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篇散文

短篇散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人短篇散文作文600字

(一)笔

“笔”——个不亮丽的名词,却亮丽的出现在我面前,出现在我的学习上,看,成万上亿的学生手中都有它。笔,不是拿来玩的工具,而是学习的伙伴,它是学习伙伴的一员》它华丽而美丽地创造一个个文字,它华丽而美丽地写完它一生,不,这是笔芯的德作为,笔壳是写不完的。

笔,华丽而沉默,默默地牺牲在纸上,不,但它遇到恶毒的主人时,它的“生命”很快就画上句号;当它遇到善良的主人时,它才能华丽而沉默的走完它一生。

笔,你为我们付出那么多,却在世界上那么渺小,来吧!用你的力量告知世界:鄙视不能缺少的,不能在世界消失的,哦!对呀!你是不会讲话的,但至少我知道你在世界上是不能缺少的。

哎!你永远是那么沉默的。

(二)童年的呼唤

啊,童年,你在哪?没有你,我的世界增添了许多压力,没有你,我的世界感到迷茫。

童年:纯真,童真,天真。为何现在却消失了呢?有了你,我可以摆脱学习带来的压力。学习带来的烦恼。工作的压力。工作的烦恼……他们就像一座山,使劲的压住我,我没有力量,我很累很累,而你是愚公,你有无穷的力量,来帮我把它移开吧,啊!童年,无忧无虑,平凡,庸俗。童年,你从我身边悄悄离开也不告诉我一声,提醒我一下,是我变成了“少年”,“少年”也好啊,可连“少年”不等我,也不告诉我一声,使我走到了“青年”,我怕,连“青年”也要离我而去。

全文阅读

贾平凹与牛年《美文》变法

这是一篇迟写的文章。

已丑牛年正月里的一天,去莲湖巷访陈长吟先生,获赠2009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美文》,一看封面就觉得面目一新,只见封面上几行栏目黑体字:长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自古至今只知道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分,还未听说过长中短篇散文之分。一本不到百页的散文杂志如何刊登长篇散文或中篇散文呢?

我怀着好奇心打开目录,只见长篇散文栏目下,连载的是熊召政《明朝帝王史》中的《看尽西风木槿花》,阎纲《我是文坛三零后》中的《文风的回忆》、吉米・卡特《我们濒危的价值观》中的《我传统的基督教信仰》等六位作家的长篇散文,就像电视连续剧,每月每期连载一部分,让人们充满了期待,也有利于读者饱读散文大餐,当然也有利于杂志的长期订阅和销售。

中篇散文栏内完整地刊载了崔济哲的《千万别提童年事――醉人》,第广龙的《我在2009年1月》、华夏的《无照上路》。每月1日出版的《美文》第一期就刊出第广龙的《我在2009年1月》,可以说第一时间反映了作者及其所在的城市和所处的社会的当下生活,就像早春二月的花草那么鲜嫩,充满了最新的时代气息,达到了主编贾平凹所说的“要让人们从中不断地呼吸到新鲜空气”。

那么,笔者即读者还心存纳闷或顾虑:为何将散文像小说那样划分呢?如此变法有何考虑?会不会像前几年所谓的学者散文、文化散文那样人为的划分后作茧自缚,反而不利于散文的整体发展繁荣?

第一期《美文》首篇题为《十七年后――给〈美文〉编辑们的一封信》中,贾平凹在深思熟虑后写道:我们为什么把栏目定为长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是散文写作出现了新的状态,散文许多旧观念被突破后,文体上发生了改变。这十多年来,散文在革命着,也在混乱着。“大散文”概念提出后,经过一段争论,基本上是大散文、文化散文、抒情散文几个类型的共存流行,但这种局面以及这种局面后新产生的一些理论又都多少有局限和约束,不如全放开来,让其更充分地发展。

他将散文和小说比较着说:小说是怎么写都可以的,散文为什么不能呢,小说是闯关东走西口的男人,散文就只能是留守在家要养要呵护的老人和孩子?为什么说散文是匕首,它可以是大刀么。为什么一定说散文是花草,即便是带刺的仙人掌,仙人掌也是花草,它可以是树木么。自己把自己软禁了,自己把自己作了小说的下脚料啊!放长了,让散文作家放开去写,写什么都行,怎么写都行,只要你写得好。

其实早在前几年,贾平凹及其《美文》编辑同仁们就秉持大散文的理念,选发了一系列长中篇散文,比如贾平凹的《江南日记》、王云奎的《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笔者的《渭河大水灾》等,只是没有标出长篇散文、中篇散文字样而已。

全文阅读

附:赵柏田简介及创作年表

赵柏田:1969年8月出生于浙江余姚。小说和随笔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作,在各大期刊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入选多种选刊、选本及年度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介成日文、波兰文。著有长篇小说《赫德的情人》,中短篇小说集《站在屋顶上吹风》,散文集《历史碎影》、《岩中花树》、《帝国的迷津》、《远游书》、《时光无涯》、《明朝四季》、《我们居住的年代》等。曾获“十月”散文奖、2000年“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等奖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散文创委会副主任,宁波市文联创研室主任。

创作年表

1997年,《山花》杂志“三叶草”栏目发表短篇小说《站在屋顶上吹风》等。

1998年,在《收获》、《江南》、《天涯》等刊发表短篇小说《扫烟囟的男孩》、《地震之年》等一系列充满探索风格的短篇小说,引起期刊界关注。《站在屋顶上吹风》入选《中国现代小说季刊》(日文)第II卷第8号通卷44号。

1999年,出版随笔集《我们居住的年代》(作家出版社),短篇小说《明朝故事》入选《小说选刊》第9期。中篇小说《坐拖拉机去远方》,获1997――1999年度浙江省作协优秀作品奖。

2000年,创作长篇小说《饥饿的饲育》(未刊稿)。获该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

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2001年,《十月》发表中篇小说《一个长跑冠军的一生》、短篇小说《三生花草》等。

全文阅读

附:卢一萍简介及创作年表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四川南江。1990年3月入伍进疆,历任侦察兵、炮手、文书、文化干事、专业作家。毕业于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曾在帕米尔高原及新疆、云南、等地工作和游历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新疆军区创作室。从1992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出版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长篇游记等各类著作10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中短篇小说集《生存之一种》、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等,作品曾获上海文学奖、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

创作年表:

1992年,《西北军事文学》第2期发表中篇小说《远望故乡》;

1993年,《昆仑》第1期发表中篇小说《如歌军旅》;

1994年,《中国西部文学》第12期发表中篇小说《生存之一种》;

1995年,《芙蓉》第2期发表长篇小说《黑白》,1998年8月,修订后,更名《激情王国》,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6年,《绿洲》第2期发表中篇小说《前程似锦》;

1997年,《芙蓉》第1期发表中篇小说《寻找回家的路》;

全文阅读

论中国当代散文诗的文体观及文体特征

摘 要:中国当代散文诗的文体论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散文诗发展现状,得出散文诗是独立文体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散文、诗歌和散文诗三类文体各自的特点,论述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只有明确了散文诗的文体特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散文诗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当代散文诗 文体论 文体特征

中国散文诗与白话新诗、现代小说一同产生于“五四”时期,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却相距甚远。就目前我国大专院校使用的各类文学史教材,几乎看不到对散文诗专章、专节的论述,而唯一能被提到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学史编者基本都回避了对中国散文诗的介绍,不过这并不能充分说明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重要,只能说明在当前社会散文诗受到的关注较少,是个寂寞的文体。为了改变散文诗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且喜爱散文诗这一文体,对中国当代散文诗发展现状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一、中国当代散文诗文体观

什么是散文诗?这种文体到底该归属于诗歌,还是归属于散文,或者是一种独立文体呢?这类问题自散文诗产生就伴随至今。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散文诗为:“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它的形式短小灵活。”[1]

《文艺创作知识词典》认为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情感浓重,节奏鲜明,有诗的意境;但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排列,可有韵,可无韵,可韵散相间。结构上像诗,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又像散文,有词、句、段过度。语言隽永,形式灵活,内容浓缩,耐人寻味,抒彩十分强烈”。[2]

从工具书中查找的“散文诗”定义,我们发现编者只是从 “散文”和“诗”嫁接的杂交品种,具有诗歌和散文的特性的特点方面进行归纳,并没有明确告诉读者散文诗文体的属性。

全文阅读

苏鲁粤版唐宋散文选修教材的异同

如今全国的高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版本,可谓一标多本,百花齐放。其中的选修教材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其妙。我们特将手头能找到的苏教版、鲁人版和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材作一比较,权衡其长短,以期在教学中取他山之石,攻我家之玉。

一、顾名思义

苏教版与鲁人版的唐宋散文选修名为《唐宋家散文选读》,作家圈子划得很狭小,仅限于历代定评的“唐宋家”,即唐代的韩柳,宋代的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粤教版的唐宋散文选修名为《唐宋散文选读》,作家范围便扩大了许多,不再局限于唐宋家了,还选了唐代的王勃、王维、张九龄、李白、陆羽、白居易和南宋的朱熹。

三者都编选了唐宋散文的选修教材,而粤教版的时间跨度更大,包含作家更多,可以让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唐宋散文面貌,领略更多作家的散文风格。苏教版与鲁人版则选择了小口深挖,以点概面,把家的各个侧面充分展示

出来。其中苏教版分类更细,内容尤多。

二、 组元的基本结构

三个版本都采用了按文体组元的方式。苏教版分论说、书信、杂记、山水游记、赠序、书序、传记、祭文、寓言九个专题,除论说专题为四篇、杂记专题为五篇外,其他专题皆为三篇,计三十篇。

鲁人版分写景抒情散文、记人叙事散文、政论散文、小品散文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四篇文章,计十六篇。

全文阅读

试析伯特兰•罗素的散文‘What I Have Lived For’的语篇衔接手段

摘要:本文根据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伯特兰•罗素的一则散文 “What I Have Lived For”,探讨文章中的衔接手段及相应的语言特征。作者的结论是:从语篇衔接视角分析英语散文可以帮助读者构建语篇思维习惯,深入领会散文的意义和写作风格。

关键词:罗素的散文;语篇衔接;散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H0

伯特兰•罗素,作为最为现代中国知识界所熟悉的西方学者,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和文化巨匠之一。他一生著作甚丰,涵盖极广。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撰写了众多经典的哲学和数学著作。 罗素的著作清新流畅,优美动人,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深刻的思想和酣畅淋漓的文笔使他赢得了全世界无数的读者。周世锋在《略论罗素的散文风格》一文中总结了罗素散文的四大特点:平易朴实、简洁明确、准确锐利、讽刺幽默[1]。‘What I Have Lived For’ 《我为什么活着》这篇文章是《罗素自传》的前言部分[2]。在文章中,罗素用平易质朴,不事雕琢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中所追求的三件事情,即爱情、知识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作者通过简洁朴实的话语准确清晰地表达了他的平凡而又伟大,单纯而又强烈的愿望,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感动之余,作为读者,我们还对罗素这别具一格的文风深感震撼。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分析罗素的散文‘What I Have Lived For’,探讨罗素在散文里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语篇衔接手段将枯燥复杂的问题表达得通俗易懂的。此外,本研究也是对英文散文分析的一次新的尝试―从语篇衔接视角研究散文,期望能帮助读者构建语篇思维习惯,深入领会罗素散文的意义和风格。

语篇衔接理论

Jakobson(1960) 对文学语篇中由句法结构和重复而形成的排比现象的分析是对语篇衔接的最早研究[3]。韩礼德和哈森(Halliday& Hasan)夫妇在1976年合著的专著《英语中的衔接》中指出:“篇章与非篇章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篇章

性(texture)……而篇章性是由衔接关系形成的[4]。在这部著作中,衔接被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项目之间的连接,它是一个语义概念,指语篇内部所存在的意义关系,常常发生在语篇中一元素依赖另一元素才能进行解读的时候[4]。衔接涉及两个层次:在语义层次上,衔接是一个意义概念;在形式层次上,即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上,语篇的衔接关系是由语言形式体现的。

韩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两种[5]。语法衔接有四种:照应(reference),省略 (ellipsis), 替代 (substitution)和连接 (conjunction)。词汇衔接也有四种:重复 (repetition),同义/反义 (synonymy/ antonymy),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 (hyponymy/ meronymy)和搭配 (collocation)。因此,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森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从罗素的一则散文 “What I Have Lived For”入手,研究罗素散文的语篇衔接机制和语言特征。

全文阅读

古代游记散文的研读和教学

古代游记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名篇众多,而且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今日研读,更有现实意义,它能丰富我们日益枯涩的心灵,润泽我们日显苍白的生活,能矫正我们对大自然的恶劣态度和蛮横气势,能使我们在盲目的快节奏面前,慢慢放下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丽,去凭吊古人的雅致,去与古代文人对话,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

一.关于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对于什么是游记散文,一向是有争议的,以至于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归属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桃花源记》这一篇了。

比如鲁迅先生,他把《桃花源记》归于传记文,而不是散文。鲁迅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传记文,理由有二:一是“幻设为文”,是虚构的,二是“以寓言为本”,有寓言性质,从而鲁迅先生把《桃花源记》归到传记文里面去了。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不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理由是:“游记文是以真实的旅游、游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记述内容的真实性”(见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以下所引该书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很显然,《桃花源记》不是以旅游、游览作为基础的,更不具有真实性。据此,王教授把《桃花源记》踢出了游记散文的大门。持此观点的还有北京教育学院的杨秋荣先生。杨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玄怪小说,他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充满玄远意蕴的虚构杰作,它确确凿凿是诗人、小说家陶渊明匠心独运创作出的一篇玄怪小说。”(见杨秋荣《: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记》应属于游记散文。比如巩滨先生。巩先生说,《桃花源记》“文中描写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和桃源人民淳朴的精神境界,应是源于陶渊明半生田园生活的体验”,因此在《中国古代游记》一书中,巩先生专列一篇对《桃花源记》进行介绍。我同意这一说法。我认为,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也认为《桃花源记》属于游记散文。梅先生进一步从哲学层面论述了游记散文的性质,他认为“游”本身具有神与物游的超越意义,“游”可以引申出目游、神游、卧游、梦游等非现实的精神之游,因此可以把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见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以下所引该书均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这一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

的确,写游记散文,为什么一定要记述真实、具有客观性呢?亦真亦幻行不行?写梦境行不行?谁能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一首伟大的纪游诗呢?可这篇作品就是写梦境的啊。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把那些以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作为主要目的,并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归属于游记散文,这样的散文或叙述,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或纪实,或想象,都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与纪游有关,二是突出文学性。

二.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全文阅读

文学常识集萃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散文诗集《野草》,共有杂文集16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他逝世后,人们给它写下了“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的挽联。

2.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苦恼》《万卡》等,剧本有《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3.莫泊桑,法国著名小说家,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有著名的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4.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它通过91部小说,2400多个人物,展现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法国社会的生活画卷。

马克思称赞《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南,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全文阅读

《老舍散文三十八讲》后记

贫读完老舍先生的三十八篇散文,将自己思索的点点滴滴书面写下,心中涌起既内疚又愉悦的感情,不免意犹未尽地想再写下这短小的后记。

内疚的是,我虽然与业内的同行一起阅读并研究老舍的思想与作品、精神与艺术,其时间不算短了,前后写下的著作和论文已不少了,但一直没能对老舍的散下一些功课。在老舍研究界这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中,对他的散文关注得实在太少了。虽然老舍研究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早巳不再“年轻”,但对其散文的研究和鉴赏至今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我在2009年1月曾在漓江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出版了一部《老舍小说十九讲》,并对其十九篇短篇小说做了一些品读。在那之后就曾有意继之品读老舍的散文,直到三年后的今天我才交出了这份“答卷”,不能不感到有些内疚。

愉悦的是,在我品读老舍一篇篇散文时,几乎被每一篇打动。虽然自己在此前并不是没有读过他的散文,但都还只是停留在浏览上。如今再认真阅读,一遍、两遍、三遍,几乎篇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一般来说,更多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先关注的大多是小说、剧本,面对散文的淡漠并非个别现象,而与此相反的现实是,许多优秀作家的优秀散文却进入了我们中学(甚至小学)的语文教材。作为一个老舍的崇拜者和研究者,在这个空间和领地付出劳动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而我个人愉悦感的产生是因为我一面读一面品一面写,不是感到“负担”而是感到沉醉,因沉醉而愉悦而享受。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老舍的散文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将是:老舍的散文是他的价值观和内心需求的坦陈。当然,他的小说、话剧……也都离不开他的价值观和内心需求,但没有散文的单击和直白。他散文的艺术品位当然和老舍全人全文并无二致,但你品读他的散文时还会有另一种感受。老舍的散文很难用“抒情”“叙事”去界定,但我感受的是他融二者于一体而重在“情”,这里的“情”主要是他的亲情、友情、故乡情。老舍从不板着面孔说教,而是把这般那般的“情”写得丝丝入扣,风趣、幽默、俏皮。只要你沉下心来认真地“品”,你是不会后悔的。

我希望这是一本读者面较宽的书,中小学生、中小学老师、青年人、部分中老年人,以及有关的研究者都可以不妨一看。因此,在行文上我力求深入浅出,尽可能搜集更多有关的材料,也涉及了我的一些亲身体验。在写的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了这批散文的现实意义,但是否做到了最终就由读者来判定了。

在即将完稿时,我在报上看到了由光明日报文艺部、中国作家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2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揭晓(这一举措是从2011年开始的),深深为这些知名作家对散文写作的坚守所感动,老舍在天之灵也当为此欣慰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