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是由美籍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代表人之一的弗洛姆所作,节选自《爱的艺术》。该译文思维缜密,逻辑严谨,内容丰富,很好地体现了外国译作的语言特色。
一、句式结构严谨,思维缜密
译文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所不同,它多用复句,组织严密,重视思辨性。这种写法主要是由外国语言句式结构的复杂性造成的,比如从句很多,语序不同,连词的大量使用,多重复句的频繁出现等。加之译文要遵从原文,所以,句子显得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如:“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这里使用了假设连词、承接连词、多重复句等,与中文的表达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这个长否定句,转换成肯定句,意思就更好懂了。命运是指上帝或神。上帝保护婴儿,婴儿诞生后离开了母体,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恐惧。这句话强调了母体对婴儿的重要意义,意味着安全感。
二、多用整句,对偶或排比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抒情酣畅,表意凝练;排比能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例如:“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三、句子容量大,定状补成分较多
汉语是线性结构,而英语是立体结构,很多词语成分都是为主、谓语服务的,所以,句子的修饰成分即定状补会很多,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在阅读时梳理出句子主干,明确定状补及其与主语的修饰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主干是“他接受面目”,“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是其状语,“事物的本来”是其定语。“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这里的主干是“父亲对那个人感兴趣”,状语是“随着……的出现”“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理出了主谓及定状补,准确理解艰深复杂的译文句子就不再困难了。
四、多用插入语
爱,不要窝在心里,需要我们敞开心扉,让它自由地流淌、倾注、迸发,让所爱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
郏往往寓于平淡中,要丰实我们的生活就请看看这些需要表达的爱的样子吧:为父亲母亲沏一杯热茶,为弟弟妹妹掖一掖被角,和朋友开一个玩笑,与同学扮一回鬼脸儿;或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的呵护,把真诚的爱意写成文字送给远方或咫尺的他;或干脆大声地说出你的思念……时间的河流悄无声息,缓缓地趟过我们的额头和眼角,不知不觉间,岁月的纹路爬上了曾经年轻的面庞。而就在这有条不紊的时光中,许多爱,会变得麻木,会被我们忽视,最后被埋在我们心间。没有爱的表达,就没有了生活的韵律和色彩。而此时我们若能适时适当地表达爱,让原本单调的生活多了斑斓的色彩,我们的每一天也就多了温暖、多了期盼、多了喜悦。
想起了那么多没有表达出来的爱,那么多让人心伤不已的遗憾。一提起《红楼梦》,林黛玉那“宝玉,宝玉,你好……”的气绝之辞便痛彻心扉,老太君贾母所说的“这对冤家”最终还是没有喊出心底的爱,以至于潇湘馆那幽怨的竹音与哭声穿越着时空,让人惋惜,从此,“空对着山中高土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又如何呢,只让人嗟叹!忘不了那经典的老电影《卡萨布兰卡》,伊莎走上飞机与里克擦肩而过,那一刹那眼角挂着的泪水和那动情的歌曲“I fell in love with you……”(“我坠入了爱河……”)令人心碎。爱,终未在离别时刻表达,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就这样一直撼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想这句话中饱含着多么深沉的哲思与无尽的哀痛!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档“清明说吧・说出你的思念”的节目,不少人对亲人未竟愿望而痛悔万分,爱,总是未能表达,最后喊出的是亲人听不到的哭诉!
该表达的你就尽情地表达吧。清晨里最美的玉簪花送给最亲爱的老师,看看老师脸上那溢满的甜蜜;出门时一句真诚的“大爷好”,小区值班的那位总严肃的老人变得多么慈祥;帮妈妈洗菜做饭,劳累的妈妈刹那间心花怒放……在生活的琐屑中,表达出你的爱,你会听见爱的回响,你同样也会感受到爱的温暖。
不管多忙,都不要忘记给他(她)打个电话;不管多累,都要给他(她)一个幸福的问候;不管有多少烦恼,都应该给他(她)一个微笑……心中有爱,就应该大声说出来,就应该做出来,用行动和语言表达你心中的那份温暖与幸福。
爱的表达,就是为了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那颗心,看那颗心里的温情、惦记和感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在表达的瞬间也收获了爱,收获了温情、惦记与感动。
那些窝在我们心里的爱,需要表达!
【简评】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爱莲说》 读 诵 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59-0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古诗文教学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营养,通过古诗文学习提高欣赏品味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突出“读”“诵”“品”,让学生读懂文义,诵出真情,品出滋味,领会其韵味意境。下面,笔者以《爱莲说》一文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读
朱熹在谈论读书经验时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古诗文教学的灵魂。在古诗文教学中,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发挥“读”的作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理解句意、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为熟读背诵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爱莲说》时,在简单导入、解说标题后,笔者立刻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并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是“读”,读好之后才可以做其他的事。这个阶段,至少要读三遍课文。
【中考原题】
一、阅读刘墉的《山水之歌》,然后答题。(原文略)
1.第①段中作者写道: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梦回山枕隐花钿”;是砚,是“水笔山砚入案来”。请你也用一个比喻,一个诗文名句,仿写一句。
2.第④段中作者写道:我爱水的柔,柔如蓝色的秀发;我爱水的刚,刚如白色的奔马。请你也从两个方面(如水的静,水的动;水的缓,水的急;水的……)仿写两句。
(选自2003年湖北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北京纪事》(节选),然后答题。(原文略)
请你模仿“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这句话,再写两个句子。
例句:信誉就是你结交朋友的桥梁。
词句理解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答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不能泛泛而谈。考生若能把握此类考点的出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在考试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理解词句含义
题型解说:词句含义是指重要词语或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特殊含义、言外之意、深层含义及指代的具体内容。
解题方法:结合上下文,弄清本义,揣摩语境义(或找出指代内容)。
真题回放: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湖南邵阳卷)
相关段落: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然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嗫嚅”一词的本义: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然后结合语境揣摩,因为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第一次站到学校表彰大会的台上,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心灵体验的挑战,再看看他的神情和动作:“局促不安” “低了头” “羞涩地笑”,可见主人公之拘束与紧张。通过揣摩,我们不难发现,“嗫嚅”一词既是对孩子上台动作的神态描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透过这一描写,我们就能把握主人公当时窘迫、紧张的心情。
1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为主,以"说"与"读"形式去展开,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不同情感的熏陶,打开学生思想心扉,启迪和畅谈对母亲的无比真爱。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1学会运用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式去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在文中的词语释义。(家庭作业:预习不懂的字词句。)
2.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题所包含主要用意。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当时的感情变化。
情感教育: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博大的爱。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母爱的存在,更应在新环境下懂得母爱,面对学习付出学习的责任。
摘要 “爱A不A”这一格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且结构相当凝练的语法格式,不过用法也极其复杂。但是语法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拟对“爱A不A”这一格式进行全面分析,探求“爱A不A”的性质内涵,力求丰富扩展人们对这一格式的认识。
关键词 “爱A不A” 紧缩复句 框式结构 不满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 of "Love A not A"
XU Wenmin, LU Weiwei
(College of Literature,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Love A not A" is a concise grammar format that it is used very common in people's daily life. It is also used in very complex ways, but the scholars did not give enough attention to research it. In order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this grammar format will be researched from every aspect, and to fi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ut it, so that people will exp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grammar format.
Key words"Love A not A"; compressed composite sentence; grammar format; dissatisfaction
[作者] 北京 康静涵
[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部分共6课,包括38个生字,34个词语,28句话。编者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出发,把6课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纯拼音句子和汉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组是汉字注拼音的短文,这体现了教材的过渡性特点,即由纯拼音句子向汉字注音句子的过渡。此外,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生要在看图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习句子,理解词语,认识生字,这个过程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同时学生还能初步认识到生字组成了词语,词语组成了句子,句子连成了短文,了解到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教材的第二个特点,即联系性特点。针对教材的这两个特点,教学建议如下。
一、重视看图,在观察图画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教材中的插图是短文内容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和词句的凭借。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从图入手理解词句,有助于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图意,让图中具体鲜明的形象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之后再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教材中的插图根据短文的内容而各具特色。第1课、第4课以景物为主,指导整体看图可设问:(1)图上都有什么?谁能按顺序说说。(2)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第1课观察的重点是国旗,可问: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她在图中哪个位置上?第4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看明白图上画的是农村。第2、3、5课有人物、有环境,指导看图可以从人物入手: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深入观察时可设问: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说说他们有什么表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第6课插图上画的是动物,指导看图时要抓住动物的特点,重点要抓住尾巴的形状进行观察,可设问:(1)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动物?(2)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展思维。)“看图学词学句”中的看图,目的是了解图意,为理解词句做准备,所以学生看明白、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说得很好,这是与看图说话的根本区别。另外要重视观察顺序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加强朗读,在指导朗读中发展语言。教材的过渡性特点要求我们仍然要重视汉语拼音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朗读,以巩固汉语拼音,并以朗读促进对词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可通过变换不同语气的朗读,使学生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中可先读一读那些难读易混音节,为朗读句子扫清障碍。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自由读短文,要求读正确,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这几句话讲的是什么。理解词句时的读,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读出语气,体会感情,这时要加强朗读的指导。比如,第1课《我是中国人》,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就要读出自豪的情感。指导朗读时可启发:想象一下,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美好、庄严的时刻,这句话该怎么读。(不要求学生回答)你们小声练一练。下面1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应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我是”、“我爱”,表示出非常深的感情和肯定的语气,要读出坚定和自豪的情感,可启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五星红旗,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热爱之情表达出来。第2课《我们爱老师》讲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亲密的关系,要读得亲切、自然。可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老师怎样关心“我们”,“我们”怎样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把师生之情表达出来。最后一句是“我们”的决心,要读得恳切、坚决。第3课《我爱爸爸妈妈》,朗读的难点是第2、4句话,可启发学生理解:妈妈(爸爸)为什么笑了?该怎样读才能把妈妈那种幸福、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为什么“我”也笑了?该怎么读?注意“笑了”应读得轻一些。第6课《比尾巴》以问答的形式写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可问:当你问别人问题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认识问句)用问号表示的句子该怎么读。总之,理解后的朗读,应该是声情并茂的表达。此时,课文中的语言已经转化为学生自己想说的话,课文中的情已经成为学生自己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了。
三、学习词句,在语言环境中培养理解能力。字词句的训练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要在看图、朗读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落实词句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句,即充分利用短文或句子来理解字义、词义和句义。二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比如第4课《农村大变样》,因为纯拼音句子没有了,故比前三课句子加大了。第1句讲了农村变了样,农民自己办起了工厂。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变样”,可问:谁说说“变样”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改变了样子)句子中的“变样”指的是什么变了?(以前的农村只种地,现在变成了又种地,又办厂。这说明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新农村。)接下来可问:农村变了,农民有什么变化呢?(引出第2句,农民不但会种地,也会做工了,变成了新型农民。)最后可问:“新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新人”不仅会种地、做工,而且有文化,懂科学,有了新观念。)第5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最后一句,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你们平时看到的风景画给你什么印象?(很美)短文里的画中都有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体会江南风景如画)这么美的感觉该怎么读呢?(这是理解之后的朗读)第6课更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才能把学习词句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四、注意联系,在整体感知中发展思维。尽管我们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我们的教学仍然有如何使他们的认识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学中还要注意词句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学习了第1课可设问:你为什么爱五星红旗呢?(因为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爱五星红旗。)这样的设问,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3课中的1、3句讲的是笑的原因,理解之后可问:“我”的笑和爸爸、妈妈的笑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体会两种笑的深层含义)学习了第4课的词句后,可指导学生再次看图,设问:(1)结合句子说说,从哪儿看出农村正在大变样?(2)农村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第5课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后一句抒发了赞美之情,可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竹排是在画中游?除上所述之外,学习生字时也应分析出重点、难点来,不能平均地使用力量。并加强写字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作积累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有机工程,它关涉“意”、“言”、“材”、“构”、“技”等多个方面,但总体来说当以“意”、“言”为主。“意”是文的灵魂、核心,是一篇文章其他各个因素所共同指向的焦点,同时又是真正意义上写作的起点:有“意”才有写作冲动,“意”好文才能更好。“意”外化于“言”,主要借助“言”来表现,“言”承载着“意”。“言”和“意”犹如人之躯体与精神相存相依,水融,共同构成文之表里两个层面。写作积累就要以“意”、“言”为主,通过“意”、“言”的积累带动和融合“材”、“构”、“技”等的积累,从而实现系统、有机、高效的积累。
一、“意”的积累
“意”的积累就是广泛、大量地累积写作的“意点”。
什么是“意点”?从“意”的性质和作用来看有“情点”、“理点”两类。“情点”就是富含情感、情味、情致的句段,“理点”就是富含哲理、富有思想意义的句段。这样的内容经过感受、体味或深思、领悟就会浓缩为以情、理为核心的精神能量在个体中形成丰厚积淀,这种精神能量在特定情景下,由于机缘的作用被外物瞬间激活,进而产生巨大的写作冲动。这些深藏的写作积淀正是写作中所要表达的“意”。
从“意”的存在形式来看有“原意点”、“材意点”两类。“原意点”就是直接以简明的语言来表达特定“意”(情、理)的句段。“材意点”就是以人、事、物、景、文、段等来间接表达“意”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根据“意”所存在的凭附,有“人意(整体、言、形、貌等)点”、“事意点”、“物意点”、“景意点”、“文意点”、“段意点”等。
这样,就有如下几种不同的“意点”:原意—情点、理点;材意—(人)情点、理点,材意—(事)情点、理点,材意—(物)情点、理点,材意—(景)情点、理点,材意—(文)情点、理点,材意—(段)情点、理点等。试举例如下。
原意—情点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老舍《想北平》)【析】思乡之情。
“场”本为物理学概念。物理学中把某个物理量在空间的一个区域内的分布称为“场”。如果将“场”移植到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写作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词、句、景物、情感等因素则集聚成语言的“场”。“场”中的各个语言要素有序流动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大于这些要素之和的文学效果。语言的表达虽然是线性的,但由于这些语言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场”,这些语言要素便不再只是单向流动,而是立体的相互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新的组合和作用。古人云:“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其中的“韵外之致”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场”内的意识流动而产生的。因此,用语言构筑的“场”的容量比线性表达更大,情感更丰富,更具有文学色彩。就“场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表述。
一、构筑“词场”,扩大语言信息负载量和表现力
所谓“词场”是指由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词形成的词的集合。该“词场”包括“正相关词场”和“负相关词场”两种。其中,“正相关词场”是指一组具有时空联系或逻辑联系的词组成的“场”。
有学生这样写道:“读书使人身心健康,提高修养。因为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理,读经使人虔诚,读传使人广博,读赋使人愉悦,读词使人善感,读铭使人觉悟……”作者在写作中构筑了一个以“读书”为中心的“词场”,围绕“读书”组成了以读“诗、史、经、传、赋、词、铭”为要素的“读场”,又组成了以“聪慧、明理、虔诚、广博、愉悦、善感、觉悟”为要素的“悟场”。“读场”和“悟场”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一个“读书”的“综合场”。显然,“读书场”所形成的文字表现力和语言张力大大超过一般性的“读书”陈述,由此获得的表达效果,自然更好。
二、构筑“句场”,使句意更加丰满和完整
所谓句场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句子组成的集合。“句场”中的句子不是传统意义上说的顺承关系或者逻辑关系,而是说所有“场”中的句子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时,不断地发生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词之所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与他成功地构筑了“句场”不无关系。诗词中的三句话描绘了九个画面,如果没有“句场”的效应,这九个画面充其量只是内容丰富罢了,但在“句场”的作用下,句子之间横纵流动,从而产生了远远超出这九个画面的意义。这首词的句意在“场”中的流动和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这三个句子并不是简单地组合成九个画面。这九个画面在“场”中不断地流动,不断地相互作用,不断地产生新的句意。因此,这个“句场”所表达的效果就远不止传统分析中所说的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出词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等,而是百感交集――生活中的种种体验都可以在“句场”中感受到。这就极大地丰富了线性句子的内容和意义,可以收到言简意丰,言近旨远的效果。“境生于象外”,其深层原因就是“句场”内的句意流动所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构筑“句场”,使作文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文学色彩。
三、构筑“语义场”,增加语言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