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困境

道德困境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德困境论文:高校生道德困境及策略透析

作者:刘莉 单位: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扩展到网络交往,网络交往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的交往方式,因其覆盖广泛、信息迅捷、平等隐蔽、价格低廉等传统交往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获得世人的青睐。统计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就是中国,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有的大学生视其为最亲密的伙伴,并产生强烈的依赖。网络交往是对人类交往手段的丰富和时空的延伸,是社会的进步。但应该看到,网络在大学生中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社会责任缺失,自我精神麻木,追求暴力刺激,社会情感冷漠,等等。一些大学生疏离人群,热衷网络交往,人际交往的“异化”趋势令人担忧 。自我认同的困惑与道德教育的薄弱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认同矛盾使以“教”为主体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凸显。(1)自我认同的困惑。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特定成长阶段,良好的自我认同很难实现。独自住校,脱离父母的照顾,自主支配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人际交往增多而容易盲从,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被肯定和信任,得到社会认可。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面对冲突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困境,他们中一些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是缺乏自制力,或是缺少道德智慧,理想中的自我定位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或不切合实际,以往的道德教育难以解决生活中的道德命题。(2)自我认同与他人的困惑。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造成贫富差距加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客观社会现象。如今,大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逐步增大,过多的差异使大学生既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对待别人。“千人一面”的道德教育难以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各类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3)自我认同与社会的困惑。学校教育更多是基于课本和培养计划,在以往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社会的问题所在。如今的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通过网络和社会实践等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大学生已不能隔离于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是坚守还是适应,一些大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调整道德认知,并做出理性分析,大学生的道德难题只从一些学校灌输的道德教育中难以找到确切答案。

问题成因

经济发展与独生子女抚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给国人带来了经济上、思想上和文化上巨大的变化,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开放活跃的时代气质和多元多样的道德风貌。中国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他们既具有思维活跃、性格开朗和兴趣广泛等良好素质,也存在由于“四二一”这一特殊抚养方式和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的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缺失和逆反性强等不健康人格。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004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比例至达到19%,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都开始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普遍短缺到知识分子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收入丰厚且安全稳定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5]。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6]。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引发了很多的教育问题,如师生关系的淡化。2006年,《中国教育报》的一份“新时期大学生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94%的学生希望在授课和答题外有机会多与老师交流。有90%的学生对“有无与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的问题回答是:“基本没有”或“有,但很少。”[7]社会转型引发的文化脱序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代的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伦理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出现了文化衔接的脱序 。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强调自我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享乐主义等观念,影响人们的生存原则。

对策———延展式道德学习

几千年来,中国的道德教育一直以社会为本位,注重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说教,而对于受教育者的道德学习关注不够。“正因为如此,本来是应当充满人性魅力的道德教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性、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或说教,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8],必须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变。延展式道德学习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主体的延展道德主体的界定一直是教育领域和德育领域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的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尊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教育主体的认识由原来的“教师主体说”“单主体说”,发展为“双主体说”“主体转化说”“主体间性说”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讨论。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成为相互关系。”[9]在道德学习中,应实现师生的交互主体和朋辈相互学习。日常生活中,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学识相近的人总会有更多的交流和影响。因此,进一步做好朋辈互助,用积极的典型和环境的熏陶帮助大学生道德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环境的延展环境对道德的塑造作用毋庸置疑,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们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很少乱丢垃圾。大学生的道德学习环境不仅局限于学校,社会和家庭也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因此,积极建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复合式道德学习环境,并加强一定的国际文化交流,使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外部环境得以优化,实现大学生的道德内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内容的延展科学规划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学生特点的学习内容是道德学习卓有成效进行的关键所在。道德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构建6维的道德学习体系来实现。6维道德学习体系包括:全球伦理之世界维度,社会主义道德的国家维度,生命道德的自身维度,学习道德的文化维度,网络道德的科技维度,职业道德的经济维度。时间的延展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道德是人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与实现。道德的超越功能使道德不仅规约现在,更要引领未来。培养终身道德学习的理念及培养终身道德学习的能力是每个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题中之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10]道德学习应成为每个人固守一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人都有以道德的方式存在的潜能与愿景,道德学习会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权利。延展性道德学习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引导大学生走出道德困惑,涵养道德智慧,践履道德承诺,成就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进步的共生性实现。

全文阅读

当代社会道德困境探究

[摘要]我们在反思社会时就能发现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量道德问题。这些形式各样的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道德困境可以用现代社会中的义利之争来表达。它既包括道德与社会和法律的分离,也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困境。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博奕也是造成道德困境的重要原因。然而,探其本原,道德困境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道德与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或者说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面对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困境,我们所期待的是道德的制度化时代。

[关键词]道德困境 二律背反 商品经济 道德制度化

[作者简介]梁文辉,男,江西现代学院培训中心主任,讲师。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①。反思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西方世界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一、当代社会存在大量道德问题,社会面临道德困境

现代经济生活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来约束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那么这种竞争也就会由自发的竞争演变成为无序的竞争,而许多道德问题也就寄生在这些无序竞争之中。

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条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之中,个人是怎样从诚信中逐步滑落下去的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如果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不择手段谋取暴利为目的,那么市场中就必然充斥着欺诈、坑蒙拐骗的现象。现在,这些非诚信的行为在市场中随处可见,甚至出现了多个依靠假货生存的市场,即使每年政府和企业斥巨资打假,却是屡禁不止,且越打越多,越打越盛,这不仅是因为假货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反映出人们在非诚信的市场经济中,已经习惯了这种非道德的经济生活。

对生命的尊重,是世界上每个民族在任何时期都应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指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且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能够在精神处于十分痛苦的状态下保持自己的生命而不去自杀,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也是作为人应有的道德。他指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尊重,那么让他去尊重他人的生命是几乎不可能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许多产业中就出现了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而漠视工人的生命的现象。这种现象频繁地在发生在过去几年的生产事故中,而以煤矿生产行业为最甚。该行业的工人死亡率居高不下,年年攀升。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数据,截止去年12月11日,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近三千余起,死亡的矿工人数达到549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06人②。为追求高额的利润而不愿意把必要的资金投入到安全设备中,漠视矿工的生命安全,这是极其严重的道德败坏问题。一方面,每年成百上千的矿工倒在矿难之中;另一方面,拿着带有矿工血肉的钱的矿主们却一掷千金,挥霍无度。鲜明的反差最真实地勾勒出少数资源掌控者的可怕的道德现状。

全文阅读

论中国的道德困境

摘 要:中国正在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人民的道德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的巨变。现今,中国的道德正在处在滑坡的时期,在道德问题面前,人们在选择时候出现茫然。道德困境主要表现在诚信与感恩的缺失。作者通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探讨出现道德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道德 道德困境 反思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从孔雀石绿的鱼到红心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发霉馒头,人造鸡蛋,毒胶囊……连食品安全也变得不安全的时候,人拿生命开玩笑,完全漠视生命的存在,我们还可以相信这个这个社会,相信这个民族吗?面对这个食品问题,我们的公民一边在网上和报纸上抱怨,骂商家的无良,骂政府的不作为,骂社会的道德滑坡,另一边却毫无所动,一次次原谅和纵容这些行为的发生。我们的公民在面对这个的道德问题上,陷入了循环的怪圈。我们该如何去思考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呢?

一、道德困境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道德困境的定义杂而乱。第一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一个难题。第二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道德悖论种的一种。第三种定义是,对一项道德义务的履行就是对另外一项道德义务的背弃。第四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道德失范的一种状况。第五种定义是:对道德困境的理解应从道德选择入手,因为道德困境是行为者在做道德选择时才有可能会遇到的一种特殊情境。这个情境用西方学者的话说就是: 面临令人困惑的两者取一的抉择。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道德困境的复杂性。我自己则更多的理解为第五种,面临一种两者取一的抉择。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选择都是在道德与不道德、价值与无价值的、善于非善之间的选择,只要我们有向善的的意识和识别善恶的能力,我们就不难作出选择。

二、道德困境的表现

道德困境在存在于个人现实生活的抉择当中,有些例子是我们鲜少遇到的。著名的电车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但更多时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与利益的抉择

全文阅读

道德困境叙事: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摘 要 我国正步入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社会中,充满了无法轻易按照律令或规则做出选择的中间地带,充满了道德选择、价值冲突,充满了两难甚至是多难的选择。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与生活现状,生搬硬套既定习俗与道德律令已经无法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智慧、理性的判断力。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向被教育者展示的主要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道德规范。

关 键 词 道德叙事;道德困境;冲突;价值;品格

作者简介 刘源,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

道德叙事由来已久,按照孔多塞的话来说:“在最初的时代里,教育纯粹是家庭的。孩子们跟着自己的父亲受教育……孩子们从他那里接受的,既有关于形成本部落的历史和家族历史的少量传说,也有他们中间所流传下来的各种神话,以及构成他们粗糙的道德的那些民族习尚、原则或知识。”[1]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类通过叙事逐渐学会了生存技能,建立了道德规范,长辈通过向子女、后代讲述那些故事来传递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价值与规则,传承了人类文明,并且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可是,我国正步入一个社会转型期,许多价值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道德叙事不论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面对充满了冲突与困境的生活现状,笔者提出了道德困境叙事的教育方式。

一、道德困境叙事产生的原因

(一)生活中充满了两难选择

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法轻易地把它们割裂,将它们理顺。一个贫困的家庭中有个濒临死亡的病人,这个家庭是应该倾囊救治还是对其放任自流?面对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家人对其隐瞒病情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甚至人们还给这样的行为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善意的谎言。一个将贪污来的钱用于做慈善的官员,要把他送进监狱么?于理,贪污即构成犯罪,他必将身陷囹圄;于情,他将贪污来的钱用在某些慈善事业上,而不是占为己有,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个好官。这样的好官怎么能够被送进监狱呢?

以上种种不禁让人反思——课本里清清楚楚教我们的“不要说谎”难道不再正确了么?“救死扶伤”难道不是人类应该做的么?“违反规定”难道可以不被处罚么?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知道”或“遵循”某一条律令并不能帮你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至少它不如你原本想象中那么容易。比如,“救死扶伤”固然是人的本分,可如果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给一个年老的长辈治病而剥夺了一个年轻晚辈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甚至还背负了巨额的债务,这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是公平的么?面对一个垂死的病人,如果你直接对他说“你就快死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对病人是有害无益的。

全文阅读

学校道德教育困境探析

一、学校道德教育知行分离之困境

当代学校的道德教育是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人。由此表现出来的是德育课堂仅仅是呈现给学生大量的以“道德符号”形式的道德知识,德育课成为知识的背诵课。相对于道德知识而言的道德实践,当代学校很少涉及道德实践或者就没有道德实践的教育计划,学校成为道德实践的真空地带。即使学校偶尔有这方面的道德实践——比如去敬老院关爱老人——也是流于形式。道德教育与实践存在必然的关系。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是教给知识,激感,锻炼意志,引导行为。具体的说就是教育者首先应该教给受教育者一定的道德规范,然后通过教育个体的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道德知识,磨练意志,践行道德。道德实践能诱感、锻炼意志、形成道德认识、做出价值选择,获得整体的道德体验和道德信念。有些道德知识的存在,人有时候是察觉不到的,但是具体的情境下它能发挥作用。时空境遇是道德的特点,同样道德知识的时空情境也表明道德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同。自然科学知识不会因为时空境遇的改变而改变,而道德却与具体的境遇密切联系。毕竟,人们现实的道德态度是与现实的生活情景对应的。所以,知行分离必然会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

二、间接道德经验作用有限

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受教育者自己的亲身实践,间接道德经验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形式。间接的道德经验在儿童没有进入学校教育的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儿童在父母指令式的道德告诫中开始模糊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道德教育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但是学前时期的儿童认识水平非常低,必须通过警戒或者惩罚来执行父辈们德道德经验。虽然儿童会按大人说的去做,但是那时的道德是极其不稳定的。究其原因是儿童还处于需要层次的下端,还没有达到追求道德的层次。儿童按照生理需求的本能去行动,然后养成习惯的行为。同样,道德习惯也是建立在低层次需求满足后而产生的行为方式。比如在礼貌后会得到父母的奖赏,所以儿童在别人帮助他后会说谢谢。儿童的道德与父母的间接经验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他们还不知道道德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现实价值,所以间接的道德经验对儿童的影响是短暂的、间接的。杜威认为最有价值的道德认知是受教育者通过合作学习得来的,通过自身习得的东西才是个体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服务于个体生活。在实践过程产生的道德知识是以活动主体内需为基础,达到了真正的需要与认知的统一。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受教育者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更是创设情境,让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自身发展起来。现实的道德生活制约着人对道德的态度,从而个体形成独特的道德理解和直接的道德经验,以特殊的形式储存起来,当受到具体特定情境激化潜在的支配人道德行为。决定我们态度的是直接的道德经验而非间接道德经验。从道德的影响机制来看,间接道德经验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但是学校教给我们的却是大量的间接经验,而忽视了受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和习得。这就是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与困境。

三、当代学校已经无力承担公共善的教育重任

私人领域的无限扩大,公共领域的无限缩小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阿伦特把这种社会现象称作为现代政治文化危机。专业化生产模式导致个体经济模式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服务于经济,政治失去其独立性;政治不再是维护公共的善,而是为保护人们私欲的恶。单个的人上升为世界的主体,世界为单个的人服务。人以个人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公共的善失去其存在的原始意义,个人善充斥着政治和经济世界。由于公共善的缺失,个体的善与善之间存在相互冲突,善与恶之间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没有统一而明确的区分标准。因此,现代学校无力承担公共善的教育重任。具体的说,由于公共善的缺失,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无法教会人用统一的善去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理性的道德选择,更无法指导受教育者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选择何种善。五、当代道德教育很难让人达到灵魂的卓越当代学校的道德教育为一般教育,与古代社会的哲人教育完全不是一回事。苏格拉底人性崇高的美德教育与现在学校道德教育有本质上的区别。古代的哲人追求灵魂的自由与崇高,总是挑战世俗的规约;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以一定的社会规约为教学素材,以规约指导受教育者的行动。古代的道德教育是自由教育,现在的道德教育是规约教育。规约教育怎么能达到人性的卓越?首先,人是复杂关系的结合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终身的羁绊,人何能获得灵魂的自由。所以说,枷锁中的人们,人的心灵无法获得自由。灵魂的羁绊,人性何能卓越?其次,没有心灵的镜子,受教育者怎么能自己超越自己,完成灵魂的崇高。古代道德教育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中得到灵魂的提升,是自己不断批判世俗世界,不断追问何为美好生活中得到自由与崇高的。现在学校道德教育早就不是古代的哲人教育,也不可能是古代的哲人教育。受教育者总是处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中,何能超越规范,实现自我。以上的困境在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无法摆脱。因此,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无法让人达到人性的自由与崇高。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正确认识,是最大效度发挥学校道德作用的前提。

作者:刘刚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全文阅读

道德哲学困境的建议

一、德沃金的价值哲学方法———价值融贯论的解释方法

解决当代道德哲学的困境,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存在着价值真理。只有个人的本真生活与道德都是具有真实性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解决冲突才能真正地成为问题。否则,如果价值怀疑论是正确的,即价值是虚幻的,不存在价值真理,那么,价值之间的冲突问题以及解决这种冲突便是一个伪问题。因此,德沃金能否解决当代道德哲学的困境,取决于他能否做到如下两点:一是批判价值怀疑论;二是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德沃金对价值怀疑论做了批判。德沃金是如何批判价值怀疑论的,不是本文内容,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如果德沃金对价值怀疑论的批判是成功的,即存在着价值真理,那么,在德沃金的视阈中,价值真理究竟是什么?为了解决当代道德哲学的困境,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德沃金的价值真理观以及价值哲学方法是以休谟原则(Hume''''principle)为基础的。按照德沃金的解释,休谟原则是:不借助于价值命题,单凭经验事实不能肯定或否定一个价值命题。休谟原则导致自然科学的真理与价值真理之间的差异,导致自然科学方法与价值哲学方法之间的不同。科学方法与价值方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存在着这样的基本前提: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现象事实与据此提出的科学理论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即存在着“事实科学理论”的因果链条。这个因果链条的存在,导致科学研究者坚持如下方法:一方面,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事实提出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在辩护方面,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正确,取决于它能否对观察到的现象事实做很好的解释。易言之,证明或者否定一个科学理论所提供的辩护理由,是由事实来承担的。

然而,价值哲学不同于科学理论。价值哲学是对某种行为做规范性(应当与否)评价的理论。人们观察到了某一成年人甲虐待儿童的现象,假设某种道德哲学针对该现象做出评价:甲不应当虐待儿童。在这里,“甲不应当虐待儿童”是一个价值判断,它本身是独立于现象事实(甲虐待儿童现象等)的,即不能单凭“甲虐待儿童”这个事实有效地推导出“甲不应当虐待儿童”这个结论。既然如此,该道德哲学是如何做出“甲不应当虐待儿童”这个判断的呢?既然“甲不应当虐待儿童”这个价值判断不是单凭现象事实推导出的,那么,一定存在着该价值哲学本身所拥有的价值理由,它与现象事实一同推导出“甲不应当虐待儿童”。因此,任何一个价值哲学在对事实现象做评价的时候,它自身一定会提供某种独立于事实的价值理由。当然,不同的道德哲学,在对甲虐待儿童的行为做评价的时候,会提供不同的独立于事实的价值理由。例如,某些功利主义道德哲学提供的价值理由是“应当增加快乐减少痛苦”,康德道德哲学提供的价值理由是“人是目的”。既然如此,这里涉及到对道德理论本身的辩护问题:某些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必须证明为什么它所提出的价值命题“应当增加快乐减少痛苦”是正当的;同样,康德道德哲学必须证明为什么它所提出的价值命题“人是目的”是正当的。这需要某些功利主义提出其他的价值命题来为“应当增加快乐减少痛苦”辩护;同样,这也需要康德道德哲学提供其他的价值命题为“人是目的”辩护。因此,任何一个道德哲学理论,就是由多个价值命题组成的体系。但问题在于,究竟哪个价值哲学是最优的?这里涉及到价值真理问题。德沃金的答案是,价值真理在于价值概念之间相互解释而形成的相互支撑的融贯的网络,而那种使众多价值概念之间融贯的价值哲学是最优的。

德沃金坚持融贯论的价值真理观。按照休谟原则,既然事实不能为价值理论做辩护,那么,对一个价值命题的辩护只能由其他的价值命题来承担。价值真理在于为某个价值概念提供最佳辩护。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价值概念,如个人的伦理、公共道德、政治道德,等等,对某一个价值概念(如平等)的最佳辩护,就是该价值概念与其他价值概念(自由等)之间的融贯。在解释一个价值概念的时候,诸多价值概念之间相互解释,内容上相互规定,由此形成价值概念之间相互支撑的融贯的价值网络。具体说来,在解释A概念的时候,需要B概念来规定;而在解释B概念之时,同样需要A概念来规定。这样,A和B相互规定、相互支撑。解释B概念,在需要A概念来规定的同时,也需要C概念来规定;C概念也需要B概念来规定……这样,价值概念之间形成一个在内容上相互规定,在理由上相互辩护的一个融贯的整体。在这个融贯的价值网络里,每一个价值概念的内容都由其他概念来界定,这种被界定了的具体价值概念的内容就是它的真理。价值融贯的网络,就是由诸多具体的价值概念真理组成的体系。德沃金坚持价值真理的融贯论,这使德沃金在价值问题上,持有一种独特的价值哲学方法———价值融贯论的解释方法。德沃金正是运用它来解决当代道德哲学困境的。

二、本真生活与道德原则的融合

当代道德哲学的困境是个人本真生活与道德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某些价值概念在德沃金这里有着特殊用法:伦理,是关于个人如何才能活得好的学问;道德,是关于我们必须如何对待他人的学问。因此,按照德沃金的概念用法,当代道德哲学困境就是伦理与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解决当代道德哲学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回答如下问题:一个在个人伦理生活上活得好的人,为什么必须遵守道德?或者,一个违反道德的人,为什么他的个人伦理生活上活得不好?德沃金分两个步骤来解决当代道德哲学的困境。首先,规定个人伦理生活活得好的必要条件。德沃金认为,一个人在伦理生活上活得好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尊重生活的客观价值;过着本真生活。他运用价值融贯论的解释方法将价值客观性与本真生活解释为一个融贯的整体。其次,德沃金以价值的客观性为出发点,将它提升为任何人都要尊重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

一个人在伦理生活上活得好,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即尊重生活的客观价值以及过着本真生活,德沃金把这两个必要条件表述为伦理生活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自尊原则(Principleofself-respect):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他必须接受:是成功的表现而不是浪费机会对他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个原则是本真原则(Principleofauthenticity):每个人都有一个在他的生活中什么算作是成功的判断责任;他有一个个人责任:通过他本人所认同的一种整体的生活叙事或者生活类型来创造那种生活。”自尊原则强调个人生活价值的客观性,即“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客观价值”,它与本真原则共同构成了个人在伦理生活上活得好的必要条件。德沃金运用融贯论的解释方法,将自尊与本真解释为相互规定、相互支撑的融贯整体。首先,本真规定自尊,以本真生活解释生活价值客观性,得出了个人在伦理生活上活得好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成功的表现具有重要的生活意义。德沃金将客观价值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现价值,一种是产品价值。表现价值是人的活动本身具有的价值;产品价值是人的活动为社会带来的效用。

在作家作画过程中,表现价值是作家的构思等创造性活动本身具有的价值;产品价值是作家所作的画为人们带来的效用。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生活价值是客观的,那么为什么生活的客观重要性在于表现价值,而不在于产品价值?这是本真概念规定自尊概念的结果。如果以产品价值作为个人生活意义的基础,那么这会破坏个人的本真生活。本真原则要求个人通过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善观念,在动机上追求自己所认同的生活。如果将产品价值作为评价生活意义的基础,那么,个人的本真生活便只是具有工具价值,成了实现功利最大化的手段,人成了工具,一种实现异己力量(功利)的工具。甲与自己的母校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关系,并认为这种良好关系是他成功生活的一部分,他决定为母校捐款;但是,产品价值要求甲把款项捐给贫困地区,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如此,甲所认同的生活意义与产品价值之间形成了紧张关系。如果将产品价值作为生活重要意义的基础,会使甲不能过上基于自己的判断为基础的真正地属于自己的本真生活。相反,如果以表现价值作为生活意义的基础,则不会破坏本真生活。在生活中,一个过着本真生活的人,他的善观念与他的行动表现之间是统一的:他通过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生活善观念,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如果将表现价值规定为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评价它的标准就是表现行动本身;而表现行动本身又是个人通过行动展示自己所认同的生活观念的结果,所以,评价表现价值的标准与个人的善观念是统一的。这使得个人的本真生活本身是目的,而不是其他目的(如实现最大效益)的工具。

全文阅读

以道德情景的创设破解道德困境

摘 要 从发生学的视域看,传统的以权威主义伦理为基础的知性道德教育忽略了道德活动的情境性、在场性与变化性,使得本该生动活泼的学校道德教育沦为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与道德灌输,而道德情景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个体的道德自我被对道德规范的服从所取代。本文试图对如何有效地在学校中创设道德情景以及理智地认识道德情景创设的教育意义进行些微探讨。

关 键 词 道德情景;不言之教;情感体验;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彭璐,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宋广文,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传统的知性道德教育已开始碎片化,那种囿于普遍道德标准的授受,忽视复杂多元的道德情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自由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逐渐陷入了尴尬之境。就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全球视域而言,解构性的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人们建构道德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省思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与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时代趋势,使道德和道德教育处于多元文化价值体系的交融和不同道德价值的激荡与冲突中,道德和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近年来,数量陡增的中国游客除了给世界各国带来丰富的外汇,也在公共场合和游览景点催生了“请安静”“不准摸”等一系列中文提示语;当一场又一场天灾人祸降临时,当我们几近束手无策时,我们德性的种种弊劣便暴露无遗:自私、邪恶、失信、虚伪,诸如此类的负面报道接连不断。正如鲍曼所说:“在当今时代我们承担道德责任能力的一个滑稽悖论:我们做坏事的能力似乎远远高于做好事的能力。引起痛苦的手段和技术似乎突然走在了前面,而引起幸福的手段和技术落在了后面。幸福的手段几乎全部是小规模的,适用于个人的,仅仅为私人生活和个体服务。”[1]中华民族素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祖辈先贤的灵魂安静、纯洁,充满善的祥和之光,然而,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却遭受巨大的非议。我们认为,对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非议,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对现行学校道德教育的质疑。学校道德教育囿于普通道德标准和规范的简单传授,道德教育的主体不是人自身而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道德概念,使本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沦为了空洞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它所奉行的哲学理念是一种权威主义的规范伦理学,在这种理念的指使下,学校道德教育采用了规范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单调的、强制的、机械论、目的论的道德教育方式。这种道德教育模式注重条文准则而忽视变化莫测的生活、社会本身和学生的道德价值,这一切都应引起我们对道德教育的深刻省思。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境遇及道德难题,我们的道德教育似乎并未作出积极而有效的应对,以致人们对道德的困惑有增无减。“人们想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但对道德的前途以及哪种道德是适切的、有意义的却迷惑不解;人们希望自己变得有个性但又往往难以容忍他人的个性;人们钟情于批判但又不满足于单纯的批判,人们渴望成为有道德的人,但对道德的理解又极为困惑。”[2]这一系列问题,难以依靠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来解决,必须诉诸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思维范式,方能化解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困境。而学校中道德情景的创设正迎合了新时代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新期待。

二、道德情景创设的意义

全文阅读

“空巢老人”的困境是道德的困境

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

2010年6月27日,爱心敬老院,76岁的李素琴老人以不赡养老人为由把儿子告上了法庭。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称李素琴老人的儿子自从把她“寄放”在敬老院之后,就再也没来看望过老人。每次打电话来联系都说工作忙,明天就来。可是明日复明日,这一下子就过了半年之久。李素琴老人也变得越来越忧郁了。无奈之下,她决定把自己的儿子告上法庭,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经过法院工作人员的调解,最终李素琴老人的儿子接回了自己的母亲,并保证以后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也一定照顾好母亲,尽好孝道。

目前,老人们需要很多的关心和爱护,需要用立法等手段来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伴随着新老年法草案的推出,尤其是草案中将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的内容写入条文,并增加了“精神慰藉”等,热议声此起彼伏。

去年,某区法院受理了这样一个案件。

李延安老伴去世后,儿子工作繁忙,几乎很少来看望老人。在一次社区组织的太极拳比赛中,李延安认识了王淑玉,得知王淑玉的婚姻生活很不幸,丈夫经常酗酒后对其和孩子进行殴打。于是,李延安经常开导王淑玉。两人十分投缘,经常一起聊天。

可是,没过多久,李延安患上了癌症。王淑玉很难过,自愿提出照顾李延安。李延安的儿子觉得王淑玉和父亲原本就是朋友,而且很投脾气,非常适合照顾病重的父亲,就雇佣了王淑玉。

全文阅读

媒体行业的道德困境

近期,“《非诚勿扰》事件”、“张悟本事件”、“电影《八天八夜》事件”等不断出现的媒体事件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媒体伦理的讨论如火如荼,世态万象背后折射出媒体行业的诸多现实问题及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对此,笔者特约请新闻学、伦理学及法学专家进行了讨论。

困境之一:社会公益与个人隐私难兼顾

大众传媒在报道一件事实时,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社会公益,又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当二者存在矛盾时又该如何调节?这一度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

以纪录片《麦收》为例,该片描写一名女子从农村到北京从事工作的遭遇。该影片虽然没有任何及限制级画面,但由于影片对当事人毫无遮掩的拍摄,引发了道德争议。反对者指出,除女主角签署同意书外,导演未征询其他出镜者同意,侵犯了他人隐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观众有权拒绝、抵制侵犯隐私的作品,当导演未处理性工作者的个人信息时,观看影片的行为将令被拍摄者承受更大风险。

“媒体报道与科学研究的目标固然都是求真务实,但正如科学研究有一样,媒体报道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以人为本原则,就是必须尊重与维护人的心灵和肉体的完整性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甘绍平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在其《新闻伦理的可能性》一文中表达了相似观点。他指出,无论记者、编辑怎样大公无私,都不能保证做到客观中立,特别是在涉及自身观点和职业利益时,话筒和摄像机的强行介入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可接受的,不仅涉及对当事人的尊重和保护,有时还源于媒体的自我期许和受众压力。

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一方面,有人害怕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另一方面,又有人通过暴露自己的隐私而出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分析,绝大多数人想保护个人隐私,然而个体有不同,有人更喜欢抖搂隐私扬名,这跟实行市场经济有关。市场经济有一条要求――货物要有品牌。而名气意味着能够带来价值。

对于媒体而言,社会公益与个人隐私都代表着不容漠视的重要价值,两者之间能否找到平衡点是问题的关键。甘绍平认为,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已日益多元化,开始从重视对社会公益的维护向保护个人隐私转变。

全文阅读

道德困境下德育教学论文

一、道德困境的外在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分配方式改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从大一统逐渐走向信仰的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既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复杂化、多变化。首先,从个体道德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随着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随之扩大,而主体能力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与乏力,必然导致各种道德困境的产生。其次,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原有文化中道德中心地位的挑战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各种道德困境。最后,社会教育的乏力、家庭教育的失控、校园“小社会”的熏染、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交往、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土壤。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随其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角色构塑的成长期,对大学生人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品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精神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表现是在新旧道德之间,新旧道德在理念上的矛盾、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的混淆、新道德中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的相互交织等;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倾向上的多元化、利益化,在面临社会与个人、利己与利他等选择时容易陷入迷惘;最本质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公德意识、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意志脆弱,道德人格分裂化,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此外,在多重社会道德困境的重压下,大学生的道德困境还表现为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二、道德困境的本质特征

道德困境本质上指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迷失和困惑,它涉及道德领域的思想、行为、选择、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为履行某项道德义务就会导致他对另一项或多项其他道德义务的背弃,而且他不能逃避选择,则说明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人们在认识某种道德现象,或面对两种以上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时,由于认识能力、水平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难以对是与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陷入困惑、迷茫之中。道德困境包括人们偏离以往既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偏离群体道德规范,因此,它既包括群体性倾向,又包括个体性倾向。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认为,当代人类道德上的困境与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本身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危机,传统道德从人们生活中心向边缘退位,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失去了客观依据,从而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困境的发生。[3]在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道德的转型。新旧社会的转型是个过程,人们道德意识、道德理念的转化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必然相互渗透、相互排斥,表现为新道德与旧道德在观念、行为上的冲突,以及新道德对旧道德的扬弃等。在这一过程中,新旧道德不仅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在实践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评价,从而使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心灵上的煎熬、经济上的损失、社会地位的动摇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道德价值领域最突出的体现是价值选择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面对多元价值观,人们的认知、判断、评价及选择如果缺失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道德悖论、道德困境由此产生。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修养也从自律性的“人格修养”和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中退出来,不断他律化,道德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开始松动。“道德危机在其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道德困境,必然会深刻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何有效针对社会实际道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解决道德困境,是德育教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道德困境的突围策略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多重维度求解道德困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明确道德困境与非道德困境,关键要将“理”论清楚。由于大学生个性心理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从开始不关心道德真谛,到产生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道德困惑,进而陷入功利与冷漠的道德困境,最后导致不恰当道德行为的发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必须进行合理疏导,解析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养成,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评价及实践能力。

(一)提高德育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重点在于理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这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繁杂难辨的“道德困境”之所以困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往往无形中将“道德困境”扩大化,模糊和混淆了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差异性。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离不开道德,无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无足轻重,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即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糊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因此,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