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2.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2.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既要获得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要求。第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层面的探索。一是要从制度方面做好保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规定其职称走教师系列或思政系列,从而确保队伍稳定性;同时确保工作经费的投入及软硬件配备等。二是学校上下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中,这是一个系统工作,要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每个环节。三是要创建积极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高校的校园物质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学校整体的布局规划、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和周边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行以及情感气质。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优良学风的建设、公平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校园文化的营造。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挖掘家庭的潜能,开展“家长学堂”等心理普及活动,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此外,高校要运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相应地,社会也将带来正向的反馈,在这种良性循环影响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将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观层面的探索。一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将弱化以往的问题导向,更多地将积极心理学内容渗透到课程建设、校园活动及宣传中,在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中通过发掘个体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二是心理工作者师资队伍培养是重点。在对专业人员培训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党团队伍力量,积极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大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和强化学校的预防体系网络。三是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立和完善朋辈互助工作制度,专业的培训及督导,培养一批大学生朋辈组织,通过他们将积极的心理学理念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最终达到助人自助。四是借助优势展现亮点。开展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展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展现学校的特色亮点以及与其他学校的相互交流借鉴,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本校。五是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如何需要接受积极的评估体系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如是否建立心理咨询室、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经费下拨情况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是否运用积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成长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量表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测评,包括生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积极的内在动力、积极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实现积极教育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估。高校的功能之一是培养人才,优秀的人才必须以身体和心理完满状态为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实施从消极向积极的转移,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性的需要。
作者:庄濛杰 奚晓岚 王珏 单位: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高校大学生生员结构的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德育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衰、社会的稳定及其发展,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必须把德育工作提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来常抓不懈。高校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高校德育建设中,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研究高校德育建设中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导向,探讨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引导作用,做好德育建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协调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建设中又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 大学生
在接受德育教育中的心理特点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材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它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专业知识和各项实用技能,它还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特别是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是高校德育建设中的受教育者,他们对高校德育建设具有一些独特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渴求与逆反心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渴望能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获得进步。但是,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地认识和思考问题而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因此,表现出对德育内容和德育活动的不感兴趣和逆反心理。二是热情与冷漠心理。大学生有朝气、有热情,他们期望能在大学里获得友情和友谊、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和能力,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但是,当在追求这些目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会产生冷漠心理,对自己原来的目标产生动摇、怀疑、丧失信心。三是敏锐与偏激心理,大学生目光敏锐,善于发现新生事物、探索新问题,并执著地追求新生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不满足于问题是什么的说明,而且追寻着为什么的答案;他们重视来自社会及他人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存在价值;他们喜欢群体生活,却敌视共同的约束,强调个性的尽情舒展;他们对各种人生观现象、社会现象极为关注,并试图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但是,由于知识和阅历的不足,他们在寻求答案时又往往出现偏激情绪,如以偏概全,爱钻牛角尖,听不进反面意见等。因此,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直至难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陷入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或扩散状态。四是主动与消极心理,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开始主动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比较全面和客观,而且已经能够针对自己的短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但是由于面临新的竞争,一旦竞争失利会使一些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变得消极被动、不求进取。五是传承与挑战心理。当今大学生面对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不仅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的失衡,而且促使新的多元价值体系出现,导致传统文化体系受到挑战。有的大学生动辄“讲实惠”要价钱,急功近利,一切只为了“好工作”,丧失了理想追求,有的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扭曲。这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操和文化品格的滑坡。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高校的德育建设还需加强,要提升受教育者深层次的精神品质,还有赖于他们的情感认同,使理性与感情生命沟通,完成优秀个性品格塑造。
二、 高校德育
建设中的心理教育导向
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任何形式的心理教育最终必须在教育对象身上得到共鸣,产生合力作用,引发其自身内在的动力才能取得成效。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导向必须是根据大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心理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进程中对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沟通与导向,使大学生能发现其优点,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接受德育教育的心理机制,并取得最佳德育教育的过程。高校德育心理导向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认知疏导。认知是心理的基础因素,对大学生接受德育的消极心理要采取认知疏导的办法解决。认知疏导离不开讲道理,道理讲的明白,可以说服人;道理讲的深刻,可以征服人;道理讲的透彻,可以折服人。当然讲道理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进行,既要有丰富的内容,又要有引人入胜的形式;既要有教育层次性要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又要有针对性,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原则,又要切实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作用,使疏导工作顺利展开,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去衡量自己与他人的言行。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同时从组织管理、实践管理、活动管理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好的建议。
关键字:心理健康就业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多数大学生择业心理还是比较稳定的、健康的。这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稳定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健全的意志,果敢、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的认识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适应性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不同的择业过程,大学生对择业理想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如:有的毕业生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待遇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就业地区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单位性质放在第一位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择业价值取向中,有两个取向最为突出,一是毕业生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二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当中,除了就业单位待遇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发挥。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他们懂得只有将职业价值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认识职业,去认识自己,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大学生择业意识也市场化了,具体表现在择业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有些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还有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寻找职位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学者通过发放“自杀态度调查问卷”,用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0.7%的有过轻生念头。那么大学生存在如此突出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外因上来看,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虽然近年来不断倡导素质教育,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就会因环境适应问题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不少学生在中学非常优秀,但进入大学后,由于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成绩并不理想,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使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另外,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生活水平与城市学生有差距,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容易产生矛盾,有的甚至上升到对他人的怨恨和对人生无意义的失望。此外,现在很多大学中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老师又少之又少,即使开了一些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之类的课程,一般也仅限于理论层面,很少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咨询、心理调适,根本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心里中去,这就无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当他们遇到问题而无法自我调适时,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据北京16所高校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在本科生中因心理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心理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均占首位。
2、社会环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促使大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此外,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的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家庭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个性萌芽期大多是在家庭中渡过的,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育影响很大。事实证明,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在学校中很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并且能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处的非常愉快;相反,在一个充满矛盾斗争中的家庭成长的大学生很容易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心理异常。然而,在我国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家长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下,极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同时,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关注不够,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欠缺,形成比较明显的“代沟”。
从内因上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大学生一般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的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性和依赖型的矛盾,大学生由于受到家长和老师长期管束,他们强烈渴望获得自由,但是他们无法完全摆脱对家庭的依赖,特别是经济上;二是闭锁性与强烈的交往欲望的矛盾,青年期的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丰富,但他们又不愿意随便向他人吐露,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也使他们和家长、老师、同学产生了距离,陷入“孤独”,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又渴望拥有朋友,这构成了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我们提出如下几种解决方法:
1、设置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是还不能适应目前心理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机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与咨询。学校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心理咨询意味着存在心理疾病的不正确认识,创造条件为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提供个别咨询服务,通过设置心理信箱、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利用校园网络咨询等多渠道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让大学生了解本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造成心理障碍的成因,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学习调适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摘要:在素|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会对身体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且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摘要:本文就当前高校大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且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新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有所帮助,同时这对高校大学生教育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教育
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在经过好奇感、新鲜感后,逐渐发现大学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依然有很多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就业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倒及时的疏通和解决就会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就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且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1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从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大部分年龄在十七八岁,处于青年发展初期,存在心理不成熟、心灵脆弱、承受能力弱、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因此,他们在面临一些生理、心理、情感、社会问题以及交际等方面的矛盾时,心理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和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解决,就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产生心理障碍。
1.2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矛盾。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管制,迫切的需要独立自主,因此,内心强烈的想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无疑是大学生们向往的理想生活。然而,大学生虽然有独立生活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却又过多地依赖父母,特别是经济和独立生活方面,由于长期在父母细心照顾下,他们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因此经济上较难独立,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性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因素。
1.3交际矛盾心理。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感情丰富,迫切需要得倒他人关注,有强烈的交际欲望,但同时,大学生自尊心强,好面子,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害怕被别人拒绝,自己有困难也羞于向他人吐露,害怕遭到别人的嘲笑。
1.4社会环境。大学生面临的诸如考研、就业、经济、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压力等诸多压力,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一环节,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促使大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压力,面对未来不断增加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都产生了焦虑、自卑感,久而久之就有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摘要: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众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突出的问题。新时期如何突破旧有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探寻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与方法,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及大学生人格体系的有效完善。
关键词:网络;心理分析;教育
1网络对高校学生主要心理影响
1.1网络对高校学生具体的心理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让学生个体持续的得到完善,发展变为内涵丰富的个体,网络有着特别宽阔的空间和海量的各种资源,网络对于广大的高校学生来说是打开了他们内心的新的世界。网络是没有国界的,网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表现自己的广阔舞台。网络有着很多的特点,比如它的内容异常的丰富,具有海量的信息,它的影响受众范围也很大,在信息的传递方面也是及时快速的,这些特点都是满足高校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去网络这个广阔的世界里面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的愿望。现代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知识的发展与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网络有着匿名性的特征,所以广大的网民在进行网上冲浪的时候不会考虑一些自己、他人社会地位和等等这些社会因素,因为所有人在一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中,每个人全是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发言权。网络上面的交往为高校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理解角色一些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真切的体验扮演角色的情感,明白自己在社会里各种扮演角色的行为是怎样的,这样可以提升自身在社会中的交往力,推动自己的社会化速度。(2)网络特殊的开放性促进了高校学生在个性方面的进步,网络对于高校学生社会交往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扩充了他们交往的范围,让高校学生的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通常的以往交往的方式,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范围通常都是非常的窄小的,不过网络却和传统的方式方法不同,它充分的消除了个体间进行交往的障碍。网络创造的新型氛围,对于广大高校学生对未来进行思维的方式有着深刻的改变。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知识从生产到传播,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只有创新才可以带来知识持续的更新,网络让人们一定要根据未来进行参照形成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思考方式。网络还促进高校学生取得信息的思维也出现改变。(3)网络具有平等性,对学生表达自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网络特点里面最大的一点就是信息的互联互通,它不受时空的制约。这些利于高校学生了解世界,逐渐的发展成具有全球化的思维。所以,网络背景下的学生比以往传统的学生在眼界上要开阔的多。受到网络影响的当代高校学生目前思考的不单单是自己国家的事情,还有世界其他国家的事情。现在的具有全球化思维不是少数精英的选择,普通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参与。
1.2网络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挑战
(1)网络和现实世界有巨大的反差。现在的高校学生是自信的一代,可是他们一定要付出比父母还要多的努力,这样他们就要和他们的父母传统的观点进行抗衡,他们可能会很苦恼。要是没有进行及时的帮助,高校学生就会寻求网络的虚拟世界带来一些快乐来逃避。因为网络把全球每个地方全部连接起来了,形成了丰富的虚拟空间。所以世界其实是有两种的存在:一个就是现实的社会,另外一个就是虚拟的网络社会,可是这两个存在的形式在反差上很大,这就致使了一些学生逃避现实,不想回到现实世界里。(2)高新技术和传统的教育模式交锋,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单向传播,广大的受众都是在被动接受,所以政府是很容易把控信息传播的。但是网络传播和传统的信息传播是不一样的,它把这样的单向传播转变成双向的传播,广大受众主体地位进一步的得到了加强,所以他们非常的容易接触一些不良的信息资源。广大的网民中,高校的学生占得比例是最大的,所以网络里面的很多不良信息就会入侵学生身体和心理。网络信息处理的系统将人进行选择做出了简化,这会让高校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有所退化了。
2中国高校学生的互联网心理障碍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并指出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图书馆;阅读疗法
大学年代是很多人向往的青春如画岁月如歌的年代,然而现实的情况其实不然,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高校的教育应该。加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卫生教育。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
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压力: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相比中学变化很大,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学,考试也常挂科。
生活压力: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贫富差距,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自卑心理。
交际压力: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一些学生从小备受宠爱,任性,自私不懂得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进入大学以后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表现为交际困难,自闭。
摘 要: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教育措施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