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职业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分工逐步细化,职业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职业发展内涵亦随之变化。大学生应了解当今世界职业发展的内涵、发展变化趋势和一般规律,正确把握学习方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理性选择职业目标,积累职业发展资本,科学合理的管理个人职业发展。
[关键词] 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观念;理性择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2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和它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职业发展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合理地管理个人职业发展,切合实际的选择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职业发展又称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是由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担任的一连串工作职务构成的连续过程,与组织关联密切。”[1](31)职业发展的形式主要有职务变动发展和非职务变动发展两种基本类型。
1. 职务变动发展
职务变动发展包括职务晋升与平行调动两种常见形式。晋升是职业成功的标志,也是职业主体劳动效率的动机来源,它能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促使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尤其是对初涉职场的新人,效果更为明显。平行调动就是职业主体在同一级别的职务上调动,尽管职务没有提升,但是在其职业生涯目标上可以得到发展,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未其将来的晋升做好了准备。[2](159)
摘 要: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近年来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具体开展措施,从学生自身及外界环境(包括政府、社会、家庭、高校四个方面)这两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环境,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 教育 措施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未来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近年来亦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由早期职业辅导运动发展而来的,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中叶[1]。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社会知识环境和整个就业指导氛围的影响下,各方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环境,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具体开展的措施如下:
一、学生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我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罗双平曾用公式总结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其中“知己”是对自身条件的充分认识和全面了解[2]。
1.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薄弱,对自我认识不足和定位错位等问题,应重点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因此,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就要开始接受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断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等有充分的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要克服社会不良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理清就业和择业之间的关系,培养创业意识;要学会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正确审视职业定位,不断发现职业机会;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2.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摘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技能的习得及态度的转变是这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与课上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实效意义重大。
[关键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3-0088-03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课前,教师提供教学微视频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学习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答疑解惑、完成作业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任务①。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使教学过程中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很好地付诸实践,促使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②,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开展深层次的个性化指导。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翻转“教”与“学”,把传统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为主的知识传授任务前移到课前,而课堂上,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解决问题、组织合作探索、进行个性化指导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教学过程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教学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与课堂上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实效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尽管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1.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职业生涯发展及就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但当前在知识传授环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一般在课堂上以学生听课教师讲课为主。由于任务重,学时有限,课堂上基本没有讨论答疑环节,很少有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很难实现个性化指导。2.教学支持材料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采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很少有时间在课堂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多元化的素材,如应聘视频、职业探索视频、相关网络链接等。课程教学内容一般以教科书上规定的内容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多元的个性化需求,教学针对性不强。3.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多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在教学时,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在把握和理解知识点及事实的基础上,在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互动,提出主张与见解。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不强,参与意识淡薄,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4.教学反馈环节薄弱,对实践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缺乏对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如性格探索、兴趣探索、能力探索、职业探索、就业技能等的反复练习与思考,在实际应用上,不能举一反三;由于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也很少能对学生跟踪指导。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0__年2月
目录及要点
第一部分调查情况介绍(2)调查设计及样本描述
第二部分基础数据及相关分析(3)一,北京大学20__届毕业班同学就业落实情况中期调查(3)
校园招聘开始3个月内,40的同学就业已经落实,60的同学尚未落实
博士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更慎重
北京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于其大部分将会选择继续深造.这种特点是学校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依据.
二,北京大学学生择业的第一标准调查(4)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立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对比着手,指出我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建议
一、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对比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即职业发展教育,它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试、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内容。国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初,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国内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指导教育体系,并贯穿着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立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个人综合素质的充分发展与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强调个体与社会全体的共同发展,不仅仅是个体的全面与充分发展,而是所有人的全面与充分发展。同时,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和学校都有着大量的职业指导咨询服务机构,通过职业心理测评,职业咨询,择业指导等手段,帮助在生涯发展和求职择业等问题中遇到困惑的人群。
我国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发展起步较晚。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才正式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开设。所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还远未普及到中学,跟国外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全过程的职业发展教育以及科学而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相差甚远。地方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多数还停留在“就业安置”阶段,即把提高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职业发展教育表现为单一的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毕业前夕进行,学校重在就业政策的、职业信息的搜集、简历写作技巧、求职技巧与面试艺术,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处理办法等,属于一种粗放型的职业教育方式。同时,普通地方高校生涯发展教育体系远未完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专职教师寥寥无几,社会上的职业咨询机构也才刚刚起步。这使得大学生在面临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等问题时,求助无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咨询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亟待进行。
二、我国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根据美国生涯发展大师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探索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而大学生跨越了该阶段的过渡期(18~21岁)和尝试期(22~24岁)。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显著发展,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趋于稳定,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也逐渐成熟。在大学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后,踏上社会求职成功,便正式开始了人生的职业生涯。因此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决策,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尝试期内,应率先完成的任务,它将对大学生个体的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2.处于中学阶段的中学生,在校期间,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即一定要考上大学,所以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学习现象司空见惯。考上大学后,没有了学习目标,不懂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目标缺失,是当今大学生所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不少大学生丧失了学习进取心,放松自我,虚度时光。及时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人生目标,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学校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在大学里,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未来就业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
摘要: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学生至关重要,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状况以及形成目前现状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 对策
一、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即职业发展教育,它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试、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内容。立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个人综合素质的充分发展与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强调个体与社会全体的共同发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尊重人的客观存在和内在需求,围绕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在价值取向、知识能力、个性特点、综合素质、社会认知、人职匹配等方面协调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双重需要。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原动力,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科学理性认识自身的“职业要素”,合理规划大学期间乃至一生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针对性地主动提高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养,提高择业的针对性和竞争力,为将来成功择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前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普遍关注职业发展,希望获得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大学时期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性指导,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基本处于自发和混沌状态。直到面临就业压力和择业时才真正意识到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重要性。可见,在大学低年级及时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和能力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是大学生期盼的。早期的教育可以减少因职业困惑和迷茫引发的焦虑情绪、消极情绪以及相关的心理障碍。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职业目标和生涯发展计划指导大学生活,在职业发展上事半功倍。因此,在大学初期是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最佳时机 。
我国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发展起步较晚。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才正式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等学校教学计划。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仅仅还停留在“就业安置”阶段,即把提高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职业发展教育表现为单一的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毕业前夕进行,学校重在就业政策的、职业信息的搜集、简历写作技巧、求职技巧与面试艺术,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处理办法等,属于一种粗放型的职业教育方式。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中。没有要求必须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相关课程。也没有强行规定设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职业生涯发展心理辅导的服务机构。目前,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承担部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课程教育方面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机构,由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转型而来,指导中心职能的现实情况是行政性偏强而服务性偏弱。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对策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期。本文从我国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意义,就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基于职业发展的教学提出方法策略思考,旨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工作学习观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发展;教学
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careerdevelopment education)的简称,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在校学生认识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世界与职业社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强化他们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求职择业中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顺利进入职场或变换工作并最终达到人――职匹配,实现工作向职业、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大学生能否充分利用这个重要阶段迅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选择职业的自由度、职业岗位的层次及未来事业成就的大小。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势在必行,就我国目前的实施的具体状况而言,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对自身急需的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新浪网、北森测评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还是满意的,但是当把这种规划分解后,他们的选择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仅有12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专家指出,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的前后矛盾的现象,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对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只知道概念而缺少实际的践行和操作。
2、高等学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不规范
摘要: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加强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优化教育教学体系结构已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全程化;职业发展;就业指导体系
一、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难就业,就业难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科学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和职业,尽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盲目就业。第二,经调查,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试卷考核为主,就业指导停留在纸上谈兵、覆盖面有限,就业指导层次偏低、职业规划形式落后,导致该课程普遍存在对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认识存在偏差、课程管理缺乏规范性、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缺位等问题。第三,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需求。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优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全程化全员参与的模式。
二、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特点
第一,教学系统性。就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职业规划等环节引导,经过几年学习和努力,最终形成自己毕业时的就业抉择。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整个大学始终的一种就业教育体系。第二,教学分段性。大学生自身身心的发展具有分段性,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也是有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年级、分阶段实施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第三,教学模块化。从整体教学内容上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课程的内容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开阔学生的眼界,对教师的成长也大有帮助。第四,教学实践强。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业技巧、笔试、面试等都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以实训为主,采用讲座、课堂讲授、现场测评、观摩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强化教学效果。
三、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内容
第一,实现全程化课程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短期课堂教学的模式,充分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和身心特点将专业指导、职业指导、就创业指导等内容融为一体,并使之贯穿大学教育,增强课程的实际指导性,解决好学生的进(招生、入学)与出(实习、就业)的连接和过渡问题。实现全程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完整规范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课程指导》体系。第二,实现分级指导。对大一学生开设“入学导航”和“专业介绍与学业规划”,主要围绕专业教育、稳定专业思想;对大二学生注重职业规划意识的引导,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教育;对三年级的学生,重在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提升职业技能,围绕就业政策与就业渠道、就业程序和求职准备等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技巧。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提高教学实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指导思想,改变传统的以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职业兴趣量表测试、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观摩招聘会、模拟面试或参加国际交流宣讲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职场,从而自发地掌握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等。邀请企业人员,举办讲座、召开行业交流会和招聘会等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摘要: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时,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合理选择就业,不受企业大小、初始的薪资高低、地域等因素影响。以企业回访中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如何做好首次就业合理化选择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职业发展
对于首次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下,不能合理地选择首次就业公司或岗位,将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许多高职毕业生的长辈们或老师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该如何指导,而且建议先就业再择业,导致盲目就业,对首次就业不重视,使我们的高职毕业生对就业选择很迷茫。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首次就业选择的依据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我们自己做自己的经纪人,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系统安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高职生在毕业之前,能结合自身特点确定将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将有利于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也可以减少被企业辞掉或个人辞职的机率。
例如:小王在大学就读时,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他充满信心要大干一番。毕业后小王到了一家专业对口的模具制造公司,被分到车间最基层的岗位,他感到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刚工作几天就辞职了。辞职后,小王对就业选择感到高就不成,低不想就,对自己的前途非常迷茫。
而高职毕业生小李,专业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在班里学习占中上等,毕业前,他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心理预期。毕业后,他到了上海某造船厂做维修工作,也属于最基层的工作。企业规定周六、日实习生不用加班,但他从不休息。一个多月后,小李进入技术管理岗位,使自己的工作岗位得到了升华,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
在上面的两个实例中,小王毕业时,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准备,没有摆正个人的就业心态与定位;而小李却做好了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预期,小李获得了职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在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及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评估及自我定位,环境定位,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选择的职业生涯路径,选择职业发展策略等。本文结合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43-02
我国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大学生毕业时面临更多的就业竞争和压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引发人们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现状的反思。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作为人才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职业规划,进行后续的学习、生活、实践安排,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概念、原则及内容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概念。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性格、个性、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进行自我剖析和评价,并对各种职业、行业、环境和需求趋势及关键成功因素的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等学习计划和发展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过程。
2.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遵循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终身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应该有主动发展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积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外界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做出积极合理的改变,以达到个人理想同社会需要相适应;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目标及实施策略都应具有可行性,既是个人努力后可以达到的,又是社会许可的;终身性原则是指每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落实到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去,不断学习新技能、新本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职能的需要。
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自我认知、环境评价、确立目标以及不断的反馈、修正。①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选择职业的基础,由于每一种职业由于其特点的差异性,对工作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时,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选择相匹配的职业。②环境评价。大学生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要客观分析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通过综合环境评价,在自身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寻找具备发展空间的企业及岗位,以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目标。③确立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个人未来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从而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针对各自目标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实践中不断积累所需的职业技能、综合素养。④反馈与修正。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岗位的需求也日新月异,因此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当时未考虑到的新情况,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进行反馈和修正,保证其在各种情况下都行之有效,确保大学生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