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场地设计理论在剧院设计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最近几十年建筑与城市的迅速发展,由于不重视场地设计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建筑领域也发生着变化,同以往相比,现代建筑学的内容越来越庞杂,建筑设计不断向大规模化发展。同时,建筑在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相融合的过程也创造着崭新的城市形态。文章针对场地设计理论课程中的学习内容以及其在421开封剧院课程作业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对场地设计的了解。
关键词:制约因素;场地功能;个体特性;建筑景观
1、引言
一般来说,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之间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达到某种功效,同时使基地的使用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值,最大化发挥场地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回顾在以往的设计课程中对场地的理解
当笔者在没有学习场地设计这门课时,对场地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基地周边环境以及基地内部的建筑等方面。回顾以往的设计,在“艺术家工作室”“别墅设计”“幼儿园设计”“图书馆设计”中,在基地里有且只有一栋建筑,是体现建筑与基地内环境的结合以及对场地内部进行规划的最好设计条件了。但是当时在处理建筑与场地内的关系时,大多数仅仅做到了满足基本的合理需求,还没有达到建筑与场地设计相得益彰的水平。比如在“艺术家工作室设计”与别墅设计中,仅仅考虑到了建筑是否需要两个出入口的问题,而未考虑其余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否需要以及该怎么到达。所以在当时就对场地的景观、道路、绿化以及室外活动空间没有过多的思考,而是做了极其简单的处理:用一条单调的道路来联系基地内建筑和基地外道路,其余所见之处皆为树木和草坪。在后来的幼儿园设计以及图书馆设计中,这种情况便有所改善。所以从幼儿园设计开始,基地内的环境便开始丰富起来,已经能够看出场地内道路的分级以及许多不同的空间层次等。因为在幼儿园的设计中需要有儿童游戏场地、跑道、戏水池等其他儿童娱乐性活动的场所,由于这些场所需要用道路、平台等进行连通,这时场地内的元素已经开始丰富了起来。而在图书馆设计与幼儿园设计中性质上不同的是,图书馆设计开始在无硬性要求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地加入场地的一些要素。由于图书馆人流较大,所以在出入口做了能够容纳多人集会的场所——入口广场。在有了广场后,需要进一步考虑广场的一系列附属设施引入广场的道路。以及供人们的其他活动空间,所以在图书馆设计中产生场地设计的意识,注意到了建筑、环境、人之间的结合,但结合只是达到了合理的阶段,要想达到建筑、场地以及与人的感受自然结合的地步,还需要在以后的设计中继续学习。“图书馆设计”是一个转折点,“度假村设计”便是一个实践的开始。此时,笔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设计场地,创造更多建筑以外的一些宜人的空间。在这个阶段注意到了一些和坡地、水域的结合,以及在基地内建筑周边的环境,如观景平台、休息平台的设计,以及道路与建筑、平台、地形如何连接。虽然从结果来看笔者目前建筑在场地内的形态、建筑与人行为的关系以及场地内的自然形态这三者的结合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已经开始在探索如何理解并处理场地。所以在接下来的“城市住宅设计”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个设计中,在考虑了建筑本身的设计以及强排条件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建筑在场地内的分布;在进行路网布置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该怎样进入到除建筑空间外的其他活动区域和如何与场地内的绿化或绿地相连。而且在这两个设计中,建筑和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场地设计也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角度来考虑场地内各个要素的形态,并且开始注重人在场地内游走的感情变化。在后来的411景观设计以及412城市设计,对场地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在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中都考虑到了场地的竖向设计。但不同的是,景观设计中的竖向设计基于人们的景观游览,把竖向设计作为整个场地序列的一个节点或是一个高潮点;而在城市设计中的竖向设计则是为了满足一些基本的功能需求,如解决停车问题的地下车库以及满足购物需求的地下商场。而且在这两个设计中的竖向设计也都考虑到了工程系统,在景观设计中的景观挡土墙,既是景观层次丰富的一部分,也是景观的排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设计中考虑到了海绵城市的设计,在透水性铺装的下面有许多雨水收集管道等。此阶段对场地设计的基本要素都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在场地设计理论课程中既是对以前的实践过内容的一个反思,也是一个补充。
3、学习场地设计理论后对场地的认识
通过场地设计的学习,了解到了场地设计与总图设计的差别。首先,总图设计,在早期的设计实践中常被提及,做设计的时候总会不自主地进行这个过程,但在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自然造成一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模糊。每个人理解又有所不同,这就使得设计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其次是场地的概念,如果单单只是就基地的场地进行设计,则会造成设计方向上的重大失误。应该把场地当作场所来进行设计和总体构思,场所是具有人文的和城市文化的,能给周围的居民和游客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共鸣,进而激发人们对此场所的喜爱和不舍。而场地更多的是机械化和标准化,缺乏文脉和情感的,无法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很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场地设计是由许多构成要素组成的。一是建筑物,在某种方面来说,有建筑物的存在才有场地;二是交通系统,道路和广场等内容组成的交通系统将场地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同时也使其与外部取得联系;三是室外活动设施,人对于建筑的要求主要是室内外空间的活动需求;四是绿化景园设施,在场地中人们对直接的物质功能、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等都有一定上的要求标准;五是工程系统,场地中的工程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各种工程与设备管线。上述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连接成体,形成了整体的场地。在这些要素之中,主次的分别是相对的,由于建筑物在场地中一般处于核心地位,建筑物的存在形式制约着其他要素的存在形式,但这并不绝对,主要的目的还是最大化发挥场地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421开封剧院课程设计中的场地设计
4.1对场地的理解与认识
本次设计的基地位于开封新区,也是在连接郑东新区和开封西区的纽带上,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个连接新城与旧城的衔接之处。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方面,基地西侧临湖,南侧有一市民广场,东南角则有一开封图书馆新馆及开封博物馆新馆,位于开封市“五馆一城”文化区。基地内部视线开阔,可以很轻松看到对面商业区的建筑,而且基地内部保存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形平缓,没有较大的地势起伏。由于中间是湖景,所以从六大街和七大街看向基地内部视线也都是十分通透,很容易看到对面的建筑。场地周边的用地情况:基地开发初期,东侧大部分是商业用地,如开封龙跃大厦等,西侧还是为商业用地,南边是开封市民广场,北边是住宅用地,东南角是开封新博物馆。剧院基地处于这样的区域,将会成为周围居民娱乐和休闲的场所,不仅仅只有看剧的功能需求。场地周边的交通情况:从剧院等公建类建筑的入口的设计传统来讲,首先要知道场地四周的道路等级。城市道路一般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在设置建筑入口的问题上,怎样组织人流和车流的问题很重要,当基地两面或者三面临路时,机动车入口一般应该设置在等级较低的道路上,可以大大提高道路安全,同时避免交通拥挤。如若两条道路的等级一样时,应选择设在承受压力比较小的道路上。这次开封剧院的基地只有东侧一条主干道——六大街,主入口由于剧院这类具有地标建筑特征的建筑在设置时需要十分醒目,因此主入口设置在东侧最合适,而贵宾和后勤的入口等次入口则设置在由六大街延伸的南北次干道上适宜,避免了交通上的拥挤和繁忙。
4.2场地内人群行为的研究
人群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场地设计中场地分区的根本依据。一个场地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归根结底就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求,是否符合人类的户外行为需求。人类在场地中的活动可以归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据此结合本次任务书的设计条件可以把场地中的功能定义为:剧院及广场(必要性活动、社交性活动)、停车区域(选择性活动)以及景观(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所谓必要性活动就是人类因为生存需要而必需的活动,如本次设计中的入口广场里面承载的内容包括通过此处进入剧院内部以及穿行此区域去湖边观景或进行其他活动。选择性活动就是运动、休闲、散步等活动,这类活动与环境质量就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些活动场所周边的景观及朝向都是十分良好的。社交性活动如在本设计中广场以及可供人们休息、游览、交谈的休息厅、咖啡厅等。
5、结语
场地设计是一种与建筑和城市密切相关的环境艺术。场地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应充分结合场地内的自然条件,且应考虑场地与场地内所属的人行为的关系,做到场地内容与城市和人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常青.论现代建筑学语境中的建成遗产传承方式——基于原型分析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7):667-680.
[2]吕微露,黄韵,刘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J].装饰,2011(02):139-140.
[2]马丽.哈尔滨城市景观环境的色彩构成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
[3]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5-10.
[4]景彦欣.度假村景观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5]周露林,何静娟,胡佳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设计——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11):93-96.
[6]杨玉培,林农.绿化、文化与水系风景的共融──成都市府南河环城绿化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00(04):42.
[7]张文忠.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地理研究,2016,35(02):205-213.
作者:欧辉键 康金亮 潘国伟 魏广建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