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绘画教学

儿童绘画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析儿童绘画创作教学

摘 要:儿童绘画创作辅导是儿童美术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孩子美术绘画能力,创造力地表现,也是教师教授能力的体现。辅导儿童绘画,要从儿童特点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力,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火花。

关键词:儿童美术;绘画创作;辅导

Abstract: the children's painting creation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child art painting ability, creativity, is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teacher's ability. To guide children painting, to star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bility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nd image thinking, in the lif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capture the beauty of the spark.

Key words: Children's art; painting creation; guidance

儿童绘画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怎样在绘画教学中使孩子本身所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丰富的想象力、奇异的创造性等潜能,开发、释放出来呢?让每位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中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自己在辅导儿童创作绘画中的体验和感受,与大家共勉。

一、让孩子爱上绘画

辅导儿童绘画,很重要的是从儿童特点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力。儿童绘画的表现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要想让每位孩子爱上绘画。首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舞。不管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所画的画多么简单,只要他们是认真在做,哪怕是细微的进展,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千万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泼冷水。表扬是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绘画。赞许和表扬应该是诚恳的,不能一味说好。我们评价孩子绘画越是明确、具体、及时,就越能激发儿童的绘画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儿童绘画能让我们发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我在指导孩子画画时,尽量做到保护他们幼稚的童心。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等绘画构成因素有着自己的特点。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不能将教师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他们,要始终保持与童心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们能在快乐的气氛中提高绘画学习的兴趣。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引导孩子边学边玩,边观察、边制作、边绘画、让孩子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 这样才会让绘画学习成为孩子的乐事。孩子才能绘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为孩子创造最适宜绘画表现的空间和条件,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自由创造。

二、辅导孩子画好生活中的记忆画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创作教学浅谈

【摘 要】儿童绘画创作辅导是儿童美术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孩子美术绘画能力,创造力地表现,也是教师教授能力的体现。辅导儿童绘画,要从儿童特点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力,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火花。

【关键词】儿童美术;绘画创作;辅导

儿童绘画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怎样在绘画教学中使孩子本身所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丰富的想象力、奇异的创造性等潜能,开发、释放出来呢?让每位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中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自己在辅导儿童创作绘画中的体验和感受,与大家共勉。

1.让孩子爱上绘画

辅导儿童绘画,很重要的是从儿童特点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力。儿童绘画的表现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要想让每位孩子爱上绘画。首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舞。不管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所画的画多么简单,只要他们是认真在做,哪怕是细微的进展,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千万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泼冷水。表扬是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绘画。赞许和表扬应该是诚恳的,不能一味说好。我们评价孩子绘画越是明确、具体、及时,就越能激发儿童的绘画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儿童绘画能让我们发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我在指导孩子画画时,尽量做到保护他们幼稚的童心。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等绘画构成因素有着自己的特点。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不能将教师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他们,要始终保持与童心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们能在快乐的气氛中提高绘画学习的兴趣。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引导孩子边学边玩,边观察、边制作、边绘画、让孩子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 这样才会让绘画学习成为孩子的乐事。孩子才能绘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为孩子创造最适宜绘画表现的空间和条件,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自由创造。

2.辅导孩子画好生活中的记忆画

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火花。儿童鲜活的生活是他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怎样让孩子画好生活记忆画?首先,自己对校内开展的活动要有所了解;关注孩子、关注活动的焦点事件。(比如:运动会、升旗仪式、春秋游、超级大队委海选活动、节假日开展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记忆画不可错过的绝佳题材。其次,采用启发谈话,诱导回忆的办法进行创作。鼓励儿童用图画日记形式记录生活中的视觉印象,锻炼孩子美术创作能力,老师要指导孩子把每一项活动中有趣的、快乐的、最精彩的场景。捕捉在画纸上,就是一张很好的绘画创作。

3.辅导孩子画好命题画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教学浅谈

【摘 要】绘画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儿童画创作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仅使幼儿具备完美的智能结构。获得美化生活的知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各种感官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感情高尚,而且培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儿童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是检验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艺术创作;造型样式;因人施教;自由创作

儿童画一般泛指少年以下年龄段孩子们所画的画,是儿童为传达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反映对世间事物的认识感受,用形象符号、色彩意蕴和画面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造型样式,是儿童陈述事物和表现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艺术家,儿童画的画面往往是天真活泼的,甚至怪诞而不符逻辑,但正是这种鲜明的特征,使得儿童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所有成人画所无法比拟的。

儿童绘画的内容大多来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从简单涂鸦开始,儿童就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有意义的形状,再到颜色,再到内容,创造力可以无限发挥。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儿童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绘画是一种加强记忆力,促进观察力,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它是由微妙精细的观察能力、形象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协调运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组成的。这些能力是儿童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

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那些表现生动的儿童美术作品,大多是儿童观察和体验他们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之后表现出来的。没有了生活的积累,孩子脑海里的储备形象将少得可怜。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逐渐培养起来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不爱美的,学前的儿童亦是如此。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儿童的审美情感。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儿童发展的新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关键。在实际往往出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能融为一体。在儿童绘画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依葫芦画瓢,机械模仿的刻板教学。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完成“作品”的愿望非常迫切,会用较长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示范,而学生则坐着听老师讲,看老师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假思索地模仿。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更重要,对他们今后人格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有时教师为了突出所谓的“主体性”,干脆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只供给孩子活动材料、一幅范画,完全由学生自己去折腾,而自己则袖手旁观,在“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支持中引导,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一个好的美术老师不但要能画,还要会教,会教是一种引导。具体地说,在美术教育中,要从孩子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发展中把握“教”。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探索发现中去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让儿童经常深入生活,是儿童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和依据。儿童的绘画能力不是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媚态百生,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着自己。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挡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节假日带孩子到公园或郊外,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尤其是遇到节日或像赶庙会这样的风俗活动,更应该带着我们的孩子去见识见识,丰富他们脑海中的印象,体会民间艺术特色,放松他们的心情。面对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引导得法,孩子必将从中吸取美的养料。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大自然中尽情地玩耍,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多数孩子都做不到用心观察,蓝天、大树、小草、街道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已经激发不了孩子的兴趣了。但是如果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一片叶子可以有五六种颜色,雨后的树叶还会发光。有了这些真切的体会,孩子在做画时就不会感到单调、乏味。

全文阅读

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画创编教学

【摘 要】儿童的绘画作品大胆、夸张、个性鲜明,不受任何客观实际的逻辑约束,违反乃至颠覆实际逻辑,是儿童自由、纯真的天性在绘画中淋漓尽致的挥洒与表现,形成了儿童画独有的稚拙而奇幻艺术特色。儿童画的这些特点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与表达。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的作品时,不能以成人的评判标准去衡量作品的优劣。我们往往惊叹儿童绘画作品中奇幻的想象、强烈的童真童趣及稚朴的美。因此,怎样创作符合儿童审美的美术作品,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必须重视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关键词】儿童绘画;自由;纯真;颠覆

一、儿童绘画的定义及特点

儿童绘画是指儿童通过观察、认识外部世界后,尽情发挥想象力,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

儿童的绘画活动是儿童真实的自我表现。孩子喜欢的、厌恶的都在绘画过程中直接地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儿童的绘画活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我兴趣的自然展现过程。而兴趣也是促使儿童进行绘画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孩子在进行绘画活动时,并不像成人那样把绘画当作一种需要认真应付的工作或者活动来看待,他们更愿意把绘画活动当成一次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以游戏的心态对待绘画活动,对于任何一个成年画家来说都是很难得的,只有抛弃现实的功利心,才能画出最感人的作品。在游戏中,孩子纯真的天性和真实的自我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儿童的想象力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解放,使他们的美术作品具备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正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粗浅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偏差的。他们并不具备成年人所拥有的一套以客观现实为标准的评判逻辑或观念。换句话说,由于孩子不具备成年人的逻辑思维和观念,所以他们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并不受到这些逻辑思维、观念的束缚和左右,使他们的想象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画面大胆、纯真、夸张、毫不掩饰。使得孩子的绘画作品更贴近人们的心灵,也更容易与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而令人们感动;这是绘画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成年画家无法企及的。

作为一名成年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早已脱离了儿童时代的稚嫩,童年时代的自由率真、天真烂漫被成熟的理智取而代之。当他们进行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时,如何创作出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绘画作品,视乎成为横亘在眼前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鸿沟”是每一位成年人都无法逾越的,就连毕加索都说:“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画得像一位大师那样,但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画得像孩子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儿童绘画时束手无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美术院校学生在儿童绘画创作方面也有其天然的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经过美术专业基础训练,在绘画造型、色彩应用等方面基本保存孩童时代的稚拙和朴素,这使得他们绘画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更接近儿童的趣味和审美。而他们所缺少的就是儿童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全文阅读

在绘画教学中如何提高儿童绘画的能力

儿童画是儿童生命的图像,它应是自由欢快、轻松自然的,它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包袱,它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是人类艺术的一种原始感觉。“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儿童画的天地如此宽广。

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是丰富和发展思维想象能力最佳的年龄段。”人是根据形象思维活动的生物,儿童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在孩子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眼。他们的世界广大而自由:月亮上能荡秋千;动物可以开音乐会;恐龙从侏罗纪来到现代社会;连老爷爷脸上的皱纹都可以用熨斗熨得年轻……孩子们的天真、好奇、热情常常让大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跟成人受社会习俗制约的生存空间及受理智理念控制的思维空间相比,孩子们的世界广得叫人憧憬,美得让人流连。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创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尽快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方面的重要功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在绘画教学中提高儿童绘画的能力,并不是儿童绘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绘画活动是儿童表现个人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情感的活动,在这一时期不必一味的去计较孩子画出了什么,画得好不好,过多的干涉会使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受到限制,使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受到遏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画。对他们的绘画多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儿童大胆地进行绘画,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儿童对绘画产生兴趣。结合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引导他们,从启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教学中多以添画的形式出现,并以故事的形式引出绘画的主题,在引导儿童进行大胆想象的同时,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儿童有更多一点的想象空间我尽量把握好示范的度,并用生动有趣地语言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我还注重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多接触美的事物,用视觉语言感染他们。

儿童作画可不是乱涂鸦,他们的画“画中有话”,如把火红的太阳画成乐呵呵的太阳公公或长满辫子的小姑娘,把房子画在云朵和天空中……可见,在这些物象当中,饱含着他们天真纯洁而灵动的情感。试想一下,若把他们喜爱或厌恶的各种实物、形象作为"外力",却可以对其绘画行为起到鼓励或制止的作用。譬如,孩子们都想生活在玩具的世界里,有着童话一样的房屋,讨厌过多的作业负担等等,依据孩子情感倾向,有意识地经常使他们与这些物象交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孩子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他们就迫切希望通过画画的表现形式来直抒胸臆,即不断的激发儿童的情感和作画欲望。

许多孩子画画实际上喜欢照着临摹,觉得画得像了便是好的。作为美术教师,要帮学生有针对性的确定绘画主题,引导他们冲破一条强大的绘画意识的封锁线。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成绩多么不好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从儿童画教学的实践经验中可知,必须老师亲自带头,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在观察习惯形成后,应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空间结构的形体意识,在原始的热情上激发新的求知欲,引导儿童逐步走向感受物体的空间形态发展尝试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心中迫切希望自己的画与客观物体的形象相吻合,即钻进了“像”与“不像”的牛角尖。待儿童的心理、视学感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随着造型训练的深入,儿童的画面已经有了立体空间感。对透视等也有了朦胧的认识,线条也相应的稳定,理性思维在作画过程中明显体现出来。但他们仍处于眼高手低的心理矛盾状态中,常常表现在对画面中的某一线条反复的修改。

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得法,启迪和提高应重在顺应笔性,贵在陶冶稚趣。教师可限制孩子少用,甚至不用橡皮。使他们想画、敢画而不拘谨。正如日本研究幼儿美术活动专家坂光彦所说: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儿童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他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全文阅读

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

摘 要:幼儿绘画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原因。根据《幼儿绘画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制定适度的幼儿美术绘画活动的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教学活动情景,把握准确的活动重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扩展健康的绘画思路和经验等教育活动。教学实践后的反馈良好。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设计;儿童绘画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美术实践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设计和实施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合理的设计活动。同时国家在1999年10月出台了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的法规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性,规范了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等。所以根据《刚要》的要求,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绘画心理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通过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原因、具体的实施方法、效果反馈来加以说明:

一、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绘画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因: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在儿童尚未熟练的掌握抽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时候,他们通常更习惯运用绘画来指代事物和宣泄情绪。绘画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认知和心理成熟阶段都有不同的绘画表现。绘画活动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儿童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绘画活动当中的要求、活动方式、绘画的素材以及评价都很容易影响幼儿对绘画活动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以上的原因都说明,儿童的绘画心理影响着绘画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设计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1、介绍“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教会学生制定适度的绘画活动目标。

新《刚要》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要求教育活动要建立在对幼儿实际了解的基础之上。在绘画活动设计的课程当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对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绘画发展水平不了解,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个别辅导上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尺度。的确,现有的教材当中对儿童绘画的年龄和水平介绍甚少。因此“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知识的补充就显得有必要了。

全文阅读

漫谈儿童绘画教学中的情趣教学

情趣在教学中的运用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获得成功的最佳效果、激发培养儿童兴趣的重要手段。

如何在绘画中渗透情趣教学,我在具体实践中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童真、童趣激发兴趣

由于儿童稚嫩和天真,知识浅薄,想象能力强,形象思维突出,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挖掘童真、童趣上,主要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开启学生的心智体验在情感中、趣味中获得美的熏陶。比如我在教中国画《金鱼》一课先将准备好的实物金鱼、鱼缸摆放在课桌上先让儿童增加一定感性认识,集中注意力,再介绍金鱼。然后问谁知道小金鱼的模样特点和色彩,儿童人人参与到游戏活动,有的学小金鱼游动的姿势,不停扭动腰肢,有的嘟着小嘴学着金鱼吹气泡。课堂气氛导常活跃,在欢声笑语中,大家在感知美的事物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深化儿童艺术情感教育

怎样运用儿童语言的表达是上好课的关键环节。注重使用儿童语言和语气。例如教画《金鱼》,将金鱼拟人化用第一人称“我”来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孩子将自己融入角色,把静态的画面内容通过生动灵活、通俗的讲解,编写成一个“童话故事”深入浅出、直观地表达,因此很能激活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此刻儿童的思维高度活跃,儿童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引入到童话世界里。

三、设计充满童趣的教学场景

教学场景的设置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绘画中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还能通过丰富的表象感知,获得大量信息。再经过大脑的储存、加工形成新形象。如《金鱼》这课教学内容这样处理就比较好的,首先用白纸将黑板全部蒙上,用湖蓝色将白纸涂成“大海”,选出男女生若干名上台描绘出自己对金鱼模样的感受和在水中游动的情景。比一比谁画的金鱼有想象力、创造力,让大家看到各具形态的金鱼、各种色彩的金鱼,由此激发培养孩子的绘画热情和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设置有情趣的教学场景既开阔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探究事物的主动性和大胆的自我表现力。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心理特征与美术教学

最近在阅读一本名叫《儿童绘画心理学》的书籍,从阅读中,可以发现,儿童的绘画经历着三个明显的阶段:4岁以前称“涂鸦阶段”,5至9岁是“图式阶段”,9岁以后才进入“写实倾向阶段”。每个阶段不能超越,更不能倒置,但有所交叉。

就涂鸦阶段来说,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在2岁半左右,幼儿的涂画杂乱无章;3岁时,动作有所控制,即能重复同一动作;3岁半以后,能画出不规则的圆形;而到4岁,则已有一定的“拟像”能力。“涂鸦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绘画动作的控制。幼儿最初是乱涂,然后过度到有控制的图画,然后再过度到复杂一点的、能体现儿童意识的动作,最后止于“拟像”。大约出现在4岁左右的“拟像”绘画,是儿童绘画才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象征着他已经从以“动作”为主要特征的绘画活动演变到以“想象”为特征的绘画活动。4岁左右的儿童在绘画时常口中念念有词:“这是大树”,“这是老鼠”,“这是妈妈”等等。虽然画得不一定像,但他却是在想象支配下从事这种涂鸦创作的。4岁以后,儿童的绘画便进入“图式阶段”。有时也称“符号表现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画一些简单的、常见的东西,而且用他自己的方式或图式进行创造。这时所绘的画,不再像涂鸦阶段那样令人费解,绘画对象的一些主要特征都能得到反映。但是,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具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是按照他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反映对象的。一般来说,写实倾向阶段出现在9岁以后,它的主要特征是尽量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各种事物和现象,并尽可能如实的表现出来。

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是学校以及家庭对其进行绘画教育的科学依据。如果不遵循内在规律,不仅会使儿童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为根本,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促进和引导学生的绘画发展。

一、顺其自然,正确引导

儿童绘画从涂鸦阶段进入图式阶段,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是儿童绘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在的儿童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两个阶段,尤其是第一个阶段。这是不科学的。我常在一些学校看到“儿童绘画作品展”之类的东西,在为之感到欣然、惊叹的同时,也在想:这些成人化的绘画作品是否代表着绝大多数儿童的绘画水平?这种展览在助长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倾向?儿童的绘画教育是否应是小学美术课的“预料”甚至是后者的“提前教育”?为什么看不到“涂鸦作品展”或“符号表现作品展”之类?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鼓励他们去乱涂,乱画,因为在这种活动中会出现绘画才能的萌芽。没有这一阶段的教育,后继的更“高级”的绘画才能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和“符号表现”活动,不要用过高的要求来限制儿童。

二、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儿童绘画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儿童想象能力的理想发展。目前有许多的儿童绘画教学,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培养,虽然也重视想象能力的开发,但是实践中总是把前者摆在第一位。想象力的发展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儿童来说,由于思维水平相对低下,观察能力远未完善,不可能按成人的绘画方式从事绘画;此外,就儿童绘画心理的实质来看,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其本质,是根本性的东西。因此,儿童绘画教育必须切切实实地着眼于想象能力的培养,不要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合理性、现实性、客观性作过分苛刻的要求。

三、尊重个体,整体发展

全文阅读

儿童性别差异对绘画教学的影响

摘 要:儿童之间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受生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影响,这些差异对他们的影响有好有坏。因此,在素质教育阶段,因材施教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完整建立和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他们的性别差异。绘画教学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一支,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丰满人性等作用,因此探索有效的儿童绘画教学方式,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本文在儿童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对绘画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儿童;生理;环境;性别差异;绘画教学

1 影响儿童性别差异的因素

1.1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的不同简单地概括就是染色体的不同、性激素的分泌差异和大脑的组织结构差异这三方面。在生理因素的影响上,染色体主要决定了男孩、女孩的性别,这是男孩、女孩不同的重要因素。从性激素上来看,男孩分泌的雄性激素多于女孩,女孩分泌的雌性激素多于男孩,这是生理因素方面,决定男女性别差异的本质方面。但是在儿童时期,由于其生理各方面发展都还比较缓慢,生理上的差异也不是特别明显,对于性别的认识也还不是很全面,因此主要还是教育和环境决定了儿童表现出的差异性。例如,在儿童时期,男孩接触的群体以女性偏多,长此以往,他的思维或是行为就会偏向于女性化,反之亦然。在大脑的构成方面,左脑代表着言语和抽象思维,右脑代表着形象思维的空间想象力。很多男女研究都表明,在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上,女孩的左半球功能优于男孩,男孩的右半球功能优于女孩,这也是女孩更善于语言表达,男孩更善于抽象表达的原因所在。但是这些差异也是经过儿童的成长,由大脑内部慢慢地变化和累积而来的,并不是一生下来他们在大脑的构造方面就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教学中,笔者分析出在儿童时期,造成儿童性别差异的因素中,生理因素只是决定了谁是男孩,谁是女孩的本质,但是对他们心理上,认识上的影响是很小的。

1.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这些都影响着儿童性别差异的形成。例如,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家庭角色的分工,对男孩、女孩的教育都会影响他们性别差异的形成。如对待女孩轻柔一点,男孩严厉一些,男孩、女孩名字的强化分别,玩具的分别,还有教育的分别化等等。

在学校环境中,老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活的深入导向者,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形成也在进行着深一步强化,如会把一些更难,或是苦的工作交给男孩,而女孩则是做一些相对轻巧的事,这就在一定的基础上给儿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化,意识进行了加深,还有学习的教学上语言、行为等的不同化教育影响。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教学重在兴趣与辅导

儿童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和校外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少年儿童学习美术的基本技能和表现形式,因此,儿童画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持续兴趣与创作辅导是儿童画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的两项重要工作。

一、努力激发和培养儿童对绘画学习的持续兴趣

学习美术,兴趣是基本动力之一,大部分儿童从小爱好美术,绘画兴趣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绘画兴趣减弱,甚至出现转移现象,影响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应找出儿童转移绘画兴趣的主要因素,采取一些积极的、具体的措施控制儿童转移绘画兴趣,力争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一)教师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家长重视与支持,让父母热情地帮助和鼓励儿童学习绘画,帮助儿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方面的尝试,体验活动过程和成果的乐趣。如鼓励孩子们用绘画形式表现身边的景物、事物及情绪,抒发内心活动,体验绘画独特的表达形式;鼓励儿童多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绘画小组、板报小组等组织,发挥作用,展示才华,激发孩子学习成就感和欲望,保持孩子美术学习情趣。

(二)多鼓励表扬孩子,积极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在绘画学习中得到老师家长真诚的认可,可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教师可以经常介绍画家轶事,培养儿童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喜爱绘画的信心和恒心。采取一些造型游戏与方式,结合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其在创作中找到成功的快乐,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

(三)多组织儿童参加集体绘画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儿童绘画表演、儿童绘画比赛、举办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等,促进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在绘画中体验美的享受。同时帮助儿童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高学习美术兴趣和能力。

通过控制儿童绘画兴趣转移,培养儿童对美术的持久兴趣,促进儿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创造的精神,发展儿童美术实践能力。

二、加强儿童绘画中的创作辅导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