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学“读——议——演——写”式课堂教学结构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读——议——演——写”式课堂教学结构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读—议-演-写”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方法、目的和好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交流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化学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阐述,为化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了“读----议----验----写”式课堂教学结构,它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的新课程教学原则,是现代教学论中提出的“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的教学思想的体现。在教学中的四个环节是:

一、读

1、读的方法:上课时先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课本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要求和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通过“读一读”学生能把大多数知识理解,能节约教师的上课时间,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划一划、圈一圈”,把重点知识划下来。把不理解的知识圈一下,以备后用。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写好读书笔记,将重要的公式、定理、化学方程式等记录在笔记本上。

2、读书目的

读书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在边读书的时候还要看看能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就是读懂了,不能回答的就是没有读懂,不懂的地方就是后边上课的重点了。

3、读书的好处:

读书能提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二、议

1、议的方法

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给3分钟议一议。可以同桌议,前后桌议,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完善知识,议的时候各抒己见,学生根据阅读教材内容说出圈划内容,相互回答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解答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思考、敏捷应对能力

2、议的目的,

这是进一步理解教材,再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吸收。相互讨论,有利于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议的好处:

通过阅读教材、议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疑惑,逐渐感爱到力不能及。此时,老师再传授知识时,学生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可主动联想旧知识、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使旧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演

演就是教师规范化演示实验,学生用心观察实验,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演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关键。

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最终应是通过学生实验来完成。这就要求除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应尽力创造条件,增设学生实验,或转化部分演示实验,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去动手操作。要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及观察的方法,并简要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写

书面写作。一是根据读书和听课,简要地整理出读书笔记和听课记录,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今后记忆和理解。二是强化习题解答,它是进一步熟练和进一步消化、再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每教完部分内容,都要设计相应的题目来强化学生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题目设计应努力抓住教材重点和学生的欠缺点,尽力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发展知识的外延;题目的难易要层次不同,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其对知识有个再发展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要兼顾那些求知欲高,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让他们也带点“危机感”,增其动力,不可一概平淡无趣。

“读----议----验----写”式课堂教学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进行选用调整。同时,教师的指导和传授,应贯穿课堂的教学始终,应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和大纲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有的放矢,画龙点睛的精讲。既要起到正误、释疑排难,更应侧重启发、引导和点拨、并及时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