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KAYA模型碳排放论文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1.数据来源。本文选择的样本时间区间是1980-2013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2.指标的选取。本文选择产业生产总值、产业资本存量和产业就业人数三个指标来评价产业结构的发展情况;本文结合Kaya模型和碳的化学燃烧公式法来测量碳排放。各指标具体如下:

2.1产业生产总值。本文采用的各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历年公布的的当年GDP。用GDPit表示四川省第i次产业在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2产业资本存量。本文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永续盘存法来衡量四川省的资本存量,该方法由Goldsmith在1951年开创,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中,i=1,2,3分别表示第一、二和三次产业;Kit表示第i个产业在第t年的资本存量;Kit-1表示第第i次产业在第t-1年的资本存量;Iit表示第i次产业在第t年的投资,δit表示第i次产业在第t年的折旧率。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资本存量基期的确定,大多数选择1952年或1978年作为基期,本文以1978年作为基期。对于折旧率的确定,国内学者的选择差异较大,如黄勇峰等(2002)选择设备、建筑的折旧率分别为17%、8%;张军等(2004)选择各省份的折旧率为9.6%;杨格(Young,2000)、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的选择分别为6%和10%,本文的折旧率定为上述学者选择的算术平均数为10%。对于当年投资的确定,国内学者中张军和章元(2003)采用积累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确定;王小鲁(2000)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当年的投资;还有用资本形成总额或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作为当年的投资,本文采用第三种方法即四川省当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的投资。

2.3产业就业人数。本文中各产业就业人数来源于四川省历年统计年鉴,用itlabor(其中i=1,2,3)表示四川省第i次产业在第t年的就业人数。

2.4碳排放量。目前我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对于碳排放量的计算,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结合Kaya模型和碳的化学燃烧公式法来计算四川省的碳排放量。Kaya模型是由日本学者YoichiKaya提出的,该模型将经济发展、人口和政策等因素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联系起来,分析地区的碳排放量和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各类能源的排放强度、能源的利用效率、经济的发展因素以及人类的活动的关系。公式中,P为人口,E/GDP表示单位能源使用强度,CO2/E表示碳排放强度即碳排放系数。碳的化学公式法是使用碳的化学燃烧公式:C+O2=CO2,从化学角度来测算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碳的燃烧值约为34070kj/kg,每吨标准煤消耗释放的热量约为29302kj,因此可以计算出消耗每吨标准煤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然而国内外学者发现标准煤含有硫、氮等元素会影响碳排放的测算,因此,本文结合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每吨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本文每吨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为2.499。公式中,itcarbon(i=1,2,3)表示四川省第i次产业在第t年的碳排放量,单位为万吨;tcarbon表示四川省在第t年的碳排放量;GDPt和GDPit分别表示四川省在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第i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模型的设定

全文阅读

四川省人才供需组合预测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06wk34)阶段性成果

[摘要] 本文根据四川省21世纪前20年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目标,采用多种模型对四川省2010年以及2020年的人才需求总量和需求层次进行组合预测。根据四川省历年来人才培养状况及各种层次人才留在四川的比率推测出未来20年内四川省人才供给总量和层次供给量,从而发现人才供需缺口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 组合预测 权重 供需缺口

人才预测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与社会、经济、科技、人口、劳动力、教育的发展,以及与改革开放的需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四川省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为四川省制定人才规划、分析人才状况、调整人才结构、引导人才流向、完善人才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人才总量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结构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以防止结构性的人才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人才预测是建立在这几方面规划的基础上的综合性预测工作。本文人才的统计口径为具有中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统计范围涵盖了四川省范围内的所有地区、所有行业。

一、人才总量预测

1.数据来源,在本文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资料分别取自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省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省人才统计等。

2.预测模型说明,影响人才需求量及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们首先用单因素模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预测的进行预测。

将1990年~2000年的具体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个模型的系数,结果通过统计检验:

全文阅读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四川省产业结构研究

摘要: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四川省三次产业进行总体分析,分别以四川省24个工业产业部门和14个服务业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产业部门进行定量分析,找出了四川省具有优势、劣势的工业产业部门和服务业产业部门,提出了推动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四川

一、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18个市以及阿坝、甘孜、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相应的大区数据则以全国的数据来表示。三次产业的总体分析利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来表示,同时选取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等24个主要工业部门以及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14个主要服务业部门分别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的《四川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14个主要服务业部门部分省级层面、国家层面的经济总产值数据存在缺失,故用就业总人数来进行替代分析。

(三)研究方法

全文阅读

四川第三产业就业与GDP的动态关系

提要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管理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可以节约劳动力,使更多的人从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近些年来,四川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接近总就业人口的1/3。四川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影响着GDP的增长。本文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GDP动态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四川省经济概述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土地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8,356.5万人,有汉、藏、羌等13个民族。四川省经济总量居西部第一,是西部稳定可靠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并且是西部工业门类最齐全和优势产品最多的工业基地,粮食、油料、肉类、彩电、天然气、发电量、钢材、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均为西部第一,相当一部分产品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粮食、油料、蚕茧、生猪等大宗农副产品均居全国前列;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皮革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拥有长虹、五粮液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增长很快,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95.7亿元,增长3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3,546.7元,增长18.1%;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下是四川省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趋势图表,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20年来四川省经济的发展状况。(图1)

从图1可以看到近20年四川省的生产总值一直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从1987年的530.8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637.81亿元,增加了16倍,特别是2001~2006年,五年间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5.05,高于全国这五年GDP平均增长率10.06近5个百分点。

全文阅读

成都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成都市1991年至 2013 年的生产总值(GDP)及一、二、三产业值样本数据,对成都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研究表明:目前成都市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顺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最近几年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随着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下降,因此,要使成都市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ADF检验;OLS回归

一、引言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意味着其经济总量的不断积累以及其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使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改变,需求层次提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使得经济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产业技术完善,产业发展深化,从而带动经济竞争能力增强。因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具有一种合理协调的发展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肩负着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四川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及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重任,对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则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对成都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从研究结果过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方面论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全文阅读

四库提要比较研究综述

摘 要: 文章概括了民国以来,四库提要在比较研究方面的情况,分为总目提要与库本提要比较、库本诸提要比较、分纂稿提要与总目提要比较、其它类提要比较四个部分。最后,文章总结了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不足。

关键词: 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 库本提要 分纂提要 比较研究

《四库全书》提要从文献上分类,有分纂提要、汇总提要、刊本提要、库本提要以及总目提要五种。分纂提要是各分纂官纂写的提要,包括翁方纲、邵晋涵、姚鼐、余集、戴震、陈昌图和张羲年等人。汇总提要是分纂稿汇总以后形成的文献,目前所见到的有《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刊本提要即收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中各书的书前提要。库本提要,也称为书前提要或阁本提要、阁书提要,目前所存的有《ぴ逄盟目馊书荟要》和文渊阁、文溯阁、文津w、文澜阁《四库全书》书前的提要。总目提要即汇总为《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提要。①

从民国陈垣等人的研究开始,《四库全书》提要的比较研究,近一百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果也大量涌现。这需要及时总结。一种比较至少涉及两种类型,所以回顾这些研究,可以将其分为四种:总目提要与库本提要比较、库本诸提要比较、分纂稿提要与总目提要比较、其它类提要比较

一、总目提要与库本提要比较

(一)民国时期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与各阁库本提要之间的差异,在清廷颁布《总目》之时就已经被发现②。1927年,《中华图书馆学会会报》刊登陈垣等人所撰的《景印四库全书原本提要缘起》(后简称《缘起》),称《总目》与库本提要(《缘起》一文称“原本提要”)“出入固多,而尤以提要原文相差太甚。(原本提要与现行总目相扣,无有一编无异同者,其通编不同,各类皆有;与总目互校异同详略,亦不胜其列举也)”。这是第一篇进行四库提要比较研究的文章。

《缘起》一文提出,比较《总目》提要和库本提要,可见分纂诸儒“专精之所在”。昌彼得《影印四库全书的意义》③也认为:“故书前《提要》虽也曾经过纪氏的润饰,尚多少保存分纂诸儒原稿的精神。”后世学者大都认可这一点。

全文阅读

四川就业结构演变状况分析

四川就业人员从行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比重最高;

从经济类型来看,以国有经济单位就业为主;从从业人员收入来看,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最高。

2010年末,四川省全社会从业人员达4772.53万人,比2005年增加70.53万人,比1995年增加153.43万人,年平均增长3.32%。其中2010年城镇就业人数1381.9万人,比2005年增加1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5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截止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2002年下降0.5个百分点。近年来四川就业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从行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比重最高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以第一产业就业为主

近几年四川省就业总人数没有明显的增多,2010年四川省就业人数为4772.53万人,比2006年增加57.53万人,仅增长了1.2个百分点。但2006~2010年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有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小幅度上升。

四川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一直占经济总量的大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四川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比重大幅度减少,2010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3.7%,比2006年减少了5.2个百分点;近年来,四川省加快了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步伐,2010年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24.9%,较2006年增长了4.8个百分点;而作为人们心中的旅游大省四川,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缓慢,201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31.4%,比2006年仅提高了0.4个百分点。

19个行业就业结构:农、林、牧、渔行业就业人数比重最高

全文阅读

水利部培训质量评估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水利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培训办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水利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结合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由水利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水利社团和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主办的各类培训班、研讨班、宣贯班和有关取得水利业务工作职(执)业资质、资格证书的培训项目等。

第三条开展培训质量评估要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指导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章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培训质量评估包括培训综合评估和培训课程评估两个部分。

第五条培训综合评估是对培训全过程和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包括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四项内容,共二十个指标:

(一)培训方案评估包括培训目标设定、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时间与进度、培训师资配备、培训考核安排五个指标;

全文阅读

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从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现状,发现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人均耕地锐减、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增大,人口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城市化滞后的消极效应等。为此,实现少数民族人口现代化的路径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人口城市化。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人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2-0086-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研究”(编号:07SYB012)

作者简介:李继红(1966-),女,硕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41;杨风(1972-),男,博士,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山东 济南 250022

人口、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大致可以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1](P.10)研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人口发展既有数量的发展变化,也有质量的发展和飞跃,还包括人口结构的运动和变化。[2](P.16)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全文阅读

言简意赅: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分别从指导学生概括“段”“篇”以及“文章的中心”三个方面进行专项训练,鼓励学生敢于概括,指导学生概括方法。

关键词:概括能力;化繁为简;有章可循;熟能生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现在许多学生到了五、六年级概括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如何让学生针对课文特点把文章由厚读薄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化繁为简:指导学生概括“段”的能力

1.了解文体结构,巧用“摘句法”

摘句法,即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这种方法经常适用于总分总的段落,或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在过渡句中也可以找到现成的句子概括段意。如,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在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时,我强调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因此学生很容易从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心句”进行概括。这种“摘句法”是概括段落大意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的说,有中心句,总起句或小结句的段落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2.学会段意划分,用好“归并法”

归并法,就是把一个逻辑段的几层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经常适用于从几个方面来写一件事物或一个主题的段落,先概括出段落中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归并归纳出段意。如,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第1自然段就是第一段,运用“摘句法”进行概括段意,而第2~15自然段就运用归并法进行概括,即第二段写来到“沙漠的上空”,第三段写来到“大河的上空”,第四段又回到了“森林”,第五段是总结了云雀的心愿。通过几个自然段的主题归并,学生很容易将自然段进行归并,从而归纳出逻辑段的段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