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唐诗歌曲

读唐诗歌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内艺术歌曲唐诗音乐文学特点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发展最为繁盛的一个时期。唐代的诗人辈出,才华出众,唐诗的兴盛,不仅对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唐诗在我国现代艺术歌曲的音乐表达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唐诗的文学性和音乐性,被作曲家用音乐来进行演绎,更好地展现出唐诗的意境和韵味。

一、唐诗的文学性

(一)诗歌的语言之美

唐诗的文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唐诗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而且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在语言上,唐诗的歌词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其语言或轻快或深沉,都代表着我国古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感。而在语言上,唐诗的词也是比较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看似通俗简单的语言,却洋溢着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张狂和自信。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唐代的诗歌在语言的表现上是极为凝练的,诗人们为了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简练,也是苦苦思索,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才达到的。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唐代的如柳宗元的作品《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20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这种通过语言的简洁却达到诗意的丰富内涵的诗歌,在唐诗中比比皆是。

(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不论是古代的诗歌,还是当代的诗歌,能否给人感受到深刻的意境,是评判诗歌是否是好诗的一个重要标准。唐诗在意境上的独特和韵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也是因为唐诗的意境独特,深刻且耐人寻味,唐诗的这种意境,与现代意义上的歌曲的意境相似,都有着美且优雅的意味。唐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在意境上却是以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以及所描写景物的深远意境。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物来表现出秋夜江边的迷人景色。残阳将要落去,还留有一半在水中,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悠然舒适,而江水也表现出半江红艳艳的,看上去非常美好。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深了,露珠像珍珠一样挂在江边的草丛树木上,一弯月亮,高高的悬挂着。这种如画一般的宁静意境,使人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美好,内心变得安静和悠然。二、唐诗本身就具有音乐特性在唐诗中有着音乐的特性是很普遍的,而音乐进入唐诗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古代的诗人们有很多不仅是诗人,更是当时的音乐家,对音乐有着一定的造诣和修为。他们探讨音乐,甚至亲自去表演乐曲演唱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唐诗有着规律的节奏,唐诗的这个规律使它与音乐是极为相通的。在音乐中,也要讲究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感。而唐诗本身就拥有着节奏感。唐诗在句式上是整齐的,读起来的时候就好似在唱歌,而古代的诗歌,在当时所在的环境中,也不是像现代的说法“读诗”,而是“吟诗”,其中就有唱的成分在其中。唐诗的节奏与它的韵律和平仄是分不开的。唐诗的韵味之美使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音乐美感。而唐诗的平仄,是唐诗读起来和好听的一个关键。唐诗,尤其是律诗,在平仄上是相当讲究的。宫商角徵羽,这种古代音乐的表现方式,与唐诗的结合,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三、唐诗在艺术歌曲中音乐文学特征的展现

(一)取材唐诗的语言

全文阅读

唐诗音乐文学特点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发展最为繁盛的一个时期。唐代的诗人辈出,才华出众,唐诗的兴盛,不仅对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唐诗在我国现代艺术歌曲的音乐表达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唐诗的文学性和音乐性,被作曲家用音乐来进行演绎,更好地展现出唐诗的意境和韵味。

一、唐诗的文学性

(一)诗歌的语言之美

唐诗的文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唐诗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而且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在语言上,唐诗的歌词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其语言或轻快或深沉,都代表着我国古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感。而在语言上,唐诗的词也是比较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看似通俗简单的语言,却洋溢着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张狂和自信。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唐代的诗歌在语言的表现上是极为凝练的,诗人们为了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简练,也是苦苦思索,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才达到的。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唐代的如柳宗元的作品《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20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

这种通过语言的简洁却达到诗意的丰富内涵的诗歌,在唐诗中比比皆是。

(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不论是古代的诗歌,还是当代的诗歌,能否给人感受到深刻的意境,是评判诗歌是否是好诗的一个重要标准。唐诗在意境上的独特和韵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也是因为唐诗的意境独特,深刻且耐人寻味,唐诗的这种意境,与现代意义上的歌曲的意境相似,都有着美且优雅的意味。唐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在意境上却是以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以及所描写景物的深远意境。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物来表现出秋夜江边的迷人景色。残阳将要落去,还留有一半在水中,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悠然舒适,而江水也表现出半江红艳艳的,看上去非常美好。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深了,露珠像珍珠一样挂在江边的草丛树木上,一弯月亮,高高的悬挂着。这种如画一般的宁静意境,使人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美好,内心变得安静和悠然。

全文阅读

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曲的教学

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画卷,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最强音。古诗词曲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继承呢?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诵读效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初中生要反复诵读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积累中培养语感、提高素养。古诗词的诵读不能简单理解为朗读,它要求熟读成诵,读出音律美,读出意境美,读出情感美。诵读应该贯穿在诗歌教学的全过程。初中生还要从“诵读”过渡到“欣赏”,“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的这些目标,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完成。诵读的形式有多种,教学时要注意变化,以避免单调乏味。从过程看,诵读讲究层次,比如,有的教师总结的的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每次诵读,要达成一个目的,让诵读循序渐进。

有的教师执教《诗词曲三首》一课时,在录音播放后,多次让学生大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但是没有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问题,也没有对每一次的朗读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缺少层次性朗读指导。同时,教师在学生朗读后缺少评价。如果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激励,那将很难达到朗读目标。

同时,语文教师应锻炼诵读能力,让诵读成为教学和生活的习惯。教师的范读在诵读教学中作用巨大,录音和课件都不能代替,教师在诵读方面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朗读。

二、随文指导学生修辞知识,入情入理地欣赏古诗词

在古诗词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用典、互文等修辞,教师如果不随文指导修辞知识,它们会成为初中生阅读古诗词的拦路虎,直接影响学生的诗词欣赏。

《诗词曲三首》分别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范仲淹的《渔家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次出现用典,李白的“明朝散发弄扁舟”和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分别引用关于范蠡和窦宪的典故。教学时可以顺势提问:这是用典的方法,这里用典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的理解,多数学生会按字面语序理解为因忧国思家,诗人彻夜难眠,满头白发,士兵们也流下热泪。在执教时,我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难道白发的只是将军(诗人),流泪的只是征夫吗?学生们很感兴趣,讨论激烈。这时,我适时提醒学生,有一种“互文”的修辞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要前后补充从整体理解其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句也有互文修辞,可理解为:因为忧国思家,诗人(将军)和士兵们都满头白发,流下热泪。

全文阅读

唐诗中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的融合

我国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诗歌举足轻重。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得以极大升华。

《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讲述唐朝三大诗人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相约郊游,图中饭店吃饭偶遇几个歌手,三人即兴打赌看谁的诗歌被传唱的数量多,结果,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先后被演唱,难分伯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唐代,诗歌就是人们传唱的歌词,唐诗可以直接入乐歌唱。

(二)内容上与音乐美的结合

诗中有乐不仅仅体现在唐诗入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还体现在音乐入唐诗更是时尚之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其中, 酷爱丝竹之声和操琴之乐的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下有关音乐的诗歌近五十篇,由此可见“音乐入诗”之广泛性。音乐入唐诗,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全文阅读

让流行音乐走进诗歌教学

1.引言

我在教初二学生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后,为学生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当时,我只是想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放一遍就算了,但出乎意料,学生的兴致很高,要求学唱这首歌,于是也让他们学了。后来有好些学生要求听听其他的古诗词改编成的流行音乐;也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反映平常由于学业繁重,不能尽情地听流行音乐。基于以上两种情况,我有了一个思考:让学生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诗歌和流行音乐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亲和力。

2.背景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及中外名人都十分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

我任教的初二(3)(4)班学生在初一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课前说诗活动,每课一诗,活动分四个程序:一)引读(故事或背景导入,增强说诗的趣味性,可听性)。(二)诵读(要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背诵诗歌)。(三)译读(用诗化的语言解释诗句)。(四)赏读(要求查找较多的资料对本诗作文学欣赏)。而且,诵读时配乐,赏诗后出示配诗画一幅,画和原诗用幻灯片。经过一年的说诗活动,学生对如何查找资料欣赏诗歌已是驾轻就熟。所以我打算上一节《水调歌头》的拓展课,我选了四首含“月”的诗词,即《静夜思》(李白)、《无题》(李商隐)、《苏幕遮》(范仲淹)、《虞美人》(李煜),布置学生课外欣赏,要求每位学生都自己查找资料欣赏这四首诗词

3.问题

如何让流行音乐和古诗词完美地融合呢?

4.解决的方法

全文阅读

多样诵读可尽享诗词之美

唐诗宋词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内容进入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受学生的欢迎。可教学现状却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校本课教师课堂上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诗词――解释字义、词义、句义,作翻译,挖典故,析修辞,机械地归纳主旨,这样就难于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诵读不能还原诗词本来的审美特质,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不能遵循美育规律,不能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校本课上成了语文课。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尽唐诗宋词之美?如何使学生在诵读唐诗宋词的过程中充实学养并提高审美素质呢?关键还是一个“读”字。只有多样诵读才能让师生尽享唐诗宋词之美。

一.教师的背读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诗歌是语言的精粹,特别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有形象美,让形象走进读者脑际,焕然于读者心灵。做到这一点,读是关键。唐诗宋词诵读的校本课教学,教师的背读应领先学生一步。当按教学进度要诵读一首唐诗宋词的时候,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读,学生一下受到感染,一颗颗羡慕的心就会跳动起来。特别是教师背读时,准确把握诗词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词的意境,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学生在倾听诗人心声的同时,也是在倾听教师自己的灵魂与诗词产生的共鸣。这时,你要让学生也诵读诗词,他们聆听了自己敬爱的老师优美动听的背读,学生沐浴在老师的如痴如醉中,他们怎能不被引入诗意词境呢。当一首首优美的诗词被老师用真情播放,用全身心的投入去表演,甚至是声泪俱下,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吗?

有了教师这样的背读,再让学生通过教师严格设计的因诗而不同的朗读形式,揭示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再读。从单个到多个,多个到全班,班级到全校,学校到社会,让唐诗宋词的诵读形成一种和谐、一种氛围、一种感动,唐诗宋词诵读就有自己特有的天地了。

二.诗味的朗读

古典诗词的节奏是根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有“顿”来体现的。唐诗中,五言三顿,是指每句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七言四顿,说的是诗句的音节组合方式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停杯――投箸――不――能食……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引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按音读和意境的节奏划分,把节律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凡是有规律的运动都可造成节奏,诗歌语言是由有意义的声音组成的。它的强弱、长短的不同组合,如果符合一定的规律就形成了节奏。中国诗歌不论古今得有中华民族美的原生态读法,要让学生读出古香古味。

诗味的朗读唐诗宋词,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歌是怎样通过不同声调的和谐配合来形成悦耳动听的音调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律诗是怎样通过平仄律和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达到音调的和谐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准确把握节奏,真情体会诗意,真实感悟诗美的。校本课正是要传承这种国学文化。

全文阅读

诗乐融合 寓教于乐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歌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音乐,诗词与音乐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影随形,共生共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雅》多为贵族祭祀之乐歌,《颂》为宗庙祭祀之乐歌。由诗经的内容可看出,它是一部古代音乐的总集。《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由此可见,诗经的每首歌曲都是有旋律的。《诗经》的作品《关雎》《桃夭》《鹿鸣》等,读来都有一咏三叹之感,很有音乐美。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源头,而《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所搜录的是战国时期流行于楚国的新兴音乐体裁,其中《九歌》是湖南民间祭祀时所唱的歌,具有浓烈的巫术色彩。

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被声乐”。诗歌到了汉代,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乐府的成立。乐府,原是汉武帝时朝廷设立的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制定乐谱的机构。后来,人们把乐府搜集并创作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我们学过的《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乐府从一个音乐机构到诗体名称,更是被刻上了深深的音乐烙印。

到了唐代,唐诗以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入乐的例子很多,如王维的《渭城曲》,后来演变为“阳关三叠”,成为一首著名的经典歌曲,被称为古今送别第一曲。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李唐伶妓,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说明绝句律诗入乐歌唱在唐代是很普遍的。“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便可看出白居易的诗,配乐歌唱,流传甚广。

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音乐的节奏感更强烈。李清照所作的《词论》,就说词首先是“可歌”的,她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用叠字,既把那种凄切哀怨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也增强了音乐的美感。柳永的词,更是很多直接拿去给歌妓演唱,在民间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词曲比诗歌更富抒情性和娱乐性。元曲原本来自于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宋词元曲都可以唱。广义的曲,包括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元曲虽配乐歌唱,承词而发展,但又别有风味,有较大的灵活性。内容表现上更为辛辣直接,透出反抗情绪,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如大家熟知的关汉卿的《窦娥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对男女恋情、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比历代诗词更加大胆和热烈,如《西厢记》。

中国古代诗词曲与音乐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配乐歌唱的。现代词学家胡云翼首创“音乐的文学”的概念,指出中国文学的发展、变迁,并不是文学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而与音乐有密切的关联。凡是与音乐结合关系而产生的文学,便是音乐的文学。如果音乐衰亡了,那么与音乐血肉相连的文学也会消失。

全文阅读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全文阅读

诗歌常识及诗歌教学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27-01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比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出现得早,比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领时代“”的时间都长,它是高雅的艺术,能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情感心声,阅读诗歌还能陶冶情操。从古到今,诗歌一直活跃在文学舞台上,在中学课本中,诗歌占有很大比例,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诗歌一般要占到15分左右甚至更多。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汇成此篇,望对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一、诗歌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诗歌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诗歌,泛指各种题材的诗。”其它资料的定义各有不同,有的还对诗歌下了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本人汇集不同资料的观点,作了如下归纳: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相并列的、具有一定节奏韵律并分行排列的、主要以凝练、形象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发展

诗歌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砍伐竹子,用它制作弹弓,弹弓装上土丸射击鸟兽,从而获得食物。)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以至于五言、六言、七言……到十一言诗等。字数由少到多。

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诗歌从不定型发展到基本定型。从上古时期的歌谣,发展到奴隶社会的《诗经》,依次到战国时期的《楚辞》、秦汉时期的《汉赋》、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又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于今天的新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各种诗体并存。它们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巅峰。清赵翼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全文阅读

行走在插图和音乐中的唐诗宋词教学

行走在插图和音乐中的唐诗宋词教学

音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论文联盟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由于唐诗宋词具有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视听结合,要充分利用插图和音乐这些艺术形式来挖掘唐诗宋词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体悟唐诗宋词意境的美。

1 画意助诗意

和其他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诗意画和词意画,就是根据诗词意境而配的图画;2)人物画像图,即诗人词人的画像或刻像;3)书法篆刻作品,即与作品相关的一些名家的书法刻字等作品。

一般地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视文字的品味,而对插图是很少关注的,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摆设和点缀,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这种重文字轻插图的思想并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它和文字同样重要,不可忽视。首先从学生角度看,图片比文字更有视觉冲击力。学生接触新的诗词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先关注插图。图片美不美,图中的人物形象有没有吸引力,图画能不能使人浮想联翩,诸如此类都将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其次从教者的角度看,这些图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教学,如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如有助于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诸如此类。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抓住插图,就像找到了开启诗词殿堂的钥匙一样。于是笔者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尝试利用插图来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将插图与诗词内容联系起来,图文并茂,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学生自己的阅读第一感受是个体独有的一种获得,这是老师替代不了的。这样,就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根植进了学生的阅读实际中,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解,而是自己感受。[1]也使学生意识到图画的阅读也是诗词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略,诗情画意能够相得益彰。

如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配的彩色词意画,再分析画中的景物和人物,然后再读词本身来思考和理解。课堂实践的结果显示,收获是相当丰硕的。学生由图上的亭台楼阁假山环绕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家闺秀的院子,图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大家闺秀;由图中几株推断出词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词中写到的“暗香盈袖”的“黄花”就是;图中仅有几株并不茂盛,边上的女子显得忧郁憔悴孤独,很匹配词句“人似黄花瘦”;那么女子为何“消得人憔悴”呢?学生又联系到词写的是重阳佳节,琴瑟和谐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分居两地,答案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还有的学生发现图片中还有大丛大丛茂盛的芭蕉,不禁联想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叶茂盛,红颜消瘦,很贴切;而图中还画有小丛的竹子,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四君子”之一,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却没有被苦难压倒的坚忍不拔很符合竹的精神,学生想到了梁衡称李清照为“乱世中的一位美神”的评价。小小一幅词意画竟让学生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真是想不到啊。

看来插图对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的确是有贡献的。用插图来辅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再造想象,进而补充和丰满了诗词形象。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能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感觉与遥远的唐诗宋词的距离拉近了。

有的插图的确是锦上添花,即便不看诗词本身,也能一叶知秋,揣摩出诗词的某一亮点。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意画给人阔大苍茫之感,而《破阵子·春景》的词意画又使人感觉到清新明快。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