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规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探析

【摘 要】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促使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认清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在高校中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养,能够使学生们的职业生涯更加具有规划性,从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使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后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鉴于全球、特别是我国就业人口的增加,显现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能力不断下降的不匹配景象,就业缺口不断扩大与加剧,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对自我认知、社会就业环境和相关职业的岗位需求的了解,使大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达到顺利就业是本篇探析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就业形势分析

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1]。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关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及历程的计划、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是方向性和具体性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按照所具备的机遇以及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职业发展的目标进行规划设计,从而选择自身的职业道路和制订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训练计划、发展计划,结合所确定的最终的目标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职业行动方案[3]。

全文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和个人、大学生今后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

【关键词】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

一、相关概念解析

《辞海》对“生涯”一词的定义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①。大多数西方学者所接受的生涯的定义是舒伯(Super,1976)的论点: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不是一个静止的点,它是一个动态的历程;不只发生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相伴人的一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简单等同于找工作,或者仅仅与工作相关。从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涯规划立体化了。从长度上,它包括了一个人人生到死的全部生命历程;从空间上,并不局限于对职业角色的关注,同样重视非职业角色对一个人生涯的影响。在舒伯的理论中,生涯规划更注重职业对人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个人一生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根据定义,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职业生涯的意义具有双重性,它不仅与人们的内在状态(对自我的想象、自我认同等),同时涉及政治、法律、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人才竞争是第一位的。大学生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用什么指导思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由什么样的人参与国际一体化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精神文明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很快,大学生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求大学生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待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用什么理念来指导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值得每一个大学生深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

全文阅读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职业成功最有效率的途径。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从而在学生个体和高校两个层面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目标选择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尤其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大家的重视。可以说,开展系统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施迫在眉睫。因此,在就业形势颇为严峻的今天,让大学生认识、了解、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早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在西方国家职业指导中的常见方法,于近期被应用到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从大学生角度看,有两种倾向都将导致就业成功率的下降。一种是缺乏自信,“饥不择食”;另一种是“好高骛远”,脱离社会需要。[1]不管承认与否,大学生的第一份职业从广义上讲就是择业的结果,但这种择业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父母的意愿,学校的推荐或者社会单方面需求的结果,与大学生自身的条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可能并不完全相符。而我们提倡的是科学择业,即求职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在入学时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就是――毕业后好找工作,缺乏主动择业的观念。大学生毕业时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信,脱离实际,对求职单位和职业有盲目的要求;另一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只要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和考虑的”。[2]这与科学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科学的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这种观念。

2.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缩短不断就业的时间。

全文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当前很多高校都对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开展了就业指导,但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突击性和临时性。由于就业指导工作没有一个长期性,以及针对性、系统性的规划,让学生的就业知识和能力仅仅停留在表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质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还有一些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生提出的就业问题进行一一的解答,主要是对大学生在应聘时和签就业协议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及就业政策上的讲解,学生收获的就业能力提升信息量少且实用性不强,对学生就业帮助也很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就业需求市场对大学生工作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教育引起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高校应该在大学新生入学就开始指导大学生对其业生涯做初步规划,从而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和长期性的就业指导教育。目前,有些高校对新生还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识,据调查43.8%的大学生在高考后选专业时,对未来的职业没有做过规划;而44.8%的学生是在大学期间规划的;11.4%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对自己的职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造成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找不到方向,处在迷茫之中。因此,高校应该意识到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期间来进行的重要性。

二、就业指导的核心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大学生的数量每年成倍的在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严峻的社会现实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跟高校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关系,当前高校培养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用工需求,在大学期间对学生毕业后或者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革和更新,也是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对口就业岗位和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高校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业安排,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内容,分年级、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在大学课程中重要一部分,而不能成为让学生单纯了解就业信息和课程可有可无的课外辅导。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找到就业方向,确定就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以及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进行就业指导

(一)创新就业指导理念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必然性,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的改变和创新就业指导的理念,不单单是改变高校临时性的指导理念,而是要从学生就业的长远出发,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注入新元素,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相应的就业能力。

(二)设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全文阅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

摘要: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择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处于择业期的大学生来说,能否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环境,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每个人的前途和发展。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研究;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57-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用人单位机制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整个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的热点。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择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处于择业期的大学生来说,能否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环境,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每个人的前途和发展。

1.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及定义

从历史角度来看,“生涯”的概念还很年轻。在20世纪初以前,职业选择对多数人来说还不是常事。许多人只是自发地从事他们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工业革命创造出多种工作机会的更多新的岗位,社会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供选择。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生涯理论推崇这样一种观念:生涯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工作,也是决定人们怎样生活的贯穿一生的过程。当今的职业生涯规划已与过往都不同,社会发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的方式、时间、地点和原因,进而影响我们对职业的规划和追求。工作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之,作为社会剧变的产物,生涯规划已成为每个人一生最有挑战的任务。那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对于“生涯”的定义,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提出,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而“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这一生的职业工作经历过程,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2.1 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在2004年6-7月在网上调查表明,有近2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是满意的,但当被问到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具体问题时,如是否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时,是否知道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时,能够明确并能肯定回答的低于2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表明大学生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清醒的认识,只听过概念,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许多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这都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

全文阅读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900万。虽然随着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就业情况有些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虽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多,但需求增长的数量远赶不上毕业生供给的数量,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仍在加剧。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预计,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虽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服务业缺口325万。第一产业: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数据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2011年我国人才缺口达到几百万人。第二产业: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要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人才缺口数字将达1220万人。第三产业: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1]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是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二、目前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正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各高校情况参差不齐,虽然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各高校逐渐引起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部分院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仅仅是停留在选修课阶段,甚至只是几次讲座,并没能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2]目前大部分院校更多关注的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而较少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的引导和教育。部分高校仍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的高校,职业规划往往被认为是学生个人的事,或者是学生毕业以后的事,而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各高校在涉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费投入、关注程度和措施等方面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思想认识方面,将职业规划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混为一谈。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四年,仅仅将毕业前夕的就业指导作为职业规划教育的全部内容。然而实际上,职业规划教育应该是一种深层的教育体制,而不是枝节性的、阶段性的教育环节。

2.师资缺乏。

全文阅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产生一些影响,其中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当属教育和就业体制的改革,从国家的“统包统分”发展到“自由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变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满足了大学生自主择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使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感到忧虑和困惑: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在哪里?如何把握? 所以,本文就大学生在即将就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着重探讨了一定的就业指导方法与措施,为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打好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G647.38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身对于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希望自己可以快速得到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缺乏工作经验,对就业的认知不够,而且缺乏相应的职业生涯准备工作,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大学生的无法顺利就业,造成了企业招人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境地。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逐渐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并成为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职能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来自于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毕业数量的绝对增长,一方面来自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指导滞后,停留在只为毕业生提供单一的就业指导,缺乏全面的系统指导三是大学生对个人和职业了解不够,没有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据中国人民大学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目前52.9%的高校在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仅为就业准备的就业指导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由于大学生很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也很难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用于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上。问卷调查@示,205位大学生中不知道、不了解职业规划理论的有125位,占61.3%。这种状况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全文阅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分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较多问题。本文阐释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高校应该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到整个就业指导工作的始终,落实相关措施、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建专业指导团队,给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和指导;整合资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承担职业历程的预测与整体规划。包括一系列的过程,即从学习到工作最终离开工作岗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摸索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今后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毕业之际,学校就业指导及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与培训,减少学生择业盲目性,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不断的深化改组,现代经济制度确立,管理现代化要求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均高度重视职业规划。在第三产业中专门涌现出一批致力于人力资源咨询职业规划机构。由于我国在此方面发现起步较晚,加上缺乏经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职业规划方面抄袭欧美日韩较多,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在我国生根但未枝蔓叶茂。

国内大学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未形成量体定做、因地制宜的系统规划,目前还属于完成任务临时突击的无的放矢状态。据笔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校有就业指导中心,专业指导老师较少,个别学校找一些校外机构做几场专题报告,零散而不集中,典型而不系统。就业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及国家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课程很少关于某专业的实用性、信息量大的实践分析,主要集中在所有专业的融通性理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用有限。很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还停留在收发协议书、盖章、签字等行政性的事务职能,从内容和形式上均看不出就业指导,更有甚者一些就业指导中心从来没有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甚至从学生身上获取利益。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就业指导及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但是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倡导就业指导工作,认真贯彻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

全文阅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摘要] 面临高校不断“扩招”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双重冲击,如何认清形势,调整思路,顺利度过就业“寒冬”,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在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高校应摆脱旧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探索新方法新路子,逐步把工作重心转向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

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面对愈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高校就业难已经成了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大学生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的课题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担负起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区别

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学生教育的“时限”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项工程,是应从大学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贯穿始终的。而就业指导则更倾向于解决学生遇到的求职问题,因而,就业指导是具体的,灵活的,短期的,具有“即时性”的。

2.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在对学生教育上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于事物,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因此,人的发展源泉在于其自身,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自己来主导。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性格类型、知识和技能、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成长环境、社会背景、职业生涯目标、价值观、对成功的评价标准等不尽相同,因而不同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会相同,个人的规划只能是个性化的发展蓝图。

3.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影响不同。现如今的社会,职场变化瞬息万变,竞争压力逐年增加,很多大学生就业后会选择“跳槽”,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由于以往的就业指导只是结合具体的求职活动进行,很难让学生对决策过程有深刻的体验,而学生在就业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忙就业的经历并不能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变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心应向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移

全文阅读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摘要: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的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却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就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就业提出一些观点,以供大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定位 综合素质 竞争力

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上升较快,就业的总体形势持续看紧。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38万,2007年为495万,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一直保持在70%左右。从这个数字上来看,每年都有几十万毕业生不能在当年找到合适的工作。从总体上看,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约75万处于待业状态,2005年上升到95万,2006年上升到106万,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现象,导致“有人无事干”和“有事无人干”的局面。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本身职业生涯规划处于薄弱状态,缺乏高水平的教师,缺乏科学具体的计划和安排,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规划服务,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由于缺乏足够的指导,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想法和文字层面,大部分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自我发展规划,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准确的定位自己。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其实就是“人生战略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战略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时期,是在他们最重要的黄金时代所做的全面系统的人生规划。毫无疑问,这一规划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确定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