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捷创营运中心设计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捷创营运中心设计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中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入手,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概况;并从总平布局与绿化景观、平面设计与空间布局设计、外观造型设计、消防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新捷创营运中心设计特点。

关键词:总平布局;平面设计;空间布局;造型设计;消防设计

1工程概况

新捷创营运中心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使用效果良好。该项目位于厦门市湖里高新技术园内,紧邻县后BRT站,属办公用地。用地东面为纵一路,西面为云顶北路及30m宽城市绿化带,南面为政府储备用地,北面为厦门金融守押研发中心用地。地段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较为理想的办公用地。本项目用地呈矩形状,东西长约为93m,南北长约为61m,总用地面积约5691.2228m2,总建筑面积17041.6m2,地上建筑面积12520m2,地下室建筑面积4521.6m2,容积率2.2,建筑占地面积1706.81m2,建筑密度为29.99%,绿地率25%。

2规划指导思想

本工程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绿地系统、公建,遵循因地制宜、生态化、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注重工程的人性化设计,空间组织灵活流畅,利用建筑体型的变化造就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营造舒适宜人的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强调使用者的人情味、亲切感和办公要求的均好性。单体与规划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利于管理、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具有时代精神的建筑物。注重项目运作的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各细节,考虑地方气候与习俗特点,具有超前意识。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坚持协调、自由、开放、统一与环境共生的原则,强调动静分区、功能分区,合理组织各功能分区的交通流线,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创造出和谐、自然、充满趣味与吸引力、体现历史文脉的建筑文化氛围。

3规划结构及组织

本工程以大厦为中心,体现较好的向心性、整体性和均好性。规划结构: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布局形态,在遵循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办公要求,将各功能空间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结构简洁、功能清晰。观景布局: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品质,使办公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也丰富了该地区的天际线及景观,空间组织灵活,富有动感,且凸显滨海特色。园林风格:地段显著的景观特点首先是西面公共绿地的城市景观带,在场地内布置绿色植物,综合景观小品与建筑组合成为“绿化厅廊”的园林风格。

4总平布局与绿化景观

4.1总平布局

本设计做到流线清晰,明确人流车流互不干扰,满足各自功能需要。场地东南角沿路设置主入口一个,供平时使用,在场地东北角设紧急出口一个,供紧急使用,沿建筑形成环形车道。本工程裙楼布局为“U”型,主楼布局为“L”型,建筑坐北朝南,塑造出了办公严谨又活跃的形象,同时也兼顾了良好的朝向和景观面。地下车库设置两个口,入口设在场地南面,出口设在场地北面。

4.2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1)场地西面的30m宽城市绿化带有效地降低了西侧BRT对办公带来的噪声影响,同时也可以消除西侧办公人员的视觉疲劳,起到净化环境的效果。(2)“U”型裙楼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中心绿地形成了“绿色视觉点”,中心绿地通过步行景观带、小品、园灯等赋予新的意义。在中心绿地一侧的建筑可以充分享受雅致园林景观,中心绿地丰富了城市景观及场地环境。(3)二层裙房的屋顶花园赋予了建筑新活力。屋顶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此外,还提供一个办公、活动、休息的场所。

5平面设计与空间布局设计

5.1平面设计

地下室结合人防地下室,平时为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作为一个甲类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人防总建筑面积1740.5m2。1层为入口大厅、企业展示厅、变配电房及消控室;2层为企业展示厅办公;3~9层为办公室,10层为职工活动中心、会议室,11层为办公室,屋顶层为机房及设备房。

5.2空间布局设计

在人流组织上,通过西侧的门厅、电梯厅等串联各部分功能,流线简洁明了。空间设计上,入口门厅、企业展示厅等采用2层挑高的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空间,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也满足了使用要求。各部门办公采用大空间办公的形式,特点是无分隔且空间大。办公台的设置是依据工作的顺序,按几何学的规律划分陈列的,这种方式便于管理,有助于节省交流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作空间的联络,提高办公效率。

6外观造型设计

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脉,造型设计融入整个环境当中,整体采用现代风格,适量加入活泼的符号,以满足功能与造型的需要。因用地较为紧张,功能用房齐整,故建筑在体块上不能有较大变化,在规整的柱网基础上,玻璃幕墙和板材相结合作为外立面的基调,局部设置竖向板材来丰富整个体量的造型。

6.1材质上的虚实对比

主楼外墙面采用干挂米黄色石材,给人一种坚硬、牢固、可靠的感觉。窗户采用浅蓝色的八角型窗户(如图1),材质通透、虚化。二者虚实交替、互相辉映、相互衬托。

6.2视觉上的稳定和动态对比

[1]裙楼为“U”型,视觉感稳定、安全;主体为“L”型,主楼外立面的八角形窗户与外立面石材的交接,视觉灵动、变幻莫测;两者穿插交融,相得益彰(如图2)。

7消防设计

7.1建筑消防设计

本项目消防建筑高度45.5m,属于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场地地形基本平坦,沿场地北面布置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能满足防火间距要求。高层建筑可利用环形车行道作为消防通道和消防扑救面,消防云梯登高施救操作面超过高层建筑周边长度的1/4且超过一个长短边。地下室建筑面积为4521.6m2,分为2个防火分区,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防火分区均在4000m2以下,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平时连通口采用耐火极限为3h的防火卷帘门进行封闭,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不少于两个的安全疏散口,疏散口均直接对外,满足要求。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60m。地上每层划分一个防火分区,设置两部防烟楼梯,四部1000kg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房间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20m。安全疏散楼梯通向屋面,通向屋顶的门向屋顶方向开启。开向楼梯间或前室的分户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防火区间未设防火窗处,相邻窗洞水平距离≥2m,内转角门窗洞最近水平距离≥4m,层间竖向防火距离≥1.2m(设喷淋≥0.8m)[2]。

7.2给排水消防设计

本工程地下1层为车库、人防及设备用房,地上1层~11层为办公用房,建筑高度不超50m,消防工程按二类高层综合楼设计。从纵一路、云顶北路市政自来水管网引入两条DN200的给水管,连接各地块,形成环网,便于生活及消防给水。根据防火规范要求,项目每个位置均设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3],如表1。在地下层设有效容积约486t(324t+162t)的消防贮水池,在屋面设18t高位消防水箱,分设室内消火栓及自动喷淋增压泵。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室外给水管网提供。建筑各单体及地下车库均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7.3电气消防设计

本项目建筑高度45.5m,属于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消防用电设备及电梯、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房等重要负荷按二类负荷供电设计。本项目的电气消防设计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1)设置备用电源在地上1层设置一套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约200kW,在市政供电停电后30s内自动启动。(2)设置应急照明发生火灾时火宅现场的供电系统会被切断,火灾现场能见度低,火宅现场人员不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本项目在消防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控室、配电室、发电机房、排烟机房、消防水泵房需要设置应急照明。(3)设置疏散指示标志[4]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在发生火宅时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所以在疏散出口及其通道处、防火门、安全出口等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4)设置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5]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1层,设置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在地下室及各层前室、消防楼梯间及办公室设置烟(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报警对讲电话等消防设施。火灾初期,通常会伴随着高温、烟雾等现象,安装在现场的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可以以人为或者自动的方式向监控中心传递火灾信息。通过现场接口模块及控制器,控制建筑内的专用灭火设备(如消防水泵、排烟风机)和公共设备(如消防电梯、广播),有效实施灭火、救人,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7.4防排烟消防设计

本建筑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走道、办公室均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挑高空间及地下车库设有机械排烟系统。

8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新捷创营运中心项目的设计特点,希望可以给类似办公项目提供可借鉴:项目的总体布局应该结合周边环境;交通及功能流线设计要简单明了;空间组合设计要有特色;外立面造型设计简洁大方,识别性强。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屡屡发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至关重要,在技术和使用要求上,任何一个设计项目都要保证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6-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GB51309-201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116-2013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作者:艾丹 单位:厦门市住宅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