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经济的风险与防范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经济的风险与防范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金融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和根本,金融发展速度的提升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金融风险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秩序和企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了减少金融经济风险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对策维持我国经济社会有序增长,了解金融经济的风险类型,掌握金融经济运行规律,正确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双刃剑作用,正确看待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降低金融风险出现的概率,确保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关键词]金融经济;风险;防范;策略

金融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到我国经济模式的运作模式,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有所区别,金融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不同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遏制会影响到整体金融经济的发展秩序,危害社会的安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稳步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表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经济的稳定,我们要对金融经济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合适的对策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健康运行,在健康金融秩序的伴随之下,助力我国经济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提升综合国力。本文围绕着金融经济的风险与防范展开论述。

1.金融经济与金融经济风险

1.1金融经济。在研究本话题之前,我们首先对金融经济和金融经济风险进行定义,金融经济和一般的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出入,金融经济指的是一种虚拟的活动,金融经济在市场活动使用的载体主要是票据和凭证,通过票据和凭证的流转,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和利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十年来,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金融经济对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证券和最基础的货币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市场领域之内发生流动,金融经济的发展方便全球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是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蕴含着一定的风险,有关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警觉和控制,不能对金融经济的发展放任自流,否则容易使其陷入到不健康的状态中[1]。1.2金融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指的是在流动交易的过程中初选的金融资本发生预期损失。金融收益有一定的波动性,不太稳定,在投资之后的产出和投资之前的预期收入有一定的差别,金融经济风险会影响到金融经济的整体发展,甚至存在爆炸式的影响,直接导致企业破产,特别是某些金融资本因为影响力比较大,因而出现金融风险的概率比以往更高,甚至某些金融资本出现风险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秩序,破坏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从其本质上来说,无论是何种金融经济类型,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都蕴含着必然的风险,在外界内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随时有可能造成内外部风险的扩大。因此金融市场监管人员必须要针对金融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对金融市场的把控能力[2]。

2.金融经济主要风险类型介绍

2.1互联网金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快速崛起,互联网金融风险随之产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支付工具和金融产品呈现出现代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特别是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每年的交易规模都持续性增长(如下图1所示),互联网金融成为现资融资机制改革的重点部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资金的使用和运转提供了便捷,但是信息技术对传统的金融体系的冲击力是明显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一旦产生扩散速度非常快,互联网金融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作为技术载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一旦发生黑客和网络病毒入侵事件,将会给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3]。互联网病毒的传播速度覆盖面积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范围,如果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被盗取或丢失,会给企业造成面临之灾。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系统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系统网络运行不稳定,更新换代速度较慢,经常发生的网络故障会导致互联网金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难以估量的损失。相比于传统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在监管上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难度较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2.2信贷。信贷风险是当前金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第二大风险。十几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现在高度重视银行信贷风险带来的危害,中国各个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银行运行的主要业务,银行资本在经营和贷款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债务的特点注定了信贷需要担负更高的风险隐患[4]。受到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不是处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汇率管制措施,这才幸免于难,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信贷业务受到的危害并不算太大,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步伐越来越近,市场准入条件放宽,金融市场的大门进一步打开,这会给我国的信贷业务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同时要注意到,近些年来很多人加入了炒房团,导致房地产投资的热度过大,资金投入量陡然增长,很多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领域投放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我国很多人民群众在买房的时候依赖银行按揭贷款。这看似是一种积极的现象,却隐藏着巨大的泡沫,如果房地产市场由于内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崩盘的趋势,就会导致房价暴涨暴跌,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遭受巨大的冲击力,危害到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3.金融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3.1加强风险监管力度。金融经济风险发生的原因有一定的天然性,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但是可以做到尽可能的避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对金融经济风险的监管力度,我们分析当前阶段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就可以发现,国家和政府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管理和控制作用。今后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金融领域经济风险的重视,对于在进入经济领域出现违法违规操作的企业加强处罚力度,必要确保我国金融经济走上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5]。政府有关部门要促进金融经济优质增长,把任何可能导致大面积扩散性危险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中。从本质上来讲,预防金融经济风险和危机最主要的要从信贷方面下手,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增加信贷主体准入门槛,让信贷业务按照更加严格的标准运行。政府有关部门要优化顶层设计,制定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参与运行的信贷机构进行资产评价,减少信贷风险出现的概率。在办理信贷业务之前,一定要考察客户的偿还能力,确保每一笔贷款都在可收回、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进行,防止出现贷款难以收回或者收回周期过长的风险,从信贷的角度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稳定运行。3.2打造互联网金融安全机制。针对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关部门要加强打造互联网金融安全监管体制,绝不让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领域的法外之地。建立安全监管体制需要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配合,从硬件的角度来说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研究人员研发新型网络安全技术,打造先进的安全防御体系,避免黑客、网络病毒等危险对金融系统的影响,针对恶意入侵行为提高防御能力,确保互联网经济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稳步运行。在数据管理方面,有关管理部分可以通过安全密钥、数字验证等方法,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数据的保密程度,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除此之外在软件方面,有关部门要对安全登录、认证系统进行新一轮优化升级,对系统使用人员采取分级授权、多种方式身份认证的形式进行监管,排除非法用户窃取密码进行非法操作的可能性,让互联网金融风险在监管体制的维护之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3建设金融经济风险评估体系。要确保我国金融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就要打造金融经济风险评估体系,用制度作为科学发展的保障。有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进入经济风险的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快速作出判断,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加以评估,利用自身的从业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见措施,要树立无处不在的风险意识,风险无法被完全杜绝,但是有效的防御措施能够使我们尽可能地少受到风险的影响。同时,风险也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被准确地预见到,预防不到的风险也实属正常。当某些无法避免的风险发生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快速、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波及面积和后果。总体来说,有关人员要从整体上提高防御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风险的预测实施科学的金融经济风险评估制度,对于存在的市场违规行为要坚决取缔、警告,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或已经出现的风险问题要坚决杜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站在法律的视角上,要严格处理金融经济的犯罪行为,建立科学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金融系统内存在的贪污、受贿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内部本身就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量,如果不加以监管就很容易出现经济犯罪的蛀虫。政府有关部门对以上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处理力度,严格执法,有法可依,对参与到金融市场的经济主体要加强宣传和提示,提升金融行业整体的思想水准和道德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经济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与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互联网金融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监管主体,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风险监管力度,打造互联网金融安全机制,建设金融经济风险评估体系,保障我国金融经济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昆亭,周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西方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货币政策规则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20(11):192-203.

[2]贺跃芝.试论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J].纳税,2020,14(25):183-184.

[3]陈思颖.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245.

[4]杨洋.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0):165-166.

[5]文博.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4):12.

作者:王瑞文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