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耻文化论文

耻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下的中西文化论文

1何谓“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1.1耻感文化观

耻感文化在中华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耻感文化的历史渊源也颇为悠久。“耻,古作,《说文》曰:‘辱也,从耳,心声。’《六书总要》曰:‘,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四书之一《中庸》中也有关于“耻”的描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翻开《论语》,孔子师徒对话,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如何做人,其中仅是对于知耻的论述就有多处。从《论语》中孔子弟子记载的孔子所言来看,孔子是以有违仁和礼为耻。儒家把耻感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耻感是成就道德理想的基本环节。时至今日,“知耻”与中国人而言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追求中的重点。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树立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准,充分发挥道德的自律作用,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入手,自发地、自觉地“以荣为荣”“以耻为耻”,进而“尚荣弃耻”,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们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知耻之心”的树立和培养,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罪感文化观

在西方社会中,“罪感文化”作为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基底,对西方人的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关于“罪感文化”,西方人对其下的定义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的文化”。这个含义也告诉我们,在一个罪感文化的社会里,人们普遍地认为,如果违背“道德的绝对标准”,就会感到罪。西方的罪感文化以基督教“原罪说”为形成基础,“原罪”教义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提出来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原罪”一词的。在基督教里,“原罪”具有模棱两可的意味并被人所责诟,但原罪说的提出却是奥古斯丁对基督教教义学和神学所作的重要贡献。奥古斯丁对“原罪”的定义是:“原罪,就是那从一人入世界,又传给众人的罪,就是使婴儿也要必须受洗的罪。”因此人类是有为善的可能性,但是后来罪介入了,产生了恶,人的善就不再完全了,这样,人的善性因为先天的原罪性而不能得到救赎。人不能靠自己来得到救赎,而必须靠上帝的救赎才可以得到拯救。

2“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冲突

2.1起源不同

若要研究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冲突,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二者形成的内在因素。儒家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而西方的罪感文化则深受的影响。各民族在起源时由于环境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差异和人类创造力潜能的不同发挥等因素,形成了初始的民族文化差异。开始时,这种民族文化差异可能很小,随着几千年来在各自地域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差异变得越发明显。“耻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这也正是为什么“面子”在东方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东方人十分在意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评论,他人眼中的自己比自己眼中的自我更加重要。“面子”一词只有简单两个字,却蕴含了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东方人最典型的社会意识。

全文阅读

从“药家鑫案”看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

【摘要】在社会上人尽皆知的“药家鑫案”的二审判决已定,此事也算是落下了帷幕。“药家鑫案”从被曝光到一审再到二审,一直都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强大的社会舆论背后,耻感文化在无形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药家鑫案” 耻感文化 社会舆论

2011年5月20日,药家鑫一案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二审。二审裁定:驳回药家鑫的上诉,维持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死刑,的判决,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在社会上成为舆论焦点的“药家鑫案”算是落下了帷幕。一起刑事案件,怎么会在全社会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在强大的社会舆论背后,耻感文化在无形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耻感文化的渊源及传承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耻感文化的国家。日本学者森三树三郎认为:中国的“耻感”文化倾向更强一些,是耻文化的发源地。①中国的耻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耻”字在古汉语中写作“”,《说文解字》中对其解释为:“辱也。从耳,心声。”②《诗经》中曾写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③在《论语》中则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④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孟子集注》中写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⑤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在对《孟子》进行注解的时候也指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⑥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耻感文化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受到学者、思想家们很大的鼓励与尊崇,甚至一度成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耻感文化流传至今,逐渐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发展到现在,从通俗意义上来讲,“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 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⑦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又有何内在联系呢?

二、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舆论,就是针对特定的现实客体,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⑧

全文阅读

论“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荣辱引领文化

论“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荣辱引领文化

泱泱华夏,文明之光映照五千载。先人们秉明辨荣辱之能,行从善如流之风,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进中华民族的灵魂,形成社会赖以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泽被后世的文化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不仅精辟阐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也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也是引领当代文化、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指针。

我们适逢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转型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多元并存,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用熔铸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人们共知共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社会风尚,正是顺应时展的强烈呼唤。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文化科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贯穿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先进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代表社会发展方向、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文学创作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要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大力推介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旗帜鲜明地批评各种不辨荣耻甚至以耻为荣的不良作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方向。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在文化阵地建设和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机构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阵地。对这些阵地要积极建设、充分利用。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以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电视文艺、网络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文化糟粕。文秘站版权所有

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创作和消费,净化文化空气,创造良好氛围。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鼓励优秀作品、抵制腐朽文化的长效机制,创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环境。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全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仅在校园,还要在家庭、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帮助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培育社会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使之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广大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在科学技术领域,要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当前,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存在一些荣辱不分、学术腐败的现象,对此,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和批判。同时,要大力宣传科技界、教育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追求真理的良好风尚。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文化领域的道德风气和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将更加蓬勃繁荣

全文阅读

论“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荣辱 引领文化

泱泱华夏,文明之光映照五千载。先人们秉明辨荣辱之能,行从善如流之风,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进中华民族的灵魂,形成社会赖以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泽被后世的文化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不仅精辟阐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也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也是引领当代文化、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指针。原创网站:

我们适逢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转型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多元并存,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用熔铸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人们共知共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社会风尚,正是顺应时展的强烈呼唤。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文化科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贯穿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先进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代表社会发展方向、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文学创作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要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大力推介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旗帜鲜明地批评各种不辨荣耻甚至以耻为荣的不良作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方向。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在文化阵地建设和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机构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阵地。对这些阵地要积极建设、充分利用。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以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电视文艺、网络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文化糟粕。原创网站:

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创作和消费,净化文化空气,创造良好氛围。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文化原创网站:产业发展,逐步形成鼓励优秀作品、抵制腐朽文化的长效机制,创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环境。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全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仅在校园,还要在家庭、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帮助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培育社会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使之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广大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在科学技术领域,要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当前,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存在一些荣辱不分、学术腐败的现象,对此,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和批判。同时,要大力宣传科技界、教育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追求真理的良好风尚。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文化领域的道德风气和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将更加蓬勃繁荣

全文阅读

论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荣辱 引领文化

泱泱华夏,文明之光映照五千载。先人们秉明辨荣辱之能,行从善如流之风,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进中华民族的灵魂,形成社会赖以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泽被后世的文化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不仅精辟阐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也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也是引领当代文化、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指针。原创网站:

我们适逢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转型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多元并存,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用熔铸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人们共知共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社会风尚,正是顺应时展的强烈呼唤。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文化科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贯穿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先进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代表社会发展方向、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文学创作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要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大力推介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旗帜鲜明地批评各种不辨荣耻甚至以耻为荣的不良作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方向。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在文化阵地建设和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机构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阵地。对这些阵地要积极建设、充分利用。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以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电视文艺、网络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文化糟粕。原创网站:

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创作和消费,净化文化空气,创造良好氛围。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文化原创网站:产业发展,逐步形成鼓励优秀作品、抵制腐朽文化的长效机制,创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环境。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全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仅在校园,还要在家庭、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帮助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培育社会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使之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广大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在科学技术领域,要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当前,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存在一些荣辱不分、学术腐败的现象,对此,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和批判。同时,要大力宣传科技界、教育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追求真理的良好风尚。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文化领域的道德风气和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将更加蓬勃繁荣

全文阅读

羞耻情绪的两面性:功能与病理作用

【关键词】 羞耻;功能;病理作用;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6-0451-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9

通常认为羞耻情绪(shame)是自我意识情绪的一种,即以某种程度的自省和自我评价为核心特征的情绪[1-4]。在这一类别下,羞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负性情感体验,自我是这种体验中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2]。

羞耻情绪对个体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一种有效的行为调控机制和动机性体验,另一方面则和心理病理症状的发展及维系有关。本文将综述有关羞耻情绪的适应和病理作用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以期更全面地勾画出其在个体社会心理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1 羞耻情绪的功能

1.1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对羞耻的关注并不多。他从人类进化角度出发,认为羞耻的体验和人类直立行走时把生殖器暴露在他人面前有关,反映的是自我暴露的危险性[5]。Lansky认为,弗洛伊德在理解羞耻功能上的贡献表现在以下2点:首先,羞耻被认为是一种防御背后的动机,和压抑有密切关系,即羞耻是一种起到警示作用的信号。其次,羞耻被看作是某种“心理大坝”,以适当的自我控制抵消渴望、冲动和驱力[6]。

全文阅读

浅析日本人的“羞耻文化”

摘 要:美国文化人类学者鲁思本尼迪・科特指出,日本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耻文化”。耻辱感是日本人的原动力,同时也是道德的根本。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耻占据着最高的地位,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行动与性格。随着农村社会共同体制度的衰退,现在日本人的耻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变得淡薄。

关键词:耻文化 羞耻 耻辱感 改观

一、耻文化

耻文化是人类文化学者鲁恩本尼迪・科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的用语,是指由于特种活动方式而具特征的文化,重视别人的内在情感、想法和自己的面子。

在多神教的日本,神、佛等意识不那么强烈,日本人强烈意识到的是世人的眼光。即,不是靠正确与否决定行动,而是凭借世人怎么想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耻文化。耻文化出现与日本的社会构造有深刻联系。在遥远的弥生时代,日本因为水稻耕作很早就形成了村落共同体,形成封闭的人伦共同体和亲密情感的人际关系。另外,德川幕府吸取了朱理学重视忠孝的道德。以家长为首,家族成员必须服从“家”,武士阶层一旦有事,要与主家断绝,被迫承担连带责任,无法形成独立的个人意志、个人的主体性。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经常操心他人,特别是共同体成员对自己行为的批评,有回避和他人不同行动的倾向,在意别人怎么想,不断和他人取得平衡,接受他人影响,即自己是否给别人带来麻烦。由于这些观点、态度、行为,形成了所谓“耻文化”的日本人的国民性。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耻”占有最高的地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羞耻都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日本每个人都很在意对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在日本的哲学里,人的心底有善行,所以把内心的冲动表现为行动时,自觉地践行道德,并且,人们积德行善,追求圆熟境界,企图去除羞耻。

二、“耻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

就像本尼迪・科特讲的一样,与西洋的“罪文化”不同,日本是以“耻”为基调的国家,日本的文化是“耻文化”。“罪文化”强调自律,“耻文化”重视他律。在“耻文化”的风潮下,个人的品行是高雅还是卑劣,行为是否正确,这些全靠他人来判断。所以日本人的行为原则是只要推测别人是怎么判断的,就以他人的判断为基准,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

全文阅读

从中西经典中看“耻罪之分”的文化根源

摘 要: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将世界文化划分为西方文化所代表的“罪感文化”与东方文化所代表的“耻感文化”,而这两种文化模式分别来源于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本文则从儒家经典《论语》与基督教经典《圣经》出发,探求中西“耻罪之分”这一现象出现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圣经》;《论语》;基督教;儒家思想;罪感文化;耻感文化

一、 本尼迪克特对“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划分

文化的概念十分宽泛,因而其定义一直以来也饱受争议。而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定义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后来的人们不断对此定义进行丰富与拓展,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划分。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这一文化模式分类方法,并且指明了这种划分方式的重要性,“在人类学对各种文化的研究中,区别以耻为基调的文化和以罪为基调的文化是一项重要工作”。[2]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所托,研究日本民族特性以制定战后对日政策,《菊与刀》一书正是由她的研究报告集结而成。因而她在书中的“罪感文化”是针对整个西方文化模式提出,而“耻感文化”所针对的对象是日本,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耻感文化”同样也符合整个东方文化体系。因此,“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重要的区别方式之一。

“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这种社会可以定义为‘罪感文化’”。[3]而本尼迪克特认为,在耻感文化中,“羞耻感”是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的强制力是维持社会秩序、劝人向善的主要力量,而非个体内心中的罪恶感。“罪感文化”中的人们看来应该是感到罪恶的行为,对于“耻感文化”中的人们而言更多的是感到懊悔、羞耻。“罪感文化”的形成与西方的宗教传统息息相关,基督教的“原罪说”让人们时刻对“罪”的概念保持自觉的省察。而东方“耻感文化”的形成则有着深厚的儒学根基,儒家学说对“知耻”的强调使得东方人有很强的廉耻观。因此,“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而《论语》和《圣经》作为东西方的两部重要经典,与这两种文化的形成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论语》与《圣经》中“耻”与“罪”的对比

《论语》是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乃至整个东方的价值观念体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耻”的思想在许多先秦典籍中已有记载,而《论语》中继承并进一步扩大深化了“耻”的概念。“《论语》共有20篇, 498章,一万六千余言,其中与耻感有关的就有58章。”[4]儒家学说认为,“耻”作为内在的道德意识,国家社会的政治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

透过现代中日社会意识的不同看中日耻感文化

摘 要: 自从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一本研究日本的著作《菊与刀》中出现了“の文化”(耻文化或耻感文化)一词,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待“羞耻”的不同观念和态度。同为东方文化,中日的“耻感文化”也有不同文化内涵,而且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 耻感文化 中日 社会意识

一、引言

《菊与刀》[1]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一本研究日本的著作。被称为二战时期美国众多战时研究中的最璀璨的结晶。原作写于1944年,出版于1946年,1948年即被翻译成了日文。尽管这本书只是作者通过与旅居美国的日裔的交谈及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的分析,并非深入实地调查而完成的一本论著,但在当时及直到现在,都受到了相当多的日本人的关注,这其中包括很多日本的社会学家、评论家。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书中的很多切中日本文化要害的观点与描述都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如“面性”(两面性,即二元论)”、“の文化”(耻感文化)等。因此,被誉为“比日本人还要了解日本人”的著作。由于“の文化”一词的问世,人们开始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羞耻观进行研究分析。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懂礼仪、知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核心标准。“の文化”(耻感文化)对于日本社会而言,也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日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这些观念在日本人日常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及为人处世中得以体现。日本文化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么刚才所提到的“耻感文化”是否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呢?或者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无关联呢?

二、关于中日“耻感文化”

1.中国是否存在“耻感文化”?

耻感文化(“の文化”)一词是露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一个侧面的解释和概括,那么中国文化中是否存在耻感文化呢?

全文阅读

当代中国的耻感淡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耻感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伦理道德的根本,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追求荣誉、远离耻辱的精神力量。耻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的伦理精华。中国现如今处于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各方的消极因素作用影响,当代社会耻感淡化,道德状况令人担忧,某些领域与行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人们的失德行为也逐渐增多。从耻感的内涵为着手点、通过分析耻感淡化的原因,深刻探究耻感道德淡化的解决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耻感淡化;原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26-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与和谐发展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以利益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割裂、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和规范标准的混乱、消极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代社会耻感淡化,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探究耻感淡化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路径势在必行。

一、耻感的内涵

(一)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耻”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早有明确的记载。“耻,古作■。”《说文》曰:“辱,从耳,心声。”。在中华的伦理文化当中,历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将人的羞耻感作为重点的培养,并将羞耻之心看作道德的根基,其中以儒家的研究为代表,耻感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台湾学者朱岑楼先生的研究向我们展示,《论语》中充满着强烈的耻感取向,四百九十八章中,与耻感有关的共计五十八章。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知耻”、“明耻”、“远耻”是道德的起点,更是追求道德的最高体现。孔子在论语当中提到的“智、仁、勇”建立起最初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强调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另一位儒家代表孟子在他的道德体系中,将“耻”置于人性本体和德性根源的重要地位。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人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四种德性发展的萌芽。作为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荀子也认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法家将“礼、义、廉、耻”当作“国之四维”。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德目中,成为众多伦理家与思想家研究的道德问题[1]。

(二)耻感的时代内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