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中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中提高教书育人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从“课堂教学文化认识”的高度出发,中肯地提出了——构建课堂教学文化的五项建议:1. 理念引领,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品位;2. 与时俱进,解决课堂教学关键问题;3. 凸显特色,形成课堂教学个性化;4. 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能力;5. 完善人格,保障课堂教学深入发展。为此,上述建议,不无裨益。

课堂教学文化;教书育人质量;构建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当前,大力倡导构建课堂教学文化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克服工具性和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趋势。下面,结合长春市的教学改革实践,本人就构建课堂教学文化问题谈两点看法。

一、对课堂教学文化的认识

文化是当下教育的高频词。什么叫文化?其定义不下一百多种,在表述上从不同的角度见仁见智。很多人觉得文化这个概念很不好理解。其实,文化就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与我们相伴相随。通俗点说,文化是我们个体与自身、与他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问题,有别于其他个体和事物的风貌、特点。比如,我们乘电梯,当电梯门打开之后,你是自己先挤进电梯,还是先让别人进电梯,表面上看这是文明礼貌问题,实际上这是个文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文化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文化具有多种形态,如知识形态的、观念形态的、物质形态的、行为形态的等等。今天大力提倡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其宗旨就是要把具有上述文化形态特征的课堂要素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这些年来,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细分析起来,教学改革虽然是在相应的思想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但很多(包括一些所谓的热点教改经验)还停留在行为与技术层面上,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变革,其落脚点往往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和中高考的升学率,很少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从尊重其自由与权力、促进人性与灵性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关注课堂教学,因而现实中的教学乃至教学改革丧失了生命的意义,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成为了一种异化的教育。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从教学思想理念与教学行为技术的结合上,在完善人性和发展生命的高度来实施教学,提升教学的文化品位,切实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当前,我们必须唤醒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坚持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的境界。

为推进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 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文化属性,我们根据十年来课程改革的感悟,把我市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用四句话进行了概括,即“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主体互动,差异发展”,从而明确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及两个主体间的辨证关系,突出了教学的发展,彰显着生命的意蕴和灵动,特别强调了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教学规律、不拘泥于固定模式、有针对性地构建本土化教学方式的思想,有效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2. 确立人性与生命的意识。课堂教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突出人和人的生命属性,还原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在课堂中的地位。为此,我们将其归纳为六句话,即课堂教学要弘扬人性,坚持人本,关注人文;尊重生命,融入生活,构建生态。这几句话,概括了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内涵:课堂教学不单纯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让人性得到完善和发展,实现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要尊重和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多种需求,充分让学生自主发展;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培育,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友善等现代品质;教学要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宗旨,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教学开放系统建设,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教学中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着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3. 实现外显行为与内隐理念的整合。在教学行为与教学思想的融合上,我们提出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行为技术为依托,以教学艺术风格为支撑,以课堂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推进策略。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学行为技术与教学理念的结合体。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重视学生生命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全面提升。而这种文化意蕴的体现,必须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行为技艺来支持,否则,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文化。这其中突出强调教师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与风格,以至达到行云流水、炉火纯青的教学状态,这是课堂教学文化品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4. 把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我们针对基层学校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片面性,对课堂教学文化建设适时提出了操作策略,即“确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思想理念,实施科学、艺术、有效的教学行为,融入真实、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构建立体、绿色、和谐的教育生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快乐发展”。衡量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关键要看教学的思想理念、教学行为、教育情境、课堂生态等要素的融合程度。如果说,当下很多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较低,主要是在上述几个方面有缺失。那么认识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实现课室教学文化建设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反思和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观。

5. 形成课堂教学文化的个性。我们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在“求同”推进中个体教学的“求异”发展,及时提出了“兼收并蓄,吸纳提升,努力形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文化”的要求。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最终要体现在教师个体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上面。加强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是对每位教师的总要求,具体到每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中凸现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是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较高境界。我们倡导课堂教学文化建设,要在趋同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永具生命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文化,需要教师能根据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特点,寻求优质教学的突破口,从而使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始终走在时展的前面。

二、建设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议

1. 理念引领,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品位。理念是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部分,它体现着教育者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教师有没有理念大不一样:一是教育境界不一样;二是教育影响不一样;三是教育成效不一样;四是教育品位不一样。教育活动没有先进理念,就等于生存没有灵魂一样,一切都是在随意、盲目、散乱的状态下进行,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区别就在于理念品位不一样。我们构建课堂教学文化,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理念,要有价值追求,这样课堂教学才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课堂具有文化性是教育本质和人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在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命为重,坚持全面育人,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怎样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是学习。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学习教育的经典著作,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别人鲜活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丰厚自己的理论储备,提升自己对教育常识和现象的认识能力,为确立教学理念奠定基础。二是研究。研究是知己知彼、反思吸纳的过程。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决不能照搬照抄。要知晓自身的优势与缺失,有针对性地汲取他人先进的东西,并与自己的经验系统融为一体。教学要搞深度研究,研究规律的、本质的、方向的东西,而不是形式的、功利的东西。三是提升。在学习借鉴反思的基础上,确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思想认识和价值理想,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由于具有自身加工改造和内化的过程,因而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2. 与时俱进,解决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人的影响,当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而多样的。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教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躬身教学第一线,善于捕捉影响学生生命发展的敏感教学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教学质量。如,教书与育人摆位的问题,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融合的问题,课业负担与学习质量关系的问题,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培养的问题,学生主体性品质形成的问题,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认识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面的改革,其前提是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在研究与改革中创新理念和方法,催生新的文化。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教育研究。深入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必须坚持以常规教学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重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切实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把教育激情与教育理性融合起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

3. 凸显特色,形成课堂教学的个性文化。形成教学个性文化是课堂教学文化构建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其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风格个性化的集中反映,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境界和品位。教学个性文化的形成是以教师的教学个性为基础的,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深度进行教学研究的品质,善于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的问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同步培育的问题等,并在这种有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从而体现了高品位的教学文化,并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优秀的教师总是具有鲜明教学个性的。教师形成教学个性,要依托于教学模式的支撑。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形成的整体,是教师教学素质走向成熟的反映。个性化教学要有教学模式,但绝不是教学模式化。教学模式要随着学科、内容、对象的不同而具有相应的变式,充分体现其情境性和针对性。有的专家在总结教师发展的关键词时说,1~3年的教师靠技术,3~5年的教师靠经验,5~10年的教师靠理念,10~15年的教师靠文化。由此看出,教学文化包括教学个性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显著标志,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4. 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构建课堂教学文化的基础工程。上面谈到的教学理念的问题、教学深度改革的问题,教学个性文化形成的问题,其实都是教师专业素质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思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人格素质等要素都要参与到课堂教学文化构建中来。如果用教学行为来涵盖上述要素的话,课堂教学文化的生成必须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他的言谈举止、一招一式都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走向和效果,显现着课堂教学文化的生成程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教育思想理念引领下,组织实施教学的技术、技巧、能力和艺术,是教师教学素质的综合反映。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教学文化的根本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对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系统的认知,坚持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原则,强化教学行为训练,努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当前,传统的教学基本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提高的重点,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要强化训练提高工作;说课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效载体,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训练的弱化异化,这种教研方式逐渐出现了变形,已不适应当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所以,必须重拾科学的训练标准和方式,让这种有利于课堂教学文化生成的教研形式重新焕发生机。

5. 完善人格,保障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完善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不可缺少的情意基础。课堂教学是个细微复杂的劳动过程,必须要以教师良好的人格品质做基底: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把教育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断增强理智感和使命感,以道德润泽教育;教师要有激情,要有自己的梦想和冲动,信奉教育生活每天都是好日子,对教育工作始终充满信心和憧憬;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人,坚信自己在事业中的才华和价值,勇于追求成功,设计成功,实现成功;教师不妄自尊大,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乐于与他人共同创造业绩,善于尊重、沟通和协调,实现双赢;教师要关爱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善于创造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发展,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要有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乐于学习,勇于研究,善于提升,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特色,加速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培育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和高度责任感,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教师要有坚韧、刚强、百折不挠的品格,敢于向困难和逆境挑战,靠意志和能力解决教育矛盾和问题,锤炼高洁的人格和非凡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