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教育论文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师范教育学校也开始不断地创办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增开儿童文学课程,这些师范教育学校建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充分体现出了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我国将儿童文学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等三个部分,学前教育学习的主要是幼儿文学,适合于0~6岁的儿童。由于我国开设的学前教育特色专业比较少,教材也比较缺乏针对性,不能符合新时代的教材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儿童文学的教材上做了很多研究,也出版了一些新教材,如《幼儿文学教程》《学前儿童文学》等。但是这些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这些教材理论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适用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政策。我国的儿童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采用这种灌注式的教学方法,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所以不断地探索儿童文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儿童文学教学技能

1.掌握儿童文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掌握儿童文学的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掌握儿童文学知识与学科特点。教师要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建立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结构,体现出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儿童文学课程作为未来培养儿童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多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这不仅是专业的要求,也是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途径。

2.应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

(1)应用并推广情景教学

在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儿童文学课程因理论知识较多,缺乏实践性,但是这些学生未来在成为幼教工作者时,是要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教导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情境,有目的的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布置场景、准备服装道具,演绎经典的儿童作品,这不仅体现了儿童文学的娱乐性与教育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而且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己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有效地帮助了这些未来的幼教工作者提高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除了角色扮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儿童文学作品,增加阅读量,通过儿歌比赛、朗诵儿童诗歌比赛、讲儿童故事比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融入到特色儿童文学教育中。

(2)让学生走进幼儿园

让学生走进幼儿园是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方式。师范教育学校要多与当地优质的幼儿园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实践关系,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幼儿园,将自己学习的幼儿文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可以选择一篇儿童故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符合故事需求的道具,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进行演示教学,让幼儿园学生做评委,并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有方向、有目的地完善自己。利用幼儿园实践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儿童文学教学技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传统的儿童文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创作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如儿童故事、儿童诗歌等,这些由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能够与时代接轨,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结语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教育进程之应然———顺应年龄特性。卢梭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1)在婴儿期,体育训练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要注重对于孩子身体健康的培养,而且这种培养要尽可能与自然相结合,栉风沐雨的原始生活形态也符合孩子人生初期阶段成长状态。2)在儿童期,重点进行感官培养。此时儿童逻辑思维尚未发育完善,抽象的概念和文字和系统理论教育并不可取。教师要积极锻炼孩子的感官官能,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多彩的感官经验。3)在少年期,则主要开展智力与劳动教育。在前两个阶段的积累之上,己经具备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卢梭认为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很少,但是无论数量多么有限,这种知识都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探索求得,如果我们要使得一个孩子成为“聪明人”,那么这种找寻的本事则是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开发的。总之,问题不在于学到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对于将后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在这里,卢梭结合年龄特征分析并演绎出顺应儿童本身的生长应然状态,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确是宝贵经验,这既是受教育者生长状态的应然,又是教育者教学手段与方法之应然,能认识到相同阐述的两个不同维度,并将之结合起来,是一个具备专业素养的教育者自我修炼的必由之路。

(2)教育实践之应然———顺应自然。“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反对不顾儿童天性干涉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发展规律的专制教育,卢梭力主将儿童的诉求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与不容忽视的自然状态,他也提倡为儿童营造一个绿色的环境,从而为儿童创造更贴近自然的发展空间。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假如我们成人作为教育者,揠苗助长,打乱了这种自然规律,儿童就成了早熟的果子,可能会有好的外貌却并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正如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孩子,显得早熟,与其说是少年老成,倒不如说是因为在前期接收的教育中由于教育者失当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2卢梭应然教育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卢梭的教育理论反对和严肃抨击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压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进步意义。这种进步而且适时的思想即便是到了今天,也能促使教育领域内的从业者将职业理念内化成崇尚自由、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教育风格与教学方式。但是,以考量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卢梭的思想存在历史局限性。

(1)卢梭主张世俗不应影响儿童,孩子们应该到大自然中去接受自然主义教育,但他却没有意识到教育本身就是社会中的教育,它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健全发展。所以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其实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化教育,这种教育理念不免会落入另一个极端———空想主义,这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审慎选择的,因为任何教育脱离了教育的社会本身,便只是无本之木。

(2)卢梭批判了在他生活期间教育的空洞与不自由,从一个方面来看,控诉不切实际的教育与无端压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取向,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过分强调注重生活经验的价值,而且忽视人类文化传统在教育中的作用,否定了文化学习的继承性,认为系统知识的讲授不可取,将之看作自然教育中的根本缺陷和消极的东西。这种教育理念如果在今天被应用,那么势必导致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得到的知识总是支离破碎,最终的结果是孩子们缺乏必有的自学能力,大脑思维一盘散沙。卢梭在其巨著《爱弥儿》中认为,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宁愿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便他们为了学到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

(3)卢梭强调要给儿童自由,却忽视对于儿童个体不同行为特征的考量,普遍意义上过高地估计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这是不合理的,要知道每个孩子基于遗传基因与成长环境的不同,会不同程度的显示在后天的行为模式与思维发育过程中。儿童自己还处于初学阶段,自控能力与接收能力限制了对知识数量和质量的把控,这时需要依靠教育者按照科学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的传授知识,方能使得儿童获得长足发展。卢梭把人的教育看作纯粹的教师作用于儿童,使之利用其才能和器官习得必要的知识,这无异于把教育置于被动之境地,间接否定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动性的作用。其次,卢梭又是直观教学的极端倡导者,他拒绝使用仪器、模型来帮助儿童习得经验与知识,他认为教学方法放纵和随意顺应孩子的天性,这无异于又缩小的教学空间,省却教学媒介的做法只能是降低学习效果,在此,我们只能认为他对于封建的极端愤慨主导了他本应理性分析的头脑,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育人员确要引以为戒。

3卢梭应然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虽然卢梭的应然教育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巨人,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启发。我们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学习,需要秉持一个明确的观念,那便是无论如何不能将教育研究置于“无菌实验室”,应该把教育放到切实的社会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与评估,一切教育改革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进而培养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的、能切实履行社会职责的合格大国公民,教育本身才算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社会功能。笔者认为,卢梭理论体系下的教育之应然状态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1)注重儿童发展阶段。卢梭所说的“自然”有三层含义。其一,真正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相对应。其二,历史的“自然”,以时间作为考量标准。其三,心理学的自然,即顺应人的生理诉求,例如器官,感官等等。“自然教育”基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来顺应儿童发展诉求,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同时,卢梭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时说明已经或多或少认识到儿童个体差异。他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自有其既有模式,教育者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他要求教育者必须在了解自己的学生之后才对学生说第一句话。这个理论在当今教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抓住其闪光点,创设情境,极力弘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教育要注重儿童本性。当前中国家庭绝大部分是典型“4+2+1”模式独生子女进入系统受教育阶段之后面临的学习压力一直是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无法忽视的难题。“老师不喜欢我”“家长总不让我玩”“要学好多业余特长”“没有小伙伴”等等的确是大部分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这也侧面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不尊重儿童、不了解儿童。少年儿童本身作为社会年龄结构层次中的弱势群,很容易成为社会和成人的“被迫害者”。当前青少年身体欠佳,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不是“大自然希望下的儿童”。卢梭的呼声仿佛被束之高阁,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也是在今后的长期阶段亟待解决的教育重中之重,儿童和成人有鲜明的区别,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其成长,儿童应有其发展空间,而不是成为与其父辈的第二代模板。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其实质

赏识教育就是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真诚的爱为前提,以对儿童的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激励等为主要原则、方式和手段,理解儿童、赏识儿童,激发儿童潜能,使儿童逐步建立自信、实施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这里有两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赏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作为方法,是指家长和老师运用具体的赏识方法让儿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对其关注和理解。作为理念,是指教育者具备的一种理论素质,即对儿童保持赏识的观念和态度。第二,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时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对象的良性发展。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家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即发挥教育者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共同成长。另外,赏识教育的目标还包括赏识自我和赏识他人。教育者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仅扮演赏识者,而且还是赏识教育的受赏者。可见,赏识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者和儿童在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归根结底,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爱的教育,是爱的艺术的表达。

二、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能够成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就是因为其理论在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有重要的佐证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赏识教育的特点出发,仅就与“赏识”关系密切的动机理论学派进行重点探讨,以明确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学习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在理论上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内部动机来看,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动物和人类存在一些本能的探求性驱力。这种驱力似乎并不是指向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而是在个体很小时就驱使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其他人对这一驱力的反应决定了儿童这一驱力的发展。如果他们在探索上的尝试得不到成人的赞同并产生挫折感,那么损伤条件反射的观点认为,这种尝试行为就会减少,而被冷漠或可能是随机的无目的的活动所代替。反之,如果他们不断被他们所发现的东西及带来的兴奋和成年人的赞同所奖励和强化,他们就会持续这种尝试工,并变得更有方向性和成就。然而,无论老师和家长提供怎样的刺激,总会存在一些儿童内部动机缺乏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建立一种外部动机。这类动机通常包括测验和考试的成绩以及学校的各类报告,当然还有老师的评价。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成就动机。儿童发现成功,受到奖励,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更有目的的指向成功的期望。

三、赏识教育的儿童观

教育观是受儿童观制约的。如果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那么,它便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儿童观基础之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中,如果要掌握可用于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形成正确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效性。所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实施赏识教育前提条件。本研究从儿童所处阶段的未成熟性、实体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赏识教育关于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从儿童的实体性而言,儿童是人

儿童是人首先是说儿童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当中都具有主体性,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拥有法律赋予的各项社会权利。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和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儿童既不是家长的附属物,也不是教育者的依附品,更不可能是教育驯服的对象。赏识教育强调人格的平等,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反对体罚儿童或变相的体罚儿童,反对以爱的名义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儿童,反对忽视儿童作为人的社会存在,应该鼓励儿童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二)从儿童的未成熟性而言,儿童是儿童

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未成熟的人。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不同,儿童缺少成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其未成熟性使其需要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物质的支持和精神上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儿童感觉到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儿童,是被大人们和社会所认可的人。为了达到这种教育效果,我们就必须走进儿童,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观察问题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寻求能够积极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克服自卑的教育模式。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的可能。往往成年人或者教育者会以自己的理解来要求和指导儿童的行为,希望儿童按照他们的思想和方式去发展,但这样的后果一般会适得其反。另外这样做的后果也可能使儿童产生依赖心理,阻碍其独立性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对儿童独立性的不尊重。

(三)从儿童的发展性而言,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的未成熟性决定了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有不成熟逐渐的走向成熟。遗传素质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产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儿童的发展扫平道路,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桥梁。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儿童本身具有发展的愿望,在他们严重成年人是强大的,他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当幼儿第一次迈出小脚的时候,他是很勇敢的,他在尝试着成功的学会走路的本领,及时摔到了,他还是会迈出下一步的,直到成功。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儿童具有发展的内部动机,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但是儿童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育者需承担因材施教的责任,归根结底,儿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教育者赏识出来的,绝对不是用命令的口吻强加给儿童的。赏识儿童就是赏识人类的生息发展。

四、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于平凡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素材

有些教育者在运用赏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举一些例子,比如凿壁偷光的故事,又或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虽然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让儿童了解什么样的儿童才是老师和家长赏识的,但是这些故事和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是有很大差异的,儿童很难切身的感觉到要做到一个被老师赏识的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因此在身边的平凡的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的素材显得更有意义。比如今天是某位同学的生日,作为班长的同学为这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而且组织同学一起为过生日的同学唱生日快乐歌。教师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借题发挥,不仅表扬班长的组织能力,也要表扬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还有过生日同学在同学中的和谐人际关系等。这种素材随处可见,只要教育者有心,赏识教育就可以真正的发挥作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正确评价学生,把赏识教育的教学模式真真正正的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一种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得到老师赏识的,形成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高效的互动,使教学任务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1、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赏识

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个体差异性既有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方面的差异。在能力方面由于学习的效率的不同,有些学生学习的速度快,有些学生甚至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要放慢一些讲课的速度,照顾一下落后的学生,在提问问题时对学习好的同学采用当场提问的方式,而对于落后的学生可以在下节课上课前的复习时间提问并给予赏识性的评价。对于在性格上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也必须掌握应对的策略。可能有的学生比较勤奋,有的学生比较懒惰,有的喜欢表现,有的可能在课堂上默默无闻,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就要求对不同性格的同学给予不同的关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采用作业不同的方式督促懒惰者,完成作业后给予赏识。鼓励在课堂上发言不多的学生大胆的发言,给其创造更多的机会。因此赏识教育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每堂课都播撒宽容、真诚的种子

在课堂上学生难免犯错,这时候如果老师给予温暖的关注或者运用幽默的魅力代替厉声地训斥和唠叨的说教,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触动,及时准确的改正错误,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生活艺术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宽容,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不周全,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比较自我中心,做错事情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学习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因为我们那时候也错过。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现在的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师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的优势。在班级里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友谊、增加了解,树立集体观念。班集体的活动是赏识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儿童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经验,因此,班集体要尽量的多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学校相对于班集体而言是一个更大的集体,学校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会更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尽可能的多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树立集体荣誉感。另外,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思想的践行,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这些活动可以是声乐比赛、手工作品比赛、舞蹈比赛、相声、诗歌朗诵比赛、小品、硬比书法、器乐、软笔书法、国画和绘画比赛等。在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懂得人生价值。

4、更新家长观念,共同实施赏识教育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地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组成了一个“地球村”,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常态,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愈来愈多,并且各国面临的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不同,因而文化交流成为了解各国现状的主要突破口,所以要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文化的交流学习从学校教育开始,下面就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多元文化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作用分析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兴起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也是教育的改革运动,他将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文化交流渗透在了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欣赏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儿童从小能够学习各个地域的文化,既能打开儿童的视野,又能促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让儿童具备国际思维和全球理念,从而培养儿童的合作理念[1]。由于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儿童在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平视异族文化,并学习、吸收异族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促进各个民族共同成长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同时地域文化之间的对比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需要对各个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接受跨国文化,学会尊重、理解、欣赏异族文化,对儿童的成长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多元文化是一种跨国文化,儿童在学习期间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兴趣引导儿童学习跨国文化的语言,进而提升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多元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儿童具有国际公民思维,他们是社会人的概念越来越强,因而其社会化的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实施多元文化教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多元化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教师在教学环境中设置多元文化的氛围。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比较小,需要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增加学习环境的丰富多样性。一方面在学校的结构设计和用料方面渗入多元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在色彩搭配、造型方面融入地域文化[2]。如:在小学校园或低年级教室可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或者直接刻在儿童经常活动的地方,此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可以融入家乡的色彩文化,有民族舞蹈、戏曲、以及茶艺等,同时还要加入异国风情的文化元素进行装饰幼儿园的外部环境。(二)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文化与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而言,需要在衣食住行中体现多元化因素。儿童在生活中经常遇见多元化的因素后,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接受多元文化,并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不断的深入学习了解,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在餐饮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儿童自己动手制作本国和外国的食品,本国食品可以指导儿童学习包饺子、做汤圆、制作月饼等;国外的食品主要包括水果沙拉、蛋糕、汉堡等,然后组织儿童分享制作不同地域文化食品的感受,从而加深儿童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服饰方面也可以增加多元文化因素,如小学低年级儿童可以穿戴苗族的银饰、穿蒙古族的长袍,或者安排小学低年级儿童穿戴具有西方特色的服装,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三)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引导儿童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在节日庆祝活动中主要在一些重要节日或纪念日中引导学生主要从提升儿童的兴趣、需求、能力、文化背景等方面入手,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加深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国外文化的印象。比如:围绕我国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日有相应的文化故事,教师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并了解与之有关的故事。国外的节日有圣诞节、母亲节、万圣节等,幼儿园可以在节日期间为小学低年级儿童举办相应的节日活动,组织小学低年级儿童积极参加,引导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会中西节日的差异。(四)在学习娱乐中体验多元文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特别的全面,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同时对世界的好奇心也比较重,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期间可以利用其好奇心,引导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学习娱乐中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如:小学校园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开展相应的活动,如语言角、全面阅读、或者经典诵读等活动,并积极鼓励小学低年级儿童参加活动。小学低年级儿童通过进行语言方面的活动,在亲自体验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儿童可以选择朗诵、唱歌、讲故事等形式来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低年级儿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观看电影、木偶表演、观看卡通片、舞蹈表演等,通过视觉接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展示,从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是目前实施的新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在小学校园环境中融入多元文化,加深小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从而更好的传承本民族文化,学习尊重异族文化,让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具有世界公民的概念,提高其社会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伊志.论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实施[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93-96.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所需的人才

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

(二)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

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游于艺”就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中国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

(四)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台湾画家、作家、儿童美术教育家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或者说,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鲁迅说:“杀死了今天也就杀死了明天,”一旦发生了席幕容所说的那种对儿童心理扭曲,“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所谓的鲜活的色彩。

(五)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主张重视美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维多里诺正是因为看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压抑人个性的那一面,才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并在学校的墙上饰以儿童游戏的绘画,以激发儿童的热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处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我国展开,它直截了当地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涉及了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虽然,“人文精神”是由文学界提出来的,但很快就超出了文学界,而成为众多学术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及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以人生为目的,人生理想、意义为核心,继而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转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格。儿童美术教育亿具有的人文性质是永恒的,它始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正如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所言:“探究的目的根本不在要成为一名画家,探究声音和唱歌的目的也绝不是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儿童的画来自于心灵的图式,这个图式凝聚了早期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非理性期待与标准,放下那些功利和条条框框,和儿童一起融入绘画。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给一份人文关怀,给一些宽容与理解。二、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门类等都有广泛的涉及。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一)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拓宽儿童美术视野,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像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三)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到处都蕴藏着美,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四)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功能——统整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

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P#三、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一)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转换评价的方式,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这张画我喜欢”“这张画很干净”“这张画画得很好”“这张画乱七八糟,我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二)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例如,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却能成为一幅作品得到成人的赞赏,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来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三)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走进童心世界

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做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就会去认真地实践,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就会认真选择自己的事业,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必须要热爱生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使孩子能理解、尊重人、关心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精通本职专业,力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具有关爱之心,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

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发展自身,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此外,也要了解外部民办及其面貌,与我们的感觉、心境、精神、情绪等所能体验到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去开发儿童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6岁至14岁”[1]的儿童时代开展艺术教育是世界教育共通点,通过对儿童开展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增强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儿童对美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增进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更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能力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但是,历来对儿童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人格与情感方面,专注于儿童日常行为的规范指导,而艺术方面的教育只是附带其中。本文就儿童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艺术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儿童艺术教育与自然的关系,艺术教育与儿童所处的环境几方面加以分析。

1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环节。“是指关于艺术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创作规律、鉴赏规律的教育。……还包括艺术实践、艺术创作技巧、手法的专门教育和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愉悦性等特征。”[2]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重点,并致力于艺术教育。美国政府曾颁布一项《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对教育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其内部的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是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言“在教育中,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连接世间难以描述的和情感深刻的各种事物的桥梁。用最简单的话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3]进而系统介绍了艺术教育拥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另外法国和德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传统,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艺术教学的价值,都将普及艺术教育纳入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早在十九世纪初,达尔文就提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够产生更高的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丧失。……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4]如今,我国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指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生命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极可能成为当代整个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改变之突破口。”[5]

2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部分

儿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艺术教育可以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陶冶情操,调节心情,启发智力,培养美育的独特作用。我国的艺术界和艺术评论家,平时研究和关注的也是关于艺术的问题,但多是针对成人的艺术,很少有人去研究儿童的艺术教育。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加以考虑。”[6]在他看来,尊重儿童兴趣和习惯,就是尊重儿童生长的需要和时机,如果急于得到生长的结果而忽视了生长的过程,那是极端错误的。儿童于主观上有欣赏艺术的本能,在自己所认知的艺术中寻找乐趣,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在客观方面亦能得到艺术的欣赏,由感官感觉着事物之美,得到的是一种听觉、视觉和触觉的享受。儿童不论大小,都有爱好艺术的性情;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也能欣赏艺术。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当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成长需求,采取符合儿童要求和特点的艺术教育手段与方法,开展相应的艺术教育形式。

3结语

儿童的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传播一种艺术的趣味于儿童的心坎,陶冶儿童的美感,从而进一步健全人格,完善人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的形成是教育的主要特长,其中艺术教育较之其他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一个受过崇高艺术熏陶的人,人格亦随之高尚。当代美学家鲍列夫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7]换句话说,艺术教育绝不仅仅是激发各人的审美能力,对于人格的塑造,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它特别侧重于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长久透彻、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最终趋于完美。在幼年时期就接收艺术教育的儿童,人格上的发展将会是日趋健全的,最终会走向完善自我的人生境界。

作者:李含笑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人民法院出版社法规编辑中心编.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6.

[2]邱明正,朱立元.美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79.

[3]美国.美国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艺术教育国家标准[S].1994:3.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民族出版社,1985:21.

[5]孙玉兰.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0.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天性

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国家的栋梁,儿童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事关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做好儿童的教育工作,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具有强竞争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推广,教育界开始逐渐关注现代艺术教育,许多家长们也都意识到艺术学习与艺术熏陶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是有天性的,正如动物植物是有生长规律的,如果你破坏了它的生长环境或是改变了它的生长周期都会影响它的生长,急功近利反而会一无所获。

法国教育家卢梭就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教育应当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儿童的天性!

发展儿童艺术教育的时代意义

首先,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爱因斯坦就以他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其次,艺术教育是推动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改革的实质是要把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并不懈地进行革新的教育。

再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精神文明的范畴,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儿童的天性特点

其一,儿童有艺术的天性

“艺术,这是体现人的心灵美的时间和空间。正像体操能使人的躯体挺拔一样,艺术能舒展人的心灵。”[1]笔者想说,所有的孩子,其实都有艺术的天分。从咿呀学语开始,他们就大展歌喉、哼唱出最动人的音符;从刚刚学会握住笔杆,他们就在纸上、墙上、桌子上……只要能够碰触的地方,展示自己的美术才华;从双腿跌跌撞撞可以行走,他们就把自编的舞步展示给了世人……

其二,儿童有求知的天性

“儿童是一个发现者。在寻求他自己的适宜形式方面,他是一个尚未定型的和有灿烂前景的人。”一切人类生来都是渴于求知的(亚里士多德语)。“求知是人类的本性”[2],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是儿童探索的源泉。

其三,儿童有渴望尊重、平等交流的天性

尊重和自由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而爱与被爱的前提都是尊重和自由。人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孩子也不例外。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其四,一些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天性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一些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天性,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等。

如何对儿童天性进行艺术教育

第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性进行教育

“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野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得够强健了,它们立刻就自行去做这些事情。”[3]儿童的身体发育有其阶段性,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长牙、走路、说话……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也有其阶段性。但这些阶段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无论体格、感觉训练,还是知识和道德教育,都不能过度集中地放在某一阶段实施,更不能强制进行,而只能适当分配在每一发育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

比如说五六岁左右(具体年龄是没有限制)有一定自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孩子,才可以开始学习器乐,而舞蹈、绘画等则可以更早地学习,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儿童学习艺术的年龄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大脑接受能力。

“人的智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于儿童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4]所以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善于发现儿童萌芽状态的阶段特征,“应该当心地捉住他们的性质上的有利时机”[5],“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而勉强被迫去做就要花费加倍的时间与劳苦”[6],然后给以适时、恰当的引导,抓住关键时机进行教育,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儿童天性艺术教育因人而异

由于收入状况、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的成长发育、智力发育状况等都不相同。这就要求家长多注意观察和引导,配合老师共同教育。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家长把孩子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当作互相攀比的资本;有的家长则认为学习艺术就能够帮助孩子出人头地;还有的家长认为音乐能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就认为越早学习音乐越好……也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就强迫孩子去学习艺术。这怎么可能形成兴趣?自然也学不好,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儿童的艺术教育首先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家长积极主动地了解、认识儿童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在确定目标之后,孩子就要跟随老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然后,老师针对不同性格、条件、爱好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教学工作。

第三,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多与儿童交流

人生而平等,不论年龄大小,不分贵贱贫富,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理应得到尊重与信任,这会增长孩子的自信,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学会弯下腰来、蹲下身子与儿童交流、讲道理,尊重、响应、鼓励、发现和引导他,给他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那远比体罚收效更快、更持久、更有影响力!

正如洛克所说:“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儿童一到懂话的时候,就懂得道理了。”

“成年人必须相信,在儿童的发展方面他们只能起一个次要的作用。他们必须努力理解儿童,这样他们才能适当地帮助他们。这应该是儿童家长的目的和愿望,也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和愿望。当然,儿童远比成年人弱小。如果儿童要发展它的个性,成年人必须控制自己,试着领会儿童的表示。”

第四,在儿童天性艺术教育过程中,注意儿童良好个性品质、自控能力、协作能力等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道德情操培养的关键期,优秀的道德品质必须从摇篮时期开始熏陶,“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7]所以加强道德教育需要早下手,要注意言传身教,避免懒惰和不良社交,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另外,老师、家长在课外时间,应当多给孩子讲述音乐家的成长经历、奇闻轶事等,引导孩子更多地涉猎相关学科丰富的知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孩子的自控、自律和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通过安排一些集体排练、演出、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形成儿童之间相互理解、欣赏,互相学习、交流和默契合作的良好气氛……提高儿童的整体修养。

第五,全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将艺术教育进行到底

创造力是儿童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儿童应处于主动地位,“儿童自己所作的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心灵需要和倾向”。而艺术学科又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为儿童提供更多自由、更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通过发展儿童的直觉思维,让儿童体验充满创造性的愉悦。

老师不仅应教授知识,还应给予儿童机会去发挥创造。不是告诉他们固定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做创造性的尝试。对于他们的创造性尝试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积极尝试、勇于创造的态度。

但是,在儿童充分展现创造力的同时,还要让儿童形成这样一种认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就如同玩游戏一样,凡事都是有规则的。

第六,抑制和引导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天性

在儿童生活当中出现的那些不好的、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天性,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进行积极的抑制和引导。

正是由于儿童具有上述天性和成长特点,更需要科学、完善、系统的教育观来指导和规范儿童教育、儿童艺术教育。但同时还要注意到: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不只为成人期做准备。所以,儿童教育一方面要着眼于未来,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与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现在,使儿童有一个欢乐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新华文摘》[J].2003(2)141

[2]苏霍姆林斯基著,毕淑芝等译,《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607

[3]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83第1版,1

[4](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101

[5](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52

[6](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63

[7](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51

[8]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51

[9](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80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是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政治权威认定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教育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P12-1《)。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学前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拥挤性”以及消费的“外部性”,政府需要对特殊教育提供补贴。从政策问题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残疾儿童在追求学前教育产品时,就会与其他群体的教育需求发生冲突。当政府以公共权威的姿态协调冲突时,必须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权威性调解。《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中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所能分享的教育资源和得到的教育机会不尽相同,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因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作为“准则”、“规定”,由国家公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实施,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协调残疾儿童与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并在国家整体教育利益分配中获得当得的份额(平等的教育机会),保护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的权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又使他们在寻求教育的过程中免受拒绝或侵害。该政策把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教育权益保障框架之中,残疾儿童不仅可以依此享受相应的学前教育机会,并当权利受侵害时有申诉的权力。

(二)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实践依据

通常人们倾向于把权力机关通过和颁发的教育法律,党政机关的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文本看成是教育政策,但容易忽视这些教育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行情况。然而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实践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性的问题。针对残疾儿童教育政策问题的答案总是一系列行动,是对“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详细分解。它并非意味着一系列的政策目标,甚至也不是指导原则,而只是实践的规范化和做事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既包括政策问题也包括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我们提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强调的是政策的工具性,即对残疾儿童教育权益的保护,强调的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本身,而不是政策制定的方式。因此它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政策文本,而是所有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规定。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与其有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是角逐现存秩序和声言参与权利的工具”[4](P3)。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不是一个独特的和明确的事物,而是一种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标明其行动意义的方式,其焦点集中在残疾儿童身上,以及教育机构、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行动的依据。

(三)把学龄前残疾儿童作为政策利益主体

教育政策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教育组织、个人[《](P9《)。在教育政策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角色、活动特征和需要。在本文分析框架中,学龄前残疾儿童就是残疾儿童教育政策方案所作用的利益主体。他们在政策中的基本利益诉求在于享有学前教育的权利,努力促使自己的学前教育权益在政策中得到体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利益的分配与教育关系的调整主要发生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权能的分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政策利益主体提供了一种获得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它尚不能保证权益的完全实现。第二层次是分配学前教育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这一分配层次为残疾儿童享有学前教育权利提供了充分条件,使第一分配层次的权能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落实,最终保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完全实现。根据《教育法》,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完善的教育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残疾儿童可能因为经济或自身等原因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在这里,我们凸显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学前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而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此外,我们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也体现了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负载的特质,关注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倡导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风气。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一)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问题取向性,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问题研究即政策问题建构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残疾儿童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自古有之,是客观存在的,残疾类型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P1)。这种缺陷使得儿童个体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7]。据2””1年中国”-》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以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岁残疾儿童139.《万,全国每年新增”-》岁残疾儿童约19.9万[8]。2””》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岁残疾儿童1》7.8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2%[9]。数以百万计的各类残疾儿童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教育服务。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泛指所有的学龄前残疾儿童,由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对其进行初步的集体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并进行针对性的缺陷补偿训练,为今后顺利接受初等特殊教育奠定基础[》](P《3)。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共同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许多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也证实,越早开始的干预便越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教育与训练,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1”]。”-》岁,是特殊儿童发现、鉴别和干预的关键时期,所有儿童都有权获得人生发展最佳开端的可能。然而调查显示,3-》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43.92%,其中城市为》1.48%,农村为2》141%,远低于普通幼儿园入园率(7”.《《%)[8]。原因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需求与各类康复训练机构匮乏和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制约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工作的发展。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11]。3-》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亟待改善。学龄前残疾幼儿处于弱势群体的底层,学前特殊教育因此成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这种教育的公平与教育权益的保障,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切实推动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到“普惠性”

受教育权是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我国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受教育的机会也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残疾人问题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2年12月,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号决议,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制定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呼吁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对此,我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机会成为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个主要内容,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从相关政策文本的内容来看,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并不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但是,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良好习惯和社会态度的养成以及缺陷补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表现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为残疾儿童提供平等的学前康复教育机会和更好的资源,提供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并在关心和支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完善残疾儿童学前机构、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方面呈现,提出了落实学前康复教育机构、设备、师资等三项内容为重点推进工程。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政策文本内容来探讨残疾儿童学前政策的发展。

(一)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教育政策的本质就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分配什么、如何分配是由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决定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虽然是一个理性的论证和决策过程,但并不是一种完全客观和价值中立的技术性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我们知道,教育政策分配教育利益、解决教育问题,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受教育资源、机会、结果等的公平分配,促进全体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因而公平、质量或效力、效率和自由始终是教育政策持续追求的公共价值。然而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公平、效率和自由的价值在政策过程中又是相互冲突的竞争性需求[12]。2”世纪8”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残疾人教育事业上,也是以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为重。1988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提出“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的政策导向,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即“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强调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轨道。此外,在随后颁布的规划文件中,如2””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2”1”年)》等文件中,把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及其巩固和提高作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特别是在“效率”与“公平”两种核心价值取向上,国家宏观的公共价值取向以“效率”优先,当然也兼顾“公平”,提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幼儿园附设特教班”,也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尤其重要”,并“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指出“早期发现、早期矫治、早期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上也发生了变化。2””1年《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水平要有大幅度提高;其他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2”1”年)》提出“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2”1”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即“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最初的“积极发展”到“大力发展”再到“普惠性学前教育”,展现出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由“效率”优先,逐步发展为“效率”与“公平”并重,进而发展为目前的以“公平”为重的发展路径。

(二)不断扩大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具体表现为受教育机会权和受教育条件权[13](P17)。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设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内容。1988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和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由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的残疾儿童学前班作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199”年《残疾人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条进一步明确规定:“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1)残疾幼儿教育机构;(2)普通幼儿教育机构;(3)残疾儿童福利机构;(4)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2”””年)》指出:要实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较大发展,应采取“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和普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积极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根据需要开设残疾儿童班;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开设学前班,与家庭相结合,开展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康复”的措施。这些政策文本出台与实施,使得残疾儿童依法获得学前教育机会,并且有权请求国家提供受教育条件并保证其平等利用这些条件,在其利用这些条件有困难时,有请求政府给予资助和帮助的权利。

(三)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1.国家发展的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命运,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状态,使他们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在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上缺乏必要的正确指导,再加上祖父母一代教育固有的弊端,诸如溺爱儿童、轻道德重物质等,尤其是对处于农村环境下儿童,其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极易往不良的方向发展,所以,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无论是对于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感,还是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格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造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引导,强化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无疑是较适宜的时机。只有处理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才能为其父母更好的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并以此促使国家继续健康发展的稳步进行。

2.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关乎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得不到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上的正确引导,极易使他们在道德品质上发生偏离,有的儿童不服学校管教、肆意违反学校纪律、沉溺于网络,甚至与社会不良青年纠缠在一起,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促使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生活堕落使他们的心情感到压抑,对他们性格的健全发展形成障碍。通过对当前留守儿童在思想层面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他们存在对生活热情不高、没有人生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提高其素质的要求,是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的要求,也是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措施

1.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影响生命教育质量的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想实现高效率的生命教育效果,还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合力,只有使这些因素密切配合才能发挥生命教育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功能,具体可以体现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奠基工程,在此要重视不断加强家长的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优化家长的教育思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因此,父母在对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选择时,要以高素质、良好的品行、较高的文化水平为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就尽量对监护人的监护作出一定的要求;学校教育是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水平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不断明确教育目标、教学思想,发挥其在儿童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作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大环境,应该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角度入手为儿童提供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2.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应该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要从农村留守儿童身边发生的事入手,通过对儿童行为规范的指导,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带领学生开展自然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参观活动,使他们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志愿服务、实地训练等方式加强儿童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并以此净化农村留守儿童不良的思想认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