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漆艺论文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漆艺家具设计论文

1漆艺的审美性

大漆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色泽越用越亮,它那微妙色彩往往使人们产生独特的神秘感,再加上雕漆、镶嵌等特色工艺,使漆艺具有其他艺术没有的审美价值。漆艺所具有的高贵华丽又不失优雅静穆的装饰语言及其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是现代人的精神追求。现如今,短时间内漆艺以装饰性为主的地位不会动摇,因而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实用功能,将拓展漆艺新的发展方向,引领新的流行趋向。

2漆艺与家具的结合

漆艺家具是指采用天然生漆或合成涂料,以色料、贝壳、骨石、金属等为辅助装饰材料,结合描绘、镶嵌、雕漆、刻填、堆塑等工艺,髹涂于家具零部件表面,从而实现漆器审美需求的一种家具类型。在目前的收藏领域,大漆家具尤其受到人们的追捧,特别是日本的漆家具市场已经相当成熟。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北京漆艺家具展”,展览两个月,推出了好几千件不同式样的漆艺家具,受到很好的市场口碑。这也充分表现出当代漆艺在我国艺术市场中的位置,可以说漆艺家具的发展相当可观。

2.1漆艺与家具的结合

(1)设计模块化。漆艺的美不仅有本身的自然美、工艺美,并且加入了漆艺家自身的情感。因此,漆家具便有了艺术之美。当代漆艺家具如果想实现批量生产的愿望,模块化设计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漆家具的模块设计主要体现在家具各个部件分开加工制作的基础上,将可以机器生产和必须手工制作的部分分别制造,再根据家具功能、造型、风格统一的要求,组合成不同的家具。就如同拼七巧板一样,相同的模块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形态。但在做装饰模块时要尽量以局部为主,避免大面积铺陈,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在家中大量放置时造成视觉上的眼花缭乱。(2)图案时代化。自古图案设计就被赋予审美与内容的统一,特别是宋元理学的发展,人们用图案表达一定的政治、伦理、道德观念,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从而使图案具有很强的符号性和象征性。这些或模仿自然,或凭空想象的美好的装饰纹样,经过加工、变形、夸张等手法使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具有时代特色。图案经过历史的演变,人们审美的喜好和品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图案设计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如今的消费者已不再欣赏太过于繁缛、厚重的传统图案,特别是在漆艺家具的高端定制市场上,购买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他们在图案的选择上多以装饰意味的题材为主,注重形式与构图,趋向于时尚、简单甚至抽象的纹样,寓意倒放在其次。(3)技术现代化。漆工艺的制作大多是以手工为主,这是一种很单一的生产模式,所以传统漆艺的技术不得进行不改造。漆艺由于工艺性和材料本身的限制,传统的手工业很难完全解放。传统的制作大多是以手工为主,工序复杂,制作时间漫长,从制胎到最后推光都要经过十分复杂、琐碎的过程,即使是一件普通漆工艺品的制作也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借用现代化手段对传统工艺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加入是生产的必要之路,也是现代漆家具生产的市场需求。

2.2现代家具设计对漆艺的启示

漆家具作为现代家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彰显民族特色的存在,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产物。因此,将现代家具的设计、制作借鉴到传统漆艺家具上,对家具设计领域来说是涂料和工艺设计的需求和扩充;对漆器艺术形式而言,不仅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是漆艺创新和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以屏风为例。屏风是中国最早的家具形式之一,产生于战国时期,制作由单纯的平涂色彩发展到平脱、螺钿、镶嵌、雕漆、螺钿、戗金等多种技法,其功能由原来单纯的空间隔断,逐渐转变为艺术欣赏和身份地位的体现。我国最著名的漆屏风是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一件屏风,制作于北魏时期,用彩绘描绘了很多历史人物故事,还题有很多墨书文字。这件屏风对于研究我国家具、绘画、书法、工艺等研究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如今,漆屏风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我国著名漆画家朱登明创作的屏风《飞翔》,曾在全国漆器同行业评比中获“金杯奖”。作品描绘的是白鹭展翅翱翔,金荷熠熠生辉之景。工艺上运用了堆漆,压纹理,镶嵌蛋壳,贴箔等漆画特有的漆艺语汇,构图新颖,图案现代,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全文阅读

漆艺发展现状

论文关键词:漆艺;审美价值;东方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漆艺的开始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自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发展到现在,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漆器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愉悦我们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现代漆艺进入现代空间就需要我们利用传统的技法,结合新的设计观念。我们既要使漆艺创作符合当代艺术的特征,使漆艺代艺术格局中的一员,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否则就会丧失漆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必要性。

漆艺的开始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自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发展到现在,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本文中"漆"的所指为天然生漆,是漆树分泌出的树脂,它不仅抗潮、防腐、耐酸、耐热,又有诱人的光泽。它不仅可以保护器物,还可以使器物产生美丽多彩的光泽。天然生漆是漆艺的主要材料,它与木、或竹、藤、皮、陶、瓷、金属、角骨、纤维等结合便形成了不同的漆器。从漆被运用的第一天起,其美丽的光泽就同时赋予特它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使漆艺具有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双重价值。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也使漆艺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使漆艺向实用与欣赏两个方面发展。[1]

漆器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愉悦我们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液的民族。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经历了楚汉漆文化的繁荣、明清漆文化的盛事。着迷的魅力已经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环球的注目于重视,世界漆文化会议议长大西长利先生说:"漆器有它自身独具的深沉、稳重宽和、优美的情韵。她的令人陶醉、着迷的魅力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环球的注目与重视,誉为’东方的神秘’"。[2]从部族的祭祀用器,到王公贵族的专属用品、文人骚客手中的把玩之物,再到平民百姓家中的日用杂品。中国的漆艺历经七千多年的灿烂辉煌的历史,漆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着一定的位置。可是分析起来,现代以前的漆艺大都是艺术设计层面上的手工艺。只有到了现代,漆艺这个诞生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的传统工艺在经历了种种历史变迁之后才被看作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现代漆艺已经由一种实用的工艺美术形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这里的漆艺则包含了两层含义即"漆工艺"和"漆的艺术"。其中的艺术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漆器的实用功能向着审美功能不断的演化。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很难截然的区别漆的实用和审美功能。通过对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领域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这种经历了西方工业革命洗礼后的传统的东方的手工艺的现状和发展作一透视。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如何继续传延传统的文脉,同时又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如何找到漆艺的生存方式和增长点。

我国传统漆艺中的人文精神可说是随处可见。如: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大量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的战国、秦汉漆器中,不论造型、装饰还是工艺都体现出当时的楚文化的印记,幻想与现实交织,充满着迷离神幻的意境。楚人的意识形态弥漫着奇异的想象和炙热的感情,"他们认为天与地之间,神鬼与人之间,都有着某种易感而难解的奇特的联系,认为万物都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感情、人死归天后其灵魂仍在另一个世界衣食作息,监视着他们的行为…"①在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后羿弋射图》木衣箱,衣箱的盖面绘有两幅弋射图,表现后羿射日的情景。在弋射形象边缘还有两条双首人面蛇,反向互相缠绕,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箱面有蘑菇状云的一角,漆书20字:"民祀唯房日晨于维兴岁之驷所尚若陈琴瑟常和"意思说民间祭祀房宿,也就是祭祀兴岁之时(即立春前后)的天驷星,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房星而心想事成,风调雨顺。衣箱通体髹黑漆,以朱漆绘饰纹样,形象夸张、线条舒展、漆色艳丽。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人文文化氛围浓重的宋代,儒、释、道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并形成了以"审美与功能的统一"的儒家美学为主体、"顿悟"和"梵我合一"的释家禅宗审美观念和以"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并存为特色的审美思想体系。宋代疏简素淡、生拙含蓄、天然的文人趣味,生动地反映在宋代实用漆器的设计当中。造型简洁、含蓄、线条曲直微妙、质地纯粹、做工精良、色彩淡雅和谐、极少纹饰。体现了一种淡雅的韵味。这种理性审美正是汉文化精髓的体现。

漆器艺术,由新石器时期的朴素单纯经历了夏商周的神秘、庄严与狞厉,发展到战国秦汉的浪漫激情、绚烂艳丽的高峰,再到唐至清代的追求清新、自由的装饰审美意象。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3]中国传统漆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和当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漆艺发展到现代,审美功能成为现代漆艺创作的重心。传统的漆艺经典之作给与我们以启示,在现代漆器设计中,漆艺家如何借助漆艺材质,用漆的特有的语言来表达作者与人、社会、自然的思想情感。通过漆器的造型、更多地掌握人文修养和对历史文脉地把握,从而使设计实践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装饰等因素构成的形象,来反映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人文精神,使漆艺与当代人建立更加紧密地联系,反映新的时代特征。

我国是发明漆器的国家,漆器的制造历史已有七千多年。在这七千多年里,历代的能工巧匠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漆器精品,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口传身授,到了明代著名漆艺家黄成对唐宋以来的漆工艺进行总结著成《髹饰录》,可以说是中华六千多年髹漆工艺的总结。《髹饰录》有乾、坤两集,十八章,186条。从漆器的原材料、工具、设备的准备制造,论及漆器制造的总的方法原则和禁忌,并对漆器具体分类加以描写工艺过程。共总结了十四门,共479种表现技法。如:纯素黑朱者似美玉珊瑚之美,刷丝蓓蕾者有纤细奇妙之美;罩色浓金者有淳朴光莹之美;描金画漆者有灿然殊雅之美;填嵌彰髹者有华彩缤然、璀璨选目之美阳识堆起者有清雅妍媚、精巧高雅之美;雕镂款彩者有圆滑精细、绚艳悦目之美…[4]中国漆器制作的技术难度是其他工艺之首,虽按不同的漆艺品中对漆艺家的技术要求又难易之别,但都学要他们运用漆材的特性和熟练的技术,已达到取胜的目的。

全文阅读

论现代漆艺发展现状浅谈

论文关键词:漆艺;审美价值;东方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漆艺的开始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自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发展到现在,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漆器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愉悦我们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现代漆艺进入现代空间就需要我们利用传统的技法,结合新的设计观念。我们既要使漆艺创作符合当代艺术的特征,使漆艺代艺术格局中的一员,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否则就会丧失漆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必要性。

漆艺的开始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自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发展到现在,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本文中"漆"的所指为天然生漆,是漆树分泌出的树脂,它不仅抗潮、防腐、耐酸、耐热,又有诱人的光泽。它不仅可以保护器物,还可以使器物产生美丽多彩的光泽。天然生漆是漆艺的主要材料,它与木、或竹、藤、皮、陶、瓷、金属、角骨、纤维等结合便形成了不同的漆器。从漆被运用的第一天起,其美丽的光泽就同时赋予特它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使漆艺具有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双重价值。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也使漆艺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使漆艺向实用与欣赏两个方面发展。 [1]

漆器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愉悦我们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液的民族。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经历了楚汉漆文化的繁荣、明清漆文化的盛事。着迷的魅力已经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环球的注目于重视,世界漆文化会议议长大西长利先生说:"漆器有它自身独具的深沉、稳重宽和、优美的情韵。她的令人陶醉、着迷的魅力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环球的注目与重视,誉为’东方的神秘’"。[2]从部族的祭祀用器,到王公贵族的专属用品、文人骚客手中的把玩之物,再到平民百姓家中的日用杂品。中国的漆艺历经七千多年的灿烂辉煌的历史,漆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着一定的位置。可是分析起来,现代以前的漆艺大都是艺术设计层面上的手工艺。只有到了现代,漆艺这个诞生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的传统工艺在经历了种种历史变迁之后才被看作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现代漆艺已经由一种实用的工艺美术形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这里的漆艺则包含了两层含义即"漆工艺"和"漆的艺术"。其中的艺术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漆器的实用功能向着审美功能不断的演化。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很难截然的区别漆的实用和审美功能。通过对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领域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这种经历了西方工业革命洗礼后的传统的东方的手工艺的现状和发展作一透视。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如何继续传延传统的文脉,同时又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如何找到漆艺的生存方式和增长点。

我国传统漆艺中的人文精神可说是随处可见。如: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大量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的战国、秦汉漆器中,不论造型、装饰还是工艺都体现出当时的楚文化的印记,幻想与现实交织,充满着迷离神幻的意境。楚人的意识形态弥漫着奇异的想象和炙热的感情,"他们认为天与地之间,神鬼与人之间,都有着某种易感而难解的奇特的联系,认为万物都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感情、人死归天后其灵魂仍在另一个世界衣食作息,监视着他们的行为…"①在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后羿弋射图》木衣箱,衣箱的盖面绘有两幅弋射图,表现后羿射日的情景。在弋射形象边缘还有两条双首人面蛇,反向互相缠绕,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箱面有蘑菇状云的一角,漆书20字:"民祀唯房 日晨于维 兴岁之驷 所尚若陈 琴瑟常和" 意思说民间祭祀房宿,也就是祭祀兴岁之时(即立春前后)的天驷星,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房星而心想事成,风调雨顺。衣箱通体髹黑漆,以朱漆绘饰纹样, 形象夸张、线条舒展、漆色艳丽。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人文文化氛围浓重的宋代,儒、释、道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并形成了以"审美与功能的统一"的儒家美学为主体、"顿悟"和"梵我合一"的释家禅宗审美观念和以"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并存为特色的审美思想体系。宋代疏简素淡、生拙含蓄、天然的文人趣味,生动地反映在宋代实用漆器的设计当中。造型简洁、含蓄、线条曲直微妙、质地纯粹、做工精良、色彩淡雅和谐、极少纹饰。体现了一种淡雅的韵味。这种理性审美正是汉文化精髓的体现。

漆器艺术,由新石器时期的朴素单纯经历了夏商周的神秘、庄严与狞厉,发展到战国秦汉的浪漫激情、绚烂艳丽的高峰,再到唐至清代的追求清新、自由的装饰审美意象。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3]中国传统漆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和当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漆艺发展到现代,审美功能成为现代漆艺创作的重心。传统的漆艺经典之作给与我们以启示,在现代漆器设计中,漆艺家如何借助漆艺材质,用漆的特有的语言来表达作者与人、社会、自然的思想情感。通过漆器的造型、更多地掌握人文修养和对历史文脉地把握,从而使设计实践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装饰等因素构成的形象,来反映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人文精神,使漆艺与当代人建立更加紧密地联系,反映新的时代特征。

我国是发明漆器的国家,漆器的制造历史已有七千多年。在这七千多年里,历代的能工巧匠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漆器精品,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口传身授,到了明代著名漆艺家黄成对唐宋以来的漆工艺进行总结著成《髹饰录》,可以说是中华六千多年髹漆工艺的总结。《髹饰录》有乾、坤两集,十八章,186条。从漆器的原材料、工具、设备的准备制造,论及漆器制造的总的方法原则和禁忌,并对漆器具体分类加以描写工艺过程。共总结了十四门,共479种表现技法。如:纯素黑朱者似美玉珊瑚之美,刷丝蓓蕾者有纤细奇妙之美;罩色浓金者有淳朴光莹之美;描金画漆者有灿然殊雅之美;填嵌彰髹者有华彩缤然、璀璨选目之美阳识堆起者有清雅妍媚、精巧高雅之美;雕镂款彩者有圆滑精细、绚艳悦目之美…[4]中国漆器制作的技术难度是其他工艺之首,虽按不同的漆艺品中对漆艺家的技术要求又难易之别,但都学要他们运用漆材的特性和熟练的技术,已达到取胜的目的。

全文阅读

对传统漆艺向现代性转换的思考

摘 要: 中国漆艺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代的传承之后,进入到经济信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在大工业蓬勃发展的前提下,适应时代的物质和精神审美需要,使现代漆艺的发展趋势更加兼容、更加多元,顺利完成传统漆艺的现代性转换,是当下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传统漆艺 现代性 转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漆对器物进行涂装的民族,距今已有七千余年辉煌的漆工艺史。历朝历代每个时期都拥有精湛的工艺,并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留下了丰富的不朽之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漆艺发展。然而,近百年来漆工艺在材料技术研究、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产业方面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现代漆艺创作在传承传统方面呈现出断层,曾经璀璨的漆艺在当代面临着形式与内涵观念的缺失异化,在现代方面却没有找到一个新的生长点。这就需要艺术家根据自身的成长环境、艺术创作和生存经验等因素来思考当代人的文化情境与生活境遇之间的关系,在继承传统漆艺的同时探索当代漆艺转化的种种可能性。

一、漆艺的发展现况与其特性

(一)漆艺的发展现状

从7000年前的朱漆髹涂木碗到汉代的漆绘,从唐代的螺钿镶嵌到宋代的一色髹漆器,从元代的雕漆到明清的百宝嵌,可以说漆工艺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的,“漆器”在中国漆艺发展史上占主导地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千文万华的髹饰令漆工艺更加璀璨,但中国古代的漆工艺主要体现在漆器的实用功能上,而漆器的加饰则从属于器物。而今,由于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历史原因,漆艺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与日常的生活不再密切相关,因此丧失了普遍的器用的功能,导致漆器的产业化发展不尽如人意。

(二)漆艺材料的绿色环保性与可持续发展

漆艺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源于天然漆的不可比拟和不可替代性。天然漆在材料上与当今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环保、回归自然的主题是一致的。天然漆是从漆树上采集下来的汁液,漆树是一种落叶阔叶乔木,主要分布在亚洲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天然生漆的主要成分为漆酚、漆酶、树胶质、水和其他少量有机物。天然漆经过过滤、提炼可制成茶色的透明漆,将透明漆与色粉相调和,可研制成黑漆和各种色漆,用于漆艺制作。天然漆一经干固就可以形成坚硬的漆膜,具有耐久、防酸防腐等特点,至今为止没能发现任何化学溶剂能够溶解和腐蚀天然漆的漆膜,具有划时代的物理意义。天然漆最基本的功能是一种涂料、一种黏合剂,因此被称为涂料之王,也有“大漆”、“国漆”、“土漆”等美誉。正因为天然漆有着其他任何化工涂料所不具备的众多工艺技法、自身的精神内涵和深邃神秘的光泽和观感,才能得以源远流长。

全文阅读

中国大漆世界的现状

摘要:漆画是中国艺术中传统的绘画形式,在当代中国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漆画历史,正视当代漆画艺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代的艺术特征、新的生活方式,来探讨促进漆画的发展的方法,从而引发人们对当代漆画艺术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漆画;当代;大漆

一、引言

中国哲学讲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蕴含着博大的哲学玄机。大漆又名天然漆、国漆、土漆、生漆。漆画是从漆艺中脱胎而来的,是一门独立的传统绘画形式。漆的凝重、华贵、高雅给人以静穆之美;漆的含蓄、蕴藉、多变,给人以神秘之美。但是,进入当代艺术发展的时期,漆画却停滞不前、没有体现当代性、绘画性、潜在的精神内涵。

二、当代漆画的特征

当代漆画在继承传统技法、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色彩语言、丰富的材料,大胆地引入其他艺术表现技法,漆画的表现内容及手法,都呈现出更为多样的形式和特点。

2.1 材料的丰富性

材料是漆画作品的物质基础,现代漆画大量运用了新材料、综合材料,丰富了漆画艺术的表现力。漆画作者运用了聚氨酯合成漆和腰果漆,带来了许多新的发现和创造。品种繁多的合成漆具有性能优良、不泛黄、耐晒、干燥短等优点。同时,不同种类的材料综合运用在作品中,使漆画效果更为丰富多彩。入漆的颜料除了传统的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综合材料还有金银箔、铅、锡、贝壳、蛋壳、木片、石片、骨、角、塑料、纸、有机玻璃等材料,产生了不同的质感和肌理。

全文阅读

漆艺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的运用

漆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深深的根植于文化与生活。在当代,漆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且具有特殊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青昧和保护,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运用。传统的漆艺经过了传承与创新已经有所突破且与更多的艺术门类有所交融。本文就是要通过漆艺的特点以及新中式的文化内涵,浅谈漆艺在新中式风格设计中的运用,并且对于漆艺在此风格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做出恩考。

漆艺以及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概述

关于漆的运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天然大漆具有防霉、防潮、耐腐蚀硬度高等特点。并且具有温润美丽的光泽,历经时间的流逝还会更加的光亮。如今漆艺已经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经过漫长的文化艺术发展,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漆的使用脉络。漆作为耐水、抗酸碱以及绝缘的材料,对木器和陶器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新石器石器的朱漆大碗随之运用到建筑以及家具中,唐代作为繁荣兴盛的一个朝代,无论在建筑还是家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漆艺的运用都较为广泛。宋代的漆艺主要表现在螺钿雕漆等工艺。而到了元代,螺钿的镶嵌和雕漆以及戗金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此后,少数民族又将漆艺传人了更广泛的地区,使之交流更加频繁密切,也提高了大众对于漆艺的审美。进入明清时期,漆艺发展逐渐繁荣达到顶峰并开始渐渐成熟起来。但是瓷器的出现对漆器日用品产生了定的冲击。另外明代的家具制作与髹漆技术完美相结合对于漆艺的发展都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如今,漆艺还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全国美展,作为家具与摆设出现在室内空间中,漆在现代的运用更加的多样且具有创新性,这也对传统文化以及技艺的传承有很好的作用。对于现代漆艺的设计与使用我们并非生硬的加入,这其中都包含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因素。通过漆的特性以及空间的属性对两者进行相互的协调与作用。才能更好的展现漆艺的魅力。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是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发展并在人们开始关注民族意识之后而出现的。设计师在传统文化复兴时期从中国传统的风格以及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中获得新的思路和感悟,对传统的文化用新的设计语言进行演绎,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就此诞生。这种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不是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堆叠,而是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考察与实践对于传统文化中元素的重新构造。将本来繁复传统的装饰元素通过现代人的审美重新表达东方的含蓄与优雅,利用现代和后现代的手法批判与继承传统设计风格。也就是说新中式风格中既以传统的文化作为基础和核心又运用了现代的设计思路和手法,将现代审美融入其中然后对于传统的中国元素进行裁剪,获得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从空间的布局上来说,传统的中式空间讲求含蓄,而现代人对于生活都十分讲求私密性。这样来说选择屏风就能很好的将空间分隔,并且其中也运用到了中国传统的元素将现代人的需求合理考虑其中,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有探索性且人性化。而对于家具方面,新中式空间中将不采用繁杂复古的古板传统家具,在色彩和体量上设计师都会考虑与现代人审美相符的和谐统一风格。而在软装方面,新中式风格中可以运用乐器、书画、摆件等。这些装饰品可以运用传统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现代风格,这样产生对比之后对中式风格重新演绎,也有了新的韵昧。此外,新的材料,包括玻璃、亚克力材料等具有透明性的材料也可以加强设计中的现代感,对于调和中式风格有一定的作用。

漆艺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的运用现状

不仅在中国会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问题,国外的设计师也在寻找本国的传统文化并且结合现代的思想将两者相互融合。随着世界后现代思潮的掀起,设计师们也开始主张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找寻到灵感。当然,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的不同,每个国家漆艺的特点以及擅长的技法也不同。我们必须通过建筑的发展和地域的因素来考虑和分析漆艺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以及怎么在此提炼出漆艺的元素。在中国,室内设计这个行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都开设了此专业。而漆艺这门传统的艺术近些年来也从冷慢慢回暖。虽然当代漆艺的发展时间不算长,但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保护和传承这门传统技艺的同时都在积极的研究创作,用理论和实践将此呈现出来。如今,漆艺和室内设计的资料都相对独立,我们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把漆艺的语言形态在中式室内空间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再对现代人们审美需求以及设计风格进行采纳,从而营造出和谐的室内空间环境。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漆艺的发展也越来越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漆艺的装饰美和其中的材料美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因此在中式室内环境中的运用漆艺会提升整体的格调,也能让人们感受到精湛的工艺。最重要的还是历史意义以及文化的内涵。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漆艺的运用

在中式空间的划分中,屏风是最最常见的一种室内装饰。而屏风的制作又和漆艺息息相关,在漆艺产品中屏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种类。除了在室内空间划分区域,并且起到遮蔽挡风的作用,屏风也是一件具有传统意味的艺术装饰。在此,我们就从屏风人手浅析漆艺在室内空间中的划分空间作用如何体现。不同工艺的漆艺屏风展现的魅力也非常不一样,例如玉石镶嵌的屏风表面有各类栩栩如生的被雕刻过的玉石,这样的屏风就很有立体感也具有很多的层次感,再加上玉石材料的珍贵,这类屏风也给人以富贵之感。如果是运用雕填刻漆的屏风就会有十分流畅的线条,而运用金漆描绘的屏风会比较富丽堂皇,彩绘的屏风色彩比较鲜亮给人艳丽活泼之感。除了这些漆艺屏风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其他材料的屏风。例如玻璃、琉璃、绢布等。但是因为漆艺的屏风是以木头作为胎体的,因此不易开裂也不易变形。所以漆艺屏风在新中式室内空间里可以作为隔断来使用,也可以是一件家具或者是艺术装饰品。这不仅在空间的划分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给新中式风格增添了意境,也体现出屏风作为艺术装饰品的高雅。漆艺屏风在新中式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突出了中式的主题,也具有变化性,给空间的划分和装饰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因为这种可移动的隔断可以分开主主次空间,而作为装饰品又能给人视觉享受,既满足实用功能更在情感层面上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无论在公共场合例如大型的会客区域或是家庭中的客餐厅里我们都可以使用到漆艺屏风,这样使得空间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且具有趣昧性,也给人以和谐之感并且具有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全文阅读

传统漆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造就了传统漆画的美及其包容性。本文从传统漆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入手,深入研究传统漆画工艺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定位和发展趋势,从而使其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漆画可以做为室内设计的一种方法,在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同时,为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传统;漆画;室内设计;应用

早在七千年前,漆器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的发明创造最早出现在我国,作为我国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我国作为漆工艺的发源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或早或晚、间接直接的被我国的漆器工艺所影响。传统漆工艺跟随历史的发展的脚步不断的传承,作为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对其在室内设计中的研究应用不仅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漆画的工艺价值的研究最终实现将这门古老的传统工艺真正应用到室内设计当中。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通过研究找出传统工艺为设计所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

一、传统漆画传统漆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在空间围合界面中的应用

传统漆画作为室内设计的元素之一为空间设计服务,体现空间层次,丰富空间界面的同时也能体现传统漆画本身的价值。传统漆画在空间围合界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隔断和墙面的应用上。(1)传统漆画在隔断上的应用隔断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通常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带有漆画装饰的隔断既能起到遮挡视线的功能也能起到装饰空间的功能,丰富技法和多样的材料使得传统漆画作品具有强烈的空间视觉冲击力。(2)传统漆画在墙面造型设计上的应用墙面作为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是影响身处空间内部的使用者心理感受的最直接的因素。无论是将以传统图案为主或者以现代设计元素为主的漆画运用到墙面造型设计中,都应考虑墙面的整体性和空间的视觉感受。

2.传统漆画在家具与陈设品上的应用

(1)在家具上的应用传统漆画工艺在家具上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经过家具的发展演变,在图案造型、材料、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传统的漆画工艺运用到家具中既要考虑家具结构、工艺技法等实用性,也要符合空间使用者的审美需求。(2)在陈设品上的应用陈设品作为室内空间设计的另一大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空间设计的风格与格调。室内空间的陈设品通常分为以平面形式为主的漆画、漆盘以及漆艺小品,漆器、器皿、漆艺灯具等桌面摆台陈设物品和空中悬吊的陈设品几大类型。传统漆工艺在家具和陈设的运用使得这些陈设品被赋予特殊的审美价值。实现环境空间中传统工艺的直接应用和间接的体现,从而使得这一应用实现了空间氛围的烘托传达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全文阅读

日本现代漆艺的文化之道

西方国家习惯将日本国称为“漆国”(Japan),把中国称为“瓷国”(China)。中国的瓷器之名,很好理解,是以大量优质的瓷器出口而得名;而另一项本属于我们头上的“漆国”桂冠意外地戴到了日本人的头上却是误解。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相传“舜漆食器”,《尚书・顾命》载:“漆仍几。”“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至少把中国以漆髹物的历史推至7000~9000年前,这要比日本在绳文晚期(距今 4000~6000 年)最早出土的朱漆梳约早三四千年。作为二传手的日本被称为“漆国”,这种“误会”至少向我们昭示出两个问题:一是日本人奉行“拿来主义”,从中国虚心学习漆艺;二是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漆艺就达到高峰,而日本漆艺还处于朦胧状态。日本人认为:世界现存最早的用金属粉绘纹磨显的作品,是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末金镂唐大刀”。然而在扬州出土的西汉晚期漆器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一只漆器上的‘银粉绘’:兽型及云纹的银粉,虽色泽已经氧化发黑,但粉状颗粒仍历历在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可以直接证明中国漆工艺中的‘银粉绘’技术的延传,导致了日本‘莳绘’艺术的产生。”

日本漆器的飞速发展是在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即我国的唐代)。从日本漆艺专业术语中可窥见漆艺技术来源于中国,如“中土的‘平脱’技术自盛唐时代传入奈良时代(美术史的说法是‘飞鸟时代’)的日本社会后,便一直完好保存延传下来,日本漆工称之为‘平文’。”“‘根来涂’是被日本漆艺界视为比较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漆器纹饰技术。据传,‘根来涂’是由唐代的中国和尚带到日本的。”“日本‘莳绘’技术在江户时代达到辉煌的鼎盛时期以后,日本就被公认为漆工艺达到‘世界第一’的国家。在这个意义上,‘莳绘’不但是日本传统漆工艺最经典的技术,而且是日本漆艺术全面超过中国的标记性技术。” 另外,“日本漆艺家所说的‘沉金’,出自中国的‘戗金’。”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专有一篇《论剔红倭漆雕刻镶嵌器皿》详细叙述日本漆器,称赞“漆器惟倭称最,而胎胚式制亦佳”。而且数量多,制作讲究,“种种器具,据所见者言之,不能悉数。而倭人之制漆器,工巧至精极矣。又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亦为一代之绝。”

近代日本漆艺除了保持自身的风格,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日本工艺基本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间徘徊,但已经意识到现代设计对经济、生活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之后,“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制”是日本工艺设计的主要特征。从传统来看,日本工艺吸取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工艺文化,因为他们认为“支撑着漆艺存在的,是传统的力量”。同时,日本又追随欧美设计潮流。所以,日本工艺在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日本风格”。

日本有很多全国性工艺展,如“日本传统工艺展”(“传统派”)、“日展”(“日展创作派”)、“日本生活工艺设计展”(“生活派”)等,它们是最著名的工艺派展。它们对日本现代漆艺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这三大派别的工艺展各有侧重,但共同点是注重“用”。现代日本著名工艺美学家柳宗悦(1889―1961)先生在《工艺之道》的序言中这样深情地写道:“工艺之美表现为‘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的平凡世界的深深的缘分。”柳先生是“生活派”的倡导者,他的理论为“生活派”漆艺提供重大理论支撑,也唯有此派真正实现了漆艺之“用”,更为我们解读现代日本漆艺兴盛提供事实依据。

漆艺:民众

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步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 高消费、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一般民众也有钱买较好的工艺品了,人们对化学代用制品开始厌倦,喜欢使用手工业的、天然原料、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品,漆器正好切合了民众的这一审美要求。美的第一道风景,应该是生活的美,而生活美首当其冲的是与我们生活空间中息息相关的器物。我们生活在实用、日常器物的空间里。没有工艺器物的美,我们也就失去了生活美的一大半,纯粹美的境界只是哲学家或艺术家们的事,一般普通民众最大的需要还是实用的美、生活的美与寻常的美。漆艺之美,恰恰能提供这些“民众的美”。

为民众的需要,日本政府于1974年及时制定了传统工艺振兴法律,对历史上100年以上的传统工艺采取保护与发展政策。受保护的传统工艺品有漆器、歌舞伎等12批共114个品种。实际上,早在1937年,该国就成立了“日本漆艺院”。1952年成立“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到1975年,又成立了“全国的传统工艺振兴协会”。特别是“二战”后的日本政府,实施了发展传统工艺的政策方针。年度“日本传统工艺展”与“人间国宝”评选制度等皆促进漆艺的发展。日本谚语“继续就是力量”是他们漆艺发展的最好注释。

全文阅读

对漆画艺术学理问题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大漆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漆艺媒材,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了最近半个世纪的尝试与摸索,这一传统媒材业已衍生出一个引人瞩目的当代画种——漆画,而且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中成为一个专业学科方向,充分显示出其异于其它画种独特魅力。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漆画家和漆艺教育工作者对大漆材料性能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一,再加上许多专业工作者对如何探索和发掘漆画独立的艺术语言缺乏信心,因而常常为是否坚持漆画材料的纯粹性争论不休,有的甚至以艺术的名义主张绕过大漆。大漆在中国当代漆画创作领域的失语,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以大漆为媒材的漆艺教育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的缺失。具体说,国内虽有少数院校一直在坚持大漆教学,而近些年来为数更多的艺术院校则以大漆技术难、工艺复杂、乃至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理由回避使用大漆,从而导致了渐渐疏离这一重要传统材料的总体趋势。面对这样一种局面,虽有不少漆艺专家在感到忧虑的同时,竭力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呼吁多用大漆、少用腰果漆和混合漆,但终因没有从学理层面对使用大漆的意义做出具体的阐述,所以仍然没有引起漆画创作界和教学领域的广泛注意。本文即从大漆这一传统漆艺媒介的文化属性及其所能提供的技术语汇入手,探讨如何确立漆画艺术的独立面目与创作方向问题。希望能有助于漆画画种的学理建设。

二、漆画需要文化的语境

天然大漆是我国本土古老而悠久的髹涂材料,故又名国漆。其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等,由于拥有绝缘、防潮、防腐蚀、耐酸、耐碱、耐高温等优良性能,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更令中华民族感到骄傲的是,正是在这一传统髹涂的材料上,世代相袭、前赴后继的能工巧匠们,演绎出博大精深的中国髹漆技艺,积淀成拥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漆艺文化。如今,作为一种业已进入艺术高等学府的专业门类——漆画,它在本质上是传统大漆工艺和大漆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延续。

但是,如前所述,当今的漆画教学领域,明显出现了以各种人工漆料代替天然大漆的倾向。本文以为,这种倾向必将带来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导致当代漆画与传统漆工艺的割裂,使漆画最终脱离漆文化的传统语境;一是导致漆画最终失去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徘徊在国画、油画和版画之间的一个尴尬画种。有鉴于此,我们实有必要首先从学理层面思考究竟应该如何给漆画做出一个清晰的界定,以便廓清这一画种的基本范畴和前后语境。

关于漆画,李砚祖教授曾给出过这样的定义:“漆画乃广义绘画之一种,是采取了漆为材料、因而借助漆工艺来实现的绘画。”[1] 这一界定,一头儿抓住了它的绘画性特征,一头儿抓住了它的漆工艺特质,本可以说是比较概括而明了的。可不无遗憾的是,在当下漆画创作界乃至漆画教学领域很多人的概念里,漆画却被更简单、笼统地理解为一种以漆性材料绘制的画作。换句话说,漆画不在于使用传统大漆还是人工化学漆,它的关键只在于如何去“画”。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漆画的传统漆工艺与漆文化属性。

漆画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画种,它是传统大漆工艺和大漆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延续。西汉马王堆漆棺彩画、北魏司马金龙墓彩漆屏风画等,皆是富于浓郁传统漆工艺特色的优秀古代漆画作品。不可否认,导致消解漆画之传统漆工艺与漆文化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当今广大漆画创作界普遍关注的“现代性”诉求。但对“现代性”的诉求,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将这门艺术与其传统割裂开来,相反,正如杭间教授所指出:“对于漆艺这样一门具有传统手艺特征的艺术门类来说……因为它的技术和材料特性与古代的本质关系没有改变,传统技艺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技道结合的文化内涵是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相适应的,不会轻易动摇,因此回到古代是一种传统精神的必要恪守。” [2]

很显然,作为漆画艺术之有机组成部分的传统大漆,并不能被简单看作一种可以随机拿来、任意使用的绘画材料与工具,相反,它应该被看作漆画这一艺术门类所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从大漆材料的物质属性衍生出来的漆艺技术已经延伸为文化品性,成为一种饱含着我们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运用这种传统媒材创作时,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切入到数千年漆艺文化的历史隧道,去感悟和体验东方艺术的独特价值与人文情怀。这一点,正是大漆以外的任何其它人工合成漆料所无法与之伦比的。可以说,强调漆画与传统漆工艺之间的前后文脉关系,坚守大漆材料与大漆技艺的纯正语言,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一个相对弱小的画种上树立起东方文化的身份感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漆画艺术在其他各种绘画门类中间确立其独立的品质与尊严。所以,要走出以往的观念误区,我们实有必要首先修正和补充我们对漆画概念的固有认识,以使其与传统漆工艺与漆文化相连接,成为一种文化层面的界定,而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和工具手段层面的界定。只有如此,漆画艺术才能找到自己的源头活水,才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脉与未来向度。

全文阅读

“器”的回归,“艺”的提升

摘?要:本文提出新的论题:漆器之“器”的回归并终将提升“艺”的本质。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漆器艺术现状的分析,主要结合营销学的知识对漆器艺术的发展进行思考,开拓漆器艺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再结合日本漆器的发展状况、技术资料,展开论述中国漆器衰败的原因,并逐步推论漆器回归到它原本“器”的属性,所能带给漆器存活的可能性同时这又将会给漆器传统工艺带来弥足性的发展,传播其艺术性。

关键词:漆器;传统;现代;器;价值;发展

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开始产生停滞的现象。这是由他们自身的限制性所决定:传统认知使得固守自身,逐渐与现代化科技、生产、审美产生差距以致脱轨,这就是所谓,存在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被建构和重新建构,因而并不存在一种经世不变的固化的传统的理论。传统假如失去了这种动态性质,就会沦落为遗迹或遗物。这个理论的真实性也揭示了中国大部分传统工艺的沦丧规律,而这种停滞的存在,无疑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个威胁。

1.漆器艺术

1.1?漆器的艺术性

取汁自天然漆树,加工后涂于器物上,其物称之为漆器。

漆器最早发现于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发现一只距今7000年前的木碗,上涂朱漆。以漆器的工艺发展过程来看,商周时期的漆器已镶嵌金、银、玉石;战国时期漆器更是种类繁多,酒器、食器、武器、乐器,色彩绚丽,造型精巧;西汉时期,漆器的制作更加精美,仅西汉马王堆一号、三号汉墓就出土了五百余件精品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青瓷的价廉物美,逐渐取代漆器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地位,漆器的制作转向艺术品方面发展,各种技术峥嵘出现。到了唐代,雕漆、平脱漆器十分盛行。宋、元时期的漆器以螺钿、金箔嵌贴技法最具特色。至于明、清两代的髹漆技法更为为繁复奇巧,漆器工艺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