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政治思想方面: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看多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所以我时常想起,曾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我端正思想努力工作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二、业务水平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用在医生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临床医生的压力大,风险高,必须医术精湛,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现代化设备应用到了医学上,绝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断前,要依据医技科室提供的各种报告、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症状来下定论,这样看,医技科室才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风险系数才是最高的,生怕漏看,错看,而让自己的错误报告误导医生诊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的工作心态丝毫不为过,对待每个患者的X光片,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因为压力大所以我不断要求完美,力求在技术上更精湛,不因为自己的水平低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给医院抹黑。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让理论辅助、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但理论与实践终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区别,很多时候面对新的病情我从书中找不到答案,一筹莫展,科室会诊大家的意见也莫衷一是,所以我就到Xx中心医院求教,终于解开心中疑团,回到医院后很多同事对我的这种行为不理解,或许觉得讨教的行为不光彩吧,但我认为在学术领域里,只有无知才是可耻的,求知无罪。
在不断的走、看、求教的过程中,让我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医技科室仍存在大量问题,急待解决:
一、客观上:设备落后、老化,致使成像清晰度低影响诊断,片子拿出去也影响医院声誉。有时候拿着别的医院的CR片子,我的脸上满是羡慕的表情,因为片子上,病人的病情清晰可见,漏诊的几率当然会大大降低。我希望我们医院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我们Xx医院既然是乡镇中的一流医院,就应该有高于其他医院的设备,先进的设备在日后一定会带给我们更高的回报,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二、主观上:科室成员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又各自为政,这势必会影响工作。
首先团队意识不浓厚,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有待于提高。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会攻克道道难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过各种活动,听讲座学习,增强我们科室的团队意识。
在1943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刘玉清考入了原满洲医科大学(1945年更名为国立沈阳医学院)本科。从跨进校门的那一刻起,他就立志刻苦学习,用扎实的知识报效多难的祖国。1948年至1956年,毕业后的刘玉清先后在原国立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工作。他对患者认真负责,对专业努力钻研,对工作一丝不苟,这为他在中国放射科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在我国医学影像学事业发展史中的奋斗历程拉开了序幕――
治学精神:刻苦钻研、善于总结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国家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检测结果及其评价状况,旨在为提高医疗结构放射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一些有效指导。方法随机选择我区放射诊疗部门的120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所在的不同岗位分为介入组、治疗组、核医学组以及影像组四个研究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个人剂量检测、评价和对比。另外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职业将所有人分为医师组、护师组以及技师组三组,对比分析三个组别研究成员的个人剂量。结果医疗结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水平总体上要比国家标准值低。且年均量今年来还有逐渐减少的现象。不同岗位人员年剂量差异明显,技师组是三个不同职位组中个人年剂量最少的一组。结论在医疗机构放射科内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宣讲和培训,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21-02
放射工作人员,顾名思义就是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这种类型人员随时可能暴露在电离辐射照射下,因此对这些放射人员进行定期的个人计量检测是保障放射人员生命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计量检测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更加客观的了解当前医疗结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组成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区放射诊疗机构的120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所在的不同岗位分为介入组、治疗组、核医学组以及影像组四个研究组。每组成员30位。其中,男性有76位,女性44位。从2009年至2013年所有放射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总共有300次,其中男性216人次,女性84人次。
1.2方法选择的个人计量检测方法为当前临床医学最常使用也是效果最显著的热释光剂量法。采用的热释光元件其形状为粉末状,使用时将这些粉末状原元件放在聚乙烯塑料管内。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放射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将个人剂量计放在左胸口前面,全年均要进行检测,且每三个月需要进行一次总结[1]。另外,为了能够真正保障这些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真实性,需要对检测对象进行4年至5年的调查,然后再计算出平均值,得出最后的准确数。
1.3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χ±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
2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核医学放射科防护的现状和对策。方法:对我市6所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室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内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核医学科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个人剂量数据情况的等。结果:发放的88份调查问卷均是采用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形式,88份问卷均全部回收且有效,有效率100%。问卷结果显示,6所医院的核医学科均配备有充足的放射防护用品和设施,但科室内护士的个人剂量检测数据为 0.24~3.26 mSv,低于2002发行的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规范标准。结论:大多数医院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设备准备都比较充分,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人员的防护认识和加强防护建设应该成为医院核医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80-01
核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和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动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在临床检验和诊断过程中应用核技术时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核放射,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核医学科实施必要的放射防护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放射防护的具体概况和提高防护水平的主要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中患者误诊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方法:对本院自2007年5月-2009年7月100例放射患者的诊断报告进行复查,进一步确诊,然后将所得的结果与原始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结果:100例患者之中,有32例患者的放射诊断的结果与原诊断的结果不相符,误诊率比重较大,说明放射存在的误诊现象相对严重。结论:基于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放射医师的临床经验欠缺、设备的性能较差,加上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误诊现象的频繁出现。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使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更顺利。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放射科个别误诊现象,给患者治疗和医院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影像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导致的纠纷引起人们关注。这篇文章对于放射诊断工作中的漏诊和误诊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避免其差错的方法。
【关键词】放射诊断,漏诊,误诊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16-01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进行放射诊断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范围从15岁至85岁,其的平均年龄为45岁,年龄在20岁以下的病患共有16例。
1.2方法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放射科成为医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放射科具有人流量大、病种复杂等特点,若不加强对放射科的管理,感染问题就会发生。因此,做好医院的感染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放射科感染的防范措施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防范
【中图分类号】R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91-01
放射科虽然不是医院临床科室,但是作为辅助科室,逐步成为医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放射科具有人流量大、病种复杂等特点,若管理不当,是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放射科的感染管理,防止医院的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就需要放射科工作人员认真研究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这样就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1 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
1.1 人员流动量较大且病种繁多:由于放射科从事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全院各科室和门诊患者的检查,而且幼儿、老人和重患者都会有家属的陪护,从而候诊室常常是人满为患,人员的过度密集,会形成细菌的堆积,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而且那些带有外伤的患者,病菌会通过空气的传播,对放射科造成污染。总而言之,医院感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员。人员流动量和病菌都助长了医院的感染。
1.2 放射科人员对感染的认识不够:如今,很多医院都将临床科室、特殊科室(比如说手术室、母婴房等)作为预防感染的关键,错误地认为只要患者不长时间停留在放射科就不会造成感染,同时领导对感染工作也不重视,放松对日常消毒的检查工作,甚至在工作中也不带口罩,没有养成常洗手的习惯了,从而就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3 工作环境较特殊:通常情况下,放射科为了满足防辐射需求,房间在设计的时候多是没有窗户或者是有一个小排气窗,不能够通过开窗户与外界交换空气,这样就使得室内空气不流通。再加上室内的空气多处于常温状态,为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在X线的作用下,会产生电离气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质量。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放射科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到6月期间护理事件308例的资料并作总结性研究。分析风险发生率和方式原因,分析相应的对策。结果:数据显示放射科风险发生率略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理技术高低,是否按规章制度, 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意识大小,是否高度责任心等。 结论:放射科护理风险诸多,需重点加强管理。
【关键字】放射科护理;护理风险;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99―02
纵观中国内陆放射学的发展进程[1],医院不重视放射科护理工作,没有统一性管理,普遍认为放射科的护理工作只是辅质的工作,业务没有做到精益求精,种种原因使放射科护理工作风险率比较高且发展比较缓慢。致使放射科护理风险现象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病人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意识也日逐渐增强[2],为了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问题,国家开始逐渐重视放射科护理工作,降低放射科护理风险问题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6月期间放射科所有的护理事件308例,总结这些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护理事件中护理风险事件48(15.6%)例。
1.2风险评价方法
对所选取的308例放射科做过检验的病人病历资料回顾性观察研究并进行分析,同时按照临床试验要求,观察记录放射科护理风险记录表格,记录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各种原因,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提出有效的风险事件对策及预防措施。
[摘要]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放射科个别误诊现象,给患者治疗和医院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影像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导致的纠纷引起人们关注。这篇文章对于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避免其差错的方法。
[关键词] 误诊; 投照条件; 摄影; 观片环境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在医院放射科检查诊断过程中,医师的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起误诊漏诊的发生,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现象的发生。对于医疗服务这样的高风险行业来说,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影像诊断工作中的误诊是不能绝对避免的,但是做为影像科大夫应尽可能将误诊率降到最低限度,分析各方面原因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并且在工作中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结合日常工作,对于普通放射工作中容易发生的误诊、漏诊的差错原因和避免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抽取我校一附院放射科2007年5月-2009年7月普通X 线平片及其相应申请单和诊断报告180份,进行分析、总结并分类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普通放射检查工作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及对其避免误诊的措施。抽取的180份资料中甲级片率达91%,误诊率是4%,漏诊率是5%。
2 讨论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工作体会,讨论如下。
2.1 误诊、漏诊的原因
2.1.1 首先,部分临床大夫先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不详细,体格检查不细致,没有做到向放射科医师提供确切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导致放射技术人员不能准确地拍摄病变部位的X线片。如:膈下肋骨外伤后,不能分清申请对膈上助骨还是膈下肋骨的投照。并且处于边缘射线部位的X 线影像,由于倾斜投照,可歪曲被照体[1]。其次,由于经验技能所限,在诊查患者时,往往由于思维听从于主观感觉,不能展开思路,结果没有给放射科医生提供真正要检的部位而造成漏诊。如:腓骨短肌止于第4跖骨粗隆,当踝关节发生内收型扭伤时,常因腓骨短肌突然猛烈收而造成骨折[2],而往往因为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踝部肿痛却忽略跖骨导致漏诊。肋骨外伤后,为排除骨折向放射科申请拍摄肋骨正侧位片,而拍摄肋骨正斜位片对诊断是比较有价值的。
“好几家医院都判我‘死刑’了,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找到他,就等于找到了希望。”这是晚期肿瘤患者王女士对第302医院(以下简称302医院)一位医生的评价。
在患者口中广为传颂的他,真的有那么神吗?带着一份好奇和期许,记者走进302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探访了该中心学科带头人李玉主任,领略了他把先进的设备与精湛技艺完美结合,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生命的动人事迹。
患者以生命相托 医者以心血相报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诊疗水平,2011年,302医院耗资6000多万元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全亚洲首台立体定位肿瘤放射治疗平台——第四代射波刀,并以此为契机成立了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筑巢不易,引凤更难。在学科带头人的选拔问题上,302医院党委“一班人”提出:有了高精尖的“武器”并不等于有了“战斗力”,只有把高科技设备与对工作有高度事业心、对患者有高度责任心的科室带头人完美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高疗效。于是,302医院在军队和地方医院招贤纳士,经过遴选、打擂,当时为总医院主任医师李玉最终脱颖而出,由此成为302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的首位主任,同时也成为了全亚洲首台“第四代射波刀”的首位“掌刀人”。
被誉为“摧毁肿瘤无形利刃”的“第四代射波刀”,是世界上唯一整合了机器人、加速器、影像引导、自动修正照射方向的放射外科系统。它能跟随肿瘤的移动进行实时精准定位,从超过1900个角度中选择100~250个最佳入射方向,对肿瘤进行全方位照射治疗,并可治疗多个肿瘤,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确保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及重要器官少受辐射损伤,有效减少了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习效仿,如何尽快达到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人的完美结合,解除广大肿瘤患者的病痛,成为李玉上任后遇到的首要问题。他说:“高技术装备固然是造福患者的物质基础,但能驾驭新技术的医生更重要,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没有医生的大爱仁心和高超技术,再好的设备也是废铜烂铁。患者以生命相托,医生要以心血相报。”长期的经验积淀、高超的医疗技术、多学科的知识结构等软实力,与第四代射波刀硬件设备的完美结合,让李玉如虎添翼,在临床上很快取得一系列突破,肝癌、胰腺癌、颅内肿瘤、肺癌、宫颈癌等疾病的治疗,肿瘤控制率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早期肝癌、肺癌的治愈率达到100%。
62岁的李女士是接受第四代射波刀治疗的亚洲第一人,由于身患宫颈癌并且盆腔转移,她被多家医院告知已没有救治的希望,李女士和全家人沉浸在无助和悲伤之中。当时绝望的李女士,听说302医院新引进了一台治疗癌症的“神奇设备”, 便和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医院。李玉为她精心制订了治疗方案,经过第四代射波刀的3次治疗后,李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近两年复查,并无恶性发展。她紧紧握着李玉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我在鬼门关转悠了好久,感谢您把我拉了回来!”
【摘要】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诊断和介入治疗科室。由于大部分临床患者,无论是患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均需在同一检查室进行身体各部位检查和治疗。因此,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为了有效减少医院放射科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放射科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一些防控措施,共同仁参考。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45-01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诊断和介入治疗科室。由于大部分临床患者,无论是患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均需在同一诊室进行身体各部位检查和治疗。因此,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为了有效减少医院放射科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放射科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一些防控措施,共同仁参考。分析如下:
1 放射科感染问题的现状
1.1 医护人员缺乏院内感染防控意识,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由于放射科医护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对本专业、本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对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视。部分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不戴口罩、帽子,在接触病人后常存在不洗手的现象。在缺乏感染防控知识与传统工作习惯的双重影响下,工作人员往往缺乏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未形成良好的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习惯,对放射科内存在的污染问题未进行及时、合理地处理。
1.2 放射科检查室内环境卫生难以保证;放射科检查室检查仪器大部分都是X线射线装置。机器精密昂贵,需要放尘、防潮、防鼠,而且必须在规定室温下保持恒温状态。因此,由于防护的需要,检查室内所有门窗必须长时间保持关闭状态,室内空气不能有效流通,加上放射线在空气中发生电离作用产生臭氧,每日接受检查的病人数量多,检查室内始终处于繁忙的工作状态,各种病人带进去的致病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除此以外,因病人较多,检查床单、专用服装等不可能完全做到一人一换,片盒、探测器表面难于做到绝无污染。总之,放射科检查室内环境卫生难于保证。
1.3 仪器与地面的污染;在放射科进行MR、CT、传统X线检查以及介入治疗时,患者的污染物、血液、呕吐物等会污染仪器表面、检查床、地面等。但由于候诊病人多,病情急,一般情况下检查室工作人员或清洁工往往无法给予及时处理。造成仪器表面与地面的污染。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之间可存在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患者与医护人员间也存在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