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部署,我区东岸乡东屯村被列为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村。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东屯村基本情况
东屯村位于浏阳河东岸,东起天园假日中心,西抵浏阳河岸,南临人民东路,北至远大路,共有集体土地2160亩。全村现有村民915户、2715人。村委会下设1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7人。自1992年以来,村集体陆续被征地拆迁850余亩,剩余集体土地1300亩(含两安用地129亩)。60号令拆迁安置村民614人,103号令待安置村民325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合作企业1家(瑞祥陶瓷市场)、集体厂房承包租赁企业10家。村域内有长沙市振升铝材厂等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500余户。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努力将东屯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商业发达、居民和谐、环境优美的东屯新城;推进两个先行: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实现三大突破:村民变居民、资产变资本、村委会变居委会;实施四大工程:盘活集体资产、推进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生态环境。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将东屯村建设成为浏阳河畔基础设施完善、商业发达、居民和谐、环境优美的东屯新城。
乡镇居委会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任务,团结和依靠全村人民坚持依法治村、努力发展村级经济,使农村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稳步发展。
一、2009年工作的回顾
1、利用地理优势,扩大投资、引资 2、利用外出考察学习,引导全村解放思想
通过去××寿光蔬菜种植基地和苍山卞村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引导村民解放思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创业精神,走上致富之路。并决定居委带头引进先进技术,在集体的土地上建设几个大棚,为村民做出表率,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3、“两委”干部身先士卒,积极响应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另外,××居委所属十全路两侧绿化面积2700平方米,主要绿化树木有2000余棵,共投资57万元。
4、2009年为更好的为村民做好医疗服务,投资8万元重新划置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室,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
5、其他各项工作循序渐进,运转良好
在2009年的工作中,××居委坚持抓住关键工作,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土地使用管理、、环保等各项工作中,落实到人,紧抓不放,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任何违规现象。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宜居的工作部署,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我乡人居环境,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乡2012年宜居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314”总体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宜居的决定》,以“安全稳定夯基、交通水利活乡、柑橘牛羊富民”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以优化居住空间布局为核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城乡居民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工程。
(二)总体目标
到2012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总体目标。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力求在对石河子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分析中,尝试拓展城市空间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思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位于城市边缘的村民点,陆续已被城市包围,由于村民点的建设长期与城市政策不对等,村民的居住、就业、保障、治安和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特有的不容忽视的“城中村”现象,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加快推进石河子市“城中村”改造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迫切摆到政府议事日程。
一、石河子市城中村的现状概况
(一)现状概况
石河子460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内分布着近60余个村、连居民点,其中铁路以南分布着18个;乌伊公路与铁路之间分布着15个;乌伊公路以北石莫公路以东分布着16个,以西分布着14个。这些村、连居民点在城市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种为城郊型。如铁路以南和石莫公路以西区域的村、连居民点;
一种为城中型。如城市中心区和北工业园区内的村、连居民点;
基层组织建设,干部是关键。如何才能打造出一支“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全区一些重点乡镇的村(居)干部中扎实开展了“双述双评双公开”工作,着实为广大干部群众搭起了交心的平台,明显提升了村(居)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绩效和群众认可度,为他们更好地服务“三农”打造出了一片亮丽的天空。
“双述双评双公开”是指在各村(居)召开专门会议,由村(居)干部述职、述廉,进行民主测评和组织考评,并向群众公开结果。2006年,巴州区委、区政府切实加强对这一活动的引导力度,各乡镇精心组织实施,有力地确保了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
“双述”:述出了实情,找准了差距
“双述”即述职和述廉。在具体做法上,巴州区采取召开有全体党员、村(居)干部、村民代表等人参加的考评大会,村(居)干部在会上公开陈述他们一年来对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村(居)务公开情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事项。为确保这项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巴州区专门成立了以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班子,要求其辖区内每个村(居)都要安排一名乡(镇)干部去负责此项工作。此外,在这项活动的纪律方面,巴州区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各乡(镇)党委必须按照重在教育、关心干部的原则,既不能戴帽子、打棍子,更不能随意揪辫子,要切实做到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严谨细致。
由于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在“双述”活动中,巴州区的绝大部分村(居)干部都能做到实事求是,对群众提出的中肯意见,他们都虚心接受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
“双述”活动成功地解开了一些村干部的思想疙瘩,使村(居)干部之间更加和谐、融洽。前几年,巴州区一些村(居)干部因为财务方面的问题互相猜疑,自从经过“双述”活动后,村(居)干部坦诚地交换意见,很快就消除了误会。
“双评”:测出了民意。锻炼了队伍
“双评”,即民主测评和组织考评。根据巴州区制订的该活动实施方案,民主测评分两次进行,即先由村民代表、村(居)干部代表等在“双述”会上对每个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无记名测评,再召开有驻村(居)乡(镇)干部等人参加的测评会议,对村(居)干部进行第二次无记名测评,将两次测评汇总得票数作为其民主测评的结果。而组织考评则由乡(镇)党委工作组通过民意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该干部的工作业绩等情况后,结合民主测评的情况,对村(居)干部作出评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持久地推进农村环境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现阶段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文明创建和生态家园建设为核心,按照社区布置、村(居)实施的原则,延伸领域、拓展内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框架下的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
(二)基本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层次推进。各村(居)要根据各自村组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以较少的投入实现农村环境有效改善。
二、工作目标
坚持村(居)主导、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广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长效管理制度,促进社区农村环境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农村环境建设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新改善,努力实现农村环境有新的改观、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社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由村部周边分步骤向偏远村组推进,巩固整治成果。
三、实施步骤
(一)重点整治阶段。2014年3月15日前各村(居)完成上报村民组的环境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内容包括通往村民组道路保洁、路边乱堆乱放及可视漂浮物清理、村民组房前屋后漂浮物捡拾、乱堆放清理、村组周边沟渠清理、塘坝漂浮物清理等。清理整治结束后将各组纳入农环保洁员日常保洁责任范围。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改善我镇居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坚持创建和管理并重的原则,在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为创建文明、和谐、优美的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二、组织领导,下设工作组:
1、拆迁工作组(具体工作任务:在宜居集镇建设实施过程中,所有拆迁户房屋的拆迁、补偿、建设地点的落实和暂时过渡工作。)
2、杆线迁移组(具体工作任务:宜居集镇建设改造地块的各类杆线的迁移、协调等。)
3、规划建设组(具体工作任务:宜居集镇建设改造地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严格按镇区总体规划执行。)
4、土地报审组(具体工作任务:按正常程序及时做好建设改造地块的红线图划定、项目的立项以及土地上报审批等。)
5、镇区管理组(具体工作任务:对镇区卫生环境、经营交秩序以及路灯亮化情况等进行管理。)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按照“先行试点、稳妥进行”的原则,街道城中村改造试点的马家路村已进入住户签约阶段;我们周边的新华、新塘等村,也在积极筹备之中。本村围绕“城中村”改造也做了一些先期工作,并计划在下阶段开展实质性工作。
城中村改造将借鉴马家路村的做法,遵循原则:
1、实行分步改造原则。
2、实行区块改造自求平衡原则。
3、尊重绝大多数被改造户意愿的原则。
4、实行补偿价格与市场接轨原则。
5、实行政策平衡原则。
6、实行产权调换安置与货币安置自由选择原则。
自县委县政府开展“三进三帮”活动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县督查办的工作要求,与县纪委、县实验中学和县特教学校等3家帮扶单位293名党员干部,紧紧抓住“强村富民”这个重点,在“真”字上下功夫,较好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一是全覆盖式走访摸清真情。为确保活动实效,我镇在走访中推行“一定三清一记”工作法,“一定”即定职责。将8973户农户按每名机关干部走访100-120户的标准全部分解到68名机关干部,采取日常走访与定期定访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日常走访,并在点名会议室每周一公布一次走访情况,实行“挂图作战”,保证了信息采集的进度;“三清”即做到“三个清楚”。要求每名机关干部必须要搞清楚农户基本情况,搞清楚生产生活状况,搞清楚农户家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一记”即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内容包括农户的相关情况和困难、需求等。同时,组织督查办采取10户抽1户的办法,对每人信息采集的质量进行督查,确保走访不走过场。至3月中旬,我镇全面完成走访任务,发放便民服务卡9500余张。
二是真心帮扶切实解决问题。建立“三进三帮问题会办制度”,每周五对收集上来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集中交办、处理。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各类问题264个(农业生产类35个;就医就学养老类76个;就业创业类40个;基础设施类97个;拆迁安置类1个;其他类15个),其中即知即帮解决247个,通过会办解决17个。其中针对农业生产类和基础设施类的,我们新增了农村道路3公里,桥涵5座,疏理河道3条计4000余米;在、、等3个村新增建设建电站3座、生产农桥7座、涵洞35座、渡槽7座;针对就业创业类的,解决了105人的就业,协调贷款24万元;针对镇区环境类的,我们投入280万元修建乡愁植物园和府前公园;针对养老类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养“第二父母”,开展定期慰问,仅今年春节期间就发放各类慰问金(慰问品)达2.2万元;针对医疗卫生类的,我们在木墩村专门组织了义诊活动,为167名群众免费体检,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是理清思路谋求发展真经。各工作组利用春节、五一等节日期间,在外创业有成人员回乡的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结合村居实际,真正的沉下身去,全镇共召开各类团拜会、座谈会34次,为村居谋求发展思路,12个村居的特色产业均实现了从无到有。村利用春节团拜会,经本村人介绍联系了外地老板周昌发,投资200万元,承租村6租土地230亩,种植苹果、杨桃、甜梨等水果,预计亩均产值3万元,带动了22名群众实现就业。司杨村会计杨洲,流转土地近150亩,新建大棚90余个,主要种植西瓜等,用工近30人,每人每月固定工资2000元。木墩村经外出务工人员牵线,引进西圩两名退伍军人来村建设瓜蒌种植基地,目前150亩已建成,用工达20余人,每人每月工资均在1500元以上,预计明年将扩大到400亩以上,用工达50人以上。同时,今年下半年,近700亩的大棚基础项目如顺利启动,将带动周边3个村居的农民实现就业。
以上是我镇半年来“三进三帮”活动开展情况,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下一阶段去切实解决,一是“三进三帮”活动与镇党委政府的重点中心工作联系的还不够紧密;二是在村居发展思路上,形式过于单一,村居发展的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拓宽,有部分村居发展局限于农业,而工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三是创新意识不强,活动仅停留在县督查办规定动作的有效落实上,自选动作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建立活动常态化机制,进一步促进“三进三帮”活动与精准扶贫、263工作和“强村富民”等工作融合并进,进一步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动态跟踪,进一步帮助村居理清长远的发展思路,切实抓实抓细抓到位,使“三进三帮”工作措施更实,成效更好。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按照“先行试点、稳妥进行”的原则,街道城中村改造试点的马家路村已进入住户签约阶段;我们周边的新华、新塘等村,也在积极筹备之中。本村围绕“城中村”改造也做了一些先期工作,并计划在下阶段开展实质性工作。
城中村改造将借鉴马家路村的做法,遵循原则:
1、实行分步改造原则。
2、实行区块改造自求平衡原则。
3、尊重绝大多数被改造户意愿的原则。
4、实行补偿价格与市场接轨原则。
5、实行政策平衡原则。
6、实行产权调换安置与货币安置自由选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