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素质拓展

大学生素质拓展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素质拓展

一、认证流程的规范

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素质训练项目凭证积累——学期末团支部发出认证通知——个人进行认证申请——自主选择填写内容(根据素质拓展认证的模块,每个模块4-5条)——基层团支部认证会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可以同学相互认证和原始凭证认匠相结合)——填写认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结束进行填写——院系认证中心——学校认证中心——形成网络版,建立电子档案。

但是这里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值得讨论,支持者认为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院系团总支书记可能不是很熟悉学生情况,如果认证时间是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段,要对全院系四个年级几百甚至上千学生进行认证,工作量非常大。反对者对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的权威性、效果、公正性、学生干部的工作时间如何保证提出质疑。

认证时间安排要科学化。班级认证、院系认证、校级认证的具体日期和时段要合理安排,不同层级的认证时间段和具体日期肯定不同,既要照顾到教学正常秩序的保证,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干部和团总支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还要照顾到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规律以及就业应聘的日期安排。

公示制度是一次性安排还是多级安排?一次性安排可能会存在着学生的自我保护或班级保护,因为这种认证是一个激励性认证,但又不一定是排它性的,可能最后导致平均主义的产生。因此,在构建多级公示和公示惩罚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申诉制度,允许学生对认证中心的认证活动进行监督和申诉鉴定。

二、认证机构的设置

目前,某些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机构为二级体系设置,即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院级组织)。这两级组织之间呈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然而,二级机构的设置忽略了最基层的强大力量——团支部,因而无法深入到基层中去,无法让广大同学都真正了解素质拓展的意义,认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的认证工作。笔者曾在某高校新生入学后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60份,实收436份,回收率94.78%。结果显示,知道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同学有1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5%,不知道的同学有316人,占总人数的72.5%。此数据说明该校大学生对于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知晓程度还是相当低的。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到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实施。

全文阅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校风、学风建设

【摘要】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在学分制的全面推广,班级功能的相对弱化,大学生公寓的普遍建立后宿舍意识增强,班级意识减弱,大学生的流动性增强,大学生的选择性增强等问题下应运而生的。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校风 学风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0-01

校风学风作为师生员工的共同作风,经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构成校内心理环境的主要部分,对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作风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在大学校园里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在目前竞争如此激励的社会中,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自己挣得一个满意的前程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如同在一个校风学风优秀的学校里,极少有学生旷课,不上晚自习的现象产生,即使有人想逃课,但当他环顾宿舍四周发现每个寝室都人去房空,只有他一个人有这个举动时,相信他会在无形而有效的好学风气的引领下背起书包走进教室的。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在学分制的全面推广,班级功能的相对弱化,大学生公寓的普遍建立后宿舍意识增强,班级意识减弱,大学生的流动性增强,大学生的选择性增强等问题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而相应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必然对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和促进作用,当一所大学的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时候,学校的校风、学风自然得到了提高和改进。

一、现阶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

经过多年的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轨,己探索出一套模块化设计、分阶段实施、项目化运作、阵地化建设的素质拓展运行机制。通过“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相结合”的“三结合”举措,深入开展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和技能培训及其他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拓展活动,成效初显。

全文阅读

体育拓展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体育拓展训练的概述

1.1、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发展

拓展训练首先出现在二战时期的英国,因为当时英国的运输船队受到德国战火的侵袭,不少的船员因此失去了生命。然而,人民却从那些船队生还者的身上发现一些共同点,就是其都具有非常强的意志力,最初的拓展训练便因此而展开了。等到二战结束后,拓展训练逐渐因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传播开来,并且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内容拓宽,其训练目标逐渐拓宽成包括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在内的多项训练。此项训练在1995年流入中国,然后得到迅猛的发展,受到我国各阶层的推崇,逐渐被国家机关、外企及现代化企业列为日常培训。在二十世纪末,体验式培训率先被清华大学引入到MBA、EMBA的教学体系中,其拓展训练主要是由场内、野外、水域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都会有不同的内容。现代拓展训练将体育活动作为载体,以拓展训练作为贯穿教学的主体线路,引导学生的心理认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开发潜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情绪调节能力有重要意义。

1.2、拓展训练的显著特点

拓展训练作为一项发展比较完善的项目,其主要具有综合性、挑战极限、开发潜能、培养合作精神以及提高自我认知和培养正面情绪的特点。拓展训练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其项目大多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正是这些难度让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和心理。正是挑战和困难,是学生跨越自身的制约和“极限”,提高自信心。同时,部分训练更是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拓展训练充分强调学生作为主体,课程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还有一些安全事项都会在事前交待清楚,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志,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此实现提高自我认知的作用。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克服心理惰性,挑战自我;开发潜能,增强自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参与意识与责任心。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简要分析

一般来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然后将外在的影响内化,最后形成一种稳定而具有衍生性的品质,其受到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自然也包含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表现在智力方面的是知识储备的程度,当然其中也有先天遗传而导致智力水平的不同,但其中更被注意的是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利用。然而,非智力方面的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水平的高低,个性的好坏,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水平以及个体行为习惯对社会的适应情况。当然,心理素质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除智力之外的、所有的能影响个体行为的非智力因素。然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对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表现的综合,其内容是包含了责任心、自信力、情绪调节水平、意志力、独立性、受挫能力、自我认知水平等方面。心理素质是个体的、稳定的、倾向性、能动性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改变。因此,这种所说的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性,而心理素质同时具备了可发展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体育拓展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课程中拓展学生素质的研究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大学英语课程根据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开设多门可供学生选择的英语课程,实行强基础、拓纵深、重应用的分类分层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校本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素质拓展;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40-03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改进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拓宽知识、提高素养,成为大学英语教改的又一个新的课题。开设一些有专门用途的或者素质拓展型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实用翻译等,供不同兴趣和需要的学生选择。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选课的前提条件是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通过者,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可以自主选课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群里的一门拓展课程,拓展课程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较高要求组织教学。拓展课程一览表在每学期初公布,根据学生自主选课情况组班教学。从一个学年的实践来看,这些拓展课程特色鲜明,能发挥学生情感的促进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以及差异发展的水平。

一、大学英语素质拓展课的设置依据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第三部分的课程设置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由于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新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好。入校后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提高后,80%左右的学生都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测试,他们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具备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接下来的第二学年,过了四级的和没过四级的学生仍然在同一个教室里,按同一个要求、由同一教师用同一个模式教授同一内容,不但教师觉得课不好上,深浅快慢不好把握,学生也觉得没有进步。为了设计适合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一种新的尝试正在进行中:没过四级的学生仍然按照一年级所学的系列教材继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过了四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大学英语课程群里选择一门拓展个人语言素质的新课程。课程群如下表:

课程群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课程的开设采取弹性制(课程可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增减),致力于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获得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课程群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全文阅读

大学生拓展训练素质教育论文

1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计划理解不透彻

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普遍存在理解不到位问题。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各班往往采取划分素质拓展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很多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和理解不当,无法准确掌握其内涵和特点,并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规划,直接影响了其最终的训练结果,不利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1.2活动组织盲目性

由于学生缺乏系统完整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其活动组织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训练重点不突出,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难以实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一味增加班级活动数量,而不重视其举办质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没有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产生实质效果。素质拓展计划沦为学生获取学分的一种手段,违背了其计划制定的初衷。

1.3申报项目简单化

在进行素质拓展项目申报时,各类单位、社团、班级等必须要填写项目申报时,确定其项目类型和提升目标。但目前各申报主体的申报项目过于简单化,项目类型填写错误率高。同时,整个项目实施计划过于简单,缺乏统一思想,没有突出项目设计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活动策划者的策划水平不足、活动组织不到位。

1.4参与活动被动性

全文阅读

论大学生“个性化”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摘要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以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体现了21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由于个性化发展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内在要求,且在具体实践中的很多做法仍有待改进,因此需要我们创新思维与方法,从平台载体、组织体系、保障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更为完善的“大学生个性化素质拓展体系”。

关键词 个性化 素质拓展 素质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力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重点,以挖掘大学生内在潜力为目标,以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和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的闪光的素质教育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它成为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亮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契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手段,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个性化问题缘起

20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重理性训练、轻和谐发展等弊端。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需求,“个性化教育”思潮在当时兴起,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倾向。而另一方面,就人的能动结构或主体精神风貌而言,“个性”与“素质”又具有同一性。由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教育。它应该追求教育的长期效应,其核心内容就是“个性化教育”。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虽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推出的理念就是“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并通过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等四个方面内容来保障个性化教育的实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制度本身毕竟还是存在不足的,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全文阅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

经研究,决定于20__年9月在20__级新生中开始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保证该计划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对象

自20__级本科生中开始执行。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细则

1、记录方法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行双重记录法。

(1)网上记录、认证

在百步梯网站()的素质拓展网页上记录和认证。

(2)书面记录、认证

全文阅读

浅论大学生素质拓展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是一种面向全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文章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并在大学生教育实践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意义, 阐述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涉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各种素质涵养、基本技能、敬业精神以及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等等。其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以及意志品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现代拓展训练以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利用自然环境,通过专家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挖掘个人潜力、提升管理水平”的训练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目前全国学联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主要内容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精心创设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动,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的状态。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基本素质训练以户外训练为主,可以将目前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一些项目移植过来,如信任摔、电网、空中漫步、空中单杠、胜利逃亡、合作过桥、巨人梯等等,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新的项目。基本素质训练的时间一般安排3天-5天,适宜设在新生进校军训之后进行。如果有条件的话,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时间一般为3天-5天。对野外和水上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综合素质训练适宜安排在大二或大三,时间安排7天左右。综合训练中,应注意培养每个人的综合能力,让每个人都有当主角的机会,不要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益于培养学生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无法或不能很好完成的素质教育内容。由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一些方面又是无法替代的,因而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将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素质教育形式上的独特性,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规律在实践中的充分运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重要特征是非强制性,学生多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选择参与各类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也较好地调动和强化了学生求和与自律的自觉性;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在素质教育效益上的低成本性,有助于加速高校素质教育的历史进程,素质拓展训练是在共青团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其成本量来看无需一切从头开始投入,而且还可以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大力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所以,在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受到资源限制的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低成本性将可以加速高校素质教育的历史进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中国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是核心所在。在此情况下,为了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整合和深化教学渠道之外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和创新素质教育的模式,真正把培养人才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与自觉教育意识结合起来,把人文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在知识、结构、观念、做法上均有一个质的飞跃。

全文阅读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构建了符合高校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并具体介绍了该课程开设内容、管理运行方式和实践效果,以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 开设内容 管理运行方式 实践效果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是指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和实现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自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素质教育正式上升为政府行为,各高校为响应号召开展了大量的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并未形成一个普适性的有效方法模式。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提出在全国部分高校试点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1],要求高校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出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系统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模式,实现素质教育方法的革新和突破。本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并在西安某高校中进行了长达5年多持续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构建出了一种系统性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1.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的内容框架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是以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系统分析和预测学生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统筹规划和科学安排“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内容,并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以促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的教育新模式。其基本内容可归纳为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开设“素质拓展课目”和建立“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库”三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内容框架示意图

1.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品性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它能够使大学生对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在大学期间合理选择和安排自己的素质拓展需求,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同时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发挥内在激励作用[2]。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内,在有关教师的专业指导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基本具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它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的基础。

全文阅读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体系的构建,是素质拓展工作重要内容和保障。本文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素质拓展 工作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是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意见精神而实施的一项高校素质教育工程。辽宁科技学院于2008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素质教育体系。

一、合理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内容体系

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活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辽宁科技学院对校园学生活动进行梳理、整合、归类,使之成为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载体和内容。目前,大约90%以上的校园活动,经过素质拓展工作专家委员会认定,赋予不同的学分,都已经纳入到素质拓展训练体系之中。

1、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笔者所在学院将大学生平时社会实践和寒暑假期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项目体系中,提出将大学生“三下乡”、挂职锻炼、社区援助、法律援助、支教扫盲、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学院组织的各种除了教学实践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均纳入素质拓展认证体系。

2、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本着“扶持理论型学生社团,鼓励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引导兴趣爱好型学生社团,倡导社会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原则,根据社团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社团进行分类认证,并将社团活动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体系中进行认证,赋予不同的学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