小镇,其实都是以酿酒技艺类的非遗作为核心,进而将产业链条延伸至旅游、文创等范。

这种以非遗为品牌,以非遗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我们便称之为非遗特色小镇。

事实上,非遗的空间呈现,早在特色小镇出现之前就有了,常见的便是以非遗为主题的街区、体验馆等。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成都的宽窄巷、佛山的岭南新天地,它们都试图将非遗植入到现代城市空间里,进而反过来为城市增加文化内涵。但这些旧有的非遗呈现空间,往往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而非遗特色小镇,如果试图以非遗作为主导产业,那么就不得不思考非遗产业链条的打造和延伸。根据非遗特色小镇的容量,可分为单一非遗产业的特色小镇与多源非遗产业布局的特色小镇。

单一型非遗特色小镇,基于某一项非遗作为主要符号,并由此衍生出了产业链,同时也包括其他类型的产业,诸如服务业、金融业(如互联网金融)以及地产业等。这种单一非遗产业的特色小镇,其特点在于特定非遗产业的开发容量巨大,文化价值挖掘和经济产值,这两方面都要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贵州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个小镇作为住建部2016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以国家级非遗茅台酒的酿造为产业依托,开展旅游业等相关酒文化的产业。据2015年公开数据显示,酒业对茅台镇GDP的贡献达200亿元,基酒约占当地财政收入的90%以上,并带动了包装、物流等产业的发展。

多源型非遗特色小镇,则是指多个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开发和集聚,百花齐放,各有产值贡献。譬如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以“千年古镇,千户苗寨”而闻名,历来既是当地苗人的集散地和商品流通场所,也是西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苗族芦笙、服装、银饰、刺绣等非遗产业在此集中呈现。

相较于单一型特色小镇,多源型特色小镇有着更丰富的内容与资源。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将多重非遗资源进行融合与匹配,而不是让它们各自为阵,即不同非遗产业之间要具备内在的关联逻辑,以在地非遗产业集群来共同支撑特色小镇的发展。

无论是单一型还是多源型特色小镇,都说明了非遗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特色小镇产业塑造中的关键支撑,而且非遗产业既可独当一面,也能共同繁荣。

二、“非遗小镇”的营造逻辑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特色小镇的培育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但凡空间营造,基础或深厚,或较薄弱。非遗特色小镇的营造也不外如是,一是在原有建制镇或产业园区的基础之上的升级,二为以非遗为内容的重新营造。

其一,原有小镇的升级。在2016年住建部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127个特色小镇均为建制镇。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此前表示,培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条件的镇更好地发展。

前述贵州茅台镇,在原有基础之上升级再造茅台小镇,除却其管理模式与产业模式较为成熟外,最具特色的应是吸引多方多类资源的符号功能属性。另外,同为首批特色小镇的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当地因紫砂壶制作而凝聚于此的工艺大师与初级、中级工艺师为数不少,该镇计有紫砂专业合作社67个、紫砂企业400多家以及紫砂家庭作坊1200多家。2016年,实现产值78亿元,带动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多元。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特色小镇,将成为某一项非遗的标杆所在,从而吸引更多人慕名前来,或乐业安居,或体验休闲。这在日后也将是许多非遗产业在特色小镇空间化探索发展的常见路径。

此外,目前来说,一些作为建制镇的旅游小镇在某种程度而言也是“非遗小镇”的角色。譬如,贵州雷山县西江镇、云南大理诺邓镇以及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等,其下辖的自然村多有旅游村,或是古村落,或是民族/民俗文化村。作为建制镇的特色小镇,本身就具备旅游地的基础功能以及集散功能,起到导流的作用。

其二,打造新的非遗特色小镇。在当下的国内外文旅产业中,影视IP主题型的文旅小镇遍地开花,依托影视拍摄地、影视人物、影视场景、动漫等IP元素,结合旅游产业,从而形成特定效应的主题小镇。以非遗为内容的空间重新营造,依托于特色小镇这样的平台,其实质是整合在地的文旅资源,从而构建一个综合型平台,这也是非遗空间化的中国模式。如此,就牵涉到特色小镇选址的问题,以及如何再造的问题。

2017年1月,浙江省发改委公布了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小镇名列其中。该小镇目前已吸引了10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167亿元,包括宁波方特东方神画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文化产品产权交流中心等。再比如,浙江绍兴黄酒小镇基于当地历史传统经典黄酒产业的优势、驰名中外的绍兴旅游品牌以及利好政策等因素,黄酒小镇因时因地而生。

对于特色小镇的选址问题,需要对区位进行全面分析。特色小镇一般集中在具有特色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以及与中心消费城市具有亲缘关系的宜居区域,一方面起到分担城市功能的效果,另一方面努力契合最佳旅游半径。

因此,非遗特色小镇也是一些基础较好又具备特色非遗产业的市域或县域可供参考的项目。以再造“非遗小镇”来激活当地的文旅产业,使其获得在文旅产业界内的影响力,比如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紫砂产业)、河北省曲阳石雕小镇、浙江省龙泉宝剑小镇等。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发生的互联网与交通技术的变革对于传统时空观的重塑,使得非遗小镇的营造很大程度上将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总之,营造“非遗小镇”既要考虑内容与体量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融合产、城、人的问题。特色小镇的特征是“特”而“小”,其“特”在产业,而非遗产业本身就是最主要的在地品牌,至于“小”则强调的是“非遗小镇”的空间不宜过大,而应与所属城市、所辖及其辐射的乡村相匹配,但整体要契合宜居宜业的属性。

三、“非遗小镇”的启示与国际化表达

特色小镇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有益探索,在国内属于新的实践,生长于中国本土市场,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产物。以非遗为内容的特色小镇的营造无论是在建制镇的基础之上,还是启用闲置土地资产以非遗产业充实这方面,以及在特色小镇营造中非遗产业的单一与多源,其实都没有离开“特色”二字,这是对于非遗多重价值的信任,优质内容从来不缺市场,否则非遗的产业化无从谈起。

作为“非遗小镇”,本身的特性既包含“无产业不小镇”的营造逻辑,这使得规模化的非遗产业成为必然前提,又包含宜居的特性,这就要吸纳非遗全产业链从业者的参与,包括非遗传承人、设计人员以及各类相关机构、企业等。

作为配置全球资源的平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合、升级与对外表达,才是“非遗小镇”的价值所在。那么,在大文旅时代,非遗作为嵌合在社会文化当中的重要符号元素,其文化价值自不待言,当其见证产业化并以特色小镇为载体,何以与国际文旅产业对话?

笔者认为,但凡旅游项目,都面临全球的故事表述、全球的品牌营销以及全球的资源配置等问题。毋庸置疑,无论是非遗综合体还是以非遗为内容的特色小镇,都具备空间表达的独特符号意义。这意味着非遗中国在进行全球表达以及在与世界对话时,其核心价值在于其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以非遗为代表的在地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托。非遗特色小镇作为非遗内容的生产基地与资源平台,为世界输送与交流其产品与价值理念,并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或现金流,同时也是中国文旅全球品牌营销的载体,走向世界,进而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

譬如,基于上海枫泾旅游、文化、商业等各方优势,枫泾古镇投资建设了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暨中国非遗总部基地。随着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产业等纷纷进驻,整合非遗产业资源,孵化非遗文化产品,建立非遗总部数据库和OID注册中心等动作都在不断推进,日益形成一个规模性的“世界非遗特色小镇”。这一方面体现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在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巨大创造力与影响力。这就意味着中国非遗在进行国际化表达的渠道多元化与话语权的建立,因此中国非遗正被纳入具备平等发声的平台,这也是理论上互联网平等社会中优质内容胜出的必然辑。此外,随着资本要素的全球分配,中国非遗与特色小镇的融合案例无疑是具有中国特色品牌的全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