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
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1.3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1.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1.2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中将课程设计定义为:“课程设计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它取决于在两种不同的编制水平上的决策:一种是概括水平,在这一水平上要做出价值选择;另一种水平是具体水平,在这一水平上涉及有关课程因素的技术设计和实施问题”。施良方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中提出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目标有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包含教材、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内容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1.3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相关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教育。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的思想对后期的体验式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式教育的理论代表还有皮亚杰、库伯等。皮亚杰的学习和认知发展模式把学习看作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辩证过程,即经验被同化于概念之中,同时概念也要对经验做出顺应。库伯通过对杜威、勒温、皮亚杰的学习模式的回顾,把学习描述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但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在形式和内涵上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延生。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从最初的“团康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已经不断的完善并丰富。“团康模式”最初是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所产生的一种培训模式,是一种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快乐开心的培训方式。“团康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开心、刺激、好玩、新奇和惊险。它通过简单的活动,营造快乐、活跃的现场气氛,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训练模式”是指通过有挑战性、趣味性、震撼性的训练项目来达到学员体能上的锻炼、精神上的震撼,同时考验学生的应变及团队的协作、组织领导、危机处理等能力。目前很多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学校多半是采用“训练模式”。“认知模式”实质上是指通过项目的体验实现有意义的教育,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者启发学生的情感。“综合模式”是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在经历了一要素论、二要素论、三要素论之后所出现的多元要素构成的教学模式。
2.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思路构建
2.1课程目标设计
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开展强调了对课程目标的重视。有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以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实现及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被定义为目标模式,其经典形式为“泰勒原理”,即通过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及结果的评价的回答,构建课程设计的模式。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蔡斯(RobertS.Zais)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上的课程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的最近成果。本文采用第三层次的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理解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预期学习结果”。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议论文】蔡可《聚焦课程意识 培养从教素养》,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12期。
【原文摘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师范大学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课程,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概念体系与内容范畴,但存在诸多问题。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重建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通过整合课程门类,形成独特的课程群落,展现该门课程的特质,从而有力回应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新问题,提出解决语文教学老大难问题的策略,彰显课程的存在价值,赢得学科尊严。
我国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承担着培养未来语文师资的重任,它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概念体系与内容范畴,在学科的科学化、专业化方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历史及其他种种原因,许多基础研究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如对“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样教”等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众说纷纭,作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这种状况“善莫大焉”。但作为教材内容,其观点则需要澄清。蔡可教授上述观点我非常赞同。作为一门为未来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要范畴明晰,目标清楚,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学理的深厚性,而且能够扎根现实土壤,与时俱进。
为了应对生命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这个矛盾,国际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这是一项极具人文关怀的学术成果,希翼人类在无限增长的知识大海中自救。“核心素养”是人们自救的基本的身心和文化条件。蔡教授认为,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站在语文学科育人角度,引导学生形成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系统与实践经验,是语文课程教学论的首要责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价值追寻
蔡可认为,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教学核心问题。师范生在校只有学会关注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岗位中真正提升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调取知识与技能,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是学科知识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审视语文课程,既涉及学习目标的调整,又涉及学习内容的重构,更涉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知识是载体,需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行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帮助学生完成真实情境中的语言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该引导学生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认识学科本质、认识教育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并以此出发设计培养的侧重点,体现学科特质。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教学实施,必须与中小学教育现场紧密结合,双向互动、开放融合,在从教素养培养方面激活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
一、议论文教学
议论文是以议论与说明为主要方式,表达作者自身观点和思想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一般采取的方式为逻辑推理、概念描述等,是作者向读者揭示万物规律的表达方式,作者往往通过以上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驳斥对立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错误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议论文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与其他两种文体相比,议论文既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没有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还缺少华丽动听的文字表达。基于以上特点,议论文教学显得单调、乏味,教学工作往往难以顺利展开,即使有所成效,也无法让大多数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二、我国小学议论文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议题。
小学生接触议论文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办法弄明白议论文的概念。因此,小学生议论文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难度很大,同时,因为议论文需要明确具体论点,但是小学生无法在课堂内掌握议论文阅读要点,这就造成小学议论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小学生无法抓住教师讲的要点,导致小学生议论文课堂教学气氛普遍较差。
2.议论文阅读和写作没有合理调节。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将重点放在了记叙文上,没有将议论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小学生初接触议论文往往需要教师旁敲侧击进行启蒙和引导,而教师应该借助大量写作培养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将阅读与写作分开,忽视文字写作对议论文教学的辅,小学生本身无法养成阅读习惯,无法理解一些观点和字意。
3.小学议论文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轨迹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摘 要:校园流行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广泛传播和渗透不仅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校园流行文化及其特征、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从而得出了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校园流行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影响 启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大学生群体以其感受的敏锐、思想的先锋、接受的迅捷、行为的前卫而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之一。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不仅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利用借鉴校园流行文化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1]
一、校园流行文化及其特征
校园流行文化是指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得到同辈群体认可的,包括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生活形态等。主要包括流行产业、流行新品以及流行话语。它的特征主要有:
1.多元化。各种西方的思潮、话语、主义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话语空间,使得校园流行文化多元化和多种标准,这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迷茫。
2.世俗化。在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中更多的是其娱乐性和对现实社会的调侃,网络运营商为了获得高点击率从而摄取商业利益,其传播的所谓流行文化往往是以迎合大众的感官愉悦程度为检验标准的,这样势必导致世俗、庸俗文化产品的产生与流行。
3.虚幻化。在目前快节奏、就业难、压力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大学生一旦对某种流行文化产生兴趣,常常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且极易产生浮躁的心态。对流行文化的过分沉溺,容易导致大学生逃避现实生活,去追求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精神需要。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实践上以及学科建设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关于本问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的途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而这些不足正是本课题开展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文学概论课对于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文学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品格。具体措施有,就是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完善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文学概论;模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54-02
“文学概论”是中文本科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要培养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老师及能胜任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文学素养的中文从业人员,就要重视文学概论在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文学概论”的教学研究。
一、“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文学概论”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授课内容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文学概论》是门理论课,比较抽象,学生有畏难心理,这是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文学概论”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体系性,通常按照课程逻辑体系(章节)组织课堂内容,设计讲授单元,讲课偏重概念的论证、讲解、阐释,侧重理论讲解的教学安排也使相应案例无法展开,印象式的文本介绍往往达不到设置例证目的。比起文学课程,文学理论以理服人,比以情动人的文学似乎缺少了优势。在教学方式上,文概课主要采取教师精讲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授模式,虽保证了理论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实际,使学生很难深入学习下去,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背离了文学概论作为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能使其为其他文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具体实施策略
(一)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建构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培养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概论课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于一体,通常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为“较为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建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培养目标重视知识传播,侧重培养学生较高的修养,但也明显体现出不足,即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忽略学生的情商培养。在重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其弊端更为明显。学生情商有待提高,表现为学生缺少对理论文本和文学文本的尊敬和耐心,对文学文本的感受、理解、表达、评判缺少热情。他们在面对文本时,很难用心体会文本内容,更难深入把握文本意蕴,解读流于表面。对于阅读,学生总是兴趣不大,很难做到深度解读。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新形式下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中文从业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有所更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完善人格修养,从深度阅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欲望。重新制定的文概教学目标即为:强化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对文学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文章根据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从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入手,分析了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师生互动的内涵和价值,指出创新教学方式,形成互动机制是提高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当工科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侯继虎(1974-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学。(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子课题“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0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2-03
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当前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抽象,理论深刻,较为枯燥乏味,加之教育者常把自己定位在传授者的身份上,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笔者拟结合自身多年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分析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原因,进而阐明当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力图探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某些新思路和模式。
一、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思维严谨,工科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也较强,但对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开小差者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产生此种反常现象实与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有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摘要: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挑战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同时,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也具有创造性,将两者进行创新性缝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创新。在大众文化视域下,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