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道德认知在道德内化生成中的作用及培养

摘 要: 道德内化的过程是道德主体在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是前提。当前,道德主体必须提高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整合能力,对现实社会道德作出超前性、适应性的正确判断,形成合理化或者具有必然性的道德认知。

关键词: 道德主体 道德认知 道德内化 作用 培养

道德内化的过程是道德主体在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即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是前提。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意味着道德主体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表象或观念或道德概念并加以巩固,最终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1]。

一、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生成的前提

道德主体心理机制的形成有赖于道德主体道德认知的确立,能否确定一个反映现实并预示未来的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心理机制能否形成的重要前提。[2]道德内化心理机制形成的前提或者说第一要义就是合理化或者具有必然性的道德认知的形成。

道德认知的形成是道德主体作为社会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道德主体作为社会的人,一出生就被置身于某种既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与他人和周围的社会发生着关系。道德作为社会调控的重要力量,运用社会舆论并借助于人们的内心信念协调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管理的刚性机制。只有社会成员对道德普遍遵守,才能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一个道德规范被任意践踏的社会是不可能稳定与和谐的。同样道德主体必须掌握社会上的道德规范、规则和行为模式,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才能对现实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才能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反之,如果道德主体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认知,不能将社会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心理机制,他就会无视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做出违背社会道德要求的事情,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他的存在也将只是工具性的存在。可以说,一个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积极了解、整合、内化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是一个道德内化心理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过程。

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道德内化心理机制形成的前提,是道德主体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需要。道德内化心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其每发展到一个阶段都意味着道德主体在本性上获得了一种新规定,意味着道德主体对社会道德规则、规范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一切都必须以道德主体对社会道德的理性认知为前提。道德主体作为社会存在的人,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一种本质要求。所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指个人为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所采取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步骤、方式、方法和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3]道德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指道德主体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完发展、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包括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与满足。而在实现道德主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个过程中,时刻都离不开道德功能的发挥。合理的或者说必然性的道德认知的形成,是完善道德主体自身社会规定性的一种重要机制,是道德主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方式,可以有效调解道德主体个体性和社会整体性之间的关系,实现道德主体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实质上讲,道德主体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形成道德内化心理机制的过程。由此可见,无论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道德内化心理机制的生成,都必须首先使道德主体对现实社会道德作出超前性、适应性的正确判断,形成合理化或者具有必然性的道德认知。

二、道德认知的形成需要提高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整合能力

全文阅读

道德冷漠与道德能力的构建

[摘要]道德冷漠是指道德感、道德经验或道德判断的缺失或匮乏。道德冷漠一旦弥漫成一种社会化的道德心态和道德氛围,人们就会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进而感到个体在道德上的无力。道德冷漠与道德能力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联,为提升主体的道德能力,需要从个体的维度,确立主体的道德信念、培养主体的道德情感和构建主体的道德人格;需要从社会的维度,实现社会规范和人际关联的道德重建、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的法制重建以及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文化重建。

[关键词]道德冷漠 道德能力 自我提升 社会伦理基础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5-0044-07

道德冷漠是一种对待道德问题的心理和态度。一些人对社会或身边所发生的各种道德事件尤其是负面的道德现象,往往表现出无动于衷、冷漠无情和麻木不仁,对他人遭遇的苦难、不幸和困厄,缺乏同情心,甚至幸灾乐祸。道德冷漠一旦弥漫成一种社会化的道德心态和道德氛围,人们就会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进而感到个体在道德上的无力。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冷漠与道德能力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联。解决道德冷漠问题,不仅需要通过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解决个体道德行为的外部性和风险问题,而且还要通过个体道德能力的构建,激发个体积极的道德激情和道德勇气,为克服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尽一份道德责任。

一、道德冷漠与道德能力的匮乏

道德冷漠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道德病症,一般是指个体道德情感的匮乏,以及由此引起的在道德感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上的迟钝麻木和无动于衷。在道德冷漠的情境中,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动能力趋于丧失,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联和道德纽带难以维系,社会的道德规范被人们漠视,社会的道德秩序趋于混乱,人们强烈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麻木。

(一)道德冷漠与道德情感的匮乏

道德冷漠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道德情感的匮乏,即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和悲悯,在情感上麻木不仁,对社会热点道德事件熟视无睹。

全文阅读

论广告道德的价值

[摘要]价值,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范畴,指在实践基础上客体对主体产生的意义。广告道德的价值,是广告道德在实践基础上对广告市场主体、社会产生的意义。一方面,广告道德可以调节广告市场主体间的关系,并由此降低广告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生产、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等,即具有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广告道德具有精神价值。因此,广告道德的价值是全面的,广告道德应该是衡量广告市场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广告道德价值主体性

实践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广告道德,是伴随着广告活动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广告市场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告道德对于广告活动、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近些年,伴随我国广告产业迅猛发展,广告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泛滥成灾。“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对全国食品广告量较多的61种报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监测,统计显示广告违法或涉嫌违法率接近60%”。似乎,广告产业发展与广告道德失范现象相辅相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广告道德的价值问题,则具有特殊意义。

一、广告道德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范畴,指在实践基础上客体对主体产生的意义。“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因此,广告道德的价值.首先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关系存在。其主体,是广告实践主体,即广告市场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其客体.指广告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规范。广告道德价值的主体与客体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在广告实践基础上发生对象性关系时才互为规定、相互统一而存在,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客体也就没有主体。另外.广告道德价值的主体与客体间不是其它关系.如物与物相互作用关系,而是客体属性与功能能否满足其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是对主客体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其主体的根本属性是主体性。即主体具有结构、能力、需要和目的,体现出主体内在尺度;其客体具有客观性,具有自身规定性和功能,是一套价值规范体系.规范主体在广告实践巾的经营行为,调节主体间及其与社会见的关系。广告道德的价值,并不是广告道德的功能本身,而是在广告道德的调节功能作用于广告市场主体时产生的意义。“道德价值自然也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是否满足主体(人或社会共同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的一种关系状态。”

二、广告道德的经济价值

全文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及策略研讨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不仅具有个人的道德,还需要遵循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前者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私德,它只是在涉及到教育对象(学生)的个人道德成长时,才要求它服从教育性的原则,因此这种道德也被看作是间接性道德;后者是公德,它直接关涉到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它的缺失会直接危及学生的道德生命,因而被看作直接性道德。这种公德也是一种规范性道德,是所有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因此也就被看作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底线。这也就是说,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时候,教师公德是教师的底线道德,而教师私德只是在涉及教育行为时才需要服从教育原则,而无必要在私德上成为圣人,成为道德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道德家”这个观点,忽视了教师公德与私德的差异。当然,说教师没有必要成为道德家,并不是说教师只要遵守教师公德就可以了。事实上,教师私德对学生道德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实,“教师即道德家”这种观点是受实体思维或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实体思维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恒久不变的本质,这种本质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是脱离现象的存在。这种思维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也存在着一种本质,那就是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善”的,应该是完美的。而道德家是“完美”和“善”的持有者,因此“教师即道德家”。在现当代,这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批评。人们认为,教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情感。“学校不是庙堂,教师不是圣人,也不必装作圣人”[3],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反,人们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向善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累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4]。

生成性视阈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嬗变

“教师不是道德家”,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生成的过程。生成论认为,道德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是向“善”的过程,是从“道德服从”、“道德同化”到“道德内化”的过程;一个由“道德感性认知”到“道德理性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从“道德他律”、“道德自律”向“道德自由”发展的过程。

(一)从“道德服从”、“道德同化”到“道德内化”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和其他认知活动一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发展经历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层次)[5]。在服从阶段,教师主要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体的认知,并以此作为判定自己和他人可以作为和不可作为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是道德的下限,是所有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的。然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对教师道德外在规定的,是建立在外在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的,因而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体的认知未必能内化为教师个体自身的感受。在此阶段,教师还处于他律阶段[6]。在同化层次,教师对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内心深处能够比较多的接受一些认同感,不再完全依赖于外在的监督,在许多情况下的遵守是出于主体的自觉。此时的教师处于他律和自律交接阶段。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高层次———内化阶段,教师对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已经有了本质性的认识和把握,并将其内化为内在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教师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已经完全不需要外部的监督,而是出于教师个体主体的自觉。在此阶段,教师已经完全道德自律,完全获得道德自由。

(二)由“道德感性认知”到“道德理性认识”道德认识作为对客观伦理的认识,同所有认识形式一样,都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道德感性认识和道德理性认识[7]。阿尔汉格尔斯基指出,伦理意识产生于经验过的道德认识转变为伦理的道德认识的过程中[8]。教师的道德感性认识以教师的道德实践为基础,是对教师客观道德现象的反映和对道德之间外部联系的把握。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客观环境(如教育事业、学生、教师群体等)都有着种种感受和不同的体验。这些反映到朴素的日常经验式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中,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一些简单的道德规范、道德习惯和基本的道德意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又构建起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朴素的道德关系。国内学者许纪霖认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我们都未有任何先验的和经验的理由来证明知识分子必定比其他人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性,倒过来反而可以找到一些相反的例子。”[9]简单性、自明性,以及阶段的概括性,都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感性认识阶段和水平上从事道德实践的。但对于道德更深层次的认知,从更好培养下一代的角度来说,仅停留在此阶段是不够的。因为教师道德感性认知和一般感性认知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它会很容易使教师陷入经验主义的漩涡。因此对于教师道德的本源、本质和规律就必须深入到教师的理性道德认识。教师的理性道德认识是一个形成道德概念、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的过程。教师只有进行理性道德认知,才能认识教师道德为何物;只有进行道德理性认知,才有可能更为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内化为内身素质的一部分。

(三)由“道德他律”、“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由”“道德”是由“道”和“德”组成。孟子认为,“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下》),可见,“道”的语义学本义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规范”、“规矩”,是“人所共由”的规范;“德”与“得”相通,古人称“德者,得也”(《管子•心术上》)。这也就是说“德”事实上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对“道”的心得,是对“人所共由规范”理解的“心得”。一般来说,“人所共由的规范”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规范(制度规范),一种是内在的规范(即良心);“心得”也可分为形式上的心得(表面服从)和内心体验的心得(内心接受)。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所共由规范理解的心得。而这一心得是由“他律”向“自律”,并将两者相结合呈现“自由”的过程。在他律层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和条款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道德法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有着朴素的单方面的尊重,此阶段的教师还处于服从即成规范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水平。教师职业道德往往以“必须履行”的形式来实现。虽然教师个体在一定程度上遵守教师条例,但由于未能真正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意,未能从心灵上真正的认同道德规范,因而教师个体道德行为具有被动性,往往因为来自外界的舆论和现有的道德规范的压力而不得不服从。在自律层次,教师个体的良心发挥主导作用,良心对道德主体起监督作用,对于那些符合道德义务要求的道德意识及行为给予鼓励,否则便给予纠正和弱化。如果说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具有强迫性,那么教师良心则是教师个体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第一次的升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体表现出来的意识状态,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而难以满足社会普适性的要求,难免会走向道德唯意志论。自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10]。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理由”[11]。如果说教师职业道德的他律层次具有消极的被动性,自律层次具有某种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自由层次则扬弃了前两个层次所具有的片面性,把被动性与主动性融为一体。在这一层次,教师将道德本身作为自己的追求对象,为道德而道德,从而形成将自身和社会要求有机结合的道德绝对律令。

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策略

全文阅读

认识对道德直觉的影响分析

摘 要:认识从两个方面对道德直觉产生作用,一方面是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是理性能力。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在具有深刻认知的前提下,理性的、通情达理的人能够产生合理的道德直觉。当理性的、通情达理的人在道德判断中产生了具有差异的道德直觉,并不是因为道德直觉没有反映道德价值,而是因为受到认识的影响,主体没有产生合理的道德直觉。

关键词:认知;理性;道德直觉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09-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Living high and letting die一书中,昂格尔提到了两个著名的例子,分别是池塘的例子和信封的例子①,并借此例来逐步论证说明我们道德直觉没有正确反映道德义务。我们多数人对以上两个例子的情境做出的直觉反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例子都是儿童面临生命危险需要帮助,为什么在例一中我们认为有义务去救助这个小孩,但是在例二中却并不认为我们有这样的道德义务呢?

昂格尔在书中逐一分析了物理距离、社会距离、直接信息、经验的影响、唯一的潜在施助人、紧急性、因果焦点、认知焦点以及物质与服务这九个方面的因素对我们直觉的影响,并论证得出以上因素并不构成对我们直觉的影响的结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昂格尔提出了基本道德价值的理论,区分了首要道德价值与次要道德价值,指出我们在信封例子中的反应并不是源自于我们的道德价值,我们的直觉受到了扭曲的倾向,没有正确的反映道德价值。

笔者认为,我们的道德直觉会受到认识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点,在例二中我们并没有产生合理的道德直觉,因而做出了不同于例一的反应。昂格尔的论证将这种认识过程排除在外,没有考虑认识对直觉的影响,而笔者认为认识对道德直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基本概念

全文阅读

道德文明性

[摘要]道德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道德除了具有理想性和崇高性外,更应该具有一种与人性紧密相连的本然性和自觉性。关注本然性和自觉性的道德才是一种文明的道德,它意味着三方面的认可,即道德是目的的而非理想的、是契约的而非政治的、是世俗的而非宗教的。

[关键词]道德;文明;本然性

当道德从普泛的“爱”和“仁”具体化为条条诫令之后,许多诸如“三从四德”这样不道德的规范便进入了道德的范畴。这些不道德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为漠视人的生命体征,将道德凌驾于人性之上,从而表现出野蛮和不文明性。道德的性质固然有着理想性和崇高性,然而其本然和自觉的人性特征却更是文明道德存在的基础。

一、道德是目的的而非理想的

道德的生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人的一种本然性的体现,它从一开始便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具体来说,道德的基础就是个体间自我利益的公平交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道德是内生于人的行为动机的,离不开利益而谈,更不是反个人利益的。人从本能上来说,是将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作为终极的关怀。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或者说得到更多利益,人们被迫作出不伤害别人、使别人也得益的承诺。人类在无数次因不遵守道德所致的两败俱伤中,逐渐意识到如果不按这些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办事,个人无法生存,因而在内心产生了维护群体利益的义务感,从而使自己自觉地成为道德主体。最早的人们,当他们最先喊出“不要欺骗!不要杀人”时,是以自己不被杀不被骗为保证的。也就是说,人类正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才有道德的要求的,其目的性非常强。中国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基督教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都是这种利益交换的话语体现,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道德利益。所以,道德是内生于个人利益动机的,“道德从来不是出于某种高尚的目的,不是出于道义的需要,不是出于宗教教化的需要,而恰恰出于一种最为功利主义的目的”。而以利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基础更是与人的行为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本然性和目的性,它不是思想家或理论家们精心构建的那种撇开人性特征完全利他的道德理念。

(二)道德是要求回报的,这是它与的根本性区别。一种稳定而长久的道德图景一定是建立在相互的道德付出上的。由于人的情感是脆弱的,所以道德也很脆弱。在一个社会中,一旦有人犯规表现出不道德的时候,其他讲道德的人便都是受害者,利益均衡就会被打破。市场经济时期,利益的凸显性,使完全的利他行为很难坚贞不渝、专心致志和有条不紊。一个总是道德付出或者道德付出太多的人,当他得不到反应或自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时,道德热情会变成道德冷漠,从而走向道德的反面,产生更坏的社会效应。所以,当道德利益不均衡时,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提防、相互欺骗的局面,人们都将生活在一种不可靠中,所有人的利益都将受损,所以,道德回报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而市场经济更是将一切理想的存在变成了实体性存在,在市场经济中得到了无穷好处的人们,相信只有利益不会撒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信任关系被货币信任所取代。这时,人们更习惯于视道德为一种个人与他人或社会的特殊的交换。在这种自觉的交换中,一种道德秩序自然地诞生了出来,“在人与人之间,因为相互需要产生了相互帮助,这种自然的强力秩序随之转变为道德的权利秩序”。也就是说,等价的利益交换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着个人及社会道德的生成,使道德带有明显的自我功利色彩。

因此,不论从道德生成的可能情况,还是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一种文明的道德应该是关照人的本然性特征、尊重人性的道德。

全文阅读

“狼来了”道德故事失效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摘 要】“狼来了”的道德故事蕴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逻辑,这一价值逻辑是人们长期以来的道德信仰与道德核心的反映,是道德建设的基础。现代社会中,对“善恶有所报”信条的抛弃,有局限的认知水平是造成“狼来了”的道德故事逐渐失去道德教育效用的主要原因。再立道德信仰,提高认知水平是解决“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失效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道德故事 道德信仰 公正

“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放羊娃每天去山上放羊,他觉得无聊,捉弄山下种田的农夫们,经常喊:“狼来了!狼来了!”农夫们每次听到喊声都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等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却连狼的影子也没发现!放羊娃很开心,农夫们则非常生气地走了。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娃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狼真的来了!”农夫们以为他故技重施,都不予理睬,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1] 这个故事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对我们道德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以下简称“原文”)一文中,石中英教授从这类故事中抽象出了一种最简单也是最高的道德生活原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将这个原则理解为:对道德/不道德行为的结果预期成为激励或约束人的行为遵守道德的主要原因。这样,当人们了解了撒谎不一定受到惩罚,诚实不一定得到奖励的时候,即不道德不一定会受到惩罚,道德不一定会受到奖励,“狼来了”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所建立起来的道德秩序就会轰然倒塌。[2] “原文”基于此批判了功利主义的道德。笔者不对“原文”的观点进行评判,只是在将“善恶有报”视作一种道德信仰的基础上,分析此类道德故事失效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对策。

一、“狼来了”的道德故事的意义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 》)在这里,道德被理解为维护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法力和动力。道使万物生,德使万物长,万物得气而成形、成形则成势,体现出道的尊和德的贵。道德本身并不期待万物的回报,只是无私、无限地做奉献。[3] 这是与“义务伦理”的道德观念相符的,“利他”是目的,不是手段。万物生生不息、尊道贵德是道德的回报(善报),这不是道德本身要求得到的,而是其客观效果。笔者认为,“狼来了”的道德故事揭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而不是说人们做道德之人是主观上要求回报,不做不道德的人是主观上规避惩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视作一种道德信仰,而不把它理解为“对道德/不道德行为的结果预期”,它反映的应该是人们对道德的一种崇拜。正是在原始崇拜中,有了禁忌、有了约束,才渐渐有了自觉的道德戒律。[4] 在这种道德信仰的引导下行道德之事,人们并不会就其道德行为渴求回报,他们的道德仍然是奉献的,是“无功利”的。

在我国古代,老百姓很大程度上就是持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信仰维持道德生活的。他们行善不是因为获得好处,而只是因为“相信”,但客观上,古代有德之人都很受尊重。他们的生活中流传着很多反映这一信仰的话语,例如:“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要遭报应的”“会遭天谴的”等。孔子曾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尽管多被理解为推己及人的路线,认为是启发人的道德自觉,但似乎也有“善有善报”的意味,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如果你想得到尊重,就要先尊重别人”。在西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大多数人的道德信仰。“狼来了”的故事在国外名叫“牧羊童与狼”或“牧羊童”,来自于西方著名的《伊索寓言》。这个故事得以在世界上流传也表明了它的价值逻辑是世界上很多人都认同的。另外,事实和言论表明现在的道德滑坡了,潜台词就是以前的道德水平比现在的状况好,这似乎可以证明,人们以前遵守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信仰是见效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信仰折射了道德的核心。不顾个人的需要,倡导“牺牲的道德”、为道德而牺牲的道德教育割裂了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事实上,没有权利的义务,同没有义务的权利一样,都是难以持久的。本文对此不作赘述,但毋庸置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信仰对道德建设的前提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全文阅读

我国会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状及其完善

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业务、会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以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引导、制约会计行为,维系和协调会计执业人员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以及会计执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使这种关系符合社会价值体系与利益的需要。

一、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具有一整套严格的政策约束、道德机制和行为限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几乎都:不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机会和可能。当时,蔑视金钱被奉为时尚,“多挣钱”更使人极自然地产生“负罪感”和内心的不安,人们不知追名,也不敢逐利。作为会计人员,当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中突时,他们的首选是“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这些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会计职业道德。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旧秩序解体过程中的“自我利益意识”的觉醒。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个人收入最大化,在改革初期,急剧上升为社会大众追求的核心目标。从主流来看,这种多元化的利益驱动,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空前繁荣和整体实力的迅速增强。与此同时,由于古老的传统积淀、民众的习惯意识、原有的舆论误导和管理经验的缺乏等等因素,人们的经济行为刚好是在对市场经济规则全然不知或知之不多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在体制转轨时期,“只知逐利,不知规则”,甚至无视规则,蔑视法律,“不择手段”追求财富,千方百计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还有诸如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多元化格局下利益诱导的不合理,以及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干扰了会计工作,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职业道德失灵。

会计人员作为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的、重要的角色,仅以原来的行为准则来进行管理已经远远不够。因此,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就显得更加重要。

1.执业人员道德意识不强、诚信缺失。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此外,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可喜的是,我国新《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同时还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进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这两项法律条款有力地保证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单位负责人的非正常干预。

2.执业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弱化。会计职业道德在执业实践中,始终以“应当如何”的方式向从业者提出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行为中会计人员的义务与责任的一种普遍意义的提升,它强调会计人员“应当做什么”。义务与责任是道德实现其规范作用的重要机制。会计人员如果没有了这种责任感,则会使会计职业道德沦丧。

3.良心不纯,羞耻感不多。良心是道德约束的内控器,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道德良心能激起人的知耻感和自爱心,同时也是“社会的看守人”。如果缺乏“内在的自我确信”,人们就不会有羞耻感。

全文阅读

综述学生品德心理促进高校德育管理

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关键词:品德心理高校德育管理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全文阅读

德慧智经典诵读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笔者是团场中学的一名思想品德教师,2010年的7月在石河子继续教育学习时,知道了德慧智经典诵读的理念,我通过学习,了解了德慧智经典诵读的理念,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是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以“教人修德,以德养慧;慧智双运,培贤育圣”为教学目的,理法兼备,自成系统的一个完整教育理念。

“德慧智”三个字,既是德慧智经典诵读独有的教育特色,也是德慧智经典诵读与社会上其他经典诵读所不同的根本区别,同时也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

“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德”为统帅、为根本,来带动“慧”与“智”的和谐开发启动,达到培贤育圣的教育目的。那么什么是“德慧智”呢?

“德”既具有品格性,同时具有能量性,是营养思维、心理等精神系统的重要物质,是慧识和智识同步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最佳营养,是大慧和上智的能量源泉,是仁慈大爱的乳汁。

“慧”:是指以道德心灵为体,右脑慧识为用,从而产生的思识,也称之为“慧识”。它包含着灵感思维、潜在意识和直觉的透发。

“智”:是指左脑智识对皮层意识的直接应用,其中含有禀性意识、习性意识,以及通过善、正、真的教育而获得的正觉与正念。

通过对“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的学习,我在我所教的5个班开始了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实验,我先制定了诵读计划,贴在每个班的教室里,确定了诵读的内容,主要诵读老子的《德道经》,还有培养孩子品格的《弟子规》。我和5个班的班主任沟通好,让七年级的学生每天的早读课前诵读三遍《复兴道德心愿词》和《德道经》双一章,即老子的《德篇》第一章《论德》和《道篇》第四十五章《观眇》。我教七年级5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我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每次在诵读前,我要求学生以感恩心、恭敬心来诵读经典,在诵读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道德思想教育,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诵读中汲取经典的人文营养,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随着诵读的深入,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德道经》的双一章背会了,同学们很有成就感,刚开始诵读时,句子不好读,老子的文章很深奥。就这样每天坚持课前的五分钟的集体诵读。还利用阅读课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多媒体课《德的内涵》,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来了“德”字的内涵,很多学生说没有想到一个“德”字有这么多的含义,解释起来,就是一心一意地去执行十种善行、四项行为准则,为众人服务,为民族服务、为国家服务,这就是"德"的完整意思。我给学生讲老子的《德道经》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一部宝藏,它既具有能量性,也具有品格性。能量性是指它具有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所需要的上善能量,品格性是指它能引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朝着仁、义、礼、智、信五德方面进行完善,直至完美。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