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制教育发言稿

法制教育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变化及认识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至2011年修订稿完成,经历了10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实验稿课标促进了英语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得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广泛认同。它代表了先进性和时代性,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通过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认知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也使我们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也发现了实验稿课标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如: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提供的建议和案例缺乏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全国各地英语教学水平受地方经济条件与教学资源的限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不同地区对实验稿课标的个别内容与难度要求所持态度存在一定差异;有些概念、理念的表述比较笼统或不够准确、严谨,不利于教师们的理解等等。

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经过3年多的走访、调查、调研、分析、研讨、修改、修订,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下面就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内容,对照实验稿课标的总体变化与特点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及认识。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修订版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更加全面、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等综合人文素养。

二、对基本理念顺序和表述的调整,更加体现英语的学科特点及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实验稿课标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经过10年课改的实践发现,这些排比句式的理念内容适用于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学科,而对于英语学科本身来说,针对性不够强,学科特点不是很明确。而修订版课标则在保留实验稿课标理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每一条都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和诠释,突出了英语的学科特点,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特有规律,反映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对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修改文字表述,使之更加科学、精准

修订版课标对实验稿课标中的一些不够准确、科学的表述经过反复推敲、研讨,进行了修改,从而使语言表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精练。如,对学习策略概念的表述,实验稿课标表述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修订版课标修改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同时对英语学习策略包括的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概念的表述也做了修改。又如,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策略目标“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学习英语”中的“学生英汉词典”改为“工具书”;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改为“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将“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斜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等等。

全文阅读

基于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比较与思考

【摘要】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伴随十余年的《课程标准》已经经历2003年,2012年的两次修订,在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上更加细化,更加科学。文章通过2001版和2012版的比较分析,对英语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进行了思考,以更加坚信英语课程标准的科学性。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比较 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2001》)已经走过了快15年的历程,它成为中学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向标,指导英语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的改进与实施。教育部于2003年,2012年对原有的《课标(实验稿)2001》进行了修订,力求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推进英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通过对2001和2012版课程标准的比较,引发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一、《课程标准(2012 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总体变化

《课标(2012 年版)》本着反复研讨,精心修订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课程性质、思路设计和教育目标等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具体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之更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体现高中英语课程指挥棒的作用。

二、2001版和2012版课标相同点

1.依据相同。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门以文件的形式规定高中英语学习者应该达到的英语语言能力目标。因此课标的制定都是大量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制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高中学生在不同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形成相应的情感和态度等。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都依据当时高中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毕业生英语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实际的发展特点为依据,遵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总体目标。

2.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两个标准的制定都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字表述和理念上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运用英语学科的工具来实现教育目的和意义以及为地方社会服务的目的。两个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英语学科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英语教学目的明确化,教学过程规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标准的制定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宪法”,使得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标准为依据来规范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规范教学态度,努力达到课程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同时两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标准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从而指导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教学活动。

全文阅读

国内外体育期刊发表制度的对比

1“发表”的概念

1.1一种复制文本的行为

对发表最根本的定义就是“复制”。现在著名的“著作权法”中解释说:“复制,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各种方式让作品形成一份或者多份的活动”。虽然对复制方式的举例有些不全面,比如抄写或书写未包括进去,但是还是能为大众理解“复制”提供一种较为明晰的的现代语言环境。所有的发表都可以归纳为通过某种方式将一份复制成多份。复制的对象,主要是指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各方面的学术作品。因此,发表是由语言构成的文章的复制行为。

1.2公开文本

发表的全部意义是“公开”。‘公开’是文本复制的目的,是供人阅读。《辞海》中将“发表”定义为:“把意见公开表达出来。”虽然这个定义与大众所理解“发表”不很一样,但它却说出了发表的“公开”性质,这是与大众的看法相一致。公开性发表使文本的思想和内容从个体思想上升为社会思想。隐私性的文本,属于个体的隐私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文本只服务于本人。公开性复制不仅可以扩大社会的阅读范围,而且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作者或读者在文本未成形前只是隐形的的。当文章被发表了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相互确立了起来。

1.3原本的流传

文本的复制与流传是文本公开后显著结果。这也使得发表具有意义和动力。文本公开被复制后不是大家一次性消费的,这是长时间多次阅读的过程。这种长时间的重复性就使文本具有保存和流传的需要。没有公开性的文本很容易流失,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文本数量是一个重要原因。文本公开后虽然未必一定能保证它能永世流传下去,但是一定能保证在较长时间内它依然存在,而且被流传可能性也极大的提高。从这一方面,人类的某一时代精神或社会文化从而获得继承和发扬。体育研究是一项灵活性很高的研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论文也层出不穷。为了是我国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对于论文的发表就必须有一套更好的制度。基于现在我国体育论文的发表情况,很明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发表的各个环节都有漏洞。

2国内体育期刊“发表”制度

全文阅读

学术期刊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栏目包含着浓厚的人文感情和人文理念,使读者在汲取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鉴赏到一段段真情流露的文字,不仅可以洗涤心灵,还可以接受到人文教育。同时,组织策划及编辑整理此栏目的过程,可以使期刊编辑在繁杂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一分平静,一分淡然,从这些人物和故事中获得学术之外的许多感性认识。《体育教学》期刊的“名师名教”栏目和《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的“名师”栏目的编辑过程无不体现了这一点。以《体育教学》期刊的“名师名教”栏目为例,栏目的设置宣传了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通过对名师敢于担当、永不放弃的职业精神的报道,向那些向往充满诱惑的外界社会的年轻体育教师释放了正能量,为稳定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名师名教”栏目反映的这些名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一线教学,离不开操场,更离不开学生,他们抵制住了社会物质利益的诱惑,承担着对年轻体育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承担着对中小学生的培养任务,并以“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奋战在教学教研第一线,永不停歇。栏目的效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近期在国内外学术界出现一些重复发表、自我抄袭、搬来主义、随意摘用等等有损学术道德的不良学术行为,甚至有的作者东拼西凑,全部挪用其他人的观点,极少有自己的语言,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充斥着校园和学术环境,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并必将破坏学术发展的生态环境,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不利于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术期刊开设人文栏目,以其社会影响力宣传正能量和积极思想,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期刊社是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关口,承担着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职责。期刊社可以向作者提出警示,把不良学术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保护原创作者的著作权,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很多,作为期刊社来说,在收稿后及刊发前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网络搜查功能及提前公布目录、读者互相监督等手段进行预防,既可确保稿源的原创性,又能防止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现象的发生。同时,期刊社与作者签署声明也是一种防止学术不端的有效手段,让作者保证其提交的文本是本人的原创作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如《体育教学》、《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设置的人文栏目,宣传名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规范的学术道德,可以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和蔓延,向年轻一代传递工作、科研的正能量。

2细节编排与个性化沟通体现期刊的人文关怀

期刊的人文精神需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其中办刊过程中的细节编排处处体现了期刊的人文关怀,编辑在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呈现的个性特征也是留住作者、维持期刊可持续发展、打造品牌期刊的重要手段。

2.1细节编排体现人文关怀功能作为一种传播知识的媒介,学术期刊体现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同时还承担着教育引导、传递正能量及人文关怀的功能。细节成就品牌,期刊的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于细节处体现的。《广西医学》2004年第2期封面是一名眼科医生聚精会神做手术的画面,配以该学科著名眼科专家谢立信院士的名言:“对医生而言只是一例手术,对病人却是一只眼睛,一辈子的生活。”这既道出了医生的责任,又体现了医德仁术的重要[4]。《体育教学》在2013年第3期《师道五问:特级教师索玉华的幸福人生》采访到北京特级教师索玉华,其中一段描述了她在体操教学中对体弱学生的保护与帮助,其方法就是“扛”,为的是防止学生在单杠双杠运动中受伤。“扛”一天下来,索老师累的整个胳膊都不能动,经常导致肌肉拉伤[7]。这些细节描述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同时体现出学术期刊于细节编排之处的专业引领和人文关怀导向。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的品性往往由细节呈现,而学术期刊的品牌也由细节构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术期刊也是如此,文字和语言的小错误固然在所难免,但切不可熟视无睹、任性而为之。试想,摆在读者面前的一本学术期刊,理念全新,观点时尚,但时不时蹦出一个文字错误,时不时出现一个语法错误,教人再无心情阅读,对此期刊印象大打折扣。但是,作为一本众口皆碑的学术期刊———《编辑之友》的主持人敢于大胆的站出来,承认其“疏忽和遗憾”,并欲向读者深深的鞠上一躬以承认自己的失职,并承诺今后将不断学习提高。[8]这种知错必改的认真态度,是期刊对读者人文关怀的细节体现。

2.2与作者的人性化沟通体现对作者的人文关怀我们强调服务人性化,实际上就是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关爱。学术期刊是以文字为载体来服务读者和作者对象的,但现在很多学术期刊掌握着文稿的“生杀大权”,可以随意处置文稿的命运,导致这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服务难以提供。编辑对作者的人文关怀,首先应体现在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投稿者,不因权势而屈服,不因情谊而手软,也不因私怨而退稿,客观对待每一篇稿件。编辑应认真审核作者文章,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切勿随意修改稿件或仓促退稿,不要轻易否定作者的结论。每位作者都视自己的文章如亲子,故每一位作者都应受到编辑的个性化对待。编辑在与作者的电话沟通或邮件交流过程中还应注意语气和缓有礼,表达谦逊谨慎,既要体现出编辑对作者的爱护,适当保护作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要以积极的语言鼓励作者的写作热情,尽量提供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每位作者提供修改和完善的机会,使作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以编辑对作者的人文关怀建立牢固的编作关系。在退稿信的撰写上也要体现对作者的尊重,退稿原因要尽量具体。如果审稿专家的语言措辞尖锐犀利,编辑应适当进行修改,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婉转地转达退稿意见。这样,作者会对期刊社心生敬意,怀有感恩之心,这对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留住作者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者的个性化沟通还应表现在尽量缩短稿件的处理流程,使作者尽早、明确的知晓稿件状态,不产生焦虑情绪。目前多数学术期刊采用网络采编投稿系统接收及处理稿件,使初审、外审等整个审核流程公开、透明,审核意见一目了然,审核进程也清晰明了。采编系统还会向作者自动发送收稿回执、退修意见及录用邮件等,作者可以及时接收到邮件提示,而不再像以前投稿“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仿佛面对的都是冷冰冰、似乎不存在的杂志社。

3结语

学术期刊通过一定人文栏目的设置,可以教育每位科研工作者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为目前的利益所动,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术期刊开设人文类栏目起到了弘扬人类美好的思想品格和行为的作用,展示了学术期刊的教育和规范学术行为的正向作用。编辑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也能时时体现期刊的人文导向,与作者的个性化沟通既可以体现编辑的人文素养,又可为打造品牌期刊,提升期刊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期刊的人文化功能。

作者:李海燕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期刊部

全文阅读

提高翻译水平对年轻一代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的重要性

【摘 要】翻译是少数民族语广播的首要基础工作,是民语广播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年轻一代的民语广播工作者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母语教育,对翻译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加之相关部门对翻译工作缺少足够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导致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很难翻译出精准、精炼、出彩的民语广播节目。年轻一代民语广播工作者只有自觉加强母语的规范、学习训练、认真钻研翻译方法技巧,严格恪守翻译“三贴近”原则,才能为广大听众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节目,促进民语广播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翻译;民语广播;重要性

当前,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基础工作到战略高度等方方面面,千方百计提升节目质量,对广播工作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少数民族语广播与汉语广播相比,除了节目的运营方式、传输方式、节目内容的精炼新颖程度以及广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各种要素之外,少数民族语广播多了一项业务――翻译工作。翻译是少数民族语广播的首要基础工作,是民语广播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年轻一代的民语广播工作者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母语教育,对翻译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加之相关部门对翻译工作缺少足够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导致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很难翻译出精准、精炼、出彩的民语广播节目。在这样的形势下,年轻一代民语广播工作者要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从专业的角度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严格恪守翻译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才能为广大少数民族听众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节目,促进民语广播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1 翻译在少数民族语广播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翻译?借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简单地说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①。百度百科也指出“翻译(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②无论翻译一词如何界定,本人认为它是源于人类需要交际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通过翻译相互交往,人类文明成果、先进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翻译传播开来等等。由此可见,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信息之间进行转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少数民族语广播而言,翻译工作在一系列节目制作过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少数民族语广播稿源基本都是汉语稿,均需经过翻译方可广播。由于在招收少数民族广播工作者的时候都要求有高学历文凭,而目前又没有专门的民语广播专业,所以所进之人一般是有母语能力的其他专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些人虽然会母语,但由于长期接受汉文化教育,已习惯了汉语言文字的写作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得这些人在写稿件时普遍使用汉文写作。同时,少数民族语广播由于采访经费紧张,纯母语采访摘录的稿件少之又少,所播稿件基本都来源于现成的汉文稿件。特别是重要的文件和引用的稿件就直接采用汉文的通稿。所以要将这些稿件内容传播给本民族听众,就必须通过翻译。可见翻译工作是少数民族语广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其次,少数民族语广播是以“声音”语言为媒介的,语言表达是否精准、顺畅、接地气是衡量少数民族语广播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是我们播音主持人播送每一句话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播音主持人的音质、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之外,稿件内容如何用言词表达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稿件翻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播音主持人播出稿件的顺畅程度。同时,译文是否精准、精炼、出彩也是少数民族语广播吸引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2 当前少数民族语广播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学习体会、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之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学习体会、实施方案

全文阅读

探寻“著书立说”之道

我这一生,与报刊书籍、与编辑之间有着不解之缘、莫逆之交。

一、投稿:需要机缘与储备

作者与编辑,稿件与刊物,确实隐含着互通互融、知心知音的微妙契合关系。

1965年,正是我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二年,就正式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教育类文稿。那些在我荒芜稚嫩心田上垦播的编辑,至今我仍不知名,但已知心。我发表的作品大部分属自然来稿,也有若干约稿或关系稿;以言论作品为主,也上过照片及文学类作品。能够被发表,姑且称之“机缘”。直白一点说,就是投稿应符合刊物的主旨、属性、品位等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作者还要掌握“季节”,洞察“气侯”,适时“播种”,及时“收获”。发稿与否,取决于稿件质量、文风、“机缘”。因此,要抱一颗平常心:写稿靠自信,发稿随他意。以文会友,互信、互利、互爱。倘利用人情、物质等拉关系、“走后门”,势必损害这种精神融合、心灵默契、理念趋同的学术“价位”。

每次投稿,都是在检测这种“机缘”,以及文稿的“及格率”与“到达度”。

投稿除了需要机缘,更离不开储备的过程。我从教40年,以教为业,多次婉谢改行从政的邀请,而且一直坚持如下从教理念:“力图达到教与学结合,说与做统一,实践与理论并行的境地。不断拓展教育的领域与功能。”我公开发表教育类文稿七十多篇,几乎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

记得也是1965年,让我的一篇上海籍支闽林工事迹的书信体通讯稿,刊登于当年《解放日报》。这确实让人深感意外,纯属偶然。纵使这种“偶然”,也离不开我十多年对语文学科,特别是作文教学的钟情与追寻。其实,这也算一种“储备”。当然,就文学类作品而言,“储备”除了这种来自书本与课堂的间接认知外,更重要的还有出自亲身“履历”的那些情商与智商的积淀。我之所以特别看重外出求学、上山支教、下乡务农、进场伐木等游子生涯与磨难经历,是因为这些“储备”在我后来的文学园地里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形成了“母校”专题、师范情结、第二故乡、风土人情专辑等。这些“优势”确实为我的作品加了“码”,增了“色”,添了“彩”!

二、投身人文关怀:文品与人品同等重要

全文阅读

编辑应正确处理审稿中的文字复制比问题

摘 要:中国知网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是数字化时代编辑审稿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反学术不端利器。编辑应理性看待该系统的利弊,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学术论文实际和参照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提供的检测结果。

关键词:学术论文;数字化;审稿;文字复制比;学术不端检测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23-02

由于学术界现行的考评机制的要求,教学、工程、研究、经济、文化、管理等系列的从业人员,上至以培养人才和科研服务社会的大学教师和研究所研究员,下至中小学教师、幼师、财会等要想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均必须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另外,不少高校规定研究生毕业也要。这对科研和学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即学术“泡沫化”和学术不端现象,这让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担忧,渴望学术规范和反对学术不端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应社会现实的需求,中国知网于2008年开发出“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以下用英文缩写AMLC代替),并在同年年底投入试用。它能够在短短几秒内完成对一篇字数在一万五千字以内的学术论文的复制比检测,同时生成信息翔实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会详细列出被检测文献与对比数据库中相同或相似文献的详细信息,如与数据库中文献的重合字数、是否存引证关系、文字重合度等。该系统在两年后又成功完成了升级,其功能更趋完善。

出版已经走上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每位编辑面对的不只是一篇学术论文稿件,而是内容与之相关的海量信息。相对于编辑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而言,青年编辑不管是职业素质还是学术素养、学术眼光、学术问题的捕捉与把握都是很欠缺和不成熟的,因而在审稿中不可能简单地就对稿件做出准确判断。但AMLC为编辑减少了烦琐的检索与阅读相关文献的时间与精力支出,也为编辑在初审论文时把握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程度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是目前编辑审稿的重要辅助工具。

一、“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利弊分析

AMLC以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不仅是数字化时代编辑提高审稿工作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道德建设、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就学术不端作者而言,也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具体而言:

一是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1]91。中国知网收录了国内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工具书、专利、外文文献等所有与科研和学习相关的重要资源,并建设成强大的数据库,尽可能全面的资源保证了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中国知网也是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个人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库。一些不端行为就会把不劳而获的触角伸向中国知网,但是不论作者如何高明,其操作的范围都不出中国知网数据库。被检测的稿件只要有一句与数据库文献相同,就会被系统发现,企图不劳而获的不端行为再也没有可乘之机。另外,就算侥幸刊发出来,一旦被知网发现,知网就会在数据库中删除该文献,这也让不端行为主体十分忌惮。二是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1]92。编辑的工作效率主要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时效。学术论文的审稿是个漫长而又耗费精力的工作,因为要把握稿件的创新程度和学术水平,必须尽可能全面地查阅相关和相似文献,甚至专著。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快速与准确很好地解决了编辑审稿工作量大、周期长的问题,有效地帮助编辑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编辑审稿的工作效率,对青年编辑而言,功效更著。另外,审稿工作完成后,编辑需要给作者出具审稿结果,函件撰写也是十分繁重的脑力劳动,检测报告则为编辑撰写退稿函和退修信提供了便利。三是治病救人。学术“泡沫化”和学术不端都是急功近利之病,如果不及时遏止,它将会对学术、对科研、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试想,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弄虚作假和没有创新的基础之上,其经济基础将会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

全文阅读

高校学报定位探索

由此高职院校学报的稿源自然有限,不仅数量不多,更是质量不高。譬如,教学经验和体会的稿件偏多,有“雷同率”问题的稿件居多,初次写作专业论文的稿件较多,等等。自然地,有些高职院校学报常被稿源问题所困扰,往往是等米下锅,有时甚至是愁米下锅或无米下锅。再次是学报质量不高。学报质量取决于两点,一是稿源质量,一是编辑质量,而稿源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如上所言,高职院校学报稿源数量有限,可选可用稿件严重不足,编辑出版的学报质量就处于低层次上,这是高职院校学报质量不高的制约性因素。编辑质量也存在问题。一是编辑人员数量不达标,如前所言,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定编配员;二是编辑人员质量不过硬,具有编辑序列职称的编辑人员非常有限,更不谈高级职称者;具有其他序列高级职称的编辑也不多;文理科稿件常常由同一编辑处理。有些学报为弥补其不足,就采用兼职编辑的方法审稿定稿和校对。这种“节约、经济”的方法如果延续下去,就会造成杂乱无章,责任不清,是很难保证学报质量的。以上稿源和编辑两方面问题如果会合到一个学报编辑部,其直接后果就是编辑出版的学报质量肯定不高。即使不是兼而有之,只有其一,也会严重影响学报质量。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现象可以佐证其困境,就是大多数高职学报为季刊,且页面在100页数之内。虽然管理部门对于刊期和页数没有统一要求,但从高职学报这种现状可以看出,一是稿源不足,二是编辑力量不强。即使是这样的刊期和页数,还有一些高职学报也加入到收版面费的行列。可以肯定地说,高职学报收版面费对于其质量只能产生负面影响。另外一点是学报读者有限。学报读者如同其他出版物的读者一样,对出版物本身具有制约性作用。刊物的读者数多且面广,其影响力就强,知名度就高,许多读者就会成为作者,稿源就会扩大,质量也随之提高,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然而高职院校学报与这种佳境相差甚远,其读者非常有限,主要表现在徐祖明:高职院校学报定位研究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学报有一部分虽为公开出版物,也列为每年一度的期刊订阅范围,但是直接订阅者少得可怜;即使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资料室,直接订购者也寥寥无几。二是高职院校工作者也无多大兴趣阅读高职院校学报,其中除了存有一定的偏见,不屑于读这种“低档”读物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学报本身确是学术性不高,导致其吸引力不强,使得一些高职读者也觉得“开卷无益”。三是现在高职院校学报多为互相交流、赠阅,即免费“请看”,但很多人还是不大愿意理睬,兴趣索然。可见高职学报的处境备受冷落。

高职院校学报定位面临的困扰

按照国家新闻总署的观点,任何一份刊物(这里仅指有刊号的)在刊号面前都是平等的。即,一份刊物一个刊号,彼此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像每一个公民一样,人权平等。可实际则不然。国外刊物且不说,仅就国内而言,就有三大民间机构评选的核心期刊,一些刊物(还是有条件的)都在竞争着进入这三个“核心”行列。论文的作者们也是以在这类刊物上发表文章为目标。一般单位都是依据刊物“等级”给予论文作者以经济奖励。概而言之,整个社会对刊物的评价已经有了一个三六九之分了,在学术刊物行列,或者更直接说是在高校学报行列,高职院校学报处于最低层,这是毋庸讳言的。宗旨与质量的矛盾高职院校学报的宗旨是服务,其服务的落脚点就是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服务,为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服务。这种服务的宗旨,就是学报天经地义的神圣职责。而这种服务宗旨的根本要义,就是强烈的质量意识。但在服务过程中,宗旨与质量却难以达到统一。为本院校服务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成为展现自己学校形象的窗口。但怎么展现,却无从着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还刚刚起步,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未能形成理论成果。科学研究整体力量较为薄弱,优秀科研论文不多。学院中心工作主要是具体性的教学教改活动,短时间内很难产生出具有普遍价值和理论意义的指导性成果。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尚在“初级阶段”,主体工作还刚刚展开,学术研究需要一定的沉淀和积累。目前在学报上刊载的本校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整体质量不高[3],如果严格按质量标准把关,这类文章大多数过不了关,不能刊用。为教师服务,这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但由于多种因素,也难以形成互动双赢格局。譬如,在内稿和外稿问题上,编辑部采取的一般原则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表内稿,可是内稿很难达到同等条件。当前有一个事实必须正视,就是写作论文的内驱力是教师要晋升职称,而其中又有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就是晋升职称时,评审部门或是评审专家对高职院校学报发表的论文,不能与普通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等量齐观,更不谈与高校核心刊物相比。因此,高职教师从自己切身利益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论文外投,投普通高校学报,投核心刊物。实在不行,才投给本院学报。可想而知,这种内稿的质量是一种什么状况。也正因此,不仅是职称评审对高职学报论文另眼相看,人们普遍心理都作如是观。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还有的作者是分别对待,专业性学术性强的论文外投,教学教改方面实践性强的论文就内投,因为外投的竞争性强,专业学术水平要求高,而教学教改的论文一般普通院校学报很少采用,何况你是高职教学教改的论文,外投的成功率更低。与此相关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很多初写学术论文的作者(多为青年教师),他们的处女作往往是在自己学院学报上发表(因为本校学报负有帮扶新人的义务和责任),但当他们进步了,学术论文质量提高了,他们又步上其他“老”作者之后尘,稿件外流。本院学报编辑部看到自己扶持的新人成长起来了,其学术水准显著提高了,本应该感到欣慰,可是反顾自己一手办理的这份学报却依旧故我、原地踏步,总是做别类学报的奠基石,又觉得实在委屈。高职院校学报的这种境遇,有点类似于社会家庭生男孩生女孩的现象,一些女同志也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生了女孩的。特色创新与学术质量的矛盾许多高职院校学报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学报为了更好地发展下去,都在特色上做文章:开设特色栏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34卷目,刊发特色论文。这里的特色,主要是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特色,譬如,地域传统文化、地方旅游文化、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地区经济增长亮点。这类特色文章,比较容易创出新意:人无我有、昔无今有。这种举措,对于弘扬地方历史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建设无疑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类文章的作者队伍有限,又不稳定,且青黄不接,其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的程度、探讨的深度均有局限,稿源质量不甚理想,尤其是研究人才匮乏、后劲不足,难以长期持续发展下去。

高职院校学报定位界说的辨正

当然也可能采用其他的用稿方法,但一定要坚持学术性优先兼顾本校性的用稿标准。以上所述虽是就整个高校学报而言,实际上高职院校学报也在这一讨论范畴之列,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报也应以教育部的这一精神为指导来给自己定位。但如果是简单地套用,恐怕会陷于“削足适履”的困境。这个“足”与“履”矛盾的焦点,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学报的稿源质量整体不高,其学术性不强。其次在于本校稿源数量有限,难以担当起“本校性”所赋予的重任。正因如此,有人就提出高职院校学报要突出“高职性”的特点。所谓高职性特点,它是就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而言的。还有观点认为要突出专业性和地方性特点,这是因为有些高职是行业办学或是地方办学。其实,所谓“高职性”、“专业性”等,这些观点就已经包含在上述《管理办法》的条文之中,即学报所反映的内容,就包含有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就体现出“高职性”和“专业性”,“地方徐祖明:高职院校学报定位研究性”也是孕育于其中。前面所述高职院校学报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稿源质量问题,也就是作者的知识水平和写作能力问题,这一问题的症结反映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这不是自我菲薄,也不是悲观失望。教育部“16号文”将高职教育定位为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的一个类别,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就不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规律,只是它的质量标准和规律特征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另外,它其中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因为是另一类教育,需要其教育工作者开拓出一条新路来。我们身为其中一员,有很多方面都不适应这一特点要求,包括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正因如此,有人就不敢或不愿把高职学报定位于《管理办法》提出的两个基点上来,尤其是在“学术性”上,起码是不敢理直气壮地强调学术性问题。其实,学术性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如果说,高职院校要把着力点放在内涵建设上来,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办学质量。高职学报更应如此。

高职老师写论文,必然要结合教学实际去写:有理论教学、有实习教学、有工学结合,有为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服务等等,这只是着眼于论文的取材范围和内容要素,贯穿其中的就是学术性。当然,学术性是一个抽象概念,也有不同层级,北大清华教师论文的学术性与我们高职教师论文的学术性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追求学术性的取向却是一致的。强调论文的学术性,就是强调质量意识,就是要加强论文写作的理论探讨。学报定位于学术性,以学术性的标准取舍稿件和刊发论文,就能发挥导向作用,可以引导论文作者对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和所从事的工作,要进行科学研究,要进行理论探讨,要朝学术性方面不断地深化,做出不懈的努力。刊发本校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就能起到直接具体的正面示范效果,给后学晚辈以高起点高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更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撰写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从而提高学报质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循环,使学报走上健康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由于“本校性”稿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术性”要求,就要以开放姿态,坚持学术性标准选用校外稿件。校外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论文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而且也能很好地给自己学校教师以榜样启示。由此,高职学报定位,在“本校性”上加进“开放性”。这种开放既对外也对内,对外是吸收采用外稿,对内是不必担忧内稿外流,就像人才流动一样,它将激活整个学术领域,推动各校学报质量整体提升,促进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普遍提高。同时在学术性上加进创新性。因为学术性与创新性具有一个共同品质,就是追求质量。由于高职院校学报的作者大多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与普通高校不同类别的,也就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事业,这片新沃土能够成就他们创新事业、创新教学科研成果,为他们学术论文的创新提供原动力和内生力。还有地方特色也为创新开辟了广阔道路和展现了美好前景。学术性和创新性还有一个结合点就是继承。学术性来自于“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的沉淀积累过程之中。而创新性也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获得新成果。所以,学术性与创新性具有互通互融性,两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有效提高高职学报质量[5]。如果能够借助于地方工作者的支持,很好地发挥他们的投稿热情和创作积极性,使他们也能在学术性领域施展其才华,成为一支高职学报稿源的生力军,那将会有力地扩大论文作者队伍,有效地解决稿源问题。从长远利益着眼,地方工作者成为专家型学者,还能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双师型教师也能成为注重学术研究的学报作者。由此,高职教育就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类型教育事业。可见,将高职院校学报定位于教育部《管理办法》所确定的“学术性”与“本校性”,并融入“创新性”与“开放性”,就能够开创出高职院校学报的新局面。这是“执牛鼻”之举,是破解高职学报面临各种困境的根本之策。高职学报强化了学术理论研究,突出了质量内涵建设,无疑就能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读者面就会广泛,作者队伍也会壮大,其社会影响及其地位就会提高,体制、编制等问题将都会迎刃而解[6]。当然这是一种愿景,也是一个渐进演化过程。我们相信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通过高职教育工作者和学报同仁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高职学报一定会成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并有效地促进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提高,科研精神和进取思想的加强;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和质量,促使高职教育名副其实地担当起另类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

作者:徐祖明 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阅读

读、写、生活――熬制主报告的石头汤

从一个学者过渡到一个行动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命运的环环相扣。回想起来,或许哪一环缺失,都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从1986年开始,我用近5年的业余时间投入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一书的写作之中,把心

灵扎根于中外教育思想家的著作

之中。

1988年,我应约撰写一部《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的书稿,期间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更驱使我为改变中国教育做点什么。

1990年,我应邀去日本上智大学访学一年,深入考察,回国后主编了一套《当代日本教育丛书》,对近邻的研究成为我反思中国教育的镜子。

1993年我出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最年轻的教务处长,也成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典型,先后推出了各种教学改革,积累了初步经验。

1997年底,我当选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教育文化等工作,所推进的一些行动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区域教育,激发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