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问:让阅读走向睿智和深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问:让阅读走向睿智和深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让课堂中的阅读脱离“肤浅”,走向深刻和睿智?适时地“追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一、 追问于无以对答时:敏锐“语”的直觉

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学生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若在此时,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或是因学生无从解答而就此打住,会失去进一步思考的机会。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提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细节,从而帮助他们“入情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语言表面的意思,更能发现作者通过语言传达出的内在意蕴,从而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学习《草原》一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边读边体会,感受着草原无边的绿意,如果仅仅获得这样的美感体验,学习还是肤浅的。这时,我抓住“欲流”与“流入”提问:“这个句子中‘欲流’和‘流入’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流入’的意思是翠色已经流入云际。”我又进一步追问:“那照此理解‘欲流’与‘流入’岂不是矛盾?”学生被我这一问,没有人接上话茬。这时,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阅读第1自然段,体悟作者描写的顺序。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前一句是特写镜头,写的是碧草绿得浓;后一句是全景镜头,写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际。在我紧追不舍的追问后,学生从“欲流”与“流入”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中展开各种想象,感受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的草原美。

当学生的阅读止步不前、难以深入时,我们千万不能轻言放弃。追问,让课堂不再是“一潭绝望的死水”,它让学生摆脱漫无目的的阅读,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阅读迷雾中突围,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锤炼,在自行阅读时,有了思考的习惯,有了品读文字的“语言直觉”,而这不正是我们亟需培养的语文素养吗?

二、 追问于思考欠深时:诱发“悟”的灵性

如果在阅读中遇到学生思考欠深之处,教师通过追问给学生铺设一块感悟文字的跳板,让他们进一步走向文字的纵深之处,情感获得激发,文字内在的意蕴获得发现,他们倾诉的愿望也将变得强烈。

在学习《孔子游春》这一课的论水时,学生读来读去对“水是真君子”这一论点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我想,要让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光从课文中抠得一字半句是不够的,必须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于是,我这样追问:由水的“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四方面的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诗句、谚语、故事等等?提出这个问题后,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尽情读课文、交流。之后,学生的答案可谓精彩纷呈。理解“有德行”时,一位学生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读了这一句,我想起了刚学过的《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如果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没有一切的一切!”另一位学生深入理解了水的志向:“‘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从这一句,我想到了‘水滴石穿’‘滴水穿石’,它有坚持不懈的品质。”还有同学说:“我想到了一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用来形容水也合适。”在理解“有情义”方面,学生也颇有见解:“‘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小河的水是长的,池塘的水是方的。有诗为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水是温柔的。这就是和顺温柔,有情有义,柔情似水,此乃‘真君子’啊!”一学生说:“‘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让我想到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适时追问,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留给超越文本、超越自我的空间,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真正理解“水乃真君子”一说,对水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体会变得立体化!学生联想丰富,体验深刻,说得动情,读得投入,语文课堂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语言状态。

三、 追问于解读雷同时:催生“品”智慧

笔者在教学古诗《小儿垂钓》时,很多学生都是拘泥于课外阅读资料上的解释:过路人问路,却摇手不答,害怕吓走鱼儿而不回答。这样的解释抹杀了古诗句解读的灵动性、多样性、情感性。面对学生如此雷同的解读,我提出追问:“路人借问遥招手,到底这个孩子是怎么‘招手’的呢?是赶路人快些走,还是招他近些?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就在学生中激起了千层浪,他们继续品读古诗句,把自己置身于“侧坐莓苔” 的意境之中,获得了多元的解读。有的学生说:“我想小孩是让路人走远点,你看他一大早蓬着头就来学钓鱼,钓鱼的心是多么迫切,怎么会容许别人打扰啊!”有的学生说:“那是一个淳朴的乡村孩子,应该也是个热情的乡村儿童,别人问路,不会这么无理地让他离开的。”又有学生说:“注意这里是‘招手’,是怕惊动鱼儿,让路人凑近些,好悄悄说话……”“我觉得是让他在原地别动的意思,等他的鱼儿上钩再与路人说话!更见他的天真善良。”马上有人站起来:“你看他‘侧坐莓苔草映身’,分明是不想让别人看见他,正巧被眼尖的路人看见,他肯定不情愿,所以一听到别人的喊声马上招手让他离开。”……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迸发,我也感慨万千,在他们的想象和叙说中,古诗描述的意境被立体化了,达到情景交融、与诗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四、 追问于感悟偏颇时:唤醒“情”的本真

在一些语文课堂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价值观的偏颇,这时如果不加以疏导,学生会偏离正确的价值体系,这时,也可以通过追问的形式,把学生引向理想的境界。比如,在学习《钱学森》一课时,个别学生对钱学森回国的行为很不理解。一个学生这样说:“如果我是钱学森,我才不回国呢!国外多好呀!”“为什么?”我没有急于否定。“因为国外有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这些都会让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你真这么想?”“是的!”他肯定地告诉我,边上还有一些学生在附和。我继续追问:“是谁培养了他,让他有机会走出国门继续深造?”“祖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他学有所成时,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如果生你养你的父母,你会因为他们很穷,就不爱他们吗?不承认他们是你的父母吗?”一连串的追问之下,学生才真正懂得了钱学森的爱国之情,爱国之源……教师适时地追问,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否定之后的“穷追不舍”,其实是对学生回答的及时点拨与疏通,在教师追根究底地发问之下,学生的思维状态紧张而活跃,高速而有效。正是在这样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唤醒了学生“情”的本真。

(作者单位:海门市四甲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