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现式教学论文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论文

一、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探究发现式教学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的机会,并对某一问题或多个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探究、讨论进而提升自己。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具有传统讲授式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的原始动力。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

(二)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深刻地理解知识

学生通过发现式教学所学到的各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而又具有个性特点的统一完整的体系。这样的操作既能记得牢,理解得深,用得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模式,独立学习的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探索发现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长的温床,只有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展现多彩的创造个性,并培养创新的意识与创新的思维,所以探究发现式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文阅读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化学实验论文

一、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发现式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由老师首先提出实验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再共同探讨研究方案,正确处理实验结果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验证化学规律和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还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情感体验。因此,发现式实验更加新颖、先进。并充分体现创新的原则,以自主创造性的思维来理解新知识,满足学生的认知结构,从简单到深奥,一步一步加深知识点的难度。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是公开的,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试验的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发现式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二、发现式教学模式案例

高一化学课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对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为此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发现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教师不能用单纯的讲解或课件代替实验。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教学设计方案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1)学生分组实验分组注意:每个小组由A、B、C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按平时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这样分在一个小组内就容易建立起A层次的学生教B层次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教C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学习关系。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促进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成绩差的同学没有明显的压力感和自卑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2)讲清规则和注意事项①讲解各实验品的使用方法:CaO、Zn粉、NaOH溶液、稀HCl、CuSO4溶液、蒸馏水试管、药匙、温度计、洗瓶、废液缸②观察实验现象: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③总结实验结论。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3)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燃料的条件和环境保护新能源的展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况;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发现式教学的意义

根据以上案例,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把抽象难懂的化学原理和性质变成可操作的实验,通过观察现象,不仅增强实验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事物性质和原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现事物新的性质和原理,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发现都是在实验中通过思考诞生的。例如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了“大陆漂移说”;伦琴在做一个既定实验时,“不经意发现”了“对着阴极射线发射的一块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幕(这个屏幕用于另外一个实验)发出了光,他为此发生兴趣开始研究,发现了“X射线”。众所周知,这些科学成果已经广泛造福于全人类。

全文阅读

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摘 要: 本文调查了2002―2012年十一年间国内核心期刊刊载的73篇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总结出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近十一年来,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呈现出两个高峰期;研究涉及商务英语听说、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方法以基于科学理论假设的模式探讨类研究为主;研究主要从理论借鉴、教学法应用等角度展开。文章最后指出了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教学模式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商务英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逐年递增,研究角度越来越多样化,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呈现明显的变化。研究主要包括借鉴语言学、经济学等理论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1][2][3][4]、应用各类教学法构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5][6][7][8]、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诸如多媒体和网络构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9][10][11][12]等。但是,目前尚无人对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做过系统梳理。

鉴于以上认识,本文拟以2002―2012年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和部分教育类、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刊载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类研究论文为源数据,对比2002―2006及2007―2012两个阶段的情况,分析我国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论文文献检索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外语类核心期刊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间刊载的论文进行检索,分别按篇名、关键词、摘要,以“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共得到论文73篇,将73篇论文逐篇下载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全文阅读

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前世今生

“对话式教学”既是最近十年教育者研究最多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论述最多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肖正德先生的《我国对话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和栾新蕾、潘洪建两位先生的《对话教学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两篇文章对其进行了纵向性研究。但是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方式,国内还没有对其进行历史性梳理和综述性研究。本文试从“对话式教学”产生的语境、契机、理论建构、理性反思、未来走向等方面,纵向论述“对话式教学”的“前世今生”。

一、“对话式教学”产生的语境

1. 从思想文化到教育理念。“对话”本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术语,其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及中国古代孔子的“语录”,不过作为一种现念,前苏联思想家巴赫金可谓对话理念的集大成者。在巴赫金看来:“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对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又说:“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巴赫金认为语言的生命就在于对话,其他一切都是手段,对话的前提是两个声音,它产生于两个声音的交流之中。他后来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狂欢诗学等,都是从他的“对话”概念衍生出来的。

早在1995年,樊星先生就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语文教学》一文,在他看来,“对话并不意味着一方说服另一方,而意味着双方以宽容的胸怀容纳异己的见解,并充分理解异己见解的合理性。”这种理念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各抒己见的讨论,从而开出一条教学新路。2003年,程正民教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的对话性》,进一步阐述了巴赫金的对话交往理念对语文教学的启发。

现在,对话理念已深入人心,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也随着文艺理论界的研究渐渐走向成熟,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大有“谈对话先谈巴赫金”之势。

2. 从教育到语文教学。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教育思想对教育领域的对话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看来,学校教学的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的任务是用知识“填满”学生,学生的任务则是将知识“储存”起来,他把这种教育称为“银行储蓄”式教育。弗莱雷提倡“对话式”教育,他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而对话则是一种创造活动。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理念对语文领域的“对话式教学”产生了更加直接的影响。

另外,德国哲学家兼教育家马丁・布伯的对话教学思想对“对话式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丁・布伯的对话教学思想以其对话哲学为基础,将教学视为与学生‘相遇’的重要影响力,承担着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自由发展和历史更新,使学生形成建立‘对话’关系的能力,使‘我它’知识向‘我你’知识转化的重任。”而师生对话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是双方的“信任”与“包含”。

表面上看,从教育学领域的“对话教学”到语文教育领域的“对话教学”仅仅是一次“普遍理论的具体化”,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教育领域的对话主要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提倡平等、民主的沟通理念,后者由于加入了“文本”这个要素,使得“对话式教学”不仅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发生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教学甚至是写作教学的教学方式。

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多元教学形式与误区探讨

摘 要:初中语文不再只是读和写,而是包括知识扩充、情感熏陶、能力培养、思维锻炼以及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识体系。但教学形式陈旧、教学方式粗放、缺少有效交流互动等共性问题依然存在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这些问题约束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教学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本身之外,获取更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同时,在初中语文多元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忘记教学初衷,避免走入某种教学形式的误区之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教学;教学形式;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23-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1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可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格特征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教学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呈现良性发展趋势,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从而使得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

而且,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本身之外,获取更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形式陈旧

全文阅读

高等医学院校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如何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很多医学院校已经把毕业论文作为医学本科生毕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而医学论文写作尤其是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主要表现形式,论文写作的好与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医院所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及科研能力的强弱。

一、医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河北北方学院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已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河北北方学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1.基本改革内容

(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全文阅读

中学数学课堂实践的教学研究的方式创新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是一位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数学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数学教研的过程.[1]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建构性,研究成果对数学教学具有引领价值;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研究成果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对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源于兴趣驱动,基于专业成长,专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与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密不可分,撰写教研论文是为了分享教研成果,是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中学数学教研论文是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结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困惑—学习—感悟—实践—撰稿—发表”是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六重境界.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文题选取

文题即论文题目,反映研究主题,体现论文宗旨.文题宜用高度概括、含义确切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般不超过25个字符,不宜出现“初探”、“浅谈”、“浅论”等文字.文题选取,指论文题目的选择与确立.撰写中学数学教研论文,首先要认真选题.论文题目要反复斟酌,甚至可先自拟几个题目,然后从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篇论文的价值,决定了论文具体写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题选得“真”、选得“小”、选得“热”、选得“新”、选得“深”、选得“美”,容易出成果,容易交流发表.相反,“虚”、“大”、“冷”、“陈”、“浅”、“丑”,低位重复,事倍功半,难以交流.“真”、“小”、“热”、“新”、“深”、“美”,理应成为文题选取的基本原则.

1.选题崇“真”

“真”指“真问题”.选题崇“真”,指选题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真问题”.这样的论文提供“真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对课堂教学有现实指导价值,操作性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根据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都是好的论题.

2.选题宜“小”

“小”指“小问题”.选题宜“小”,指选题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小问题”.这样的选题,易于驾驭,针对性强.选题过大是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大忌”.例如,一个中学数学教师要写一篇题为《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论文,这个题目太大,不是一个普通中学数学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所能驾驭的,何况几千字的文章很难把这个问题彻底阐述清楚.对于“大问题”,应该缩小范围,宜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从某个层面或某个角度去论述.

全文阅读

让高师文学概论在合作式教学中焕发生机

[摘 要]高师中文专业的文学概论因教学模式滞后,严重压抑了理论课的教学潜力,削弱了该门课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化解文学概论教学危机方面,合作式教学的引入具有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高师应结合“新生代”学生的素质特征,汲取其它学科合作式教学的优长,立足学科性、“师范性”,让高师文学概论在合作式教学中焕发生机。

[关键词]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双主动;目标化;技能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0 — 02

文学概论课是高师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统摄文艺学课程群的主干课。该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理性与学术思维,深化学生文学阅读的感知能力与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审美观与批评价值观。同时,该课在拆除学科壁垒、构建文学类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也不可或缺。但自从该课创设迄今,学生的教学反馈与接受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学生因理论枯燥常常形成厌学心理,压抑了理论课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的知识传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大大削弱了该门课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在新世纪背景下创新文学概论教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该课真正实现自身的学科价值,这成为高师人文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文学概论的教学缺失与合作式转向

近几十年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汲取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该课的内容编排与体系设计。但伴随这种课程内容建设的纵深发展,文学概论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却步履缓慢、弊端重重。传统上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近些年一些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审美化教学、批判导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样化教学等新模式、新方法,但从实际效果与推广情况来看起色不大。从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来看,文学概论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首先这种教改要符合理论课自身的文化品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身心结构与接受视野,再次要符合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教与学双方才会和谐互动,克服文学概论教学的当下缺失、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

在化解文学概论教学危机方面,合作式教学的引入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前景。这种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主导教流的教学模式,自80年代引入国内各级、各类教学后,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上绽现了蓬勃的教学生命。合作式教学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兴趣与问题探究为导引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消除师生间教学文化冲突,形成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教学场域,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文化的生态变革。从该教学模式在文学概论课堂实践中的创新价值来看,我们可将之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师生间教学文化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矛盾首先表现为一种差异性文化的相遇,即作为精英文化代表者的教师与作为青年亚文化载体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碰撞,如何才能由不同主体的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调适与文化融合,这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根据教与学双方所处的教学文化处境,我们认为实现这种主体联合的有效前提是,教师应主动感知与应答周遭的文化嬗变,既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与代言人,又不忽视学生亚文化在课程实践中的补充价值,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不同教学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主体平等与自主交流。

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

根据网络教学的上述特征,有限地开展《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必须遵循网络教学的基本规律,探寻合理、有效的《外国文学》网络教学模式。《外国文学》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实施,可以从理论出发构建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不同教学模式,也可以结合网络教学实践,通过对该环境下教学问题进行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还可以从传统环境的不同教学模式出发,对其进行改造后移植到网络教学中来。因此,网络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学者祝智庭根据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总结了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大致有:个别授导、操作与练习、教学测试、教学模拟、教学游戏、智能导师、问题解决、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情景化学习、案例研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探究性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虚拟学伴、虚拟学社、协同实验室、计算机支持的讲授、虚拟教室、认知工具等20多种。本文结合《外国文学》课程的独特性,主要探寻和采用了以下两种网络教学模式:

1“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一名叫做施瓦布的教授提出的,他主张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作能力。因此,探究式学习又称为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和实施,教育部教基[2001]6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提出在高中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大学,更要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网络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出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探究式学习”网络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把握好三个环节:第一,要设计好探究问题。问题是学习者探究活动的起点,也是整个探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问题要能够反映学科的前沿性、深入性,要难以适中,还要着眼于学习个性的发展,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第二,教师要设计好网络学习的资源。由于网络资源的范围广阔无边,其性质具有消极和积极两面性,因此,教师要根据任务、问题,设计好网络学习资源。根据目前的探究式教学需要进行分类,“网络教育资源通常应该有三种不同的层次:预设学习资源、相关学习资源、泛在学习资源。预设学习资源是教师根据探究主体预先制作或预定的学习资源。相关学习资源是围绕研究主题,有确定搜索范围的相关资源,比如科学探究网。泛在学习资源是整个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对这三种学习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综合设计,要有序组织和呈现学习资源,并提供、推荐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深度挖掘泛在学习资源。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网络教学中学生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但是教师作为引导者,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样极其重要,它是学生实现探究式学习的催化剂和方向盘。要做好探究指导工作,教师应该注意四点:“与学习者共同参与,以增加学习者的参与度;适当调整探究小组中各学习者的任务,以确保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适当地为学习者指明方向,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遵循学习者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反思”。

2“主题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

主题讨论式教学模式自古有之,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都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并取得了重大成效。在当今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因其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再一次被重视。由于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与丰富性的特点,因此,文学课的教学尤其适合问题讨论式教学。同时,信息化校园为学生展开讨论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与研讨的资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置几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学文本,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在规定时间内自由讨论。问题讨论式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老师还可以将讨论延展到课堂以外,网络的虚拟性更便于师生自由、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那些平时课堂上不敢说、不愿说、不擅长说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而且,网络讨论不局限于课堂上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同步讨论,也可以异步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式较传统课堂教学应用得更为普遍,操作更为便利,成效也更为明显。问题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五个环节:第一,要明确讨论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和引导者,教师要涉及好要谈论的问题,确保问题难易适中,有一定意义,并“明确而具体地告知学生,还要对要讨论的问题做一番简要解释”。第二,要选择合适的讨论方式。网络讨论从进行的时间上看,有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之分;从讨论的主题上看,有议论式讨论和辩论式讨论之分;从讨论的人员组织看,有小组分散讨论和班级集体讨论之分。因此,教师在宣布讨论开始之前,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讨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谈论方式。第三,要说明讨论的规则。为了确保讨论的质量和讨论文明,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还要向学生说明讨论的相关规则。网络讨论受视频、音频的局限,主要文本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规范文本语言对于网络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要做好讨论的引导。讨论开始后,教师既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一般应在以下情况及时介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比较合适:“枝节问题耗时太多时应及时提醒学生回到讨论主题;发言的间隔时间过长;出现了事实上的错误;存在尚未觉察的逻辑错误”。因此,无论教师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对讨论进行及时地激励、点拨和引导。第五,要做好讨论的总结。总结和讨论本身一样重要,只有讨论的过程而缺乏讨论的总结,讨论就达不到目的。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讨论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才不会使得讨论流于形式。以上网络教学的规律和模式仅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在数字化语境下,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并探寻积极有效的《外国文学》网络教学。

作者:代胜海

全文阅读

关于提高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的现实情况,对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外,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对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在对函授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教育、规范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和手段、科学安排毕业论文教学时段,完善毕业论文评阅和教师指导工作考核制度等建议。

关键字:成人教育 函授 毕业论文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授教学方式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需求,是传统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1]。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成人教育模式主要形式仍然是以函授模式为主。

对于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检验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显然,“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育的目标,而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这种“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培养过程,毕业论文是研究能力的书面反映,毕业论文答辩是对研究能力的考核[2]。迄今为止,在大多数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答辩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如果我们有机会对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阅读,并且有机会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就不难发现,如今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所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 存在的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差,包括论文本身的质量和论文答辩水平都比较较低,与相应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函授毕业论文论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如:论文选题太大但内容范而空,没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仅局限于泛泛而谈;所研究的主题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无法看出作者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论述问题时系统性条理性较差,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所探讨的问题几乎无任何学术性和实用价值可言;所提出观点和所做结论只凭感觉信口开河,找不出任何强有力的依据。同时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不少的学生对毕业论文中相对重要问题的阐述把握不住,对答辩委员们提出的即便是很一般问题解释不清,甚至由于从未对此认真思考而根本无法回答,等等,种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二、 主要原因分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