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劳动总结

大学生劳动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劳动周总结范文

这周我们开始进行为期五天的劳动,虽然任务量不重,但还是把我们这群“温室娃娃”折腾了一番。劳动周结束了,我也产生了许多感触。我们是80年代后,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要经历自然灾害,经历中国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要经历,经历那段没有书本的日子。我们很幸福,在千千万万中国革命者的努力和牺牲下幸福,我们有电视、电话、电脑,可以接触到很多外来的知识和思想文化;我们有自己独立特行的想法,而且能将其中的一些付诸实践。但我们这代人也有欠缺,就是对劳动的理解。

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是捧在手里怕飞、含在嘴里怕化,再加上父母对我们学习成绩的重视,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少有机会去真正的劳动一次,家长总是以“学习第一,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为借口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王子”,即使是以前曾参加过一些植树活动,也只留下了丝丝点点的印迹了。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只是埋头苦读书而不参加到实践中的人永远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学家;只有劳动才会让你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才会让你明白什么才是生活。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毅力与耐力只有在卓越的劳动中才能形成。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不久的将来的建设者,在我们埋首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走出书本,去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尽管我们被称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但我们迟早有一天要走出人大的大门,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面对社会;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不仅无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而且我们的生活也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趁着这样的机会,认真体验,深刻总结,将来能更好的做事、做人,做好事、做好人。

这是一次成功的劳动实践活动。我衷心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劳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听从指挥和调度以及怎样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实现大家共同目标,并且了解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更好地完成任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进一步升华。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极佳的锻炼。

貌似某人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大概学校每年安排在大三学生进行劳动,除了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之外,还考虑到了这个吧。经过这次实践,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方法,更是为人处事之道,团结就是力量!等劳动结束之后好好反思整个活动,我觉得自己累并快乐着,经历过越多,理解的就越多,就长大一点。

劳动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短短几日的劳动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是远远没法比的,而我们也不能就此停住脚步,我们应该把劳动当成一项长期的、必需的、自发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更应该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真正做一个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人!

全文阅读

大学生社区劳动体验的个人总结

1.活动人员:化工试点班09全体成员

2.活动时间:年12月5日

3.活动地点:社区

4.活动目的:将积雪清除,方便同学和市民的出行,减少安全隐患。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女孩,我对雪早已有了很深的感受,东北的每年冬天都会下好几场雪,白白的雪,软软的,会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白色的世界,小孩子们都会在这个时候堆雪人,当然,打雪仗也是常事。我很喜欢雪,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洁白的雪,我爱你,我爱你的纯洁。你把大地装饰得一片银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丽。我愿自己像雪那样纯洁和高尚!

年12月4日早晨八点,我们化工试点全体同学齐聚在九星广场门口,在化学工程学院两名学长和一名学姐的带领下,一起出发到指定的小区扫雪。经过了近三个月的接触,我们班的同学已经相处得很融洽,大家的关系都很好,这也是我们班集体进行第一次实践活动,我的内心里是很兴奋很开心的。我们班被分成了三组,每组大约有十三名同学,分完组后,各小组就去各自指定区域进行劳动。我们小组在去小区的路途中一直说说笑笑,也并不觉得累,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

可是当我们真要热火朝天的干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都没有带扫雪工具,不过,庆幸的是,没过多长时间,别的班的同学就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于是就把扫雪工具借给了我们,呵呵,真是好巧啊!,可惜,由于扫雪工具的不足,女生便在男生的绅士风度下让在了一旁。男生们便开始了劳动。可是我们女生也并未闲着,而是前往社区的各户进行养生宣传。我们组的男生为了居民的安全与方便,力铲残雪,尽管踩过后的雪成了冰块深深扎进地面上,可他们依然用集体的力量一点点地将雪铲尽!他们的精神让我钦佩!后来,我们女生也主动帮了几个男生扫了一会儿,可是我们的力气太小了,没干多久,呵呵,还是由男生们接着干了!

不知过了多久,艰巨的任务总算快完成了。同学们便开始了打闹,女生也加入了“大埋活人”,“集体作战”等,玩得不亦乐乎!一阵游戏后,又是劲头十足。更有一些女生也要参加。真的是太让人兴奋了,化工的女生果然巾帼不让须眉!渐渐地,道上的雪越来越少,不一会儿,就铲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此时的我们已经精疲力竭,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甩一甩胳膊,虽然很是酸痛,但仍旧很高兴!一切就当作是锻炼身体了!同学们都不觉得累,扫雪过程中我们充满了快乐和欢笑,我们看到居民的笑脸,我们让人们知道我们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觉得很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将路上的积雪终于清理干净了。同学们的头上也都渗出了汗珠,我们虽然感觉有点累但看到广大市民走在我们清扫干净的道路上行走却感到心里很温暖。居民脸上再没有行走在积雪之上的小心翼翼的表情就是我们最大的回报。

全文阅读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述评

【摘要】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又可增加就业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分别就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经济增长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进行述评,藉此提出进一步研究思路。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述评

一、引言

估计和评价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是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增长又可增加就业进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述评,藉此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推导并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张保法(1997)把结构变动因素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将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各行业所占比例的不同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三部分是各行业的产出占总产出比例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二、三部分分别从要素投人和产出的角度,说明了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胡永泰(1998)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GDP增长分解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然后再将TFP的增长又分为劳动再配置效应和净TFP增长,依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劳动力再配置提高了GDP增长率,使之在1979-1993年增长了0.9%-1.3%,占TFP增长的37%-54%。蔡和王德文(1999)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做出了较全面的解析,它将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未被解释部分,未被解释部分又分解为劳动力配置效应和技术进步,通过测算得到:1982-1997年,中国经济8.01%的平均增长率中劳动力配置效应达1.62%,贡献份额为20.23%。潘文卿(1999)首先将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劳动力增长率、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它们两者的乘积,然后再将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为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减去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得出。依据统计年鉴数据得出:总体来看,1979-1997年,中国GDP年均递增9.8%,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7%,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23.4%、15.9%。潘文卿(2001)利用同一测算方法得出:1979-1999年,在9.59%的GDP增长率中,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68%,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9%,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19.92%、13.89%。徐现祥和舒元(2001)在总结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潘文卿(1999)二部门测算法推广为N部门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法,并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分别测算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农业非农业产业间和广东非广东省间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1979-199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7.8%,在农业非农业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1.4%,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5%。

考虑到劳动结构效应的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还有学者分时间和区域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李勋来和李国平(2005)借鉴Chenery(1996)计算方法,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发现:1978-2003年,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1.9%,对总量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2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9%;从时间维度看,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2.1%)大于90年代劳动力转移效应(1.4%),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有递减的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劳动力转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为2.2%,中部地区为1.7%,西部地区为1.5%,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张广婷等(2010)利用1997-2008年全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发现,1997-2008 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

也有学者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徐现祥和舒元(2001)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劳动结构调整模型,证明在劳动结构调整过程中,边际劳动结构效应递减,总劳动结构效应呈倒“U”型;计量分析支持该结论,且发现:劳动结构效应的大小因劳动结构划分而异,我国产业间的劳动结构效应还未达到最大值,总劳动结构效应在经济增长中也呈倒“U”型变动。胡兵(2005)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由此建立带有就业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并使用1980-200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1980-2003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超过了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85%。

全文阅读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河南作为我国入口和农业大省,由于其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这严重地制约着河南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实现。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河南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以此为契机加速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06年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06130133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73-04 收稿日期:2007-01-02

在“二元经济”社会中,由于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所谓“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化现象。从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线索来看,关于二元经济的思想很早就受到关注。早期重农学派,以及以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都有过相关论述(古斯塔夫・拉尼斯,1988)。但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J.H.Boeke,1953)。真正掀起二元经济研究热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随后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经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乔根森(D.Wjor-genson)、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人的修正和发展,形成当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的出发点。陈吉元和胡必亮(1994)基于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提出了包括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John.Z.Ma(1999)、赵阳(2000)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分别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即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分的二元性。高立金(1997)、周天勇(2001)等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尽快消除二元经济现象,促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经济中的二元结构现象,是落后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手段,使经济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快地步入到“同质”的现代化经济中。

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在近年来以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引领中部崛起的同时,农村中仍然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河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用最新的数据论证说明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全文阅读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的一项教学工作,老师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都要写工作总结,对其进行回顾汇报。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教学工作总结栏目!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在劳动技能课堂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编织等劳动技能。如何才能把劳动课这门课程教好,使学生爱学、会学。 我采用灵活的教法,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地学习为有目的地学习。从创新、合作和成效三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总结如下:

一、创新

在劳动技能课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 低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本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体会劳动课中的乐趣刷牙、打扫卫生、叠衣服、系红领巾等习惯的养成。

例如:

1、刷牙

在刷牙课上,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杯子和一个小牙刷。我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每次上课前,我总是要问每天刷牙时间,为什么要刷牙?让每个学生轮流表演,还运用儿歌让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刷牙的方法,略差的学生,我手把手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好习惯。

全文阅读

河北省劳动力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摘要:河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还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产业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程,需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推动劳动力产业转移。

关键词:河北省;劳动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57—03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源,其规模、结构、分布、配置和使用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来看,河北省的劳动力还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从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劳动力产业转移,优化劳动力从业结构,是促进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撑

1. 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2010年,河北省15—64岁劳动力人口为5 38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9%,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04.7万人,增长幅度为15.1%。其中,男性劳动力人口为2 711.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50.4%,较2000年增长了7.3%;女性劳动力人口为2 672.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49.6%,较2000年增长了8.2%。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5—24岁、25—34岁和44—54岁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最多,分别达到1 123.1万人、1 156.8万人和1 069.1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3.9%、19.9%和21.4%①。

2. 十年内劳动力资源仍处于“黄金时期”,保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需求。据著名人口学家曾毅从人口的生育水平、期望寿命、结婚、离婚、平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预测,河北省劳动力总量递增的局面在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2020年,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将达到5 110.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7.2%,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势必会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全文阅读

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现状分析及变动趋势预测研究

摘要: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素质及结构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河北省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期,面临着民生改善任务和治理大气污染的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对劳动力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人口红利 就业弹性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人口预测结果显示,全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巨大,仍处于劳动力供给丰富,劳动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时期,就业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

1.劳动力供给的现状及特征

劳动年龄人口一般指处于15-64周岁的人口[1]。2000年以来,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在规模、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城乡构成等方面显示以下特征:

1.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所占比重达到历史最高。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总人口为7185.42万人,劳动年龄人口5899.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82.10%。与2000年河北省第五次普查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增加877.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6.78%。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快于总人口。河北省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82-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3%、1.69%和1.62%,增速趋缓。但与同期总人口1.79%、0.88%和0.75% 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比总人口年均增长分别快0.44%、0.81%和0.87%,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明显快于同期总人口增长。这一状况使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全文阅读

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价值总量关系之轻松妙解

摘 要:在高一思想政治学科《经济生活》中有很多复杂的关系需要学生去理解,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等,其中最让学生头疼的是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关系。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价值量 价值总量 关系

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时,很多资料中都用了相似的关系图来告诉学生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价值量以及价值总量之间的正比、反比或者无关的关系,如下图:

该图结构完整,表达清晰,如果是在学生完全理解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后作为记忆的材料是相当好的。但缺陷是只让学生知道了“是什么”,却无法说明“为什么”,尤其是很难让学生轻松理解这里的价值总量与价值量的关系。

本人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种新的箭头图,非常适用于在教授新课时帮助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知道“为什么”,同时也能让更多学生加深对这些关系的理解,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必须牢记两条经济理论依据: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强调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变化“无关”)

全文阅读

中国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生成机制研究

[摘 要] 中国失业问题主要不是结构问题,而是总量问题。运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对长期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应从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缩短劳动时间及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从而有效治理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凯恩斯就业理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1-0035-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但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在此,笔者从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入手,从理论上的整体失业概念阐释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与中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提出

对就业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第一个层面是潜在的就业规模。它是指意愿劳动力的总需求与意愿劳动力总供给相等时的就业规模,即均衡就业规模。第二个层面是充分就业规模。它是指非自愿失业为零时的就业规模。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点右边的失业均为自愿失业,只有在均衡点左边才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而,在均衡就业规模上就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虽然内涵不同,但外延是一致的。第三个层面是实际就业规模。它是指经济社会中所实际存在的就业规模。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失业类型是周期性总量性失业。他认为,潜在就业就是充分就业,解析非自愿失业的基本思路是将实际就业规模与潜在就业规模分离开来,而分离开来的基本工具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里,价格向量(包括工资)是呈刚性的,有效需求可能是不足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萧条,企业就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滞销,从而一部分工人就会被迫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成为非自愿失业者,这种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而减少,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使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消失,才有可能重建充分就业均衡。在他的理论框架中,充分就业规模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实际就业规模受到有效需求的调节。有效需求限定了总供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总产出与有效需求趋于一致。这一自发均衡产出规模决定了厂商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进而决定了实际的就业规模。实际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之间的差额就是非自愿失业。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解释了总量性的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这种非自愿失业是总量性的,但是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而对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有效需求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这种周期性失业具有阶段性,只有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总量性失业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实质上是他对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短期回答,而没有作出长期回答,他仅解析了短期的总量性失业。

从中国的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的失业问题主要应该归结为劳动力的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而不是市场的功能障碍或者有效需求的不足。不可否认,在中国,摩擦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失业人口的主体应该是劳动力总量大大多于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处于高潮时期这一失业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时的失业率稍低一些。在中国的失业人口中,既不能由自然失业解析,也不能由周期性失业解析的那一部分就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总失业率在30%左右,而周期性失业率只能解释5%左右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只能解释4%~6%的失业率,还有20%左右的失业率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因此,现阶段解决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全文阅读

国际失业属性理论回溯

内容摘要 失业属性是失业理论发展的重要观察视角。本文基于对失业属性的认识,从凯恩斯对劳动供求数量失衡的观察到“后凯恩斯主义”对劳动供求结构失衡的认识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供求质量失衡的认识,以及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数量供给特殊性的观察,正是在人们对失业属性的认识逐步深化过程中,失业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

关键词 失业;失业属性;失业理论

一、关于失业属性

失业的概念一般被解释为劳动者要素未能与生产资料要素结合。这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从失业的本质属性出发作出的定义。而从失业的一般属性上讲,失业即是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相匹配,发生失衡。劳动供求失衡是失业问题最一般的市场表现和最基本的市场特征。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要素代表了劳动的供给,生产资料要素则代表了工作岗位,也即劳动的需求。劳动者要素与生产资料要素之间的结合就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协调配合得好,可实现劳动供求的均衡,反之,就会出现失衡。要素之间的结合包含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所以劳动供求失衡也包含三种状态:(1)劳动的数量供求失衡:劳动资源的数量供给大于市场的需求,一部分劳动资源处于闲置状态;(2)劳动的质量供求失衡:劳动资源的质量供给水平偏低,达不到市场对劳动者的质量要求,导致一部分劳动资源处于闲置状态;(3)劳动的结构供求失衡:劳动资源供给的技术专业结构和性别年龄结构以及地域结构等与市场所需不匹配,导致一部分劳动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这三种劳动供求失衡状态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上,而且体现于内在生成机制上,因而可以说其失业的属性不同,或者说,这三种不同的劳动供求失衡状态,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失业属性。它们可分别被称之为:数量性失业、质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许多失业问题研究成果也用类似的概念和称谓去划分失业形式或类型,但本文认为,尽管人们观察和描述的可能是同一现象,但“形式”只描述了其外在表现,“属性”则揭示了其内在规定性,而用内在规定性来对事物进行划分,能更好地归纳和抽象出事物的特质,更充分地体现出事物的差异。

从失业理论史上看,似乎除了凯恩斯在谈论古典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失业的描述时,触碰到了“属性”一词外,尚无人将“失业属性”作为一概念使用。然而人们对失业问题的探讨则多涉及对其固有特性,也即失业属性的分析,以下分别论之。

二、对数量性失业的认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