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16年班级文化建设标语精编,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内容对您有参考作用。
1、播种生活,收获习惯。
2、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双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3、插上理想的翅膀,扬起青春的风帆。
4、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
5、敬业修德强能健体。
6、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7、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2、命运自己主宰,奇迹自己创造。
3、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4、真理是什么?真理不惧怕任何权威,最伟大的真理是踩着权威的人和伟人的脑袋走向世界。
5、有生命就会有希望,有信心就会有成功,有思索就会有思路,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6、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一下子成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7、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8、品质——是获得信任的砝码,是竞争制胜的关键,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价值和尊严的起点。
【摘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和班级文化有着共同点,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语文教学科可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合力,实现了语文教学和班级文化建设双丰收。
【关键词】语文教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需全员参与的活动,绝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所有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一定要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其中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课程性质解释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发现语文教学和班级文化建设能起到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用到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构造书香四溢的物质环境
教室是师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情绪,一个活泼、高雅、和谐的教室,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氛围的营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处在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时,一种对知识的崇敬和渴求将会油然而生。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将会比较快乐地在书海中遨游,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他们乐意去学习知识,探求知识。同时,活泼、高雅、和谐的教室环境还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感染,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首先是教室环境的净化。整洁、干净是高雅的第一标志,是一个班级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级,第一件事就是加强对学生教室环境的卫生管理和公物爱护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建一个舒适、洁净的教室环境。
其次是教室墙壁的布置。在创建充满书香气息的教室文化过程中,教室的四面墙壁是最好利用的资源。学生坐在教室学习,一抬头看到的就是教室的墙壁,所以我在教室的前面墙壁上挂着一面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在国旗下方悬挂着一面时钟;在国旗的右边悬挂着两个大大的“晨曦”二字(本班的班名),在国旗的右边悬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只在太阳下翱翔的大雁(本班的班徽)。这字画组合起来就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拼搏奋斗、昂扬向上的氛围感受。教室两侧的墙壁我悬挂的是各个学习小组介绍、美文欣赏和名言警句。学习小组介绍是介绍展示小组及其成员的。美文欣赏和名言警句是最能给学生以文化熏陶的部分。美文欣赏上记录展示了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历史,学生从最初的只能写干瘪枯燥的句子到后来能写出充实优美的语句,不能不说是这一举措的效果。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学一段有关亲情的话语,我惊疑地发现不少学生写出来的是多么的漂亮。如“亲情是风,带走炎热,留下清凉;亲情是雨,带走尘埃,留下纯洁;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月亮,带走平淡,留下浪漫。”“亲情,是花木兰的替父从军;亲情,是孟母的三次搬家;亲情,是阿炳的二泉映月。”名言警句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它富有哲理,令人寻味,发人深省。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纯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还应发挥名言警句的作用,经常给他们一些名言警句,以其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文化气息,从而受到文化熏陶感染。我经常在不同时期给学生一些不同的句子。例如在开学之初,我写上“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告诫学生要定好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生不愿行动时,我写上“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告诫学生要务实;在学生失败时,我写上“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告诫学生要振作起来并注意学习的方法。
第三就是建好班级图书角。为了更方便学生阅读,我创建了一个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随时都可以有课外书看,从而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外阅读方便了,课外阅读的学生多了,班级的阅读气氛浓了,慢慢地形成了书香气息的班级。在中午的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内,不少学生尽情地在书海中畅游,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阅读能力。《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作品让学生逐渐地放弃了对漫画书、游戏书的喜爱,慢慢地爱上了经典名著,爱上了经典名著的阅读,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有时我还让学生给图书角写标语,从而来锻炼学生的写的能力。不少的优美词句也慢慢地从学生笔下流出。
【摘 要】语文作为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借鉴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可塑性。本文在剖析高中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意义,并重点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教学内容;德育渗透;小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109-02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1. 高中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都具有“以生为本”的人文特征
“以生为本”是高中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共同的教学和管理理念。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部分文章和古诗词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律的生活习惯,而班级管理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律守时、勤奋团结的精神,因此,二者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上十分契合;其次,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塑造与班级管理中对学生人文关怀活动的实施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2. 高中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是互为辅助、互相促进的协同关系
首先,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初步成熟,但追求独特个性和自我精神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果班级管理严重缺失,则容易诱发一系列的纪律和心理问题,反之,若班级管理到位,则会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其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得到实现和发挥,高中语文教学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不高,为了实现教学的实践意义,需要提高语文知识在班级生活中的运用频率,从而升华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摘要]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也是一项持续的、艰巨的、创造性的工作,现有的班级文化大多还停留在贴标语、宣传画、文化墙、定班规等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缺乏创新。本文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更好的建设班级特色文化。
[关键词]特色 目标 创新 班级精神文化
在当今教育不断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大好形势下,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学校的特征,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怎样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从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突显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班级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特色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也是一项持续的、艰巨的、创造性的工作,现有的班级文化大多还停留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精神文化有所欠缺。因为大多数人谈及班级文化建设想到的都是贴标语、做展板、文化墙之类,但往往都是世界名人或经典语录,缺乏创新。其次就是定制度、下要求,常常都是在落实执行时缺乏持续性,难以坚持。而搞活动因为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出于对学生的安全性考虑而放不开手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班级特色文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确立目标,明确班级奋斗的方向
五六十名学生聚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就是一盘散沙,会随波逐流、缺乏动力,难以形成合力,那不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只有每个人都目标明确、相互团结,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每个人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协作精神,每个人才会有家的归属感,才愿意为之努力和付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当然,具体目标的形成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以及全体学生认真思考,共同讨论,形成符合自己班级实际的目标。去年我带高三毕业班时,在开学一个月后,我发现班里有五六个学生成绩很不好,底子薄、学习习惯差。根据班级实际学生情况,我们全班集体讨论后制定班级目标为:不落下一个人,互帮互助共圆大学梦!为此给每个人确定帮扶小组,每次考试都采取小组考核,平时各项活动也都采取小组互评,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我们的目标,班里所有人都考上大学,一个都没落下。
二、 独具匠心,敢于创新
摘 要: 高职生源英语基础水平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及其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使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成为各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开展的分级教学模式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内容选取、教学模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分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5-0103-03
国家高校扩招的教育政策,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1],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蓬勃发展的同时,凸显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悬殊的特点来。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几年来生源组成(普高、职高、单招、专本直通车等)层次多元化和整体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反映在英语入学成绩上也很明显,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平衡,个体差异巨大。如何以人为本,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学有所获或更上层楼是大学英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建筑工程系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一、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定稿)(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并指出:“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笔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院建筑工程系2015级学生英语高考成绩进行了描述统计,分别得到来自普高、职高、中专(技能高考)和 单招的英语成绩,去除单招无成绩的小部分学生,高考英语平均分数40.1,最大值119分,最小值6分,全距为113分。显然,如果按原来平行班组合的大班课堂形式、以一统全院的教学目标、教材和教学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显然不能会有良好的实效性,不能与国家政策和我院的“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因此分级教学势在必行。
二、分级教学的实施
(一)A、B层级班的划分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双语双方言区高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分级教学、分类辅导、分层达标”的普通话教学新模式。在贺州学院中文系2007级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实验、测评、统计等方式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期望为双语双方言区高校提供有效的可操作和可推广的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双语双方言区普通话教学模式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07-04
双语双方言是指人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方言的现象。在双语双方言区推广普通话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是地处双语双方言区的高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PSC)过级率普遍偏低。以贺州学院为例,贺州是广西境内较复杂的多民族杂居地之一,居民使用的语言除汉语外,还有瑶语、壮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则有客家话、粤语、官话、本地话、铺门话、九都话、坝佬话、鸬鹚话、开建话、怀集话等方言。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与普通话并存,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双语双方言区。不论是乡镇还是县城,乃至家庭,多有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为主,兼用多种方言的现象。
因此,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双语双方言区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种状况对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普通话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当前双语双方言区高校普通话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双语双方言区高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贺州学院中文系2007级普通话教学实验班”的基础上,对教学实施过程及252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调查,采用调查、实验、测评、统计等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双语双方言区高校提供有效的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一、教学实验概况
摘要: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不论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应用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107-01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国在小学就开始开设了英语课程。经过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升入大学后,其教学重点已由对单词、句子等基础语言点的讲解转变为提升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就是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不同的教授对象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应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由于各大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也由昔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化教育”,以致所招学生的质量差异较大。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主要体现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高,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连最基本的语法知识都弄不明白,词汇量不过关,更别说听和说了。这极大地制约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必然导致高水平学生的厌学情绪和低水平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而教师也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感到迷茫和无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应结合实际,研究教学方法,探索出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分级班教学模式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固然有很多优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使分级教学的效果打折。(一)分级的标准。当前一些学校单纯根据高考成绩进行分级,一旦分好,大学四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一直就保持入校时分班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极其不科学的。由于各地的高考试卷难易度不同,分值的效度也不一样,如果只看高考成绩来分级,就会造成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到了低级班,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到了高级班的情况。这样做会给一些学生心理上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B级班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认为即使他们发奋学习也不可能摆脱B级班转入A级班,结果会导致B级班教师不能容易的进行教学。(二)分级教学的管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摆脱了自然班的模式,将不同学院,专业,班级的学生划入同个班,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个管理部门在分级班教学上的职责模糊沟通不便,导致上英语课时班级组织松散、课堂气氛不活跃,也有的学生趁机钻空子,出现了到课率低的情况。(三)分级教学考核标准。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不管是A班还是B班都同样采用《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相同的教材对于A班的学生来说有的内容过于简单,但对于B班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不管是A班还是B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方法,重点讲述词汇和语法知识点。A班的老师只不过加快了讲课的速度,扩充了授课内容;而B班的老师则是选择一些单词和语法进行讲解,将整篇课文译成中文,做做课后练习题目,这样一来,没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而在期末考试时,A级班和B级班学生又重回到所属的自然班考试,采用相同的试题测试,相同的标准评估和奖励。结果可想而知,B级班学生的成绩远远低于A级班学生,补考率过高,这大大打击了B级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热情逐渐降低,也使得B级班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
摘要: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小学班主任在培养人才这方面的重要性。教学模式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意味着小学班主任要克服更多的难题,遇到困难应当没有畏难情绪,理性处理,确保教学工作成功完成。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也不例外。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尤为重要,充满文化氛围的班级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学生们可以从中收获许多,心灵得到洗礼。
关键词:
文化建设;小学班级文化
一、做好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是基础
对学生们来说,班级环境文化对他们的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长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相处,有利于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不知不觉他们的心灵就得到了洗礼。所以说,小学班主任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
(一)征集班级标语,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班级文化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班级标语也被囊括在内,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它可能起着引导的作用,可能起着鼓励的作用,典型的富有特色的标语更是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标语征集活动,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作文也可以是美术等,将较为优秀的挂在教室的显眼处。我们班现在的标语为“快乐学习,积极向上”,出自一位学生,是该生也是其他学生内心的吐露,标语中指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二)做好班级布置,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传统的班级布置格局统一,不能体现创意和独特性。教师要为了学生考虑,同时又不忽视班级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创意,为学习天地增添美感、趣味等。小学生会跟着班主任的引领,逐渐形成为班级文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摘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单纯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分层标准,有其优点,也有不足。通过对本校英语分层教学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打破单纯按照学生英语成绩分层的传统,以英语基础、学生兴趣及需求为基准探索英语分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56—04
[作者简介]郝娟,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一、分层教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或称分层次教学,也称为分级教学。其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从三方面进行了“因材施教”: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不同给以不同的指导;二是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挥其特殊才能;三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补救,做到对症下药。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国后来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唐朝学者韩愈、明朝教育家王守仁、清初学者王夫之等都继承、弘扬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也孕育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而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则产生于实行了三百余年班级授课制的西方国家。它的雏形是
纵观国内学者对于分层教学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但意思大同小异。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之后,国外分层教学经历了初步发展、衰落和沉寂、恢复、繁荣与多样化几个阶段。在我国,民国时期,受国外分层教学思想影响,一些分层教学形式如道尔顿制、文纳特尔制和设计教学法等得到了实验和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的招生考试制度的出台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也推动了国内分层教学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寻求理论依据、进行新型分层教学试验阶段和改进、传播、丰富分层教学阶段。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参考,笔者把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情况做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