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配电台区温度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配电台区温度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从国内测温方式现状、研究设计方案、组成介绍、组网方案和应用分析等几个角度简单阐述了洛宁电网配电台温度远程监测系统开发应用,同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和意义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配电台区;无线自组网;APN;温度远程监测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则是有效的提前预测并做好预防,而不仅是被动的反应。电力设备安全可靠性是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电网的电力供电负荷日益增加,给电网设备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配电台区分布广、环境复杂,元件常常因过载、过流、断线或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设备长时间在极端工况下运行、设备元件烧毁、线路烧断等情况,造成较大区域停电甚至更恶劣的情况,因此实现配电台区状态监测是电力企业运行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温度监测是其中最重要内容之一。

1国内现状

电力企业以往进行带电测温主要有三种方法,红外测温仪测温法、接触点贴蜡片测温法和光纤通讯测温法。

手持红外测温仪是由人每天数次去采集每次上百个点的温度,工作量大,极易受光照、气流、灰尘影响,精度低,有些机构空间受限,根本无法测到。

蜡片测温是将蜡片贴在节点上,当温度过高时蜡片变色,需要人眼观察,也存在与红外测温仪测温同样的问题。

光纤测温改进很多,精度最高。测温点单片机将温度数字化后通过光纤传输至集中器,集中器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定时数据存储和超温报警。缺点在于光纤在运行几个月后会沉积灰尘等杂质,降低绝缘强度,反而给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带来更大威胁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主要应用在电缆等不带电管道测温,用于配电装置测温时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2设计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洛宁供电公司提出电力无线测温的方法,联合南京德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基于无线自组网传输的配变台区温度远程监测系统,成功解决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

基于无线自组网传输的配变台区温度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由无线测温终端、无线汇聚终端和主站软件构成。系统可在高压环境下精确测量温度,准确有效地实现实时监测与告警。

3组成介绍

(1)无线测温终端

无线测温终端由高能电池供电,减少高低压之间的电气联系,采用全数字方式工作,温度传感器附着在发热点上,并由一段数据线和无线数据变换器相连接,该终端附着在发热点上并长期工作在高压环境中。无线测温终端把温度信号传送给无线汇聚终端。

(2)无线汇聚终端

无线汇聚终端可以接收多个测温终端发送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给主站软件。

(3)主站监控软件

主站软件采用C/S与B/S混合架构,主要包括系统建模、数据接口、运行监视、事项监控以及曲线报表等模块,构建成专用的配变台区远程测温软件,实现温度的在线监测和告警。

主站软件遵循CDT规约,支持向调度自动化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提供数据,便于电力企业进行监控集成。

4组网方案(图1)

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433组网技术,短程无线自组网,多个测温终端分布在无线汇聚终端的周围,在有效的通讯范围内可以随意添加、删除、移动测温终端。

无线汇聚终端实现和多个无线测温终端采集温度数据的通讯,并可以向无线测温终端发送指令,在整个测温系统中其处于核心地位,由它来调节整个无线通讯的网络。对于是否使用中继站是由测量环境和整个测量的范围以及各无线测温终端所处的测量点位置所决定的,如果所有的无线测温终端与无线汇聚装置在有效的通讯距离内,那么就可以不增加中继站,否则就需要增加中继站。

无线汇聚终端通过APN无线加密网络与主站软件进行双向数据通讯。

5应用分析

系统在洛宁十余个台区进行了安装和现场运行测试,该系统完全符合高压环境仪表的要求,运行稳定,能在高压环境下准确及时处理数据、数据传输和超限告警,如图2所示。

配变台区温度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可在高温环境下精确测量温度,准确有效地实现了实时监控,将会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为达到状态检修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多供少损,改善供电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

结语

变电站等具有专用信道条件的场所通讯方式一般为光纤或有线。配电台区等不具有专用信道而需要远距离传输条件场所通讯方式采用运营商提供的APN网络,任何一种都可以将测温数据实时稳定地传到监控中心。

配变台区温度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能应用到常规变电站、综自站、箱式变、配电台区及站外远距离线路电缆接头等各种形式,500kV及以下等各种电压等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全面支撑电力企业设备温度监测,现实意义十分深远。

参考文献

[1]胡永钦,易松华.农村配电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湖南电力,2003 (06):59-60.