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学校盛衰存亡的重要工作,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倾心关注。社会需求、学生素质、学校综合实力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就业形势,积极完善自我。多途径准备就业;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应完善规章制度,改进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健全就业指导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对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大学生表观就业愈来愈困难。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学生就业状况是检验大学教学质量、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

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社会需求包括“理想职业”需求、“一般职业”需求和“苛苦职业”需求。学生期望的“理想”职业是轻松安逸、工资高、待遇好、“铁饭碗”的职业。而“苛苦”职业则指工作条件苛刻、工资待遇低差的职业。“一般”职业是介于“理想”职业和“苛苦”职业之间的职业。现实表明,“理想”职业不但数量少。用人少,而且要求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苛苦”职业种类也较少,对人的能力要求相对不高。“一般”职业则是占绝大数的职业。

在人才竞争方面,“理想”职业倾爱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对大学本专科生需求低,竞争也最激烈。“一般”职业是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的人才都能适应的职业。因而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苛苦”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人们的偏见,选择的人少。竞争也少。

(二)学生素质。

全文阅读

大学生就业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呈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高校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三个方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应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高校应明确工作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社会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矛盾分析对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文阅读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全文阅读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

1.加强教育立法。确保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社会和法律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在一些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因此必须加强教育立法,以法的形式确保就业指导的社会和法律地位。俄罗斯劳动界和教育界都十分重视职业指导,社会的职业介绍与职业指导是福利性和公益性事业。为了确保其职业指导活动的正常开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指导法规,如《职业介绍法》、《劳动基准法》和《职业安定法》和《学校教育法》等。在此基础上文部省还了一系列指令,如《关于学校要恰当地进行出路指导的通知》等,把职业指导正式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对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选拔、队伍建设、待遇等都作了规定。

2.把就业指导纳入社会化管理.促进就业指导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目前我国大多高校无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经费投入,还是就业指导模式、理论研究都比较薄弱。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教授与韩国明知大学青少年研究所合作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在“你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解吗?”和“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自己的特长?”的问题调查中,“有49.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而后者“有80%多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特长是通过自己判断和周围的人说的,真正通过科学测试的只占3.43%。”在“如果想接受有关前途(就业升学)的辅导,谁最适合?”的调查中,“大学生首选社会上服务机构人员”。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建议高校实施开放办学,像俄罗斯那样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就业指导,允许社会上资质较高的职业介绍机构和受过专门培训的职业指导师投身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但政府要对社会上这些指导机构和人员加强监管,防止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

3.高校就业指导要“前移”,由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我国大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生涯设计”等就业辅导目前做得很不到位。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职业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的就业指导既要“前移”与中学就业指导相衔接,又要延伸连接大学后的“生涯辅导”。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就业指导要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规划中,并具有与课程同等的地位,使大学生从一入学起就受到较为系统规范的就业教育。

4.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这包括建立校、院(系)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为促进就业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运行的灵活机制,一切围绕大学生就业服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促进就业的制度,确保经费、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到位;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把就业指导师资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师资规划中,从而为促进就业提供人才保证。

5.国家要完善就业政策与指导。各地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学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确定目标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落实工作责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制定和实施学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根据学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学生就业。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要大力开展学生就业工作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学生多渠道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

对到西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学生,要颁发荣誉证书,并一次性提供一定金额的奖励,其户口可以按照本人意愿迁到工作地或生源所在地,免收档案管理费。若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一年以上,国家为学生代还本息。若工作一年后,报考研究生可加十分。目前,鼓励学生应征人伍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形式。国家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征人伍学生由政府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进入部队以后,要优先考虑把学生安排到技术岗位上工作;学生退伍后,国家要定向把学生推荐到公检法部f71;退役后参加研究生考试,加十分,若在部队立了二等功以上,可免试读研究生。各级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学生自主创业的,不需要办理失业登记就可以申请小额贷款。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2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学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作者:刘宇飞张秀平邱敏车文实李晓菲单位:黑河学院

全文阅读

大学生核心就业论文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

通过和用人单位的接触、调查,笔者发现从企业所需人才角度出发,现在大学生主要的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1部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高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高低作为能否被录用的一项重要因素。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条件限制,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说起专业知识时头头是道,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动手能力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1.2部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低大学生刚入职时,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企业是希望大学生尽快自己学会职场中的一些知识,但是部分大学生习惯了别人教自己这种模式,很难自己去主动学习,甚至于事情不会做时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同事帮助,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任务。那这样的话,必然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3部分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等道德素质不够强很多企业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的诚信、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方面存在部分欠缺。当前,少数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影响,就业时个人资料存在虚假部分,有很多技能正式工作以后才发现并不具备,或者主动请缨的任务却没有及时完成,对个人利益得失过于计较等。这让用人单位很难放心的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1.4部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弱很多企业选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员工,主要就是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或者盲目尊崇权威,在面对问题时缺乏创新自信心、害怕批评、或者在进行创新过程缺乏耐心。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所处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科研环境等外在因素,他们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其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乃至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

2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措施

核心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企业最看重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用于任何工作的求职,符合任何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如果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势必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针对上述五种核心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相应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这些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5]

全文阅读

我国大学生就业论文

1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方面因素

1.1高校扩大招生的原因

自高校扩大招生以来,中国的大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每年的毕业数量都在攀升。学校的数量也在增加,这样入学人数自然而然地随之增长,但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却远远不足,教师数量增长幅度没能赶上大学生增长速度,这样无疑就会形成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相对缺乏的结果,导致大学的办学条件及办学质量均下降的局面出现。

1.2来自于待就业群体的压力

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吸纳劳动者就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增多与全国范围的就业高峰期相重合,诸如农民工的进城、城市年轻的就业人员、城市下岗职工等待就业群体,这就大大增加我国每年就业市场的人数。

1.3来自市场需求方面的矛盾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单位的成本开支,在招工时多青睐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工作阅历等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我国大学教育培养制度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处理问题方式方法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好坏等方面往往加以忽视。

1.4就业市场的大环境的不利

全文阅读

高校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是引导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和鼓舞大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校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高校共青团组织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要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教育与学习的氛围,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里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与活动,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创业理论、创业实践教育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校共青团应当牢牢占据第二课堂阵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就业创业教育有意识、有目的的融入到第二课堂中去,让第二课堂在就业创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及作用。首先,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对于参与实践的过程有充分的自,积极促进了学生们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们在就业创业问题上的交流。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缩短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和时间。

三、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在社会中,技能要求越高,待遇越高,职位数量越少;技能要求降低,工资待遇下降,职位数量增多。高校共青团要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充分认识到大众化的趋势,调整自身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互动式的就业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其次,创业意识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必要准备,是创业的先导。高校共青团应当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引入到系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动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创新性、灵活性、生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样,共青团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系统的就业创业知识,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下,发挥自身的潜能,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创业的能力是将自己的创业设想、创业计划转变为创业实践并且成功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生成功就业及成功创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建设就业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建设大学生社团、建立稳定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基地等措施,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全文阅读

残疾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残疾毕业生就业社会资本分析

1.社会资本的内涵与作用。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从微观到中观至宏观研究了社会资本理论。微观社会资本指行动者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宏观社会资本指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从社会资本的内涵来看,其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微观上,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加强互惠的社会网络关系,帮助行动者获取资源。在宏观上,帕特南认为作为一个组织或地区特征的社会资本,能促进信息流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2.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特点。通过上述资料和个案资料可以看到,残疾毕业生由于自身特殊性,就业过程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主要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残疾毕业生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多于通过强关系———血缘关系获取。弱关系能触及异质群体,带来比强关系更多的社会资源,信息渠道多样而丰富。多数残疾毕业生表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通过亲属获得就业机会很少。但是,通过非亲密关系的同学、老师可以获知大量就业信息。其次,个人人力资本在就业中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市场社会中,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残疾毕业生通过后天努力,习得医学知识带来的“自致性因素”已经超越了“先赋性因素”(身体残疾)带来的影响。而且残疾毕业生肯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诚恳,更易受病患喜爱。个案2在用人单位工作三个月时,就有当地群众自发送来锦旗。再者,高校、社会组织提供就业资源。高校教育组织具有其较强的影响力,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诸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包括就业指导、信息支持等工具性支持及情感性支持。社会组织、公共信息平台也为残疾毕业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和情感帮助。4个个案均通过学校推荐、校园招聘会、残联获得就业资源,并且获得了关键性支持。

3.从微观到宏观社会资本分析。社会资本对残疾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残疾毕业生运用微观社会资本寻求信息资源、情感等支持。通过微观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就业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匹配性。特别是通过“弱关系”能达到收集、筛选就业信息的功能,更有机会获得更多异质社会支持。如个案3、4均通过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寻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且较满意的就业机会。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其越丰富,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就越容易。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都在残疾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个案1、2都利用宏观社会资本获得了有效的就业机会。其中个案认为学校提供的招聘会服务给她的帮助较大。

二、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1.社会资本: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口由于个体的客观身心情况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残疾毕业生身体行动、生活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障碍。求职过程是残疾毕业生进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获得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微观社会资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足,为残疾毕业生提供非正式的求职渠道;宏观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为某个群体成员所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人信息网络更广泛、快捷,作用力更强,同样对残疾毕业生求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是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调查的个案均表示,在获得相应医疗职业后,认为自己获得了经济支持、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2.重视培育微观社会资本。以社会网络关系形式存在的微观社会资本,能为个人提供各种支持。由家庭、朋友等个人社会网络关系所提供的社会资本,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信息、情感支持等保障。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关系疏远的人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能掌握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残疾学生要注重个体微观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要注重亲属等强关系,更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校期间的老师、同学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本,多参与社团、组织,建立较多弱关系能获得日后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参与学生组织能锻炼残疾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个体的社会网络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社会支持,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支持、情感安慰和安全感,倡导残疾学生注重累积微观社会资本,提倡残疾学生从被关怀变成积极融入社会。

3.提供丰富宏观社会资本环境。(1)社会政策支持。艾斯汀(Erskine)认为,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果的标准框架中进行探索。”社会政策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可以适度干预和保护残疾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受的不公平和被歧视现象。其次,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或鼓励政策,在社会保险等方面对有残疾人的单位予以补贴。个案2就是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受益者。(2)社会组织资源。社会各个层面中的各个社会组织或平台都蕴藏着丰富的公共社会资源,在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导建立规范的就业信息系统,推动就业公共平台或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残疾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就业信息,给予各种情感支持,帮助残疾毕业生维护合法权益。(3)高校就业指导。高校作为重要的宏观社会资本,在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案2、4都通过学校的中介获得了就业机会,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获得了情感支持。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如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残疾人就业心理疏导、社会政策咨询等。帮助残疾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也应根据用人单位特点推荐人职匹配的残疾毕业生进行就业。

全文阅读

体育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体育产业发展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体育产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进程中主要存在希望一步到位、专业对口、创业太难、想干大事和寻找稳定工作等传统的就业观念。体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正是由于它的庞大性,大学生很难一步到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体育产业是新兴的行业,它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体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也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岗位,但是那些只想干大事、不能脚踏实地,只想有稳定工作、不能置身市场调节之中的大学生,只能止步于体育产业的洪流之外了。

(二)体育产业发展对就业市场规范化的影响

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活动的运行状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规范情况。比如,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存在各类乱收费现象和非法职业介绍机构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性,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向法制化迈进的步伐。同时,体育产业发展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制约,它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调控,这种状况不能为大学生在体育产业就业中提供法律保护,并且影响了大学生在体育产业就业的积极性。

(三)体育产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影响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摄取文化知识,更应该通过参与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等提高个体在沟通、组织、协调和配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体育产业应能够洞悉市场变化,引领产业发展,具有满足行业需求的和较强专业背景的全方位人才,这是体育产业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出的要求。面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不仅迎来了机遇,更是面对着挑战,如何为自身赢得机遇,是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全文阅读

大学生就业现状论文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研究情况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到2002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人数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以普通本专科生为例,2001年其毕业人数为115万人,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人数为145万,比上一年增加27.1万,增幅为23.1%,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64.7%。到了2003年,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就业率本专科为70%,高职专科为55%。2004年,其毕业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80万,初次就业率本专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不到40%。而2005年去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其中研究生92%,本科生82%,高职大专生62%;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初次就业估计很难高于去年。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就业职位的供给却在不断下降,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进一步加剧了人才需求的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就业压力也会更加巨大。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美国、俄罗斯、瑞典等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放缓,许多高校毕业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那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呢?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许多人仍习惯于将大学生看作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再加上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其家庭、学校、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他们的就业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探讨有关的原因,因为它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外部原因(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口总数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2003年到2005年都保持在4%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有专家估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约增加400万左右,并将在2030年达到顶峰。而在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我国经济从2001-2004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国的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仅04年略微比上年上升了0.1%,就业的增长弹性大幅下降,这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奥肯定律明显不符。在总体就业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中国这几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自从政府确定了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全国只有404所高等院校,而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所。与此同时,教育部门盲目追求高层次,造成一些高校定位不清,偏离了社会需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希望不断的“升格”,或者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或者不断地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进而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另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我国许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8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出版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预示着高校就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高校也逐步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从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但从总体上看,许多学校对毕业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甚至强迫学生签订违背自己意愿的“就业协议”。(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在许多人眼中,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而且也认为他们理应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错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主要就是政府,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吃皇粮”的部门。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自然也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收入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但这些人们所谓的“好工作”能吸纳的劳动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索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2、内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2)就业价值取向失衡。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比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3)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也一再证明,就业过程中,拥有各种证书,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倍受青睐。【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把大学生当作天之骄子,同时他们的就业也牵涉到家庭、学校、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那么,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心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率失业率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伴随着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高校扩招而产生的。随着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人,尤其是许多大学生都感慨:“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我们都知道,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都保持着8%以上的高位增长态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登记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近一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但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大幅增加,2004年普通本专科生毕业人数达到了239.1万,。在这些数字背后,隐含着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背景下,为什么失业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青年的失业现象却越发严重了呢?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研究情况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到2002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人数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以普通本专科生为例,2001年其毕业人数为115万人,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人数为145万,比上一年增加27.1万,增幅为23.1%,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64.7%。到了2003年,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就业率本专科为70%,高职专科为55%。2004年,其毕业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80万,初次就业率本专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不到40%。而2005年去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其中研究生92%,本科生82%,高职大专生62%;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初次就业估计很难高于去年。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就业职位的供给却在不断下降,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进一步加剧了人才需求的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就业压力也会更加巨大。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美国、俄罗斯、瑞典等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放缓,许多高校毕业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那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呢?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许多人仍习惯于将大学生看作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再加上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其家庭、学校、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他们的就业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探讨有关的原因,因为它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外部原因(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口总数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2003年到2005年都保持在4%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有专家估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约增加400万左右,并将在2030年达到顶峰。而在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我国经济从2001-2004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国的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仅04年略微比上年上升了0.1%,就业的增长弹性大幅下降,这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奥肯定律明显不符。在总体就业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中国这几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自从政府确定了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全国只有404所高等院校,而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所。与此同时,教育部门盲目追求高层次,造成一些高校定位不清,偏离了社会需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希望不断的“升格”,或者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或者不断地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进而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另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我国许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8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出版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预示着高校就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高校也逐步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从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但从总体上看,许多学校对毕业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甚至强迫学生签订违背自己意愿的“就业协议”。(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在许多人眼中,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而且也认为他们理应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错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主要就是政府,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吃皇粮”的部门。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自然也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收入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但这些人们所谓的“好工作”能吸纳的劳动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索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2、内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2)就业价值取向失衡。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比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3)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也一再证明,就业过程中,拥有各种证书,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倍受青睐。三、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从国际上以及国内治理事业的经验来看,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国家要运用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劳动力需求的扩大。我们都知道,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后,就业问题的解决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进而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失业率;另一方要运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如加大直接购买和公共工程建设的支出,刺激相关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就业的增长。2、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方面,国家应该对高等教育的规模进行适当的控制,适度增加招生的人数,对一些本不具备招生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要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各高校的专业进行相应调整,加大优势专业的培养力度,对其他教育质量以及就业前景不是很好的专业,一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撤消不具备培养条件的专业。3、各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一方面高校的各个专业要针对自己本专业的特点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给他们各种应聘的技巧,并努力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就业信息。4、高校毕业生要抛弃过去的“精英情节”,努力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白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再也不是原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了,毕业生必须把自己摆到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把自己的择业范围扩大。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因此大学生不能总是死盯着国营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不放,而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选择自己的职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参考文献】毕先萍:《国外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及其启示》.《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娆先国:《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看法-由“大硕小硕”同场竞技想到的》.《浙江经济》.2006年第5期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汪慧:《影响大学生就业参与的深层因素分析》.《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周燕:《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期李庆、郭姝姝:《大学生就业研究与我国人才市场建设》.《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