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历史感

摘 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适时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容易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文从运用的角度探索创造性发问技巧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情境 创造性发问技巧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师生的双向交流仍是农村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一件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陈龙安博士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中给我们综合归纳了创造性发问技巧有:假如、列举、比较、除了、可能、想象等六类。在此我谈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创造性发问技巧的运用与体会。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于“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采用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大变革的时代》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商鞅,你该如何进行变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是一种封闭性的问题,答案是有一定的“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提出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这样就有了用武之地,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一、关于“假如”的问题

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有学生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清王朝的统治?”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关于“列举”的问题

全文阅读

青岛版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体现

青岛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既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又体现数学科学中蕴涵的文化.在编写教科书时,把数学文化定位于让学生通过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知道数学与人类文化息息相关;学习数学家的精神,为创造人类文明发愤学习;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体会数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该套教科书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课程知识向学生展现中国古代数学及其理念、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熏陶.

1 以章头图为载体,彰显数学文化

青岛版数学教科书一改过去教科书抽象的味道,在每一章均配有“大器十足”的章头图,这些章头图和“情境导航”像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把教材点缀得格外柔美,在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感悟到画面蕴涵着数学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 七年级上册“第8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章头图根据我国明代数学家吴敬算诗的画境,借助了杭州西湖及雷峰塔的夜景.配合章头图的“情境导航”提供了吴敬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首诗“巍巍宝塔高七层,点点红灯倍加增.灯共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这是一个需要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问题中蕴含的方程思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案例2 八年级上册“第1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章头图有两部分组成,下方是我国六个民族的标志图案,背景是一幅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风景区桂林山水(漓江)图画.该章头图与“情境导航”体现出该章的主要内容――轴对称与镜面对称.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不仅能从中感悟到轴对称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以及镜面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能得到数学美的享受,这正是本章章头图数学文化的价值所在.

案例3 八年级上册“第5章实数”的章头图选自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作为第一个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会议而载入史册.这次大会的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勾股圆方图”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教学中结合章头图,向学生介绍有关“勾股圆方图”的史料以及我国数学家的成就,使学生领略到了数学的美妙和神奇,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以数学史为素材,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其知识本身,还存在于它的历史之中.青岛版教科书中的数学史料非常丰富,内容涉及数学家的生平及其成就、数学事件和成果、重要数学方法的起源、经典的历史名题、数学家的轶闻趣事等,力求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播过程.

全文阅读

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运用的现状与编写的思考

摘 要: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令人非常担忧。为改变这种现状,作者对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方面提出几点思考,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 运用现状 编写思考

教师教学用书也叫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教学参考书的名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有“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指导书、教师教学用书、教师用书”等不同名称,配合新教材而出版的教参命名为“教师教学用书”。这些名称变化反映出教参编写者对其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然而,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令人非常担忧,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对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方面提出几点思考,与同仁共勉。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颁布,历史与社会教学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虽然新课标的思想、理念在不断落实,但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沉闷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应试教学模式依然流行。我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状况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这一状况的产生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受原有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理解新课程和运用教辅资料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尤其是对《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尽管新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是有些教师还在沿用老教材的教学方法,对新事物缺乏认知的积极性;网络资源的丰富,下载课件及教案相当方便,一些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根本不屑一顾,整个学期下来都没有翻一下,甚至对教师教学用书还进行口诛笔伐。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一次参加某学区教学调研时,我听了一堂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调研课,这位老师是用课件上的,课后问他:你的课件是怎样做出来呀?有没有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他的回答很明确:我从不用教师教学用书,现在现成的课件多的是,不用自己辛苦了。是呀,网络资源共享多方便,又省力省心省时。现状是严峻的,因为它严重违背了教师教学用书编者的初衷。教师教学用书是专家们依据历史与社会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共同编写的,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教学,是教师理解新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它尽管以历史与社会教材附属品的面目出现,但对大多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然而,在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一些一线教师却无视教学用书,甚至不用教学用书,这样无疑失去了一笔宝贵的资源,以致加重了备课的负担。

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几点思考。

全文阅读

由“1+1=2”看历史板书创意无限

“1+1=2”,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学表达式,却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课堂上,成为最不普通的亮点。1+1=2走进历史课堂,以不寻常的方式,赋予历史板书以崭新的内涵,激活了历史板书的创新意识,使黑板真正成为课改的重要阵地,使板书成为课堂的亮点。

曾在教研活动中观摩《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教学,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板书了1+1=2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自我盘点、解读历史”,置换板书。

一、“1+1=2”?一题多解

二、“1+1=2”!一式多义

数学式子赫然呈现在历史课堂的黑板上,不仅打破了常规,充满了创意,而且其中的历史韵味深远。

1. 数学表达式+ 历史元素= 课堂小结。历史课的课堂小结多以巩固回忆为主,历史元素是课堂之重,1+1=2打破了传统的小结方式,将数学形式与历史内容有机结合,成就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课堂小结,使一道最普通的数学式成为历史课上一道最不普通的亮点。

2. 老师抛石+ 学生之玉= 学生主体。当数学式出现在历史课堂上的一瞬间,就仿佛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此不寻常的“抛石”,巧妙地把黑板交给了学生,也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3. 基本史实+ 发散性思维= 开放式板书。正如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基本史实却激起不同的思维火花,自然生成的板书如百花齐放,将课堂推向高潮和高效。

全文阅读

图片资料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充分发挥图片资料的作用,以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历史感,提升学生观察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辅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图片资料;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701

历史与社会课程系统地将历史、政治、地理三者合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图片资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而且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辅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图片资料有多种途径,笔者试作如下探讨。

一、以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历史感

人教版(下同)《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图片资料起到的效果是将其中具体描述的场景通过画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图片具体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增强历史感。比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给学生展示“汉武盛世”和“贞观之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时的繁荣昌盛。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盛唐时信佛尚佛的社会现象。或者通过展示阎立本的《步辇图》,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唐朝和吐蕃交往盛况。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图片能具体了解到盛唐时的繁华街景、人们的着装风格等。

二、以图片资料提升学生观察力

一张图片中往往隐含多种信息,比如某个人物的生活照,我们从中可以提取照片的年代、人物、事物的信息。照片和纯文字相比,往往需要观看者投入更多的观察时间,才能很好挖掘出其中隐含的信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采用图片资料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更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比如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教师在上课之前先不讲述课本知识,而是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知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哪个洲处于什么地带,哪个国家处于什么洲等知识。教师等学生观察结束后,再根据世界地图提出问题,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处在哪个经纬度,哪个时区,属于什么气候带。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会主动寻找华盛顿的地理位置,根据经度知道华盛顿的时区是西五区,根据纬度知道华盛顿是北温带。可见,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恰当应用图片资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全文阅读

巧用导语,让历史课教学充满魅力

【摘 要】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的环节,一上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如同优秀的演奏家弹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领着听众渐入佳境。教育专家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关键词】歌曲法;诗词法;谜语法;典故法;故事法;图示法;设问法;乡土法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端,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使其精力高度集中,减轻乃至消除无兴趣的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和负担,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打好基础。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导入的方法。

一、歌曲法

歌曲法就是由歌曲引入新课的方法。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巴黎公社》一课时,先放一段《国际歌》;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放一段《松花江上》。由此入手,引入新课。

歌曲法最大的优点是能渲染气氛,复现情景,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思想教育。

二、诗词法

全文阅读

校本教研活动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实施以来,为提高教学质量、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校本教研活动在我校全面展开。五年来,生动活泼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同时也迅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我校九年级历史教师在合作探究、应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借鉴、提升、创新,使校本教研活动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现就校本教研活动的方案与策略谈谈我们的探索和收获。

一、找准方向,集体备课

常言说:“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智慧是不可战胜的”。为此,我校九年级历史教研组确立了集体备课的制度,在教学中经常开展集体研讨,这样既能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发挥教师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便于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安排一位教师主讲,讲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其他老师认真听,并深入探讨研究,最后集思广益,对上述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每节课后,备课组全体教师都要交流得失、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提升,力争使每节历史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实用。

二、注重实际,研究实例

初中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他们认知水平不同、个性有别,因此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针对这些问题实例,我们注重搜集信息,积极研讨,本着“关注学生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新”的原则,努力教育学生,培优补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完美的人格。

三、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我校九年级历史教研组把课堂教学作为教研的主要阵地,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充分备课,熟练教材,讲课时充满激情,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2)讲课时有深度和广度,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使其享受学习的乐趣。(3)注意课本知识的有效拓展,引领学生联系实际、展望未来,使学生从历史课本中得到启示、学到道理。(4)每周都有一位教师公开上一节观摩课,其他教师听课,课后开展卓有成效的评课,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供大家借鉴参考。

四、研究学生,提高效率

全文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研究

一、取经生活,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生活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素材,特别是在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中,只有还原最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与加深认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中取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并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元素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时,考虑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展开的,因此为了深入地探讨“抗日”这个话题,笔者借助了电视中随处可见的“抗日神剧”。课堂伊始,笔者便播放一小段热播抗日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从李云龙机智风趣斗青木的情境,以轻松的方式将“抗日”这个严肃的话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二、巧解历史,增强互动,促进理解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有这样的困惑:历史的时间跨度那么大,我们中华历史就有上下五千年,别说学生,就连教师都难以理解,要让学生掌握谈何容易。这个时候能否以数学一题多解的思路巧解历史呢?如从结论到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结论入手,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编演历史情景剧,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历史故事搬上课堂;在单元复习中开展知识竞赛,以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竞赛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时,讲授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壮举后,笔者并未急着照教材的顺序继续说鸦片战争,而是以倒叙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了签订《南京条约》的相关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这个视频与教材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比如中国政府和谁签订了《南京条约》?为什么会签订《南京条约》?要求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的同时,尝试从教材内容中寻找答案;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自己先解答问题。遇到解答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做好记录,在汇报交流的时候再提出。这种由结论到问题的方式,可以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小组“先学”活动。

三、历史评书,搭建平台,促进掌握

评书,又称说书,是我国传统口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尤其在《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以后,评书更受喜爱。如果将评书应用于历史教学,不仅能让二者交相辉映,而且对于活跃历史教学形式、增添教学趣味性大有益处。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就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历史评书平台,让学生学习评书艺术家以“说”“评”的方式,说说自己对历史现象、历史故事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女皇武则天”的内容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就“女皇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开展一个历史评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并参考一些历史材料,甚至是影视作品,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小组意见进行整合,形成评书稿,选派代表以评书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出来。接到这么有趣的学习任务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展示环节中,笔者发现各个小组都下足了工夫,有的小组还借鉴了说唱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小组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还创造性地以吉他代替传统的快板、三弦等,真是趣味横生。

四、结语

总之,兴趣无疑是学习最好的内在动力,只要教师立足学生、立足教学,善于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兴趣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能够以趣为马,快马加鞭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并不断进步。

全文阅读

教材不宜再用传统地动仪模型图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09年07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2009年2期第97~98,84页

【作者简介】王亚娟,上海市上音杨浦学校。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材一直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地动仪模型图(图1)作为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重要内容。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老教材、上海版新老教材均使用了这幅图片。人教版教材除这幅图片外,还附有地动仪震动示意图。在新教材中这幅图片由黑白变成了彩色,古色古香的彩色图片更加清晰可辨,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历史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并没有保存下来,图中的地动仪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考古专家研究复原的,被简称为传统模型。2004年以来,一些大型新闻媒体就专家对传统地动仪模型的质疑、对新的地动仪复原模型研究成果情况进行了报道,使传统地动仪模型的问题公开化,而新教材却继续选用被证明已经谬误的传统地动仪模型图,导致中学历史课堂对地动仪模型图的教学常常陷入尴尬境地。下面就这个问题具体阐述。

地动仪模型

(图1)

全文阅读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史感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师生的双向交流仍是农村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于干一件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同时,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有效的课堂发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陈龙安博士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综合归纳的创造性发问技巧有假如、列举、比较、除了、可能、想象等六类。本文试谈谈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对这六类发问技巧的运用与体会。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其答案有“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所提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即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指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清王朝的统治?”笔者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列举”的问题。即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越多越好。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1)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师生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比较”的问题。即就两个或多个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有何异同?想一想,同样都是改革,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然后 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笔者提出问题: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军队的围追堵截;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的隔阂,语言不通;等等。笔者在高度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回答角度也更加广,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许多都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迁移,懂得了知识的重组,学会了初步创新,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使学生了解今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