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超声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技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乳腺癌超声诊断技术进展

【摘要】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准确的诊断是其治疗及预后的基础。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近年来,二维灰阶超声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超声造影技术、三维超声技术已愈发成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B-flow技术以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等新诊断技术也逐渐被应用,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对乳腺癌超声诊断的常用方法及新技术进行了综述,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诊断; 新技术; 进展

【Abstract】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women,the incidence rat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accurate diagnos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A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the ultrasound diagnostic technology is also in progress.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of two-dimensional gray scale ultrasound,doppler ultrasound,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ultrasonic scattering imaging,B-flow technology and ultrasonic firefly imag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cancer.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ies of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value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Ultrasound diagnosis; New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CM Hospital of Feicheng City,Feicheng 2716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49

近年来,中国癌症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已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乳腺肿块有良性、恶性之分,准确的诊断对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影像方法之一,适用于各年龄女性及孕期女性的乳腺肿块的检查诊断,尤其对钼靶不容易诊断的致密型乳腺肿块更有诊断优势[1-2]。现就乳腺癌超声检查现状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1 二维灰阶超声技术

全文阅读

浅谈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68-01

20世纪70年代中期相关领域开始探讨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得到了实现,三维超声成像目前有3种成像模式,即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及多平面成像。三维超声成像的基本步骤是利用二维超声成像的探头,按一定的空间顺序采集一系列的二维图像存入二维重建工作站中,计算机对按照某一规律采集的二维图像进行空间定位,并对按照某一规律采集的空隙进行像素补差平滑,形成一个三维立体数据库,然后勾划感兴趣区,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好的三维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所含的信息量大,对组织结构的分辨力更强更直观。三维图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维图像质量的好坏,即三维超声目前仍未摆脱二维超声。

一超声诊断技术

脉冲回波幅度法:凡利用脉冲超声回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机体组织解剖结构情况的技术都属于脉冲回波幅度法。应用于临床的包括:①A型幅度调制型。以波高表示回波幅度,反映机体组织空间一维信息;②B型亮度调制型。以亮度表示回波幅度,反映机体组织二维信息,提供机体组织的切面图;③C型以亮度表示回波幅度,反映机体组织二维信息,但其提供的是机体组织等深的平面图;④F型以亮度表示回波幅度,反映机体组织二维信息,即机体组织可变曲面(flexible)图;⑤M型以亮度表示回波幅度,但它提供的是组织界面的时间活动曲线;⑥三维显示利用许多二维平面图组成三维立体图,由于成像速度不同,分为静态三维、动态三维和实时三维。

多普勒法:利用多普勒信号传递机体组织运动信息的技术都属于多普勒法。一般分为 :①D型利用多普勒频谱图获取组织空间一维的运动信息。此型分为连续波多普勒(CW)、脉冲波多普勒(PW)和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HPRF)3种工作方式;②CFM型彩色血流图反映机体组织的二维运动信息。此型除了经典的CDFI外,还有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CDT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和彩色方向能量图(DCA)。 其他包括谐波成像、超声CT、声全息和超声组织定征。

二超声诊断仪的分类

依照传送机体信息的类别分类可以分:①B超诊断仪:这是一类以B超模式为主的超声诊断仪。视临床的需要可加配M型或A型,主要了解机体的解剖学信息。一般又称“黑白B超”;②多普勒诊断仪:这一类主要是以多普勒原理组成的超声诊断仪,有胎心仪和频谱仪;③彩超 这是以B模式和彩色血流图结合的双工系统,并可有M型、D型等其他超声诊断模式,既可了解机体解剖学信息,又可了解运动学信息的设备。

按临床用途可分:①心脏机 心脏专用彩超,一般配相控阵探头,并有CW模式、对比谐波、心脏组织谐波和丰富的心功能检测和评估技术;②腹部机 腹部用彩超机,主要用于腹部和妇产科检查,一般要求兼顾检查表浅器官。所有这类机要配有3.5MHz,R50/60的凸阵探头和线长小于50mm频率在7.5MHz以上的高频线阵探头,具有能量图、腹部组织谐波图、高分辨率的B型图和腹部、妇产科和小器官所需要的测量软件;③眼科用彩超 主要用于眼科检查,要求有线长小于35mm频率高于10MHz的线阵探头,具有A型和眼科测量软件;④多用途机 适于全身有关部位的检查,主要包括心脏、腹部、妇产科、小器官和头颅。

全文阅读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57-02

超声医学是将物理学、医学和电了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由于超声诊断技术采用的超声波是频率在20KHz以上的机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能量集中、方向性强、贯穿本领大等优点,且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不像X射线具有累积效应,与X射线不同,超声能量还不足以引起危险的电力损害。因此,超声诊断具有安全、价廉、可实时动态成像的优点。超声影像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与X-CT,MRI,RN I相比有其独到之处。

1超声诊断技术发展简史

超声诊断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与超声成像设备的进展密不可分。1942年,奥地利K.T.Dussik使用A型超声装置,用穿透法探测颅脑;1954年,B超应用于临床,同年M型用于检查心脏;1955年,PPI型作直肠内的体腔检查;1956年,多普勒效应原理用于超声诊断并在1959年研制出脉冲多普勒超声。到1990年,超声成像先后采用了扇形扫查法、电了扫描法、相控阵扫描法以及灰阶显像、BSC技术的图像后处理,同时实现了超声实时现象,使超声图像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1983年彩色血流图,1990年3D扫描器的研制成功,使超声成像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ATL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全球数字化超声诊断系统后,使超声诊断的水平跨上新台阶。

2临床上应用的主要超声诊断仪器类型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超声诊断仪器繁多,互有交叉。但从接收信号的特点上看,应用的都是回波法。

2.1回波幅度法

回波幅度法接收的是生物组织声学界面形成的反射回波,回波频率与入射波相同。按成像方式可分为一维A型和M型,二维B型、C型、F型、伪彩,三维3D立体图。

全文阅读

超声检查新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影像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近年来出现的超微血管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三维全容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提高了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获得临床的认可,在乳腺疾病诊疗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肿瘤;超微血管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全容积成像;高频;彩色多普勒

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统计数据显示诊断为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为45~55岁,比西方女性更加年轻[2]。本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应用于乳腺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3种。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乳腺超声检查日益成为临床医生必需的辅助手段之一,在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乳腺癌的生长需要足够的血液供应,而肿瘤新生血管及微血管是乳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肿瘤侵袭及转移等恶性生物行为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是用彩色图像实时动态地显示血流方向、探测相对速度的一项技术,它能探测的参数包括血供及分布情况等,CDFI显示的血管是管径>0.2mm、流速相对较高的血流信号[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彩色多普勒可反映乳腺肿块血供特点,但仅能检出一些较大血管,无法显示血流速度较低的微血管。超微血管成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又称魔镜成像,通过彩色多普勒原理,提取微血管与正常低速运动组织的差异,实现低速血流和微小血管的检测,并且可有效减少组织运动杂波的影响,无创显示微细血管[4],SMI可显示最低速度0.8cm/s的血流,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5]。按照Adler的血流分级,0、I级为良性,Ⅱ、Ⅲ级为恶性,良性肿瘤大部分为非血管依赖性肿块,少血供或无血供,血流信号也可呈星点状;恶性肿瘤由于乳腺癌细胞能大量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新生血管大量形成,因此彩色多普勒呈现乳腺癌肿块内的血管走行与形态极不规则、紊乱、各个血管相互融合,广泛形成动静脉短路。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与CDFI相比较,SMI检测肿物的微血管效果更好,SMI与BI-RADS联合检测可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物的诊断效能[4-6]。

全文阅读

超声造影技术在腹部急诊外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在腹部急诊外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超声造影在外伤急诊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以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腹部急诊外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实用性。结果 超声造影对于急诊腹部脏器损伤诊断率为100.00%。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对于腹部急诊外伤的诊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超声造影;腹部;急诊;外伤;诊断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腹部急诊外伤检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超声造影在外伤急诊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以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腹部急诊外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实用性,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腹部外伤急诊患者66例, 其中男42例, 女24例;急诊时间0.5~48 h, 平均时间(13.25±10.51)h;年龄24~77岁, 平均年龄(45.12±10.35)岁。

1. 2 方法 应用GE公司LOGIQ E9和飞利浦公司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7.0 MHz。首先行常规超声扫查, 然后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并记录血流参数, 如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等[1]。造影剂选用Bracco公司生产声诺维(SonoVue), 使用前注入5 ml生理盐水振荡混匀, 充分振荡均匀后以团注方式经肘部浅静脉注入, 造影时每次抽取1.2~2.4 ml溶液经前臂浅静脉快速注入, 随即快速推入5 ml生理盐水冲管。实时观察肝脏的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或脾脏、肾脏的动脉相及延迟晚期相[2]。造影过程中均用超声仪器同步全程DVD录像并存盘。得出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及相关影像检查对照并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本文脏器损伤程度参照者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及中国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3, 4]。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专科医师独立阅片诊断, 若诊断不一致时重复操作, 细致分析并协商确定。

2 结果

在所有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66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中, 52例患者得到手术或者介入检查(动脉插管造影)证实。另外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平稳, 行保守治疗, 在治疗后, 经腹部CT检查、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发现患者的腹部损伤范围发生缩小, 而且超声回声逐渐恢复。这些检查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对于急诊腹部脏器损伤诊断率为100.00%。见表1。

全文阅读

超声技术在部分性葡萄胎诊断中的误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B超在部分性葡萄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经刮宫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为部分性葡萄胎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与超声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诊断18例部分性葡萄胎病例中,超声误诊6例,漏诊2例。结论:B超是目前诊断部分性葡萄胎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只有不断提高B超诊断技术水平,有效地将临床资料结合综合分析,减少误诊和漏诊,才能更好地给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部分性葡萄胎 误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ype-B ultrasound applied to PHM diagnosis.Methods:From June 2007 to 2010 there are 18 cases of PHM in our hospital,out of which 6 cases are wrongly diagnosed and 2 cases are missed.Conclusion:Now Type-B ultrasound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PHM.Only if we mak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ype-B ultrasound,we can reduce the chanc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Besides,we will ha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y fully using clinical data.In this way,it will supply some help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Llultrosongraphy;Partical hydatidform mole(PHM);Misdiagnosis

B超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无电离辐射影响、可重复性好且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诊断各种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更新,对滋养叶疾病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更加准确、有效。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经刮宫术病理报告为部分性葡萄胎患者18例,术前均采用EUB 2000型超声影像仪进行B超检查,使用探头频率为3.5MHz,在膀胱适度充盈下,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于耻骨联合上做多切面扫查。

结 果

全文阅读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我院诊断的231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共254处病灶。分别使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231例患者进行诊断。以病理组织诊断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结果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微小癌指病灶最大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癌,由于其病灶小、临床表现不具有特殊性、与其他多种甲状腺类疾病并存等原因,临床检测或诊断难度较高[1]。我院分析探讨了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我院诊断的231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共254处病灶。231例患者中男164例,女167例。年g18~68岁,平均(31.84±6.22)岁。254处病灶中有125处位于右侧甲状腺,113处位于左侧侧甲状腺,16处位于峡部。

1.2方法 常规超声: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区,调整仪器为甲状腺成像模式和适宜的频率、增益等。再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多层面连续扫查,观察目标结节的特征,存储图像[2]。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采用法国声科E成像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区,调整仪器为甲状腺成像模式和适宜的频率、增益等。再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多层面连续扫查,观察目标结节的特征。启动弹性成像程序,探头与皮肤垂直,扫查结节、结节周围组织,尽量避开气管、大血管和粗大钙化灶。探查过程中对探头施加一定的外力和2~4次/s的轻微抖动,当屏幕上图标显示为为绿色并稳定持续2 s以上后,获取超声弹性成像图像[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

全文阅读

中等卫校超声诊断技术实践技能教学研究

【摘 要】探讨实践技能教学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来评估教学效果,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占35%,及格率达100%,100%的学生表现出对实践技能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要求。实践技能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自主性显著增强,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 超声诊断 实践技能教学 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对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在卫生职业教育中体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趋势,培养高素质及高技能型医技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必不可少。随着医学影像超声诊断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型的超声诊断设备不断更新,传统的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始终是基础的实践技能之一,对学生的基础实践技能掌握的培训,是为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工作基础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实践技能教学在医学影像专业《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实践技能教学的原则

(一)主动原则

坚持主动性原则,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二)操作原则

严格操作规程,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相关的超声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实践,尽量减少和避免操作失误。在掌握实践操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巩固。

全文阅读

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新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5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与50例实验组(采用超声新技术诊断),并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比传统组更准确、方便,两组的诊断技术在准确率方面有明显差异,(P值

【关键词】超声新技术;甲状腺结节;诊断

甲状腺结节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超声检查作为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具有价格优惠、操作简易且安全无辐射伤害等长处。近几年,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该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技术,对比常规诊断技术与超声新技术不同之处,体现超声新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包括29例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18岁,平均年龄为36.57岁。患者甲状腺结节情况中,结节直径最大为40mm,平均直径为15.8mm。将100例患者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实验组,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两组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诊断方法,实验组采用弹性成像、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分别观察结节的各方面情况,例如结节的大小与形态、钙化情况、内部回声情况、阻力大小、血供情况等。

1.3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SPS13.0处理数据,以t检验或X2检验计量数据,(P值

2结果

全文阅读

超声诊断技术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彩超诊断技术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疾病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均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今收治的5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伴有疼痛症状入院诊断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彩超在颈部肿大恶性淋巴结疾病中诊断准确率为85.71%;通过超声CDFI、CDE后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内部形态及相关血流情况。结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研究,在诊断与鉴别颈部肿大淋巴结疾病性质中应用彩超技术可显著提升临床准确率。

【关键词】颈部肿大淋巴结;超声;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1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63-01由于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病因具有多样性,临床准确诊断与鉴别疾病的性质较为困难。随着现代临床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促使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与鉴别水平有了显著提升[1]。本文中笔者随机抽取5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伴有疼痛症状入院诊断患者的彩超诊断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研究中笔者将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今收治的5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伴有疼痛症状入院诊断患者为研究病例,其中以淋巴结肿大症状入院者为49例(87.5%),以淋巴结颈部肿大或者伴有疼痛症状入院者为7例(12.5%)。选取研究对象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病例平均年龄(47.5±5.6)岁。临床研究中每一位病例仅选取1枚颈部淋巴结参与彩超诊断研究。

1.2彩超检查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检查仪器为阿洛卡-4000和GE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6.0MHz-12.5MHz,病例呈平卧,颈部充分暴露,涂抹耦合剂。所有患者先行二维超声检查,通过移动诊断仪探头行纵、横等多切面全面检查,测量淋巴结直径及清晰的门部切面图像,同时测量淋巴结同一切面上的最大长径、横径,观察患者淋巴结的基本形态、门结构、包膜类型、焦内部实质以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等。在上阶段诊断基础上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观察、分析患者淋巴结内的血流信号的分布情况及基本状态,将观察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分为五个不同类型:无血流型,经检查淋巴结内部未显示血流信号;淋巴结门型,图像显示有一条细微的血流经淋巴结门流向内部,且有1-2条细小分支血管;周围型,在图像中显示包膜下出现多条明显的彩色血流信号;混合型,图像显示有一条粗大的血流经淋巴结门流向内部且存在多条分支血管,在淋巴结内部显示出网状彩色血流现象。最后使用脉冲多普勒(PWD)获取血流多普勒频谱,以此来测量最小、最大的血流速度(Vmin、Vmax)以及血流阻力指数(RI)。

1.3统计学处理文章当中的研究数据全部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χ±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来检验对比的资料,当P

2结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