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绘画

儿童绘画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绘画心理

小学的美术教育的实质是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以及人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对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已有阐述,指出其不科学及模糊之处;点明了儿童美术教育的独特性质以及与其它美术教育的区别,揭示出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创造性的造形活动。但在其教育当中儿童的绘画心理和绘画技能尤为重要。下面先将儿童绘画心理和绘画技能做几点分析:

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由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而且儿童绘画的发展状况同样也是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儿童绘画发展中各个阶段的特性,才能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而去制定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在这里我们根据儿童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把儿童绘画心理分成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1-2年级)

这个阶段是儿童由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以学校正规教育为主的学习生活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作为教育者所面临的最主要课题,就是如何把儿童在入学前的自由式即兴作画的热情引导到正规学习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教材要适合此阶段儿童的兴趣外,师授课方法要正确得当。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对这种正规的学习方法感到新鲜好奇,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因而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宜以正面鼓励和耐心细致的引导为主,如果因授课方法不当,激不起儿童的学习热情,或是指责过度,无疑将会使他们中断绘画的兴趣,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

2中组阶段(3-4年级)

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作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状态。因为这时期的儿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此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具备。无法解决诸如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因而作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如不注意引导,过度指责,容易导致大批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当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方式,如走出课堂、多增加写生和速写的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很有帮助的。

3高级阶段(5-6年级)

在这一时期,儿童在抽象思维方面已得到了很大发展,爱好美术的同学此时热情更高,他们对形体的观察理解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常规教育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教师就需对这阶段的学生教育要有所区别,除了传授课堂知识,在课外对爱好美术的学生要系统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写生能力的训练。

全文阅读

原生态儿童绘画与专业儿童绘画的异同

摘 要:儿童画是儿童表达内心情感和愿望并与外部世界交流的窗口,其作为儿童表达自己对世界认识的一种视觉符号,并不需要过硬的技能技法。本文结合心理学知识,通过对原生态儿童绘画与专业儿童绘画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当今儿童绘画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儿童绘画;原生态;专业性

一、原生态儿童绘画与专业儿童绘画的界定

儿童画主要是指儿童在12岁以前的绘画,体现出稚拙性、符号性、夸张性和模仿性等特点。

专业儿童绘画体现在技术性和艺术性上。技术性是指绘画的技能,包括造型能力、表现力等。艺术性则是指绘画创作中反映出来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效果。专业儿童绘画作品表现出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和谐、画面饱满、装饰性强等特点。

原生态儿童绘画简单来讲就是指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儿童绘画。画面完全是儿童心灵的写照,没有名利功欲,运笔顺其自然,充满感性。所以落笔大胆、用线随意、造型夸张、联想丰富、构图饱满、色彩鲜明成为原生态儿童绘画的闪光点。

二、儿童绘画心理概述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画是儿童内心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是充满特定意义的。儿童的绘画作品作为一种意象可以透视出儿童的心理。如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喜欢画重复的东西,像不断的圆或迷宫,画中缺乏人物,可能就是人际关系欠佳的讯号。儿童的性格特点会通过绘画作品的色彩传达给我们。心理学中把人的性格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气质类型。兴奋型和活泼型的儿童在绘画时表现的富有激情,色彩鲜亮,构图饱满,但往往容易激动,缺少耐心。而安静型和抑制型的儿童,绘画时表现得比较认真,有始有终,但作画略显拘谨,动作有些迟缓。这种构图、色彩上的差异昭示着儿童性格类型的不同。通过儿童绘画作品对画面中意象的觉察、体验、调整,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将对儿童心理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

摘 要:现代艺术家认为儿童能将自然物象简化以示意性的符号来传达物象,并以平面的形式出现,这是人类原始本能的展现。这和以主观自由表现的现代绘画有了一脉相通之处,从而使得长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儿童绘画成为现代艺术家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不过现代绘画并不等于儿童绘画,只不过受其影响,借鉴儿童绘画的表现而已,这是现代画家有意识的追求的结果。

关键词:观念; 自由; 无意识; 有意识; 无逻辑性; 回归; 单纯; 稚朴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33-001

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稚朴天性的反映,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奇特的美感。现代绘画创作的目的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式去创建一个主观世界,给人启发和感悟,是现代工业文明在绘画领域中的集中反映。在许多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中能看到些许。为什么儿童绘画能影响西方现代绘画呢?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第一,这是由于西方绘画的观念改变决定的。当西方传统的古典写实绘画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时,迫使现代艺术家不得不转变思路,开辟新的途径。除了自身规律之外,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科学、哲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照相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传统写实画的冲击很大。

许多艺术家都认为传统的再现绘画应让位于照相机。其次,现代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的发展,为现代绘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如爱因斯坦的时空概念和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和梦的分析理论。前者创作突破了传统的三维空间理论,使得绘画创作产生了形体的变异,型的重叠、交错、分割、倒置以及画面空间层次的变化。后者促使了艺术家突破逻辑与现实观念,主张艺术创作不受理性和道德法则的约束,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糅合在一起,追求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的随意性,来达到内在的、梦幻的现实。因而现代绘画的价值取向由注重再现客观世界到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由此引发了对东方、中世纪、原始艺术、儿童艺术的研究兴趣,从他律的角度深刻改变了现代艺术家的审美观。

第二,儿童绘画在现代艺术家的关照下,才显出本身的审美特质,这种特质反过来又影响了西方现代绘画创作。现代艺术家认为,儿童在进行绘画时是凭人类的直觉思维,随意的、自发创造的。作品属于原创性的,具有真正的纯真性,是艺术意想的原始来源。正是由于现代艺术家的关照,才使得儿童绘画的艺术价值得以承认。儿童的主观自由的表现被现代艺术家视为摆脱传统绘画技法来表达主观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这样现代艺术家就能够自由表现空间,可以大胆的使用色彩,对形体进行新的组合,这以毕加索等大师的艺术作品为代表。

儿童绘画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影响西方现代绘画的呢?这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文阅读

原始绘画与儿童绘画的表现差异

摘要:原始绘画作为人类绘画发展的幼儿期,与儿童绘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生活环境不同,两者的艺术表现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将从绘画动机、绘画题材、色彩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阐述。

关键词:原始绘画;儿童绘画;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也变化着。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艺术自身的不断完善。原始绘画已经具备了高度的艺术品质,它们是原始的而非落后的。当我们面对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青铜器上神秘饕餮纹等原始先民浩如烟海的绘画作品时,无不为之感叹。但原始先民不会像儿童一样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无功利的表达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这与儿童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原始绘画与儿童绘画的绘画动机

我们翻阅资料发现,在欧洲很多石窟岩画都画在隐秘的洞穴中,它们并不是为了供人们欣赏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绘画技法。艺术史学家认为原始绘画有着强烈的功利和实用价值,被赋予了巫术性质。原始先民用绘画的形式保证狩猎成功,把动物的形象刻入石壁,在被画的动物身上都画有用棍棒刺中和打击的痕迹,那么那些大型的、凶猛残忍的、不易征服的动物也就能在下次的狩猎中被成功猎杀,预示着下次狩猎的收获和原始部落劳动的丰收以及生命的延续。

儿童绘画是儿童自身生理需要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是在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借助绘画这样的表现形式传达自己的情感、发泄内心的情绪,绘画的过程是他们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例如,他们会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一天的生活、描绘自己幻想中的世界,“愉快的一天”、“春游”等都是他们乐于表现的主题;不同性别的孩子们喜欢描绘不同的事物:女孩喜欢画长发飘飘的“美少女”,男孩则津津乐道自己作品中手拿兵器的“奥特曼”。他们的绘画相比原始先民的作品没有任何功利价值,指在表达自己的所看、所知、所想,并以此来表明自己高兴、难过或感到有意思的情感体验。

二、原始绘画与儿童绘画的题材

题材是作者生活经验、情感积累、审美追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题材的选择对于一副作品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始绘画的题材相对匮乏,表现技巧单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食物的需求,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中我们常见被猎杀的动物或是驯养的家畜,他们认为可以通过绘画施以巫术确保狩猎成功,因此大型草食动物例如马、牛就成了原始艺术的一大主题;二是生殖需求,原始先民用孕妇、性器官等表示他们对生命繁衍的渴望和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拉文特岩画为代表,岩画中经常出现舞蹈场面,其中最著名的是《跳舞的妇女》一群着衣的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跳舞,岩画表现了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那男性的形象非常小,比起围绕着他的那些女人们要小的多,这幅作品看起来,更像表现某种仪式。这种淳朴、拙劣的美是植根于大自然之中,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全文阅读

谈儿童绘画的自然表达

【摘要】儿童绘画是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是自主地传达其纯真心态。教师在指导儿童绘画活动中具有引导的作用,既要了解儿童绘画的心理,又要抓住儿童绘画的动机。同时,教师在引导儿童绘画时要善于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认识到儿童绘画的自然表达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认知。

【关键词】儿童绘画;绘画心理;自然表达

儿童绘画在美术教学中处于起始阶段,也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关键。儿童绘画的自然表达是指儿童绘画时内在的动力、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并用他们自己的艺术语言传达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用成人的眼光来观察和评价儿童画的好与差,用成人对世界理解来约束儿童绘画的想象力,使儿童的心灵受到束缚,这就有可能影响儿童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儿童绘画的原动力。

一、儿童绘画的原动力

儿童绘画不只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种游戏,具有多种功能。香港耆英在“发展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与学前儿童绘画教育”中说:“孩子的智慧发展阶段与绘画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相应的显著性,绘画是儿童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因此,对孩子来讲,绘画不是任务,而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活动,这种活动是自由的、轻松的、快乐的,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画画,不愿意被束缚。他们可以随意地拿一些东西当画笔,凡是能被涂鸦的地方都是他们的画板,他们可以创作出各种新奇的作品。”皮亚杰认为:“孩子们专注于自己的观点,他们对想象力称为自我中心主义。”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这类对应关系证实了儿童绘画能够作为儿童发展的一种标志。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纯真的、无邪的,但又是神秘的。他们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意境。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喜、怒、哀、乐等)用绘画的方式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在幼儿时期,他们对文字语言还没有完全掌握时,那么绘画就成为他们的另一种传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他们绘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

二、儿童绘画的心理

绘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也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儿童绘画是孩子的纯真本能对世界的理解,其基本价值是促进儿童对生命和世界认识和感悟。儿童绘画心理和儿童绘画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同阶段的儿童画有着不同的绘画特征,其发展和变化都受其个性来支配。

全文阅读

浅谈儿童自主性绘画

【摘要】儿童自主性绘画倡导儿童依据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地表现自我,不断地进行创新。在儿童自主性绘画中,儿童是自主的,画法和绘画过程也具自主性,但又不同于自由画,教师在活动中具有指导和主导地位。在指导儿童自主性绘画时要善于激发儿童绘画兴趣,带儿童参加各类活动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及感性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并注重培养儿童的智力技能。

【关键词】幼儿绘画 ; 自主性绘画 ; 自主性绘画的指导 ; 欣赏 ;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35-01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绘画的教育功能具有丰富的心理内涵。儿童画是艺术,但孩子从来不会为艺术而艺术,他们在绘画中总是全身心地抒发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获得美的情操;儿童画是形象语言,但他们不会单纯为美而画,图画是他们与人沟通的符号;儿童画是孩子的自我表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经验、情感和愿望。

自主性绘画从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界定、画面的组织、形式的选择等构思和构图以及表现过程,都融合着儿童的人格发展特征、智慧发展水平、社会认知特点、审美水准以及表现能力。所以,儿童在完成一幅自主性绘画的过程中,浓缩了自身的智、德、美多元素质。

儿童画具有多种教育功能,自主性绘画,把这种种教育功能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启迪儿童的心智,激发儿童的情感,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来提升儿童绘画的教育功能。

二、关于儿童绘画的心理发展特点

全文阅读

让儿童的绘画“听”得见

摘要:儿童的绘画是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它既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也是儿童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同时,儿童的绘画又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透过这种语言,能使我们聆听到儿童的心声,走进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进行交流,从而能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绘画;情感 ;交流;评价;欣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23-01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美术课在学校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积极让孩子参加校外美术兴趣班,这都说明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评价儿童的绘画时,更多的教师和家长仅仅停留在儿童绘画的表面,而忽视了隐藏在显性的绘画中儿童所诉说的精神内涵。鉴于此,我们不仅仅让儿童的绘画看得见,更应该让儿童绘画“听”得见。因此,倾听儿童的绘画语言,使我们与儿童真正的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了解儿童绘画情感表现的特点

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现是稚拙的、天真的、简单的,他们通过表象、言语及符号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首先,儿童以夸张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作为表现情感的媒介;其次,儿童还通过直觉表现情感;再次,儿童绘画具有表现性。儿童绘画情感的表现性并不像大师级的艺术家有那么的写实,他们稚拙、歪曲的线条,并不是他们有意识去追求的,而这就是儿童所谓的艺术创造。这种不受限制的、天真、甚至可爱的绘画形式也是不能被模仿的。像毕加索那样毕生追求的那样,儿童绘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语言。怎样能很好的倾听儿童的绘画语言,走进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先要对儿童的绘画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走出对儿童绘画评价的误区

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很多老师总是以专业的角度去看待最后的成果,要求儿童绘画的构图、比例、色彩等,以达到所谓的教学质量。常常按照自己预想的成果去引导儿童绘画。而家长更是经常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绘画作品,甚至以攀比的心理衡量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能力的差别。以这样的发展趋势,很难想像儿童绘画到底能带给儿童身心发展多少益处。正确的评价儿童的绘画,不仅对儿童的美术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儿童绘画解读出更多的东西,尽可能感悟到孩子内心的想法。他们可爱的表现欲,以及天真的话语,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我们应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善用激励保护原则;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孩子表现美和创造美热情。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的欣赏与评价

摘 要:儿童绘画即不是俱像绘画也不是抽象绘画,更不是卡通绘画。它是一种意象绘画。儿童绘画与生俱来的就是创造。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画种的名称。这一时期,大人们不应太苛求幼儿的绘画技能,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创造热情,同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万万不能用成人眼光和要求去评价儿童画。

关键词:儿童绘画 评价 欣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1-01

一、什么是儿童绘画

儿童绘画即不是俱像绘画也不是抽象绘画,更不是卡通绘画,它是一种意象绘画。儿童绘画与生俱来的就是创造,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画种的名称。儿童绘画作品往往表现局部大于整体,这与儿童生理心理是息息相关的,在儿童心理他认为把自己的印象最深最重要的表现出来,反复的画细致的去琢磨、刻画、也在不自觉的忽视或简化其它部分,无意识的夸张和简化、概括和变形。对某些事物不会正确的判断,手腕眼脑协调性差,不能控制自如。在描绘对象的时候充分表现概括性。儿童线条没有做作和油滑之感,具有浓厚的天真、原始、自然、纯朴、稚拙的美。

这一时期,大人们不应太苛求幼儿的绘画技能,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创造热情,同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到了六岁以后,幼儿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绘画也进入形象期,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绘画创作,同时也有了较强表现力的绘画能力,这时就可以对幼儿提出一些技能上的要求,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进入8岁以后,幼儿阶段结束,少儿阶段开始,少儿对所要表现的物象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严格,更有目的性,对物象的绘画表现中则会更多地加入自己主观的思维成分,表现欲望也会更加强烈,这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了儿童画所特有的那种稚气,从孩子们那稚拙的画卷里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捧腹大笑和忍俊不禁的画面。

我们不能把儿童画当成人画看,是有道理的,无论从心理上或者生理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如一个儿童和一个成年人同时写生一辆自行车,首先从观察能力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儿童写生从不考虑构思、比例及透视关系,加上表现力有限,画出的自行车往往是轮子不圆,大小不一,所有的线条都会歪三扭四,但并非有意夸张、变形,而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很正常的,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而对于儿童美术作品,我们成年人,尤其是不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却并不是很了解、很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按欣赏成年人的画那种审美观来看待儿童画,我们很容易犯错,忽略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超越了儿童年龄段、违背了客观规律。所以说,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儿童作品时,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用贴近于他们生活的眼光去看他们的画。当孩子在给我们看他的画时,我们必须重视和尊重他自己的观点。

二、究竟怎样去具体评价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特征的研究

摘 要:儿童绘画成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儿童绘画的概念,并从形、色、意三方面入手论述了儿童绘画中呈现出来的关联性、情感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成年人应该放开思想,学习儿童自由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儿童绘画;关联性;情感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96-01

一、儿童绘画的概念

儿童画没有十分严格的年龄限制,只要是儿童自己创作的发自内心的绘画,不论内容是想象的、写生的或是命题的都属于儿童画。这种画往往都带有儿童独特的心理和审美特征。相反,儿童作画中有过多老师和家长的参与指导,那么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技法等都可能会发生偏离,即使由儿童完成,这些画也不是典型的儿童画。

二、儿童绘画的特征

(一)关联性

1、大与小体积的关联

全文阅读

儿童绘画基本特征探析

摘要:儿童画是儿童与外界交流的一种语言,是孩子们认识社会,参与生活的一种行为,其绘画多表现为无畏无忌和夸张变形,作画时经常把立体的物象平面化,用最简单的平面几何形来概括物体形象,用X光透视法来表现被遮挡的物体,不受固有色限制而大胆用色,对所画的对象进行繁复的美化装饰已达到拟人化的绘画效果。

关键词:儿童绘画;物象平面化;夸张变形;X光透视法;简约图式

儿童绘画是儿童与外界交流的一种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没有固定规范的表达手段,它反映了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是孩子们认识社会,参与生活的一种行为,他们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周围一切事物最朴素、最直觉的心里感受,以抒发其感情、表达其爱憎,是孩子们纯真思想感情的语言,他们的表达方式比别人更直率,寓意更丰富。笔者多年来从事儿童绘画教学,逐渐学会了欣赏儿童画,本文就儿童的绘画心理特征做以简述。

一、儿童绘画具有无所顾忌的天真特征

绘画是儿童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还是儿童的精神创造活动。儿童绘画单纯诚实、天真无邪、表达感情最纯洁、最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掩饰,如:严浩小朋友的绘画:作业太多,书包压驼了他的背,这是儿童天然心态的写照,反映了他们内心无畏无忌,无思无虑的创造品格。

二、儿童绘画具有夸张变形的无法则特征

儿童时期由于还不能客观观察事物,他们不能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比例以及远近关系,不会像成人一样周密地思考问题,不讲究构图法则,而是心里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例如他们往往画出比人大许多的小猫,画出比自己脸大许多的花朵,同时,他们总是最直截了当的夸大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人物,物体的某种特点或某个局部。例如:把踢足球的人的那l腿加大加粗;画妈妈的头发很长,梳头发时站在很高的凳子上,头发还在地上拖着很长一截;画一个经常大喊大叫的同学,嘴巴占去了脸的一大半。儿童画造型的夸张是因为幼儿想象的丰富和感觉的敏锐,画的是他们的所感、所知、所想。

三、儿童绘画具有立体物象的平面特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