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计算机论文

大学计算机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计算机论文

1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1.1进行上机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在计算机上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常见的问题有学生在上机课堂中下载游戏、电影和音乐等软件,还有的同学会将零食带入机房并且乱扔垃圾,计算机机房的整体运行情况就会受到影响。还有的同学随意更改计算机的配置,并且还私自将一些重要的系统文件删除了,采用机房的计算机浏览一些危险的网站也是时有发生的,这样就会给计算机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也加大了机房管理工作的难度。

1.2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差

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相关人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好所有设备的维护工作,不断的发现并且排除网络故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另外,教师和学生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机房中很多电线都是暴露在室外的,网线线路又是极为复杂的,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稍有马虎和大意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短路等问题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管理人员还必须充分的保证机房用电的安全性。

2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

2.1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大高校应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其应由校领导直接管理,同时应区分好计算机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下,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由于这一模式具有信息保密性强、传播性强以及快捷方便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不但能够妥善的解决机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且还能起到规范人员行为的作用。采用互联网模式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提高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就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产生问题是一个人思考的基础,并且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的,随之就会产生疑问和探究答案的心理状态,而此时人的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教育论文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看来,很多计算机的教材都是手把手的学习模式,没有让学生领略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虽然有的学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采用了教学平台方式来辅助教学,但教学平台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时,往往就是根据教材在做验证性的操作,或者是完成教学平台要求的作业,使得学生还是处于以前的教育方式下,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讨论和分析计算机教育

学生毕业以后,将会遇到很多原来没有接触过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因此,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要比在大学中精通某个软件或工具,要好得多。那么,如何能掌握计算机学习的方法?笔者认为,掌握计算机学习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一是实践至关重要;二是学会读计算机软件文档;三是学会利用internet学习;四是改变考试模式。

2.1实践至关重要

学习知识,经常提到一句“理论联系实际”,而计算机就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去理解所学知识,只能是凭空的想象。当然,在做计算机实验时,不仅仅是掌握相关的实验,而且要知道实验过程中的不少操作的通用性。计算机软件中的不少操作,是具有很明显的通用性,可以举一反三,逐步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2学会读计算机软件文档

所有专业的应用软件都有大量的文档,特别是编程软件,计算机文档尤为重要,这些文档主要包括: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应用论文

一、以应用为中心设计综合案例

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经管类学生主要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和数据处理,以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和数据库应用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利用计算机工具来为专业服务,综合案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设计:案例一:排版设计一篇毕业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页眉页脚、图片表格等,要求格式美观,标题、段落清晰,符合学院毕业论文排版标准。案例二:自己收集、整理材料,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演示文稿设计一套介绍本校情况的PPT,内容包括学校概况、发展历史、规模、学生组织结构、专业设置等情况。要求目录导航清晰,图文风格统一,内容简单明了。案例三: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对公司工资管理或投资决策分析管理,前者根据薪资调整政策、各种工资款项、奖金等计算所得税,并制作工资明细表和工资条;后者通过分析债券、借贷款或者保险等进行分析,以便投资人进行简单风险分析。案例四: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对公司进货、销货管理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的输入、查找分析、统计,对未来货物供需进行预测,提供专业的数据信息以便决策。仅仅实现上述几个案例远远不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是解决某个问题,而是“授人与渔”教会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教师可以考虑开设一些计算机应用相关的选修课程,满足其对计算机知识广度的需求以深入学专业知识,如《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二、综合实训方法改革

以往计算机基础实训都是由教师布置统一实训案例,学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忽略了学生专业和个体差异,不能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实训环节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来安排,并且应以引导和启发为主。1)案例教学法。在实训之前,教师讲解和展示案例最终效果,结合学生所学提出一些新的案例需求,展示和分析之后再引出需要学生实训过程完成的内容。总结相关知识内容,提出合理的实训建议和具体的要求。如案例一所示实训,封面即可要求学生使用表格来设计格式,页眉页脚可以使用奇偶页不同的设计方法等。教师针对学院论文格式要求提出一些基础要求,然后交予学生自行设计。2)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实践学习的活动。提出的任务要能够贴合学生所学知识,目标太高或太低都将得不偿失,好的任务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行理智的判断。如案例二所示,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开放性的题目好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实施,项目素材可以自由采集,时间也机动灵活,学生能在任务选择过程中发现兴趣和潜能。实现项目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任务分工、进度等,增进项目组织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3)分组讨论法。为了使班级同学都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分组讨论法的组不宜过大,各人均明确职责,并且尽量做到力量均衡,使得每个组都有参与讨论和获得奖励的机会,避免有些组能侃侃而谈,而有些组黯然神伤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分组讨论中,教师必须当好“总导演”和“总调度”的角色,担任指导和监督的角色。如案例三所示,设计一项投资时,分组进行投资的利益分析,以评价和判断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哪项最优并且说明最优的原因等。4)成果展示法。此方法可以结合应用到上述三种方法中,项目完成之后进行成果展示,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一个奋斗的动力,作为对自己学习的检测,接受老师和学生的考验,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迎接挑战的欲望。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我们应该以应用为目的进行日常教学研究。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在探索中总结、进步将成果付诸于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作者:李蓉蓉邱林润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1国内外课程设置现状

如何训练大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灵活运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是国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开设有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科学概论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运用示例解释抽象概念。主要采用学分制和小班制的形式,开设各类计算机进阶或个性化课程,允许课程内容由学生与老师商定。国内高校存在学生数量多、教学资源有限等客观原因,采取小班制教学的条件并不成熟,因此,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级方式较简单。目前,国内各高校主要针对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按照教育部教指委关于“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的要求,在认真做好通识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差异教学的需求。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根据教指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广泛开展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的分级改革,大部分高校普遍采用的课程体系为“1+X”,部分发达地区的个别高校采用“2+X”的课程体系。通过“X”门应用课程满足大学生计算思维的高层次教学要求,培养各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他们本专业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我校分级改革实践

随着塔里木大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因此生源较复杂,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少部分学生来自城区,父母的文化程度较高。少数民族学生占比30%左右,其中部分民族学生为民考汉学生,穿插在各汉族班进行专业学习。因此,各教学班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自2008年以来,我校每年组织入学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周周末进行。采用我院教师开发的考试系统,由考试系统自动判卷,在摸底考试前,不对学生做任何辅导,以便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通过连续多年来的摸底测试,获取了大量客观数据,为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以2008年的测试数据为例,全校随机抽取了16个汉族本科新生班级参加摸底考试,合计494人。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平均测评成绩为37.47分,满足学校合格线的学生仅占9.1%,这充分反映出我校全体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整体偏低。根据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的新生计算机水平摸底测试结果,我校从2010年开始,逐步开展了一系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经过2010年至今的分类、分层和分级相结合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我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满足我校学生计算机教学要求的课程教材。2009年以来,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教考分离,从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改革为机试。我校民族班学生,特别是民考民的学生,汉语交流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强行与汉族班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学班学习,将出现一系列的学习困难问题。因此,我校首先对民族班和汉族班分开教学,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地讲授相同各部分内容,并采用不同的考核和评价体制。然后,根据学校各学院的专业要求,按三个层次开设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其中,第一层次开设的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层次开设的课程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目前主要有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技术这两门课程,分别面向理工科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开设;第三层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主要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以各学院自行设置为主。然后,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模式,在新生军训完的第一周进行分级测试,对大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并将理论授课与实验授课分离,实验课除要求上课的学生外,其他学生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对分级测试中获得较高成绩的同学,另开设四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其一进行学习,包括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和flas设计。

3我校分级改革效果

我校从2008年开始逐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级改革以来,认真听取师生反馈意见,调整教改方案,不断探索适合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形成现有的分类、分层和分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3.1学生成绩提高分级教学

改革以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新疆自治区高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考试中达到了97%的通过率,且优秀率非常高。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1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增加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去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凭粉笔和黑板很难讲解清楚计算机硬件内部的结构,学生无法清楚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展示,再配上简明的解说,可以将计算机内部结构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视觉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1.2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图片、音频、文字、板书、动画等各种元素结合起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比如在讲解《大学计算机基础》Excel电子表格的填充功能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时,可能会使学生一头雾水,只停留在理解概念的层次上,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四种填充的功能和不同之处。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方法,可以将填充的过程以及这四种填充得到的不同结果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行对比,同时再结合教师的现场操作和讲解,可以将相关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系统以及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外,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对于一些文字理论的讲解,不仅是教师难以表述清楚,学生更是难以理解掌握。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可以模拟教学所需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的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处于主导位置,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1.4重点、难点突出,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

全文阅读

大学分层考试计算机基础论文

一、题目设置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二、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全文阅读

教学改革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1.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大学生不单单要拥有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在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逻辑能力。这种必备逻辑能力就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将使用计算思维联合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变为习惯,从而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2.1课程内容之间联系不紧密

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毫无基本认识。并且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繁杂,章节之间没有联系性,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有没有掌握好计算机的操作,根本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致使计算思维没有起到引导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就成为了简单的工具学习。

2.2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理论教学中课堂讲解传授的模式枯燥单一;在计算机实际应用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实验任务,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毫不关心。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只会被动消极的学习,从而导致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计算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3.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定位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

1积极推动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1.1总结大学计算机教育基本经验和规律

大学计算机教育已历经30多年,其间经历多次改革,其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完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以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有必要对迄今大学计算机教育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和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它们反映了大学计算机教育相对稳定和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1)大学计算机教育应是面向应用的教育。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初衷就是要培养能够在各自专业中应用计算机工作与学生自身发展的合格大学生。(2)大学计算机教育应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需求决定了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存在、改革与发展。(3)大学计算机教育应是以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以应用为目的,支持能力的培养。(4)大学计算机教育应是分类指导的教育,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分类不仅要考虑学科专业,而且与正在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相关。

1.2探索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特征

大学计算机教育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较之现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这些突破和发展可以表现为多个方面,但重点是在大学计算机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本规律中,其能力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发展,使能力突破了计算机学科专业领域层面,发展到普适性的计算思维和行动能力层面,提升了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能力内涵的变化本质上已使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超越了大学计算机教育仅解决计算机领域问题的局限,开创了运用源于计算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解决各类专业或社会生活问题的新功能,这是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特征,也是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的提出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新贡献。

2需求导向是保持大学计算机教育生存活力的基础

多年的计算机教育实践和研究都表明,大学计算机教育必须面向应用选择其学习内容,面向应用的首要体现是需求导向,因此需求导向是保持大学计算机教育生存活力的基础。需求导向应包括目标需求和起点需求两个方面。

2.1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需求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1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不合理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硬件更新快速增长,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然而在现在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导致教学内容比较稳定、知识陈旧,教材和教学相关的软硬件环境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尤其是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紧密结合,未能达到课程内容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1.2课程体系与专业脱节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第二个学期理工类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文史类专业开设《VFP程序设计》,同一课程采取同样的教学大纲,统一学时。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切实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未能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

1.3教学方法简单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是模式上,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没有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模式,不能满足实现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目标。

2教学改革

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学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用学生参加国家级计算机考试过关率来衡量,这样将导致教师的授课重点单纯集中在考试内容上,学习这门课程的精力集中在考试的相关内容上,导致学生追求考试合格率。造成与实际应用脱节,如部分学生在写论文,或者社团活动中连简单的排版都不会应用。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一问一答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基本知识点、概念,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能自主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表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章时,采用案例讲解分析、概念分析、课堂问答、幻灯片演示、图表讲解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整个单元的讲课以案例“不翼而飞的存款”为例引入信息加密的概念,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正确概念和对整个课程的兴趣。由每个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整理企业案例,让学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访问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最后完成给定实验题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

2)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实用性的技术,对于理论等不是很感兴趣,喜欢能够看得见、能够动手试一试的学习方式,而且更加关心这些知识或者技术能否在今后有用。学生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大学教育阶段除了知识教授之外,还需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开设第二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为此,我们每年举办全院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多媒体设计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编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设立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组织学生参与课题小组。丰富了校园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我院参加河南省ACM大赛,荣获三等奖。

3)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