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依赖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文章通过对当下《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试图找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46-0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传承机制,而教育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形式,曾有教育文化学家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语文的本体构成是文化,文化教育理应是语文的重要教育内容和优良传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注定要担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一、编订校本教材,凸显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语文教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而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曹明海、陈秀春在《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中指出:“就语文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教材的选编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基本和有效途径。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也是语文教材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发新课文的一大着力点就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倪文锦教授认为:教材编制的本质在于选择文化。从总体看,我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材还是恪守民族文化为主的立场,民族文化始终是教材的主流。但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内容大致相同,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缺乏地域差异,以民族地区为例很难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因此,教材的编订在满足国家语文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吸收主体民族文化和国外的先进文化,又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具体说来,就是在课文的选择上要符合本地区的民族情况,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为例,云南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为云南所特有,其中白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最具代表性。然而,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云南各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却少有体现。由于受教材篇目限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都出现,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应当多少有点反映,否则将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识淡化,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如《云南的歌会》、《孔雀胆》、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等等。
一、大学语文的语言认知
首先,要从语文的概念谈起。语文是什么?《辞海》的定义是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文文字学家王力先生也认为语言文字可以等同于语文。那么,语文课主要就是学习语言,并且是以学习书面语言为重。语文课的课程标准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另一侧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文的含义以语言文章来解释较为贴切。语文的口头表达即是语文之语,书面表达则是语文之文。所以语指的是语言,文指的是文章。因此,语文课的教学任务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要将文章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核心特征,就是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随着时代需求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个举措明确了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语文课程最初的设置目的与涵盖内容,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范畴,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所以,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比如,对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今天的大部分读者往往都停留在对诗歌文本文字的解读,去体味诗歌中或言志或抒情的文学魅力。但古人的学习却并未简单地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而是透过字面去感知诗歌的原创背景和表达主旨。因此,历来的儒生将他们的解读与认知集中体现在对诗小序和诗大序的写定与观念的传承上,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吟咏所忽略的。
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就熟读的《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无论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还是我们从诗歌的文本阅读中感知的,最重要的关注点无疑都落在了爱情主题的表达上。但同样是这首诗,同样是这样的文字,千百年来科举考试或是童蒙幼读,理解的重点却不是这样。汉儒毛亨、毛苌就在《关雎》的小序中传递了超越爱情主题的价值判断。他们认为《关雎》作为国风的第一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重在确立一个道德准则,即“后妃之德”,用这个准则来为天下人建立一个道德范式,“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具体到《关雎》的文本,则进一步细化到“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的诗歌主旨。汉儒郑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道德范式构建的依据:“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将诗歌主旨由个体爱情的简单表达上升到家国秩序的王化之道,这就延续了对诗歌产生的原初状态的强调。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经学与文学的不同特征所造成的关注视角差异。唐人孔颖达吸收了毛传、郑笺的观点,作出了详细的注疏。孔疏更加侧重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进一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揣摩生发,从而弱化了文本的文学审美特征。这种作法与汉儒的解读无疑是一致的。毛传、郑笺、孔疏的经典诠释也成就了诗三百这部充满了文学色彩的作品总集在经学中的位置确立,《诗经》的称谓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掩盖了原本的文学意义,学人因此都将注意力落实在诗歌的社会功用的意义上,即在经学的总体框架内阐述诗歌文字的道德价值而限制其文学价值的生发。宋代是儒学又一次深入发展的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虽然朱熹《诗集传》并不全盘采用汉儒诗序的解读,但在具体的篇章文本中,仍秉承并有意识地加强了汉儒的观点。例如,《关雎》中将诗歌吟咏的对象加以落实:“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又进一步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目的:“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其实,这也是对《关雎》创作原初状态的再次肯定。有了理解与认知的一致性,我们再读《关雎》,就会理解孔子为何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而不会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点在诗歌文本的艺术表达,古人却执着于文字背后的内在蕴涵。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305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只能说你阅读了一部文学作品,而不能说你真正读懂了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表达的情感、思想,也不能说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进行了有效而深入的思考,作品是否真正引起了你的共鸣或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语言的浅层理解如字、词、语句等等,这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而准确理解作品语言所透露出的深层意义,并通过对这些感悟引起的系统思考,是我们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应该使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例如,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文章,虽然也在老师的讲解下,对这些作品去分析、理解,但我们最基本的功课是通过阅读、书写、背诵、记忆,加强我们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后期学习能力的建立。仍然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是通过基本阅读的训练,甚至是相同的作品篇章,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我们从呱呱学语起,经过小学、中学语文课的学习,掌握了字词等语言基本构成单位的运用。通过对语句、段落和篇章的渐次分析,建立起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系统理解。同时,听、说、读、写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们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从而对阅读、感知外界事物,逐渐形成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与正确的认识观。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在上述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语言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而是在于通过这样的作品,使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思维习惯,并使在中小学形成的判断标准与认识观有更加稳定的提高,能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或现象表面,去深入思考并辨析内在的逻辑与可能引发相关效应的预判,从而使个人具备既有开拓性又有内省性的思辨能力。
一、如何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本文作者:罗志红 单位:成都大学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和内化论。中介论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在低级生物(如听觉、嗅觉)的基础上产生,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来中介个体和社会物质世界的关系。人是运用符号工具作为辅助手段来控制和重组低级生物心理过程(这种过程大部分属于自动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射),这种控制使人区别于其他物种,是自觉而有意的,以间接地调节与他人、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符号工具包括数字、计算系统、音乐、艺术成果、文学作品,尤其是语言。通过社会互动,语言符号才开始在行为中由外到内发挥心理工具的作用,也就是将自然的心理过程转化为高级认知功能。中介的一种形式是调节。调节分成物体调节、他人调节和自我调节。物体调节指个体直接受周围环境的控制和影响;他人调节指儿童的思维和行动依靠成人的语言;自我调节指儿童能够依靠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行动。
在二语学习中,他人调节指学习者在老师、父母、同伴等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协作式交谈的学习;自我调节指学习者具备了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是从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的中介过程,依靠面对面的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内化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从社会关系或更具体说是社会相互作用逐渐向个人内心品质转化的过程,并使个人掌控自己的大脑。维果茨基指出,内化过程是从人际活动的心理间平台转化成个体的心理内平台的过程,内化是通过模仿机制形成的,内化的关键在于人具备模仿他人有意识活动的能力。但这种模仿并非机械重复,而是受制于社会文化调节,只有当学习者积极参与社会交流或者在自我话语中创造性地模仿他人的话语时,语言输入才起重要作用(Lantolf&Thorne,2007:201)。社会文化理论还有一些其他概念,比较重要的是最近发展区和搭架子。
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新研究表明,最近发展区可以:(1)在专家与新手之间的互动中,能力通过社会互动转移给新手;(2)在新手与新手的互动之间,能力相当的同伴通过合作、讨论得以构建(Donato,1994)。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所创建生成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由教学动态来决定,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的向前发展就是学生学业的不断进步。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发展过程。继而他发现,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要关注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而搭架子指任何成人——儿童或专家——新手的协作的行为。儿童或新手还不能独立运用某些知识和技能,但可以通过谈话借助对方给予“搭架子”的帮助获得期望的结果。儿童或学习者通过专家或较成熟者进行协作式交谈,实现共同理解而最终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Wood等认为支架式帮助有以下六个特点:激化完成任务的兴趣;简化任务;维持任务目标的方向性;突出任务的关键特征,以及目前任务完成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控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挫折;提供示范。
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区别
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有两大学派: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二者的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和哲学倾向都不同。一般来说,通过分析事物对立面,更能认识事物本身。这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这里谈谈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区别。在语言观上,认知派认为语言是心理现象,由抽象规则组成,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社会文化派则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与文化混为一谈,无法分割,存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在学习观上,认知派认为学习发生在个体内部,学习者将输入有选择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不断输出,逐步将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社会文化派则认为学习是社会参与的结果,学习者运用语言参与社会交际活动,获得语言和文化知识,转而成为个人脑内活动的材料。在研究对象上,认知派主张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是第二语言的运用,而不是语言习得,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习得是不可分割的,研究的焦点在于社会/互动因素及其对语言使用产生的影响。认知派认为学习的最终状态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目的语水平或者出现僵化现象;社会文化派认为语言学习没有最终状态,学习者永远都处于学习状态之中。在哲学倾向上,认知派主张现代派观点,坚持人和社会环境互为独立实体的二元论观点,认为无论社会环境因素发生多大改变,二语习得终究是心理过程,语言学习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不会引起习得方式大的变化;社会文化派主张后现代派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使用对二语习得起着根本性而不是辅的作用,人类心智机能的起源和发展都包含在社会和文化的互动之中。
社会文化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笔者有幸受邀参加在古城扬州举办的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其间,观摩了江苏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著名特级教师秦晓华执教的高中课文《老王》。
我与秦老师从未谋面,听说他,认识他,也只是在一些教学研讨会和网络视频上。有幸走近他,幸运过后,我的感受就是:他的语文教育大于语文教学。课堂上的秦老师,总是面带和蔼的微笑,多用赞赏的话语激励学生,或是巧妙地点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举手投足间,始终流露出博学者特有的谦和与儒雅,不温不火,声音极富感染力。
一、课堂回放
(一)初读文本,揣度奇点
上课伊始,秦老师由大爆炸而形成宇宙的起始点(奇点)开始切入,引出《老王》的写作奇点是什么?――“人心”(文心)。
师:写文章,一是从头开始写;二是从尾巴写起;三是从春天写起。作者杨绛写《老王》是从哪儿开始写起的?(要求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并提示,文章最抓魂的语句是什么?)
生1:作者看到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从被他的善良感动开始写起。
生2:作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大学语文学结(一)
大学语文的课程转瞬就已宣告终结。心里真的有点遗憾,在我兴趣渐浓的时候,却不得不接受它已落幕的事实,在此我想先谈一下在这个课堂的所得以及由其引发的所感。
我必须提出自我批评,在课堂上我的积极性确实是不高的,处于“比上极其不足,比下亦不盈余”的尴尬地位。就其原因的话,不尽然又是什么比较羞涩,不够大胆,事实上我就及其厌恶自己这幅德性,明明知道这样的模式早就不该存在了,但就是没有勇气,太过懦弱。现在想想,不免觉得特别遗憾,只能说我又错过了一个改变自我的好机会。无疑,老师您所营造的课堂氛围和建构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值得称道的,这是全班这么多同学的集体反映,并非我的一家之言,当然也就不存在恭维您的嫌疑。在我看来,您的教学模式区别于大多数的老师,因为您真正贯彻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方针,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在您的课堂上,我真正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
孔子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充分说明了过程的重要性,而在此我觉得,过程把握的好的话,收获自然随之到来,而这种收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恰恰是我们大学生现在最需要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越到能力、情感、价值观,越难以测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它难以测量就急功近利地对此忽视。实际上,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这个学期我深刻地感觉到您的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学习,语文教学上不忘让我们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除此之外,我也感受到了您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当我听你评价这么多学生的作业并给出指导时,纵使对象不是我,我依旧很感动。从小到大,我见过的特别尽责的老师并不多,而您毫无疑问算是一个,同时,你们又有所不同,因为在您身上,我看到了您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至高的热情,我想或许正是这种热情,您把它延拓到学生身上了吧,也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您不遗余力地把它做到最好。对于我自己的学习,我还想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课堂上并不积极,对待这门课程态度也比不上别人端正,当我真的觉得它很有价值,我也真诚地感激它,总体而言,我在大学语文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少,作业虽然借鉴了网上一些资料和书籍,但都是我一点一点搜集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编辑出来的,而对于出勤方面,我也是比较积极的。对此大概老师也是知道的,我也不多谈。接下来我就说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结束但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有关方面的观点。
自古有言:“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可见学习也应是无止境的。而语文作为一项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须技能,诚然,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离不开语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文,看电影、看杂志、读报、读书、浏览新闻都离不开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无穷无尽的渴求,但是如若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怀着沉甸甸的心情迷茫地盯着书本发呆,道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简而言之,语文是无处不在,在任何一个行业,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不可或缺,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这无疑也昭示着语文的学习也应是发展化的,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上述所言,针对的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具有的工具性意义,那它的思想性方面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妨来说说。
古人一直坚信:“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现今,很多家庭也依旧强调并践行,我也始终觉得书香门第自是有一种独特的傲人气质。学习语文有着接受优秀文化,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和开阔视野、彻悟生命、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鉴赏力的作用。我们知道文学艺术在激发人的精神丰富性、保存和发展人对世界的多样性想象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可以润泽我们的灵魂,在这个物欲横流,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喧嚣呈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灵都日趋粗鄙,压力感和抑郁感日趋强烈,这时候,语文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到壮观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独立不迁、陶渊明的冲虚高原、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情热肠、苏轼的遗世独立、李清照的凄凄切切。还有栏杆拍遍泪湿衣襟只为国的辛弃疾、僵卧孤村犹思报国的陆放翁。
大家都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当你因人性而彷徨无助时,不妨来领略一下他们的人格魅力,我相信这人格的圣光会为你答疑解惑,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让你在大至人生的进退取舍、小到日常的饮食起居,健全你的人格,并努力臻于完美。同样,当你对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乏了、失望了,你想稍作休息再上路,也不妨来这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优雅品味的陶冶。品味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种人生修养,我们自此学会用“诗眼”观察生活,用“诗心”体味生活,待人率真,处世朴拙,这在人心被铜臭所浸染之时,不啻为一剂良方。此外,假若你对这快节奏,鸭梨山大的生活倦怠了,疲倦了,你也可以来这里小憩一下,想象一下这些美好而隽永的画面,假设自己在这幅图画中,放松、放松、不断地放松、忘我地放松。你是否体会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恬静。诸如此类,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图。
这就是语文,它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眼球,以它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的绚丽多彩让人无法忽视。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大学口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师素质、创设语言环境是提高口语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教师素质;语言环境
一、大学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为满足社会对英语尤其是口语人才的需求,近几年,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家教委及应用型大学的重视。专家们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陈冬纯2006:3)、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孙倚娜2003:3)、课外监督机制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祝询2005:4)、运用仿真情景对话培养英语口头交际能力(曾路,李超2005:4)、SBI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的应用设计(高晓芳,袁禹2004:6)等。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中根深蒂固,且新的口语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仍会发挥着主导作用(胡俊杰2007,2)。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概念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口语技能的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并且,一些大学英语教学体制中仍存在一些严重损害着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现象:强调英语口语教学,往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手段落后,很难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与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素质。由此可见,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英语教师的素质包括流利、地道、规范、顺畅的英文;宽泛的知识面;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具备科研能力;具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润清,戴曼纯2003:16)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不高,学院往往对新教师只考核外语知识,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也只侧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口语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整体优良性。口语授课教师除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规则、规范的英语、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除掌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以外,同时应具备教研、科研能力。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方能“名师出高徒”。2007年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年。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水平提高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提高将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夏纪梅2007:02)。对此,口语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一方面要坚持收听、收看英语广播,英语节目、阅读最新外语报刊、书籍以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包括来自学生、教材、课堂、同事、专家、社会的资源,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摘要: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1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语言环境欠佳,学习氛围不浓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尤其是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其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成自发的语言习惯,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往往局限在课堂上,甚至存在课堂教学仅仅为“汉译英”或针对英语等级考试进行“应试教学”的现象,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英语语言能力难以提高,更阻碍了他们英语思维的形成。
1.2师资力量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但由于地域文化、专业素养、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执教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通常来说,要想做好英语教学工作,不仅要求老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运用自如的语言能力、驾轻就熟的教学技巧,更要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的文化变迁和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不断吸收国外语言教学的先进理念,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近年来,高校引进师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反映出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1.3教学手段落后,需不断改进创新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培养学生将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不断提高英语交流的实用能力。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法比较单一,且多重视书面语言教学而忽视口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往往学的是“哑巴英语”,无法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已经远远落后,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地域差异,各高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任重而道远。
1.4片面强调英语重要性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1.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2.课上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文学的熏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学学习与电影结合起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后人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而电影、电视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电影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也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学知识和作品。在当今时代,接触文学不仅靠书籍,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飞速的时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布置课下文学的延伸任务,定期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文学阅读任务和文学赏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英语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相关任务,鼓励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的任务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对于布置的文学任务,可以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写阅读反思、影评等来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业的完成情况。第五,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变被动培养为主动提高。大学生为了就业,更多的人都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课程,对于短期内实用效果较小的文学学习却很忽略。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的观念,意识到文学学习和提高文学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自身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堂上和课下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配合教师的文学学习的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文学相关作业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晓琳刘佳单位:衡水学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