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Y型留置针腋静脉穿刺送管方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Y型留置针腋静脉穿刺送管方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送管方法,提高Y型留置针腋静脉置管成功率。方法:将100 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将头皮针与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后,再与留置针连接,排气,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松动针芯,右手持针柄穿刺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向再进针少许后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右手抽出针芯,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实验组在松动针芯时,将延长管起点Y型分叉转向右边,与蝶形持针柄同侧,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持针柄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静脉走向再进针少许,左手保持原状不动,右手拇指顶住Y型分叉处向前送管,同时食指顶住蝶形持针柄的上端,食指紧靠持针柄的右侧,防止针芯右偏,向后退针芯,将针芯前段退至导管内2mm,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种送管方法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66 ,P< 0.05)。结论:实验组单手退芯送管方法可提高Y型留置针腋静脉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腋静脉;Y型留置针;穿刺术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42-01

在新生儿疾病治疗中,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由于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抢救几率高,随时需要静脉给药,有时需要较长时间静脉维持液体,故在护理工作中为新生儿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救治新生儿的先决条件。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价格昂贵,穿刺技术要求高,而腋静脉穿刺置管保留时间长,临床使用方便,节省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新生儿反复穿刺的痛苦[1],同时也降低了因反复穿刺所造成院感几率。为了提高Y型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我们对送管方法进行了改良。选择2011年1月~12月入住我科的100例新生儿进行两种送管方法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性 27例,女性 23例,其中早产儿8 例,新生儿窒息19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 例,新生儿肺炎 18例。对照组男性26 例,女性 24例;其中早产儿5 例,新生儿窒息21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例,新生儿肺炎20 例。两组胎龄为32~41周,日龄为15min~28d。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留针方法 将患儿取平卧位或侧卧位,选择好左右侧腋静脉,将头偏向穿刺肢对侧,操作者站于患儿头侧,将穿刺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使穿刺上肢外展110~135°,手掌向上,使腋窝呈水平暴露,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2],用0.5%碘伏消毒皮肤2次待干,右手持针在上臂内侧近腋窝1~1.5cm处,与皮肤呈10~25°角进针[3],见回血后采用两种送管方法:对照组见回血后,迅速降低针的角度,沿静脉走向再进针1mm~2m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用注射器证实回血通畅后,右手抽出针芯,用透明敷贴固定,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姓名,手臂恢复自然位置;实验组在松动针芯时,将延长管起点Y型分叉转向右边,与蝶形持针柄同侧,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静脉走向再进1mm~2mm,左手保持原状不动,右手拇指顶住Y型分叉处向前送管,同时食指顶住蝶形持针柄的上端,中指紧靠持针柄的右侧,防止针芯右偏,向后退针芯,将针芯前段退至导管内2mm,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4]。余步骤同对照组。

1.3 穿刺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方法 注射器回抽回血通畅,推注无阻力,输液通畅,局部无肿胀,为穿刺成功;反之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x2检验。

2 结果

两种Y型静脉留置针腋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见表1。实验组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腋静脉是由贵要静脉和肱静脉汇合而成,位置恒定、管径粗大、走向直、弹性好,进针时对局部机械性刺激小,容易穿刺[5]。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皮下脂肪少,肌肉薄弱,腋静脉位置隐蔽不易脱落,安全性比较高,经X线观察即使手臂下垂留置针也不会弯折[6],腋下活动小,留置针不易滑出,留置时间长。腋静脉粗大血流快,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减少了高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从而保持了血管的完整性。特别是针对危重新生儿输注脂肪乳、多巴胺、钙剂等高渗刺激性药物时,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实,腋静脉留置针有诸多优点。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的送管方法,出现左右手同时操作,无法固定患儿穿刺部位,使局部皮肤出现皱褶,加之患儿无法有意识地进行配合,肢体扭动,使穿刺失败[7]。右手持针座左手送套管,不符合大多数右力手的习惯,用力方向和力度难以把握,容易造成穿刺失败,降低了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实验组左手保持原状不动,右手向后退针芯,将针芯前段退至导管内2mm,由于针芯未完全退出,送管时,使导管具有一定的硬度,并且锋利的针芯已退进套管内,避免了对血管的损伤。由于左手绷紧了穿刺部位并固定了血管,避免了血管的滑动和肢体的扭动,减少了患儿不配合引起局部皮肤皱褶,针头脱出导致的输液部位液体外渗,局部肿胀及穿刺失败等,从而提高了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刺激,减少了患儿多次重复穿刺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医疗成本[8]。

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应注意早产儿上臂围较细,贴敷贴时严禁将整个上肢包裹,注意观察肢端的循环状况。因腋静脉靠近心脏在每次更换连接头皮针及注射器时,应仔细排尽管内空气,同时在每次输液换药时,应按输液泵快进键将留置针管内回血冲干净,以免在留置针管内形成小血凝块引起堵塞。腋静脉位置相对隐蔽,少量液体渗漏时不易被发现,尤其是患儿正常而输液泵却显示堵塞时,应对比触摸两侧腋下至腰际间、肩部及胸背部范围的质感,发现渗漏及时拔针[9]。

参考文献:

[1] 林芳,吴超华,赵霞玲,等.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4(27):76-77.

[2] 庄贵英.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研究[J].全科护理,2011,9(1):45-46.

[3] 施源.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1):70-71.

[4] 李小春,李屏,余芳. Y型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12,26(8):2075-2076.

[5] 徐芮,陈月华.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15):2311.

[6] 郭金叩,郭香芝.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6):750-751.

[7] 吕改玲,杨青丽,张瑞.单手退针芯送套管法在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00-601.

[8] 肖秋英.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70-371.

[9] 张军营,李秋丽,孙丽霞.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护理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2011,13(7):94.

作者简介:

沈娟娟,女,1977年生,本科,主管护师。现就职于安徽省濉溪县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