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精选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班长

1、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组织、领导、协调、监督班委抓好班级各项事务工作。

2、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活动的要求。

3、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主动向班主任汇报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及时听取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及意见,班主任不在校时,代行班主任的责权。

4、定期主持班委会和班会,领导指挥班委会成员开展工作。

二、副班长(纪检委员)

1、协助班长抓好班级各项事务工作,班长不在时代行班长的职权。

2、协助科任老师做好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记载工作。

3、做好班级的出勤情况汇总,负责指挥值日班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4、及时向班主任和德育处报告违反法纪的事件。特别要与班干部、同学一起及时发现、制止那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突发事件,控制事态,然后汇报处理。

三、值日班长(纪律小组长轮流制)

1、负责记录当天的出勤情况,及时向全班公布,对迟到的同学提出批评,予以扣分。

2、维护自习课纪律,对自习课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扣分,自习课有准假权。

3、维护课间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追逐打闹的行为。

4、督促同学做好眼操,若发现做眼保健操不认真的同学,予以批评、扣分;

四、班委会委员(班委会设学习、生活、体育、宣传、文娱、卫生委员)

1、学习委员:负责全班同学期末统考科目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负责指导各学科科代表开展工作;负责指导各学科兴趣小组的工作;负责考试后统计各学科成绩;负责在班内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3、生活委员:管理生活助手。负责收取学杂费、书费等费用,及时将需上交的费用于当天放学前上交学校;负责班费的保管及支出,记好班费往来帐目,并于必要时向同学们公布。

4、清洁委员:督促检查清洁小组搞好班级卫生,一日三扫。若发现地面上有垃圾,谁的座位底下谁负责,及时征求同学们对班级卫生的意见。同时负责指导、监督班级卫生清扫工作,组织好周五大扫除,并作好每天的常规检查。

5、体育委员:负责全班各项体育活动,负责带领同学们上好体育课(具体整理队列并带领同学跑步、课间操);负责校运会中各项活动的开展,可指定各项活动的临时或长期承包人;协助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

6、宣传委员:管理宣传助手。负责出好每期的黑板报;负责登记并表扬每位同学在校内外做的好人好事;负责收集同学们的稿件向校广播站、校报等投稿;办好班内的学习、生活园地。

7、文娱委员:负责班级的文娱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学校的歌唱比赛、节日的文娱节目编排。

五、其他班级管理员

1、生活助手

2、宣传助手

3、科代表职责(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信息)

①负责本学科老师委派的任务,例如:收发作业并记录欠交情况、收发试卷、准备课堂用的简单的教具,协助老师做演示实验,帮助老师做分组实验的工作。

②及时搜集同学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老师反映。

③负责记载本学期历次测验考试成绩,并对成绩进行分析给同学们指导,为教师当好参谋。

④负责本学科兴趣小组的工作,带动本学科学有所长的同学,使其发展更快。

4、小组长职责:(6人一小组)

学习小组长负责帮助组员解决学习困难;收发作业并记录、上报迟欠交作业情况;

纪律小组长负责管理组员的遵规守纪情况,做好奖惩记录,当好值日班长;

卫生小组长负责督促值日生做好卫生扫除工作,写好课程表、摆好卫生用具。

礼仪组长负责课前准备、课间桌凳的摆放、着装、课间文明休息等情况。

第二部分 奖惩制度

一、总则

1、参照文明班评比方案制定,凡是当天的文明班评比中被扣分的(由集体原因造成)全班同学都要扣双倍的分;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对该同学要进行三倍扣分并写300字的自我批评书。

2、在当周的文明班评比中获得满分的,每位同学加5分。

3、获得当月文明班称号的,每人加5分;获得学期文明班称号的,每人加5分,获得文明模范标兵班称号的,每人加5分,获得文明模范标兵班称号的,每人加10分。

4、当月不能获得文明班称号的,每人扣10分。

5、班委常委、值日班长、科代表、组长可适当加分,每月每人加10分,兼任的按最高级别加分。

7、每个学期末,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德育分总和,加上职务奖励分和集体奖励分的总和由高到低评定德育优秀、良好、及格,并据此评定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二、分则

(一)考勤

2、集会、广播操迟到者每人次扣3分。

3、无故缺席、早退者每次扣5分,并通知家长。

4、全月无迟到者加5分。

5、课间迟到每次3分,一周累计3次,做清洁一周并写自我批评书,向全班宣读。

(二)纪律

2、集会时,讲话、搞小动作,态度不严肃认真者每次扣2分。

3、上课随便讨论、说话、嬉笑、起哄者,每人每次扣5分。上课因讲话或不专心听讲等原因而被老师点名批评者每次扣5分,并要向老师认错;全班被公开批评的,每人扣5分。

4、课堂上被老师公开点名表扬者,每次加5分;全班被公开表扬,则每人次加5分。

5、早读不认真,发呆,故意搅乱,读书不齐,被课代表点名、记名者每人每次扣5分。

6、自习课不准讲话,搞小动作,随便下位、伏桌睡觉,不准看报纸、杂志、漫画、小说(老师要求的除外)、不准传纸条,违反者一次扣3分;不听从值日干部管理并顶撞、辱骂值日干部管理者每次扣8分(被班干部或老师记名的每人次扣5分)

7、带手机、随身听到校者,除没收外,每人扣5分。

8、不准到营业性网吧、游戏机室,不准打架,违者每次扣10分。

9、在校期间不可带零食、口香糖等东西,一经发现没收并扣5分。

10、全月无违反纪律者加5分。

(三)仪表礼貌

1、没佩带校卡、没穿校服或上下装只有一件是校服的、校服不拉好链,在校服外套穿其他衣服的(冬天除外)每次扣3分。

2、在教学区内穿拖鞋或穿背心的,男同学在校内或运动场上光上身进行体育活动的,每次扣5分。

3、讲粗口、唱粗口歌、做不文雅游戏、骂人、打架者,每次扣5分。

4、侮辱性绰号,欺侮年幼体弱同学,起哄,取笑,侮辱他人的,每次扣5分

5、在各种场合不尊重或顶撞老师者,每次扣5分。

6、看不良书刊、吸烟、喝酒者每次扣10分,写自我批评书并通知家长。

(四)公物

1、故意损坏公物者,每人次扣10分,并通知家长,责令按原价赔偿。

2、课桌椅不洁净,除要求擦干净外,每次扣3分。

(五)卫生

2、课室、公共区打扫不干净被扣分的,该组同学每人扣5分,并加扫一周。

3、当周做清洁的同学要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发现乱扔纸屑、垃圾的,把名单记下,交给清洁委员,由清洁委员核实后,每次扣3分。

4、课室内的扫把、垃圾筐等由当周的清洁小组负责摆好,违者全组每人扣2分。

5、值日生要在老师上课前把黑板擦好,课程表写好,要搞好讲台以及讲台底的清洁,违者每次扣2分。

(六)学习

1、 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者加1分。

2、 上课受表扬的小组和个人加2分;被批评的小组和个人扣2分。

3、 作业受老师表扬的小组和个人加2分。

4、学习小组长必须按时收发作业,同时把迟交、缺交名单交给科代表,不尽责者每次扣1分。各科科代表每天将迟欠交作业的名单公布于后黑板。

5、迟交作业者每次扣2分;抄袭作业每次扣5分,并重做两次;不交作业一次补做两次,并扣5分;被老师批评作业态度马虎者每次扣3分,并重做。

6、各科测验成绩进步明显者加5分。

7、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和成绩进步明显者加10分。

(七)文体

1、积极参加班、级、校文娱工作的,每次加5分;获奖者视情况而定。

2、参加校运会一个项目的,加5分;两个项目的加8分。

3、校运会获得第一名者加15分;第二名者加10分;第三名加7分。其余4-8名各加5分。

(八)宣传

1、积极参加班内宣传出墙报工作,每次加5分。

2、本期墙报获学校一等奖,负责出墙报同学每人加10分,二等加5分,三等加3分。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XX级10班

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德才兼备的人,做真正快乐自由的人。

温馨提示:操行分是评价你们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分数而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果仅仅为了分数,就算你得到了许多,也没有真正成长。你应该为了最终的目标而做好自己。

一、 安全违规:

1. 在教学区打闹,扣1分。

2. 身处危险处境,扣1分。

3. 玩危险游戏或玩具,扣1分。

4. 下河游泳(家长陪同除外)扣5分。

5. 及时阻止不安全的行为,加1分。

二、 学习习惯:

1. 学期无课堂违纪加5分。

课堂或自习课违纪扣2分。

2. 如与老师顶撞或不服从教育扣5分。

3.无故不完成作业且没有及时弥补,扣1分。

4. 学期无迟到加5分。

无故迟到一次扣2分。

5. 无故旷课扣2-20分。(以旷课节数而定)

6.半期和期末考试年级前100名加10分,200名以内加5分。

班级前十名加3分。(不重复加分) 单科班前三名加3分。

成绩或名次进步较大,加2-5分。

成绩或名次下降过大,扣1分。

7.被老师特别表扬学习态度加2分。

8.由于帮助同学学习,由同学推荐为学习挚友加1-5分。

三.纪律:(情节严重者交派出所处理)

1. 打架扣5分。参与群架扣40分。

2. 敲诈勒索扣40分。

3. 盗窃扣30分。

4. 吸烟扣20分。

5. 故意毁坏公物扣10分。

6. 因过失伤害他人或损毁他人或集体的财务扣1-2分。

四.品行:

1.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雷锋标兵加5分。

2.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礼貌之星加5分。

3.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诚信之星加5分。

4.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劳动之星加5分。

5.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执法先锋加5分。

6.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品德进步之星加5分。

7.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优秀班委干部加5分。

8. 学期被家长推荐为孝子/女加5分。(书面推荐)

9. 以上项目月评中当选加2分,并颁发奖状。

10. 因好人好事被校外单位或个人到校感谢加3-5分。

11. 主动协助老师工作,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加1-3分。

12. 拾金不昧加2分。

13. 日常工作被学校表扬加3分。

14. 为班级服务一周加2分。

15. 为班集体的建设捐献财物加1-5分。

16. 考试作弊扣5分。

17. 说脏话扣1分。

18. 仪表不得体扣1分。

19. 没有执行力做事拖沓误事扣1-2分。

20. 自私自利对班级或同学造成伤害扣1-5分。

21. 破坏环境卫生扣1分。

22. 违反学校日常制度扣1-2分。

23. 接触垃圾书籍影视扣1分。

24. 破坏同学间或同学与老师间团结扣1-5分。

五.才艺:

1. 积极参与班级或学校的文体艺术活动加1-5分。

2. 在班级或学校的文体艺术活动中表现优秀加5-10分。

3. 教会同学一首歌加2分。

4. 用自己的才能美化教室加1-5分。

5. 办板报和营造班级文化加1-5分。

6. 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做好协助工作加1-5分。

7. 学期被老师和同学评为艺术成就奖加5分。

8. 周最佳歌唱大组每人加1分。(由班长、文娱委员评定)

六.班委干部管理:

1.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课代表每周工作良好加2分。

2. 其他科目课代表每周工作良好加2分。

3. 大组长每周工作良好加1分。

4. 优秀小组长一次加3分。

5. 纪律委员、劳动委员工作良好每周加2分。

6. 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工作良好每周加1分。

7. 管理自习的班干部工作良好每周加1分。

8. 其他班委由自己所做具体工作据完成情况加1-5分。

9. 工作拖沓误事扣1-5分。

10.工作不负责造成不良后果扣1-5分。

11. 无故不服从上级班干部或老师的安排扣1-2分。

12. 因工作态度差被取消班干部职务扣10分。

备注:1.此细则由纪律委员组织评价,并安排部分同学参与评价监督。2.记录本中每一页记录一个小组。

3.班委会中讨论增减条款(即时贴)。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班务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26-01

如果说治国必须有法可依的话,那么“治班”也必须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以班级规章制度、公约等为内容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正如国家要依法治国一样,一个班级也应该主要靠制度而不仅仅是靠班主任来管理。笔者在很多学校看到,有许多班级都是依靠班主任连轴转来管理,一天十几个小时扑在班上,班主任一天累的直喊受不了,希望早点放假。其实,一个科学合理健全有效的常规管理制度和一个优秀的班委会就可以让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减轻许多负担,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干了十几年的班主任,现就自身经验谈谈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班级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种规范,它的每条规定都必须遵守法律,都必须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的规定范围之内,任何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之外的班级制度都是违法的,比如有的班级管理制度规定让违纪学生缴纳数额不小的罚金以代替惩戒教育,这明显是不合适的。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广泛民主科学

有很多班级制定了很详尽的班级管理制度,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时常可见有些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那么怎样才能让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并深入人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首先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的前提是能得到学生支持,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面向的是整个班级,要想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得到全体学生或者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与赞同。因此,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应由师生共同制定,切不可由班主任一人闭门造车。在每届新生入校后,笔者都会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校规校纪为依据,结合本班实际,和班干部共同讨论制定本班的常规管理制度,随后,将初步讨论的结果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认真听取有关意见并进行适当修正,最终经全体学生同意通过。这样由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执行起来学生也会不存在抵触情绪,同时,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在某班级中如果出现违规学生,对违规学生的惩戒规定就必须科学合理,既能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又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

三、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约束力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应该有一定的指向性,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应有切合实际的具体规定,比如学校附近有一条小河,那你的班级管理制度上对严禁下河游泳就要有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办法,班主任想形成一个爱好学习,积极向上,诚实有礼的班级氛围,那你就必须在这些地方制定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如果你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学困生组成的班级,那你的班级管理制度上就应该主要集中在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和管理上。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上应该体现一定的约束力,需明确提出不适当的违规行为应如何处理,现在的社会风气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往往忽略纪律的要求和规范的遵守,学生行为习惯中有很多受社会风气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合适的行为,而很多家长又溺爱学生,学生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爸爸妈妈的掌中宝,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有许多非常正常的正面劝诫在学生的父母看来也认为是不合适,甚至说是体罚侮辱,不尊重学生等等,对老师颇有微词,比如有一个学生的头发被他的父母带到理发店染成黄色,学生到学校后成为“一道风景”,班主任勒令学生整改,家长反而到学校闹事,说老师多管闲事,这个时候班主任就搬出了《班级管理制度》,有礼有节的驳斥这种虚荣浮华,矫揉造作的风气对本人以及其他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要求家长配合,家长后来表示愿配合学校工作马上把头发染回来。

四、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在不束缚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尽量细化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我国传统主体品德修养的提升强调“人”内在的精神力量,而忽视了他律,忽视了德性培育过程中外在约束的机制与功能[1],即学校制度的育人作用缺失。发挥制度的德育规范作用,有利于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通过制度确定下来,成为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以此弥补个体修养提升品德的不足。1.班级管理制度的内涵。班级管理制度是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确定权利义务规范师生主体行为和调整师生间管理关系的活动体系及管理规则。班级管理制度调整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秩序,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目标的深刻与远大决定了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必然是复杂而系统的。从横向来看,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和班级活动管理制度三个大部分;从纵向来看,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二是依据上述制度制定的校内规则;三是班级组织自己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2]。本文探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班级自身特点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及班级活动管理制度。2.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制度和道德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的不同途径,但它们在起源上同根同源,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支撑[3],因此学校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

第一,学生品德发展是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性追求。合理性是现代制度得以存在的根据,人们对制度的遵从以其正当、合理为基础。合理的制度是通过正当的程序运行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的制度,它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具有得到主体服从和自愿遵守的真正权威性。班级管理制度是工具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追求的统一,工具合理性是指制度对班级管理活动秩序与效率的追求,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合理性致力于学生自由全面平等的发展,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性追求是其本质追求。强调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首先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本身的完善。因为任何制度都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教育活动秩序的维持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生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班级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其次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教育作用有利于解决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教师权威的不合理利用、班级管理活动的功利主义及控制主义倾向等问题。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学生品德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追求,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追求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制度的教育价值,且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自身的完善。

第二,班级管理制度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班级管理制度向学生提出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的要求或者将一定的道德要求通过制度体现出来而具有丰富德育价值。首先,班级管理制度中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是学生道德知识的来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或者是智慧,人只会做自己认为善的事情,不会故意作恶,美德首先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及他人认识基础之上,所以德育应该向人们揭示美德发展的应然状态。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哲学命题遭到我国不少学者的反驳,但是他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理性认识的观点得到国内外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学生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要求,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同时,也明确或暗示学生遵守制度会得到肯定,违反制度要受到惩罚,这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班级管理制度中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资源。其次,班级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作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符合教育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其首要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的人。从班级管理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能够引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也可以将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要求通过制度规则表达出来。班级管理制度在价值指引下规范师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班级管理生活中的学生必然会对制度内在的价值产生心理认同,将制度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自觉加强自我品德修养。最后,班级管理制度所规范的班级社会关系,构成学生发展的德性环境。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和活动目标的社会群体。班级社会关系需要正式的规章制度维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学生群体的约束也是对教师群体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另一方面明确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既可以防止教师权威过度膨胀或权威消解,也要求教师承担起管理育人的义务。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的学生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是民主、平等的,管理班级是全体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马卡连柯认为:“平行教育影响”不会使学生总是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对班级社会关系的规范,为学生发展营造充满德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培养民主、平等和责任意识。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本文探讨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功能。班级管理制度是通过确定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师生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活动体系及管理规则,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从静态角度看,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是指对班级管理制度內容和主体两方面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內容的科学合理是其德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班级管理制度在合理价值追求指引下,明确禁止什么、肯定什么等规范内容,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去恶扬善,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品德发展打下基础;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规范也包括对制度表现形式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是以正式文本还是以口头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反映出主体对制度的重视程度,口头上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易流于形式、缺乏保障。通过文本呈现的制度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具体化、明确化,是学生行动的依据;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的实现还要注意规范班级管理制度的表述方式,应多运用道德语言向学生明确提出品德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班级管理制度不仅使用“禁止”、“不准”等否定性词语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也要使用“希望”、“建议”等肯定性词语和表述方式指导学生良好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是班级管理制度对德育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规范,师生在班级管理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应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权力的过度膨胀或者过度消解都会影响到教师被认同、被尊重和被信任的教育影响力,而且制度规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学生管理班级的权力被不合理利用。从动态角度研究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主要是指对班级管理制度运行过程的规范。首先,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行规范。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制度从而能体现学生主体的愿望,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自身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其次,班级管理制度对制度执行进行规范,它明确禁止某些行为,对违反制度的个体进行惩罚,通过惩罚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的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规行为;根据强化理论,班级管理制度对道德行为的肯定可以刺激学生更多地做出集体所期望的行为,明确的行为规范是学生管理活动的指南,学生头脑中模糊的善恶观念在此过程中得到明确、具体。

2.导向功能。班级管理制度对德育活动的导向功能是指为学生品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也指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从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制度的产生是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合理的制度应当体现社会生活中主体的价值追求,并为主体活动提供价值导向。班级管理制度在伦理价值指导下产生或者将道德规则或原则通过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会体现某种价值准则,学生在参加班级日常管理活动时必然会受到制度伦理价值的影响,学生在反复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对制度的价值认同,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学生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学生从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充满德性的班级管理制度指引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管理中权利义务的主体之一,应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学生在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服从、认同的基础上将制度的价值追求或道德原则、道德规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要求。另外,班级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因此它具有预测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制度预测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道德选择。制度引导下的学生行为从外在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在道德发展的结果,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体现。

3.调节功能。班级管理制度主要调节制度德育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调节班级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与德育功能的关系。学生品德发展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会表现出差异性,班级管理制度对全体学生统一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执行和评价过程中进行有意的调节。班级管理制度立足于底线伦理,对学生提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且通过多样化和层次化的制度满足学生个体的差异化追求,对违反基本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及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肯定,在评价中指明学生道德发展的方向。制度的首要职能是管理,而终极价值是制度合规律合目的发展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因此班级管理制度需要调节其管理功能与德育功能的关系,即班级管理制度注意运用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并通过确定管理活动的评价制度避免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武断、随意,从而避免班级活动陷入管理主义的窠臼。而且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全员的民主参与,它是正式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公共性,它必然能够协调学校制度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关系、班级管理制度与教学制度的关系。

4.陶冶功能。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陶冶功能是基于制度的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调节功能提出的。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活动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人际互动情境,这种情境意在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获得某种道德要求的切身体验,学生能够领会其中暗含的道德价值规范,陶冶其品格。班级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是个小型公共生活群体,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习得社会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公共行为规范。制度指导下的班级小公民能够将公民意识迁移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学生对班级管理规则的遵守是其对社会法律法规遵守的基础,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素质。另外,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对制度的遵守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示范,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不会受到学生的抵制,反而能够增加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习得其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陶冶功能指向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班级管理制度正向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班级管理制度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但是实践活动中,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其德育功能的实现。

1.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制定阶段的合道德性。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阶段的公正、合理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充分条件,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合道德性是指班级管理制度在合理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全员民主、平等参与制定出内容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杨小微老师认为:“持‘恶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看重制度的限制和控制功能;持‘中性而被动’的人性假设,会制订塑造式的制度;持‘善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提出保护的、激励的、适度规范的制度主张[6]。首先,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坚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发挥制度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个性形成及人格完善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班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学生民主、平等地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教育过程。再次,班级管理制度目的的达成以其科学性为前提,即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认知,在一所乡镇初中的学生管理细则中发现这样一条规定: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每生每学期40分,若扣完即自动退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权益受到《义务教育法》的保护,上述学生管理制度要求显然违背了法律,当然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另外我国学校教育中有一个奇怪的“倒金字塔”现象,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严格检查大学生的寝室卫生,这是由于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内容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要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注重班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的公正与合理。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一定要确保其执行过程的公正与合理。首先,贯彻班级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师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必然会受到制度价值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服从制度的基础上认同班级管理制度的价值追求,因此贯彻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对班级管理活动的影响,明确的行为规范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及有效避免班级管理活动的随意性。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系统性、整体性的要求,能够为学生的品德发展营造充满德性的成长环境。其次,应坚持教师的全方位指导。班级管理制度被全体教师所知晓并认可,并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强调,有利于形成全体教师的教育合力。学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教育应有之义,但是学生身心发展未成熟的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对制度的理解,从而挖掘制度执行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最后,发挥家长的监督保障作用。家长的参与能保证班级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他们可以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变化判断班级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能够对班级管理活动起着监督作用。而且家长对制度的了解与认同有利于家长对班级管理活动的支持,教师可以就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家长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保证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公正合理运行。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进程来说,要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学校十分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设立,从受教育的主体分析来看能够发现在小学教育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主要针对小学生在管理层面上采取的重要举措,结合分析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重要的环境主要是班级带来的影响,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班级影响的程度来进行相关能力提升,因此重视班级的影响力是必然的。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设立,一方面在教学层次上是个提高,另一方面在管理层面上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提升点,所以针对当前小学教育中实行的班级管理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二、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设立的层次分析

小学作为学生接触教育的首要阶段,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在这个基本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培养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一个规范行为的基础,同时更要重视在此过程中所采取的举措:

(一)实行分组管理

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的制度通常是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的,这样的形式主要是根据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不同认识程度来进行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可以通过取长补短进行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职责认定管理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的因素克制他们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自控能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认知程度上都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需要老师或者是其他人进行学习上的督促,在班级管理制度的设立上重视职责的确立,例如择优选择学生担任班长或者是其他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的学习环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重视职责认定管理的模式。

三、结论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班主任工作除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外,其主要工作是班集体的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个刚刚组成的班集体,首先应该注重进行的是班集体的建设,即班级的制度建设。班级管理不同于社会管理,它所涉及的是一些人格尚未成型的生命,实为教育,应当把教育贯穿在我们所建立的管理制度中。

一、谈班级的制度建设首先要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要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工作,仅仅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任课老师的配合、领导的支持都是重要的因素。班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作用更加重要。班干部是班级管理执行者,是我们的得力助于,强大的班干部群体就能保证班级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我班选用班干部的原则是:

(一)自愿原则。若学生不心甘情愿为集体服务,就不会有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造性的工作,班级工作就不能生动起来。

(二)协商原则。包括班干部之间协调配合,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学生干部之间的平等协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事协商就能恰到好处地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矛盾。

(三)培养能力原则。社会上普遍认为,当代青年实际能力不行,高分低能。这与父母、老师一直以保姆形式出现有很大的关系。从使用班干部转变为培养能力为主任用班干部,从保姆型转变为指导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高分低能的现状。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决定班级的一切事务,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开发潜力,又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形成。同时大大减少班主任工作中盲目性、武断性。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深入其中,我们就能尝到甜头。

(四)民主评议调整原则。班干部参与管理之后,并不表示他或她就将委以重任,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来考验,同学的认可,积极的心态和意志品质就是调整的依据。当然,在使用班干部时班主任应以培养为前提及时指导方式方法,让学生成长起来,让他们堪担重任。

(五)职责细化原则。能力强的班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他同学也会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这时就有必要把工作逐渐细化,让有意愿的学生加入到班干部队伍中来。

(六)责任心、意忐品质、集体主义精神选任原则。管理规律告诉我们,领导的素养决定一个集体素养,即所谓将雄雄一窝,兵庸庸一个。我们必须选择责任心强、意志品质好的当任主要干部。此处,认清管理的目的也很重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只要认清这一点,班干部在执行班规时才能更加坚定信念,同学们在接受班干部的监督过程中才能更好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二、学习、纪律、生活卫生制度的建立

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班级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的。

(一)学习制度

第一条:对学习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第二条:学习“三部曲”:

1.上课认真听讲;

2.作业认真完成;

3.做好预习和复习。

第三条: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发言,积极或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真,作业本保持干净整洁,作业质量高,就能得到“学习好”、“学习进步”或“发言真棒”“作业好”等奖励卡。

第四条:学习的基本程序如下:

1.课前预习;

2.上课认真听讲;

3.下课后做作业前及时复习;

4.复习后,独立完成作业;

5.错题及时订正;

6.设立错题本。

(二)纪律制度

1.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班级的纪律要求,如:自习课上不随便讲话,抓紧时间写作业,不浪费时间,听从班级干部管理,如果老师有意外急事,离开班级片刻,能自觉维护班级纪律,就能得到“守纪律”的奖励卡。

2.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3分。

3.上课讲话、不听讲、搞小动、借东西作一次扣2分。

4.课桌上堆放过多书本一次扣1分。书桌上的书、本、文具摆放不整齐一次扣1分。

5.上课打瞌睡、睡觉一次扣1分,上课喝水、在班级里吃小食品一次扣2分。

6.课间、中午在班级、走廊大声说话、追逐、打闹、卜地走动一次扣10分。

(三)卫生制度

1.公共区卫生。按时、按质打扫班级所负责的区域;水泥场地、沙地上及花区里要求打扫彻底:无纸屑、剩菜、剩饭、垃圾和过多的树叶,清洁区内放置的垃圾桶每次打扫都要清理;厕所每天至少冲洗一次;教室楼道做到随时保洁,楼道内放置的垃圾桶每次打扫都要清理,并保证其它时间里桶内垃圾不过半。

2.教室卫生。教室内外的地面上干净无纸屑、杂物、灰尘堆积、积水,天花板无蜘蛛网,瓷砖、玻璃、门、窗台上干净无灰尘;课桌前后左右排列整齐,讲台整理干净,桌面物件摆放整齐;黑板上严禁乱涂乱画。卫生角的清洁工具一律整齐的摆放在班级指定处,垃圾桶及时处理,不能溢满。

3.宿舍卫生。宿舍内无异味,宿舍内地面上干净无纸屑、杂物、灰尘堆积、无积水,大花板上无蜘蛛网,瓷砖、玻璃、门、窗台上干净无灰尘;桌上,床上、下的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卫生角的清洁工具一律整齐的摆放在宿舍指定处,垃圾及时处理,不能溢满。

班级管理制度不仪用来指导班干部工作,更用来规范同学们的行为。还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程度,拟定一个合理的奖罚分数。学习纪律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班的优异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纪律,同时良好的纪律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生活卫生方面我们主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此外为了加强班干部的责任心,我们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一)严格执行,严格遵守。

(二)成立三人“纪检”小组,由全班评选最公正的人担任组长。

(三)实行“班级日记”,值周班长必须将每天情况向全班公布,以表格形式上交班主任。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由于职高招生政策的调整,中职学生的招生门槛日益低下。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是一年不如一年,他们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基础落后,使得课堂教学存在极大的难度。但是,做为职高的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自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和科任教师构建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能依靠学校的校规和操行考核作为主要依据。因此,个性化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就成为我管理班级的一个法宝。——“班约”随之产生。

一、班级制度的制定

什么样的班级制度才是学生愿意遵守而且可操作性又强的呢?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探索,我发现由学生自己制定制度是最好的办法。因此我开始了我的个性化班级管理制定的建设。

1、召开以“我为班级作贡献”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在会上讲解了班级与制度的关系。

2、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写出一条奖励制度和处罚制度。

3、通过对学生写的制度进行汇总,大致可以分为出勤、卫生、课堂常规、行为习惯、教室5S、学校活动、寝室管理等七个方面。

4、就是对上述七个方面的制度在全体同学的参与下进行修改和制定。例如:在谈到学生迟到的处罚制度上,先向同学们读出不同学生对该项的意见,然后由经常迟到的同学提出修改,接着由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最后,请所有的学生在我们的班级约定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二、班级制度的考核

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由谁来考核又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事实清楚,不让学生有任何狡辩的机会。我把上述七个方面进行了以下安排:出勤和行为习惯由班主任考核;卫生由劳动委员和学校卫生检查组考核;课堂常规由科代表和科任教师考核;教室5S由班长负责考核;学校活动由体育委员考核;寝室管理由宿管老师考核。各班委干部根据考核的结果做好相应的记载。

三、制度的实施

一个好的制度关键还是在于实施。怎样把我制定的“班约”执行起来,事实是依据,公平、公正是前提。于是,我的包里多了一个小本,每天每时把自己看见的、学生和教师反映的都一一给记录下来。然后叫来学生进行核对,由学生自己对照“班约”进行改正。每周班会对当周的违纪情况进行通报,已经改正的同学及时的给与表扬,没有改正的给与提醒,对获得奖励的同学进行兑现。

四、制度实施后取得的效果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执行者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我现在的班级已经发生了以下变化。教室和寝室变得整齐、干净;上课耍手机和睡觉的现象少了;迟到、旷课、不假不到的同学没有了。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师生关系融恰,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在班级管理中随处都是管理的经验和法宝,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者能否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反思。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绝对离不开一个善于思考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陈清阵.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10(4):50~51

[2]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3] 何琳.爱之有度.四川教育.2008(1)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本期专题刊登的文章是《江苏教育》编辑部主办的第六届“苏派”班主任论坛的部分成果,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班级制度与自主管理。作者全是一线的普通班主任,他们的思考说不上多高深,但他们努力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因为他们说的正是他们所做的,他们是真心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

经常听到班主任抱怨“工作辛苦”:学生难管,责任太重,身心疲惫……然而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也有自己的抱怨:管得太多,不尊重人,没有快乐……再从社会的期待看,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少责任意识”,等等。问题在哪里?影响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我们仅将视线聚焦在“班级”这个学校最基本的教育场所进行探寻。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学生不仅在这里接收文化知识,还在这里实现初步的社会化。为保证班级教育、教学和班务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学校要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这个“最小的主任”应需而生。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极其重要,这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教师、社会对教育不满的切入点。

国外对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已日益系统化,从理论构想到影响因素,再到自主与学生适应和发展的关系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相比之下,国内有关学生自主的研究显得比较匮乏。自主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是“人支配自身达到一定目的的能力”。学生要想在校园生活得快乐,班主任要想不“累”,社会想要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人”,都离不开“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待犯错的学生,要从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来处理。即使学生多次犯错,也不要粗暴地批评,要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与信任。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方案开展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感受成功的机会。这样,班级凝聚力会迅速增强,学生之间会相处融洽,健康氛围会逐渐形成。通过教育活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看到了自身积极美好的东西,这样就点燃了他们的信心之灯。

二、创建民主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引入竞争机制选拔班干部

在许多教师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选择都是教师说了算,这样产生的班干部的威信往往不高。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对班干部岗位进行公开竞聘,鼓励学生自由报名,再由学生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投票后,按照1∶2的比例产生候选人。候选人在班级进行公开竞争演讲,由全班学生一次性选举产生全体班干部。让受到同学信任、有能力的学生走上班干部岗位,这为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引入民主机制制定管理规则

通过公开竞聘方式产生班干部后,下面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我在汲取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先让班委会起草本班的管理规章制度初稿,然后征求班里其他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交由全体学生进行投票表决,如果2/3以上的学生赞成,班级管理制度就形成了。这样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规范。

(三)引入竞争机制提升管理实效

无论是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内心都充满竞争的欲望。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推行竞争管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如我在宿舍管理中推行星级评定模式,在学生宿舍达到相应的标准后,分别授予相应的星级称号。在这一模式的管理下,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宿舍无论在卫生还是在布置美化方面,成效都非常显著。四、艺术化处理教学琐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进行艺术化处理可以使班主任工作游刃有余。

第一,要方法多,不断变化,如激励、表扬和批评等。在把握学生动态后,不妨多用激励机制。一句表扬,对老师来说,也许太平常了,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可能很大。

第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例如,班主任经常在班会课上点出学生的名字,告诉全班同学这个学生做了什么好事,学生心里会非常高兴。同时,适时地点出一些学生自以为做得很隐秘的事,也能使他们觉得班主任不简单,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时光飞逝,部落制度在我的班上也实行了五年,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如鱼得水,我一路坚定不移走了下来。可以说,得到陈晓华老师的启迪后,我把班级交给部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推行部落制度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成长。

一、科学组建部落

自从我有了部落管理的想法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部落。

2011年,在高一(17)班学生开学第一天,我宣布实行部落制度,并用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了部落制度的实施办法。开学第二天进行部长竞选活动,后来经过投票选举了部长,并由他们当即招募成员。

我本以为部长与成员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却没想到这种表面的民主为后来的种种问题埋下了伏笔。学期刚过四周,17班被学生处开的“罚单”就是其他班级之和。部落不团结,部长不负责,班风涣散等问题一下子扑面而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我认真反思,发现产生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我在组建部落时不科学的做法造成的。那如何科学组建部落呢?

为了避免组建部落失败,班主任的前期宣传必须落实到位。在2012年开学前的预备班会上,我发给学生每人一份《班级部落管理蓝图》,用部落制度的魅力吸引学生。

班级部落管理蓝图

(一)部落核心

部落核心在于竞争合作。如流动“红旗部落”的评比,一周评出两个部落,周一交接。

(二)部落特征

部落特征体现在座位的安排上。原则上实行部落间同座的方式,每两周轮换一次。特殊情况时,班主任有权强行拆分个别部落座位。

(三)部落文化

部落文化包括部落的名称、正副部长、部徽、口号及奋斗目标等。

(四)部落分配

全班学生被划分为纪律、卫生、学习、生活、文体、精神风貌六个管理部落。

(五)部落班干部

部落班干部包括班长、团支书、部长(即委员)、电教委员、考勤委员、体育委员。

部长的选拔直接影响部落的组建和运行,班主任在前期要多与学生沟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竞选部长。在第三个周末,通过自荐演讲、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干部。再通过内部协商,确定具体岗位。班长和部长产生之后,就得通过部长“民间”招募部员,在这个阶段里,班主任要适当帮助较为弱势的部长建立好的人缘关系。第四周,几位部长通过演讲正式招募,班主任在几张A4纸上写下六个部落的名称,请学生在心仪的部落下面填写自己的名字。

科学组建部落既解决了学生们一边倒加入某个部落的难题,也留足时间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营造团结部落

我尝试去营造一个持久团结的部落,下面是我探索的一些措施。

(一)开展课外团队拓展活动

利用体育课、自习课、研究性学习课等非文化课的课堂时间,开展团队拓展活动。在活动中,鼓励部长发挥带头作用,树立威信;部落同学之间互相鼓励、相互协作。一些部落内部的矛盾能够通过活动,在身体和心理近距离接触后得到化解;同时能发现个别离群的学生,引导他回归部落。通过部落间的团队拓展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化解部落内部矛盾,还能让班主任在团结部落的工作中更加轻松有效。

(二)进行流动“红旗部落”的评比

让各部长商讨并制定评比细则,再让全班学生审核,最终形成相对简单的评比制度。评比的参与度和评比后的荣誉感都会影响评比的效果,并直接影响部落内部的团结。在每两周一次的评比会议上,我都会对迟到、说话、卫生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部长们评比出红旗部落后,我还会对被扣分的同学进行个别谈话,并对获得“红旗部落”的部落进行奖励。

(三)形成部长、部落可调换制度

形式上的部长轮换的确能够形成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的局面,但也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影响,而且培养新部长也会耗费班主任大量的精力。所以我建议只有当部长主动提出或者部落成员提出更换部长的时候,才进行新部长选举。总之,部落和部长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不能经常改变。

通过以上措施,我化解了部落矛盾,使部落内部的关系更为融洽。

三、形成良好班风

部落内部虽然是团结了,但班级因此也分为六个独立的板块,“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出现了。

就拿我班小源同学所在的文体部落出黑板报一事来说,文体部落非常辛苦。他们知道出黑板报是文体部落的职责,也没想过要求其他部落的同学帮忙,但配合总是要的。因为教室后面的黑板比较高,每次要在上面写字画画,总得踩在课桌椅上。但坐在后面的同学不愿意把自己的课桌椅贡献出来,生怕踩上去弄脏了。这让小源感到很生气,还差点与后面的同学吵起来。

如果因为实行部落制度而导致班级分裂、班风涣散,那将得不偿失。所以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并没有立即找来那几个不愿提供课桌椅的学生,而是以此为契机,采取必要的措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一)明确部落三项责任

一是明确部落内部的日常管理责任。部落是班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个体。部长要协调管理好部落成员,成员要遵班规、守班纪,相互配合,和睦相处。

二是明确部落分管的班级管理责任。以学习部落为例:所有科代表必须做好收发作业、联系老师与同学的工作;自主制定并落实学习方面的加扣分量化评分细则;组建学习小组。

三是明确部落配合其他部落的责任。以精神风貌部落为例:他们得配合纪律部落管理好自己部落的课堂纪律;配合卫生部落做好值周劳动任务;配合学习部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学科小组,等等。

(二)积极参与班际各项竞争活动

抓住大型考试、校运会、文化节等班际活动的集体竞争机会,加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配合。记得有一年我们班被评为“最美班级”,当学校广播播放这个结果的时候,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声。

(三)培养团结的班干部队伍

定期召开部长会议,除了“红旗部落”评比之外,还得加强部长之间的交流。我要求各部长事事带头,以身作则的同时,还要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培养部长们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形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帮助,为班集体的目标共同努力。

四、攻克部落难题

部落制度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难题,如学生存有自私心理、课堂纪律涣散,等等。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消除学生的自私心理

有学生坦言:“起初,我对‘部落’这种制度很抗拒……最糟糕的是换座位这种制度,我想到了万一我坐在最后面,岂不是看不到了?那还怎么学!”在一个需要学生自治管理的制度中,这种自私心态容易打击部落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某些学生游离于部落之外的现象。我采取的措施除了前面运用的团队拓展活动和“红旗部落”评比等集体策略外,重点还是落在各个击破上面。通过找学生谈话,消除他们只为自己考虑的心理。当他们表现得合群的时候,我会及时进行表扬,强化他们团队奉献的心理。

(二)解决课堂纪律涣散的问题

虽然部落制度带来了极强的凝聚力,但在课堂上,一开始却存在纪律涣散的问题,降低了课堂效率。一旦出现课堂纪律问题,不仅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还会招来科任老师的投诉,严重时还会导致有人建议取消部落制度。

为了解决课堂纪律涣散问题,我举办部落体育节,利用拔河比赛、毽球比赛等活动,让各部落从体育竞争中形成纪律竞争。

我又尝试由纪律部落派六名同学分管六个部落,定时进行监督和提醒,严重时对个人进行扣分。在取得一定效果后,班长又提议纪律部落每天都由六名同学评出纪律最差部落,予以扣分,并第一时间在部落栏进行公告。

这些做法都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接纳并且呵护部落制度。但倘若想要持续有效地控制好班级纪律,还需要班主任费心费时,关注纪律问题,做好班级各项工作。

(三)突破实施跨度的局限

部落制度的习惯养成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想要让它发挥实效则需更长时间。在现有的高中学段中,若在高二年级进行文理分科,势必会把原高一的班级拆散,这样会造成部落制度的中断。那么最好是在高二年级开始实行部落制度,一直持续到高三毕业。两年的跨度给了学生更充裕的时间,也使得部落制度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