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善行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善行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中小学校都把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一、对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反思

多数学校先构建起学校的精神文化系统,如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愿景、校训等,再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去实践学校精神,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举行一系列活动,规划建设校园环境。这种学校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可以称之为学校文化自上而下的演绎推进模式。

这种演绎推进模式可以快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办学者所设想的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学校文化演绎推进模式也有其弊端,不能发挥学校教育主体——学生、教师的主动性。一般只是学校校长以及学校管理层为实现学校表面上的发展或者为了实现自己也许是片面的教育主张而实施的。此外,这种模式往往忽视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无法起改进学校教育的效果。

二、行为改进理论构建

1. 行为的分类

按照行为的主体自我意识参与程度,人的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种:自发行为、他律行为、自律行为、自觉行为。

自发行为是人由于受到某种刺激,出于生理本能而产生的行为,自发行为大部分属于人的生物本能,也有些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

他律行为是在一定的约束或激励措施之下产生的行为。例如,学校会采取一系列约束学生的规章制度,不仅有对爱学习的学生的各种奖励,也有对不爱学习的学生的各种惩罚。学生在这些奖励或惩罚的约束下不得不认真学习。

自律行为是指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他律后,逐步认识到某种行为的价值并掌握了必要的行为能力,在自我意识控制之下而采取的行为。

自觉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长期的自律行为基础上形成的自觉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参与程度逐渐降低,逐步形成为某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发展到自发行为。这时的自发行为已经不是一开始的那种自发行为了,而是蕴含某种文化精神价值的自发行为。

2. 行为改进过程

从自发行为到他律行为的改变主要靠制度规范(惩罚、奖励);从他律行为到自律行为的改变主要靠课程训练(能力培养)和价值规劝(改变价值观及价值取向);从自律行为到自觉行为的改变主要依靠价值内化(把某种价值内化为信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人生信条)、活动强化(创设适当氛围,诱发主体不断地从事某种行为,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到某种价值)、环境熏陶(营造体现某种价值观念的环境氛围,让主体时刻处于这种环境中,不断从中强化、内化某种价值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行为的自主意识逐渐减弱,直到形成某种类似没有自主意识参与的生物本能行为。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构建

明确行为应然状态。行为的应然状态牵涉到价值判断问题,这就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相联系了。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学校办学理念的优劣问题,我们只是从技术上去明确如何形成应然状态行为文化。要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细致分析学校办学理念中包含的对学生、教师、管理者行为的表现要求。这种从学校办学理念中推导出的行为是学生、教师、管理者行为的应然状态。

学校精神文化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的、带有基础性的、能够为不同价值主体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学校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办学宗旨、学校发展愿景、学校办学基本价值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管理观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将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管理制度与学校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的保障机制。学校制度文化主要主要表现为:学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评价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以及各种行为实践活动中体现的活动文化。它内涵着学校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是这些观念的动态体现。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主要表现为:学校各种典礼仪式、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以及相互交往活动。

学校环境文化是指通过学校环境的独特布局、表示等显性特征来体现某种教育教学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主要主要表现为:校园建筑(楼、墙、厅、廊、栏、角等)布局与设计、学校环境绿化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