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阅读教案设计中的教育心理学应用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案设计存在着许多弊端。新课改实施后,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案设计应充分体现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使教学更科学有效。本文分析了课程改革阅读理念对于阅读教案设计的要求,提出了目前阅读课教案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于漪教师的经典教案《春》为例,从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的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五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把语文阅读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案设计中,从而帮助更多的教师把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教案设计中。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81-02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备课期间对于一节课的书面设计,是一种具体教学方案,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规划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实施教学的设计蓝图,也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①然而,目前中小学的教案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把教案设计成万能型,无论上哪一课都套用固定的模式,甚至有的教案只是教学参考书或教案模板的翻版。

现今的许多教案缺乏阅读教案设计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教学安排随意化,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案设计束缚了师生灵性思维的触发,桎梏了课堂的开放性。科学和合理的教案计划、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事先有了周密的计划和设想,才能在把握课堂教学总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实施开放性教学,而没有计划的开放教学只能是脱了缰绳的野马,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学。②

以下从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的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五个方面对于漪特级教师阅读课教案《春》进行分析,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 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认为阅读教学应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科学的语文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全文阅读

尊重文本,善待学生

【摘要】"雪化后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教育界引发争议确定是春天之后,专家们在挥舞着旗帜,教师们在底层附和呐喊,深入教学课堂,深入教学评价,对"是水"这一原始本质的理解反而提出了质疑,答案令教师失望,令同行嘲笑。引发作者对问题的再思考:教学不要漠视"客观存在"的知识,抬高"自我建构"的知识,打着"创新"和"发现"的旗号,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怀疑与摧毁,不要从一个标准答案走向另一个标准答案,对文本的解读,越新奇越好,越古怪越好,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误导。对学生的答案要持审慎的态度,对课堂的教学评价要有尺度标准。切实地尊重生命的本质,善待学生。

【关键词】尊重文本 善待学生 "雪化后是什么" 再思考

自从"雪化后是什么?是水,还是春天。"在教育界引发争议确定:是春天,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之后,便被许多教育专家引说评论,进而纳入新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深入教学课堂,深入教学评价。"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专家们在挥舞着旗帜,教师们在底层附和呐喊,对"雪化后是什么?是水,"这一原始本质的理解反而提出了质疑,答案令教师失望,令同行嘲笑。今天,我们的学生都知道了:"雪化后是什么?是春天。"我们的教师是多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我们的学生又是多么具有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是给这个答案,我们的课堂就能得到很高的评价,反之,我们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

案例一:课堂上的教师

师:"同学们,雪化后之后是什么呀?"孩子一起回答:

生(齐声回答):"水。"

师(一脸的失望):"唉,雪化后之后怎么是水呢?我们应该动动脑筋呀,雪化后之后是春天嘛。"

生(面面相觑):"原来这样啊,我们怎么那么笨的回答是水呢!"

全文阅读

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

案例

小学试卷里有这样一道题目:“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水”。有的学生答“雪融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结果被判错。一个父亲看了这个题目后,觉得很有意思,也有意考考女儿。下面是父女俩的对话。

父亲:“爸爸今天考女儿一道题,看我女儿是否聪明。”

女儿:“爸爸请讲。”

父亲:“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

女儿:“雪融化了以后是水呀。”

父亲:“聪明。你再好好想一想,除了水之外,还有哪些答案?”

女儿:“雪融化了以后就只有水呀,爸爸,我想不出其他答案。”

全文阅读

春风吹过我心田

案例描述:

刚刚走上班主任工作的我,就赶上了课程实验,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好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改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从原来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向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成为我研究语文教学的一个主攻方向。

引 子

不知不觉春天已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天是星期三,一大早太阳就露出它红彤彤的笑脸,也许是天气好的缘故,孩子们也显得格外精神,一个个如刚出笼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围在我身边,给我讲述着他们在路上见到的人或事。一个孩子大声说:“老师,今天我上学来的时候,发现路边的小草钻出来了。”他那激动的表情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他的一句话,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有的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现在天气还很冷,小草没钻出来。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这个矛盾,我临时决定把早自习改到操场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去找春天。孩子们欢呼着跑出教室。春天来了!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寻找春天的欢乐之中。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把语文课调到了第一节,结合《春天的手》一课,开展了“春天来了”的汇报会。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观察的更是细致: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化,还是人的穿着打扮,一个微小的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讨论之后,我引入了对课文的学习。小朋友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除了我们说到的这些,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呢?我边问边在黑板上写了“春天的手”四个字,孩子们都赶紧打开书去寻找答案。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完课文之后,有的孩子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以为他们找到了答案,可是当我叫到李睿回答时,他却问:“春天的手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我们的汇报会变成了讨论会。孩子们各抒己见,小班长乌日娜说:春天的手就是春风。识字大王武思乔说:春天的手就是春天的阳光。小杠头周玄叶说:那不一定,春天的手还可能是春雨呢!我站在一边,认真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我没有给他们所谓的答案,但是孩子们已经从中悟出了“春天的手”的含义。

教学活动就在这样的讨论中进行着,他们似乎忘记了“我”——老师的存在,自己不断的提出问题,其他的孩子都尽心尽力去帮助他解决。看着他们的表情从疑惑到开心,还有帮助别人后的喜悦,我感到这节课他们已经不再需要我了,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而我,成为了他们的忠实听众,在精彩之处以掌声向他们祝贺。

韩雪问到“大地一片新绿”是什么意思时,一向不爱发言的李艳钊把手举的高高的,我赶紧向学生建议让他帮韩雪解决这个问题。只见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面带微笑说:“新绿就是小草刚从地下钻出来,是新长出来的,而且连成一片就象地毯一样,小朋友们可以在上面做游戏。”学生们听了,都主动鼓起掌来,那掌声向春雷一样清脆、响亮。再看李艳钊那双本来就很小的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小脸蛋上泛着红晕,不好意思的抿着嘴笑。这时,小诗人王曼宁站起来说:我还能说出这样的诗“春天的手拂过花坛,花儿露出了笑脸,蜜蜂和蝴蝶在花瓣上唱歌、跳舞。春天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小朋友们快乐的游戏”。

看着这精彩的场面,我真想过去拥抱每一个孩子。这节课孩子们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当中,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他们面对面的交流,那种真挚的情感,让我为之感动。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它还唤醒了一朵朵心灵之花,让我真正感受到“春天就在我心头”!

全文阅读

低段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向会学习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小学生来讲,首要和必须的条件是学会学习。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怎样引领学生向学会学习的方向发展呢?怎么把握“会”呢?有没有“尺度”?本文以现行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案例来探讨教法和学法,探索“会的尺度”。明确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体现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要求、方法和尺度。

一、熟悉教材,把握单元知识内容

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包括:识字写字(65个),见春天景物(1~2课),知春天故事(3课),进入美丽的春天(4课),表达理解春天(语文园地)。

二、根据课标、教材,确定可达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掌握积累生字65~100个,熟悉一些成语;看明白,说具体,读准确,写规范。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创新,培育学习能力和好学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是培育和发展学习力的前提。情感、态度目标:鼓励学生快乐学习,引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春天,表扬学生热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行,肯定学生勤奋上进,赞美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爱春天、爱自然和健康的心态。语文教学完成这样的目标,能促进学生向会学习发展。

三、确定导学环节

“识字”部分教程设计: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知识,完成识字积累任务。这节课共四个环节、七个步骤实施教学。

1.教师设问引导

全文阅读

简单“预设”精彩“生成”

一、学习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在阅读教学上,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要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主次、轻重之分。如果我们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教学苏教版《识字1》:

我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把看到的说一说,并趁机出示有关的词语。一切都像原先规划的那样推进,我感到很满意。

“老师,我觉得第一排的第一个词语春天用的不恰当。”爱插嘴的潘洛雨把手伸到我鼻子脱口而出。班上哗然!顿时好几只手举起。

生1:第二排写的是春天的植物,第三排写的是春天的动物,第四排写的是春天的花,而第一排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生2:其实识字1都是写的春天的词语,“春天”这一词语范围大,放在第一排不合适。

生3:老师,如果把它换一个词就好了,但也要写春天的,而且必须与“风”“雨”有关。

全文阅读

老师,请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丰富、大胆,有时又超乎寻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不是课程的受体,而是课程的主体。要重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而创造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孩子纯真心灵的表露,是孩子展翅高飞的羽翼,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生命。画画是孩子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的表现方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呢?

一、体验环境,激发幼儿想象的意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孩子每天所处的、所接触的,由于孩子喜欢介入环境,体验自身的行为,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就要注重环境设计过程的指导,充分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参与环境的过程中,勇于想象、不断锻炼、增长才干。

案例一:

走进春天

春天快来了,老师为了让孩子体验春天的到来,精心布置了教室,画了很多有关春天主题的壁画,找来了各种材料拟画春天的景色,以使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案例二:

走进春天

全文阅读

生命.创新.超越

王聪的《春天》与全班其他60位同学的不一样。其他同学的作文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而王聪则在作文中写道:“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的蚊虫都在这时滋生;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作文交到老师那里,王聪遭到了批评,老师不点名地对全班同学说:“有些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武汉市新洲区某学校的一件事。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这位老师感到悲哀,更为这位学生可惜。学生超乎寻常的想法刚刚“出世”,教师就判了它的“死刑”。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是一门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运用学科的性质特点,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现真正意义上 “创新教育”。

然而,创新不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更不易。还记得近年来那个语文教学大讨论中众口传唱的事例吗?――“太阳出来了,雪变成了什么?”“雪变成了水。”正确,“雪变成泥”也对,“雪变成了春天”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答案,却不得不背上一个鲜红而又残酷的大“×”。历来我们学生的作文,教师钦定的就是“春天好”,否则就是出了格,离了题。我们的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自身的感悟出发去写属于自己的文章。这致使我们的语言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话语标准,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照葫芦画瓢,学生的作文也是“假、大、空”连篇。

这还不算。我们的某些教师制造的“标准答案”还在规范着学生的全部学习行为呢!词语解释要以字典词典为标准;分段概意要以教参为标准;理解内容要以老师讲解的为标准;朗读的停顿要以教师的教案为标准;作文要以教师设计的内容为标准;作业的格式也要统一标准。“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讲话”“上课要坐端正,发言要先举手”……学生置于这样的“标准”“统一”之下,没有自由伸展的空间,没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欲谈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谈何容易。而且“统一”的东西太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感受的空间,其实这也就牺牲了个性,牺牲了创造。学生不同,答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孩子自有孩子的天地,孩子自有孩子的思想。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破坏了孩子们的天性,打破了孩子们的常态生长。

成长和发展是生命的必然,也是生命的权利。教师作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只能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而不得操纵和主宰,教师应该尊重生命个体的权利。而且,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须知孩子们是纤弱的,他们的“慧根”是幼嫩的,如果不注意保护,那他们是极易被破坏和毁灭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对他们应该倍加关心,倍加爱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他们的天真与顽皮,无理与蛮横,甚至是挑战与超越。

热爱生命的人们,让我们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来鼓励我们的孩子们吧。鼓励们孩子求知,鼓励孩子们探索,鼓励孩子们超越,鼓励孩子们继承、批判、发展、创造。那么,中国的未来就一定不是梦!

全文阅读

浅谈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行为

教师的有效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幼儿学习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不可替代,也不可控制,应尊重和保护。主题教学活动是幼儿自发参与、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特点的活动,是孩子的一种高参与、高投入的自主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如何利用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行为,引发幼儿的探索和发现。下面就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点滴经验。

一、关注幼儿需求,生成有效教学

案例1:春天的歌

春天到了,老师带领孩子们去春游。为了安全我们要求大家坐在草地上不能乱跑。孩子们玩得很不开心。既然带孩子出来玩,我们为何不尊重他们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玩?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在一次的春游活动中,我先请孩子们在田野里找春天,发现春天的变化。“老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一个孩子跑过来说,“有的小树发芽了。”“你们快看,还有小蜜蜂呢?”贝贝叫道……他们看着、说着、议论着,显得十分的兴奋。我把孩子们眼中的春天编成了一首春天的歌,在我唱第二遍的时候,许多孩子便跟着哼唱起来。由于歌词的内容是他们理解的,所以这首歌他们学的特别快,也特别感兴趣。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兴趣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正是由于教师在“维持秩序”与“尊重幼儿需求”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教师的“尊重与放手”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玩中学习知识,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使春游活动得以精彩的进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并对幼儿的独特表现作出适宜的反应。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如下的教育策略:

1.抓住幼儿兴趣点,生为教育的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比较注重从即定的教材出发,使教材成为幼儿学习的全部内容,这种脱离了幼儿的自身需要和生活经验的学习,不能帮助幼儿获得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如教师在活动中发现了幼儿想去自由玩的意愿,这时候教师没有制止幼儿的兴趣,而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去找春天,使幼儿当前的兴趣点成为教育的资源,让活动得以深入的开展。

2.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融入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求之中

全文阅读

冰心奶奶是怎么想的

今天语文课,我和同学们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结构清晰,文笔优美,整节课师生走进文本,感悟到文字中浸透的深深爱意。

看似流畅的课堂也遇到一个问题。在总结课文时,我给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让游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随着学生的回答,争论也就出来了。主要有两条意见:一、冰心奶奶认为孩子春游时,和春天最接近,最能捕捉到春的气息,最能知道哪儿景美。课文中多处描写哪儿景美,哪儿孩子就多,所以随着孩子走就能找到春天;二、冰心奶奶认为孩子身上充满了春天的蓬勃气息,孩子也代表着春天。即使游人没看到花儿、树儿等美景,只要看到孩子,也算找到了春天。冰心奶奶爱春天,更爱孩子。

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当时对这个问题思考不多,回去再查看教学参考书,上面也说得模棱两可:询问同事,大家也莫衷一是。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这个问题,作者冰心到底是如何想的?由此,我注意到平时阅读教学中常会忽视的一个细节:我们与孩子阅读文学作品时,是否能够准确再现作者当时的写作主旨?是否也可以多元解读,赋予作品以新的意义?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阅读了特级教师李镇西写的《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一文,从中受到一些启迪。关于阅读理解的目的,他认为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复原说”或“重建说”。理解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能够在理解者头脑中得到复现或重建。可以用“客观主义”来称呼这种立场。

第二种是“创造意义说”。理解的目的不是复原或重建作品的意义,而是重新创造作品的意义,使作品具有生成意义。“作品有它自己的世界,解释者也有他自己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解释者的理解中发生接触后,融合为一个新的可能的世界――意义。”

在这两种观点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作品有自身独立的意义。李镇西是同意“复原说”的。因为这一观点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前提上:第一,作品有自身的独立于理解者的意义;第二,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可能的。而“创造意义说”则背离了阅读教学中“理解”的根本,“根”没抓住,也就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要求,这在我们阅读教学中是不足取的。

李镇西老师的观点,让我豁然开朗,因为“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可能的”。我想,虽说由于年代、背景、写作心境的不同,读者要想百分之百“重合”作者的写作心境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作者,最终可以达到“正确理解”,这关键还是看我们的解读能力如何。我再次捧起这篇课文,逐字逐句认真细读,循着冰心的心迹而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