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完成了理念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跨越:理念上从注重“教”转变成注重“学”,实践上从注重“物”(教学内容)转变成注重“人”(学生)。因此,学生如何学、如何悟、如何得是课堂关注的焦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悟教学是一种传统却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身体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能力素养或情感认知,让学生学习自有所得。这种方法可一扫时下课堂普遍存在的伪讨论、伪思考现象,还原语文教学本义。笔者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走进学习内容和情景,用自身的体悟实现学习目标,增强学习效果。本文以笔者同乡先贤归有光(震川先生)《项脊轩志》的教学为例展开一说。

一、吟中悟

南宋词人周密说“三分诗,七分读”,此处的“读”可以泛指阅读理解,也可以特指诵读体悟。其实,诵读是领会把握作品思想精髓的基本方法。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自己之口,如出自自己之心。”但高考指挥棒作用下,读书声被习题训练替代,而渐渐淡出课堂,学生无心细细品读咂摸文本。

诵读形式有很多,教师范读、录音范读、配乐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不一而足。不管哪种诵读都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进入到文本世界中。用心诵读,既可以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体验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当然,诵读不是一味拿腔拿调地出声,而是用出声的方式演绎“心声”,所以,初步的内容理解是诵读体味的前提。如《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诵读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关注段落内容及蕴含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整体情感。这段文字主要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修饰后的“可喜”之处。“喜”是这段文字的情感基调,特别是“借书满架……珊珊可爱”一句中作者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写老屋原先“漏”、“暗”弊病的语句仅是为后文写“喜”做铺垫;“杂植兰桂竹木”是作者对老屋的修饰,又能“增胜”,故而暗“喜”。大体了解整段文字的内容和情感脉络后,笔者指导学生根据理解进行诵读处理,并且诵读时思考体悟作者“可恼”、“暗喜”、“可喜”的心理情感变化。如有的学生诵读“恼”时语速慢、语音低、语气弱,诵读“暗喜”时语调稍稍上扬,到“可喜”时语速增快,语音加大,充满激越之情,将作者内心自豪、惬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本段文字多用四字短句,整齐中又稍有变化,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朗朗上口,如高山流水一泻而下。屋、墙、日、树、书、鸟、月、影等多种景物一一登场,构成了一副月夜喜读图。面对如此熟悉的景和物,江南学子读来如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各有情怀不同。如此反复吟咏,学生不但玩味了一段古代经典美文,更对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恢复唐宋散文传统,力主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有直接体会。

二、疑中悟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是极其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疑从何来?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示范,培养学生平中见奇、奇中见疑的思维习惯和见疑、析疑、释疑的学习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感悟有前后比较,有对错优劣之分,有认知渐进的过程,因而体悟真切可感。

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第二段,读前要求学生用质疑的眼光审视这段文字,看谁能找出有意义的话题。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果有学生质疑:本段共写两件事,分别与亡母、亡祖母有关,但作者的情感反应却相差甚远:思念亡母,“余泣”;思念亡祖母,“长号不自禁”。泣,无声或小声哭;号,拉长声音大声哭。难道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比对母亲深得多?

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在疑问中体悟和思考,并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对亡母的怀念是在母亲去世多年后由家中老妪的一两句话引发的,作者有感触,但显然不浓烈。祖母也非新丧,引起作者强烈反应是祖母的喃喃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是老祖母当年的关怀、期望与鼓励。加上用先祖太常公的象笏激励,更可见其情真意切。回顾往事,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先祖母的怀念,其中更多的是对先祖母的愧疚之情。归有光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补苏州府生员,其后屡试不中。写这篇文章时,作者仍是童生身份,未能完成祖母生前愿望。如今想到祖母当年的殷切期望,两相对比,怎不叫人心痛欲碎?与其说作者是悲祖母,不如说是悲自己,悲叹自己未能高榜得中,重振门庭,因而作者“长号不自禁”也在情理中了。

由文中一处疑问,经教师启发,学生展开热烈讨论,能从中获得深刻的体悟。文章讲理方能动人,但文中很多理让我们忽略掉了,因此文本阅读才变得机械、肤浅,课堂索然寡味。让学生沉到文本中,从有疑处入手探求是很好的体悟契机,正反、矛盾、悬疑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求证兴趣,让学生游弋于文本之中,感悟于文字之间。

三、移中悟

归有光散文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语言之外”。从源头上说,归氏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且把家庭琐事引到文章中,扩大散文的表现范围。其叙家人之谊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读写本一体,深入挖掘体悟归氏散文的特点对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无疑大有裨益。笔者曾尝试将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巧妙迁移,收效明显。如学生挑出了《项脊轩志》中最能体现归氏散文语言清淡而意蕴悠远特点的段落: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一个个典型的日常生活场景,夫妻共处、妻死室坏、复葺外居、庭树如盖,一幕幕场景在归有光笔下变得简单灵动且富有真情实感。生活中真能触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未必是宏大的场面、铿锵的言语,有时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一个简单的场景。笔者让学生模仿《项脊轩志》,要求用简单的语言刻画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感人场面,以此让学生体悟归氏笔法。学贵有样,本来疏于凭借描摹场景抒发真情的学生此刻有了真实体悟。下面是本班张同学的一段文字:

姐姐今年18岁,在广州打工,每个月寄800元给我作生活费。去年暑假我去广州看望姐姐。姐姐一眼看到我,喊了声“弟”,便像个小孩子一样伏在我身上哭了起来。陪姐姐在广州玩了两天,姐姐欢蹦乱跳像只春天的小燕子。这只小燕子唧唧喳喳地非要给我买这买那,而且从不讲价。临走那天,正是台风侵袭广州的时候,姐姐打了伞送我,大风掀掉了雨伞,姐姐索性扔了雨伞牵着我在雨中走。车来了,姐姐看我上车,她在雨中哭得一塌糊涂,瘦小的肩膀一上一下地抖动着。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伸手向姐姐喊:“上来吧,和我一起回家!”姐姐说:“我回去了,你的生活费谁寄?”姐姐只是哭,死命也不肯上车。车子启动了,看不到姐姐了,望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姐姐泪流满面的样子塞满了我的脑子,我紧紧攥着拳头,狠狠地打自己,我是天底下最没出息的弟弟!

这是一段简单得近于寒碜的文字。生活窘境中的姐弟重逢两天,可写的事很多,而作者只截取“雨中分别”一个重要场景(上文中加黑字体部分),将兄妹困境中的亲情和弟弟的自责表现得一览无余,其他场景都是一笔带过。瞻顾归氏笔法,两文都源自生活,情感真实,渲染适度,感人的情愫跃然纸上,足见古今文法一理。

体悟是理念,也是方法。将方法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并让学生从中获益,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细心指导。将体悟教学巧妙地化解到教学具体情境步骤中,体悟才可化虚为实,成为一种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益。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昆山水乡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课题编号:B-b/2013/02/212,主持人:徐晓林)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