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团课总结

大学团课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业设计论文:队伍毕业设计教程的探索与实现

作者:张熠 常春耘 张瑛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毕业设计的指导

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常由2~3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其中一名担任组长。指导小组肩负的职责、指导方法在团队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将团队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从申报团队课题至开题报告完成。指导小组讨论拟定团队课题,经批准后,拟定总任务书、子课题任务书,通过双向选择组建学生团队,下达任务并提示方案设计;分工指导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总开题报告和子课题开题报告。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通过课题宣讲与个别指导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团队毕业设计的宗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从团队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树立责任观念与协作态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好个人承担的子课题,确保团队总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设计提示。指导小组需对方案进行提示,涉及多种方案时进行比较和评价。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即使分工确定以后,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的设计均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进行讨论,令学生深刻感受总任务的要求与子课题的责任,领会课题意义与设计意图,提升认识水平、训练思维方法。三是拟定进度计划与协作制度。指导小组应指导团队制定总课题进度计划和子课题进度计划,规划成员间协同设计的策略,避免被动和推诿,保证设计过程的效率,形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从开题报告完成后至子课题任务完成。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子课题设计任务,接受中期检查,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在这个阶段,指导小组将给予团队全面指导和督促,在指导方法与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与设计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都明确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资料文献查阅与软硬件工具的使用。三是方案实施的指导与进度控制。四是协同设计组织与条件支持。除了早期建立的协同设计基本计划与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人格塑造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然经历很多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小组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克服难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总课题系统整合、测试完善,总、子课题成果验收,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答辩。撰写团队总报告、子课题设计报告;答辩环节也包括总课题答辩和子课题答辩,编写答辩PPT文档。这是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指导工作:一是对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评价,对任务的系统整合、测试与完善提出宏观与微观要求,对课题验收做出必要说明。二是对论文撰写做详细要求,使其明确论文应达到科技报告的一般要求,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图表规范。对答辩及PPT进行说明并进行预答辩。三是课题总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团队及个人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认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全文阅读

工科团队毕业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团队毕业设计通过团队形式完成大型设计任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高效平台。通过工科团队毕业设计教学的实践探索,将团队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团队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指导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团队的选题、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建设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团队毕业设计;工科;教学模式;团队合作

作者简介:张熠(1970-),男,江苏徐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讲师;常春耘(1968-),女,江苏扬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江苏 南京 2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03310JX02)、实验室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XSG02)、通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TD00311JG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0-02

毕业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开展综合性地设计或研究,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团队毕业设计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推行。[3,4]团队毕业设计要求通过团队形式完成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设计任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高效平台,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乃至教学管理模式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

全文阅读

小学集团教学管理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县*实验小学总校与*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等四所分校组成。集团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在职教师160多人,其中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名、省教改之星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县学科带头人11名,市、县教坛新秀11名。四所分校属于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均,城乡差距比较大,为了使集团各分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上都能全面优化和提升,一年来在集团里开展了支教、诊断听课、集团主题相约教研、集团年级学科组(城乡结对)活动、集团联谊、集团会议、集团质量监控、集团国防军事夏令营、集团心理健康主题等活动。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校积极按照*县教育局关于组建城乡小学教育集团的工作思路要求,以“资源共享、相对独立”为管理原则,采取“统筹管理、师资共享、文化融合、互促互进”的举措,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求真务实、和谐进取,教育集团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统筹集团管理,形成优势互补

1、设立集团管理机构

在遵循集团总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成立集团校务机构,下设集团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内部的事务联络)、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科研管理),集团校务机构不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集团重大活动事项。成立集团教育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总校及各分校校长、教导主任组成,全面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2、加强集团教学管理

全文阅读

学校强化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县*实验小学总校与*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等四所分校组成。集团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在职教师160多人,其中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名、省教改之星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县学科带头人11名,市、县教坛新秀11名。四所分校属于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均,城乡差距比较大,为了使集团各分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上都能全面优化和提升,一年来在集团里开展了支教、诊断听课、集团主题相约教研、集团年级学科组(城乡结对)活动、集团联谊、集团会议、集团质量监控、集团国防军事夏令营、集团心理健康主题等活动。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校积极按照*县教育局关于组建城乡小学教育集团的工作思路要求,以“资源共享、相对独立”为管理原则,采取“统筹管理、师资共享、文化融合、互促互进”的举措,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求真务实、和谐进取,教育集团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统筹集团管理,形成优势互补

1、设立集团管理机构

在遵循集团总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成立集团校务机构,下设集团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内部的事务联络)、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科研管理),集团校务机构不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集团重大活动事项。成立集团教育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总校及各分校校长、教导主任组成,全面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2、加强集团教学管理

全文阅读

教育集团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县xx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xx县xx实验小学总校与xx中心小学、xx中心小学、xx中心小学、xx中心小学等四所分校组成。集团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在职教师160多人,其中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名、省教改之星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县学科带头人11名,市、县教坛新秀11名。四所分校属于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均,城乡差距比较大,为了使集团各分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上都能全面优化和提升,一年来在集团里开展了支教、诊断听课、集团主题相约教研、集团年级学科组(城乡结对)活动、集团联谊、集团会议、集团质量监控、集团国防军事夏令营、集团心理健康主题等活动。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校积极按照xx县教育局关于组建城乡小学教育集团的工作思路要求,以“资源共享、相对独立”为管理原则,采取“统筹管理、师资共享、文化融合、互促互进”的举措,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求真务实、和谐进取,教育集团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统筹集团管理,形成优势互补

1、设立集团管理机构

在遵循集团总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成立集团校务机构,下设集团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内部的事务联络)、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科研管理),集团校务机构不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集团重大活动事项。成立集团教育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总校及各分校校长、教导主任组成,全面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2、加强集团教学管理

全文阅读

团辅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为了考察团体辅导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干预前后进行了施测。结果发现:团体辅导的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动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团体辅导式教学主要提高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而降低了外部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思想政治课;团体辅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我国大陆以来,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它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实证效果[1~5]。而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仍以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动机呢?由于团体辅导本身的特点和优势[6],以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方面的共通性[7],能否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呢?本研究以参加高等院校四门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准实验的设计的方式对比团体辅导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同作用机制,以考察团体辅导式教学的干预效果及机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10级大一学生6个班参加本次研究,总人数为897人,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9.4%,女生占总人数的40.6%;汉族学生占到了总数的93.8%;在专业分布上,工科学生占总人数的55.4%,而文科占总人数的23.7%,商学为2.1%,医学为15.5%,理科为3.3%。

全文阅读

学生课外时间生活教育研究

背景:

1.“自由支配时间”平均6小时。经统计显示,中学生在校时间为7~8小时,除去8小时睡眠及2小时吃饭,只剩6小时为自由支配时间。这6小时还包括要完成作业。有59%的同学认为课余时间不够。同学们感慨,课余时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先完成课内作业,再考虑课外生活。

2.逾七成学生选择上网。 调查发现,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基本是漫无目的度过的。83%和82%的学生选择看电视和听歌,上网的达76%。除此之外还有吃东西、做家务、冥想、发信息和玩宠物。同学们上网多数为消磨时间,且多以聊天为主。如果是放长假,如“五一”、“国庆”等,同学们几乎用一半以上的时间上网聊天。大家反映,上网聊天可以结交许多朋友,体验情感,寂寞时与网友聊一聊不失为一种消遣手段。而且还可获得同龄网友的帮助,可以无话不谈,又不会有面对面的尴尬;学习压力太大,上网聊天由于其隐秘性而使人更容易打开心扉倾诉心声,减缓压力。

3.适合学生活动场所太少。由于课余生活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不少同学觉得生活“烦透了”,“没劲”、“烦”这些词语也成了校园的口头禅。由于目前中学生学习压力过重,课余生活过于单调,在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中,部分同学觉得学习没意义,人际交往虚伪,饮食起居像例行公事,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同学们反映,课余时间大部分用去做作业,闲暇时间不够去安排更多,只能做运动、上网、看书等。

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学会生活,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由于现代教育的时空在不断扩大,已超越了学校的范围,再一次回归到社会,所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对实施“德育生活化”研究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积极探索活动路子,努力提高活动质量,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具体目标:

全文阅读

多元互助、多层共赢:教师团队赛课模式初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此,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赛课活动作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被广泛运用。我园作为拥有7所分园的集团化幼儿园,长期坚持教师赛课以达到集团辐射分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目的。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历年赛课经验,形成“多元互助、多层共赢”教师团队赛课模式,有效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激发团队合作机制,在多元互助中促进教学深入研究,提升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在此,重点介绍我园在探索过程中的体会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幼儿园及学校实施团队赛课活动提供参考。

一、 “多元互助、多层共赢”教师团队赛课定义

“多元互助、多层共赢”教师团队赛课,即以骨干教师、中间层级教师、新教师三个层级自愿结对为3~7人的团队单位,参加某一学科赛课活动;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教材分析、教法钻研、现场磨课,团队互助研讨活动贯穿于教研竞赛的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参赛内容、执教老师、团队分工、研讨模式、活动时间完全自主,形成人员多元、形式多元、分工多元、互助多元的参赛格局,达到各层级教师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共赢成长。

二、“多元互助、多层共赢”教师团队赛课缘起

作为幼教集团,我园每年会定期举办一次集团赛课活动,同时也参加市、区各类型赛课。多年的赛课,让我们发现传统赛课存在以下弊端:

1.赛课是少部分老师的舞台,大部分老师被边缘化

传统的赛课报名多采用自愿和小组推荐的形式,推选出的老师往往都是工作激情高,愿意“冲锋陷阵”的青年教师,或是幼儿园指定出的骨干教师,“赛课”活动就成为小部分老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而大部分教师没有参与其中,对赛课活动漠不关心,仍然因循守旧,缺乏改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激情,在校本研修中被“边缘化”了。

2.赛课流于形式,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全文阅读

团队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学校实际情况

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低关系到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数学课程一直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文化课,以前数学课程都是开设两年,4节/周,从2010年起,学校考虑到学生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同时结合目前高职高专教学模式“2+2+1”模式和“2+1”模式的改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了一年,学校只能采取减少文化课程课时量的办法,如数学课程缩减到只开设1年,2节/周,课时少,任务重,加剧了学生学习压力,使幼师数学教学更加困难,各种矛盾更加突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十几年幼师数学教学工作经验,曾经尝试过几种教学方式的改革,目前认为团队学习在幼师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团队学习

1.团队学习定义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整合和升华,学习的主体是团队或群体,指多名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为实现某个特定学习目标的群体性的学习活动。

2.团队学习的必要性(1)时代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合作关系成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主体,以前以个体为单位的工作方式逐渐被工作团队所取代,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对个体在新时代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非采用团队式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团队合作的学习和经验,导致毕业后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给她们带来一定的生存压力和困难,限制了她们发展空间。(2)生源素质问题。现今的大学生都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情感和合作精神欠缺,应变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吸取他人之长处,张扬自己的个性和长处,提高自己的素养,潜在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挖掘。(3)在现有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教师的增加幅度没有跟上,现有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团队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

三、团队学习具体实施过程

1.组建学习团队合理的团队规模和人员结构对团队学习的顺利开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组建团队的基本原则是能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能力并减少团队的内耗,因此,团队规模一般在4-6人为宜,成员过多,个别成员就会偷懒,不积极参与其中,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不利于每一位成员的发展,团队管理也更加耗时耗力,但若成员过少也不适合开展团队学习,因为成员要承担太多任务,压力大,导致学习目标难以实现,久而久之成员之间产生怨气,大家互相推诿,不利于建立团队的凝聚力。另外,在团队人员的选择与搭配上应本着有利于沟通交流及情感培养的原则,成员之间最好在学习能力、性格、交际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互异性。要使团队能很好地运转,充分发挥团队绩效潜能,团队需要各种技能的人。比如需要数学学习基础好的同学、需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学、需要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同学、需要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为此,开学初,一般都会花1-2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摸底工作,与班主任、学生干部一起把全班学生按需要分成几大类,比如数学基础较好的、善于思考的、热爱学习的、性格活跃的、性格内向的、交际能力强的、具备领导力的、喜好表现的等等。然后学生在教师及班主任的协调引导下根据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好坏程度半自由地组合团队,组队过程一定要遵守以上所说的原则,避免同一个团队同类人员过于集中或者缺少某一类人员。团队内互异,有利于团队成员间互助合作开展工作,促进每一个成员在认知、情感、社会交际、个性等方面的提高。团队间相似,能使各团队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

2.团队相关知识的学习组建好团队之后,要让团队能够有效运转,有必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团队相关知识培训,要学生清楚地明白团队学习跟以往的传统学习不一样,传统的学习是以个人为主,个人成绩与他人无关,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任由自己发展,但是团队学习要求个人荣誉与团体荣誉紧密结合,个人命运与团队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团队成员要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是构成学习团队的基本条件,也是团队运转的关键所在。共同的目标让成员和团队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之间荣辱与共、相互依赖的关系,团队是自己成长、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为了完成目标,成员之间要认可彼此的优势,包容彼此的缺点,不能互相埋怨,听从团队领导的安排,遵守团队的纪律,总之团队成员要心朝着同一个方向,劲往一处使,促进团队凝聚力积极发展。为避免拖后腿、让团队接受,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动合作,让团队获得协同效益。

全文阅读

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高校《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中,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游戏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析了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游戏教学法。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教学改革;管理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19-02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目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管理学原理》课程,其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学生介绍管理中主要理论是什么;二是锻炼他们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管理学原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而不应仅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研讨、情景的设计、项目任务的完成以及管理游戏等方式,其中,管理游戏这种让学生以亲身参与,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力争获得游戏胜利的方式,相对其它方式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具体而言,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模拟,是在教师创设的管理情景和模拟的管理环境下,使学员如同亲临其境,较快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各种管理技能。

1 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作用

1996年, 北京科技大学从日本引进管理游戏(Management Game,简称MG)教学法, 管理游戏教学法开始在普通高校管理类课程中摸索试行。对于从未接触过管理知识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掌握管理知识,管理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管理游戏教学法具有更加生动、更加具体的特点,针对在校缺乏管理经验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