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院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第一个季度已悄然而去,通过一个季度的努力,医务科的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第二季度医务科的工作重点仍然以提高医疗质量、病案质量及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计划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相关制度,重点监控核心制度:医务科将不定期检查门诊、住院部各种登记记录,对出现的问题汇总,下发不合格报告单。并于院周会上予以通报。
2、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落实“三基”训练,将“三严”作风贯彻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每月进行一次“三基”考试,考试内容以专业眼科知识为主,穿插基础理论。汇总考试成绩,装订如“三基”考核档案,对考试不合格者,及时通知补考。对再次考试不合格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3、核查新制度的落实情况。
4、对于客服反馈的医疗问题深入相关科室进行调查,及时给与解决、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反馈客服。每周对反馈问题汇总,在院周会上通报。
5、按时完成各项考核表格的上报工作。
6、本季度决定安排一次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质量和安全意识,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特需医疗系统从业务流程分析,提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涉及到特需诊疗的所有功能。
最近几年,医院的门诊、住院及相关的临床信息系统取得长足进步,但医院特需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却相对滞后。
医院特需诊疗信息系统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以手工作业为主。目前特需诊疗科室对病人的处理基本上处在比较原始的手工处理上,从登记、排班、治疗、报告到档案保存和查找都采用手工或者半手工方式进行事倍功半,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科室对病人的处理速度。
缺乏规范化管理。当前,特需诊疗资料的保存、收集、分析、统计缺乏规范化管理方法。有些医院使用住院系统代替,如把住院系统用于急诊留观,导致统计报表的不准确并给病历管理带来混乱。
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为了让医生能够掌握病人的全部诊疗信息,特需诊疗信息必须能进行共享,无论在门诊部还是住院部这些特需信息应该都可以查询和浏览,提供病人相关诊疗信息。
因此,如果能够对急诊留观、放疗、透析、生殖等介于门诊和住院之间的一些特需诊疗进行信息化处理,对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加强病历管理、优化就医流程,并与门诊系统和住院系统进行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医院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大设计原则
年泌尿外科二病房共收治病人人,进行手术例,重症病人人,抢救人数人次。收到表扬信封。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1.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应急预案,每个月有计划的对各个核心制度应急预案进行考核,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在科内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护士通过核心制度的学习,自觉地将核心制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了病房的护理安全。
2.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全年共进行业务学习40余次。并不断完善科内护理常规。修改完善了《静脉肾盂造影护理常规》。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护士理论水平。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体现了护士们较高的知识水平,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
3.每月坚持开展护理病例讨论,针对护理疑难病例,危重症病例,全科护士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又将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想在前头,提高了对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4.每月科室质控组有计划的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尤其加强对科室不常见的护理操作的考核,找出共性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一年来的三基三严培训,使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
12、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科内质控组将每个月个人需要完成的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及基础操作考核列成表格,使护士们随时可以掌握自己各项考核的进度以及完成情况。发现护理隐患发生护理差错及时召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座谈会及科内生活会,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给予纠正。认真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讨论纠偏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完善和改进二甲验收工作中的不足。于六月末前完成护理应急预 案预案及程序的整理工作。(共计重新调整、完善应急预案118 项)下面是护理职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护理职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重视及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20xx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 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 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泌尿外科二病房共收治病人**人,进行手术**例,重症病人**人,抢救人数**人次。收到表扬信**封。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1.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全年共进行业务学习40余次。并不断完善科内护理常规。修改完善了《静脉肾盂造影护理常规》。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护士理论水平。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体现了护士们较高的知识水平,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
2.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应急预案,每个月有计划的对各个核心制度应急预案进行考核,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在科内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护士通过核心制度的学习,自觉地将核心制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了病房的护理安全。
3.每月科室质控组有计划的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尤其加强对科室不常见的护理操作的考核,找出共性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一年来的三基三严培训,使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每月坚持开展护理病例讨论,针对护理疑难病例,危重症病例,全科护士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又将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想在前头,提高了对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二、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
1、科室内年轻护士作为主要力量,既为我科增添了朝气,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又为病房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各层次的人员都得到合理的有计划的培训,年初,科内重新制定了各层次人员的培训计划。制定了《延期实习带教计划》,规定带教老师和延期实习学生每周按照计划完成各项实习工作。延期实习同学每周完成2篇实习笔记。制定了《新轮转护士培训计划》,短期培训一个月,使新轮转的护士在初次进科的一个月目标性强,尽快的融入到科室工作中。同时每月重点检查1-2名低年资护士自我学习的情况,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学习。
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强、理论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士,医院制定了新进护士一年的规范化培养计划。第一年她们将进入临床科室轮转,每3个月轮转一个科室。整形外科每3个月接受一名新的规培护士,针对护理部的培训计划,我们科制定了3个月的规范化培养计划,但是培养计划实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进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和医院未来的护理质量。PDCA循环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括4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1]。科室通过对规培护士应用PDCA循环工具,培养她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理论和专业技术,从而也加强和提高了科室的带教能力。
1 资料和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0月新进院到整形外科轮转的规培护士,女,年龄22~24岁,本科1人,大专4人。运用PDCA循环进行进行临床带教。
2 PDCA循环方法
2.1计划阶段(Plan):根据护理部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要求,结合我科的专科特点、诊治范围和病例种类,制定了整形外科规培护士的培训计划。
2.1.1第1阶段(第1个月):第1周:熟悉各班职责,病区环境及物品摆放;第2周:熟悉常见病种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能够独立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第3周:夯实临床操作技能,适应和掌握各班工作职责和特点;第4周:认真学习《整形外科护理学》、《压疮诊疗与规范》、《五十项护理操作》、《护理应急预案》。
2.1.2第2阶段(第2个月):第1周:认真学习专科知识,结合病例,完成护理业务查房;第2周:完成所管患者的整体护理病历一分;第3周:结合临床病例,完成科内小讲科,要求有多媒体、讲稿大纲、课卷;第4周:加强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为出科操作考试做好准备。
2.1.3第3阶段(第3个月):第1周:按要求完成护理理论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整形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应急预案》;第2周:按要求完成护理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第3周:检察、落实各项计划完成情况,查缺扑漏,严格执行带教计划;第4周: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带教计划。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PDCA方法对编码员的工作分工进行调整。方法 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并认真执行,每周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以便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 通过PDCA方法对编码员的工作分工进行调整后,编码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不同编码员之间的工作量差距显著缩小。结论 PDCA方法在编码员管理实践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PDCA;编码员;工作分工
随着医院规模在不断扩大,医院收治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导致病案编码员每月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部分医院病案部门对编码员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充分调动编码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编码员的工作效率难以提高。某三甲医院病案部门通过应用PDCA方法对编码员的工作分工进行调整,成功提高了编码员的工作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可称为戴明环(Deming cycle),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共包括P、D、C、A四个阶段,其中P代表Plan(计划),D代表Do(执行),C代表Check(检查),A代表(处理)[1]。应用PDCA循环对编码员工作分工进行调整由4个阶段组成:①计划阶段:分析编码员当前的工作分工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预测结果;②执行阶段:按照计划落实整改措施;③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④总结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
1.2.1.1现状分析 某三甲医院病案部门目前共有编码员9名,编码员的主要工作是对病案编码和首页录入,其他的工作还包括:查找复入院病人病案的原始住院号、科研检索、临床路径和重点专科数据检索、专项检查或项目申报数据检索、ICD字典库维护、进修生带教、院内首页填写培训、协助维护电子病历系统等。2014年1~6月该院的出院患者数约为4万例次(不含院区),要求编码员在每月12日前完成上1个月的病案编码和首页录入工作。
年泌尿外科二病房共收治病人人,进行手术例,重症病人人,抢救人数人次。收到表扬信封。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1.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应急预案,每个月有计划的对各个核心制度应急预案进行考核,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在科内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护士通过核心制度的学习,自觉地将核心制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了病房的护理安全。
2.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全年共进行业务学习40余次。并不断完善科内护理常规。修改完善了《静脉肾盂造影护理常规》。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护士理论水平。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体现了护士们较高的知识水平,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
3.每月坚持开展护理病例讨论,针对护理疑难病例,危重症病例,全科护士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又将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想在前头,提高了对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4.每月科室质控组有计划的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尤其加强对科室不常见的护理操作的考核,找出共性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一年来的三基三严培训,使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科内质控组将每个月个人需要完成的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及基础操作考核列成表格,使护士们随时可以掌握自己各项考核的进度以及完成情况。发现护理隐患发生护理差错及时召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座谈会及科内生活会,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给予纠正。认真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讨论纠偏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前言为了加强对医院的科学管理,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止医疗差错事故,使医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在总结试行《医院工作制度试行草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医院工作制度》。各级医院可根据本制度的原则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工作细则。
一、医院领导干部深入科室制度
1.领导要经常深入科室,调查研究,直接掌握情况,抓好典型,协助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2.深入科室,重点抓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后勤保证以及服务质量、病人生活等工作。听取病员和医务人员的意见,表扬好人好事,改进工作。
3.院领导查房每周一次,带领有关干部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院领导要参加部分业务实践,如查房、重大手术、疑难病例的会诊、危重病员的抢救及其他有关业务活动等。
二、会议制度
1.院办公室会:由院长主持,副院长、机关各科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综合档案室,保管着全院从1956年至2014年形成的城建档案2222卷。长期的工作实践,使这些档案在该院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城建档案是做好规划和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基层单位建设的整体规划是对本单位各种要素、现状、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全面、综合、科学、长远的预测和构想,而建设规划方案的形成又离不开城建档案的依据和信息支撑。有了城建档案提供的可靠依据做基础,才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规划、设计等各项工作。同时,城建档案也是建设、施工的前提依据。
例如,该院为解决百姓手术难、住院难问题。2006年,经过筹划,决定投资2.6亿元筹建一座外科病房楼,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10平方米,地上22层,地下2层,总高92米,设置床位634张。
但该院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考虑到只能在拆除医院原有的食堂、职工宿舍楼、地下防空洞(建于50年代,构造特殊,后又改建为地下旅馆)等建筑的基础上才能建设。而这几座建筑物与新建外科病房楼相临只有不足16米的距离,要挖掘到地下30多米的地基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施工人员更是发愁,怎样施工,才能保证四周楼房不受影响,保证地下管线不被损坏,保证相关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如何在这样狭小、复杂的环境中打好工程的基础,使之能够承受如此之高的建筑,且四周临近的楼房又不受影响是设计决策的关键。而这就要求必须有原始的建筑物档案,包括地上、地下的管网图、结构图等作为凭证和参考,否则就无法准确设计和施工。如不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极易造成楼垮人伤的恶性事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后果。同时,如施工中不慎使四周建筑物的地下管网受损,则会造成医院正在进行的医疗诊治及手术工作的瘫痪。如正在透析的病人(平均每天50人)一旦发生停电停水,将会造成重大群体性事故发生,导致病人生命濒危。再如正在手术的病人(平均每天60例台)下不了手术台,将会造成重大医疗责任事故。外加周围有老干部病房楼、行政楼、家属楼等楼群建筑,涉及到复杂交错的地下管网(电缆、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医用氧气管道等),必须有上述城建档案资料作为依据,方可进行可行性论证、设计和施工。为此,院领导责成院档案室全体人员全力以赴,尽快收集、整理了全院的所有基本建设档案,并保证在第一时间为外科病房楼的设计、施工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使之成为规划、设计和施工的科学依据、参考和保障。
二、城建档案是做好建筑物建设、施工、管理和维护的保证和依据
随着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物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一个建筑物不但有地上地下的建筑结构,更重要的是地下电缆、给排水、天然气、通讯网络、人防工程等各项工程管网密集如织。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整个建筑设施进行科学有效地施工、管理和维护,就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为依据。而在面对自然灾害、工程事故和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城建档案所提供的保证和可靠依据,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