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其本质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
艺术,既是学校教育很好的切人口,又是学校教育最终的归宿点。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一切工作都达到艺术化。课堂教学艺术化、德育艺术化、后勤服务艺术化……艺术化永远是学校教育最高的追求。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从广义上讲,都是艺术活动。 “艺术让人成为人”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但更多的是一种办学的追求或教育的理想。它对目前人文缺失、过分追求名利的社会,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当前国际上呼吁人性回归的教育大潮流。
一、“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内涵
“艺术让人成为人”,作为一个概念,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纳罗与迈阿密大学教授特尔玛.阿特休勒合著的人文学通识读本:《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一所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培养有特色的合格人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枫泾中学是一所以美术特色见长的艺术类学校,近几年来,它走出了以单纯地追求艺术形式、艺术成果为目标的办学模式,从大艺术观的视角,不断审视其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提出了“艺术让人成为人,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该理念自学校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艺术中学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艺术让人成为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艺术让人成为懂得审美的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形成是人不断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因为要发现真理,要揭示现象的规律性联系,他就必须做到美感和思维的统一。美感一经进入人的意识,便会帮助人们比较顺利地去解决各种问题。
2.艺术让人成为完整人格的人。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曾提出艺术教育两大目标:一是教人用艺术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二是破除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引导人由苦恼的世界走进幸福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和爱的世界。所以,艺术对于完整人格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艺术让人成为充满智慧的人。科学是从艺术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东西;艺术才是人生在世的原初经验。科学家的创造常常从艺术中吸取灵感。有的学者认为,美是一种高水平的真。所以美和真时可以转化的,艺术和智慧也是相通的。
由于当代文化艺术活动的辐射与普及,作为主体的艺术家成为社会公众人物,已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传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艺术家全面而直接的呈现,使其文艺作品、思想言论、道德操守或是个人魅力等方面得到公众的首肯或关注,随之媒体继续予以频繁报道与曝光,令其社会知名度迅速提升,公众形象得以形成,这就促使这部分艺术家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成为社会公众人物。
这种艺术家的公众化趋势,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艺术家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众多艺术家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将在满足大众的文化及娱乐需求、提升大众审美素质与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大众在文化艺术生活中有着更多的需求,对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操、创作动态、逸闻趣事的关注,便成为人们主动地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表现,甚至成为具有文化产业特性的后艺术活动,直接影响与刺激着文化消费。其次,现代媒体的发展为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任何艺术家的信息经由媒体的传播,便会获得极大的增殖,以致可以覆盖地球的每个角落;再次,“审美互渗”效应的拓展,使得艺术家也要更多关注大众的审美文化需求与口味,在与大众进行的大量互动式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精神启发与经济效益,同时也就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与感染力的公众人物。
当艺术家成为公众人物,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艺术平台的扩展,经济收益的增加,社会地位与知名度的提高,精神欲求的满足,都将促进他们事业的继续上升。公众影响的放大与辐射,使得艺术家在社会公共空间里具有了一定的公众凝聚力,其言行也表现出较强的公众导向性与感染力。因此艺术家就需要更为严谨的自律和内在素质的提升,以使自身形象、作品等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要具有较高的精神意趣,持续地为大众奉献新颖的作品和有益的信息。但是,公众形象也可能导致艺术家陷入无奈的境地。关注度的上升,使艺术家更多地处于公共空间之中,工作、生活甚至于个人隐私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公众面前,私人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隐私遭到偷拍、跟踪、曝光,行为与言论被曲解攻击。尤其当代媒体具有将信息无限放大的功能,微小的疏忽就足以造成数倍的负面影响。
艺术家成为公众人物,就要对社会有所担当。艺术家为社会公众所瞩目,大众对于知名艺术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值,因此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需要包含着对社会与公众的责任感,即应首先考量其艺术价值以及思想价值,把握其能否为社会文化建设留下可贵的、新颖的元素,同时应适当调动艺术作品中的娱乐因素,以满足大众对于娱乐文化的需求。正是大量的具有浓郁娱乐色彩的艺术作品,为文化市场带来大活力,并能够通过市场的活跃以及与不同国家、地区艺术的交流与贸易,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在把握艺术的审美精神内涵与娱乐化元素时,艺术家理应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以使大众的审美精神需求与娱乐文化需求均得到满足,实现对社会与大众的文化担当。
艺术家成为公众人物,更要对自身的道德操守予以更多的审视和自律。当一个人为大众所瞩目,其道德操守必将成为关注的重点。由于公众形象一般应具有积极进取的社会价值的表征性意义,因而艺术家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甚至是私生活,也会成为人们的谈资,艺术家便不由自主地成为社会道德水准评判的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和具有类比价值的对象,即使你不乐意也将无可奈何。以怎样的道德水准公示于众,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高下,同时关系到给社会公众带来怎样的影响力和导向性。因此,艺术家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应当时时审视自身的道德操守,力求以正面积极的形象为世人树立榜样,避免由于自己的行为不端与道德失衡,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只有在不断的自审与自我规范中,方能恪守社会公德,确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艺术家成为公众人物,就应当接受社会的公众在艺术的审视、评判与道德等方面的监督。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作为公众人物的艺术家在每一件新作问世之后,都要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批评,甚至是一些偏激、苛刻的言论。艺术家当然难以保证自己的每件新作的水准均能够超过原来的作品,但是作为艺术家,特别是已经获得较大声誉的艺术家,理应从纷繁的批评中理清思路,保持对艺术事业始终如一的神往与忠诚,严谨地对待每一次新的尝试。如若创作受挫,走了弯路,或者在言行举止等方面出现差池,就应接受社会的批评与监督。即使遭遇冷嘲热讽或激烈斥责,也应安然冷静地面对,并通过积极的自省与反思获得新的启示。
艺术家成为公众人物,还应以各种形式回馈社会。艺术家在获得巨大社会声誉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广阔的艺术平台,其社会形象的上升与经济利益的增长均与社会认同及大众追捧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应当达观地看待个人财富,它既来自于自身的才智与奋斗,也得益于社会与大众建立的平台和提供的机遇。艺术家不妨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来营造自身与大众的关系,适时地回馈公众,包括更多地参与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与公共性的文化服务,积极投身慈善事业,通过赈灾捐助、创办慈善事业、建立资助基金等方式服务于社会与公众。
当作为公众人物的艺术家接受来自公众的评价和监督时,人们也在考量着社会公共平台、大众价值判断的理性尺度与道德水准。公正、健康与和谐的公共空间,是公众人物得以施展才智的平台,也是社会精神文明水准的重要体现。公众可以通过艺术评论的形式对于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判,其言论经由现代媒体的传播,能够使艺术家迅速得到大众的回馈,在完成与大众交流与互动的同时,获取有益的启示。公众还将对艺术家个人品质、道德操守、行为话语、公共形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正是有了这种监督,方能促使艺术家在公共环境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充分发挥其艺术创造才能。当然,大众也应以一种理智宽容的态度来评价艺术家,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应以尊重艺术家的劳动为前提基础,过于极端、缺乏公正的一味热捧或责骂,不仅对于艺术家是一种灾难,也无益于和谐的公众文化环境的建设与拓展。
摘 要:成人教学艺术贯穿着成人教学的始终。成人教学艺术在超切审美、升华情感、引领精神之后,其最终旨归指向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即提升成人的公民素质。
关键词:艺术;成人教学艺术;公民素质
艺术是美的,艺术具有魅力。成人教学艺术也是美的,也具有魅力。“魅力”确是一种能够被人们真切感受到并被它强烈吸引的力量。成人教学艺术就是具有如此强烈吸引力、感染力和诱导力的寓教于乐的创作,能使成人在愉悦中学到知能得到发展,因而人们赞赏成人教学艺术能打动人的力量,并探求它的无穷奥秘。
一、成人教学艺术超切审美
无论是成人教学艺术研究还是成人教学艺术实践,目前人们都毫不犹豫地把审美性作为成人教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把培养成人学习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作为成人教学艺术的直接功能,于是,审美性成为成人教学艺术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从成人教学艺术内涵的确定到成人教学艺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氛围的设置、效果的评价等等,都要包容并体现审美性,仿佛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成人教学审美就没有成人教学艺术。
表面看来,这种成人教学艺术审美观似乎可取,但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成人教学艺术确实具有审美功能即能给成人以美的享受,但在艺术具有的许多功能中,审美功能只是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其它功能发生作用的中介。也就是说,审美只是一种对美的感受,所反应的只是成人感观上的享受,它仅仅停滞在低级的心理甚至是生理层面,而没有升华为一种内心体验,没有达到一种高级的精神境界。康德在其名著《判断力批判》中最终把艺术分成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其中,快适的艺术只是一种单纯以感官享乐为目的的游戏,而美的艺术确有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种合目的性不是靠感官享受而是靠反思判断才能达成。这说明艺术仅仅具有审美功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审美功能而使其它功能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艺术仅仅给人以感官的愉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或生命的升华。鉴于此,我们认为,通过表现成人教学过程中的美好事物之美来满足成人感官需要的教学艺术,只能算是快适的成人教学艺术,表现出的也只是成人教学艺术的浅显之魅,这是我们所要摒弃的;而通过美好的成人教学过程启迪成人的思想或升华成人的生命的教学艺术,才是美的艺术,表现出的则是成人教学艺术的深层魅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可见,成人教学艺术的本真追求是使成人在愉悦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与升华。
另一方面,成人教学艺术超切审美也是由成人教学主体的特殊性决定的。鲁迅曾经说过:“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可见,艺术的产生还得看欣赏者的个人条件,如经验、知识、需要、兴趣、人生观、文艺修养等等。那么,就成人而言,他们在这些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或优势(丰富的经验资源、成熟的人生观、一定的文艺修养等),因此他们能够在对话与理解中提升自己对知识经验的筛选与内化能力,并在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的作用下倾向于自我导向学习,成人的这些特性就决定了他们在成人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中,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欣赏者,而且还是积极地参与者和创造者。也就是说,在成人教学艺术活动中,成人并不仅仅停滞在审美层面,而且还深入到创造美的层面。
正如接受美学学派所认为的,文学创作的实现要经过三个环节;由生活到作家,由作家到作品,再由作品到读者;读者并不仅仅是欣赏者,因为文学作品只有在他们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可见,成人教学艺术的产生离不开成人伴随着他们已有的经验、知识等的参与和创造。
摘 要: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随着成人教学艺术和网络教学的发展而进入研究 者视野的。本文通过对成人教育教学艺术、远程教学相关概念的简单释读,尝试性地给成人 远程教学艺术下了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其研究价值分别作了试 探性的分析,以期为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成人教学;远程教学;教学艺术
收稿日期:2006―11― 20
作者简介:魏代君(1982―),女,山东省临沂市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 育学院2005级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成人教学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相结合所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 域。毋庸讳言,人们对成人教学研究长期习惯于偏重对成人教学“科学性”的探讨,而对于 成人教学“艺术性”的研究则明显不够。尤其是在成人教学理论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更是有 目共睹。在这个由计算机编织的网络时代里,随着成人远程教学的发展,成人教育教员不仅 要科学地更要艺术地进行远程教学,以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一、相关概念的解读
1.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是什么?其本质内容又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同的学者都 有着自家的看法。在笔者所收集到的论文、著作当中,对这一本质问题就有如下几种有代表 性的表述。徐荣远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成人学员的身心特 点,遵循成人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图像等,充分发挥情感教 育的作用,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①季爱君认 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其功能上的超脱性,即成人教学艺术超切审美、升华情感、 引领精神,最终提升成人的公民素质。②秦发盈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本质在于把成人教 学艺术看作是师生间的交流,在于教学中教师和学员的互动。③
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是在美的原则的指导下,成人教育教员极其考究地进行成人教 学活动,从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的:首先,成 人教育教学艺术更偏向于静态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求艺术性。其次,既然冠 以艺术之名,美的规律、美的原则必须遵守,这样不易于脱离美的轨道。这就要求成人教育 教员在进行成人教学活动是要十分考究,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效果。最后,每位教员对成人 教育教学艺术的理解与实践不同所自成的教学艺术风格也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中国商业摄影界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美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后转行摄影,从业8年,并与百事、卡西欧、西门子等众多知名品牌以及林志玲、周迅、黄晓明、赵薇等知名艺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就是上海盛荣广告制作有限公司摄影总监孙乐。
在很多人眼里,孙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艺术家,在在他自己看来,成为摄影师确实是令他最欣慰和振奋的事情。如果说与摄影的结缘源自于热爱,他幸运地将这种热爱变成了职业、事业甚至是生活。
文化高度决定艺术高度
从事商业摄影8年来,孙乐越来越意识到摄影师不仅仅留于技术层面的把控,如果一个人想要学习摄影技术,六个月的时间他便可以掌握这些技巧,但是与摄影相关的一些文化积淀更应该是摄影爱好者学习的重点。
比如人文学科的一些知识,文化史、艺术史,这些往往比技巧技法更加重要。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往往不是靠技术参数去衡量他的艺术成就,因为硬性的指标参数很容易被学习,归纳和仿效。摄影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在于其体现的人文关怀、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技术参数本身逐渐变成了艺术创作的基础,而文化这个附加值才是作品赖以流传的点睛之笔。所以孙乐一直坚信一个出色的摄影师,除了应该具备本国文艺历史的文化底蕴,更应该放宽视野去体验发达国家的人文环境,并且着重研究如何将人文环境与作品巧妙的结合,这才是摄影的灵魂。
登峰造极的大胆创意
孙乐在平面广告拍摄中不断追求光影对拍摄物的呈现力,如今他已经拥有了众多弟子。
但他对此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琢磨摄影执行过程中容易遇到的技术壁垒。不断的寻找技术革新的方法,直到有一天他异常兴奋的看到了一张“不可能实现”的平面拍摄作品。
曹忆南,艺号阿易,生于1958年,现为北京诗词、书画多个协会之成员。
欣赏曹忆南的积墨山水画,造化在手,心远无穷,质沿古意,文变今情。独辟蹊径,堪为上品。给人既气势滂沱又耐人寻味的感觉。
曹忆南先生祖籍江苏常州,祖辈以“忆江南”之意,为余立名盼不忘江南故土,望不舍南国灵性。“”的年代他生于北京,长在北京,生活在北京的曹忆南对北方的山山水水都情有独钟,笔下创作的全是北派山水。受家庭的影响,自幼喜欢书画,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小学时就开始速写、素描、几何形体的静物写生,为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得以李可染、梁树年、白雪石、钱松堑却笫Φ那状,受益匪浅。曹忆南勤奋好学,作品吸收了北宋范宽,南宋李唐,元代王蒙等一些大家的山水画内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纵观曹忆南先生的积墨画作品,每幅都是山川秀美,烟云飘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他牢记李可染大师教诲:“在小纸上能创作大作品,在大纸上能创作小作品”。既要画出山水画的大气、大势、厚重感;又要正确处理好层次、构图,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用墨层次分明,用水分出五色,局部以染代皴,结构章法讲究。每幅作品的创作都是遵照恩师所教,在纸的中间起笔布局,巧用积墨,层层追加,画中的积墨更显丰满。先勾勒出山石的外轮廓及轮廓内的道道纹路,以“苍润“之墨,“游离”之锋毫,再以峰峦边缘向下运笔,取其劲锐之气及枯毛之趣。每道横纹间留出间隙,以显凹凸感。深重部分以较整的墨块切割,最后用淡墨、罩染,将各个部位凹凸变化统一在整体的结构之中,使整幅作品体现出苍润浑厚的情怀和神韵飘渺的意境。
绘画不仅是曹忆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且他书法、篆刻兼攻,学生时期他就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参加工作又从业篆刻,更是如鱼得水,当时深得柏涛、李文新、砚波、刘铁宝等大师书法篆刻艺术之熏陶,甚至于手把手的指点。
曹忆南先生认为,书法创作只有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传达出独到的学养、品性、胸怀、报负等精神内涵,才能自出新意。死守古人的笔法点画,只能是优孟衣冠,徒有形貌。他师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逐怪,融入了激越的情感,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寄托着独特的心志,演绎着独到的见解,在墨色的燥润浓淡、字形的大小端正,用笔的疾涩方圆,章法的疏密虚实中挥写着人生感悟和审美情趣,达到了风神与骨力兼备。手下的每幅作品不做剑拔弩张之笔,不取轻佻巧媚之态,而已内敛含蓄,从容安详为尚,古朴而典雅,鲜活而灵动,翩然欲飞,意气飘扬,保持着书法线条书写的自然与流畅,有高雅的神韵气质,脱俗的风格品质。
数十年来曹忆南先生坚持挤时间操刀不止,方寸之内,气象万千,拿起石料与刻刀一发不可收,在篆刻的艺术世界里如醉如痴,尽情的发挥着自己的想象。一方方精美大气的印章脱手而出,并连连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也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一封封约稿信和亲朋好友的慕名求印。
曹忆南先生的工作忙碌紧张,仍每天坚持早起两小时,晚睡两小时,习字绘画不止。几十年的良好习惯和爱好,把他锤炼出沉稳内涵,不事张扬.高调办事,低调做人的性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摒弃浮华,潜心艺事,不计得失,以画会友。我们相信,曹忆南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会不断走向新高度.收获新成果。
当新课改的浪潮席卷全国时,各地区学校、教育机构、专家、学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实验,但在关于特长生培养方面的研究却涉及较少,研究者对音、体、美特长生的研究难免过于单一,而且没有深入挖掘,没有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没有总结出一整套探索特长生教学规律的措施.
笔者一直担任美术、音乐班级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就本校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能使其具有推广的实用价值.
经过调查,我发现现在课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堂现行的教学模式不满意;
2.学生回答课堂提问的主动性较差;
3.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满意.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确立了艺术班高考数学“旋梯”教学模式.
艺术班旋梯教学模式预设为:每节课时间45分钟,前15分钟完成导学案前8个填空题,16-25分钟教师讲解本节知识点(知识点的来龙去脉),26-40师生共同完成本节两个例题(涵盖所讲的知识点),41-45分钟写本节知识点的体会.每天晚自习复习当天的主要知识点(以小练习形式呈现)和预习第二天要讲的知识点,每周周练巩固本周知识点和纠正典型的错误,每月月考拉网式再复习,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形成能力.(2)导学案体现旋梯: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螺旋式的上升,注重基础,注重反复,注重递进,导学案设置前6个填空题注重基础,反复(高考题的前8题难度),7-8填空题稍微难一点(高考题的9、10、11、12难度),两个例题以题组形式呈现或递进难度的两问或三问,相当高考题的15、16、17题难度.每节课导学案习题难度设置两个梯度,每周内试题难度逐渐加深共设置5个梯度.(3)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填空题的前六题学生自己解决,要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填空题的7、8两个小题有点难度要求同学之间能够合作讨论完成,例题要求师生共同合作讨论完成.
摘 要:美学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在开始注重素质教育的提升,有更多人关注美学教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重视其在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本文从美学教育出发,分别从学生思考能力、情感、人生境界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美学教育;艺术人生;审美意义
一、引言
大学阶段是大部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长时间学习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个人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了鲜明个性,确立了伟大理想,务求服务于当代社会,体现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伟大理想。不过细究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各学科的不同类别均有明确的划分,虽略显繁琐却繁中有细,这对于我国目前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目标相悖,却难以避免。美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学教育的开展对完善教育系统有重要意义,也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积极影响。
二、人类精神特性简析
美学教育的关键就是对人类精神特性的探索,这也是美学教育本质得以凸显的关键,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这更是大学生掌握学习教育的核心所在。从人类本质特性方面分析,现在除了美学教育与人文素质相关联之外,其他的辅助课程都鲜少涉及此类问题。具体专门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是人,应是认清并永葆人类精神活动特性,而所有专门的知识学问不过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
所以对人类精神本性的探索才是追根溯源,才能获得对所有专门知识的最根本的理解。若只是注重事物客观方面,而忽视对人的主观方面探究,就会本末倒置,不利于大学生未来人生方向的确立,无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尤其是处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渐发达的社会中的人们更易被外物所左右,更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淹没在滚滚的商品潮流之中,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创造的本性。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皆来源于精神特性,对自身的认识。人在社会活动中,一直处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从实践中磨练意志,发现人性之美,发现自然之美。人类在此循环过程中,创造丰富物质资料,并进一步达到精神需求的满足。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其本质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
艺术,既是学校教育很好的切人口,又是学校教育最终的归宿点。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一切工作都达到艺术化。课堂教学艺术化、德育艺术化、后勤服务艺术化……艺术化永远是学校教育最高的追求。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从广义上讲,都是艺术活动。“艺术让人成为人”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但更多的是一种办学的追求或教育的理想。它对目前人文缺失、过分追求名利的社会,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当前国际上呼吁人性回归的教育大潮流。
一、“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内涵
“艺术让人成为人”,作为一个概念,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纳罗与迈阿密大学教授特尔玛.阿特休勒合著的人文学通识读本:《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一所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培养有特色的合格人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枫泾中学是一所以美术特色见长的艺术类学校,近几年来,它走出了以单纯地追求艺术形式、艺术成果为目标的办学模式,从大艺术观的视角,不断审视其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提出了“艺术让人成为人,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该理念自学校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艺术中学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艺术让人成为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艺术让人成为懂得审美的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形成是人不断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因为要发现真理,要揭示现象的规律性联系,他就必须做到美感和思维的统一。美感一经进入人的意识,便会帮助人们比较顺利地去解决各种问题。
2.艺术让人成为完整人格的人。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曾提出艺术教育两大目标:一是教人用艺术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二是破除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引导人由苦恼的世界走进幸福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和爱的世界。所以,艺术对于完整人格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艺术让人成为充满智慧的人。科学是从艺术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东西;艺术才是人生在世的原初经验。科学家的创造常常从艺术中吸取灵感。有的学者认为,美是一种高水平的真。所以美和真时可以转化的,艺术和智慧也是相通的。
艺术教育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让人成为人”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它对目前人文缺失、过分追求名利的社会,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国际上呼吁人性回归的教育潮流。
“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内涵
“艺术让人成为人”的概念,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纳罗与迈阿密大学教授特尔玛・阿特休勒合著的人文学通识读本:《艺术:让人成为人》。它是现代教育最终的追求。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艺术中学树立“艺术让人成为人,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艺术让人成为懂得审美的人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生命只有诗化了,才能使栖居成为现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学生即使将来不从事艺术创造活动,也需要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修养。因为要发现真理,要揭示现象的规律性联系,需要做到美感和思维的统一。
艺术让人成为完整人格的人 近年来,人们对审美心理的探究已经初步揭示出,审美将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使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能兼顾整体,而并不损坏整体的有机统一。所以,艺术对于完整人格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艺术让人成为充满智慧的人 据研究,艺术中的形象思维可以促进科学思维中的形象组合,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扩展思维的领域,有助于推进自由与创造的能力。因此,艺术和智慧也是相通的。
艺术让人成为富于情感的人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是以情感、想象、创新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特殊的方式。通过美的情感体验能让学校教育成为一门艺术。“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内核永远还是“美的情感体验”。抓住了这一核心,也就抓住了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切入点。
“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