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文化管理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精选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1篇

班级文化建设中缺乏一定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建设的效果评估,很多管理模式都采用以往的管理方法,忽略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影响,从而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当产生学生不满直接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老师全面放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自己管理,很容易造成学生走弯路,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师在其中的作用,老师和学生相互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2.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关系,班级管理水平与学校的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精神文化发展,凝聚学生的潜力,推进班级发展的可持续进行,实现班级的管理的长远发展。

2.1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实行,加强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在完善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个班级在文化的影响下,创建自身的特色,实现班级管理的提升。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实行文化建设评估方案,定期对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管理效率进行评估。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重视,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估机制,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2.2学校的物质保证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有效管理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反应一定的精神文化,从物质层面出发,体现一定的职业特色。物质文化建设体现在座位以及教师墙壁板报的设计,例如在班级座位编排上,好的编排方式能够使班级不失活力,学生还能够遵守纪律。在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职业道德等内容,从而彰显文化特色。

2.3完善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为班级管理提供保证班级文化建设具备更多的保证,文化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身评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形式,加强学生公信力,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及时的帮助学生建立好自身的职业导向,为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结束语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2篇

1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学生的凝聚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实行,加强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在完善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个班级在文化的影响下,创建自身的特色,实现班级管理的提升。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实行文化建设评估方案,定期对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管理效率进行评估。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重视,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估机制,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2学校的物质保证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反应一定的精神文化,从物质层面出发,体现一定的职业特色。物质文化建设体现在座位以及教师墙壁板报的设计,例如在班级座位编排上,好的编排方式能够使班级不失活力,学生还能够遵守纪律。在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职业道德等内容,从而彰显文化特色。

3完善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为班级管理提供保证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身评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形式,加强学生公信力,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及时的帮助学生建立好自身的职业导向,为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4结束语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3篇

美观大方的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学生在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中,将对班级的热爱和对艺术、文化的追求融入美化班级的活动中。1、良好的班训。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班级的奋斗目标,如:做最好的自己。2、绿化角。种上一两盆绿意盎然的植物,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养护花草的过程中,学会关爱生命、关注环境。3、黑板报。黑板报是班级文化的展示台,主题鲜明、书写工整、图文并茂的板报总是最能吸引同学的眼球,能发挥最大的宣传作用。4、专栏。支部生活、学习园地、科普角等专栏展示了同学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了专业文化,宣传了防震减灾、消防安全、环保科技等知识,是班级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制度文化所具有的严肃性、强制性、固定性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就是将“民主”与“法治”引入班级管理。1、制定班级公约,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魏书生老师认为:“制度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班规制定时,先分组讨论,鼓励每一个同学积极参加班规制定,再广泛采纳班级同学的合理化建议,最后提炼出涵盖团员活动、住宿生活、课间操活动、考勤制度、值日卫生、个人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与要求,晚自习秩序、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大家共同认可的班规,制作成公约树贴在墙上,从而在班级学习生活的点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习惯。2、制定班干部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执法必严”。班干部管理班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统一领导”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班长负责班级的总体工作,团支书总管班级团员活动,下设学习、考勤、纪律、卫生、宣传等干部,分管班级的各项工作,每位班干部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在各司其职外相互配合落实各项工作的完成。3、建立操行评定的量化管理,让班级管理“违法自纠”。德育操行评定量化管理制度是学生行为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自我调节的坐标,学生每周对照操行评定标准评价自己的一周表现,通过操行评定的加分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通过扣分项目引导学生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遵守校纪校规。当每位学生的行为通过每周反复的调整之后,按照一个大致相同的标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时,这种个人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集体的习惯而逐步升华为一种班级特有的制度文化。

(三)班级的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中的行为文化是学生因制度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它存在于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1、整洁干净的卫生文化:整洁的教室让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结合学校的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课程与每天的卫生值日,学生一方面掌握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体会劳动的辛苦,提高全班同学的环保与文明意识。2、和谐协助的宿舍文化:同宿舍的同学向兄弟姐妹一样共同生活,学会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形成独特的和谐协助的宿舍文化,这种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文化影响着每个宿舍成员的生活态度、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3、坦诚相待的尊师文化:在班级提倡学生尊敬老师,提倡师生之间以信任为纽带,在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4、激情四射的班会文化: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节气、纪念日、社会热点议题或是突发事件等确定主题,分组轮流上台组织班会,每周都有一个主题,形式不拘,学生乐于参加乐于讨论,并在班会活动中学会关注社会、明辨是非、抒感。5、诚实守信的考试文化:诚实守信是每个学生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考试时,没有诚信的聪明就是欺骗与狡诈,所以在班级弘扬“诚实做人,诚信考试”是非常必要的。

(四)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4篇

(一)通过多元主体活动构建学生的精神

家园我们确立班级口号、班歌、班级誓言。以“我为我班,骄傲自豪”作为班级口号,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自主选择富有时代气息和他们喜闻乐见、青春励志的歌曲《奋斗》《相信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每周一歌,轮换歌唱激励。班级誓言在分组征集的基础上,经过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加工完成:我们是莘莘学子,我们是班级一员;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激情飞扬;我们满怀理想,我们决不放弃;我们一定努力,度过美好中学时代!我们一定勤奋,奠定人生幸福之基!

(二)发扬民主精神

班会放手让学生策划,由班干部主持,学生民主商议班内事务,班主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对班会做总结发言,点评优缺点。

(三)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班特点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不断修改、完善。以制度管理学生,尽可能减少随意性,使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核心作用,并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功能,使学生养成民主观念。

(四)利用多种载体构建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作用。基于此,我们的做法有:建立图书角,用积极健康的读物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鼓励学生“比、学、赶、帮、超”,培养学生形成竞争观念。提出“人有自信心,难事都变易”,利用学生各种闪光点激励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形成阳光自信的人生态度。提出“文明礼仪养大德,自主学习成大器”,每期进行文明礼仪演讲活动,日常抓好文明礼仪监督、检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修养。以“知恩、感恩”为主题,进行换位思考主题班会,让学生站在社会、学校、父母、教师、同学,乃至于学校餐厅的不同角度,理解对方,知恩、感恩,树立正确的公民心态。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博客、QQ群空间开通,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了理解和沟通,树立了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按照班规销售收集起来的饮料瓶、废旧作业本等,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班长负责书写不同于上交学校的《班级日志》,记录班级成长、发展的点滴过程,给学生美好的回忆,树立珍爱友谊的思想情感。三年下来,《班级日志》成了班级丰富的生活学习缩影。比如,毕业时,住校生提出的押金问题在数额上产生了争议,最后,从《班级日志》中找到了证据,化解了矛盾。班务栏设置“风采录”“温馨提示”等板块,展示学生特长、获奖、文明风采;给学生友好温馨提示,养成良好习惯。每月进行手抄小报展览,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与审美情趣。班主任自己书写班级管理工作日记,示范、鼓励学生也坚持写成长日记,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同时,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日记,发现教育契机,适时进行教育。为了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交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每天语文课前进行5分钟演讲。班级文化建设看似不起眼,却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方方面面都在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鼓舞着这些学困生的信心。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鉴于以上的教育实践活动,我的感受是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确实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人格塑造具有引导、提高的作用。

(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班级文化把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在班级组织运行过程中,班级文化为班级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偏离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塑造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三)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力量之源。通过不断的文化影响,班级中学生的责任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每年五月份的校园艺术节,我班场地干干净净;植树结束后,学生自觉地将食品袋整理放到垃圾点,等等。学生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责任习惯。

(四)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5篇

1.引领学生自创班级口号,精心设计班主任寄语。班级口号反映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是班级的一面镜子。在开学初,我让全班同学共同开动脑筋,每人写出一句简洁有力的班级口号,大家最终确定流行歌词“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向前!向前!向前!”作为班级口号。由于我班是3+2电子商务大专班,所有学生都有进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同时又有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导致的眼高手低现状。因此,我在班主任寄语中动了一番脑筋,经过资料查找和实践经验比对,最终确定用“我们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努力,努力,争取一种意义非凡的胜利”给学生鼓劲,提出希望,同时又委婉指出我们的不足。学生在自我参与中融成一个集合体,形成一种共同理想的人格,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精心布置班级墙壁,力求让墙壁也会“说话”。在教室前后黑板上面布置班训“德塑人生,技行天下”,“厚德精技,督学敬业”,在教室左、右面廊柱的空白处张贴名言条幅“业精于勤荒于嬉,学成于思毁于随”,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教室的左面墙壁上设计了“光荣榜”,学生在学习成绩、德育考核、寝室考核、运动会赛事、军训拉练、校园征文等比赛中获得的奖项,都会张贴在“光荣榜”上,让获奖的学生有自豪感,并为他人树立榜样。左面墙壁后方是“班级团支部阵地”,引领班级团员紧跟组织前进。在教室的右面墙壁前方是“班级公约”,随时监督言行举止,后方是“班级风采”,将班级精彩瞬间定格为永恒。教室前黑板左面是“作品展示”区,展览班级的优秀手工作品、书画作品等。右边是“成长心愿”,45位学生每人将自己的心愿贴纸张贴在一颗爱心中,寓意45位同学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实现班级目标。教室后面的墙壁上是德育考核表、荣誉栏,展示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增进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卫生工具整齐排放,板报期期图文并茂,《班级记事》增添学生心灵感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师生共建的有形教室、无形班级文化,犹如一位含蓄而颇具风范的智者,时刻都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着学生。

二、健全阳光的制度文化,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1.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有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我让学生自己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德育考核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也乐于遵守和执行,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组建班委时,摒弃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制度,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周进行德育量化评比,定期对学习工作进行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2.力促评先评优透明公开,创建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由于部分学生受家长及社会的影响,看到阴暗面就以偏概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抓住每学期评选先进这一好契机,在评选各项先进前,利用一节班会课宣读各项先进的要求,让班委罗列出符合各项先进的候选人,然后让候选人上讲台总结自己一学期的工作和成绩,再下发一张事先设计好的学生投票表格,班级投票,以得票多少评定先进。有计划的民主评选很有好处。比如,得到提名的候选人,会认识到一学期来的工作学习得到了大家肯定,是一种莫大鼓励;在民主评选中落榜的,也能看清楚为何落榜,“落”的明白,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全班同学来说,能够体会到自己参与其中行使权利,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德育课素材。当然,对于落选的候选人我会逐一谈话,一方面肯定他的成绩,另一方面帮助分析并给予鼓励。每次评选后都没有发生不开心、闹脾气的现象。评先评优透明化,还让学生慢慢领会到公平竞争的激励制度,也因班主任的公平公正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3.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量化指标,展现风采。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发扬先进,树立榜样,更好地发挥学生积极性。每周我会让班长统计在各项考核中未扣分的同学,推荐为本周“文明标兵”,记载在“光荣榜”上,以此激励。推出“积分兑换”奖励制度,在“文明标兵”获得次数多的学生中产生期末校级“文明示范学生”。套用学校寝室考核制度,每月在班级中评选“文明寝室”,获得文明寝室称号最多的寝室将获得班级最高奖赏。班级学生个个都有期待,个个都很努力。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激发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融汇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三、渗透多元的精神文化元素,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1.拟定班训,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好的班训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班训,使全体学生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如“德塑人生,技行天下”、“厚德精技,督学敬业”这一班训,富有职校特色。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6篇

(一)发扬民主精神

班会放手让学生策划,由班干部主持,学生民主商议班内事务,班主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对班会做总结发言,点评优缺点。

(二)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班特点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不断修改、完善。以制度管理学生,尽可能减少随意性,使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核心作用,并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功能,使学生养成民主观念。

(三)利用多种载体构建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作用。基于此,我们的做法有:建立图书角,用积极健康的读物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鼓励学生“比、学、赶、帮、超”,培养学生形成竞争观念。提出“人有自信心,难事都变易”,利用学生各种闪光点激励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形成阳光自信的人生态度。提出“文明礼仪养大德,自主学习成大器”,每期进行文明礼仪演讲活动,日常抓好文明礼仪监督、检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修养。以“知恩、感恩”为主题,进行换位思考主题班会,让学生站在社会、学校、父母、教师、同学,乃至于学校餐厅的不同角度,理解对方,知恩、感恩,树立正确的公民心态。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博客、QQ群空间开通,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了理解和沟通,树立了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按照班规销售收集起来的饮料瓶、废旧作业本等,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班长负责书写不同于上交学校的《班级日志》,记录班级成长、发展的点滴过程,给学生美好的回忆,树立珍爱友谊的思想情感。三年下来,《班级日志》成了班级丰富的生活学习缩影。比如,毕业时,住校生提出的押金问题在数额上产生了争议,最后,从《班级日志》中找到了证据,化解了矛盾。班务栏设置“风采录”“温馨提示”等板块,展示学生特长、获奖、文明风采;给学生友好温馨提示,养成良好习惯。每月进行手抄小报展览,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与审美情趣。班主任自己书写班级管理工作日记,示范、鼓励学生也坚持写成长日记,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同时,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日记,发现教育契机,适时进行教育。为了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交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每天语文课前进行5分钟演讲。班级文化建设看似不起眼,却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方方面面都在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鼓舞着这些学困生的信心。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鉴于以上的教育实践活动,我的感受是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确实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人格塑造具有引导、提高的作用。

(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班级文化把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在班级组织运行过程中,班级文化为班级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偏离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塑造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三)凝心聚力的作用

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量。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价值取向、心理意识、文化习性的体现,由此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成员的个人发展与班级的群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了集体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同时,班级文化建设又对学校文化大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外部形象,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班级的这种良好外部形象反过来又会增强班级成员的自豪,正如我班口号“我为我班,骄傲自豪”。

(四)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力量之源。通过不断的文化影响,班级中学生的责任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每年五月份的校园艺术节,我班场地干干净净;植树结束后,学生自觉地将食品袋整理放到垃圾点,等等。学生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责任习惯。

(五)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7篇

一、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师生在校园范围内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方面。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其是对校园文化的微观反应[1]。一般班级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与校园文化存在紧密联系,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师生支架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目标缺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缺乏核心明确,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班级缺乏凝聚力。在开展各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时,学生没有全面清晰了解到活动的本质,无法发挥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二是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仅仅只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师的一项任务,导致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支撑,流于形式,难以对班级管理产生映射作用。三是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无法自觉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全面开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但是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难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2]。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必须要将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合理设计和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

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基础,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学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自身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加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明确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辅助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它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行为,使同学们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本文将从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建设班级文化,服务班级管理三个方面探讨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辅助作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管理理念的体现,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班级文化创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班主任的认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班级文化创建对班级管理的辅助作用,为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所认同。许多班级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建设班级文化,但是,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还有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误区一,认识上的误区:把班级文化简单看做是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而认识不到班级文化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仅把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局限于是对教室环境的美化,那么班级文化真正的管理效能是发挥不出来的。

误区二,定位上的误区:不同的班级应该有不同的班级文化,即使相同的班级,在不同的时期,班级文化也不尽相同。而这个不同文化的确定,主要是依据自己班级的特点。一个班级应该有长期的目标,也要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几个短期目标。同时,要考虑自己班级的不同情况,哪些地方有欠缺,就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比如班级学生缺乏信心,我们可将培养学生自信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如果班级同学不团结,我们就可以将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如果班级同学普遍比较浮躁,那么我们的文化建设可能就是强调踏实认真;如果班级同学情绪好激动,做事爱冲动,那我们可能更多地会在意学生情绪的控制,等等。

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班级“软文化”和“硬文化”之间的关系。硬文化是教室的环境及教室内的布置;软文化是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硬文化其实就是为软文化服务的,如果没有软文化,硬文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也只是空喊口号而已。一些班级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过分注意显性的文化,而忽略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真正核心――精神文化的建设。

三、建设班级文化,服务班级管理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服务于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班主任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理念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室内的图片、黑板报、宣传栏都是班主任用来宣传自己管理理念的阵地。比如,我们班内张贴的我设计的以“德”“智”“体”“艺”分别为主题的四幅宣传画,代表了我对同学们在这四个方面得到发展的一种期望。教室后面的奖状区则是展示班级荣誉的天地,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我们要利用好教室的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教室环境成为班主任管理理念的“代言人”,使有限的教育空间变成无限的教育资源。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服务班级管理的保障。

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软管理”。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要想健康地发展,仅靠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缺少有力制度的制约、束缚和规范,那是很困难的。

制度,《辞海》中解释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班级制度对班级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保障。

1.班级制度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在同学们的认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体现。各项制度提倡和禁止的行为,对学生们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健全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使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得以彻底贯彻执行。

2.班级制度还能起到弱化班主任和学生矛盾的作用,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使班级管理中那些不可避免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弱化为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矛盾。

(三)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服务于班级管理的核心。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其中包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多种内容,是浸润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的一种隐性文化,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班级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1.多彩的活动,起到统一学生的思想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班级建设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创作、演唱“班歌”,形成班级主流精神导向。

“班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时时浸润、感染每位学生,使他们体验到作为班级成员的温暖和自豪感;“班歌”可以营造班级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在班歌的创作、学习、演唱过程中,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净化,他们对班级的挚爱和归属感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升腾起来。

3.树立典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典型示范方法是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和鼓舞人们,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结合班级特点,树立典型,很容易得到学生的确认,使他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同学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同学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开展多层次的评比竞赛,创造班级的竞争氛围。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同学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实践证明,文化即教育。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离开了文化,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班主任的管理起到辅助作用。

总之,充分利用级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是班主任深化班集体建设,进行班集体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全班同学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的影响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奋斗。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育人作用;建设策略

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属于必要的一种软件,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只停留在口号上,应以班主任为引领,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班级文化概念与类型

1.1班级文化的概念

文化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广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和。从狭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如艺术、科学、教育和文学方面[1]。班级文化指的是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在全班学生互相作用、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用于教育班级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这部分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心理意识、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价值观念。换言之,是班级成员无论在日常活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努力贯彻并彰显出的共有行为,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

1.2班级文化的类型

班级文化总的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可以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包含了班歌、规章制度、班训等;另一类是看不见的隐性文化,包含学风、学生言行举止、班风等。

2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当前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班级文化建设方向滞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文化建设的方向比较落后,且还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管理的情况而开展,当前阶段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以集体活动或班级板报等为主,这些内容滞后直接导致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2.2观念理念陈旧

总体来说,教师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过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和素质教育。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更注重“管”而不是“理”。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班主任并不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这些对班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3学生文化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阻碍的因素中学生文化建设参与性不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个班级而言,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更是制度的受用者。在班级中无论是文化的建构还是制度的推行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又或者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是因为只有他们是始终凝聚的[2]。现代班级管理基本上以管理制度为主,主要目的为约束学生,因而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此外,学生并未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制定等,在此背景下很难推行班级文化建设。

3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育人作用

3.1精神文化的育人作用

班级文化属于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的精髓为班级理念。每个先进的班集体都需要有班级理念,这是因为其可以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班级理念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誓言等方面。群体意识指以班级理念为指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形成助人为乐、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

3.2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

教学辅助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都属于班级设施的内容,其为开展教育教学和提升质量奠定良好的保障[3]。班主任应主动培养学生保护班级各项设施的意识,指引班干部主动履行自身职责,带动其他学生自主参与保护,每个人都应该将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将班集体作为自己学校生活的避风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布置教室时应注重导向性和创新性两个特点。布置教室彰显了班级的特色与风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班级的门面。这就需要师生在布置的过程中以班级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班级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突出了班级的特点,丰富内容,确保选择的内容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且具有特色。比如说在布置文化墙时应考虑设置几个板块的内容,重点突出设计的层次性,班级目标的导向性和内容的激励性,但也要考虑其持久性和美感。部分学校可能每年都会更换教室,这就需要学校统一规划,保留其共性,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墙壁变成“牛皮癣”[4]。座位如何编排无论与学生的发展还是班级稳定都有直接的关联,且也是形成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心理发展。新课程标准更提倡小组合作交流,开展各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小组评价。这就给教师编排座位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编排座位时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性别、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等因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扬自身优点并弥补自身不足,适当调整座位,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

3.3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古人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国家之所以能立足必须有确定的社会制度,当然班级与国家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无论集体大小都必须有自己的组织制度。不好的制度可能让人变坏,但良好的制度一定可以让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存在因为制度不合理而导致班级管理混乱不堪。这就需要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确保与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相符合,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严谨、公平、科学、透明的制度,而且要保证全员操作性。比如在选拔班干部时不一定全部选择学习好的,但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能量;班委会成员应具有明确且严格的分工,尽可能保证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制定与班干部业绩考核的细则与方法,强化班干部考核,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班干部的依据。此外,与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科学设计班徽,以此确定班级目标和班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使其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这样一来,除了可以突出班级管理多样化和人性化之外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4.1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落实制度

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班级文化功能和作用如何主要以党和国家政策和教育法规为依据,以班级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为主要依据,确保可以稳定规章制度,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与完善;另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实施。教师应在做好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力度,让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作用,确保可以高效实施规章制度。

4.2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时,应从师生两方面着手:教师应主动关注教师在学习和班级建设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促进学生受到学习思路限制,给学生更多启发,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教师应一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提高对自身角色定位[5];另一方面,强化文化建设,给学生更多关注,推动教育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启发。师生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共同成长,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完善班干部体系,指导学生自主成长与管理,以此推动教育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推动学生发展与成长,完善并发展教学工作。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强化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4.3优化班级宣传文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各学校中班级、学校内的评比宣传栏已经成为特色,对学生而言这些宣传内容深得学生欢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内部的评比宣传栏,加大力度宣传班级制度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6]。首先,教师宣传班级文化时应优先确定宣传的主文化,在宣传之前做好调查和观察工作,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符合整个班级学生的宣传文化总体目标;之后以各个学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划分层次,这也有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发展。比如教师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宣传主文,从礼、义、忠、智、孝、仁等角度把握,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坚持孝敬父母、坚持正义、热爱祖国等。

4.4优化班级精神文化,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是反映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且学生精神文化体现了学生的考风和班风。每个班级都应该具有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劲头,这些都属于班级精神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视,同时还要优化班级精神文化[7]。首先,营造人人平等的班级氛围,每个人都是平凡与特殊的个体,并不是以成绩衡量一切,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每个班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其次,增强班级凝聚力。凝聚力在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也是最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最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举办主题活动时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从而贡献微薄之力。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除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之外还需要提高对学生成长的重视,主动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让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积极创新,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其打开学生心扉,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鸣娟.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教书育人,2017(4):72.

[2]王菠.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韩曙光.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考试与评价,2019(4):80.

[5]高朋.建设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教书育人,2018(16):74.

[6]梅嘉琦.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班级管理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荷兰教育家埃拉斯莫斯就率先使用了“班级”一词。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而首次给文化作出完整定义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而笔者对“文化”的理解是:文化是一种认同。即一定社会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存在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共同理解和认同。建设的本义是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或充实新精神。从词义分析,建设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新”字,而“创立”“增加”“充实”这三个词汇都同时表达了建设的人为特征,即建设是人们自觉的、有一定目的性的实践行为。曾有人对班级文化建设作出以下定义:“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以建立班级精神为核心,以班级群体行为为基础,以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为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1]该定义较好地诠释了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班级文化建设的确需要教育者的指导与管理,也要求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但班级文化建设显然不等同于班级中某一具体的管理模式或方式。

二、显性层面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班徽文化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人论》中提到:“我们应该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symbo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因为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会对一个符号产生反应。为什么人类对姓名那么重视?见到小朋友,我们通常都会问“你多大?”、“叫什么名字?”说明人对名字有一种非常强的符号感。而班徽,是一个班级的标志,代表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班徽所蕴含的教育学意义、文化学意义是深远的,它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设计班徽,可以增加班级成员对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班级管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设计班徽还可以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班级的课余文化生活。班徽的设计,是教育微观环境的设计,也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设计。

2.班服文化

一般学校,都有代表各自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校服,或者代表地区本土文化特色的市服(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等几个城市)。校服一般是为了减少学校内同学相互攀比的情况,而市服则是为了减少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也是为了树立一个市区中小学生的统一良好的形象。但随着学生自由开放、彰显个性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学生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班级渐渐出现了极具班级特色的“班服文化”。“班服文化”具有自发性。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全部的“班服文化”都是由班级学生自主倡导、自愿自发形成的,基本没有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生一般自行设计班服,并在班级同学中获得认可后,由一两名热心班级事务的同学联系社会上制衣的厂家,定制全班班服,以留作纪念。班级同学可以在校运动会、班级集体活动、半户外素质拓展、班级纪念日着穿班服,既可以向外集中展示班级文化和精神风貌,也有利于班主任在人群中快速找到本班同学,极大地便利了班级管理。由于“班服文化”获得了班级同学的普遍认可,增强班集体的文化认同,凝聚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中学班级管理具有积极有利的影响。同时,设计班服还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班级的课余文化生活,且还具有极高的纪念意义,因此,学校也默许了学生“穿班服”这一代表班级集体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行为,也使得“班服文化”日益发展旺盛,成为当代中学生最彰显班级个性的班级文化!但是,由于设计班服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在设计、制作班服中要与社会接触,在钱财安全、人身安全可能面临存在的风险。因此,对于学生自主设计班服,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可轻易打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