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教育方式

道德教育方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美道德教育

摘 要: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的本源和重要内容,与一国德育传统形成有极大的关系。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

关键词:中美;思维方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34-02

从传统到现代,道德在中国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对中国道德现状深表担忧,同时中国道德教育也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出现了研究西方、日本、新加坡特别是美国德育经验的热潮,希望通过借鉴别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德育改革。诚然,学习他国经验提高自身德育水平与效果是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是深刻分析我国与别国道德教育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避免简单机械的经验移植。笔者将从文化角度解读中美两国德育传统差异的原因,以及思维方式对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美国优良传统同时适合中国思维方式的德育新方法,以完善我国德育工作。

一、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外延

(一)文化的概念

西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动词colere,原意是耕作土地、饲养家畜、种植庄稼、居住等,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适当生存环境的最初尝试。从拉丁语中发展而成的德语kultur和英语culture最早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国古汉语中“文化”词由“文”与“化”复合而成,万物纷繁交杂成为“文”。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有思想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排除人们的物质创造活动和成果而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主要包括信念、知识、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我非常赞同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界定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模式和行为模式。”[1]这三种模式决定了个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观念的世界及物质世界。

全文阅读

全方位渗透式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2-0077-03

社会总体道德水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道德教育始终受到中外各国的重视。作为向用人单位“输出”人才的最后一站的高校,其道德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在高校与区县政府合作办学新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在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过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充分重视道德教育在实现高校服务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借鉴国内外高校道德教育经验,在全方位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地探索道德教育的目标、主体、内容、形式和保障,构建起了渗透式的道德教育体系。

一、实用: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目标

目前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与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思想意识”水平,对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有时会超出对专业水平的要求。拥有吃苦耐劳、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实用性人才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笔者在对香港浸会大学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过程中发现,浸会大学近百年的教育中“全人教育”一直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予以追求。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被诠释为“培育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与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社会承担、独立思维、修养、身体健康、创意和持续学习”。“完整健全的人格与知识体系”成为浸会大学并驾齐驱的两个教育目标。道德培养与知识教育并重,把道德教育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从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高端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同时拥有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实用性人才,可以说,实用性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的“师德为先、学风为径、德行为尚、全人为本”成为学院道德教育基本理念,在此理念下,学院将“注重道德培养”、“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突出实践能力”打造成为了学院办学特色。道德培养与教育成为全院师生的共识与共同任务,道德水平、责任意识、行为规范与专业能力一起成为学院的实用性人才评价标准,实用性的道德教育目标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二、广泛:渗透式道德教育的主体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人们更多把关注的视角放在学生层面,注重从学生角度发掘道德教育思路。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要能被受教育者顺利接受并产生预期效果,须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二是受教育者对所接受教育内容的信任程度。其中前者又可以直接影响后者,即受教育者可能因为对教育者的不信任而对他所讲的内容产生怀疑而拒绝接受。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是一个全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参与、教育与被教育者同时进行的主体全方位实施过程,教育者一方面要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参与教育,另一方面也应作为教育对象进行道德培养,渗透式道德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摘要:高职院校许多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正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微电影被应用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成为一种有效的集娱、教、乐于一体的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从微电影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学手段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微电影教学的制作原则。

关键词:微电影;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107-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办学理念的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无论是遵循教育规律,还是考虑院校以及行业自身特点,都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有所创新。根据现在的时代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微电影这种传播方式逐步被应用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本文在微电影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上,旨在对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微电影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嵌入性认知理论

按照学科划分,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属于认知学科,所以,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离不开“认知”二字。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就是从认知开始,从学生角度出发,把从业后具有影响力和贴近性的职业道德为内容的典型职场案例进行剪辑,加入了行业、职场、员工的元素,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由课堂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加深课本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们生活中的影响,力求做到润物无声,以电影镜头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

全文阅读

思维方式的道德教育综述

本文作者:刘娟工作单位:中山大学

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menarecreated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一)信仰传统与文化理想之别文化理想与思维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文化理想的根本性不同。对于理想生活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直接影响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差异。就中美比较而言,美国的概念思维中对概念是感性事物的超越,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概念自身构成了一个超越了感性世界的领域,这个领域被视为是与现象世界不同的本质世界和与流动世界不同的永恒世界,从而美国民族的文化理想就是追求这个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永恒世界。这种超越了现世的理想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具有更大的权威性与服从性,相关的道德要求也不容易受到现世生活的影响,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大的约束性。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思维,中国根本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其中的“象”与所把握的事物之间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存在本体与现象这样的等级关系,从而其所想象与追求的文化理想也就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生活,而只能是与现实生活处于统一层面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就像儒家所追求的世界,并不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与现实世界处于统一层面的文化理想,相较于西方永恒世界的文化理想,更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这种理想状态所要求的道德要求与规范,缺少了神圣性与永恒性,也更容易被现实世界消解,从而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行为的约束力较小。(二)德育内容、方法差异与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中美的德育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的实施依赖于一套由大量科学实证分析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关注个体此阶段的需要进行的德育内容是什么;而中国德育方法不注重抽象出一般的具体的德育科学方法,更多的依赖德育者主观的整体把握,关注的是变成什么而不是是什么。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德育方法中就是美国德育在概念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先解决了德育是什么这一前提性的问题,然后在德育实体的清晰把握上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中国德育在意象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不会实证性地研究德育内容应该是什么,而首先会凭历史经验和主观判断得出一套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和方法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流动性,缺乏科学性和具有重复性的操作方法。(三)强调个性、强调集体与空间思维、时间思维美国德育强调个性,注重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发展,这与西方空间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就是个人主义。时间和空间是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把握事物两种不同的选择,人类的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只能两个选其一,而不能同时进行。西方以空间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文化必定以主客对立、分离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西方喜欢采用分析、剖析的方法认识世界,强调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区别。与西方的空间思维相区别,中华文化传统则以时间为本位,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因为在同一个时空连续体中,时间是不可分割、不可截断、不可占有、不可掠夺的。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永远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这体现在德育中则是中国注重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必须是集体主义的[3]。

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如宗教传统的差异、实证研究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等等。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中美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差异是本源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相反,有一些实用的思维是可以改变与互通的,在中国历史上就变现为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中体西用,所以我们在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时候,要结合中国本源性的意象思维方式有选择地借鉴,同时要在移植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出既继承了美国德育的科学方法又符合中国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德育新方法。

全文阅读

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摘要:本文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提高创新精神、树立师德建设典型等方面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师德建设和德育渗透的联系;采用案例教学、动物实验伦理观教育和形成性评价对德育考核等措施,完成医德教育在生理教学中的渗透,并将师德建设和医德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significance and means of teacher's moral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improving teachers' quality, ameliora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strengthening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work, improving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mor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typical. We also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construction and moral penetration. Completed the infiltration of medical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ology teaching by using Cases Teaching, ethical teaching of animal experi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for moral exam, and linked up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morality with medical moral education.

关键词:师德建设;医德教育;生理学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morality;medical moral education;physiolog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58-03

0 引言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育人中处于中心地位,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因此,师德水平高低是直接关系校风、学风,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教研室结合学生和本学科的特点,将师德建设和在生理教学中医德教育融合在一起,并对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作出了积极探索。

1 加强师德建设是现今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

全文阅读

体验教育:道德学习新方式

摘 要:德性的养成既要由外而内,也要由内而外,是内外互化的过程。内外互化的道德教育是体验、移情、理解和反思诸环节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岗位体验是增强道德教育有效性又一新的方式,积极寻找勤工助学岗位育人,不仅对解决学生经济来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培养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验教育;勤工助学;道德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87-02

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人的品德和个性均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是人的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渠道,新时期应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岗位体验是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的需要

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勤工助学岗位的道德教育功能,既是落实实践育人新理念的要求,又是新形势下增强德育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一条有效途径。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探索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是一所大学”。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应积极地同社会生活相融合。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尽管勤工助学活动由于受自身条件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与现实社会生活有差距,但我们不能以此而淡化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各高校开展以贫困家庭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勤工助学活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思想教育问题。勤工助学的最终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敏锐的青年群体,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紧张与冲突,以及承受的就业、学习、经济等压力普遍加大,都是道德教育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启示我们,新时期的勤工助学工作,在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生活问题的同时,更应该把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等作为岗位育人的重要内容,这也是追求教育目标和谐的需要。

二、必须重视岗位体验的育人功能

全文阅读

对道德教育终极目标以及教育方式的思考

摘要: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旨在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和同情人的立场和情怀,旨在促进个人幸福和人格完善,旨在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善和社会的凝聚力,让人感受到真善美。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应该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通过清晰、开放、公正的辩论过程,通过对人、对生命、对世界深层次地追问、思索、激发和唤醒,对人形成本源的认识,实现心理和情感倾向的变化。

关键词:教育 道德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教育是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或道德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将社会生活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或没有接受的教育相联系起来[1]。当前,人们的观念处于多元和相对之中,实用主义和消费主义充斥我们每个人的心间,很多的行为远远超出了起码的职业操守和伦理底线。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开始面临着道德危机[2]。面对社会道德危机,学校道德教育会受到严厉的责问和批判。

然而,道德教育该怎样进行呢?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特雷安塔菲勒斯认为美德不可思议地可学,然而却很难证明,我们彼此能够传授美德或教授美德[4]。本文在全面分析道德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并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进行探讨,旨在为道德教育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一、道德是什么?

(一)道德的内涵

子曰:知德者鲜矣[5]。千百年来,道德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但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抽象和空洞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赋予了它不同的阐释和界定。道德认识所面对的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客观给定的对象世界[6]。所以,道德认识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变化的。

全文阅读

浅谈职校学生的道德体验教育及方式

由于职校生不可能经常到社会中去亲身体验生活,所以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校或课堂上体验现实社会生活。比如拓展训练、情境模拟、学生听证会等,各种方式无不体现了自主、参与、体验、提升的教育新理念。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提出要使学习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学习方法与地点多样化。报告所强调的原则是学习的四大支柱,其中强调“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与平等的价值观,特别是要增进不同种族、名族、文化传统与国家的人们之间的理解”。报告还强调“学会做人,以便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与个人责任感”等。由此可见,体验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也不是只重感知的低级教育活动。

道德体验分为三种,一是特定主题活动体验,如灾难、战争、联合国活动等;二是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生成不同道德体验;三是情境体验,同样的角色在不同的自然情境之下会产生不同的道德体验。

一、为学生设定角色,唤醒角色体验

一名学生在班级内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不同体验基础上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通过换位思考学会包容和理解,依靠不同的角色体验唤醒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在设定角色时,应尽量避免负面的角色体验。越接近真实,越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生命感动,反之则起不到应有的

效果。

二、创设情境,用心体验

情境创设包括地点的选择、教室环境的布置和活动背景。首先是地点的选择。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与学生谈心或开班会,都会选择办公室、教室以外的地点。其次是环境,环境要素只是所创设情境的一部分。不同的活动可以有不同的环境布置,比如在不同的节日和学校大型活动期间,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刻意营造特色的班级文化和强烈的活动氛围。再次是特定的背景设计。如家长会上使用的特定背景音乐,成长经历班会上的照片图画,励志班会上名人名言朗诵录音等,都是很好的环境因素。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实践模式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实践模式展开论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 教育方法 实践模式

一、对高职生进行知耻教育

耻感教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切入点,是对学生进行基础德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所谓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避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知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耻辱感,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负责的基本伦理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耻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构筑抵御诱惑的坚固防线。

第一,通过正反两种案例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对学进行耻感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堂、看电影、参加实践等形式,让一些有关荣辱观教育的正反两种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什么是耻?什么是荣?通过鲜活的例子来感染他们,他们才有可能形成耻感意识。

第二,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基本内容,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耻感教育并总结出一套修身方法。孔子提出了从尚志到学思结合及通过身体力行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德修身全过程,孟子则把善养浩然之气、反求诸己当作修身的重要内容,王守仁的“致良知”等方法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修身对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把其作为人们荣辱观确立的主观条件。这些珍贵的文化思想遗产,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文化养料和来源。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道德中有价值的部分,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知耻感、羞耻心,还能由“明耻”而“知荣”,激励高职生秉承道义、自强不息,培养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

二、对高职生进行仪式教育

所谓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的活动。仪式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伦理教育功能更是显现其突出的社会价值,它是一种仪式文化的约定,可以把每一种仪式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长期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教化与熏陶的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仪式,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最后死亡,伴随着庆生仪式、结婚仪式、丧葬仪式等各种仪式;在学校里有开学典礼、成人仪式、升国旗仪式、宣誓仪式、颁奖仪式等,由此可见,人们已经看到了仪式的教育作用。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该着力加强对高职生进行仪式教育,把仪式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学生基础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仪式作为培养高职生基础德性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

全文阅读

冠名班模式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摘要】冠名班模式下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也正是这种模式决定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更要面向企业,紧密联系职业要求,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素养、适当调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校企合作共同教育等途径应运而生,有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高度认同冠名企业的文化理念,成为企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冠名班;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

0 前言

当今社会,一味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职业教育,已很难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探索一条新的职业教育道路,不仅是学校办学和生存的需要,更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校企合作办学应运而生,冠名班的建立,进一步凸显了校企合作的内涵,职业院校利用企业各类资源解决办学条件、学生就业、资金设备等问题;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以冠名班模式培养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冠名班模式下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但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必须经过学校严格教育培养才能逐步形成的基本素质是否也跟上了企业的脚步呢?“先做人,后做事”、“德才兼备、德技并重”等等标语深刻揭示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的高要求,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应当从全新的视角全面认识冠名班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冠名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1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学生求知的楷模,更是学生做人的表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甚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决定了学生所能接受到的道德教育程度,“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刻不容缓,尤其是在冠名班模式下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相关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价值等,避免对企业生产和岗位技能缺乏感性认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