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简析全球城市的成因——以纽约为例
论共和至帝国早期罗马城粮食的供应与分配
城市包容性社会的社会工作机制
上海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性别视角与观察
现代人的都市病:对城市化的怀疑与反思
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外商电台及其影响
空间与形态:历史时期的中外城市比较
摘 要:本文通过透析田子坊中的构成元素、形成特性,看田子坊在上海都市文化消费中所构成的独特消费环境与文化优势。田子坊作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其本身成为一种城市传播的媒介,聚合上海都市文化因子,打通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文化沟通路径,多角度、多层次的塑造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消费路径与文化感观,成为了上海都市的一种文化隐喻。
关键词:田子坊;都市文化消费路径;都市文化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42-03
一、都市中的复古风——田子坊
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区域,里巷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工业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建筑,从而成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近年来,田子坊被作为典型的标本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独特的形成过程、空间组合方式、文化寄托价值都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田子坊已经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传播载体。田子坊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城市街区再造的过程。它虽然带着浓浓的历史韵味与深深的时代烙印,但是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历史里弄遗址,不再是简单的“古”的延续,而是一种后天的人为复古,即为复古,田子坊如今的形成,有“仿”、有“加”、有“创”。“仿”的是旧时上海里弄的环境与风韵,“加”的是现代的商业气息与都市要素,“创”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文化需求。
(一)仿——老弄堂的上海情调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上,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街道。泰康路的初步形成是法租界筑路扩展的结果。因这一地块乃扩界后期所得,且其位于和华界毗邻之处,所以在这一地段留下了整齐的法式风格洋楼,也留下了极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它们一起构建出泰康路地段的里弄文化。在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如今的田子坊更多保留的或许只是表面意义上的上海老弄堂以及对于现代人而言的上海情调。
1都市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1.1经济基础
城市化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文化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体育文化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纵观我国全运会的奖牌分布情况,获得的金牌数量与省市经济水平有密切关系。以上海为例,近几年来成功举办特奥会、女足世界杯、第48届世乒赛以及F1、网球大师杯、田径黄金大奖赛、斯诺克大师赛、汇丰高尔夫大奖赛和上海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对上海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体育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都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都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2文化基础
都市是古老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彰显其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质。随着都市咖啡馆、酒吧遍地开花,“品质第一”的文化消费观念,显然已在许多市民心中扎下了根。但在奥运文化的辐射下,体育文化消费成为颇具个性化的时尚消费,“与其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在居民生活中颇为流行,让人流汗的运动健身项目也因此成为一大热点。许多体育场馆的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场馆异常火爆,如不预订,根本没有场地,文化消费逐渐成为都市生活中的“黑马”。都市生活中,体育文化需求不再依赖于“需求原则”,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欲望原则”。体育文化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归属感与安全感,也丰富了都市生活,加速了体育文化消费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1.3精神基础
都市体育文化丰富都市精神的内涵,都市精神为体育文化发展奠定精神基础。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体育设施的完善,更取决于都市精神的支撑,都市体育文化对外展示的是形象,是吸引人才、资金和旅游的重要方面,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梦想、创造、竞争的纽约精神;时尚、浪漫、文化的巴黎精神;干练、优雅、合作的东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这些都是都市精神文化的生动展现,深切的体现了都市的传统文化、精神状态、社会风气和人文价值。体育文化不仅拥有都市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也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姚明就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不仅拥有高超的技能,而且凭借个人的魅力展现了中华体育精神,也成为上海市民的精神偶像。1.6教育基础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互为前提,互相激励。都市经济发达,政府对都市的教育投入力度大,体育院校、高等学校以及社团协会等专业素质较高,指导能力较强,同时教育硬件设施配备健全,这些雄厚的教育资源为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教育条件。教育是使人“文化化”的活动,体育文化是培养人对真、善、美的认识过程,并从中获得价值观念、思想情感和知识经验的共享,因而获得认同感,提升居民接受教育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也塑造了都市居民的教育观念,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撑。都市的教育法规、政策措施较健全,能深刻领悟教育部门的教育思想,顺利的执行和实施教育文件建议,为都市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教育法规保障。
2都市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本文立足上海“都市型”旅游业定位和上海深厚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底蕴,试图通过对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上海较好地适应当今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之大趋势提供些许有益的鉴戒。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都市型旅游业;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上海
一、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1.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区位分析,市场猜测,确立规划方案进而动工实施,终极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张国洪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旅游》中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据此,笔者对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解为,在都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
2.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参照国内外学者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关于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主张主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2.1坚持分类开发原则
都市文化既与我们息息相关,似乎又与我们相距遥远。息息相关的是它存在于都市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然而任何一座都市的文化都有其根源与传承,对居于都市的现代人而言,品味所在都市的文化精髓、感知经过历史积淀后的“都会精神”并不是非常容易的。艺术设计是我们深入体悟都市文化的一条极佳途径,它既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影响着都市文化的发展。21世纪初的都市文化体现出很多根植于20世纪甚至更早的“新”发展,如都市中汽车文化带来的“自移性”①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流动性”②的迅速普及以及都市生活带来的对人“个性”的显著影响等,对于都市文化发展中的这几个方面都是艺术设计所无法回避的。通过艺术设计,应当进一步使人们在“自移性”中享受汽车文化带来的乐趣,使人们在富有“流动性”的虚拟空间中感受真实的快乐,使人们在“个性”展现中平衡感性与理性,这些对于都市人及都市文化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都市“自移性”中的艺术设计
理论家米米•谢勒尔•约翰•厄里(MimiShellerJohnUrry)认为:“自移性是一个由内联的机器、社会惯例和并非在室内栖息于移动的、半私有化的、高度危险的坐舱内的方式所构建的复杂综合体。”③他这里指的“自移性”是城市化中汽车给都市人带来的移动化特点,这种特点对于艺术设计既提供了发展空间又构成了挑战。面对自移性,设计师不仅要关注汽车的性能设计、造型设计、外立面设计与内部设计等“显性”的设计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在这种半私有化空间中的状态以及人、车与街道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移动中的汽车给人们提供了速度感,但移动中速度使车厢中的人们弱化了很多感知车窗外风景的能力,而堵车中的人们更是急躁不安,人们身处这部“移动的机器”中需要的不仅是速度与目标感,同时需要一种由艺术和设计带来的享受和乐趣。
具体说,设计师在关注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汽车是都市街道的“艺术风景”,外立面上是设计广告?是画插画?还是为了追求汽车简约造型而什么装饰也没有?汽车作为街道的一种“移动装饰”,对于行人而言是移动的视觉享受。同时,汽车的内部的设计是用“有机性”去柔化“机器”带来的纯理性感觉,如设计非常人性化的坐椅靠垫、装饰物等,车厢内的设施设计也会解除人们在半隔绝空间中的无聊,如视频广告设计、音乐等的适度引入,这一点对于缓解堵车人们的紧张情绪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都市“流动性”中的艺术设计
当代都市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信息时代的“流动性”特征。曼纽尔•卡斯特尔(M.Castells)在提到城市文化时这样表述:“现在,新的通讯技术好像取代了作为经济效率和人的合作基础的邻近空间的实际需要机会也多得异乎寻常,因为被电子网络扩展了的人类思想可以将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的多样性联系起来,让我们的亲身体验和我们的虚拟体验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相互影响,这两种体验同样真实。”④现在,人们每天通过E-Mail、QQ、MSN、视屏、短信、飞信等信息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而无需面对面亲身经历,设计师可以运用Flash、Dreamweaver、Illustrator等软件美化网络或视屏界面,构建出各种趣味横生的视觉符号与视觉标志系统,把在虚拟世界交流的人们带入如梦如幻的超现实的艺术世界。然而,面对信息时代的“流动性”特征,艺术设计不能仅注重对通讯交流界面的视觉美化,也应该有健康、明晰的艺术内涵引导,使人们在富有“流动性”特征的虚拟空间中感受“真实的”快乐。比如手机的用户界面可以设计有趣的Flas,让人们在使用手机进行交流之余感受活泼简约的艺术造型、色彩与动画带来的乐趣,这种体验与我们欣赏装饰画或看电视《史努比的故事》所产生的乐趣并无区别。艺术设计在虚拟世界中的健康引导是用艺术表现现实世界的真善美,绝不是使人们对虚拟世界本身产生迷茫而不能自拔。所以,虚拟空间中的艺术设计之美为我们亲身体验,空间虚拟但感受真实;艺术设计在此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美的桥梁,是强化而非弱化人们对现实世界美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三、都市人“个性”中的艺术设计
著名社会学家乔治•西美尔(GorgeSimmel)说:“现代生活最深层的问题,来源于个人试图面对社会强势力量、面对历史传统的重负、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技术,保持独立和个性。”⑤直面都市文化的厚重与复杂,在西美尔看来“都市人的个性几乎无法自保”,⑥因为在都市中,时间、金钱、利益以及其他各种刺激无不对人的个性产生影响,纯真的个性受各种刺激影响而改变。设计能有助于都市人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各种刺激面前保持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只要想想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Alto)设计的湖泊形状花瓶,或是菲利普•史塔克(PhilippeStarck)设计的经典坐椅就能马上唤起我们对于富有个性的美好设计形象的热爱,在这些富有个性的设计中不难感受到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与和谐。面对物质无限丰富的都市,这些大师的设计使物质精神化了,人们从中得到的不仅是使用,还有永恒的真与美。所以,高品质的艺术设计是使用者健康个性发展的福音,同时也是都市文化发展的福音。
摘要:纽约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美国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方,这里拥有最鲜明的都市文化特征。麦迪逊大道是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也是众多闻名世界的4A广告公司的发迹地。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麦迪逊大道与纽约都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反映广告对多元都市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纽约广告 都市文化 麦迪逊大道 消费文化
《纽约简史》一书中这样形容纽约,“没有别的城市对形成美国人民的集体意识贡献更大。埃利斯岛不禁使人联想起我们都是移民的后裔。华尔街意味着金融业,如同第七大道以时尚为其特色一般。麦迪逊大道即与广告业同义,第五大道则表示优雅的购物”①。麦迪逊大道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唯一以总统命名的大街,因为美国许多广告公司的总部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其逐渐成为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麦迪逊大道贯穿一个全是高楼大厦、体面饭店的地区,以及室内两个最好的住宅区,占了它全长的五分之一,大约从麦迪逊大道200号开始,到500号结束,几乎超过1英里长。公司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般人所称的广告走廊(adalley)或胃溃疡峡谷(ulcergulch),或是比较理智的人所讲的传播带(communicationbelt)。”②
美国广告业兴起之初,广告人主要把关注的中心放在生产者和产品上。到了20世纪后半叶,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变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广告业迎来了鼎盛时期,即所谓的“创意时代”。美国广告界出现了诸如大卫・奥格威、威廉・伯恩巴克和李奥・贝纳这样的天才广告人。20世纪70年代后,“定位”理念和品牌形象塑造理论开始占据上风。近几年,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整个广告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其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广告媒体收益下降,网络等电子媒体广告支出加速上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告业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美国广告的风向标,麦迪逊大道与都市文化的互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是纽约都市文化的“篡改者”。从麦迪逊大道的历史来看,广告是纽约社会整个活动领域的最丰富和最忠实的写照。广告以一种理想化的形式构建社会标准、情境与生活方式,使受众对广告产品产生认同。广告拥有微妙和意义深远的反映社会文化价值的方式,即广告的传播方式、广告概念和创意的表达方式,这种“广告的语言”深深嵌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动之中。在广告中文化、人种及性别的形象同社会安排及权力结构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麦迪逊广告的说服力量来源于那些才华横溢的广告人,他们运用广告话语权,将文化、消费和娱乐结合在一起,用品牌代言人把产品知识和个人成功结合在一起,并将情境消费演绎为必要的和适当的都市存在方式。除售出商品,创造无所不能的消费经济之外,麦迪逊大道的广告艺术还篡夺了传统上群体成员所扮演的社会化角色。无论是1920年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业刚刚兴起,还是近年来广告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广告本身传递的意识形态注定成为都市文化的“篡改者”。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在纽约都市文化中的地位。1.麦迪逊大道的广告文化属于纽约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那么广告文化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应属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以大众为市场,以获取商业利润为主要目的,主要通过大众媒介为传播,具有商业性、消费性、无深度、可大量复制等特点,是一种商业化的消费型文化形态。”③在麦迪逊大道里“广告对有智之士呈现一个多少真实的通俗文化的想象,赚到了他的憎恨与中伤”④。成功的广告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文化水准不会升得太高或降得太低,通常都符合它所针对的人们的教育水平。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人敢在广告创意上突破传统,但是他不敢尝试可能将他与客户的市场切断关系的文化标准。2.麦迪逊大道的广告文化创造了纽约都市文化的不安定性。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活跃于纽约都市,虽然大多数的广告必须保留它公众的文化标准,但是广告的商业目的是为了增加销售,因此必须创造都市文化中的不安定,或者营造一种文化认同来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在纽约人看来,或许广告应该为文化做点事,但是它并没有做,纽约广告业确实能做的就是对公众品位做小小的改变。”⑤“无病”或者是“自鸣得意”的广告语言构成纽约广告文化最主要的成分,同时成为都市消费话语的主导,引导着纽约的消费,也促成了纽约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麦迪逊大道里的广告大师们――用激情书写专业神话。1.广告大师们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美国个人主义特点。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它深深根植于美国的社会历史之中。“个人主义价值观之所以称为美国文化的核心,包括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内容。其中有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⑥对于美国广告业标志性人物伯恩巴克、里索、霍普金斯、奥格威等广告大师而言,广告领域的独创性、自主性、专业性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智威汤逊的创始人里索认为“广告不是马戏团中的插科打诨,也不是一种企业,而是这个行业中一种超然的力量以及一种可与法律或医学地位相提并论的专业。”纽约为广告公司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商业环境,麦迪逊广告人怀揣执著的广告信仰,为广告事业倾注热情。他们崇尚创意自由,乐意展现个人才华,用激情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美国广告行业在这批创意狂人的带领下逐步拨开云雾,成为拥有专门学科知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流行业。2.麦迪逊大道里注重实效的企业文化。“广告公司必须对广告主推销它服务的价值;媒体必须对广告公司与广告主两者推销它们身为信息传送者的潜力与效率。这个业界就其整体而言,是为了对消费大众推销货物而存在的。”⑦可见,广告公司的使命就是销售,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行业信仰正是纽约企业奉行实效主义的体现。为此,每一个广告公司都有自己达到目的的一套行事风格。例如扬・罗比凯提倡创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智威汤逊喜欢运用个人和集体的经验解决客户的问题。麦肯・艾瑞克森公司着重于“动机广告”,进行全方位市场营销。李奥・贝纳公司相信“每种产品都存在其固有的吸引人之处,一旦找到了,它就是最吸引人、令人信服的广告素材”。BBDO则戏称“你可以识别奥美广告或达彼思广告,但是你认不出BBDO广告,我们从每家公司那里撺取长处。没有一种BBDO广告风格,对此我感到骄傲,这证明我们认真对待不同客户的问题”⑧。
[摘 要]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研究城市文化和文学等提供了现实对象。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可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任务。在当代都市化背景下,如何减少人自身的异化及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价值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现实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文化研究方向是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晚近十年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化 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
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1] (p353) 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因为国际化大都市不过是晚近五六十年才出现的,而全球性都市文化模式存在的时间还要更短,因而出现上述问题也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相信,都市文化研究要想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世界性前沿学科,其道路也必是相当漫长与曲折的。在当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首先树立起对都市化进程的理性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当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主体角度讲,都市的出现使人类在整体上被“都市化”了。尽管一个当代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可能对城市生活方式激烈地批判与否定,但无论现实中的衣食住行,还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他们都不可能与大都市绝缘。因而,那些激烈反对都市文明的学术与思想,基本上都不是理性的产物。如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说:“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或者是那些单纯的、自然状态尚未消失的地方寻找解救城市的良药或许会让人油然升起一种浪漫情怀,但那只是浪费时间。”[2] (p502) 从对象角度看,都市环境本身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存在的最新空间形态。在都市里固然存在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问题,如社会学家讲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危机等,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能构成反对城市文明或大都市文化的理由与借口,因为它们不仅是当代人生存最重要、最直接的社会环境,也给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生产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及世界文化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对人类及其个体的影响更是变得无处不在,要想脱离这个现实背景去谋求更高层次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能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全面发展的个人”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终极目标,其内涵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3] (p500) 这当然也是当代人在都市化进程中的最高发展理想。但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特别指出的:“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4] (p21) 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不可能在低级的原始和谐状态或不发达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达成的。把这两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当代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由于影响人“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中小城市转移到国际化大都市,另一方面,由于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与历史的新篇章,因而,如何减少人自身在城市化进程的异化,如何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社会背景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最深刻的价值理念。在这个意义上,都市文化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观念、理论与解释框架,以便整理他们在都市化进程中混乱的内在生命体验与杂乱的外在都市社会经验,帮助他们在“都市化”了的生命主体与迅速发展的都市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真实的关系与联系,实现他们生命的本质力量并在真实的世界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摘 要]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研究城市文化和文学等提供了现实对象。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可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任务。在当代都市化背景下,如何减少人自身的异化及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价值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现实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文化研究方向是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晚近十年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化 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0-0120-06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
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1] (P353) 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因为国际化大都市不过是晚近五六十年才出现的,而全球性都市文化模式存在的时间还要更短,因而出现上述问题也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相信,都市文化研究要想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世界性前沿学科,其道路也必是相当漫长与曲折的。在当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首先树立起对都市化进程的理性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当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主体角度讲,都市的出现使人类在整体上被“都市化”了。尽管一个当代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可能对城市生活方式激烈地批判与否定,但无论现实中的衣食住行,还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他们都不可能与大都市绝缘。因而,那些激烈反对都市文明的学术与思想,基本上都不是理性的产物。如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说:“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或者是那些单纯的、自然状态尚未消失的地方寻找解救城市的良药或许会让人油然升起一种浪漫情怀,但那只是浪费时间。”[2] (P502) 从对象角度看,都市环境本身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存在的最新空间形态。在都市里固然存在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问题,如社会学家讲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危机等,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能构成反对城市文明或大都市文化的理由与借口,因为它们不仅是当代人生存最重要、最直接的社会环境,也给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生产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及世界文化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对人类及其个体的影响更是变得无处不在,要想脱离这个现实背景去谋求更高层次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能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摘 要】都市文化理性是身处都市社会之中的个体,在工业文化时代,对现代都市文化特性和人生处境的一种智性体验与认知。在穆时英的笔下,处于高度物态化经济化商业化技术化的都市社会,都市人总是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他们总是一面沉醉于都市物质享受中,一面又试图逃离都会尘嚣。
【关键词】迷恋;逃逸;都市文化理性;《公墓》集
诚如本雅明指出的那样,都市社会,都市人生,本身就具有“矛盾结构”。处于高度物态化经济化商业化技术化的都市社会,都会男女更是在基于“人―物”维度而兴起的都市文化理性的支配下,沦为了都市时空中的“不安定的灵魂”,他们一面沉醉于都市物质享受中,一面又试图逃离都会尘嚣。在穆时英的笔下,都市男女在面对都会生活时总不免会生出一种两难情结:迷恋与逃逸。
“我是在奢侈里生活着的,脱离了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我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人。那么深深地浸在奢侈里,抓紧着生活,就在这奢侈里,在生活里我是疲倦了。” [1]P304这是《黑牡丹》里,黑衣舞娘一段极具普遍意义的都市男女生存告白。恰如《子夜》开篇所呈现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的确已是一座浸淫了“LIGHT,HEAT,POWER!” [2]的国际大都会。工业的高速发展、经济的井喷繁荣、物质的极大丰富,使这座城市成为一个与传统中国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充满了现代魅力的花花世界。它仿佛一个散发着无限能量的“黑洞”,不仅给世界以吸引,更让生在其间的饮食男女愈益沉迷。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汇成浩荡的物欲洪流,将黑衣舞娘之流的“都市之子”卷入其中。
然而,就如同黑衣舞娘那样,“都市之子”们一面沉醉于物的与肉的刺激之中,却又同时被那些孤独与喧哗,忧郁与疯狂,空虚与苍白,紧紧包裹,倍感疲倦,一心想逃。黑衣舞娘逃了,尽管她同时将都市的享乐视为自己的灵魂。她逃入了隐士圣五的“桃花源里”,抖落纤尘,返璞归真,成为了圣五的“仲夏夜之梦”,更成为“幸福的人”。余慧娴逃了,尽管她曾对城里的“CRAVEN‘A’”一往情深,以致将自己都风化为了“一个短期旅行的佳地” [3]P241,受尽男人的欺骗与伤害,受够了城市的鄙薄与侮辱,最后好不容易遇到了真爱袁野,她却不辞而别了,而且她明知道“大概只有你一个人还会记着我吧” [4]P256,却还是离开了这个城市。玲姑娘也“逃”了,以更为坚决的“死”的方式,与上海这座安放着她母亲的魂灵的城市,阴阳永诀。《公墓》集里,出现了太多“逃逸”或“缺席”的女性,她们总是一边不住地带给男性以诱惑,一边却随时逃离。这是为何?德・劳蕾提丝曾指出,“城市是一个讲述男望的文本,它上演着女性的缺席,并把女人创造为文本,作为纯粹的再现”。[5]卡尔维诺在其著作《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对于卓贝地城的描述,也说明了这一策略的意义:几乎各国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他们看见一个女人在夜晚不停地奔跑着,正穿越一个陌生的城市,人们见到了她的后背,她的长发……他们渴望追到她,却没有一个人得逞。梦醒之后,他们拼命寻找着那座城市,却无功而返,于是决定建造一座如梦中那样的城市,用以重新捕捉那个从男性梦中逃跑的女人。很多时候,文学书写即借鉴了卓贝地城形成的传说,以女性来作为城市的象征。城市就如同一个不可知的女人,她诱使男性不断地前来冒险、体验,然而,当男人们一旦身陷城中,她便销声匿迹,只留给男人们无尽的“乡愁”。在某种意义上,《公墓》集里那些逃逸的女性,一者她们作为主体,演绎了都市人生存的两难境地,此外,她们也作为喻体,形象化了喧嚣都市带给人们的诱惑与幻灭,沉醉与乡愁。
当然,促使黑衣舞娘最终决定逃离都市的本质性因素,还是她所深味到的那种“叫生活给压扁”后所致的“疲倦”。那么,这种疲倦究竟因何而来?她又怎会被生活压扁呢?中国向来“有城无市”,古代的中国都城,多是由于军事和政治的需要而兴建的,如明清北京、六朝金陵、李唐长安,这些都城多靠行政力量和道德规约组织生活。可与传统的乡土中国都城截然不同,“摩登上海”更多的则是源于商业聚众而成市的,它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之城。既是商业都市,它就会更加侧重依据商业规律获取制约和规划(这些制约和规划正是都市文化理性的题中之义),以推动城市生活的运行,而商业规律的要义则集中聚焦于资本、商品以及货币在社会中的流动,只有流动才会使整个市场活跃和运转。也正是这样的商品逻辑和现代都市理性,使得上海成为一汪旋流,永远处于高速地激越之中。因而,黑衣舞娘和顾先生才会总是觉得“卷在生活的激流里” [6]P304,感到疲惫不堪。同时,商业都市对资源高度流通性的追求,也会使得社会关系呈现出去感情性与倏忽性,从而使人生出无家的漂泊感与生命的虚无感,这正是《夜》中的水手总是感觉哪里都是自己的家哪里又都不是自己的家的深层原因所在;这也是《公墓》集里的都会男女频频出现诸如“高速恋爱”、游戏人生、感怀伤时、喜怒无常之类反常举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倘若进一步分析《黑牡丹》中造成黑衣舞娘和顾先生生存疲倦的深层原因会发现,其间又存在着细微差异。商业都市中,资源的高速流通,社会的飞速运转,带给黑衣舞娘疲倦感。而造成顾先生心力交瘁的社会原因则在于现代都市理性基于效用、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制定遵循的冷酷律令与既定程式,使得都市人的生存方式日趋模式化,他们的生活显得单调乏味,毫无诗意和灵性。顾先生几乎每一个工作日,都沉埋于由“红蓝铅笔,打字机,通知书,速记”罗织的无形之网里,“热得一身汗” [7]P305,科层化的社会构成消耗着他的青春和心力,让他渐渐失去了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乐趣;缪宗旦“蜷缩”在市政府里,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里,他“每天用正楷写小字,坐沙发,喝清茶,看本埠增刊,从不迟到,从不早走,把一肚皮的野心,梦想,和罗曼史全扔了。” [8]P216按部就班的工作与生活,使他就如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被体制化”了。的确如此,顾先生、缪宗旦他们之于现代都会,就好比老布之于肖申克监狱,“监狱是个奇怪的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他,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因此,坐了五十年牢的老布,当得知自己就将被假释出狱时,非但不为此而开心,反而感到异常的沮丧,甚至试图将前来报信的狱友刺死,以此再度触犯法律,争取继续留在监狱里。老布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他出狱了。事如所料,被监狱“体制化”的老布,再也无法融入铁窗之外的世界,最后,他上吊自杀了。被“体制化”的都市人,一如顾先生、缪宗旦之流,他们既不愿终日混迹于都市的成规旧习之中,又同时被这些固有程式酿制的“磁场”,紧紧吸附,深深异化。这些“磁场”里的话语方式、游戏规则、环境氛围,对于他们,都可谓轻车熟路,尽管他们内心并不为此充满热情,但场中的一切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和生活。由此,都市沦为监狱,缪宗旦们成为老布,一旦目前为他们所鄙夷的既定生活被打破,他们便会随之感到无所适从,譬如缪宗旦,当被市长撤职之后,他顿时感到“地球的末日到啦!” [9]P216,遂辗转夜场,以彻夜的狂欢自我麻醉,求得暂时的放空。
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顾先生之类的失意者,还是蓉子之类的“有闲阶级”,他们都选择了以一种狂欢化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业余生活,其意何在?现代都市,尤其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样“摩登”的都市,必定会被纳入现代都市文化理性的治理秩序之中。然而,如果一座城市长时期被高度的理性,尤其是被滋长于消费商业型城市的工具理性所包裹,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中,道德难免盲视,一些人类向往的终极价值、伟大伦理也自会被搁浅。约翰生即是被这种都市文化理性碾压过的都会边缘人,“我要哭的时候人家叫我笑” [10]P228 ――由于难产,他的妻儿双双死在医院,而他却不能离开夜总会去看望,因为此时的夜总会需要他的表演以招徕顾客赢得效益,经理站在工具理性的立场,当然不会准允约翰生离开。在约翰生苦涩的微笑中,工具理性立时显出它的冷酷和铁血来。都市工具理性遮没了人的情感,使得人不能成为自己“意志的王”,有时甚至连成为自己身体的占有者都觉力不从心。而尤为令人不安的是,都市工具理性正在以其逻辑惯例中的规模化、自动化导向,消磨着人的创造性,窒息着人的感知力,压抑着人的感性灵魂。正如福柯指出的那样,在这样的处境中的个体,就会渴望疯癫,就会追求尼采所描述的那种“酒神状态”,即“以放纵的癫狂发泄人生困境的惨痛” [11]。都市工具理性布置了太多的人生困境,“有闲阶级”的“存在与虚无”、失意者们的欲去还留,这些都时刻促使着他们陶然于声色犬马之中,以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癫狂醉态,以唤醒自己的自在灵魂。
有职场老手曾经劝告大家,不要试图与单位里的同事交朋友,因为同事之间不能产生真正的友谊,只能达成某种默契。而现今的都市白领却大多爱以同事为主要社交对象:上班时默契配合,其乐融融;下班后逛街、泡吧好不惬意。渐渐地,一个新兴名词“同事文化”产生了,由它所诠释的这一都市文化现象似乎正在成为年轻白领的一种主流社交方式。
概念
什么是“同事文化”
“同事文化”就像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写字楼,蔓延了整个都市。所谓“同事文化”,指的是都市青年中尤其是白领青年以同事圈为主要社交圈的现象,他们不仅上班时默契配合、友好合作,下了班仍“不舍分离”,一起聚餐、逛街、泡吧、聊天。很多时候,同事们分不清工作与生活,因为工作让生活继续。
扫描
Google:职场版《反恐24小时》
Google公司看上去散漫,其实是在塑造公司自由、平等却人人有责的“同事文化”。公司有人报告一个数据中心的某些服务器有延迟问题,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希望大家诊断解决。结果,48小时内收到了61个回复,参与的人有一打,他们来自公司内部4个不同的团队,两个大洲。
所有这些讨论都有数据做根据,有推论、有解决方案,否定别人方案的回复同样有数据做依据。没有人提“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没有指责,没有扯皮,没有牢骚。所有参与的人自发地组成了一个团队,专心解决问题,没有任何自我、名利,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整个问题的解决,如同一出职场版的《反恐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