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工程测量论文

道路工程测量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GPS技术测量道路桥梁工程论文

1GPS技术简介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是由由24领卫星组成,其中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2颗备用卫星,并均匀的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的轨道上。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的倾角为55,平均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一般情况下能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时可到9颗卫星。GPS定位原理类似于传统的后方交会原理。如果已知空间GPS卫星的具置。如果仅需确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则GPS接收机只需要继续接收3颗GPS卫星发射出的卫星信号。也就是取得卫星到测站点的几何直线距离,就可以根据后房交会的原理确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但实际中因为造价或工程费用的原因,GPS接收机中的时钟精度是有限的,同时与GPS时间相比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就需要将这一时间作为待定的参数,将其与待定空间参数结合并就解,因此最少需要4颗全站仪卫星。

2GPS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道路工程测量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GPS技术为道路工程测量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GPS技术为依据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GPS相关技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用于道路工程测量中的测角、测距、测高程为主体的地面测量定位技术。与此同时定位范围已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海洋和宇宙空间,定位方法已从传统的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传统的导航和测量领域扩展到当今国民经济建设的广阔领域。当今,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例如:GPS技术已普遍应用到国家大地水准网、城市高程控制网、道路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中,同时在石油勘探、通信线路、高速公路、地下铁路、建筑变形、隧道贯通、大坝监测、地震的形变监测等也已广泛的使用全站仪定位-GPS技术。同时随着GPS差分定位技术和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不断发展,单点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PS技术不仅在工程方面应用广泛,在导航、石油物探点定位、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地质勘查剖面测量等领域将有更加广泛和优越的应用前景。

2.1GPS在道路建设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道路工程控制网是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础,其精度要求与道路工程项目的性质及规模关系密切。常规的方法多采用边角控制网进行布设。而利用GPS定位的方法建立道路工程控制网,具有点位选择限制少,作业时问短,工程费用低及成果精度高等特点。且GPS定位方法可用于建立道路工程首级控制网,及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程勘探、道路施工控制网及隧道等地下工程控制网的布设等等。为保证工程的精度GPS定位方法通常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以保证工程数据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别。

2.2GPS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应用于监测大桥、高层建筑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地基沉降、位移及其整体的倾斜状况等。变形监测工作的特点是被监测建筑物的尺寸比较大,监测环境复杂且对监测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传统常规的监测技术是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传统技术是应用小角度测量方法。投点法及视准线法监测地基的沉降位移和及整体的倾斜状况。当今GPS技术也可应用在变形监测领域,通常我们通过建立高兴度的GPS监测网,得到毫米级季度的嘴对平面位移与相对竖直监测数据,然后通过利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对比。实践表明GPS技术可以完全取代高精度的边交网控制测量,且精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GPS控制网更加方便快捷。

3GPS技术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的优点

3.1GPS技术用途广泛:GPS技术可应用于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在工程测量领域里,GPS定位系统可应用于大地测量、地壳板块运动监测、工程施工、道路桥梁建设等领域,可以应用于建立各种工程监测网及进行各种繁琐的工程测量等。进行各种工程测繁等。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工程施工的自动控制系统是未来GPS技术的在工程测量中的研究方向之一。

全文阅读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开设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强素质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改革方法,并通过实际运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和根本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能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人才培养;素质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27-02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理论方面能掌握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的方法,掌握道路勘测、选线、定线的方法,掌握交叉口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道路的平、纵、横三个断面的设计,通过道路选线、定线的野外工作及内业数据整理、设计和绘图等工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因此很多学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增强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和生活实际及工程案例的联系[1];产教融合、数字化和GPS及全站仪的一体化实习的方法研究[2];测量实习与道路勘测实习场地统一,形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3];将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统一起来形成课程链式进行教学[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5];以项目设计进行道路勘测设计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6];坚持手工设计计算与软

件计算结合是全面掌握道路勘测设计基本理论的方法[7,8];从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9-11];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12]。

总之,目前研究主要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和现代化先进仪器手段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教师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考评体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不能满足本课程实践教学需求和根本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开设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结合多年来在本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探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例,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存在的较为凸显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全文阅读

面向测绘工程专业的《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基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及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提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的设想,对教学内容、实践实习教学、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实施,将形成以从事测绘工程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素质教育,勘察、测绘、设计、测设并重、简化理论推导、强化能力培养的新《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教学。

关键词:《道路勘测与设计》;测绘工程;教学内容;实践实习教学;教学模式;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77-02

《道路勘测与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是不合适的,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测绘工程专业不同于道路桥梁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没有学过交通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城市道路设计等课程,且课时只有32学时,没有专门的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实习,他们更注重测绘、测设等方面的实践技能。目前教师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基础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传授、积累知识上。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不利的,要达到真正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因此,基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及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必须进行《道路勘测与设计》教学内容、实践实习教学、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过调查研究相关高校对于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情况,深入了解掌握相应最新规范和课程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果,根据我校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应删减整合教学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自成体系。笔者把“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三个基本分支为主构成的基本体系,即:汽车的行驶理论、道路的线形设计理论方法和道路的选线、定线。考虑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以及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及有限的课时,在认真研究分析课程体系后,考虑不再对《汽车行驶理论》一章进行单独讲授,而是穿插到相应道路平、纵、横设计三章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道路的选线、定线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考虑两章合并,不再照搬全书,而是删减很多枯燥的条条框框,以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山岭重丘区的纸上选线、定线的实例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分析应用涉及到的相应原则、步骤、方法、理论。

二、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正确使用新规范和标准图集及自主学习、协作探究、沟通交流的实践能力,需要设置实践实习教学,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突出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实践的内容,强调对实践过程的理论总结。本课程实践实习教学包括室内设计的实践教学和野外的实习教学。考虑到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及有限的课时,室内设计的实践教学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如在讲授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时,在黑板上画出路线交点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然后让设计较好的组把成果画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成果好的原因,应用到的理论,方法、公式。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同样在讲道路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中也采用这种方式。以课程的选定线内容为线索,以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山岭重丘区的纸上选线、定线为实例,用4次课左右时间教学、指导学生,3人1组分组设计,相互讨论切磋,引导学生把前面的平、纵、横设计联系起来,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做到路线线形平面顺适、纵面均横、横面合理,计算有理有据、图纸表达清楚准确,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通过对二年级临城实习基地的踏勘、调研,选定合适的实习区域,把《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的野外实践实习教学内容(现场选定线、中桩测设、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融入到学生的专业测量实习中,提高实践技能。通过实践教学,力求将道路勘测的基本概念、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与测设、施工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对道路工程各个方面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具备从事道路工程的勘察、测绘、设计、测设、施工的知识和能力。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加强试验检测提高道路工程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国家对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道路工程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直接生命及财产安全,关系着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切实利益,在政府改革的深入过程中,市政工程投入不断加大,道路工程不断发展,如何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已经是施工单位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试验检测是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道路工程施工经验,对如何通过加强试验检测提高道路工程质量这一个问题做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试验检测;道路工程;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is more and more strict in the quality of road engineering.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rect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ecur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al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unit,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reform,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vestment increasing, road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it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 And tes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oad engineering,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road project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n how to improve the road project qual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test detection to make their own opinions to this question.

Key words: test; Road engineering; Th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试验检测是提升道路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道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在试验检测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道路工程的质量,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损害了国家、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因此,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试验检测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下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论述。

一、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目的和内容

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道路工程的现场检测,根据检测的数据结果判断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试验检测工作必须准确评估工程的真实水平,正确评价公路工程的工程质量。

全文阅读

浅谈道路平整度检测技术

摘要: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车载式路面激光平整度仪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及测试简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路面技术状况及路面施工质量监控及交竣工检测中。本文章通过对平整度检测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平整度度检测的原理与技术环节。

关键词:平整度直接式检测类响应式检测类

一、引言

平整度检测贯穿于路面施工质量检测、评定、验收及运营期路面质量检测等环节,其检测设备、原理和方法多种多样,检测结果因检测设备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平整度检测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美国有多家公司研发和生产路面平整度检测仪,其中包括ICC公司生产的惯性激光断面仪和手推式断面仪;FACE公司生产的DIPSTICK(步进式断面仪)和手推式断面仪,及South Dakota DOT生产的惯性激光断面仪等(澳大利亚ARRB生产的手推式断面仪和惯性激光断面仪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市场)。

我国平整度检测技术的研究相对落后,由于公路建设的需要,在“七五”期间,由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和西安公路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分别研制了颠簸累积仪和八轮仪等平整度检测装置,目前已在中国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应用。在过去的十年中,有过一些应用和理论的研究,如我国规范规定了几种用于不同工程阶段、不同结构层次的平整度检测设备和相应的检测、评定方法,但总的来说在技术方面突破不大。近年来国内在仪器的评价和相关性的研究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2001年交通部组织开展了平整度检定规程研究,并已初步完成。

二、路面平整度检测仪的基本分类

,q4U5e7lJ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p%fzS$ZnP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路面平整度的仪器主要有两大分类:第一类为纵断面测定(直接式检测类),即测出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然后对测出的纵断面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第二类为车辆对路面的反应测定(响应式检测类),即测出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变化的力学响应,然后对测出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对响应式检测类而言,其平整度指标的换算主要是通过对标准仪器测得的结果进行标定而得到。通常,第一类检测方法可用于路面施工质量验收与评价,而第二类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路面周期性评价。但第二类检测仪器常要借助于第一类检测仪器进行指标标定。

1、直接式检测类

全文阅读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探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入,在我国已经掀起了铁路建设的热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铁路也逐步的增多。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加强对高度铁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就成为了行业内的焦点问题,因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直接影响到铁路的正常运行。所以本文就主要围绕这个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速铁路对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讨论了测量布设的精度以及等级等一些列的问题,希望对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速铁路 平面控制 控制测量 布设等级 测量精度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阶段。我们所说的高速铁路,就是指那些能够使旅客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高于200千米每小时的铁路。在我国当前主要是依据铁道部在2003年制定颁布的《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来进行高速铁路平面测量工作的。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相对较晚,可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因为高速铁路使得旅客列车的行车速度大大提高,所以就会给铁路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理所当然对高速铁路平面的工程测量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正式的制定,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所以本文就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

二.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布设的原则

我国《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条文指出,高速铁路的测量全过程为:通过我国国家三等大地点测量加密GPS点,在GPS点的基础上做铁路五等导线测量,利用导线点测设线路中线控制点和铺设轨道。

当前如果是新建铁路,那么在其勘测中,一些铁路的勘察设计部门也正在努力的寻求一些方法来改进铁路勘测的流程,这个过程中提出了一次布网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各个阶段的控制点一次性的布设成为同一个等级,与此同时统一其平差测量的控制网,使的初测、航测、定测以及施工各个阶段的测量都可以在同一控制网的控制下,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工序,大幅度的提高测量效率。

全文阅读

几种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摘要】道路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很多软土路基沉降的想象,有效的对软土路基沉降作出预测,对道路工程的顺利施工有重要意义。预测软土路基沉降的方法多种多样,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选择预测方法呢,本文就几种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做了对比分析,以供工程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软土路基;预测方法;分析

软土路基沉降程度与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成本及工期有着很大的关系,施工单位为了有效的掌控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往往会采取一些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采取动态的管控,观其应用的实际效果。软土路基沉降的预测,可以使施工单位对软土路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完工后的沉降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的方法很多,本文就几种常用的方法做了对比分析。

一、软土路基沉降常用的预测方法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软土路基后期沉降情况的预测意义重大。软土路基后期沉降情况的预测基础是道路工程建设的现场实测沉降资料。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推测方法有下几种:人工神经网络法、灰色理论预测法、双曲线法、反分析方法、、有限元法等,每种预测方法都有自身的特有属性。

二、常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第一,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是一种新型的预测方法,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上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的本质是一种应用系统,主要负责处理软土路基沉降的相关实测数据信息。目前,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使用较为广泛的领域主要包括两个――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自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面。组成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的处理单元单个来讲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这些单元之间的联系又是非常高度的,这些单元之间的高度联系形成了一个类似生物脑的神经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计算机的处理模式来处理软土路基沉降的相关数据。预测模式包括输出量和输入量,输出量指的是传统的因变量,输入量指的是传统的自变量,两种量之间关系用一种高维非线性的映射来表示。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自身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可以解决其它预测方法在软土路基沉降量预测的效果短板,即土地自身原因导致预测精准度的降低,和效果的不能优化。人工神经网路预测法的构成单元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集成模块,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原理,因此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不仅有较强的建模能力,还有较强的整合数据的能力,尤其擅长处理非线性的问题,这也是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的独有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对道路工程建设现场实测软土路基沉降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规律,进而为软土路基后期沉降量的预测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中,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预测法不能应用于长期预测,根本原因是这种预测方法的精确度会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下降,最终导致精确度丧失,这也是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的短板所在。

第二,灰色理论预测法。灰色理论预测法也是常用的一种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工作原理是通过灰色模型对不同数据去留的选择来实现预测精度、预测手段和预测模型的提升、修正和调整。作为灰色理论预测法核心――灰色模型,共有三种检验方法。在模型建立完毕及选定检验方法后,通过计算机的编程功能对道路工程建设现场实测的软土路基沉降的资料进行分析并记录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找出软土路基沉降的规律,并画出预测曲线图。灰色理论预测法的使用需要保证软土路基沉降实测数据的更新及时性和高精确度性,由于理论与现实总有误差,所以此方法的预测结果大于实测结果是很正常的。

全文阅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与《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

摘要:《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两门课程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环节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贯性脱节现象,而且有一定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针对上述弊端,作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新的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涵盖了两门课程的全部知识,删去了重复部分,而且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上,还是实践教学上,不但节约了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在教学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又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进行道路现场施工测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讲述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外业勘测知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均有理论和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在各自的现有教学内容体系中,两门课程均存在有知识点的不连贯现象,同时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点交叉与重叠。因此,优化整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次序,互相补充,删去重复部分,实现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问题分析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工程上常用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校核;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公路路线勘测阶段的任务以及工作方法,包括中线的测设和路线纵、横断面的测量;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任务及方法,包括道路施工测量、桥隧施工测量等内容。简单概括为测量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道路施工测量技能培养两部分内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主要内容为:道路设计管理与控制要素,平、纵、横断面设计、选线及总体设计,交叉口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外业勘测等。同样可以分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内容。可见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形式上均可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上也都离不开道路线形基本知识,联系也较为紧密。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大部分为以下模式:

《工程测量》设置在大二上学期,理论学时48课时(包含8学时的实验课时),另加2周的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置在大三上学期,理论学时56课时,另加2周的室内课程设计。

全文阅读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桥梁线形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线形控制技术是铁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又一全新而大胆的尝试,利用对铁路桥梁的顶面高程和平整度要求严为严格的特性,本文结合哈齐客运专线的工程实例,并依照灰色理论以及自适应控制方法对桥梁的拱度和预拱度进行了预测详述了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桥梁的线形控制技术。

关键词:无砟轨道 高速铁路桥梁 线形控制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交通事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而城市的进步也给交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使得道路交通开始向着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客运专线在近十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桥梁的线形控制就是这一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因此,本文针对无砟轨道桥梁的特点对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桥梁的施工控制方法及措施进行研究.

1、无砟轨道桥梁施工控制特点

对于一般的有砟轨道桥梁,桥梁施工控制仅给出箱梁底板立模高程即可,梁顶板立模高程根据箱梁底板立模高程和该段梁高确定,由于现有施工技术水平限制,一般有砟轨道桥梁混凝土浇筑后的梁面不平顺,高程起伏较大.但对于无砟轨道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桥梁,列车运行速度较快,轨道的平顺度要求较高,如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采用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桥梁桥面系统主要构造为箱梁、底座板、轨道板,箱梁和底座板整体结构分离,为保证底座板在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自由伸缩,梁面的平整度精度要求较高.

另外,Ⅱ型板的铺设对于梁面高程及徐变上拱值要求也较高,为使梁顶高程满足浇筑底座板和铺设Ⅱ型无砟轨道板的需要,需要对梁顶面高程进行严格控制.由于无砟轨道桥梁对梁体的平顺度要求较高,这样对桥梁的施工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合拢前合拢段两端的合拢误差不能过大,在桥面系施工完成后梁面的绝对标高也要满足要求。故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估计后续工序对本阶段梁的位移影响.

2、无砟轨道桥梁顶面线形控制

全文阅读

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和国际上道路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很多高校开设了工程检测与维护类专业。而对于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的开设,教学模式并没有像理论课教学那样,有成熟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对道路工程检测与维护类专业中重要的道路工程试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检测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3-01

引言

道路工程学科专业是一个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交通运输工程类学科,学科课程的安排也越来越科学化。但是,对于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检测与维护学科来说,试验检测课程的学科安排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伴随着试验检测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1],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的进行完善。

1.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由1978年底的88万公里[2]增加到2014年的44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984年开始建设的沈大高速公路, 1990年全线建成通车,全长375公里;到2014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145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在2013年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正式公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在新的规划里,国家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在西部增加了两条南北纵线,成为“71118”网,规划总里程增加到了11.8万公里。

目前是公路工程的高速建设时期,不久的将来,大量的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会随之而来,工程质量都必须要有试验检测来保证。为了更好地培养新世纪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养护的技术人才,管理好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养护的质量,培养新时期的大学人才,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的开设就尤为重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