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范文精选

儿童散文范文第1篇

我爱儿童散文,喜欢读儿童散文。从冰心、郭风,以及其他作家的多姿多彩的儿童散文中,我获得丰富的营养和教益,慢慢地,我也练习写了些儿童散文。

1986年,为感谢冰心老人给我执编的儿童副刊《小桔灯》题写刊名,我们送了一架不大的圆形大理石给她留念,同时送上我两年前出版的第一本儿童散文集《歌溪》向她请教。冰心老人给我写了封信(已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的《冰心书信全集》)鼓励我,同时也告诉我说:“给儿童写散文不容易,要有童心。”这是她老人家的经验之谈,也是儿童散文写作者应有的素质。不过,这真的不容易。为什么呢?你看,给儿童写散文的作家,大多都是远离童年的成年人了,要有童心,“保持天真”(冰心语),的确是很难了。但是作家们又自有办法。什么办法呢?其他作家我不知道,我的办法是“回到童年”,把遥远的童年记忆重新找回来,仔细端详,重新回味,重新想象,从而唤起自己的童心。于是,童年时代和小伙伴放牛、割草、爬树、玩泥巴、干“坏事”、游泳、打架……这些好玩的、快乐的甚至惊险的事,以及那些难过的痛苦的在一起伤心流泪的事,都涌到我的眼前,我把它们写成一篇篇散文,如《歌溪》、《一碗水》、《斑鸠》、《河滩》、《牛》、《珍珠泉》、《捉石蹦》、《村里的打铁铺》、《火柴》、《冰帽子》等等。这些散文都来自我的童年生活,都有我童年的影子。我把远去的童年时代拉回来,拉回到现在,并和现实融合融化在一起,让读者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感到“好像”就是自己的童年;也给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带去一缕山野的清风,让他们嗅到阳光和草香,听到虫鸣和溪水的歌唱。作为写作准备,我要学习用儿童的眼光观察当下儿童的生活,揣摩他们的心理,写作中则尽可能地把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口气,转化为我自己的文学表达,使自己的作品多少有一点儿童的天真与稚气。

当然,童年虽然是我写作的财富,但是我不能总依赖童年写作。包括儿童散文在内的儿童文学是幻想的文学。我在写儿童散文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幻化”为或者说想象成一个儿童,从而以这个儿童的身份去完成一篇作品。比如,我散文中的“我”,有时候是个纳西族或傣族小姑娘,有时候又成了布朗族或是白族小男孩,这种想象,我觉得并不损害散文的真实性,反而有助于增强散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儿童散文的写作扩开了空间。再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又有幸经常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走村串寨,接触认识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孩子,我的眼前总晃动着这些孩子的身影,以及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不息的风土人情,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的梦想与期盼。写作这类散文,我总是怀着某种情意和感动,尽可能原生态地去抒写这些孩子的可爱,抒写他们大山里的梦。此外,儿童散文和其他散文一样,非常讲究语言。只是儿童散文是“浅语的艺术”(台湾儿童散文大家林良先生语),如鲁迅先生所说,“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我想,这是我终其一生都要修炼而难以企及的境界。

2013年4月26日,一个闷热的盼雨的下午于昆明。

注:吴然散文集《我们的民族小学》列为“课文作家作品系列”丛书,新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是作者为该书附录写的一篇文章摘录。

儿童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儿童散文 “真” “趣”

儿童散文是专为儿童所创作,有些虽不专为儿童所创作,但能够为儿童所阅读欣赏。散文讲究意境,儿童散文当然不能例外。所不同的是,儿童散文的意境不像成人散文那样恢宏、饱满、深邃。它往往是通过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创设的独特的氛围和独特的情愫来拨动读者和听者的心弦,使其动情动容,在惊喜、欢乐之余,品尝到一种韵味,如同一股清清的溪流淌过心田。因此,儿童散文创作,应该具备“真”与“趣”的特点。

一、真

“真”,是说儿童散文必须具有童心与真情。

童心即儿童的心灵,即人在儿童期的纯真善感、自然直率的心灵状态。童心是最美的。儿童散文的最大特征是对童心、童真的真实的、艺术的表现,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对儿童怀有一颗真挚、诚实、能与其同步振动的赤诚之心。只有这样,他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所见所闻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他的所思所感才能引起小读者的共鸣,他煞费苦心地构思营建起来的散文精品才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

我国明代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李贽曾说:“童心者,真心也。”他赞美儿童没有受到污染和侵蚀的真诚、纯朴之心。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丰子恺也是儿童的倾慕者,他说儿童是“心声全部公开的真人人”,始终对儿童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他的一生写了大量的有关儿童和涉及儿童的散文,这些散文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构思,洋溢着浓郁、真纯的童趣,其自然流露的情感,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回味无穷。《华瞻的日记》以儿童的视野、儿童的口气写出,写了瞻瞻与邻居小女孩郑德菱之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友谊和无拘无束的感情,将儿童纯真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把儿童天真美好的意愿描述得有趣可爱,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回到孩童时代的向往和冲动,而这只有真正有天赋童心的成人才能这样真切地理解和描绘出来。评论家林非说:“他把自己化为儿童,用儿童的心眼写下的《华瞻的日记》,不仅心思、感觉、情绪完全属于儿童的,连叙述的口吻、行文的稚气也是儿童的,对儿童心理体察到可以乱真的地步,这在现代作家中,恐怕只有丰子恺抵达此境了。”[1]

儿童总是以纯真的“童心”看待世事,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所看到的非常不一致。安徒生《小意达的花儿》中的小意达爱她的花儿,她相信花儿与人一样有美好的感情,像人一样爱唱歌跳舞,不同的只是人白天醒着,晚上睡觉;花儿是在白天睡觉,夜里才醒着。印度文坛巨匠泰戈尔有一篇极为出色的儿童散文《金色花》,写一个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朵开在圣树上的金色花,然后躲在高枝上、新叶丛中顽皮地跟妈妈开玩笑、捉迷藏,让妈妈嗅到花香,让自己的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最后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全文不满千字,但却天马行空、自由不羁,充分表现出童心的可爱。

儿童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天真的想象和幻想,年幼的他们会觉得,世界上的万物,诸如星星月亮、蜜蜂蝴蝶、花草树木,也是和他们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感情、有喜怒哀乐,因此他们乐于和世界上的花草鱼虫对话、游戏、交往、做朋友。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虽然知道万物并不是与自己一样地生活着,但他们仍然喜欢以假作真。女孩子玩布娃娃,明明知道布娃娃是布做的,不会说话,却喜欢和它聊天;明明知道布娃娃不会吃东西和睡觉,却喜欢和它办家家;明明知道布娃娃不会生病,却就是要叫它好好躺下,给它打针……男孩子看见天上的星星会想法摘下来,坐着的一把椅子可当作汽车;他会凭借想象幻想动物世界的情景,什么大象用鼻子喷水给猴子洗澡,孔雀生了只小鸡,长颈鹿学会了打球,等等,他还可能把这些幻想当作真的事情去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儿童的想象、幻想创造着一种可能存在与现实存在的奇特的不谐调,虽然显得幼稚,却充满了幽默趣味。因此儿童文学家陈伯吹认为,儿童散文难就难在“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20世纪始,人们越来越强调儿童本位,因而对儿童天性的崇拜、对童心的歌颂,成了儿童文学最突出的思想文化特色。“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童真是儿童散文的生命,儿童散文要抒发儿童认同的感情,就必须心中装着儿童,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心灵感受世界,以“我”之手写儿童之情,并逐步将儿童放在心里转变为作家自觉的心理趋向,实现作者自身与儿童读者的融合。

二、趣

“趣”是说儿童散文必须具有童趣、理趣和幽默感。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一本正经地给孩子们讲述道理,他们未必感兴趣,他们首先要感受到一种阅读的快乐,然后才在有意无意、似懂非懂中获得文化的熏陶。

优秀的儿童散文无不让人感觉到一股充溢全文的、天真的、诚笃的、纯洁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趣。郑振铎在20年代初译过泰戈尔一篇精致的儿童散文《纸船》,文中刻画了一个幼小孩童将自己叠的纸船放到溪中去时的心理活动,其中有这样一段充满童真的叙写: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看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我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2]

作者写出了儿童心中天真的想象和幻想,特别表现出了儿童独有的心理、情绪、思维方式、情感指向,让人感受到儿童世界的趣味。

有些儿童散文是从成人的立场出发的,或对童年作回忆,或对儿童生活作客观的叙述描写,或对儿童及与儿童有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感触见解,这些散文虽以成人为主角,但也应表现出作者活泼的童心,行文之中要洋溢着活泼泼的童趣。我们所熟悉的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等散文,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一组以《童年时代的朋友》为题的儿童散文,均以盎然童趣吸引着小读者,不仅如此,许多成人读者也非常喜爱它们,因为作者绘声绘色的描写使他们“返老还童”,复苏了他们的童心。

当今的儿童文学更多地强调游戏、娱乐作用。这也是20世纪儿童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本质所在。它“以娱乐而不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为了陶冶性情而不是为了增进知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因此,游戏精神和儿童趣味应该是儿童散文应该具备的品格。

当然,儿童文学作品的接受绝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快乐和嬉闹这一层面。一般说来,儿童感受事物和审美时是比较浅层次和粗线条的,但同时,儿童审美意识又是发展的、向上的。一篇有内蕴的儿童散文带给孩子的首先是一种快乐感,也许这种快乐只是美感层次中比较低级的部分,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或阅读次数的增加,他们的审美感受将逐步得以提升,进而进入到审美的各个层次之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桂文亚是台湾儿童散文领域探索得最广最深的一位作家。她的许多散文都呈现出一种理趣之美。散文集《思想猫》已被公认为是其儿童散文中富于思考品质和理趣之美的作品。1995年出版的《美丽眼睛看世界》,进一步显示出她对美与生命的直觉体验与智性思考。《屯溪老屋》中夕阳下的老人、老街、老屋沧桑而凝重;《影子》里的黑色通道恰似一场未竟的梦魔;《猫》像一位孤独的沉思者,露出识透人间万象的神秘微笑……书中,饱含着哲理思辩的格言式警句不胜枚举,“除非没有‘人’的存在,还原到真正的太初,否则,所谓的‘美’,实在也有赖于学习和创造”。(《山城小调》)“一张面具可以使人产生各种美或丑的联想。面具,不单可以强化真实存在的印象,也可以把真实掩藏起来”。(《面具》)书中并无特别厚重的哲学思考,但它展示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眼光,“若有所悟,若有所思,刚好达到‘哲学的边缘’”。[3]

儿童散文的“趣”,还表现在文中散发的幽默感。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幽默大师林语堂认为:“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当代散文家秦牧称幽默是“一朵永不凋谢的智慧之花”。智慧是幽默的基石,幽默显示出智慧。优秀的儿童散文总是善于以幽默、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说情感充沛、富有幽默感正是创造型儿童应具备的品格,那么,情感的熏陶、幽默感的培养正是优秀儿童散文奉献给儿童的美味佳肴。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桂文亚,这位曾蝉联《少年文艺》读者年度票选最佳散文第一名的写作者,其散文打动小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弥散于字里行间的幽默气氛,《班长下台》、《小调皮》、《老师,别打我》、《思想猫游英国》等作品充满了活泼天真的情趣和高雅幽默的理趣。如《小调皮》中有这样幽默有趣的情节:男生高明耀“老爱扭我手臂,骂我‘爱男生”。终于有一天,“我”找到报复机会,设计让高明耀挨了老师的皮鞭子。高明耀气得对“我”直嚷:“你给我记住!”“我”却不甘示弱回敬道:“不要脸,爱女生,爱周阿琴!”周阿琴是谁?读者一头雾水,这时“我”悄声告诉大家:“别告诉任何人噢!这个名字是我在爱情小说上看来的,是一个脸上长了麻子的丫头。”[4]作者以她谐趣、纯净的文学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情趣盎然、灵动幽默的童年生活图景。桂文亚认为,幽默即宽待世界的善心。因此,在她笔下,童年故事中的种种天真可笑的闹别扭、争斗、烦恼,乃至出洋相、恶作剧,都不仅仅是有趣,而是表现为一种意趣盎然的童年生命感觉和想象方式,表现为对这种生命感觉和想象方式及其价值的充分品味与肯定。于是,这些童年感觉和故事的述说,便成为一种幽默,便拥有了一种活泼、俏皮的散文情趣。

无独有偶,2006年9月,两年一度的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和插画奖颁给了70岁的新西兰儿童文学作家玛格丽特・梅喜。当被记者问到获奖原因,她说:“也许是我的语言吧,评委们认为,我的故事中的语言充满了童趣、诗性和幽默感,也许这是打动他们的地方。”[5]

“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从本质上看,幽默属于美的一种形态,那么,将幽默贯穿于儿童教育过程之中,实际上也就成为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提倡儿童散文的幽默感,无疑能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更好地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儿童散文作为一种直陈心迹的文体,在与儿童进行精神对话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对“美”和“真”的需要分外强烈,渴望跨越虚构中介直面真实,而散文自身“情趣”、“理趣”兼有的特性正符合了他们的需要。在我国,儿童散文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上半叶,冰心的杰作《寄小读者》等曾影响过几代读者。目前大陆儿童散文虽然在总体的数量上胜于以往,但像冰心《寄小读者》那样有影响力的作品还不曾出现。因此,我们期待更多的作家投入到儿童散文创作领域,为少年儿童精心“烹调”出更多适合他们阅读、文质兼美的散文作品。

参考文献:

[1]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出版社,1983:26.

[2]冰心,石真,郑振铎译.泰戈尔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78.

[3]桂文亚.散人散语.台湾:亚太经网股份有限公司,1996:100.

儿童散文范文第3篇

与儿童小说不同的是,儿童小说的作者往往能直接地以儿童的身份抒发儿童的感情,因为小说是虚构的;但儿童散文则不然,儿童散文中的“我”是成人,他只能忠实地抒发成人的情感,因为散文是纪实的,散文强调的是真情实感。

有一种情况例外,即作者叙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类散文中的“我”,就具有了孩子的身份,能以孩子的心灵直接地抒发儿童的感情。但这类散文难以成为儿童散文的主体,因为作品中的“我”实际上已是成人,他以回忆的口吻来叙述,既不能自由畅达地抒发成人的感情,又不能像小说中的“我”那样完全地“儿童化”,因而往往显得有点尴尬。这类文体常让人觉得有点像小说,或者像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多数的儿童散文中,“我”是以成人的面目出现的,或者是以“隐性”的面目出现,即作品中有时会没有“我”。但即便是以“隐性”的面目出现,“我”依然是存在的,叙述主体和抒情主体(隐性的我)并不会消失。

儿童散文天生的难处在于,如何处理好作为成人的“我”和作品的儿童性之间的关系。因为成人情感和作品的儿童性之间往往是有矛盾的,有时是相互排斥的。

于是有的儿童散文采用了两代人对话的形式,来实现两者的沟通,如冰心的《寄小读者》。但这类作品的数量不多。

更多的儿童散文是采用了淡化叙述主体形象,强化叙述对象形象,同时使叙述方式、叙述语言和叙述风格更契合儿童审美趣味的方式,来体现散文作品的儿童性,化解作为成人的“我”和儿童读者之间的多种审美差异。

但由此带来的缺憾是,对于散文中“我”的形象的淡化,常常导致了儿童散文作品中个性的淡化、人性的淡化和生命感的淡化。

散文理应是最自由、最无拘束、最个性化的文体。因为散文最易触及最真实的性灵,最易表达最真切的感情。个性无疑是散文的生命。

相比成人读者而言,儿童的审美更为感性。儿童更喜欢能感觉到、触摸到,并且可亲可近的人物情感和人物活动。

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悖论,儿童散文作者为了能让儿童读者接受而隐去自我,压抑成人情感的流露;而淡化了自我的散文却因失去个性而难以让儿童读者由衷地喜爱。

要让儿童散文打动孩子的心,需要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真情实感,需要有个性的魅力。而真情实感必然来自于真实的“我”,个性的“我”。

成人的“我”和儿童读者间其实并非是天然对立水火不容的。只要“我”的形象是可亲可近的,“我”的情感是孩子能理解可接受的,“我”的追求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儿童散文中的“我”就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而做到这些,应是儿童散文作家的天性使然。

可怕的是为了一己的痛快,不顾儿童读者的感受与兴趣,一味抒发只有成人才能理解、与儿童的经验相去甚远的情感与情趣,甚至阐发深奥而抽象的成人思维。这样的散文,写得再好也不是儿童散文。

既要有“我”,又不能由着性子让“我”随心所欲,而必须顾及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点,这是儿童散文写作的难点之所在。就这点而言,说儿童散文比成人散文更难写,一点也不矫情。

儿童散文范文第4篇

我们总是在找寻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字,渐渐地,我发现那些写一片树叶、一缕阳光、一张笑脸、一条小路……朴实又优美的文字是非常值得儿童去阅读的,那就是散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选入一些优秀的散文,像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老舍的《草原》、季羡林的《夹竹桃》……语文试卷上,也有很多散文作为阅读题出现。我认为,向小学高年级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散文既是必要的,也是很有好处的。

学生阅读散文,可以滋润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情趣,丰富他们的语言,帮助他们学习写作的方法……散文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好习惯、好品质也会深深影响孩子们。

二、 携手儿童漫步散文的桃花源

挑选短小易懂的散文。散文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很难吸引小学生去阅读。抒情散文文字很美,可是让小学生们去体悟可就难了。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自己阅读大量的散文,从中选择浅显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散文向学生推荐。我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后,就发现他的很多文章短小易懂,以小见大,于是就推荐学生阅读林清玄的散文《砖隙的番茄树》《不南飞的大雁》《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在《打开心内的窗》《鸳鸯炉》《走向光明的所在》这几个散文集中有很多这样耐人寻味的小文章,我就推荐给他们去阅读。再比如冰心的《小桔灯》、席慕容的《白色山茶花》、老舍的《猫》……都是文质兼美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散文。古文中的《陋室铭》《爱莲说》也可以试着让他们去读一读。

三、 儿童式的散文阅读

我在教学散文的时候,觉得很累,学生也不爱听。因为散文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也不像诗歌那样简短押韵。该怎么指导学生读散文呢?以一堂散文推荐课为例。备课的时候,我就在考虑,怎样推荐才能吸引学生来读呢?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太难。因此,我首先选择了林清玄的两篇短小易懂又引人深思的文章。在引导学生读这两篇文章时,提的问题也很简单:“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读了以后想到了什么?”学生觉得读散文也没那么难呀。我又出示了林清玄的另外两篇散文,让学生们找一找四篇文章都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很快就发现了:文章以小见大,语言朴实,却引人深思。为了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散文的距离,我又出示了学生习作中的也能以小见大、以事说理的小文章。我让学生找一找同学的文章和大师的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们发现不论是大师的文章还是同学的文章,作者都能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这时学生已经觉得散文不是那么遥远,自己也能写出散文来。最后,我声情并茂地朗诵经典散文的片段,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朗诵起来。上完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行动起来了,找来林清玄、老舍、冰心的散文读,而且觉得读起来很有乐趣。

我想儿童式的散文阅读一定是建立在儿童认知的基础上的,要求不宜过高,要有些趣味。大体上读懂内容,有一些思考,有点滴的收获即可。不求甚解的阅读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方式。

四、 “闲读”与诵读

闲适是一种心境。阅读散文要静下心来读,不急不慢地读。我对孩子们说,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散文不能像读“快餐”文章一般走马观花,不要像做阅读题一样忙着找答案。让我们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想,时而吟诵一段,时而闭目想象……让我们闲适地读一读这些美文,在安静的阅读中我们的心灵会更加澄净,更加充实。

闲读散文就不是为读而读,而是因兴趣而读。闲读也是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不求甚解地读。

有些文章适合静静地阅读,静静地品味,有些文章有感情地诵读就更能体会其中的妙处。我经常示范诵读《荷塘月色》《海燕》《济南的冬天》……学生也深受感染,他们也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散文的美,感受读散文的乐趣。

引导学生读散文不能急于求成。首先,教师以身作则,自己静下来阅读散文,你闲适地阅读,学生就会闲适地阅读,亲师信道,熏陶感化。其次,让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一个带动一个、几个……在班级中慢慢地营造一种阅读散文的氛围。

五、 “闲读散文”与“趣写随笔”比翼双飞

读散文滋润我们的心灵,散文精美的语言、精湛的技巧都很值得我们欣赏。读和写结合起来事半功倍。例如学生学习了《广玉兰》《夹竹桃》(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六单元)这一组托物言志的散文后,我先布置他们去找此类的文章(托物言志)来读,每人找一篇。经过小组同学的推选,选出最喜欢的一篇,小组全体同学诵读,小组间展开竞赛。孩子们兴致勃勃,他们热情诵读茅盾的《白杨礼赞》,浅吟低唱张晓风的《柳》,细细玩味郭沫若的《石榴》……满满两节课,教室里动听的诵读声,和着音乐,伴着图片,吸引了所有的眼睛,拴住了所有的耳朵,更充溢了所有的心田……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朗诵会,这是一次走进经典的读书会,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大师们美妙的语言、娴熟的技巧,以及散文的含蓄之美……

诵读完经典,接下来是小小的尝试,孩子借小小的牵牛花抒发对童年的眷恋,描绘荷花来表达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岁寒三友成了很多孩子笔下描写的对象。孩子们文笔稚嫩,可是,我分明在他们天真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他们咏物的情怀,他们模仿着大师们,努力,努力,再努力,真的是有模有样,有情有意。

学生写日记总愁没有内容写,我建议他们学习林清玄那样去观察、感受、思考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学生们颇感兴趣,就这样轻松地写随笔,不但有话可写,而且写得很有乐趣。一个学生写从讨厌山药到爱上山药,体会到不要只看外表的美而忽略内在的美;另一个学生由一棵快要死去的大树居然长出新的嫩芽,感叹生命要像这棵树一样坚强;还有学生从看夕阳的老人,悟出了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慢一点的道理。

学生们读着散文,写着散文,将读写结合了起来。他们所习得的不仅仅是一些文字,还有作者的好品质,这将令学生终生受益。

儿童散文范文第5篇

我一直认为,能为少年儿童写点作品,是一个美好的事业,是一个有价值的追求。它让我得到了写作的快乐,让我的心灵永远年轻,应该说它是我一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最单纯可爱的;童年是一生最天真烂漫的季节,这个季节是为整个人生打基础的季节,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如果打好了基础,孩子们就会顺利成长,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长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长成一个快乐的人。

文学在人生的这个特别时期,有着别的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证明,孩子们经常接触好的作品,阅读精品,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开发思维,启迪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充满自信和快乐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感到是很神圣的,是应该自豪的。同时,我也觉得每一个为孩子写作的人,都要有一种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心灵健康、态度严肃,要对阅读对象负责任,真正写出好的作品,提供有益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具体来说,就是作者要心里装着孩子,心存大爱、大美,写出的东西要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弘扬正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即使在当前经济大潮中,作家也要固守道德底线,永远追求社会效益第一、读者第一。

儿童散文范文第6篇

薛涛一直在用他那充满幻想力的笔触搭建着美不胜收、奇情异幻、甚至有点后现代感伤的唯美小说世界,他善于虚构叙事情境,把故事讲得娴熟,讲得精致,让小读者抑或成人读者无法不坠入他对生命和美的寓言式终极追问之中。但是,当人们早已习惯了他“小说”的一面,似乎遗忘了他质实本真性情的文字。其实这在他早期的一些小说中已初露端倪,如《烛光课》《与花交谈》《一盆兰草的释义》《我和一只脏小狗的故事》《惊喜》《自信》等篇什,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小说注重客观再现生活的维度,向散文表达自我的心灵世界真诚地书写情感、出自我灵魂的内核层面靠拢。

薛涛的儿童散文多以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之一“自然的母题”为切入视角,兼顾了“顽童的母题”和“爱的母题”的内涵,用一种追寻的姿态探求自我生命和灵魂内核的深度体验,外在形式则呈现出鲜活、跳脱、跌宕的诗性表达,构成优美朦胧的诗般意境,每篇读来均有言有尽而意不止的感觉。《铁桥那边的林子》(《儿童文学》2004年第3期)和《红樱桃的召唤》(《儿童文学》2005年第12期)两篇表面看来似乎都承应了一个召唤――追寻――迷失――发现的模式,实则它们各自的指涉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以孩子偶然间的好奇心为引子,在犹豫之间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和敬畏没有改变,但时间的拖延却使希望遭至破坏,甚至令人质疑自我,坠入虚妄,“他那时还不懂,一整个冬天,这个世界会发生无数个变故的,一旦与某些美丽的东西擦肩而过,就永远再不会有任何机会。”现实总是和美、希望失之交臂的,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和痛楚给小读者带来深思和启迪。后者以红樱桃为召唤意象,也有一个对美和希望找寻的过程,但重在对找寻过程中对自然与抒情主人公主体心绪交融的展现,“自然”在这里已经不作为一个人心灵之外的“他者”而存在,而是与顽童的生命体验(具化为呼吸、心跳等躯体感受)紧密相联,“我”在找寻过程中轻松愉悦、气定神闲,与自然成为一体的共生物。在梦醒之后,竟发现红樱桃原来也近在咫尺,颇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灵驿动,因而我觉得这篇散文较《铁桥那边的林子》更明媚,更鲜活,行文中的笔致更儿童化一些,但两者的主旨也比较接近。

记得贾平凹说过,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掩饰。《与秋虫为伴》(《儿童文学》2006年第1期)堪称薛涛独抒性灵与诗情的美文精品,作者面对万物生灵的纯真和痴情,性灵的闪烁,共通人性的生命体验,在整散结合,错落变化的话语方式叙述下呈现出一种婆娑多姿、风神摇曳的东方神韵,而这一切仅在方寸咫尺间就可以盛下很多思量的叫做熙园的园子里完成。狗、秋草、虫子、蝉蜕,无外乎渺小卑微豆虫草芥之物,而在作家笔下它们均复苏为神奇灵性的存在物,它们身上时刻演绎着生命的高贵和不屈,乃至超越了人类的品性。对地丁的描绘宛如蓝紫色神秘的梦境,“走出梦境身体是轻的,期望和希冀就寄放在这里了,让它跟着‘补丁’们贴近地面慢慢的铺衍吧,直到连缀成一件华美的衣服;渺小和卑微也丢弃在这里,被密实的花冠遮盖在下面,再让更下面的泥土吸收了转化成一种养料。”驼背园丁唤醒了痴梦人,道出这万千种生命,上天赐给它们的机会是均等的,安心等待自己的季节就是了,一切均在掌控之中。虫子在薛涛笔下仿佛比人类更为尊贵,它们超脱凡俗,把天籁之音投入地演奏,蚂蚁不仅超脱,更作为巨人令人类震惊,一往无前地向前走着,“生命与生命,不管是卑微还是高贵,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当它让你看见它的颜色和姿态,或者释放出一缕味道出来,就是暗示你了,你的心思它知道了。那么也就可以相互慰藉了。”把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放置在同一体验层面,同等地面对求真向善慕美的相通追求,由个体的瞬间走向群体的永恒,显示了抒情主体的心灵和情感的高度开放,为生命的尊贵而歌的博大襟怀。“蝉蜕”可视作一次告别,当冬天来临,万物的简化,人与虫的友谊并不因此消失,收拾起来,明年还将延续,巧妙而隐晦的惜别实则乃情深所致,而含蓄的表达令人备感纸短情长,人与自然的共处美妙无比,分离则颇有淡淡凄凉,非常符合中国散文的表达习惯。行文多有文采精华的警句,难以一一枚举,足见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汉语的优美纯净特点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单从数量上看,儿童散文在薛涛的作品中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篇篇都可称得上是珠玑美文,经得起严格的揣度推敲,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意境的澄明和笔端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呈现出一种清新明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学特征,成为他实践本土化写作理念的佳作。

儿童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萧红;迟子建;儿童视角;自然;民俗风情

【中图分类号】 I20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24-3

萧红的童年生活可以说是给她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快乐与痛苦并存,一边是祖父与后花园给自己带来的美好的回忆,一边是父亲等人对她的冷漠给自己心灵造成的伤害。迟子建也是从小离开父母,被寄养在漠河北极村的姥姥家中,是慈爱的姥姥、姥爷伴她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迟子建曾经说到“我想我和萧红的童年有相似的经历,都是在家境优裕的外祖父家中长,都热爱菜园等等北方相似的景致,这使我们的作品在某些气息上一确实有相似之处。我想这是特定的环境赋予作家的天然气息,绝非刻意求之的效果,这也是无法求来的”。而这种相似除了在小说创作上之外,也在散文创作上得到了体现。

在两人的散文创作中,都用到了大量的儿童视角。所谓的儿童视角就是“通过从成人到儿童的角色置换,以儿童的别一种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空间,展现不易为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他种面貌。”无论是萧红还是迟子建,都用到了儿童视角来回忆童年生活。儿童的质朴无华的童心和感性直觉的思维形式,使她们更善于忠实地记录生活的原始内容。本文主要从萧红、迟子建儿童视角下的成人世界、自然界以及对故乡民俗风情的回忆来探讨两个人在散文创作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关于萧红《呼兰河传》的文体,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它兼具散文和小说的文体特征。严格意义上讲,《呼兰河传》不大像小说,更像散文。尤其是前两个章节,没有一个主要人物,如同徐徐展开的一幅画,人物隐藏在吵吵闹闹的生活后面。由于论述的需要,在本文里将《呼兰河传》视作散文。

一、儿童视角下的成人世界

汪曾祺曾做出过这样的论断,认为孩子是“最能完美地捕捉住诗”的。儿童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会过滤掉成人世界里的丑陋、恶毒、心计这些肮脏的东西。所以,透过儿童视角观察到的人生更多的是美和快乐,并且富有诗意。认知的有限和天真的目光使他们更愿意观察而非评判他们所不理解的成人社会的人与事,生活的复杂本性也使单纯幼稚的孩子无法也不需要做出理性的是非褒贬和价值判断。

在萧红的《家族以外的人》中对有二伯偷澡盆子的描写:“他掮了大澡盆从菜园的边上横穿了过去,一些龙头花被他撞掉下来,这次好像他一点也不害怕,那白洋铁的澡盆刚郎刚郎的埋没着他的头部在呻叫。并且好大一块的白银似的,那闪光照耀得我很害怕,我靠到墙根上去,我几乎是发着呆的站着。我想:母亲抓到了他,是不是会打他呢?同时我又起了一种佩服他的心情:‘我也敢和他这样偷东西吗?’”,后来又因为自己在小朋友中自己捉的蟋蟀最少而怨恨有二伯“你总是跳墙,跳墙……人家蟋蟀都不能捉了!”有二伯的这种偷窃在成人世界里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儿童的眼里却成为了一种冒险的行为非常的富有诗意。《蹲在洋车上》所有的故事都是通过儿童的“我”的视角展开的。“我”讲述着儿时所新奇的洋车,一直也得不到的大皮球,以及我所不懂的祖父为什么打了拉车的。回忆里有我童年的天真纯洁,也有我的顽皮和乐趣,更有我对人世的天然理解和困惑懵懂。

同样,在迟子建的散文中也会有类似的描写,《暮色中的炊烟》中写到的“老毛子”。由于社会的原因,人们不愿意接触她,怕被戴上“苏修特务”的帽子。

“但是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越过栅栏,跟着她去了”。与“老毛子”熟了之后,她教“我”跳舞。大人不敢接近她,年幼的“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和她在一起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寻石记》当中由于“我”的好奇砸碎了家里冬天用来腌酸菜,夏天用来当板凳的石头,母亲这样一句“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的气话,竟使“我”信以为真出门寻石。“我”想要拿河里的石头,打鱼人告诉我“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的回家去了”。年幼无知的“我”竟然相信了打鱼人和采药人讲的故事,赋予了自然万物以一种灵性。

儿童视角虽然是以儿童作为叙述者,有着欢快的叙述基调和单纯的讲述方式,表述的是儿童的感受和直觉,但是,作者所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成人世界,其所建构的主题依然非常严肃。只是借用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纯净心灵,为复杂的现实人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视和观察角度。

萧红运用到儿童视角的散文有对人生体验的感悟,她写《家族以外的人》的有二伯,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家族以外的人?还有从启蒙的角度来审视的,凝聚着她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如《镀金的学说》是对封建礼教和人的伪饰的批判,《蹲在洋车上》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而迟子建则试图召唤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注重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及崇尚自然。《暮色中的炊烟》虽然写到村民们对“老毛子”的忌讳,奶奶也不允许“我”去和她玩,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通过“老毛子”家的炊烟以及她的傻孙子来关注她的生活状况,而“我总觉的最美的一缕炊烟已经消逝了”则是对于人性以及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寻石记》的结尾写到“我真的是石头吗?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则是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二、儿童视角下的自然万物

一个好的作家对有灵性的万事万物有一种关爱怜悯之情。可以说萧红和迟子建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两个都是非常有童心的作家,善于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和描写自然,以她们的全部童年记忆和人生体验写出了东北这个地域特有的自然景观。

萧红一直没有脱掉“孩子气”,她能够运用儿童的感性思维来把握世界。童年家中的大花园,是萧红儿时的乐园,后园里有白的、黄的和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蜻蜓是金的,蚱蜢是绿的,园子里还有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的各种色彩和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的明晃晃的阳光。 在鲜艳亮丽色彩的装扮之下,大人眼中供应蔬菜的菜园子,却成了儿童心中充满惊喜、充满幻想的乐园。《家族以外的人》写到“因为那马蛇菜的花,开得过于鲜红,院心空场上的高草,长得比我的年龄还快,它超过我了,那草场上的蜂子,蜻蜓,还更来了一些不知名的小虫,也来了一些特殊的草种,它们还会开着花,淡紫色的,一串一串的,站在草场中,它们还特别的高,所以那花穗和小旗子一样动荡在草场上。”在这样一个蓬勃绚烂的背景下,在一个孩子清澄的视野里,萧红铺展开有二伯穷困潦倒的晚年生活已经家庭衰败的过程,在自然的鲜亮和现实的凄凉之间形成了一种落差,表现出萧红对人生的真切体验。

除此之外萧红还赋予了自然界的万物以生命力,《呼兰河传》里“说也奇怪,我家里东西都是成对的,成双的。没有单个的。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大破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缸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面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

迟子建说“大自然使我觉得它们是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事物,使我觉得它们也有呼吸,我对它们敬畏又热爱,所以不由自主地抒写它们”。迟子建也喜欢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自然,故乡的自然之景,在迟子建的笔下熠熠生辉,充满了灵性与生命的原始活力,富有绚丽美妙的幻想色彩。

故乡的菜园是迟子建散文经常涉猎的一个内容,在《年年依旧的菜园》中,她写到了月光下的菜园“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把那些开花的和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普通的菜园在她的笔下充满梦幻色彩,和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三、儿童视角下的民俗风情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积淀,它世代传承,长期因循,对人们思想、生活和行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渗透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再现,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缩影。日积月累就积淀了人们特定地域的文化心理素质。萧红和迟子建都对故乡的民俗风情进行了描绘,迟子建曾经这样说过:“萧红关注民俗风情,我也恰恰喜欢这些。我们有共同的关注目标,又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她们共同回顾着故乡的民俗风情。但是半个世纪的时间差距,却使得她们在回顾和关注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有很多对于民俗的描写都是以儿童视角来完成的,但是其中也穿插着角,“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呼兰河小城的人们,“把街道跑得冒了烟了”,天还没黑就奔到河沿等着看河灯。“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呼兰河上放河灯的情景是:“金呼呼的,亮通通的……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这些可以说是以儿童视角观察到的放河灯的景象,然后萧红切换到角,当河灯从呼兰河上游流来时“金呼呼的、亮通通的”,人们看了自然满心欢喜;然而到了下游灯一会灭一个,逐渐“从繁华的景况,走向了冷静的路去”,看河灯的人们感到空虚。“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这里可以看到萧红对人生的体验,可以说是她长期漂泊在外的一种心情的表达。

萧红再以充满童趣的笔调描写扎彩铺的时候,却也有“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大,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了,老了也没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躺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的感慨,似乎是不带任何强烈感情地叙述她眼中的世界。但这种不加雕饰的本色叙述,却有一种直击心灵的颤栗。

迟子建在散文中多次写到故乡的民俗,写到春节和元宵灯节。《农人的浴室与茅楼》写到了腊月里的“放水”习俗,放水即洗澡,于除夕前两三天时间,“在室外零下三四十度左右的气温下,烧上一锅滚烫的水,再把炕也烧得滚烫,将洋铁皮的洗澡盆摆在炕上注上水,拉上窗帘,洗澡就开始了,每个人洗起来总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洗得大汗淋漓,每一个毛孔都像花蕾那样绽开了。”对故乡人来说,“放水”是过年前极为重要的事,不仅意味着洗去了一年的满身污垢和秽气,同时也使随之而来的春节显得格外清洁和别致,人们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通过“放水”这一习俗,被揭示得淋漓尽致。迟子建回忆起这些风俗感觉是非常温暖亲切的。在《冰灯》中,迟子建写道:“除夕,家家户户门口的左右两侧都摆着冰灯,它们体体面面地坐在木墩上,中央插着蜡烛,漆黑的夜里,它们通身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宁静和光明,那是每家每户渴望春天的最明亮的眼睛了。”写出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

萧红在写以儿童的眼光打量这些民俗的时候,更多的融入了一种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和盛极而衰、繁华落尽的悲凉,也有从文化反思和启蒙的角度来写的对百姓的封建愚昧思想的批判。而迟子建写冰灯、“放水”更多的是怀旧,寄托着她对故乡昔日生活的深切怀恋,向人们展示宁静悠远的民俗风情和淳朴的情怀。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说“故乡最本己的东西早已造就,而且已经赠送给在出生之地栖居的人们。故乡最本己的东西已然是一种天命遣送的命运,或者像我们时下所说的,就是历史。”故乡的历史是萧红和迟子建两个人都从无法忘却的。所以两个人都选择了回望故乡。虽然在“忆乡”散文的创作上,两者有着相似之处,但却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萧红有对社会、对国民的批判,更有对苍凉的人生的深切体验。在优美抒情的文字里让人体会到人间的悲惨,品尝到人生的心酸。迟子建的散文则充满了温情,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芸芸众生的一往情深。这与两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萧红比迟子建多了一份敏感,迟子建则更加的豁达。

参考文献:

[1]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J].花城,1998,(1).

[2]迟子建,闫秋红.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J].小说评论,2002,(2):28.

[3]崔淑琴.朝向故乡的深情书写――论迟子建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特色[J].作家与作品,2009,(5).

[4]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商务印书馆,2000,(1):11.

[5]郑孝苹.永远的故乡风云――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比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

[6]方守金.北国的精灵――迟子建论[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李红梅.儿童视角发生机制及诗学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08,(1).

[8]郭秀琴.萧红迟子建儿童叙述视角之比较[J].阴山学刊,2008,(1).

儿童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儿童诗 散文 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4

教学案例

最近,听了一堂语文课,内容是《一株紫丁香》。这首儿童诗语言清新流畅,想象丰富。出于对诗歌的喜爱,我对这堂课充满期待。以下是摘自这堂课的一个片段:

师:(板书“紫丁香”)大家认识这三个字吗?谁来读一读?

生:紫丁香。

师:大家见过紫丁香吗?

生:(齐说)没有。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紫丁香。(出示图片)

师:(在原有的板书前加上个“一”,指着后面问)这里可以填什么?

生:一束(朵、株)紫丁香。

师:谁能说说它们的区别?

生1:“一束”是捆在一起的花,“一株”是长在土里的花。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教学思考

儿童诗,它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儿童诗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体会诗意、诗趣、诗情、诗味。那儿童诗该如何教?我联想到了散文。儿童诗的课堂也可以这样。

一、神聚

儿童诗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表现灵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将诗读透,在把握诗魂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有了贯穿课堂的情感主线,课堂何愁不紧凑、不合理?《一株紫丁香》表达的是学生爱老师这一主题。抓住这一情感线索,课堂设计还担心没有条理吗?

二、形散

要想让学生真切地、深刻地感悟儿童诗的魅力,就要发挥教师的智慧,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方法和手段。

(一)朗读

儿童诗的语言精练,音韵优美,特别适合儿童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去理解着读,并有层次的读。在《一株紫丁香》第一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发现这样走路比较轻;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走进老师的小院儿脚步要轻。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是学生不愿惊动老师。教师让学生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并试读。这样,学生一下就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了感情。

(二)想象

儿童的想象力发展较快。教儿童诗时,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象力挖掘出来,发展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上例中,学生读了“紫丁香”三字后,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面上想象紫丁香花会是怎样的。估计像“紫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的”“像满天繁星”“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这些词句会很容易地从孩子们的嘴里蹦出来。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既享受了诗意,又带来成功的体验,学习热情高涨,一举多得。

(三)表达

语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的口语教学以能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为重点。因此,在学习诗歌时,教师要不断地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表达,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学生想象紫丁香的样子后,教师可把学生说出的只言片语适当板书,既肯定了答案,又鼓励了孩子。在此基础上再提升要求,让孩子根据板书把句子说完整。有了板书的支撑,孩子要把一句话说完整已不是难事。这样,表达能力在不露声色中得到提高。

(四)创作

低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只言片语,充满童真、童味。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串编起来,就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在儿童诗的教学中,通过朗读,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此时,教师抓住契机,让学生仿写。他说:教师节自己也收到了礼物,只是不知这些礼物代表着什么。一位学生根据自己送出的礼物,模仿第三小节,这样写:

老师,老师,

风铃在窗前叮叮,

那是我们在给您朗诵诗歌,

给您带来心灵的安慰。

儿童散文范文第9篇

一、语言活泼明朗不浮躁

冰心在《归来以后》中写道:“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喜欢描写快乐的事物,喜欢使用明朗清新的字句。”

冰心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明朗清新的句子在冰心的儿童散文中处处可见。《拾穗小札》中有一段描写:“直到前几天一觉醒来,看见檐前光辉夺目,赶忙爬起凭窗一望,原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屋上地上厚厚软软的一白无际,几只寒雀在蒙着一层雪片的枯枝上啁啾上下;几个上学的、穿着红色蓝色棉猴儿的孩子,手里握着雪球在新扫出来的一条小道上,嚷着笑着地奔走追逐。” 这些句子均被涂上了明朗的色彩,换上了清新的曲子,让读者在回味语言的同时,仿佛在享受一道“声、色、味”俱佳的烛光晚餐。

再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用明朗清新、清丽爽洁的语言,温婉细致地描写了在知春亭畔活动的孩子。首先是写了孩子们的多,多到了“座无隙地”,任何可以坐的地方都挤满了孩子;其次是写了孩子们的欢,欢到了“叽叽呱呱、说着什么、笑着什么;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鲜红的队旗,在骀荡的东风里哗哗地响着”。这是一幅动态的、有声响的活泼画面。在“多”与“欢”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说些什么,笑些什么”等纯口语词汇,这些词汇没有淡化和俗化作品语言的典雅之美,也没有华丽浮躁之感,反而更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和自然流畅之美;也使散文语言句句铿锵、音像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愉悦,让人觉得孩子就在你面前。她的创作保持了一贯的清新隽丽的艺术风格,但却没有了过去的迷茫和淡淡的惆怅,而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明朗乐观的情调。

二、儿童散文的用词精炼传神讲雕琢

如果说叶圣陶的儿童作品在用词上有一种没有雕琢、毫不造作的朴素美;那么冰心的儿童散文在用词上却有一种精于雕琢,又不堆砌的生动美。冰心十分强调作家应该有浓厚的感情表现。她在《关于散文》中写道:“文章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抄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正如她所追求的一样,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里,没有追求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描写离奇的事物,她专心捕捉和描绘的是儿童生活的细节,通过精炼准确的用词倾诉了自己的情感,并给读者以无限遐想,使读者产生共鸣,仿佛置身其中。

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首段中,写孩子的多,冰心没有用“成百上千”而改用了“成百盈千”,把“上”字改为了“盈”。为什么要说“盈”?汉语词典内,“盈”解释为“满、往外溢”,冰心在这里用“盈”,这个概写的数字就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盈”再与下面的“闹嚷嚷、飞涌”联系在一起,不正说明此时的冰心已经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了吗?不正倾诉了冰心多么喜欢这些孩子们吗?再纵观整篇文章,作者是在赞颂春天里无限的生命力,“盈”的运用也是在为后文表达“春天的欢畅、生命力旺盛”作铺垫。本篇散文的第三段,她细致地捕捉到了孩子们鼻尖上“闪”着的汗珠,我想那汗珠一定是晶莹的,是活力的闪现;感受到了“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甚至她还嗅到了“太阳的香气息”。冰心巧妙地运用了动词“闪”与“喷发”。“闪”与“喷发”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作者锤词炼句的精炼,突显了文章活泼轻快的基调,还强调出了孩子们身上散发着的太阳的气息,更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活力是藏不住的,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活力是藏不住的,而且这活力旺盛得很,强劲得向外发散着,表现着。并且,这里的“喷发”更显出冰心用词上的匠心,“喷发”也隐含了一个“嗅”,“太阳的香气息”,冰心嗅到了吗?因为她对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的喜爱而产生的想象――八九点钟的太阳,怎么不让人觉得他们在“喷发着香气息”呢?文中我们的“笑”“迎”“挤”等,一“笑”一“迎”,流露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奶奶那颗不老的童心,希望融入他们中间,他们是惹人喜爱的,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快乐。

在这些精炼而准确的用词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做作,也没有堆砌之感,而是充满了作者内在情感律动的再现,同时也充满了语言的音韵美,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愉悦。

这些精心的雕琢,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了冰心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词语的精炼传神,看到了冰心的匠心独具。广大读者读完后不仅交口称赞,更学到了很多。

三、儿童散文的修辞文情并茂显灵活

“腹有诗书气自华”,冰心的文章,使读者受到爱和美的教育。作为女性作家的冰心温柔细腻的性格体现在文章上则是抒情委婉轻柔,风格清新明丽,想象深远而富有诗意。她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来熔炼优美的文学语言,表现出女性的细腻、婉约、柔美隽丽,让作品充满明朗俊逸的色调。

1. 化用古代诗词进入自己的文字。冰心自己也在1963年的《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中写道:“在手边和枕边,常常放几本古典的散文或诗词,为什么说古典的呢?因为今人的一些好的词汇有不少还是从古典书里来的。”正因为冰心精通古代文学,能非常熟练地背诵大量古代诗词,甚至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于眼前的景物人事,或心中的喜怒哀乐,常常会脱口而出地引用古代诗词中的某些句子来表达她的感受,抒发她的情绪。

除了经常引用古代诗人的诗句外,冰心更多的是把古代诗句加以变化剪裁,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语汇,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色彩更加丰富。冰心的散文中经常用到的“浮云蔽日”“山雨欲来”“斜风细雨”“柳暗花明”“雨雪霏霏”等,都是把古诗句化作自己的用语。《寄小读者通讯十六》冰心写在冰雪中行走:“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天上。”这些文字很明显是从坡的《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演化而来的。

又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道:“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很明显是引用了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中的诗句,并进行了巧妙而贴切地化用。这样不仅增加了文章文采,也彰显了她散文明朗的艺术色调。

2. 在散文创作中运用了多处比喻,使文字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形成了明快的节奏美。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开头写道:“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看见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用“魔术匣子”来比喻颐和园,突出了颐和园内涵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用“小天使”来比喻孩子们,“天使”本来是指宗教中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和小孩。冰心说孩子们是“从大魔术匣子里飞出的小天使”,把颐和园的大门一打开,变幻出了无数让作者挚爱的惊喜――漂亮的、可爱的、充满活力的儿童!一个“飞”字,既让我们想到天使的翅膀,更让人看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这里冰心用生花妙笔,把情景再次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读者感受到儿童的多与欢快。又如“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冰心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突出了花开之多、之密、之美,既让人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觉得海棠花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更让人感觉到春光的饱满与烂漫。

冰心的作品注意选用形容词、排比等修辞方法,常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的表达效果,更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儿童散文范文第10篇

可以看到作家在他的儿童散文中所构思的是一部“天、地、人”的乐章,是引导少年儿童对自然,社会、岁月、历史、人生、生命、灵魂做深入、深切的艺术思考,是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独立精神的尊敬,对童心、人性的张扬。

于新世纪出版的《桃花雨》《我心中有片红枫林》中,几乎每篇都是描写自然,叙述万物,都是涵盖天地,纵览山河,又都写得细腻而灵巧,令人感到童心的跃动与自然的节律相交汇,真情的涌动与季节变化相交融,浅近而深沉。如《五彩泉》《雪花飘飘》,都是北方山里孩子常遇见的景象,但作家写得活泼泼,真切切 。泉在山里奔,雪花在空中飞。无论春夏秋冬,天地间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洋溢着盎然的生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间与空间在咫尺间浓缩。爱自然,爱家乡,爱生活的真情与善意在瞬间凝聚。文中的泉水欢畅,雪落雪飘,其实是少年儿童生活激情与乡情的写照,是美的化身。而像《年轮》《柳笛》《苦果》,写的虽都是老题材,但经过真挚童情的浸渍,却也有了新颖的诗意。作家善于在乡村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耐人寻味的事情,捕捉令人心动的瞬间,在琐碎事物中注入深层的哲学思考与理性探索,传达出凝重深远的意蕴,从而使作品衔接起历史与现实。从树木的年轮想到生命的历程和意义,从吹响柳笛想到春天的来临,从难咽的苦果想到人生的苦恼与真谛,也由此想到大自然进化中对人的赐予与作弄,以及社会变动中民众的奋发与苦难,文明的进步与滞后,隐匿着千秋痛,映照着中华魂。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作家淳真的灵魂与少年心灵的颤动,读到了作家炽烈的热情与少年浓烈激情的燃烧。

也有不少作品写少年儿童与山里万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也写得靓丽、雅致。令人感受到对当下的一种生态意识与忧患意识的交织,一种博爱精神与批判精神的交融,浅显而深刻。有意思的是,佟希仁的许多作品写了山里儿童与各种植物的心灵对话,不仅把拟人手法运用到极致,让大山里,小路边都充满了人间真清。寻常的山村也因此显得不寻常,处处都流淌着一股灵气,一缕情思,一种神韵,而且,这样的作品都因为经过童心的过滤,感悟和熔铸, 变成了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在作家笔下,收枣子这样极普通又平凡的事,不仅变成了充满诗性的“红雨点儿”,使自然美、生活美、童心美融合一体,而且,儿童稚真的心灵也在瞬间启开。从中透射出新一代人的聪慧之光,幻想之光,人情之光,使人想到生存的甜蜜,生命的甜美,使作品在浓郁的地域氛围里具有了一种隐约明快的象征意味。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耐人寻味,余味儿无穷。

还有不少作品题材独异,具知识性却又直面现实,直抒胸臆,既花树万种,风色千里,如画如诗,又闻识广博,情理深湛,有知有感。如《达子香花》,这是北方初春最早开放的野花。鲜为人知,不见经传。为了报春,它来不及长叶儿就将花苞开放;为了开花,还得经受春寒的威胁,残雪的逼迫,这又是怎样的一种高尚品格,怎样一种牺牲精神。这些作品中将生动的感性形象,启迪的知性描写与抽象的理性思辨结合得如此美妙,真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